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模拟试题(已打印)

针灸学模拟试题(一)

1.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下列哪些内容: A. 阴阳、五行、脏腑 B. 五行、手足、阴阳 C. 手足、阴阳、脏腑 D. 脏腑、手足、五行 E. 以上均非 答案:C

解析:二十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 2. 手、足三阳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 A. 阳明在前,太阳在侧,少阳在后 D. 太阳在前,少阳在侧,阳明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侧,太阳在后 D.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侧,少阳在后 答案:D

解析:阳经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头、身部均如此。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循行规律。 3. 手阳明经、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A. 目内眦旁 B. 目外眦旁 C. 鼻翼旁 D. 口角旁 E. 颧骨旁 答案:C

解析: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通过鼻旁。手足太阳经交接在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

4. 十二经之海是指: 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E. 阴维脉 答案:C

解析:冲脉上至头,下至足,通贯全身,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 A. 足阳明经 B. 任脉 C. 督脉 D. 冲脉 E. 足太阴经

5. 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 答案:D

解析:冲脉与督、任脉、足阳阴、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之称,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6. 被称作五脏六腑之海的经脉是: 答案:D

解析:《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7. 太阳经头痛一般表现在: A. 顶部 B. 颞部 C. 顶颞部 D. 前额部 E. 后枕部 答案:E

解析:太阳经循经于头后部,故太阳经头痛表现在后枕部。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头痛的分经。 8. 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金的是: A. 少府 D. 大陵 C. 阳溪 D. 后溪 E. 经渠 答案:E

解析:阴经经穴属金;阳经井穴属金。 A. 井穴 B. 荥穴 C. 合穴 D. 经穴 E. 输穴

9. 曲池在五输穴中,属: 答案:C

10. 太溪在五输穴中,属: 答案:E

11. 在五输穴中,合穴主要治疗: A. 心下满 B. 身热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答案:E

解析:《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12. 脾之大络,名为: A. 天池 B. 俞府 C. 鸠尾 D. 大包 E. 虚里 答案:D

13. 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 A. 内庭 B. 陷谷 C. 冲阳 D. 解溪 E. 丰隆 答案:C

解析:内庭为荥穴,陷谷为输穴,解溪为经穴,丰隆为络穴。 14. 用背俞穴治疗耳聋,应首选: A. 肺俞 B. 三焦俞 C. 肝俞 D. 肾俞 E. 脾俞 答案:D

解析:背俞穴不但可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聋取肾俞。 15. 八会穴中的脉会穴是: A. 阳陵泉 B. 悬钟 C. 太渊 D. 膻中 E. 中脘 答案:C

解析: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悬钟为髓会,膻中为气会,中脘为腑会。

16. 患儿,女,10岁。阵发性右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腹部平软。用特定穴治疗. 应首选: A. 原穴 B. 络穴 C. 背俞穴 D. 八会穴 E. 下合穴 答案:E

解析:“合治内府”,故取下合穴治疗。

17. 与公孙穴相通的奇经是: A. 冲脉 B. 带脉 C. 阴维脉 D. 阴跷脉 E. 任脉 答案:A

解析:“公孙冲脉胃心胸”。 A. 后溪 B. 公孙 C. 太渊 D. 列缺 E. 内关

18.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任脉的是: 答案:D

解析:“列缺任脉行肺系”。 19.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督脉的是: 答案:A

解析:“后溪督脉内眦颈”。 A.12寸 B.13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20.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的骨度分寸是:答案:D 21. 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答案:C

22. 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分布是: A. 内侧前廉 B. 外侧前廉 C. 内侧中行 D. 外侧后廉 E. 内侧后廉 答案:A

解析:经络颁布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上肢内侧前缘及大指桡侧端为手太阴,内侧面中间为手厥阴,内侧面后缘为手少阴。

23. 尺泽穴位于: A.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 D.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

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向外0.5寸处 答案: C

24. 患者因肺肾阴虚,虚火妄动,脉络受伤而致咯血。治疗应首选: 29.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是: A. 百会 B. 肾俞 C. 脾俞 A. 孔最 B. 梁丘 C. 隐白 D. 太渊 E. 定喘 答案:A

解析:阴经郄穴多治血症。孔最为手太阴肺经郄穴,故用治咯血。 25. 迎香穴位于: A. 鼻孔外缘,旁开0.5寸 B. 鼻翼外缘,旁开0.5寸 C.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D. 鼻翼上缘中点,旁开0.5寸 E. 平鼻孔,当鼻唇沟中 答案:C

26. 治疗滞产,应首选: A. 合谷 B. 太冲 C. 足三里 D. 血海 E. 至阴 答案:A

解析:《针灸大成》难产:补合谷,泻三阴交。

27. 患者外感风寒,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咽干,咳嗽。治疗应首选: A. 合谷 B. 内庭 C. 太溪 D. 鱼际 E. 廉泉 答案:A

解析:合谷穴主治火热恶寒、咽喉肿痛、失喑、咳嗽。

28. 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腧穴是: A. 不容 B. 承满 C. 梁门 D. 关门 E. 滑肉门 答案:C

D. 足三里 E. 气海俞 答案:D

解析:足三里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0. 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 A. 大横 B. 章门 C. 期门 D. 梁门 E. 带脉 答案:A

解析:章门、期门属肝经,梁门属胃经,带脉属胆经。

31. 公孙穴位于:

A. 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B. 第一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 C. 第一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 D. 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E. 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缘,赤白肉际处 答案:D

32. 血海穴位于: A. 髌骨上缘中点上2寸 B. 髌骨内上缘上2寸 C. 髌骨外上缘上2寸 D. 髌骨内下缘上2寸 E. 髌骨外下缘上2寸 答案:B

33. 耳屏前,下颁颌骨髁状突后缘的腧穴是: A. 下关 B. 听宫 C. 听会 D. 耳门 E. 颧醪 答案:B

34. 采用背俞穴治疗皮肤痒疹,应首选: A. 肝俞 B. 肺俞 C. 脾俞 D. 三焦俞

E. 心俞 答案:B

解析:背俞穴不但可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肺主皮毛,故皮肤痒疹首选肺俞。

35. 悬钟穴位于:

A. 外踝后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B. 外踝前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C. 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D.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E. 外踝上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答案:D

36球后穴位于眶下缘的: A. 外1/3与内2/3交点处 B. 内1/3与外2/3交点处 C. 直对瞳孔处

D. 外1/4与内3/4交点处 E. 内1/4与外3/4交点处 答案:D

37. 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的体位是: A. 仰卧位 D. 俯卧位 C. 侧卧位 D. 俯伏坐位 E. 侧伏坐位 答案:A

名师点拨:本题题眼为针刺治疗的取穴与体位。 38. 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 B. 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 C. 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 D.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 E.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 答案:D

解析: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39. 治疗中风闭证,除选太冲、劳宫外还应为: A. 水沟、 B. 水沟、 C. 下关、 D. 中冲、 E. 丰隆、 答案:B

解析:泻水沟具开闭泄热、醒脑开窍的作用。

40. 治疗因痰饮引起的呕吐,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脾俞、章门 B. 下脘、足三里 C. 上脘、行间 D. 梁门、内庭 E. 膻中、丰隆 答案:E

解析:丰隆运脾胃之气,为袪痰要穴;膻中调气,使气行而痰化。

41. 患者,男,45岁。自觉心慌,时息时作,健忘失眠。治疗应首选:A. 三阴交 B. 神门 C. 足三里 D. 太溪 E. 合谷 答案:B

解析:神门为心经原穴,具有安神定悸的作用。

42. 患者,男,70岁,家属代诉:患者于今晨起床后半小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遗溺,手撒,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用隔盐灸,应首选: A. 肾俞、太溪 B. 关元、神阙 C. 脾俞、足三里 D. 胃俞、三阴交 E. 三焦俞、内关 答案:B

解析:任脉为阴脉之海,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穴,为三焦元气之所出,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含阳的穴位,元阳外脱,取之以救阳。神阙位于脐中,为真气所系,故用大艾炷重灸二穴,以回垂绝之阳。43. 患者,男,50岁。肩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抬举困难,夜间痛甚,劳累加剧。治疗应首选: A. 手太阳经穴 B. 近取穴为主

C. 分部近取穴与远取穴相结合 D. 循经取穴 E. 手少阳经穴 答案:C

解析:根据痹证性质部位、发病部位分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以调和营卫,痹痛遂解。

44. 患者,男,20岁。左踝部疼痛,行走时加重,喜温热,舌苔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 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B. 悬钟、照海、丘墟、三阴交

C. 太溪、昆仑、阳陵泉、解溪 D. 太冲、太溪、照海、悬钟 E. 昆仑、悬钟、阴陵泉、申脉 答案:A

解析: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旨在疏通经络气血的阻滞,使营卫调和则风寒湿邪无所依附而痹痛遂解。故取踝部穴位治疗。

49. 患者,男,50岁。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时泛吐清水,喜暖恶寒.

