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昌乐工业发展谈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从昌乐工业发展谈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时间:2010-06-30 来源:潍坊日报

2007年, 昌乐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用十年后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现象, 用十年后的思维思考今天的问题, 用十年后的办法发展今天的事业”的要求,“三个十年”的观点, 使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统一了认识, 广大干群视野更广了、境界更高了、要求更严了, 各项工作创一流的决心更大了。昌乐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各项工作突飞猛进,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摘掉了落后帽子, 进入了先进行列, 为潍坊市三名, 这是全县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必须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昌乐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过去的昌乐, 最缺解放思想, 如今的昌乐, 最缺的仍然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了, 我们对事情、对事物乃至对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方法。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昌乐工业三十年发展的历程, 笔者认为, 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9年———1983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84年———1994年为农工商齐抓共进时期;1995年———2005年为重点抓工业时期;从2005年至今为工业腾飞巨变时期。

笔者想重点把第一个时期(因笔者抓了近两年的工业) 的情况写出来, 共品其中的酸甜苦辣, 共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以便在今天的发展中扬长避短, 少走弯路, 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三个“一二三四”的战略目标和冲刺“百强县”的要求, 实现全县跨越式的发展。

1979年———1983年的五年, 正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许多事情需要理顺, 需要改革创新。当时昌乐的工业规模小、底子薄、基础差, 严重地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 面临着重重困难和考验, 工业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长期以来背着“粮食”包袱, 两眼盯在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上, 集中精力抓农业, 认为只要有了粮食, 什么都好办, 工业工作根本排不上号。因此, 大多数时候的会议往往是“研究农业大半天, 研究工业一袋烟”。

尽管如此, 当时昌乐的工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创造了一些典型经验。如化肥厂、水泥厂、拖车厂、矿机厂、制药厂、酒厂、被服厂、制鞋厂和无线电工具厂等企业, 迎难而上, 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成为当时的领头羊。但和各县市比, 我们的各项考核指标总是列地区14个县市的倒数第一名, 发展压力很大。

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差, 有钱根本不向环保项目上投。家喻户晓的“三水”,即县酒厂的糟水、县医院的药水、县食品厂杀猪的血水全都排放到贯穿城区东西的臭水沟里, 不仅臭遍了全城, 而且污染了大、小丹河。夏天蚊虫到处飞, 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记得当时全省的乒乓球比赛在昌乐举行, 赛后大家都反映“昌乐的饭很好吃, 就是„小咬‟太多, 咬的浑身发痒睡不着觉。”

当时拖车厂产的拖拉机拖斗深受农民欢迎, 供不应求, 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然而, 不足的是, 厂周围有三个村的大粪场, 一到夏天, 气味难闻不说, 苍蝇多的直接影响职工生活。地委分管工业的副书记、行署副专员臧坤同志在现场看后, 戏称这里是“窝囊财主。”

更让人可笑的是, 当时县无线电工具厂研发了个项目, 省厅决定来开现场会推广, 但看现场后认为厂容厂貌差、接待水平低, 决定让昌乐出钱到胶南开会。真是莫大地讽刺。

如果落后出了名, 有了好事人家也怀疑。县酒厂生产的高粱酒和县纸厂生产的箱板纸被评为省优产品, 在地区召开的工业会议上, 有一位领导讲:“你看, 没寻思着小昌乐还弄了两个省优产品来!”不仅是外边的人, 就是昌乐人也不相信自己。县制鞋厂利用青岛孚德皮鞋厂的技术, 生产的“乐美”牌皮鞋深受用户欢迎, 省厅也予以认可和肯定。然而, 墙内开花墙外红, 昌乐一领导到沈阳出差买回一双皮鞋, 跟他老婆夸奖说:“人家大地方产的皮鞋就比咱昌乐的好。”他老婆看了后说:“这不就是我们昌乐产的„乐美‟吗!”

1979年及这之前, 市里先后有几个项目想来昌乐落户, 由于我们不积极、不主动、不力争, 一味依靠上级出钱、出物, 结果都跑到外县去了。如化纤厂上了寒亭、麻纺厂上了昌邑、挖掘机上了青州, 连已建成的110万伏的朱刘变电站, 县革委写了专题报告, 交到地区去了。更可惜的是,1980年春, 国家化工部一女司长带领专家来昌乐选址建纯碱厂, 因昌乐交通方便, 区位优势好, 有焦炭、工业盐、石灰石等原料, 排污有缓冲空间, 非常具备建厂条件, 但我们却认为占地多、占劳力多, 怕添麻烦, 辞掉了。现在看, 如果这些厂建在昌乐, 对促进昌乐二三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再就业、城市建设, 将会起到何等大的作用!

回头看, 昌乐工业落后, 不是人不干, 也不是条件不好,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们的思想陈旧、保守、僵化, 不敢冲破原来的旧框框, 不敢越雷池半步, 怕搞改革创新犯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 工业工作很难搞上去。

从2007年以来, 昌乐的工业实现了腾飞、巨变。昌乐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思想更解放、政策更放宽、决心更大, 尤其是全民创业, 提出“干部创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泛老板化”,大大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 引进了许多大项目, 建起了不少大工业企业。从统计数字看,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14.8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6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了领先地位, 社会经济考核第三名, 亿元村150个, 这些指标都是三十年前的上百倍或几百倍。

昌乐还是那个昌乐, 条件也还是那个条件, 人的观念转变是根本的原因。所以, 当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 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 从主观找原因, 不能上推下卸、怨天尤人。只有如此, 才能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 作出更大成绩。

多彩昌乐辉煌巨变

———昌乐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巡礼

在山东半岛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 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就是昌乐。昌乐, 一个很容易记住的名字, 一个盛产人才和宝石的地方。从前, 她之所以久负盛名, 是由于她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物产丰殷, 人才辈出。今天, 她之所以光芒四射, 却缘于沉寂之后的一次强有力的爆发。

