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分析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分析

白银亮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要]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可分为正式称谓礼仪与非正式称谓礼仪;中国现代称谓礼仪较多地、较重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与身份等级,等级观念较强,这是有历史根源的。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中国的礼制历来就强调等级,强调一个“分”字,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一点在称谓礼仪上看得最为清楚。本文对中国现代称谓礼仪的成因作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称谓礼仪;正式称谓;非正式称谓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⑴133 是人们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或为了表示身份、地位、职业的区别而使用的一些称呼。在中国现代社会,见面称呼一个人时,在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非正式场合与正式场合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把在下层社会和非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礼仪叫做非正式称谓礼仪,把上层社会与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礼仪叫做正式称谓礼仪。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别,其实称谓礼仪的使用随具体情况的不同非常灵活,难免有两可的情形。称谓礼仪最能把人与人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反映出来,从中也最能看出人与人在等级与身份上的差别。分述如下:

(1)非正式称谓礼仪。中国现代交际礼仪的非正式个人称谓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称呼名字(不含姓);第二,以“老”、“大”或“小”等字加“姓”称呼对方;第三,以亲属称谓相称;第四,下层群众日常口语中使用的一些固定词语,例如“掌柜的”、 “老头”、“哥儿们”等,含有封建色彩,或格调不雅。第五,如果是复姓,可仅以复姓两字称呼对方。在现代社会,长辈对晚辈或熟悉亲密的同辈人之间可以称呼名字(多为两字,一个字的名,叫起来像昵称)。 朋友、邻居和亲密熟悉的人之间,在非正式场合是以“老”、“小”等字再加上对方的“姓”来称呼对方的,如“老张”、“小王”等。“老”与“小”从字面上看体现的是年龄差别,但暗含着阅历、资历的差别。这种分别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传统上,年龄和身份一样重要,或者说年龄就是一种身份和阅历。“老某”,含有

敬重之意,“小某”含有可爱之意,这是和“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原则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一种尊卑关系;

在现代中国社会,亲戚之间在非正式场合一般是以亲属关系来称谓的,如表兄、姑妈,等等,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传统上,下层老百姓较重视血缘、亲缘、辈分、年龄、资历等,这是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老百姓安土重迁,人们的交际范围很有限,大都仅局限于亲朋好友这个圈子,仅限于熟人之间。这个圈子里的人常常不是有血缘关系,就是有亲缘关系,或者兼而有之。我们常说“是灰比土热”、“血浓于水”、反映的就是以血缘为重、以血缘、亲缘关系来对待人的思想,也体现了亲疏贵贱的等级观念;即使都以亲属来称谓,也是分远近等差的,也就有了贵贱之别。例如父亲方面同姓的亲属称为“堂”,意思是同一家的,是本家姓,是由男性亲属延续出去的,有血缘关系,在家谱和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母亲方面或父亲方面由女性亲属延续出去的亲属称为“表”,与自己的姓不同,只是表面的亲戚了,在家谱中是没有任何表亲的,形同外人,所以有“一表三千里”之说。

亲属称谓制度产生很早,早在血缘家族阶段就产生了。恩格斯指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称呼,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这并不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称呼,而是实际上流行的对血缘亲属关系的亲

⑵24 疏异同的观点的表现。”正因为如此,亲属称谓在原始社会中蕴含着家庭礼仪

的功能和作用。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亲属称谓的礼仪功能与作用基本没有变化。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血缘、亲缘观念是一套现成的、无可替代的、行之有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和框架。以亲属来称谓一个人,实际是交际主体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宗法血缘、亲缘观念来拉近与交际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以亲属称谓一个人,既是在给交际对象进行角色定位,也是在给主体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它既界定了一个人在特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界定了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也界定了一个人应具有的举止言谈、穿着打扮的角色形象,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含义。因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相互作用的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主体,就会有什么样的客体,反

之亦然。所以在中国以亲属称呼一个人,是对对方的极大尊重,也是一次以情感人、以义动人的感情“公关”。对方接受了称呼,就是接受了礼的约束,就得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表现一定的亲情和善意,否则“人而无礼,不知其可也”,就会将交往对象置于禽兽的境地,这是交往对象所无法承担的后果。所以亲属称谓对于一些油滑之人来说,无疑是一枚得心应手的绝妙棋子,在人际交往中令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即使对于一般人的社会交往,其意义和作用也非同小可,这就造成在中国现代社交生活中亲属称谓礼仪在非正式场合和乡下老百姓中比较流行,还具有相当生命力。