45. 患者,男,38岁。素有腰痛,近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硬,俯仰困难,其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脉弦涩。治疗除取主穴外,按之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治疗除取章门、内关、足三里外,还应加: C. 曲池、外关 D. 风池、尺泽 E. 列缺、合谷 答案:B

解析:本证治疗取丰隆运脾胃之气,膻中调气,使气行而痰化。

还应加: A. 膈俞、次髎 B. 命门、阳陵泉 C. 腰阳关、养老 D. 命门、志室 E. 次谬、阳陵泉 答案:A

解析:膈俞为血会,合次髎以疏利膀胱经气,消络中瘀滞,腰肌劳损者宜之。

46. 患者,女,45岁,失眠2个月,近日来人睡困难,有时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舌苔薄,脉沉细。治疗应首选: A. 神门、内关 B. 神门、胆俞 C. 神门、三阴交 D. 心俞、脾俞 E. 心俞、足三里 答案:C

解析:本病治以养心安神为主,取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宁心安神,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失眠的证治。

47. 患者,男,60岁,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咳吐粘痰,胸皖痞闷,胃纳减少,舌苔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外,还应加:A. 风门、大椎、合谷 B. 章门、太白、丰隆 C. 脾俞、胃俞、列缺 D. 尺泽、列缺、外关 E. 脾俞、太冲、阴陵泉 答案:B

解析: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丰隆可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48. 患者,女,40岁,呕吐痰涎,伴头晕,胸痞,心悸,舌苔白,脉滑。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列缺、尺泽 B. 膻中、丰隆

A. 脾俞、肝俞、下脘 B. 脾俞、胆俞、上脘 C. 脾俞、胃俞、中脘 D. 胃俞、肝俞、三阴交 E. 胃俞、胆俞、上巨虚 答案:C

解析:本证为中阳不振,脾、胃虚寒,故取背腹部俞募穴为主,胃俞与中脘,脾俞与章门为俞募配穴法,而辅以内关、足三里,和胃气而定痛。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胃痛的证治。 50. 患者,男,55岁。1年来每日黎明之前腹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腹部和下肢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胃俞、合谷 B. 肝俞、内关 C. 三焦俞、公孙 D. 命门、关元 E. 关元俞、三阴交 答案:D

解析:本证属肾阳虚泄泻,取命门、关元灸之为益命火、壮肾阳,以奏温养脾肾、腐熟水谷之功,属治本之法。

51. 患者,男,18岁。腹痛2日,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合谷、中脘、气海 D. 合谷、天枢、上巨虚 C. 合谷、下脘、关元 D. 曲池、梁门、足三里 E. 曲池、上巨虚、内关 答案:B

解析:痢疾主因暑湿之邪滞留肠腑,故取阳明之原合谷、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三穴能通调大肠腑气,使气调而湿化滞行。 A. 风池、太冲、合谷、内关、后溪 B. 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E. 率谷、太阳、侠溪、内庭 52. 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应首选: 答案:B

解析:足厥阴经脉会于巅,足少阳经脉布于头之两侧,取两经之病部与循经远取相配以平熄亢逆之风阳。 53. 治疗前头痛风邪袭络证,应首选: 答案:C

解析:前头属阳明,远取阳明经穴合谷与病部近取相配,旨在疏通经络之气,含通则不痛之意。 A. 膀胱俞、中极、行间、内庭 B. 阴谷、肾俞、三焦俞、气海、委阳 C. 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 D. 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E. 关元、中极、足三里、肾俞 54. 治疗癃闭湿热下注证,应首选: 答案:D

解析:本证由脾经湿热之邪下注膀胱所致,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所出,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故分利脾经湿热同时,取膀胱俞、中极,疏调下焦之气而利湿热。 55. 治疗癃闭肾气不足证,应首选: 答案:B

解析:肾气不足,命门火衰,治当以培补肾气为主,取肾经合穴阴谷配肾俞用补法振奋肾经经气。肾气不足,致三焦决渎无力,所以取三焦俞及其下合穴委阳以通调三焦气机。灸任脉气海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

56. 患者,女,26岁。非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多、色紫红、质稠. 夹有血块,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气海 B. 中极 C. 三阴交 D. 隐白 E. 太冲 答案:C

解析: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有补脾统血之作用,为治疗妇科病的要穴。

57. 患者,女,25岁。痛经2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瘀块,血块下后痛可缓解,舌有瘀斑,脉沉涩。治疗应以哪组经穴为主: A. 任脉、足少阴经 B. 任脉、足阳明经 C. 督脉、足厥阴经 D. 任脉、足太阴经 E. 督脉、足阳明经

答案:D

解析:本证治疗应通调冲任,疏调脾经经气,行瘀止痛,故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58. 患者,男,50岁。右额面部束带状刺痛5天,局部皮肤潮红,皮疹呈簇状水疱,排列如带状,小便黄,大便于,舌红苔薄黄,脉弦。治疗除取血海、三阴交、太冲外,还应加: A. 曲池、合谷、大椎 B. 外关、合谷、侠溪 C. 尺泽、合谷、大椎 D. 风池、合谷、膈俞 E. 曲池、合谷、支沟 答案:E

解析:曲池、合谷有泄热作用,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疏利少阳经气,解在表之邪毒。 59. 患者牙痛剧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治疗应首选: A. 风池 B. 外关 C. 足三里 D. 风门 E. 内庭 答案:E

解析:内庭疏泻足阳明胃经经气,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便秘、热病。 针灸学模拟试题(二)

60.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2004、2005)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D

解析: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

61.分布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厥阴肝经 E .足少阳胆经 答案:C

解析:胸腹部第一侧线为足少阴肾经,第二侧线为足阳明胃经,第三侧线为足太阴脾经,第四侧线为足厥阴肝经。

62.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 A .胸部 B .腹部 C .胸腹部 D .四肢内侧 E .指(趾) 内侧端 答案:C

解析: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交接部位在指(趾)内侧端,阴经与阴经交接部位在胸腹部,阳经与阳经交接部位在头面部。 63.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 A .目外眦 B .目内眦 C .目中 D .目内眦下 E .目外眦上 答案:B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

64.阳脉之海指的是 A .阳蹯脉 B .阳维脉 C .带脉 D .督脉 E .冲脉 答案:D

解析: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65.外邪由皮毛传入脏腑的途径,依次是 A .络脉→孙脉→经脉 B .孙脉→经脉→络脉 C .经脉→孙脉→络脉 D .络脉→经脉→孙脉 E .孙脉→络脉→经脉 答案:E

66.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火的是 A .少府 B .大陵 C .后溪 D .曲泉 E .经渠 答案:A

解析:阴经荥穴属火,阳经经穴属火。

67.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 A .心下满 B .身热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答案:B

解析: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68.心包经的原穴是 A .神门 B .间使 C .大陵 D .内关 E .太渊 答案:C

解析:神门为心经原穴,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原穴。

69.心经的络穴是 A .少府 B .神门 C .阴郄 D .灵道 E .通里 答案:E

解析:少府为心经荥穴,神门为心经原穴,阴郄为心经郄穴,灵道为心经经穴。 A .太渊 B .合谷 C .后溪 D .内关 E .阳池

7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D

解析:内关为心包络穴通阴维脉。 71.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A

解析:太渊为肺经原穴,为脉会。

A .五脏六腑病证 B .表里经脉病证

C .五脏病证 D .六腑病证 E .急性病证 72.络穴主要治疗 答案:B

解析: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治疗表里经脉病证。 73.原穴主要治疗 答案: A

解析: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治疗五脏六腑病证。 A .足三里 B .阳陵泉 C .悬钟 D .足临泣 E .公孙

74.八会穴中的筋会穴是 答案:B

解析: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

75.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 答案:D

解析:足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

76.膀胱经的郄穴是 A .中都 B .外丘 C .梁丘 D .地机 E .金门 答案:E A .地机 B .养老 C .外丘 D .郄门 E .梁丘

77.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 答案:B

56.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 答案:E

78.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 A .足三里 B .上巨虚 C .下巨虚 D .委中

E .阳陵泉 答案:B

解析: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合治内府”。 79.在八脉交会中,与后溪相通的奇经是 A .任脉 B .督脉 C .阳维脉 D .阳蹯脉 E .冲脉 答案: B

解析:“后溪督脉内眦颈”。

80.骨度分寸规定,髀枢至膝中的距离是 A .13寸 B .14寸 C .16寸 D .18寸 E .19寸 答案:E 81.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太阴脾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 答案:C

解析: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A .血海 B .少海 C .小海 D .照海 E .气海

82.属足太阴脾经的腧穴是 答案:A

83.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中的腧穴是A .神门 B .大陵 C .列缺 D .太渊 E .内关 答案:A

A .足太阳膀胱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阳胆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84.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经脉是 答案:E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

85.从耳后,入耳中至目外眦之下的经脉是 答案:D

解析:手少阳三焦经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86.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 .合谷 B .至阴 C .三阴交 D .太冲 E .足三里 答案:B

解析:至阴主治胎位不正、难产。

87.沿腹中线旁开5分,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C

88.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 .合谷-大肠经 B .太溪-肝经 C .列缺-肺经 D .阳陵泉-胆经 E .阴陵泉-脾经 答案:B

解析: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穴。 A .血海 B .少海 C .小海 D .照海 E .气海

89.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 答案:D

90.百会穴在头正中线上,其具体位置在 A .入前发际7寸 B .入前发际5寸 C .入后发际6寸 D .头顶旋毛中 E .两耳连线上 答案:B

91.四缝穴的位置在

A .手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B .手1~4指掌侧,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C .手2-5指掌侧,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D .手l —4指掌侧,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E .手2~5指掌侧,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 答案:C 92.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A .指切进针法 B .挟持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舒张进针法 E .套管进针法 答案:C

93.提插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 .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快 B .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慢 C .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D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 E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 答案:E

解析: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94.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寒性呕吐腹痛 B .哮喘 C .瘰疬 D .疮疡 E .小儿脐风 答案:A

解析: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95.下列病症,不宜用三棱针治疗的是 A .高热惊厥 B .中风脱证

C .中暑昏迷 D .急性腰扭伤 E .喉蛾 答案:B

解析:三棱针刺具有开窍泄热、活血袪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症的作用。

96.治疗咳嗽肝火烁肺证,应首选 A .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 .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C .中府、丰隆、肺俞、太渊 D .列缺、合谷、行间、章门 E .肝俞、肺俞、太渊、章门 答案:B

解析:本症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肺俞调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泻之以清肺热;阳陵泉、太冲清泄肝胆二经邪热。 97.治疗热结型便秘,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脾俞、胃俞 B .气海、神阙 C .关元、命门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间 答案:D

解析:合谷、曲池泻阳明之热。

98.患者,女,43岁。眩晕2个月,加重1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咣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 A .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B .丰隆、中脘、内关、解溪、头维 C .百会、上星、风池、丰隆、合谷 D .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E .百会、太阳、印堂、合谷 答案:D

解析:本证为眩晕气血不足型,治当从培补脾胃着手。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二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