在全国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潮中, 昌乐60万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 以超前的思维, 超常的办法和超强的干劲, 将人的聪明才智、首创精神和拼搏精神发挥到极致, 经过创新求变、独具特色、可歌可泣的集体奋斗, 创造出了“三年巨变”的“昌乐奇迹”! 在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第一名的基础上,2008年再次取得经济发展第一、社会事业发展考核第四、综合考核第三名的好成绩。今年,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前两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 又继续上扬, 位居全市前列。这一奇迹被省内外的学者们称之为“昌乐现象”。 工业发展迅速, 产业体系健全

近年来, 昌乐确立并实施了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全力推进工业化, 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近三年来, 共引进签约项目578个, 实际到位资金166.46亿元。全县各类企业发展到1.7万家, 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17家。产业发展上, 形成了化工、建材、造纸、机械、塑料、乐器、食品、珠宝等主导产业, 年生产加工各类纸品37万吨、塑料制品30万吨、吉他160万把、肉鸭3600万只、宝石1300万克拉、饰品4500万枚、贵金属5000万克以上, 是江北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塑料加工基地、拖拉机生产基地、乐器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珠宝首饰加工集散地。产业布局上, 形成了以煤化工、重化工为重点的城东项目区, 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的经济开发区, 以生物医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以一类项目为重点的城南项目区“四大工业聚集区”。产业结构上,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7家,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8亿元、利税20.5亿元。骨干企业迅速膨胀, 主营业务收入过30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7家。优势产业进一步拉长, 有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今年1-8月份, 全县新开工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113个, 重点调度的83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46.6亿元, 同比增长36%。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 省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达到8个, 有2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城市投入不断加大,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围绕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昌乐积极推进与潍坊市区相向发展、对接融合。近年来, 昌乐完成城建投入65亿元, 开工建设项目300多个。今年新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13.9亿元的119个重点城建项目, 现已开工105个, 完成投入26亿元, 增长了45%。先后建设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居住小区58个, 从根本上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高标准改造建设了大沂路、北宫街昌乐段、宝通街昌乐段、济青高速公路12号口改造和城区各街道, 实现了与潍坊中心城区的一刻钟对接。按国家二级汽车客运站标准建设了新汽车站, 按照候机楼的标准建设火

车站候车厅。对城区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 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7%,新增绿化面积29.2万平方米。围绕把方山路打造成“王府井”式的城市地标性景观路段, 对方山路8.1公里路段进行高标准改造。对老城区完成了拆旧改丑、破墙透绿。实现了全城集中供热和集中供天然气, 城区居民全部看上了数字电视。规划建设了齐城国际、百盛喜庆市场、昌乐农贸城等龙头物流市场, 宪海温泉大酒店、鸢飞大酒店、蓝宝石商业文化广场等餐饮服务项目, 全部建成后, 昌乐将成为潍坊娱乐的“不夜城”、市民休闲消费的“小巴黎”。

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 城乡一体化有效推进

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工厂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合作化经营, 目前, 全县形成了瓜菜、肉鸡、肉鸭、果品等农业主导产业, 尧沟和鄌郚西瓜、白塔芋头、崔家庄草莓和芦笋、红河花生、朱汉苹果等已形成规模特色产业基地。其中, 瓜菜面积达到35万亩, 年出栏肉鸡2000万只、肉鸭3400万只。全县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2家, 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57个。深入发动全民创业, 新建村级创业小区8个, 新增民营业户361户, 注册资金达到53.1亿元。镇域经济形成特色, 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经济收入亿元村突破100个。全面加快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行“大村庄”制, 行政村由888个减少到了485个。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社区建设步伐, 建立健全各类基础设施, 把民政、劳保、计生等10大类20多项服务纳入社区, 实行一门式办理, 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城市化服务。目前, 全县建成农村社区74个, 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全覆盖, 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党的好政策使昌乐人民真正从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 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在城区扩建了昌乐一中, 新开工了及第中学、东山小学, 中泰国际宝石学院等一批学校, 满足了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医疗卫生明显改善, 投资3.3亿元对县人民医院进行扩建, 投资1.6亿元对县中医院进行了扩建改造, 加强镇级卫生院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对300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进行软硬件配套, 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居民、县镇村一体化配套联运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全县农民参合率达到99.9%。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今年4月份, 扎实稳妥地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激发了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在全市第一个进行广播电视数字化平移改造, 第一个开通3G 网络, 引进建设了月亮湾影视城等26个文化产业项目, 总投资达到54亿元。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7年人均增资516元,2008年人均增资898元, 实现了两年翻番, 企业职工工资同步增长, 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住房、汽车、文教、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两个“1234”战略, 昌乐发展再铸辉煌