(2)正式称谓礼仪。正式称谓礼仪是市民阶层、职业人员在公务、商务场合,或在会议、典礼和各种仪式中所用的称谓礼仪,包括专语称谓、职业称谓、职务称谓、职称称谓、学历称谓、谦称与尊称和姓名称谓等。

专语称谓包括“同志、“先生、太太、(某)小姐、女士”等称谓语。“同志”作为男女通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通行的一般个人称谓,那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都使用。这一称谓是近代以来随着“革命”运动而流行起来的。可以说同志的称谓是革命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同志”一词还是很流行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同志一词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国际商务和政务交往中称呼同志会产生较大的文化障碍,因而不便使用;国内由于受国际潮流的影响,又由于可用于不同人群的称呼很多,同志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只在党政机关等范围使用,出现频率也大大降低了,“同志”已失去对一般男女个人称谓的通用性。它的通称功能已被新兴的称谓语“先生”、“女士”、“小姐”等所肢解和取代。在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地区,包括许多中国网站,同志一词有特殊的含义,它被用于男女同性恋之间的称呼,新闻报道中也常用“同志”指称男女同性恋群。可见同志的“志”,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志,不一定是政治志向,也可以是“性”趣志向。所以出了国门,不可对人乱叫同志,以免误会。

“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女士”等称谓词语,解放前较为流行。解放后,这些称谓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⑶651“先生”一般用于涉外场合,或者用于称呼民主党派成员和民主人士,也用于称呼德高望重的老知识分子、老教授、老教师等。对已婚妇女称“夫人、太太”、“女士”,是从其丈夫的角度对她的尊称,

妻以夫贵,解放后也已很少使用了。“夫人”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解放前,只有有钱人家的女儿(未婚)才叫小姐,解放后除了外交场合也已不用。解放后“先生、女士、太太、小姐”之所以很少使用,是因为现实生活起了很大变化,对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及个人角色有了新的看法和界定,“先生、夫人、女士、太太、小姐”这些称谓被认为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资产阶级色彩,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需要,而被人们抛弃。改革开放初期,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人们对有身份的女子尊称为“小姐”。到80年代后期,国内卡拉OK与夜总会等逐步流行,到那里休闲的女性多被称为小姐。这个称呼既新颖别致,又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因而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后来社会上凡是年纪轻些的女士都叫“小姐”,⑷129 尤其是酒店、饭店、舞厅、歌厅、浴池、发廊的年轻女服务员,人们多称之为“小姐”, 这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女性的称呼基本一致。此后不少文化娱乐场所趁政府监管不力、法制不健全之机,利用色情牟取暴利,有一些小姐干起了“三陪”生意,随着“小姐”一词使用频率的增大,其色情味道也就越来越明显,最后“小姐”的适用范围缩小,成为专门用于对提供性服务的年轻女子的称呼。所以现在礼仪场合一般不用“小姐”来称呼人,除非在“小姐”前面加上姓,叫“某小姐”。

中国上层社会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职务、职称、职业等相称。例如在行政机关里有部长、厅长、司长、局长、区长、科长、书记等职务;部队里有军长、团长、排长等职务,在企业里有董事长、总经理、业务主任等职务,等等。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渊源关系。古代官场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相当普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与此相关,还可以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等等。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现在人们对政治权利十分重视和敏感,所以在人与人交往中常常称呼对方的行政职务,诸如“某处长”、“某局长”、“某主任”、“经理”、“厂长”、“校长”,等等,体现出下属对上司的恭维和抬举,或

者说是“尊重”,显得较为正式;在封建社会里做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好处,它能极大地提高本人的社会地位,从而被看成是“人上之人”。“有权就有一切”、“官大压死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等,这些在社会上流传的谚语就反映了数千年来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官文化心理。到了现代,中国人的“官本位”意识仍然十分浓重,不论一个人是何种职业,身份高低,都喜欢用行政官员的级别来套一套,权衡一下,以此来区分人的贵贱高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今天人们以行政职务相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较多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人们亲身感受和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为生存自然要重视金钱、财富,看重一个人的经济地位等级。人们常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有一切”、“有钱就是老大”等格言警句就说明了人们对金钱的崇拜程度。商务往来中,人们张口一个“王总”,闭口一个“李总”、“赵董”,经理人指点江山,企业家声名赫赫,人们把他们看作是新时代的民族英雄,有口皆碑,是理所当然的。