99.患者,男,22岁。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A .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B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E .头临泣、目窗、前顶、阿是穴 答案:A

解析:后头痛为太阳头痛,治疗取足太阳经穴昆仑配以局部后顶、天柱,以达通络止痛目的。

100.患者,女,59岁。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尤以右膝部为重,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并见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除选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外,还应加 A .大椎、曲池 B .肾俞、关元 C .脾俞、气海 D .脾俞、胃俞 E .肾俞、合谷 答案:A

解析:本证为热痹,取大椎、曲池清热解表以治热痹。

101.患者,男,48岁。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疫软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风府、大杼、阳陵泉 B .命门、志室、太溪 C .人中、风府、足三里 D .风府、三阴交、太冲 E .风府、足三里、血海 答案:B

解析:本证为肾虚腰痛,灸命门、补志室,以补肾中真阳,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为脏病取原之意。

102. 患者,男,47岁。下肢弛缓无力1年余,肌肉明显萎缩,功能

严重受限,并感麻木,发凉,腰疫痠,头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 .阳明经穴 B .太阳经穴 C .督脉经穴 D .少阳经穴 E .厥阴经穴 答案:A

解析:“治萎独取阳明”,故首选阳明经穴。

103.患者,女,45岁。失眠2年,经常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平常遇事惊怕,多疑善感,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心俞、厥阴俞、脾俞 B .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 C .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D .肝俞、间使、太冲 E .脾俞、胃俞、足三里 答案:C

解析:本证不寐属心胆虚怯,取心经、胆经腧穴以宁心安神。

104.患者,女,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足阳明、手阳明经穴 B .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C .手阳明、足厥阴经穴 D .足厥阴、手太阴经穴 E .手太阴、足太阴经穴 答案:D

解析:肝火咳嗽,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

105.患者,女,40岁。呕吐清水,胃部不适,食久乃吐,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上脘、胃俞 B .肝俞、太冲 C .肾俞、太溪 D .胆俞、丘墟 E .次醪、血海 答案A

解析:胃寒呕吐,取上脘灸之可温胃散寒,胃俞、中脘俞募配穴奏通降胃气之功。

106.患者,男,42岁。胃脘胀痛,攻痛连胁,嗳气频作,并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应首选 A .足阳明、足厥阴经穴 B .足阳明经穴 C .手、足少阳经穴 D .任脉、足太阴经穴 E .足太阳、督脉经穴 答案:A

解析:肝气犯胃胃痛应取足阳明、足厥阴经穴。

107.患者,男,30岁。两天前因食不洁水果,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中脘、气海 B .中脘、内关 C .行间、足三里 D .曲池、内庭 E .脾俞、肾俞 答案:D

解析:此证为湿热痢,曲池、内庭分别为大肠合穴和胃经荥穴,可清泄肠胃湿热。

108.患者,女,23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痛即缓解,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太冲、三阴交 B .中极、次醪、地机

C .合谷、三阴交 D .曲池、内庭 E .合谷、归来 答案:B

解析:本证治疗以通调冲任、行瘀止痛,取任脉中极通调冲任脉气,脾经郄穴地机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109.患儿,男,3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时有口干腹胀,不思饮食,烦躁啼哭,毛发稀疏,大便如米泔,舌苔黄腻,脉细。治疗应首选

A .下脘、足三里、四缝、商丘 B .上脘、三阴交、太冲、解溪 C .下脘、中脘、上脘、内庭 D .下脘、上脘、四缝、足三里 E .中脘、合谷、曲池、四缝 答案:A

解析:疳积当取下脘以和胃理肠清热,足三里可以扶土以补中气,商丘能健脾化积消滞,四缝为治疳积经验效穴。 110.患者,男,36岁。右下腹疼痛1天。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继而转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伴有发热,恶心,舌苔黄薄而腻,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B .合谷、委中、天枢、太冲 C .梁门、幽门、上巨虚、足三里 D .合谷、三阴交、太冲、内庭 E .上巨虚、阴陵泉、内关、合谷 答案:A

解析:“合治内府”取胃经合穴足三里疏导足阳明经腑气,阑尾为治疗阑尾炎之有效穴,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泻之以疏泄肠中热邪,天枢为大肠募穴,通调肠腑气机。

111.治疗肾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外关、风池 B .太溪、行间 C .太溪、外关 D .太冲、曲池 E .太冲、阳溪 答案:B

解析:太溪补肾阴,行间泻肝火,故能治肾阴虚牙痛。

112.患者,男,43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首选 A .手、足太阴经穴 B .手、足少阴经穴 C .手、足少阳经穴 D .手阳明经穴

E .足太阳经穴 答案:C

解析: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取手、足少阳经穴治疗耳鸣。

113.患者,女,31岁。右侧牙痛3天,龈肿,痛剧,伴口臭,口渴,117.患者,女,50岁。家属代诉:刚才与人争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见面色苍白,汗出,四肢逆冷,脉细缓。治疗应首选D A .百会、神庭、印堂、太阳 B .百会、囟会、人中、承浆 C .通天、四神聪、神门、液门 D .人中、合谷、足三里、中冲 大便3日未行,舌苔黄,脉洪。治疗除取颊车、下关穴外,还应加 A .外关、风池 B .太溪、行间 C .中渚、养老 D .合谷、内庭 E .太冲、曲池 答案:D

解析:本证治疗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合谷清手阳明之热,颊车、内庭、下关疏泄足阳明经气。

114.治疗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 A .四缝 B .十宣 C .八邪 D .合谷 E .曲池 答案:B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115.患者,男,68岁。家属代诉:患者于今日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 .督脉经穴,灸法 B .任脉经穴,灸法 C .背俞穴,灸法 D .足阳明经穴,灸法 E .足厥阴经穴,针刺用泻法 答案:B

解析:任脉为阴脉之海,用大艾炷重灸,以回垂绝之阳,治疗中风脱症。

116.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A A .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 B .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穴 C .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穴 D .手太阴、手少阳、足少阳经穴 E .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经穴 答案:A

解析:本证治以袪散风寒表邪主。肺合皮毛,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与阳明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为主。

E .三阴交、合谷、神门、大陵 答案:D

解析:晕厥治以苏厥醒脑为主。人中通督脉,位居任督交接处,督脉入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经气,施捻转法有开窍醒脑作用。中冲为手厥阴经的井穴,刺之可调阴阳经气,为治疗昏厥之要穴。合谷、足三里分属手、足阳明经原、合穴,阳明系多气多血之经,针施补法,推动气血循经上注清窍而醒脑。

针灸学模拟试题(三)

118.足三阴经从起始部至内踝上8寸段的 分布是

A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少阴在前,太阴在巾,厥阴在后 D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A

解析: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

119.“阴脉之海”是指 A .带脉 B .任脉 C .冲脉 D. 阴跷脉 E .阴维脉 答案:B

解析: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120. 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 交接部位在 A .四肢部 B .胸部 C .腹部 D .头部 E .面部 答案:A

解析: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阴经

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121.外邪由皮毛传入脏腑的途径,依次是 A .络脉一孙脉一经脉 B .络脉一经脉—孙脉 C .经脉一孙脉一络脉 D .孙脉—络脉—经脉 E .孙脉一经脉一络脉 答案:D

解析: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疾病发展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

122.下列各项,在五输穴中属“水”的是 A .少府 B .大陵 C .后溪 D ,曲泉 E .经渠 答案:D

解析:阴经合穴属水;阳经荥穴属水。

123.心经的原穴是 A .神门 B .间使 C .大陵 D .内关 E .太渊 答案:A

解析:心经原穴神门,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大陵为心包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原穴内容。 124.在五输腧穴中,输穴主治 A .身热 B .心下满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答案:C

解析: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125.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 .隐白 B .至阴

C .太冲 D .昆仑 E .三阴交 答案:B

解析:至阴主治治位不正、难产。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至阴的主治作用。

126.大肠的下合穴是 A .委中 B .足三里 C .上巨虚 D .下巨虚 E ,阳陵泉 答案:C

解析:委中为膀胱下合穴,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阳陵泉为胆经下合穴。

127.公孙穴所通的旬奇经是 A .任脉 B .督脉 C .冲脉 D .阳维脉 S .阳跷脉 答案:C

解析:公孙冲脉胃心胸。

128.“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阳明胃经 答案:A

解析:《灵枢·经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肝经的循行。 129.心经的郄穴是 A .少府 B .神门 C .阴郄 D .灵道 E .通里 答案:C

解析:阴郄为心经郄穴,少府为心经荥穴,神门为心经原穴,灵道为心经经穴,通里为心经络穴。

130.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 部位是 A .目外眦 B .目内眦 C .目中 D .鼻旁 E .口角旁 答案:B

解析:两经均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手足阴明经交接于鼻旁。

131.下列穴位归经,错误的是 A .太白-肝经 B .列缺-肺经 C .合谷-大肠经 D .阳陵泉-胆经 E .阴陵泉-脾经 答案:A

解析:太白归脾经。

132.太溪穴位于 A .内踝下缘凹陷处 B .外踝下缘凹陷处 C .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D .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E .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答案:E

133.治疗便秘气滞证,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脾俞、胃俞 B .气海、神阙 C .关元、命门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间 答案:E

解析:本证治疗取腑会中脘通降腑气,肝郁气滞,泻行间以疏肝气。

134.针刺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常用的进针法是 A .指切 B .挟持 C .舒张 D .提捏 E .套管 答案:D

解析:指切多用于短针进针,舒张多用于皮肤松弛部位,提捏多用于皮肉浅薄处。

135.下列哪项属行针基本手法 A .捻转法,震颤法 B .提捅法,弹针法 C .震颤法,弹针法 D ,提插法,刮柄法 E .提插法,捻转法 答案:E

解析:行针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有提插、捻转两种。

136.提插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手法是 A .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B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 C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 D .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快 E .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 答案:E

解析: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137.手三里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曲池穴下 A .5寸 B .4寸 C .3寸 D .2寸 E .1寸 答案:D