当前,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两大战略, 对昌乐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机遇面前, 昌乐大有作为, 主要抓好布局调整和产业提升两个“1234”。 区域布局调整, 主要是按照融入潍坊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定位, 建设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现代化新区的目标定位和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定位, 着力构建“一圈、两带、三轴、四大组团”的区域发展布局。“一圈”, 就是以县城为中心, 辐射5个街道和经济开发区的城市发展圈。县城东部是城东项目区, 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煤化工延伸产业, 现有规模企业43家, 年销售收入150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县城北部是经济开发区, 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教产业, 现有规模企业43家, 年销售收入120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120家、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县城西部是温州工业园, 主要发展创业辅导、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等各类经济体, 现有规模企业11家, 年销售收入18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50家、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县城南部是城南项目区, 重点发展一类工业, 现有规模企业26家, 年销售收入35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60家、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县城东南部是首阳山旅游度假区,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疗养、高端居住等项目, 目前已完成投资8.5亿元, 预计到2011年可完成投资40亿元;中心城区, 重点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为主的服务业, 目前拥有商服企业589家, 注册工商户3110个, 年销售额150亿元, 力争3-5年商服企业达到1200家、销售额突破500亿元。“两带”, 就是丹河、桂河两条滨水景观带。丹河滨水景观带全长5.4公里, 目前丹河公园已建成投入使用, 月亮湾影视城、滨水景观工程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桂河滨水景观带全长5.8公里, 主要整合首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 建设都市风情景观区、湿地郊野公园等六大工程。“三轴”, 就是北宫街、东风街、宝通街三条连通潍坊中心城区的经济生长轴。北宫街(昌乐段) 经济生长轴主要发展工业, 现有工业企业97家, 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力争3-5年工业企业达到255家、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东风街(昌乐段) 经济生长轴主要发展工业物流, 重点建设煤炭、石油、钢铁、粮食等物流项目, 现在昌盛、中冶等4家物流企业已投入运营, 年吞吐量290万吨, 力争到2011年物流企业达到20家, 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宝通街(昌乐段) 经济生长轴主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力争到2011年落实休闲旅游度假项目60个, 总投资额突破150亿元。“四大组团”, 就是红河、鄌郚、乔官、营丘四个镇域发展组团。红河组团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和油漆化工产业, 鄌郚组团重点发展乐器产业, 乔官组团重点发展塑胶、板材加工业, 营丘组团重点发展农机制造和铸造业, 力争到2011年, 每个镇域发展组团的工业销售收入都突破100亿元, 财政收入过亿元。

产业提升工程, 就是按照培强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 抓好“1234”产业提升工程。“1”, 就是培植一个千亿级的珠宝产业, 主要是加快中国宝石城改造扩建, 力争3-5年中国宝石城建筑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年加工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2”, 就是培植两个过300亿元的产业, 力争3-5年煤化工和食品加工产业销售收入都突破300亿元。“3”, 就是培植三个过200亿元的产业, 力争3-5年装备制造业、造纸包装业和以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销售收入都突破200

亿元。“4”, 就是培植四个过100亿元的产业, 力争3-5年乐器、塑胶、农机制造和拉链织带产业销售收入都突破100亿元。

遍览昌乐大地, 一个发展布局科学合理、产业提升不断完善的昌乐已经在腾飞,60万昌乐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继续沿着这条已经被无数实践验证了的超常规跨越式科学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奋斗下去, 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臻完美的崭新昌乐, 必将诞生在这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张新强在参加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红河镇代表团讨论时要求:当好表率发挥优势 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 潍坊日报·昌乐新闻

2012-01-10

□记者吴晓强报道

本报讯1月8日上午,县委书记张新强到红河镇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共商昌乐发展大计。他要求,要当好表率,发挥优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田永全一同参加讨论。

代表们发言踊跃,会场气氛热烈。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张新强说,大家的发言讲得很好,让我深受启发。政府工作报告肯定成绩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准确透彻,工作思路明确清晰,发展目标切实可行,推进措施坚强有力,既符合中央、省、市方针政策要求,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昌乐的实际,是个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张新强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昌乐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

貌明显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些成绩和变化,是中央和省、市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实干的结果,人大代表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报告提出的思路举措,积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全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富强生态幸福的现代化新昌乐。 讨论过程中,张新强与企业家代表们就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他强调,加快工业发展是昌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家思想境界高、把握机遇能力强、发展办法多,是工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要带头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快膨胀企业规模,拉长延伸产业链条,放大企业品牌效应,全力做大做强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做足高科技文章,积极开发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要理性招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昌乐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加快发展步伐。要紧紧围绕“三个昌乐”建设,进一步突出“生态”目标要求,不断强化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努力实现清洁生产、循环式发展,决不能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

张新强要求,实现既定目标,需要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人大代表要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积极创业、带头发展。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寻找机遇、发现机遇、用好机遇,使我们的发展更加符合上级政策要求,更加符合昌乐实际。广大代表要在自己上项目、办企业,为广大群众做榜样、当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宣传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思路举措,帮助和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昌乐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文/] 来源:青年文摘网

定》,在深入学习《决定》的过程中,带着对“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昌乐县民营经济进行了调查。深切地感到,民营经济已成为昌乐县经济发展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增长群体。

一、基本经验

近几年来,昌乐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天字号工程”紧抓不放,坚持总量抓扩张,骨干抓提高,政策抓落实,环境抓优化,民营经济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2008年,全县注册民营业户已达9611户,注册资金2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17.4%;完成营业收入145.5亿元,实现利税12.6亿元,实交税金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4%、54.8%和43.6%。昌乐县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持续实现了量的膨胀和质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近年来,昌乐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确立了“招商引资促发展,求真务实建强县”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把“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作为两个“天字号”工程来抓,选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起到了抓关键、带全局的理想效果。其中,招商引资实现较大突破,成为支撑和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全县新引进项目311个,实际到位资金31亿元,实际引资额同比增长49.4%,其中引进总投资过亿元项目29个,过千万元项目51个。