在社会交往中,现在人们常常以职业相称(或在职业前加姓)。职业称谓在古代也很流行,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现在,职业称谓一般用于较为正式的交际环境中。有些职业称谓本身带有一定的尊重对方的职业和劳动的味道,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较高,例如“老师”、“医生”、“李会计”、“赵编辑”,等等,又如“师傅”这一职业称谓,专指具有某种技艺的老工人,有时候还可称“老师傅”,更是含有对长者的敬意。还有一些职业如司机、邮递员、护士、警察、门卫、清洁工等,社会地位较低,它们本身不含有敬意,也没有贬义,属于中性词,但是如果被称呼者与称呼者有地位差别,或者说话语气不庄重,在这种情况下以此类职业称呼对方,容易冒犯对方,成为一种侮辱,因而是不礼貌的。称呼这类职业的人员时,比较安全的办法是在这类职业后面再加上“同志”或“叔叔”之类的亲属称谓。以职业称呼对方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我们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我国过去人们的职业十分固定,不像今天社会上的人们职业不固定,可以随意跳槽,可以跨行业找工作;另一方面由于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的称呼较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属性等“社会”的因素,而没有体现个人的品格、个人的能力等“个人”特征的东西。职业是一种社会角色,用职业相称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习惯。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中国的礼仪历来就强调等级,强调一个“分”字,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⑸392 对人分内外、亲缘有远近,男女有尊卑,辈分有高低,年龄有大小,资历有深浅,职位有高低,这既是划分贵贱的标准,也是体现贵贱的标志。现代中国虽然在政治、法律上否定了等级制度,但并不等于社会上没有旧的等级观念遗留,并不等于现实社会没有上下层之差别。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目前贫富悬殊、社会地位差别巨大,社会生活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是等级观念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称谓中的等级色彩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在现代中国,按照礼仪要求,对于有高职务、高职称和高学历的人,以称呼其职务、职称和学历为宜,例如“书记”、“部长”“教授”、“博士”、“总工”,等等。在目前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下,称呼对方高职务、高职称、高学历,是对对方地位、身份等级的认可,也是对对方的极大尊重和敬重,是对对方社会贡献和价值的认可。现代社会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中充分利用等级观念对人们的正面激励作用,将荣誉与贡献挂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所以等级观念对于社会有其有益的一面,不可一概否定。

受封建等级制与等级观念影响,中国传统礼仪的正式称谓用词还有谦称与尊称,两者相对而言,此外还有贱称。中国人传统上自称往往很谦卑,如称自己为“愚”、“卑”、“敝”“寡人”、“臣”、“在下”、“仆”、“贱姓”、“卑职”、“小生”、“小人”、“牛马”。 或自称自己的姓名或名,也是一种谦称。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等等;妇女的专用谦称有“奴”、“奴家”、“婢”、“妾”等。中国古代,直称对方姓名往往包含有对对方厌恶、轻视的意思,可称之为“贱称”,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在中国古代,尊称对方有以下六种形式:第一、使用专门的尊称词语,例如“夫子”、“先生”、“君”、“师傅”等;第二、称对方的“字”,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第三,称号。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第四,

在姓、名、字、号前加上某些表敬的词,例如称对方“贵姓”、“大名”、“尊字”等;第五,把“老”字加在对方姓氏后面,例如“李老、赵老、邓老”等,这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尊称;第六,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之人。中国古代的谦称与尊称十分发达,用词丰富,这是现代称谓礼仪无法相比的。谦称与尊称既是中国古代等级观念、等级制的一种产物,也是中国人在等级制环境下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在中国现代礼仪中,谦称在口语交际中已不多使用,但谦称在书面语交际中还有较多的体现,因为口语是语言的一种革命性因素,它在历史上一直就比书面语发展变化得快,书面语显得比较保守,所以到今天,书面语中除了保留了较多的文言词语、成语、格言之外,还保留了旧时代的许多谦称习语;

以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之人,也是一种尊称,较为正式,这是中国现代礼仪的一个特色。它既显得亲切、近便,也表现出对对方的喜爱、欢迎和尊重,也意味着把对方看作是自己圈里的人,是“自己人”,是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人;如果不以亲属称谓,就意味着把对方看作圈外的人,对方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是“外人”,对方的存在即使不能说对自己毫无意义和作用,也被自己看轻看贱了,也就谈不上对对方太多的人情了。