138.下列哪项不宜用三棱针治疗 A .高热 B .脱证 C .昏迷 D .惊厥 E .咽痛 答案:B

解析: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袪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症的作用。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三棱针的作用。

139.治疗咳嗽肝火烁肺证,应首选 A .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 .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C .中府、丰隆、肺俞、大渊 D .列缺、合谷、中府、章门 E .肝俞、肺俞、太渊、章门 答案:B

解析:本症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肺俞调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泻之以清肺热;阳陵泉、太冲清泄肝胆二经邪热。 140.治疗风火牙痛,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太溪、行间 B .太溪、外关 C .大太冲、曲池 D .大太冲、阳漠溪 E .外关、风池 答案:E

解析:外关、风池疏解表邪,有袪风热作用。

141.脾经的郄穴是 A .外丘 B .粱丘 C .中都 D .地机 E .金门 答案:D

解析:地机为脾经郄穴,外丘为胆经郄穴,梁丘为胃经郄穴,中都为肝经郄穴,金门为膀胱经郄穴。

142.髀枢至膝中的骨度分寸是 A .14寸 B .15寸 C .16寸 D .18寸 E .19寸 答案:E

143.分布于胸腹第一侧线的经脉是 A .足太阴牌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B

解析:胸腹部第一侧线经脉是足少阴肾经,第二侧线为足阳明胃经,第三侧线为足太阴脾经,第四侧线为足厥阴肝经。

144.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巾中的腧穴是 A .列缺 B ,大陵 C .神门 D .太渊

E .内关 答案:C

145.治疗昏迷,高热,应首选 A .四缝 B ,曲池 C .八邪 E .十宜宣 D .合谷 答案:E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146.循行于腹中线旁开2寸,胸中线旁开4寸的经脉是 A .手太阴肺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B

解析:胸腹部第一侧线经脉是足少阴肾经,第二侧线为足阳明胃经,第三侧线为足太阴脾经,第四侧线为足厥阴肝经。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脉胸腹部循行规律。

147.患者,男,52岁。呕吐清水,胃部不适,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治疗除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上脘、胃俞 B .肝俞、太冲 C .肾俞、太溪 D .脾俞,丘墟 E .胃俞、血海 答案:A

解析:寒客胃脘呕吐,取上脘灸之可温胃散寒,背俞穴胃俞配中脘可奏通降胃气之功。

148.患者,男,22岁。头痛,以前头部为主,疼痛阵作,捕如锥刺,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A .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B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E .头临泣、目窗、前顶、阿是穴 答案:C

解析:前头属阳明,远取阳明经穴合谷与病部近取配,旨在疏通经络之气,含通则不痛之意。

149.患者,女,72岁。1小时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日合口张,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 .背俞穴,灸法 B .任脉经穴,灸法 C .督脉经穴,灸法 D. 足阳明经穴,灸法 E .足厥阴经穴,毫针泻法 答案:B

解析:任脉为阴脉之海,用大艾炷重灸,可以回垂绝之阳,治疗中风脱症。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中风脱症的证治。

150.患者,女,43岁。眩晕半年,加重1周,伴神疲乏力,面色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 A .风池、肝俞、肾俞、行间 B .中脘、内关、解溪、头维 C .白百会、上星、风池、丰隆 D .百会、人阳、印堂、合谷 E .脾俞、足三里、气海、百合会 答案:E

解析:本证为气血不足眩晕,治以培补脾胃为主,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二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

151.患者,女,48岁。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兼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大椎、曲池 B .血海、曲池 C. 脾俞、气海 D .胂脾俞、胃俞 E .肾俞、合谷 答案:A

解析:本症为热痹,取大椎、曲池清热解表以治热痹。

152.患者,女,62岁。腰部隐隐作痛2年,下肢酸软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风府,大杆、阳陵泉 B .风府、足三里,血海 C .风府、三阴交、太冲 D .水沟、风府、足三里 E .命门、志室、太溪 答案:E

解析:肾虚腰痛灸命门、补志室,以补肾中真阳。太溪为足少阴经之原穴,为脏病取原之意。

153.患者,女,26岁。下肢弛缓无力1年余,肌肉明显萎缩,功能严重受限,并感 麻木,发凉,腰瘦痠,头晕。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督脉经 B .太阳经 C .阳明经 D .少阳经 E .厥阴经 答案:C

解析:“治痿独取阳明”,故取阳明经穴为主。

154.患者,女,45岁。失眠2年,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多疑善惊,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心俞、厥阴俞、脾俞 B ,肝俞、间使、太冲 C .脾俞、胃俞、足三里 D .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E .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 答案:D

解析:本证不寐属心胆虚怯,取心经、胆经背俞穴、胆经原穴以宁心安神。

155.患儿,男,3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时有口千干腹胀,不思饮食,烦躁啼哭,毛发稀疏,大便如米泔,舌苔黄腻,脉细。在取相应经穴治疗的同时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四缝 B .二白 C .八邪 D .八风 E .十宣 答案:A

解析:四缝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156.患者,女,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太阴、手阳明经 B .手太阴、足太阴经 C .足阳明、手阳明经 D ,足太阴、足厥阴经 E .足厥阴、手太阴经 答案:E

解析:肝火烁肺咳嗽以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以清肺热、泄肝经邪热。

157.患者,男,42岁。胃脘胀痫痛,攻痛连胁,嗳气频作,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足阳明经

B .手、足少阳经 C .足阳明、足厥阴经 D .任脉、足太阴经 E .足太阳经、督脉 答案:C

158.患者,男,28岁。1天前因饮食不沽洁,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中脘、上脘 B .中脘、内关 C ,曲池、内庭 D ,脾俞、下脘 E .行间、足三里 答案:C

解析:本证为湿热痢,曲池、内庭分别为大肠合穴和胃经荥穴,可清泄肠胃湿热。

159.患者,女,26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太冲、三阴交 B .合谷、气海、三阴交 C .曲池、内庭、三阴交 D .中极、次骸、地机 E .合谷、归来、脾俞 答案:D

解析:本症治以通调冲任,行瘀止痛为主。中极为任脉穴,可通调冲任脉气、地机为脾经郄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次髎为治痛经的经验有效穴。

160.患者,男,36岁。右下腹疼痛1天。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继而转移至右下腹,以于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伴有发热,恶心,舌苔黄薄而腻,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庭 B .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C .合谷、委中、天枢、太冲 D .粱门、幽门、上巨虚、足三里 E .上巨虚、阴陵泉、内关、合谷 答案:B

解析:本证为肠痈,据“合治内府”取胃经合穴足三里以疏导足阳明经腑气,阑尾为治疗阑尾炎之有效穴,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泻之以疏泄肠中热邪,取大肠募穴天枢,以通调肠腑气机。

161.患名,男,36岁。上齿剧痛3天,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治疗应首选 A .风池

B .外关 C .足三里 D .内庭 E .地仓 答案:D

解析:内庭主治齿痛、喉痹、鼻衄等。

162.患者,男,43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足太阴经 B .手、足少阱经 C .手、足少阳经 D .手、足阳明经 E .手、足太阳经 答案:C

解析: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取之。

163.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 B .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 C .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 D .于阳明、足阳明,于太阴经 E .于太阴、于少阳、足少阳经 答案:B

解析:本证风寒感冒以袪散风寒表邪为主,肺主皮毛,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阳明为表里,以达散风寒、宣肺气之目的。

164.患者,男,30岁.口角歪向右侧,左眼不能闭合2天,左侧额纹消失,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足少阳经 B .手、足太阴经 C .手、足太阳经 D .手、足厥阴经 E .手、足阳明经 答案:E

解析:本病为风寒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故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 A .阳池 B .合谷 C .后溪 D .内关 E. 太渊

16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D

解析:内关通阴维脉、手少阳三焦经络穴。 166.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输腧穴是 答案:E

解析:太渊为脉会,手太阴肺经原穴。 A .足三里 B .阳陵泉 C .足临泣 D .悬钟 E .公孙

167.八会穴中筋的会穴是 答案:B

解析: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 168.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 答案:C

解析:临泣胆经连带脉。

A .慢性病证 B .五脏病证 C .六腑病证 D .急性病证 E ,表里经脉病证 169.络穴主治的是 答案:E

解析: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170.下合穴主治的是 答案:C

解析:“合治内府”,下合穴主治六腑病证。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71.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经脉是 答案:E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从缺盆上行沿颈旁上向面颊,到外眼角,弯向后,进入耳中。

172.起于目外眦,……下行耳后的经脉是 答案:B

解析: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行到额角下耳后。 A. 地机 B .养老 C .中都

D .郄门 E. 梁丘

173.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 答案:D

174.足厥阴肝经的郄穴是 答案:A

解析:地机为脾经郄穴,养老为小肠经郄穴,中都为肝经郄穴,郄门为心包经郄穴,梁丘为胃经郄穴。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六郄穴内容。

A .照海 B .气海 C .血海 D .少海 E .小海

175.属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是 答案:D

176.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 答案:A

针灸学模拟试题(一)

1.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下列哪些内容: A. 阴阳、五行、脏腑 B. 五行、手足、阴阳 C. 手足、阴阳、脏腑 D. 脏腑、手足、五行 E. 以上均非 答案:C

解析:二十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 2. 手、足三阳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 A. 阳明在前,太阳在侧,少阳在后 D. 太阳在前,少阳在侧,阳明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侧,太阳在后 D.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侧,少阳在后 答案:D

解析:阳经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头、身部均如此。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循行规律。 3. 手阳明经、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A. 目内眦旁 B. 目外眦旁 C. 鼻翼旁 D. 口角旁 E. 颧骨旁 答案:C

解析: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通过鼻旁。手足太阳经交接在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

4. 十二经之海是指: 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E. 阴维脉 答案:C

解析:冲脉上至头,下至足,通贯全身,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 A. 足阳明经 B. 任脉 C. 督脉 D. 冲脉 E. 足太阴经