(二)探索了市场经济新条件下指导企业工作的新方式。针对部分已改制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和部分新发展民营企业管理粗放等问题,着眼于培养市场竞争实体和“四自”主体,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民营企业普遍上了档次、上了水平。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国外、省外、县外的力量“嫁接改造”全县民营企业,培植起了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县规模企业已发展到160家,比2001年增加72家。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改制后积极与国外客商开展合作,新上万吨药用淀粉和万吨药用白糊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最近,该公司又与山东大学高分大材料研究所联合投资开发了药用水溶性包衣项目,该项目是获得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造就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环境。坚持“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的观点,高度重视环境建设,既抓硬环境,又抓软环境,大大优化了民营经济的整个环境。硬环境建设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全县重点规划建设了“二区四园”,成为外资和县内民营项目注入的“洼地”,产生了良好的聚集效应。县经济开发区吸引了许多项目,其中投资过千万的11家。潍坊中传拉链项目,投资3080万美元,主要生产隐形拉链和拉链头,目前已形成年产隐形拉链6500万打、拉链头6000吨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000万元。三艺珠宝石饰加工项目,由香港恒昌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青岛世通工贸有限公司和潍坊蓝天首饰珠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兴建,投产后可形成年加工黄金首饰3600千克、白金首饰1600千克、白银首饰3000千克,K 金镶石类珠宝工艺品100万件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利税1000万元,将成为全县珠宝加工业的“龙头”。在加大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县里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40个职能部门到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条龙服务”,较好地规范了部门服务工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切实加强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探索出一条让企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成功路子。

(四)形成了重视民营经济的大气候。昌乐县委、县政府狠抓解放思想这个“先导工程”,适时开展县情教育,提出“经济相对欠发达是昌乐最突出的实际”、“招商引资是解决昌乐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等重要观点,较好地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大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弘扬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这个时代主旋律,用“认真、扎实、求实”精神要求各级干部,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扶持、考核、奖惩政策和办法,落实了领导包靠民营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等措施,在全县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可以说,目前全社会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参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

二、几点启示

昌乐县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力度之强、措施之实、成效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面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其一,政府合理定位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经济的职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不抓经济”,市场做不好的才是政府要做的。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为社会公众的服务上,用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和魄力,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不干预企业内部事务,把重点放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项目引导等外部环节上。昌乐县明确提出了要让民营企业主“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经营上有靠山”,县里每年都要评选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50强民营企业、先进民营纳税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全面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能人脱颖而出的政治氛围。今年,又确定了20家重点骨干企业,在信贷投放、项目审批以及资金、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力争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的建设,让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让民营企业家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报纸上有名,政治上有位。同时,政府部门对企业不搞“吃、拿、卡、要”,不向企业征“过头税”,不与企业争利,藏富于民,放水养鱼,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和谐、优越的发展条件。

其二,立足本地优势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基础。对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来讲,可能会没有什么绝对优势,但总会存在着比较优势。民营经济的成功者,大多数都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发展区域经济,不仅要在招商引资、吸引外力、扩大对外开放上下功夫,还要在发挥优势、激活内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上下功夫。昌乐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得益于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是靠壮大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明智选择。目前,该县的塑料制品、食品加工、化工、医药、乐器等十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支撑昌乐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十大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上缴税金已分别占到全县工业指标的80%以上。

其三,实现科技和管理创新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发动机。持续的科技和管理创新,是民营经济克服弱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如果创新停滞了,企业的生命活力也就行将结束。昌乐县坚持把人才作为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一个大的战略,招才重才,尊才爱才,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为民营企业引进、输送和培养人才,特别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其根本目的在于打造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势。这也是该县民营企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的关键所在。以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使产品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不仅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而且企业规模也日益壮大。目前,该县9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并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创办科技型企业20多家,其中,潍坊旭业塑胶公司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潍坊市十佳民营科技企业”。山东乐化集团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联合成立了山东乐化纳米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现已研制成功了纳米基荷叶型自清洁外墙涂料和超耐侯涂料等产品,成为国内同行业率先利用纳米技术生产涂料的企业。

其四,优化发展环境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环境经济。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发展。为实现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昌乐县提出了“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的口号,并将其落实于行动,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等相关文件,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7项;建立了集“审批、收费、会计结算”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对所有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建立了县长热线和优化经济环境投诉中心,设立了投诉专线电话,优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当前,昌乐县正在开展以创新机制优势、创造人才优势、创建环境优势、争先晋位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争”活动,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同时,从各方面入手打造优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以此为保障,不断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昌乐县城关街道—“十二字”方针为跨越式发展掌舵

领航 ∙

∙ 2010-03-17 14:43:00 作者:

来源: 新年伊始,昌乐县城关街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

三个“一二三四”工作部署,咬定跨越式科学发展这一要务不松劲,以“承认差距是一种胸怀,找出差距是一种境界,缩小差距是一种水平”为原则,制定了“讲大局、树形象、求民主、强基础”的“十二字”方针,为街道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掌舵领航。

一是讲大局。在新的一年里,该街道以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为轴心,对上级做出的决策、部署的任务、安排的

工作,严格按照“一天干部”的要求,不讲条件、不受干扰、义无反顾,确保工作执行到位、落到实处。2月20日,该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传达学习了县委王书记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并要求全体人员、所有部门要围绕发展、稳定、拆迁、招商等工作大局,心无旁骛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保稳定、促发展上,要“舍小家顾大家、分工不分家”,彻底摒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牢固树立共同责任意识和“一盘棋”思想,面对困难不推诿、有了问题不扯皮,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配套联动、齐抓共管。

二是树形象。一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该街道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就与每位机关干部、社区主要负责人共签订了300份《廉洁自律责任书》,要求责任人必须照章办事。同时,继续执行“三个一律不准”的工作条例,一律不准借职务之便招揽工程、一律不准向开发商吃拿卡要、一律不准接受开发商的宴请,坚决做到“不利于城关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于城关发展的事不做”,树立起街道干部良好形象;二要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该街道要求各部门、社区、企业负责同志在新的一年里要严格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以群众利益为重中之重,深入基层,听取民意,了解民生,充分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三要勇于担责。2月11日,该街道将《历史选择勇于担当的人》一文下发到每个机