称谓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它除了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外,还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头脑中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领域和组织有不同的称谓礼仪,从而形成了一个由若干小系统组成的极其庞大的称谓礼仪文化系统。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称谓语和称谓礼仪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成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钟敬文. 中国礼仪全书[M]. 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

[4]良人著. 美风华雨[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荀况,蒋南华. 荀子全译[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Appellation etiquette analyzing of modern China

Bai Yinliang

(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formal appellation etiquette and informal appellation etiquette in modern China appellation etiquettes. Modern China appellation etiquette more often shows one person’s identity and status degree , grading concept is strong as it has historical cause .Feudal society spanning two thousands years in China is a grading society . Chinese etiquettes emphasize grading long time ago ,emphasize “separating” ,say grades in gentle and simple ,sequence of the older and the young ,the rich and the poor have their own appellation , these phenomena can be found easily on appellation etiquettes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root cause of modern China appellation etiquettes forming. Keywords:appellation etiquette formal appellation informal appellation

作者信息:

白银亮——1963年生,男,籍贯:内蒙古乌盟察右中旗。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

管理系教师,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中西文化、商务礼仪、民俗学,并

在这些方面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论著发表。

联系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号码:066004

E-mail地址:[email protected]

宅电:8079956 手机:[1**********]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分析

白银亮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要] 中国现代称谓礼仪可分为正式称谓礼仪与非正式称谓礼仪;中国现代称谓礼仪较多地、较重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与身份等级,等级观念较强,这是有历史根源的。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中国的礼制历来就强调等级,强调一个“分”字,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一点在称谓礼仪上看得最为清楚。本文对中国现代称谓礼仪的成因作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称谓礼仪;正式称谓;非正式称谓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⑴133 是人们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或为了表示身份、地位、职业的区别而使用的一些称呼。在中国现代社会,见面称呼一个人时,在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非正式场合与正式场合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把在下层社会和非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礼仪叫做非正式称谓礼仪,把上层社会与正式场合所用的称谓礼仪叫做正式称谓礼仪。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别,其实称谓礼仪的使用随具体情况的不同非常灵活,难免有两可的情形。称谓礼仪最能把人与人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反映出来,从中也最能看出人与人在等级与身份上的差别。分述如下:

(1)非正式称谓礼仪。中国现代交际礼仪的非正式个人称谓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称呼名字(不含姓);第二,以“老”、“大”或“小”等字加“姓”称呼对方;第三,以亲属称谓相称;第四,下层群众日常口语中使用的一些固定词语,例如“掌柜的”、 “老头”、“哥儿们”等,含有封建色彩,或格调不雅。第五,如果是复姓,可仅以复姓两字称呼对方。在现代社会,长辈对晚辈或熟悉亲密的同辈人之间可以称呼名字(多为两字,一个字的名,叫起来像昵称)。 朋友、邻居和亲密熟悉的人之间,在非正式场合是以“老”、“小”等字再加上对方的“姓”来称呼对方的,如“老张”、“小王”等。“老”与“小”从字面上看体现的是年龄差别,但暗含着阅历、资历的差别。这种分别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传统上,年龄和身份一样重要,或者说年龄就是一种身份和阅历。“老某”,含有

敬重之意,“小某”含有可爱之意,这是和“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原则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一种尊卑关系;

在现代中国社会,亲戚之间在非正式场合一般是以亲属关系来称谓的,如表兄、姑妈,等等,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传统上,下层老百姓较重视血缘、亲缘、辈分、年龄、资历等,这是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老百姓安土重迁,人们的交际范围很有限,大都仅局限于亲朋好友这个圈子,仅限于熟人之间。这个圈子里的人常常不是有血缘关系,就是有亲缘关系,或者兼而有之。我们常说“是灰比土热”、“血浓于水”、反映的就是以血缘为重、以血缘、亲缘关系来对待人的思想,也体现了亲疏贵贱的等级观念;即使都以亲属来称谓,也是分远近等差的,也就有了贵贱之别。例如父亲方面同姓的亲属称为“堂”,意思是同一家的,是本家姓,是由男性亲属延续出去的,有血缘关系,在家谱和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母亲方面或父亲方面由女性亲属延续出去的亲属称为“表”,与自己的姓不同,只是表面的亲戚了,在家谱中是没有任何表亲的,形同外人,所以有“一表三千里”之说。