5. 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 答案:D

解析:冲脉与督、任脉、足阳阴、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之称,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6. 被称作五脏六腑之海的经脉是: 答案:D

解析:《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7. 太阳经头痛一般表现在: A. 顶部 B. 颞部 C. 顶颞部 D. 前额部 E. 后枕部 答案:E

解析:太阳经循经于头后部,故太阳经头痛表现在后枕部。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头痛的分经。 8. 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金的是: A. 少府 D. 大陵 C. 阳溪 D. 后溪 E. 经渠 答案:E

解析:阴经经穴属金;阳经井穴属金。 A. 井穴 B. 荥穴 C. 合穴 D. 经穴 E. 输穴

9. 曲池在五输穴中,属: 答案:C

10. 太溪在五输穴中,属: 答案:E

11. 在五输穴中,合穴主要治疗: A. 心下满 B. 身热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答案:E

解析:《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12. 脾之大络,名为: A. 天池 B. 俞府 C. 鸠尾 D. 大包 E. 虚里 答案:D

13. 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 A. 内庭 B. 陷谷 C. 冲阳 D. 解溪 E. 丰隆 答案:C

解析:内庭为荥穴,陷谷为输穴,解溪为经穴,丰隆为络穴。 14. 用背俞穴治疗耳聋,应首选: A. 肺俞 B. 三焦俞 C. 肝俞 D. 肾俞 E. 脾俞 答案:D

解析:背俞穴不但可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聋取肾俞。 15. 八会穴中的脉会穴是: A. 阳陵泉 B. 悬钟 C. 太渊 D. 膻中 E. 中脘 答案:C

解析: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悬钟为髓会,膻中为气会,中脘为腑会。

16. 患儿,女,10岁。阵发性右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腹部平软。用特定穴治疗. 应首选: A. 原穴 B. 络穴 C. 背俞穴 D. 八会穴 E. 下合穴 答案:E

解析:“合治内府”,故取下合穴治疗。

17. 与公孙穴相通的奇经是: A. 冲脉 B. 带脉 C. 阴维脉 D. 阴跷脉 E. 任脉 答案:A

解析:“公孙冲脉胃心胸”。 A. 后溪 B. 公孙 C. 太渊 D. 列缺 E. 内关

18.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任脉的是: 答案:D

解析:“列缺任脉行肺系”。 19.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督脉的是: 答案:A

解析:“后溪督脉内眦颈”。 A.12寸 B.13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20.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的骨度分寸是:答案:D 21. 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答案:C

22. 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分布是: A. 内侧前廉 B. 外侧前廉 C. 内侧中行 D. 外侧后廉 E. 内侧后廉 答案:A

解析:经络颁布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上肢内侧前缘及大指桡侧端为手太阴,内侧面中间为手厥阴,内侧面后缘为手少阴。

23. 尺泽穴位于: A.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 D.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

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向外0.5寸处 答案: C

24. 患者因肺肾阴虚,虚火妄动,脉络受伤而致咯血。治疗应首选: 29.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是: A. 百会 B. 肾俞 C. 脾俞 A. 孔最 B. 梁丘 C. 隐白 D. 太渊 E. 定喘 答案:A

解析:阴经郄穴多治血症。孔最为手太阴肺经郄穴,故用治咯血。 25. 迎香穴位于: A. 鼻孔外缘,旁开0.5寸 B. 鼻翼外缘,旁开0.5寸 C.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D. 鼻翼上缘中点,旁开0.5寸 E. 平鼻孔,当鼻唇沟中 答案:C

26. 治疗滞产,应首选: A. 合谷 B. 太冲 C. 足三里 D. 血海 E. 至阴 答案:A

解析:《针灸大成》难产:补合谷,泻三阴交。

27. 患者外感风寒,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咽干,咳嗽。治疗应首选: A. 合谷 B. 内庭 C. 太溪 D. 鱼际 E. 廉泉 答案:A

解析:合谷穴主治火热恶寒、咽喉肿痛、失喑、咳嗽。

28. 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腧穴是: A. 不容 B. 承满 C. 梁门 D. 关门 E. 滑肉门 答案:C

D. 足三里 E. 气海俞 答案:D

解析:足三里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0. 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 A. 大横 B. 章门 C. 期门 D. 梁门 E. 带脉 答案:A

解析:章门、期门属肝经,梁门属胃经,带脉属胆经。

31. 公孙穴位于:

A. 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B. 第一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 C. 第一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 D. 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E. 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缘,赤白肉际处 答案:D

32. 血海穴位于: A. 髌骨上缘中点上2寸 B. 髌骨内上缘上2寸 C. 髌骨外上缘上2寸 D. 髌骨内下缘上2寸 E. 髌骨外下缘上2寸 答案:B

33. 耳屏前,下颁颌骨髁状突后缘的腧穴是: A. 下关 B. 听宫 C. 听会 D. 耳门 E. 颧醪 答案:B

34. 采用背俞穴治疗皮肤痒疹,应首选: A. 肝俞 B. 肺俞 C. 脾俞 D. 三焦俞

E. 心俞 答案:B

解析:背俞穴不但可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肺主皮毛,故皮肤痒疹首选肺俞。

35. 悬钟穴位于:

A. 外踝后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B. 外踝前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C. 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D.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E. 外踝上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答案:D

36球后穴位于眶下缘的: A. 外1/3与内2/3交点处 B. 内1/3与外2/3交点处 C. 直对瞳孔处

D. 外1/4与内3/4交点处 E. 内1/4与外3/4交点处 答案:D

37. 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的体位是: A. 仰卧位 D. 俯卧位 C. 侧卧位 D. 俯伏坐位 E. 侧伏坐位 答案:A

名师点拨:本题题眼为针刺治疗的取穴与体位。 38. 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 B. 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 C. 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 D.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 E.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 答案:D

解析: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39. 治疗中风闭证,除选太冲、劳宫外还应为: A. 水沟、 B. 水沟、 C. 下关、 D. 中冲、 E. 丰隆、 答案:B

解析:泻水沟具开闭泄热、醒脑开窍的作用。

40. 治疗因痰饮引起的呕吐,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脾俞、章门 B. 下脘、足三里 C. 上脘、行间 D. 梁门、内庭 E. 膻中、丰隆 答案:E

解析:丰隆运脾胃之气,为袪痰要穴;膻中调气,使气行而痰化。

41. 患者,男,45岁。自觉心慌,时息时作,健忘失眠。治疗应首选:A. 三阴交 B. 神门 C. 足三里 D. 太溪 E. 合谷 答案:B

解析:神门为心经原穴,具有安神定悸的作用。

42. 患者,男,70岁,家属代诉:患者于今晨起床后半小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遗溺,手撒,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用隔盐灸,应首选: A. 肾俞、太溪 B. 关元、神阙 C. 脾俞、足三里 D. 胃俞、三阴交 E. 三焦俞、内关 答案:B

解析:任脉为阴脉之海,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穴,为三焦元气之所出,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含阳的穴位,元阳外脱,取之以救阳。神阙位于脐中,为真气所系,故用大艾炷重灸二穴,以回垂绝之阳。43. 患者,男,50岁。肩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抬举困难,夜间痛甚,劳累加剧。治疗应首选: A. 手太阳经穴 B. 近取穴为主

C. 分部近取穴与远取穴相结合 D. 循经取穴 E. 手少阳经穴 答案:C

解析:根据痹证性质部位、发病部位分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以调和营卫,痹痛遂解。

44. 患者,男,20岁。左踝部疼痛,行走时加重,喜温热,舌苔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 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B. 悬钟、照海、丘墟、三阴交

C. 太溪、昆仑、阳陵泉、解溪 D. 太冲、太溪、照海、悬钟 E. 昆仑、悬钟、阴陵泉、申脉 答案:A

解析: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旨在疏通经络气血的阻滞,使营卫调和则风寒湿邪无所依附而痹痛遂解。故取踝部穴位治疗。

49. 患者,男,50岁。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时泛吐清水,喜暖恶寒.

45. 患者,男,38岁。素有腰痛,近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硬,俯仰困难,其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脉弦涩。治疗除取主穴外,按之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治疗除取章门、内关、足三里外,还应加: C. 曲池、外关 D. 风池、尺泽 E. 列缺、合谷 答案:B

解析:本证治疗取丰隆运脾胃之气,膻中调气,使气行而痰化。

还应加: A. 膈俞、次髎 B. 命门、阳陵泉 C. 腰阳关、养老 D. 命门、志室 E. 次谬、阳陵泉 答案:A

解析:膈俞为血会,合次髎以疏利膀胱经气,消络中瘀滞,腰肌劳损者宜之。

46. 患者,女,45岁,失眠2个月,近日来人睡困难,有时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舌苔薄,脉沉细。治疗应首选: A. 神门、内关 B. 神门、胆俞 C. 神门、三阴交 D. 心俞、脾俞 E. 心俞、足三里 答案:C

解析:本病治以养心安神为主,取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宁心安神,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失眠的证治。

47. 患者,男,60岁,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咳吐粘痰,胸皖痞闷,胃纳减少,舌苔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外,还应加:A. 风门、大椎、合谷 B. 章门、太白、丰隆 C. 脾俞、胃俞、列缺 D. 尺泽、列缺、外关 E. 脾俞、太冲、阴陵泉 答案:B

解析: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丰隆可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48. 患者,女,40岁,呕吐痰涎,伴头晕,胸痞,心悸,舌苔白,脉滑。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列缺、尺泽 B. 膻中、丰隆

A. 脾俞、肝俞、下脘 B. 脾俞、胆俞、上脘 C. 脾俞、胃俞、中脘 D. 胃俞、肝俞、三阴交 E. 胃俞、胆俞、上巨虚 答案:C

解析:本证为中阳不振,脾、胃虚寒,故取背腹部俞募穴为主,胃俞与中脘,脾俞与章门为俞募配穴法,而辅以内关、足三里,和胃气而定痛。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胃痛的证治。 50. 患者,男,55岁。1年来每日黎明之前腹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腹部和下肢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胃俞、合谷 B. 肝俞、内关 C. 三焦俞、公孙 D. 命门、关元 E. 关元俞、三阴交 答案:D