关干部、社区“两委” 干部、企业主要负责人手中,号召大家要抓住昌乐发展的大好机遇,面对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敢于担责,勇于面对,勇挑重担,切实为昌乐县发展、老百姓富裕无私奉献。

三是求民主。昌乐县城关街道处于我县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各项事业正处于转型期,尤其是随着拆迁建设的不断加快,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不稳定因素日渐突出。对此,该街道在年初就明确提出“利用基层民主推动城关工作”的新思路,并以此作为当前及今后长期研究的课题。同时,该街道要求基层干部要正确对待群众民主的诉求,在考虑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群众民主决策的作用,取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力促各项工作能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四是强基础。按照县委、县政府“跟得上、拿得下”、“四天干部”要求,今年该街道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选人用人、考核奖惩、公开承诺、责任追究等五项机制,对“唱独角戏、在位无为、不敢担责”的部门负责人、社区“两委”干部坚决予以撤换。同时,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一流”活动,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树立起立说立行、真抓实干、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廉洁从政的良好风气,不为困难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原因,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努力争创一流业绩。

山东昌乐: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2009年06月30日08:19 人民网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山东省昌乐县从已有基础和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出发,依托独特的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大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凸显新优势。今年以来,各项主要指标增幅在全市一路领先。 昌乐是潍坊的近郊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发展要素相对富集区域。昌乐县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清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了差异化发展工业、城市建设、服务业、现化农业四个重点。

差异化发展工业经济。昌乐县着眼于区域之间竞争与协作,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突出特色,依托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确立了发展煤化工、造纸包装、医药化工、食品、乐器、塑料等一批主导产业。煤化工产业依托潍焦集团、杰富意化工等龙头企业,不断拉长延伸产业

链条,上下游衍生产品达到256种,形成了国内分工最细、产品最多的煤化工产业。造纸包装产业的龙头阳光纸业与寿光晨鸣集团错位发展,选择包装纸作为主打产品,迅速做大做强。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乐器、塑料等产业也都坚持差异化业发展的路子,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药用葡萄糖、肉鸭加工、电吉他、塑胶加工基地,昌乐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完成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转变,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差异化推进城市建设。昌乐县重新审视昌乐与潍坊市之间的经济同质化竞争,变竞争为合作,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推进与潍坊经济社会的对接融合,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还对寿阳山区域及蓝宝石开采现场的废弃矿区进行改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撤县建区,与潍坊市区的对接融合已进入快车道。近年来,昌乐县按照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的现代化新区的标准来推进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100多座高层建筑拨地而起,城市形象和品味大为提升,整个县城迅速“长高”、“长大”、变绿、变靓。

差异化发展服务业。昌乐在发展服务业上,一度以商贸业为重点,但因邻近潍坊这个中等城市,消费群体大多流向潍坊,致使商贸业发展缓慢。后来,昌乐县充分挖掘整合区位、交通和蓝宝石、古火山口群等资源,与潍坊市区错位发展,变传统的商贸业为物流集散业、特色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以中国宝石城为代表的宝石产业发展迅速,一期工程已形成年交易额100亿元,还将投资40多亿元,分5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扩建。扩建后的中国宝石城将成为超过1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000亿元,集宝玉石文化展览、旅游购物、宝石加工、珠宝交易、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买全球、卖全球”组团式国际化大型宝石文化产业园。昌乐还重点规划建设了远古火山口群景区、寿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仙月湖风景区、月亮湾影视城等“齐鲁山水文化游”旅游发展区,改造和新建了蓝宝石大酒店、温泉大酒店、鸢飞大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形成了旅游、购物、休闲、接待等配套成龙的发展格局。

差异化发展现代农业。昌乐农业基础雄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较高,但在发展现

代高效农业上,昌乐县另辟蹊径,与寿光市的大棚蔬菜错位发展,大力发展高温大棚西瓜,与寿光市实现了市场资源共享,使昌乐西瓜远销全国各地,成为著名的农产品品牌,还被授予全市首个农产品地理标志。(邓有峰)

昌乐绘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新蓝图

2012-01-30

昌乐传媒网

2011年的昌乐,捷报频传,荣誉纷至,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新春新气象,在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上,昌乐立足实际,在县域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全力建设富强生态幸福的现代化新昌乐。

一条富强路

“建设富强昌乐,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县委书记张新强说。

站在高位运行发展的台阶,谋划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2011年,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坚持把工业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推进工业快速发展。把项目建设做为重中之重,年初确定了总投资近千亿元的170个项目,对这些项目全部实行县级领导 包靠制度,并从中筛选出了总投资370亿元的21个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具体

抓,督促项目加快建设。昌乐立足实际,围绕工业产值五年过1500亿这一目标,做优传统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推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鼓励支持阳光纸业、英轩实业、元利高科、矿机集团等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上新创新,着力打造一批“航母企业”。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一大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异军突起,乐港食品、亚太中慧、乔新农牧等企业逐渐成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党代会上更是提出了“以宝通街为中轴,北优南拓、西控东借,新老城区配套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一座生态城

潍焦集团是昌乐的骨干企业之一,湿洗焦生产技术在这里已经沿用了40年,湿法洗焦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公司上马了干洗焦项目,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减低了能耗。

“我们先后投资10亿多元,淘汰三座焦炉,年可实现节能2.5万吨标煤,减少烟尘排放28吨,将使我们厂区周边的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潍焦集团副经理王读升说。 生态是昌乐的名片和标志。为擦亮这张名片,2011年昌乐提出了建设生态昌乐这一目标,发起了向国家级生态县的冲刺,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低碳环保、优美宜居”的新城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努力实现绿量翻番,全面实行“三托管”,努力实现城乡环境“六化”目标。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实现GDP 绿色增长,到2016年争取实现万元GDP 能耗比2011年降低2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全循环”原则,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潍焦模式”的园区“大循环”和“英轩模式”的企业“小循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一曲幸福歌