亲属称谓制度产生很早,早在血缘家族阶段就产生了。恩格斯指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称呼,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这并不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称呼,而是实际上流行的对血缘亲属关系的亲

⑵24 疏异同的观点的表现。”正因为如此,亲属称谓在原始社会中蕴含着家庭礼仪

的功能和作用。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亲属称谓的礼仪功能与作用基本没有变化。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血缘、亲缘观念是一套现成的、无可替代的、行之有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和框架。以亲属来称谓一个人,实际是交际主体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宗法血缘、亲缘观念来拉近与交际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以亲属称谓一个人,既是在给交际对象进行角色定位,也是在给主体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它既界定了一个人在特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界定了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也界定了一个人应具有的举止言谈、穿着打扮的角色形象,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含义。因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相互作用的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主体,就会有什么样的客体,反

之亦然。所以在中国以亲属称呼一个人,是对对方的极大尊重,也是一次以情感人、以义动人的感情“公关”。对方接受了称呼,就是接受了礼的约束,就得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表现一定的亲情和善意,否则“人而无礼,不知其可也”,就会将交往对象置于禽兽的境地,这是交往对象所无法承担的后果。所以亲属称谓对于一些油滑之人来说,无疑是一枚得心应手的绝妙棋子,在人际交往中令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即使对于一般人的社会交往,其意义和作用也非同小可,这就造成在中国现代社交生活中亲属称谓礼仪在非正式场合和乡下老百姓中比较流行,还具有相当生命力。

(2)正式称谓礼仪。正式称谓礼仪是市民阶层、职业人员在公务、商务场合,或在会议、典礼和各种仪式中所用的称谓礼仪,包括专语称谓、职业称谓、职务称谓、职称称谓、学历称谓、谦称与尊称和姓名称谓等。

专语称谓包括“同志、“先生、太太、(某)小姐、女士”等称谓语。“同志”作为男女通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通行的一般个人称谓,那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都使用。这一称谓是近代以来随着“革命”运动而流行起来的。可以说同志的称谓是革命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同志”一词还是很流行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同志一词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国际商务和政务交往中称呼同志会产生较大的文化障碍,因而不便使用;国内由于受国际潮流的影响,又由于可用于不同人群的称呼很多,同志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只在党政机关等范围使用,出现频率也大大降低了,“同志”已失去对一般男女个人称谓的通用性。它的通称功能已被新兴的称谓语“先生”、“女士”、“小姐”等所肢解和取代。在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地区,包括许多中国网站,同志一词有特殊的含义,它被用于男女同性恋之间的称呼,新闻报道中也常用“同志”指称男女同性恋群。可见同志的“志”,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志,不一定是政治志向,也可以是“性”趣志向。所以出了国门,不可对人乱叫同志,以免误会。

“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女士”等称谓词语,解放前较为流行。解放后,这些称谓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⑶651“先生”一般用于涉外场合,或者用于称呼民主党派成员和民主人士,也用于称呼德高望重的老知识分子、老教授、老教师等。对已婚妇女称“夫人、太太”、“女士”,是从其丈夫的角度对她的尊称,

妻以夫贵,解放后也已很少使用了。“夫人”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解放前,只有有钱人家的女儿(未婚)才叫小姐,解放后除了外交场合也已不用。解放后“先生、女士、太太、小姐”之所以很少使用,是因为现实生活起了很大变化,对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及个人角色有了新的看法和界定,“先生、夫人、女士、太太、小姐”这些称谓被认为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资产阶级色彩,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需要,而被人们抛弃。改革开放初期,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人们对有身份的女子尊称为“小姐”。到80年代后期,国内卡拉OK与夜总会等逐步流行,到那里休闲的女性多被称为小姐。这个称呼既新颖别致,又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因而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后来社会上凡是年纪轻些的女士都叫“小姐”,⑷129 尤其是酒店、饭店、舞厅、歌厅、浴池、发廊的年轻女服务员,人们多称之为“小姐”, 这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女性的称呼基本一致。此后不少文化娱乐场所趁政府监管不力、法制不健全之机,利用色情牟取暴利,有一些小姐干起了“三陪”生意,随着“小姐”一词使用频率的增大,其色情味道也就越来越明显,最后“小姐”的适用范围缩小,成为专门用于对提供性服务的年轻女子的称呼。所以现在礼仪场合一般不用“小姐”来称呼人,除非在“小姐”前面加上姓,叫“某小姐”。