解析:本证属肾阳虚泄泻,取命门、关元灸之为益命火、壮肾阳,以奏温养脾肾、腐熟水谷之功,属治本之法。

51. 患者,男,18岁。腹痛2日,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合谷、中脘、气海 D. 合谷、天枢、上巨虚 C. 合谷、下脘、关元 D. 曲池、梁门、足三里 E. 曲池、上巨虚、内关 答案:B

解析:痢疾主因暑湿之邪滞留肠腑,故取阳明之原合谷、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三穴能通调大肠腑气,使气调而湿化滞行。 A. 风池、太冲、合谷、内关、后溪 B. 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E. 率谷、太阳、侠溪、内庭 52. 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应首选: 答案:B

解析:足厥阴经脉会于巅,足少阳经脉布于头之两侧,取两经之病部与循经远取相配以平熄亢逆之风阳。 53. 治疗前头痛风邪袭络证,应首选: 答案:C

解析:前头属阳明,远取阳明经穴合谷与病部近取相配,旨在疏通经络之气,含通则不痛之意。 A. 膀胱俞、中极、行间、内庭 B. 阴谷、肾俞、三焦俞、气海、委阳 C. 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 D. 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E. 关元、中极、足三里、肾俞 54. 治疗癃闭湿热下注证,应首选: 答案:D

解析:本证由脾经湿热之邪下注膀胱所致,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所出,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故分利脾经湿热同时,取膀胱俞、中极,疏调下焦之气而利湿热。 55. 治疗癃闭肾气不足证,应首选: 答案:B

解析:肾气不足,命门火衰,治当以培补肾气为主,取肾经合穴阴谷配肾俞用补法振奋肾经经气。肾气不足,致三焦决渎无力,所以取三焦俞及其下合穴委阳以通调三焦气机。灸任脉气海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

56. 患者,女,26岁。非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多、色紫红、质稠. 夹有血块,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气海 B. 中极 C. 三阴交 D. 隐白 E. 太冲 答案:C

解析: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有补脾统血之作用,为治疗妇科病的要穴。

57. 患者,女,25岁。痛经2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瘀块,血块下后痛可缓解,舌有瘀斑,脉沉涩。治疗应以哪组经穴为主: A. 任脉、足少阴经 B. 任脉、足阳明经 C. 督脉、足厥阴经 D. 任脉、足太阴经 E. 督脉、足阳明经

答案:D

解析:本证治疗应通调冲任,疏调脾经经气,行瘀止痛,故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58. 患者,男,50岁。右额面部束带状刺痛5天,局部皮肤潮红,皮疹呈簇状水疱,排列如带状,小便黄,大便于,舌红苔薄黄,脉弦。治疗除取血海、三阴交、太冲外,还应加: A. 曲池、合谷、大椎 B. 外关、合谷、侠溪 C. 尺泽、合谷、大椎 D. 风池、合谷、膈俞 E. 曲池、合谷、支沟 答案:E

解析:曲池、合谷有泄热作用,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疏利少阳经气,解在表之邪毒。 59. 患者牙痛剧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治疗应首选: A. 风池 B. 外关 C. 足三里 D. 风门 E. 内庭 答案:E

解析:内庭疏泻足阳明胃经经气,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便秘、热病。 针灸学模拟试题(二)

60.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2004、2005)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D

解析: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

61.分布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厥阴肝经 E .足少阳胆经 答案:C

解析:胸腹部第一侧线为足少阴肾经,第二侧线为足阳明胃经,第三侧线为足太阴脾经,第四侧线为足厥阴肝经。

62.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 A .胸部 B .腹部 C .胸腹部 D .四肢内侧 E .指(趾) 内侧端 答案:C

解析: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交接部位在指(趾)内侧端,阴经与阴经交接部位在胸腹部,阳经与阳经交接部位在头面部。 63.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 A .目外眦 B .目内眦 C .目中 D .目内眦下 E .目外眦上 答案:B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

64.阳脉之海指的是 A .阳蹯脉 B .阳维脉 C .带脉 D .督脉 E .冲脉 答案:D

解析: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65.外邪由皮毛传入脏腑的途径,依次是 A .络脉→孙脉→经脉 B .孙脉→经脉→络脉 C .经脉→孙脉→络脉 D .络脉→经脉→孙脉 E .孙脉→络脉→经脉 答案:E

66.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火的是 A .少府 B .大陵 C .后溪 D .曲泉 E .经渠 答案:A

解析:阴经荥穴属火,阳经经穴属火。

67.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 A .心下满 B .身热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答案:B

解析: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68.心包经的原穴是 A .神门 B .间使 C .大陵 D .内关 E .太渊 答案:C

解析:神门为心经原穴,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原穴。

69.心经的络穴是 A .少府 B .神门 C .阴郄 D .灵道 E .通里 答案:E

解析:少府为心经荥穴,神门为心经原穴,阴郄为心经郄穴,灵道为心经经穴。 A .太渊 B .合谷 C .后溪 D .内关 E .阳池

7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D

解析:内关为心包络穴通阴维脉。 71.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A

解析:太渊为肺经原穴,为脉会。

A .五脏六腑病证 B .表里经脉病证

C .五脏病证 D .六腑病证 E .急性病证 72.络穴主要治疗 答案:B

解析: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治疗表里经脉病证。 73.原穴主要治疗 答案: A

解析: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治疗五脏六腑病证。 A .足三里 B .阳陵泉 C .悬钟 D .足临泣 E .公孙

74.八会穴中的筋会穴是 答案:B

解析: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

75.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 答案:D

解析:足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

76.膀胱经的郄穴是 A .中都 B .外丘 C .梁丘 D .地机 E .金门 答案:E A .地机 B .养老 C .外丘 D .郄门 E .梁丘

77.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 答案:B

56.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 答案:E

78.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 A .足三里 B .上巨虚 C .下巨虚 D .委中

E .阳陵泉 答案:B

解析: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合治内府”。 79.在八脉交会中,与后溪相通的奇经是 A .任脉 B .督脉 C .阳维脉 D .阳蹯脉 E .冲脉 答案: B

解析:“后溪督脉内眦颈”。

80.骨度分寸规定,髀枢至膝中的距离是 A .13寸 B .14寸 C .16寸 D .18寸 E .19寸 答案:E 81.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太阴脾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 答案:C

解析: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A .血海 B .少海 C .小海 D .照海 E .气海

82.属足太阴脾经的腧穴是 答案:A

83.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中的腧穴是A .神门 B .大陵 C .列缺 D .太渊 E .内关 答案:A

A .足太阳膀胱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阳胆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84.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经脉是 答案:E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

85.从耳后,入耳中至目外眦之下的经脉是 答案:D

解析:手少阳三焦经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86.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 .合谷 B .至阴 C .三阴交 D .太冲 E .足三里 答案:B

解析:至阴主治胎位不正、难产。

87.沿腹中线旁开5分,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C

88.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 .合谷-大肠经 B .太溪-肝经 C .列缺-肺经 D .阳陵泉-胆经 E .阴陵泉-脾经 答案:B

解析: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穴。 A .血海 B .少海 C .小海 D .照海 E .气海

89.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 答案:D

90.百会穴在头正中线上,其具体位置在 A .入前发际7寸 B .入前发际5寸 C .入后发际6寸 D .头顶旋毛中 E .两耳连线上 答案:B

91.四缝穴的位置在

A .手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B .手1~4指掌侧,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C .手2-5指掌侧,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D .手l —4指掌侧,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E .手2~5指掌侧,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 答案:C 92.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A .指切进针法 B .挟持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舒张进针法 E .套管进针法 答案:C

93.提插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 .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快 B .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慢 C .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D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 E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 答案:E

解析: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94.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寒性呕吐腹痛 B .哮喘 C .瘰疬 D .疮疡 E .小儿脐风 答案:A

解析: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95.下列病症,不宜用三棱针治疗的是 A .高热惊厥 B .中风脱证

C .中暑昏迷 D .急性腰扭伤 E .喉蛾 答案:B

解析:三棱针刺具有开窍泄热、活血袪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症的作用。

96.治疗咳嗽肝火烁肺证,应首选 A .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 .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C .中府、丰隆、肺俞、太渊 D .列缺、合谷、行间、章门 E .肝俞、肺俞、太渊、章门 答案:B

解析:本症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肺俞调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泻之以清肺热;阳陵泉、太冲清泄肝胆二经邪热。 97.治疗热结型便秘,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脾俞、胃俞 B .气海、神阙 C .关元、命门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间 答案:D

解析:合谷、曲池泻阳明之热。

98.患者,女,43岁。眩晕2个月,加重1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咣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 A .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B .丰隆、中脘、内关、解溪、头维 C .百会、上星、风池、丰隆、合谷 D .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E .百会、太阳、印堂、合谷 答案:D

解析:本证为眩晕气血不足型,治当从培补脾胃着手。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二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

99.患者,男,22岁。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A .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B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E .头临泣、目窗、前顶、阿是穴 答案:A

解析:后头痛为太阳头痛,治疗取足太阳经穴昆仑配以局部后顶、天柱,以达通络止痛目的。

100.患者,女,59岁。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尤以右膝部为重,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并见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除选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外,还应加 A .大椎、曲池 B .肾俞、关元 C .脾俞、气海 D .脾俞、胃俞 E .肾俞、合谷 答案:A

解析:本证为热痹,取大椎、曲池清热解表以治热痹。

101.患者,男,48岁。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疫软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风府、大杼、阳陵泉 B .命门、志室、太溪 C .人中、风府、足三里 D .风府、三阴交、太冲 E .风府、足三里、血海 答案:B

解析:本证为肾虚腰痛,灸命门、补志室,以补肾中真阳,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为脏病取原之意。