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昌乐坚持“群众第一、基层第一、弱势群体第一”的理念,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全力建设“幸福昌乐”,唱响幸福之歌。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2011年年初,昌乐确定了“31所在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成投用、实现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联网报销„„”十件惠民实事,件件有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十件惠民实事,提升的是民生“幸福指数”,体现的是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信服指数”。如今,一年的时间已过,昌乐的“十件惠民实事”也全面完成:新建改建新城中学、营丘中学等学校31处;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县共有874个自然村通过了托管验收,托管率到了98%;新农保工作全面推进,全县60岁以上城乡老年人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完成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扩建工程,启动实施了10万吨供水工程、北热南输、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

为让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昌乐将进一步完善群众服务网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服务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创业平台,搞好创业服务,激发全民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相互参股,实行股份合作制,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让群众富裕起来。

∙ 推荐 微博 字号

近日, 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被中国化工学会评为“中国精细化工(昌乐) 产业基地”。此前, 该街道刚刚获得“山东省电动车产业基地”、“山东省钢结构产业集群基地”称号。像朱刘街道一样, 宝城街道也获得了“山东省生态宜居新型重点城镇”称号, 营丘镇成为“山东机械铸造第一镇”„„在山东昌乐, 每个镇街都有一个或几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品牌, 镇域经济逐渐成为山东昌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山东昌乐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壮大镇域经济的关键, 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 搞好产业规划, 努力培植镇域“当家”产业。作为中国拖拉机基地镇的营丘镇, 坚持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初步形成了高端机械装备制造、铸造产业集群。在刚刚闭幕的山东镇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论坛上, 该镇获得了“山东机械铸造产业第一镇”以及“山东百亿产业集群镇”两大荣誉称号。

以全球最大的肉鸭养殖生产企业乐港公司为龙头, 红河镇的肉鸭、生猪饲养加工, 绿色蔬菜加工、花生深加工等食品加工产业渐成特色, 被评为“山东省食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昌乐县特色产业经济已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60%以上, 珠宝、塑料制品、电声乐器三个产业已列入山东省“十二五”规划, 煤化工、造纸包装等十个产业都获得了省级以上集群(基地) 称号。

小城镇建设是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该县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立足各镇街实际, 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规划科学的现代化小城镇。作为“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 鄌郚镇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注意突出乐器这个主导产业, 重点在建筑外观、街头雕塑、绿化图案、户外广告等方面, 力求与乐器产业、产品相融合, 先后建成“琴之韵”、变形吉他等大型音乐雕塑。山东板材之乡乔官、太公首封地营丘等一个个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宜居小城

也逐渐显现出迷人风姿。

而三和、艳阳天、任疃等新型社区的建设, 则让山东昌乐农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 通过合村并点和集中居住区建设, 全县374个行政村将最终建设成为74个农村社区, 彻底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源:潍坊日报)

(责任编辑:李璐颖

从昌乐工业发展谈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时间:2010-06-30 来源:潍坊日报

2007年, 昌乐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用十年后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现象, 用十年后的思维思考今天的问题, 用十年后的办法发展今天的事业”的要求,“三个十年”的观点, 使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统一了认识, 广大干群视野更广了、境界更高了、要求更严了, 各项工作创一流的决心更大了。昌乐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各项工作突飞猛进,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摘掉了落后帽子, 进入了先进行列, 为潍坊市三名, 这是全县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必须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昌乐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过去的昌乐, 最缺解放思想, 如今的昌乐, 最缺的仍然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了, 我们对事情、对事物乃至对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方法。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昌乐工业三十年发展的历程, 笔者认为, 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9年———1983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84年———1994年为农工商齐抓共进时期;1995年———2005年为重点抓工业时期;从2005年至今为工业腾飞巨变时期。

笔者想重点把第一个时期(因笔者抓了近两年的工业) 的情况写出来, 共品其中的酸甜苦辣, 共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以便在今天的发展中扬长避短, 少走弯路, 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三个“一二三四”的战略目标和冲刺“百强县”的要求, 实现全县跨越式的发展。

1979年———1983年的五年, 正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许多事情需要理顺, 需要改革创新。当时昌乐的工业规模小、底子薄、基础差, 严重地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 面临着重重困难和考验, 工业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长期以来背着“粮食”包袱, 两眼盯在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上, 集中精力抓农业, 认为只要有了粮食, 什么都好办, 工业工作根本排不上号。因此, 大多数时候的会议往往是“研究农业大半天, 研究工业一袋烟”。

尽管如此, 当时昌乐的工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创造了一些典型经验。如化肥厂、水泥厂、拖车厂、矿机厂、制药厂、酒厂、被服厂、制鞋厂和无线电工具厂等企业, 迎难而上, 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成为当时的领头羊。但和各县市比, 我们的各项考核指标总是列地区14个县市的倒数第一名, 发展压力很大。

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差, 有钱根本不向环保项目上投。家喻户晓的“三水”,即县酒厂的糟水、县医院的药水、县食品厂杀猪的血水全都排放到贯穿城区东西的臭水沟里, 不仅臭遍了全城, 而且污染了大、小丹河。夏天蚊虫到处飞, 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记得当时全省的乒乓球比赛在昌乐举行, 赛后大家都反映“昌乐的饭很好吃, 就是„小咬‟太多, 咬的浑身发痒睡不着觉。”

当时拖车厂产的拖拉机拖斗深受农民欢迎, 供不应求, 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然而, 不足的是, 厂周围有三个村的大粪场, 一到夏天, 气味难闻不说, 苍蝇多的直接影响职工生活。地委分管工业的副书记、行署副专员臧坤同志在现场看后, 戏称这里是“窝囊财主。”