中国上层社会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职务、职称、职业等相称。例如在行政机关里有部长、厅长、司长、局长、区长、科长、书记等职务;部队里有军长、团长、排长等职务,在企业里有董事长、总经理、业务主任等职务,等等。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渊源关系。古代官场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相当普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与此相关,还可以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等等。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现在人们对政治权利十分重视和敏感,所以在人与人交往中常常称呼对方的行政职务,诸如“某处长”、“某局长”、“某主任”、“经理”、“厂长”、“校长”,等等,体现出下属对上司的恭维和抬举,或

者说是“尊重”,显得较为正式;在封建社会里做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好处,它能极大地提高本人的社会地位,从而被看成是“人上之人”。“有权就有一切”、“官大压死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等,这些在社会上流传的谚语就反映了数千年来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官文化心理。到了现代,中国人的“官本位”意识仍然十分浓重,不论一个人是何种职业,身份高低,都喜欢用行政官员的级别来套一套,权衡一下,以此来区分人的贵贱高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今天人们以行政职务相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较多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人们亲身感受和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为生存自然要重视金钱、财富,看重一个人的经济地位等级。人们常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有一切”、“有钱就是老大”等格言警句就说明了人们对金钱的崇拜程度。商务往来中,人们张口一个“王总”,闭口一个“李总”、“赵董”,经理人指点江山,企业家声名赫赫,人们把他们看作是新时代的民族英雄,有口皆碑,是理所当然的。

在社会交往中,现在人们常常以职业相称(或在职业前加姓)。职业称谓在古代也很流行,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现在,职业称谓一般用于较为正式的交际环境中。有些职业称谓本身带有一定的尊重对方的职业和劳动的味道,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较高,例如“老师”、“医生”、“李会计”、“赵编辑”,等等,又如“师傅”这一职业称谓,专指具有某种技艺的老工人,有时候还可称“老师傅”,更是含有对长者的敬意。还有一些职业如司机、邮递员、护士、警察、门卫、清洁工等,社会地位较低,它们本身不含有敬意,也没有贬义,属于中性词,但是如果被称呼者与称呼者有地位差别,或者说话语气不庄重,在这种情况下以此类职业称呼对方,容易冒犯对方,成为一种侮辱,因而是不礼貌的。称呼这类职业的人员时,比较安全的办法是在这类职业后面再加上“同志”或“叔叔”之类的亲属称谓。以职业称呼对方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我们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我国过去人们的职业十分固定,不像今天社会上的人们职业不固定,可以随意跳槽,可以跨行业找工作;另一方面由于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的称呼较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属性等“社会”的因素,而没有体现个人的品格、个人的能力等“个人”特征的东西。职业是一种社会角色,用职业相称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习惯。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中国的礼仪历来就强调等级,强调一个“分”字,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⑸392 对人分内外、亲缘有远近,男女有尊卑,辈分有高低,年龄有大小,资历有深浅,职位有高低,这既是划分贵贱的标准,也是体现贵贱的标志。现代中国虽然在政治、法律上否定了等级制度,但并不等于社会上没有旧的等级观念遗留,并不等于现实社会没有上下层之差别。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目前贫富悬殊、社会地位差别巨大,社会生活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是等级观念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称谓中的等级色彩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在现代中国,按照礼仪要求,对于有高职务、高职称和高学历的人,以称呼其职务、职称和学历为宜,例如“书记”、“部长”“教授”、“博士”、“总工”,等等。在目前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下,称呼对方高职务、高职称、高学历,是对对方地位、身份等级的认可,也是对对方的极大尊重和敬重,是对对方社会贡献和价值的认可。现代社会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中充分利用等级观念对人们的正面激励作用,将荣誉与贡献挂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所以等级观念对于社会有其有益的一面,不可一概否定。

受封建等级制与等级观念影响,中国传统礼仪的正式称谓用词还有谦称与尊称,两者相对而言,此外还有贱称。中国人传统上自称往往很谦卑,如称自己为“愚”、“卑”、“敝”“寡人”、“臣”、“在下”、“仆”、“贱姓”、“卑职”、“小生”、“小人”、“牛马”。 或自称自己的姓名或名,也是一种谦称。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等等;妇女的专用谦称有“奴”、“奴家”、“婢”、“妾”等。中国古代,直称对方姓名往往包含有对对方厌恶、轻视的意思,可称之为“贱称”,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在中国古代,尊称对方有以下六种形式:第一、使用专门的尊称词语,例如“夫子”、“先生”、“君”、“师傅”等;第二、称对方的“字”,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第三,称号。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第四,