102. 患者,男,47岁。下肢弛缓无力1年余,肌肉明显萎缩,功能

严重受限,并感麻木,发凉,腰疫痠,头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 .阳明经穴 B .太阳经穴 C .督脉经穴 D .少阳经穴 E .厥阴经穴 答案:A

解析:“治萎独取阳明”,故首选阳明经穴。

103.患者,女,45岁。失眠2年,经常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平常遇事惊怕,多疑善感,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心俞、厥阴俞、脾俞 B .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 C .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D .肝俞、间使、太冲 E .脾俞、胃俞、足三里 答案:C

解析:本证不寐属心胆虚怯,取心经、胆经腧穴以宁心安神。

104.患者,女,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足阳明、手阳明经穴 B .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C .手阳明、足厥阴经穴 D .足厥阴、手太阴经穴 E .手太阴、足太阴经穴 答案:D

解析:肝火咳嗽,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

105.患者,女,40岁。呕吐清水,胃部不适,食久乃吐,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上脘、胃俞 B .肝俞、太冲 C .肾俞、太溪 D .胆俞、丘墟 E .次醪、血海 答案A

解析:胃寒呕吐,取上脘灸之可温胃散寒,胃俞、中脘俞募配穴奏通降胃气之功。

106.患者,男,42岁。胃脘胀痛,攻痛连胁,嗳气频作,并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应首选 A .足阳明、足厥阴经穴 B .足阳明经穴 C .手、足少阳经穴 D .任脉、足太阴经穴 E .足太阳、督脉经穴 答案:A

解析:肝气犯胃胃痛应取足阳明、足厥阴经穴。

107.患者,男,30岁。两天前因食不洁水果,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中脘、气海 B .中脘、内关 C .行间、足三里 D .曲池、内庭 E .脾俞、肾俞 答案:D

解析:此证为湿热痢,曲池、内庭分别为大肠合穴和胃经荥穴,可清泄肠胃湿热。

108.患者,女,23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痛即缓解,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太冲、三阴交 B .中极、次醪、地机

C .合谷、三阴交 D .曲池、内庭 E .合谷、归来 答案:B

解析:本证治疗以通调冲任、行瘀止痛,取任脉中极通调冲任脉气,脾经郄穴地机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109.患儿,男,3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时有口干腹胀,不思饮食,烦躁啼哭,毛发稀疏,大便如米泔,舌苔黄腻,脉细。治疗应首选

A .下脘、足三里、四缝、商丘 B .上脘、三阴交、太冲、解溪 C .下脘、中脘、上脘、内庭 D .下脘、上脘、四缝、足三里 E .中脘、合谷、曲池、四缝 答案:A

解析:疳积当取下脘以和胃理肠清热,足三里可以扶土以补中气,商丘能健脾化积消滞,四缝为治疳积经验效穴。 110.患者,男,36岁。右下腹疼痛1天。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继而转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伴有发热,恶心,舌苔黄薄而腻,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B .合谷、委中、天枢、太冲 C .梁门、幽门、上巨虚、足三里 D .合谷、三阴交、太冲、内庭 E .上巨虚、阴陵泉、内关、合谷 答案:A

解析:“合治内府”取胃经合穴足三里疏导足阳明经腑气,阑尾为治疗阑尾炎之有效穴,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泻之以疏泄肠中热邪,天枢为大肠募穴,通调肠腑气机。

111.治疗肾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外关、风池 B .太溪、行间 C .太溪、外关 D .太冲、曲池 E .太冲、阳溪 答案:B

解析:太溪补肾阴,行间泻肝火,故能治肾阴虚牙痛。

112.患者,男,43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首选 A .手、足太阴经穴 B .手、足少阴经穴 C .手、足少阳经穴 D .手阳明经穴

E .足太阳经穴 答案:C

解析: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取手、足少阳经穴治疗耳鸣。

113.患者,女,31岁。右侧牙痛3天,龈肿,痛剧,伴口臭,口渴,117.患者,女,50岁。家属代诉:刚才与人争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见面色苍白,汗出,四肢逆冷,脉细缓。治疗应首选D A .百会、神庭、印堂、太阳 B .百会、囟会、人中、承浆 C .通天、四神聪、神门、液门 D .人中、合谷、足三里、中冲 大便3日未行,舌苔黄,脉洪。治疗除取颊车、下关穴外,还应加 A .外关、风池 B .太溪、行间 C .中渚、养老 D .合谷、内庭 E .太冲、曲池 答案:D

解析:本证治疗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合谷清手阳明之热,颊车、内庭、下关疏泄足阳明经气。

114.治疗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 A .四缝 B .十宣 C .八邪 D .合谷 E .曲池 答案:B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115.患者,男,68岁。家属代诉:患者于今日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 .督脉经穴,灸法 B .任脉经穴,灸法 C .背俞穴,灸法 D .足阳明经穴,灸法 E .足厥阴经穴,针刺用泻法 答案:B

解析:任脉为阴脉之海,用大艾炷重灸,以回垂绝之阳,治疗中风脱症。

116.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A A .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 B .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穴 C .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穴 D .手太阴、手少阳、足少阳经穴 E .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经穴 答案:A

解析:本证治以袪散风寒表邪主。肺合皮毛,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与阳明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为主。

E .三阴交、合谷、神门、大陵 答案:D

解析:晕厥治以苏厥醒脑为主。人中通督脉,位居任督交接处,督脉入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经气,施捻转法有开窍醒脑作用。中冲为手厥阴经的井穴,刺之可调阴阳经气,为治疗昏厥之要穴。合谷、足三里分属手、足阳明经原、合穴,阳明系多气多血之经,针施补法,推动气血循经上注清窍而醒脑。

针灸学模拟试题(三)

118.足三阴经从起始部至内踝上8寸段的 分布是

A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少阴在前,太阴在巾,厥阴在后 D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A

解析: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

119.“阴脉之海”是指 A .带脉 B .任脉 C .冲脉 D. 阴跷脉 E .阴维脉 答案:B

解析: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120. 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 交接部位在 A .四肢部 B .胸部 C .腹部 D .头部 E .面部 答案:A

解析: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阴经

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121.外邪由皮毛传入脏腑的途径,依次是 A .络脉一孙脉一经脉 B .络脉一经脉—孙脉 C .经脉一孙脉一络脉 D .孙脉—络脉—经脉 E .孙脉一经脉一络脉 答案:D

解析: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疾病发展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

122.下列各项,在五输穴中属“水”的是 A .少府 B .大陵 C .后溪 D ,曲泉 E .经渠 答案:D

解析:阴经合穴属水;阳经荥穴属水。

123.心经的原穴是 A .神门 B .间使 C .大陵 D .内关 E .太渊 答案:A

解析:心经原穴神门,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大陵为心包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原穴内容。 124.在五输腧穴中,输穴主治 A .身热 B .心下满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答案:C

解析: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125.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 .隐白 B .至阴

C .太冲 D .昆仑 E .三阴交 答案:B

解析:至阴主治治位不正、难产。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至阴的主治作用。

126.大肠的下合穴是 A .委中 B .足三里 C .上巨虚 D .下巨虚 E ,阳陵泉 答案:C

解析:委中为膀胱下合穴,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阳陵泉为胆经下合穴。

127.公孙穴所通的旬奇经是 A .任脉 B .督脉 C .冲脉 D .阳维脉 S .阳跷脉 答案:C

解析:公孙冲脉胃心胸。

128.“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阳明胃经 答案:A

解析:《灵枢·经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肝经的循行。 129.心经的郄穴是 A .少府 B .神门 C .阴郄 D .灵道 E .通里 答案:C

解析:阴郄为心经郄穴,少府为心经荥穴,神门为心经原穴,灵道为心经经穴,通里为心经络穴。

130.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 部位是 A .目外眦 B .目内眦 C .目中 D .鼻旁 E .口角旁 答案:B

解析:两经均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手足阴明经交接于鼻旁。

131.下列穴位归经,错误的是 A .太白-肝经 B .列缺-肺经 C .合谷-大肠经 D .阳陵泉-胆经 E .阴陵泉-脾经 答案:A

解析:太白归脾经。

132.太溪穴位于 A .内踝下缘凹陷处 B .外踝下缘凹陷处 C .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D .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E .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答案:E

133.治疗便秘气滞证,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脾俞、胃俞 B .气海、神阙 C .关元、命门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间 答案:E

解析:本证治疗取腑会中脘通降腑气,肝郁气滞,泻行间以疏肝气。

134.针刺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常用的进针法是 A .指切 B .挟持 C .舒张 D .提捏 E .套管 答案:D

解析:指切多用于短针进针,舒张多用于皮肤松弛部位,提捏多用于皮肉浅薄处。

135.下列哪项属行针基本手法 A .捻转法,震颤法 B .提捅法,弹针法 C .震颤法,弹针法 D ,提插法,刮柄法 E .提插法,捻转法 答案:E

解析:行针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有提插、捻转两种。

136.提插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手法是 A .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B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 C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 D .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快 E .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 答案:E

解析: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137.手三里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曲池穴下 A .5寸 B .4寸 C .3寸 D .2寸 E .1寸 答案:D

138.下列哪项不宜用三棱针治疗 A .高热 B .脱证 C .昏迷 D .惊厥 E .咽痛 答案:B

解析: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袪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症的作用。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三棱针的作用。

139.治疗咳嗽肝火烁肺证,应首选 A .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 .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C .中府、丰隆、肺俞、大渊 D .列缺、合谷、中府、章门 E .肝俞、肺俞、太渊、章门 答案:B

解析:本症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肺俞调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泻之以清肺热;阳陵泉、太冲清泄肝胆二经邪热。 140.治疗风火牙痛,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太溪、行间 B .太溪、外关 C .大太冲、曲池 D .大太冲、阳漠溪 E .外关、风池 答案:E