更让人可笑的是, 当时县无线电工具厂研发了个项目, 省厅决定来开现场会推广, 但看现场后认为厂容厂貌差、接待水平低, 决定让昌乐出钱到胶南开会。真是莫大地讽刺。

如果落后出了名, 有了好事人家也怀疑。县酒厂生产的高粱酒和县纸厂生产的箱板纸被评为省优产品, 在地区召开的工业会议上, 有一位领导讲:“你看, 没寻思着小昌乐还弄了两个省优产品来!”不仅是外边的人, 就是昌乐人也不相信自己。县制鞋厂利用青岛孚德皮鞋厂的技术, 生产的“乐美”牌皮鞋深受用户欢迎, 省厅也予以认可和肯定。然而, 墙内开花墙外红, 昌乐一领导到沈阳出差买回一双皮鞋, 跟他老婆夸奖说:“人家大地方产的皮鞋就比咱昌乐的好。”他老婆看了后说:“这不就是我们昌乐产的„乐美‟吗!”

1979年及这之前, 市里先后有几个项目想来昌乐落户, 由于我们不积极、不主动、不力争, 一味依靠上级出钱、出物, 结果都跑到外县去了。如化纤厂上了寒亭、麻纺厂上了昌邑、挖掘机上了青州, 连已建成的110万伏的朱刘变电站, 县革委写了专题报告, 交到地区去了。更可惜的是,1980年春, 国家化工部一女司长带领专家来昌乐选址建纯碱厂, 因昌乐交通方便, 区位优势好, 有焦炭、工业盐、石灰石等原料, 排污有缓冲空间, 非常具备建厂条件, 但我们却认为占地多、占劳力多, 怕添麻烦, 辞掉了。现在看, 如果这些厂建在昌乐, 对促进昌乐二三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再就业、城市建设, 将会起到何等大的作用!

回头看, 昌乐工业落后, 不是人不干, 也不是条件不好,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们的思想陈旧、保守、僵化, 不敢冲破原来的旧框框, 不敢越雷池半步, 怕搞改革创新犯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 工业工作很难搞上去。

从2007年以来, 昌乐的工业实现了腾飞、巨变。昌乐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思想更解放、政策更放宽、决心更大, 尤其是全民创业, 提出“干部创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泛老板化”,大大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 引进了许多大项目, 建起了不少大工业企业。从统计数字看,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14.8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6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了领先地位, 社会经济考核第三名, 亿元村150个, 这些指标都是三十年前的上百倍或几百倍。

昌乐还是那个昌乐, 条件也还是那个条件, 人的观念转变是根本的原因。所以, 当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 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 从主观找原因, 不能上推下卸、怨天尤人。只有如此, 才能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 作出更大成绩。

多彩昌乐辉煌巨变

———昌乐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巡礼

在山东半岛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 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就是昌乐。昌乐, 一个很容易记住的名字, 一个盛产人才和宝石的地方。从前, 她之所以久负盛名, 是由于她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物产丰殷, 人才辈出。今天, 她之所以光芒四射, 却缘于沉寂之后的一次强有力的爆发。

在全国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潮中, 昌乐60万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 以超前的思维, 超常的办法和超强的干劲, 将人的聪明才智、首创精神和拼搏精神发挥到极致, 经过创新求变、独具特色、可歌可泣的集体奋斗, 创造出了“三年巨变”的“昌乐奇迹”! 在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第一名的基础上,2008年再次取得经济发展第一、社会事业发展考核第四、综合考核第三名的好成绩。今年,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前两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 又继续上扬, 位居全市前列。这一奇迹被省内外的学者们称之为“昌乐现象”。 工业发展迅速, 产业体系健全

近年来, 昌乐确立并实施了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全力推进工业化, 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近三年来, 共引进签约项目578个, 实际到位资金166.46亿元。全县各类企业发展到1.7万家, 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17家。产业发展上, 形成了化工、建材、造纸、机械、塑料、乐器、食品、珠宝等主导产业, 年生产加工各类纸品37万吨、塑料制品30万吨、吉他160万把、肉鸭3600万只、宝石1300万克拉、饰品4500万枚、贵金属5000万克以上, 是江北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塑料加工基地、拖拉机生产基地、乐器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珠宝首饰加工集散地。产业布局上, 形成了以煤化工、重化工为重点的城东项目区, 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的经济开发区, 以生物医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以一类项目为重点的城南项目区“四大工业聚集区”。产业结构上,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7家,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8亿元、利税20.5亿元。骨干企业迅速膨胀, 主营业务收入过30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7家。优势产业进一步拉长, 有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今年1-8月份, 全县新开工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113个, 重点调度的83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46.6亿元, 同比增长36%。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 省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达到8个, 有2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城市投入不断加大,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围绕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昌乐积极推进与潍坊市区相向发展、对接融合。近年来, 昌乐完成城建投入65亿元, 开工建设项目300多个。今年新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13.9亿元的119个重点城建项目, 现已开工105个, 完成投入26亿元, 增长了45%。先后建设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居住小区58个, 从根本上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高标准改造建设了大沂路、北宫街昌乐段、宝通街昌乐段、济青高速公路12号口改造和城区各街道, 实现了与潍坊中心城区的一刻钟对接。按国家二级汽车客运站标准建设了新汽车站, 按照候机楼的标准建设火