在姓、名、字、号前加上某些表敬的词,例如称对方“贵姓”、“大名”、“尊字”等;第五,把“老”字加在对方姓氏后面,例如“李老、赵老、邓老”等,这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尊称;第六,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之人。中国古代的谦称与尊称十分发达,用词丰富,这是现代称谓礼仪无法相比的。谦称与尊称既是中国古代等级观念、等级制的一种产物,也是中国人在等级制环境下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在中国现代礼仪中,谦称在口语交际中已不多使用,但谦称在书面语交际中还有较多的体现,因为口语是语言的一种革命性因素,它在历史上一直就比书面语发展变化得快,书面语显得比较保守,所以到今天,书面语中除了保留了较多的文言词语、成语、格言之外,还保留了旧时代的许多谦称习语;

以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之人,也是一种尊称,较为正式,这是中国现代礼仪的一个特色。它既显得亲切、近便,也表现出对对方的喜爱、欢迎和尊重,也意味着把对方看作是自己圈里的人,是“自己人”,是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人;如果不以亲属称谓,就意味着把对方看作圈外的人,对方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是“外人”,对方的存在即使不能说对自己毫无意义和作用,也被自己看轻看贱了,也就谈不上对对方太多的人情了。

称谓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它除了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外,还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头脑中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领域和组织有不同的称谓礼仪,从而形成了一个由若干小系统组成的极其庞大的称谓礼仪文化系统。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称谓语和称谓礼仪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成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钟敬文. 中国礼仪全书[M]. 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

[4]良人著. 美风华雨[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荀况,蒋南华. 荀子全译[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Appellation etiquette analyzing of modern China

Bai Yinliang

(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formal appellation etiquette and informal appellation etiquette in modern China appellation etiquettes. Modern China appellation etiquette more often shows one person’s identity and status degree , grading concept is strong as it has historical cause .Feudal society spanning two thousands years in China is a grading society . Chinese etiquettes emphasize grading long time ago ,emphasize “separating” ,say grades in gentle and simple ,sequence of the older and the young ,the rich and the poor have their own appellation , these phenomena can be found easily on appellation etiquettes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root cause of modern China appellation etiquettes forming. Keywords:appellation etiquette formal appellation informal appellation

作者信息:

白银亮——1963年生,男,籍贯:内蒙古乌盟察右中旗。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

管理系教师,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中西文化、商务礼仪、民俗学,并

在这些方面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论著发表。

联系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号码:066004

E-mail地址:[email protected]

宅电:8079956 手机:[1**********]


相关文章

  • 现代礼仪的发展与变化
  • 现代礼仪的发展与变化 作者:陈海华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7期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 ...查看


  •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研究综述
  •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研究综述 摘要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由于国际商务谈判具有国际化.跨文化性.复杂性和政治干预性等特点,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比一般谈判礼仪复杂,既包括一般的商务谈判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谈判礼仪 ...查看


  • 中外社交礼仪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 中外社交礼仪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白 岚 贾秀春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渐密切.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 ,"汉语热"文化有了兴趣持续升温.但由于各国在文化.习俗 ...查看


  • 浅析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
  • 浅析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 3100701 成武 由于中西方社交礼仪上存在着差异,中西方人士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会发生误会和冲突,其根本原因则是文化环境的差异形成的认知差异.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礼仪在称谓称呼.见面交往礼节.宴客方面.禁忌与习俗. ...查看


  •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 JournalofShanxiEducationalCollege (No.4,2002) ・17・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孙爱珍 (东南大学 外语系,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礼仪是 ...查看


  • 西方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差异
  • 西方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乊间交流的觃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迚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发到 ...查看


  • 礼仪与社交
  • 网络选修课作业答案参考--礼仪与社交 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和学校礼仪(三)作业 选择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教师礼仪的内容:一视同仁 以下哪一项不是外表美所涉及到的:身材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讲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第一部礼仪专著是下面哪一项: ...查看


  •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探析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分析了影响中西礼仪差异的因素.通过对比,认清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去糟取精,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礼仪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差异,影响因素 礼仪,是 ...查看


  •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100075 总学时: 30学时 执笔者: 修(制)订日期:2012年9月 适用专业: 审阅者: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为使广大学生更好地"知书达礼",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