解析:外关、风池疏解表邪,有袪风热作用。

141.脾经的郄穴是 A .外丘 B .粱丘 C .中都 D .地机 E .金门 答案:D

解析:地机为脾经郄穴,外丘为胆经郄穴,梁丘为胃经郄穴,中都为肝经郄穴,金门为膀胱经郄穴。

142.髀枢至膝中的骨度分寸是 A .14寸 B .15寸 C .16寸 D .18寸 E .19寸 答案:E

143.分布于胸腹第一侧线的经脉是 A .足太阴牌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B

解析:胸腹部第一侧线经脉是足少阴肾经,第二侧线为足阳明胃经,第三侧线为足太阴脾经,第四侧线为足厥阴肝经。

144.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巾中的腧穴是 A .列缺 B ,大陵 C .神门 D .太渊

E .内关 答案:C

145.治疗昏迷,高热,应首选 A .四缝 B ,曲池 C .八邪 E .十宜宣 D .合谷 答案:E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146.循行于腹中线旁开2寸,胸中线旁开4寸的经脉是 A .手太阴肺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B

解析:胸腹部第一侧线经脉是足少阴肾经,第二侧线为足阳明胃经,第三侧线为足太阴脾经,第四侧线为足厥阴肝经。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脉胸腹部循行规律。

147.患者,男,52岁。呕吐清水,胃部不适,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治疗除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上脘、胃俞 B .肝俞、太冲 C .肾俞、太溪 D .脾俞,丘墟 E .胃俞、血海 答案:A

解析:寒客胃脘呕吐,取上脘灸之可温胃散寒,背俞穴胃俞配中脘可奏通降胃气之功。

148.患者,男,22岁。头痛,以前头部为主,疼痛阵作,捕如锥刺,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A .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B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E .头临泣、目窗、前顶、阿是穴 答案:C

解析:前头属阳明,远取阳明经穴合谷与病部近取配,旨在疏通经络之气,含通则不痛之意。

149.患者,女,72岁。1小时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日合口张,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 .背俞穴,灸法 B .任脉经穴,灸法 C .督脉经穴,灸法 D. 足阳明经穴,灸法 E .足厥阴经穴,毫针泻法 答案:B

解析:任脉为阴脉之海,用大艾炷重灸,可以回垂绝之阳,治疗中风脱症。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中风脱症的证治。

150.患者,女,43岁。眩晕半年,加重1周,伴神疲乏力,面色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 A .风池、肝俞、肾俞、行间 B .中脘、内关、解溪、头维 C .白百会、上星、风池、丰隆 D .百会、人阳、印堂、合谷 E .脾俞、足三里、气海、百合会 答案:E

解析:本证为气血不足眩晕,治以培补脾胃为主,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二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

151.患者,女,48岁。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兼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大椎、曲池 B .血海、曲池 C. 脾俞、气海 D .胂脾俞、胃俞 E .肾俞、合谷 答案:A

解析:本症为热痹,取大椎、曲池清热解表以治热痹。

152.患者,女,62岁。腰部隐隐作痛2年,下肢酸软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风府,大杆、阳陵泉 B .风府、足三里,血海 C .风府、三阴交、太冲 D .水沟、风府、足三里 E .命门、志室、太溪 答案:E

解析:肾虚腰痛灸命门、补志室,以补肾中真阳。太溪为足少阴经之原穴,为脏病取原之意。

153.患者,女,26岁。下肢弛缓无力1年余,肌肉明显萎缩,功能严重受限,并感 麻木,发凉,腰瘦痠,头晕。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督脉经 B .太阳经 C .阳明经 D .少阳经 E .厥阴经 答案:C

解析:“治痿独取阳明”,故取阳明经穴为主。

154.患者,女,45岁。失眠2年,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多疑善惊,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心俞、厥阴俞、脾俞 B ,肝俞、间使、太冲 C .脾俞、胃俞、足三里 D .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E .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 答案:D

解析:本证不寐属心胆虚怯,取心经、胆经背俞穴、胆经原穴以宁心安神。

155.患儿,男,3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时有口千干腹胀,不思饮食,烦躁啼哭,毛发稀疏,大便如米泔,舌苔黄腻,脉细。在取相应经穴治疗的同时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四缝 B .二白 C .八邪 D .八风 E .十宣 答案:A

解析:四缝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156.患者,女,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太阴、手阳明经 B .手太阴、足太阴经 C .足阳明、手阳明经 D ,足太阴、足厥阴经 E .足厥阴、手太阴经 答案:E

解析:肝火烁肺咳嗽以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以清肺热、泄肝经邪热。

157.患者,男,42岁。胃脘胀痫痛,攻痛连胁,嗳气频作,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足阳明经

B .手、足少阳经 C .足阳明、足厥阴经 D .任脉、足太阴经 E .足太阳经、督脉 答案:C

158.患者,男,28岁。1天前因饮食不沽洁,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中脘、上脘 B .中脘、内关 C ,曲池、内庭 D ,脾俞、下脘 E .行间、足三里 答案:C

解析:本证为湿热痢,曲池、内庭分别为大肠合穴和胃经荥穴,可清泄肠胃湿热。

159.患者,女,26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太冲、三阴交 B .合谷、气海、三阴交 C .曲池、内庭、三阴交 D .中极、次骸、地机 E .合谷、归来、脾俞 答案:D

解析:本症治以通调冲任,行瘀止痛为主。中极为任脉穴,可通调冲任脉气、地机为脾经郄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次髎为治痛经的经验有效穴。

160.患者,男,36岁。右下腹疼痛1天。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继而转移至右下腹,以于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伴有发热,恶心,舌苔黄薄而腻,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 .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庭 B .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C .合谷、委中、天枢、太冲 D .粱门、幽门、上巨虚、足三里 E .上巨虚、阴陵泉、内关、合谷 答案:B

解析:本证为肠痈,据“合治内府”取胃经合穴足三里以疏导足阳明经腑气,阑尾为治疗阑尾炎之有效穴,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泻之以疏泄肠中热邪,取大肠募穴天枢,以通调肠腑气机。

161.患名,男,36岁。上齿剧痛3天,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治疗应首选 A .风池

B .外关 C .足三里 D .内庭 E .地仓 答案:D

解析:内庭主治齿痛、喉痹、鼻衄等。

162.患者,男,43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足太阴经 B .手、足少阱经 C .手、足少阳经 D .手、足阳明经 E .手、足太阳经 答案:C

解析: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取之。

163.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 B .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 C .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 D .于阳明、足阳明,于太阴经 E .于太阴、于少阳、足少阳经 答案:B

解析:本证风寒感冒以袪散风寒表邪为主,肺主皮毛,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阳明为表里,以达散风寒、宣肺气之目的。

164.患者,男,30岁.口角歪向右侧,左眼不能闭合2天,左侧额纹消失,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 A .手、足少阳经 B .手、足太阴经 C .手、足太阳经 D .手、足厥阴经 E .手、足阳明经 答案:E

解析:本病为风寒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故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 A .阳池 B .合谷 C .后溪 D .内关 E. 太渊

16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D

解析:内关通阴维脉、手少阳三焦经络穴。 166.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输腧穴是 答案:E

解析:太渊为脉会,手太阴肺经原穴。 A .足三里 B .阳陵泉 C .足临泣 D .悬钟 E .公孙

167.八会穴中筋的会穴是 答案:B

解析: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 168.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 答案:C

解析:临泣胆经连带脉。

A .慢性病证 B .五脏病证 C .六腑病证 D .急性病证 E ,表里经脉病证 169.络穴主治的是 答案:E

解析: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170.下合穴主治的是 答案:C

解析:“合治内府”,下合穴主治六腑病证。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71.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经脉是 答案:E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从缺盆上行沿颈旁上向面颊,到外眼角,弯向后,进入耳中。

172.起于目外眦,……下行耳后的经脉是 答案:B

解析: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行到额角下耳后。 A. 地机 B .养老 C .中都

D .郄门 E. 梁丘

173.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 答案:D

174.足厥阴肝经的郄穴是 答案:A

解析:地机为脾经郄穴,养老为小肠经郄穴,中都为肝经郄穴,郄门为心包经郄穴,梁丘为胃经郄穴。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六郄穴内容。

A .照海 B .气海 C .血海 D .少海 E .小海

175.属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是 答案:D

176.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 答案:A


相关文章

  • 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报考条件考试题型解析
  • 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报考条件/考试题型解析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报考中西医助理医师,乐教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报考条件/考试题型解析,供大家参考,各位要抓紧时间报名. 考试流程 考试介绍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 ...查看


  • 2015年执业医师倒计时两周/实践技能各站考试内容
  • 昨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临床的,今天其他科目的童鞋催着发相对应科目的实践技能总结,小编索性今天给大家发一套完整的. 报名入口:http://www.nmec.org.cn/viewscore/ViewPrintJNZKZ_Login.aspx ...查看


  • 2015春季莆田市事业单位招聘准考证打印入口
  • 福建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春季莆田市事业单位招聘准考证打印入口 点击进入>>>2015莆田市事业单位招聘准考证打印入口: http://www.zgsydw.com/fujian/20150415/965 ...查看


  • 中医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是指具有<医师执业证>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中医执业医师.执业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 ...查看


  • 2016云南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内容
  • 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请点击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 2016云南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内容 2016年云南文山事业单位考试公告还没有进行发布,可参照2015年云南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公告发布在4月底,共招聘1951人.为了方便广大考生,云南中 ...查看


  • 针灸科考试题及答案(4)
  • 职称聘用考核(中医针灸) 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五输穴 2. 拇指同身寸 3. 得气 4. 骨度分寸法 5. 热则疾之 二. 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查看


  • 大学视频列表
  • 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Java 初级编程基础 视频教程 上海交大 管理信息系统 视频教程 上海交大 DB2技术原理及应用 视频教程 上海交大 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视频教程24讲 上海交大 WINDOWS程序设计( ...查看


  • 针灸科出科考试试题(笔试+操作B卷)
  • 姓名: 单位: 考号: 成绩: 肥城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出科考试试题(B 卷) (总分200分,笔试100分,操作100分,总分120分方可合格出科) 一.单选题(每小题0.5分) 1. <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 A. 唐代-孙 ...查看


  • [中国医学史]试题
  • <中国医学史>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