车站候车厅。对城区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 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7%,新增绿化面积29.2万平方米。围绕把方山路打造成“王府井”式的城市地标性景观路段, 对方山路8.1公里路段进行高标准改造。对老城区完成了拆旧改丑、破墙透绿。实现了全城集中供热和集中供天然气, 城区居民全部看上了数字电视。规划建设了齐城国际、百盛喜庆市场、昌乐农贸城等龙头物流市场, 宪海温泉大酒店、鸢飞大酒店、蓝宝石商业文化广场等餐饮服务项目, 全部建成后, 昌乐将成为潍坊娱乐的“不夜城”、市民休闲消费的“小巴黎”。

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 城乡一体化有效推进

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工厂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合作化经营, 目前, 全县形成了瓜菜、肉鸡、肉鸭、果品等农业主导产业, 尧沟和鄌郚西瓜、白塔芋头、崔家庄草莓和芦笋、红河花生、朱汉苹果等已形成规模特色产业基地。其中, 瓜菜面积达到35万亩, 年出栏肉鸡2000万只、肉鸭3400万只。全县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2家, 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57个。深入发动全民创业, 新建村级创业小区8个, 新增民营业户361户, 注册资金达到53.1亿元。镇域经济形成特色, 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经济收入亿元村突破100个。全面加快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行“大村庄”制, 行政村由888个减少到了485个。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社区建设步伐, 建立健全各类基础设施, 把民政、劳保、计生等10大类20多项服务纳入社区, 实行一门式办理, 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城市化服务。目前, 全县建成农村社区74个, 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全覆盖, 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党的好政策使昌乐人民真正从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 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在城区扩建了昌乐一中, 新开工了及第中学、东山小学, 中泰国际宝石学院等一批学校, 满足了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医疗卫生明显改善, 投资3.3亿元对县人民医院进行扩建, 投资1.6亿元对县中医院进行了扩建改造, 加强镇级卫生院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对300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进行软硬件配套, 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居民、县镇村一体化配套联运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全县农民参合率达到99.9%。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今年4月份, 扎实稳妥地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激发了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在全市第一个进行广播电视数字化平移改造, 第一个开通3G 网络, 引进建设了月亮湾影视城等26个文化产业项目, 总投资达到54亿元。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7年人均增资516元,2008年人均增资898元, 实现了两年翻番, 企业职工工资同步增长, 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住房、汽车、文教、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两个“1234”战略, 昌乐发展再铸辉煌

当前,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两大战略, 对昌乐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机遇面前, 昌乐大有作为, 主要抓好布局调整和产业提升两个“1234”。 区域布局调整, 主要是按照融入潍坊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定位, 建设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现代化新区的目标定位和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定位, 着力构建“一圈、两带、三轴、四大组团”的区域发展布局。“一圈”, 就是以县城为中心, 辐射5个街道和经济开发区的城市发展圈。县城东部是城东项目区, 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煤化工延伸产业, 现有规模企业43家, 年销售收入150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县城北部是经济开发区, 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教产业, 现有规模企业43家, 年销售收入120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120家、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县城西部是温州工业园, 主要发展创业辅导、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等各类经济体, 现有规模企业11家, 年销售收入18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50家、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县城南部是城南项目区, 重点发展一类工业, 现有规模企业26家, 年销售收入35亿元, 力争3-5年规模企业达到60家、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县城东南部是首阳山旅游度假区,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疗养、高端居住等项目, 目前已完成投资8.5亿元, 预计到2011年可完成投资40亿元;中心城区, 重点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为主的服务业, 目前拥有商服企业589家, 注册工商户3110个, 年销售额150亿元, 力争3-5年商服企业达到1200家、销售额突破500亿元。“两带”, 就是丹河、桂河两条滨水景观带。丹河滨水景观带全长5.4公里, 目前丹河公园已建成投入使用, 月亮湾影视城、滨水景观工程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桂河滨水景观带全长5.8公里, 主要整合首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 建设都市风情景观区、湿地郊野公园等六大工程。“三轴”, 就是北宫街、东风街、宝通街三条连通潍坊中心城区的经济生长轴。北宫街(昌乐段) 经济生长轴主要发展工业, 现有工业企业97家, 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力争3-5年工业企业达到255家、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东风街(昌乐段) 经济生长轴主要发展工业物流, 重点建设煤炭、石油、钢铁、粮食等物流项目, 现在昌盛、中冶等4家物流企业已投入运营, 年吞吐量290万吨, 力争到2011年物流企业达到20家, 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宝通街(昌乐段) 经济生长轴主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力争到2011年落实休闲旅游度假项目60个, 总投资额突破150亿元。“四大组团”, 就是红河、鄌郚、乔官、营丘四个镇域发展组团。红河组团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和油漆化工产业, 鄌郚组团重点发展乐器产业, 乔官组团重点发展塑胶、板材加工业, 营丘组团重点发展农机制造和铸造业, 力争到2011年, 每个镇域发展组团的工业销售收入都突破100亿元, 财政收入过亿元。

产业提升工程, 就是按照培强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 抓好“1234”产业提升工程。“1”, 就是培植一个千亿级的珠宝产业, 主要是加快中国宝石城改造扩建, 力争3-5年中国宝石城建筑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年加工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2”, 就是培植两个过300亿元的产业, 力争3-5年煤化工和食品加工产业销售收入都突破300亿元。“3”, 就是培植三个过200亿元的产业, 力争3-5年装备制造业、造纸包装业和以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销售收入都突破200

亿元。“4”, 就是培植四个过100亿元的产业, 力争3-5年乐器、塑胶、农机制造和拉链织带产业销售收入都突破100亿元。

遍览昌乐大地, 一个发展布局科学合理、产业提升不断完善的昌乐已经在腾飞,60万昌乐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继续沿着这条已经被无数实践验证了的超常规跨越式科学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奋斗下去, 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臻完美的崭新昌乐, 必将诞生在这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张新强在参加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红河镇代表团讨论时要求:当好表率发挥优势 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 潍坊日报·昌乐新闻

2012-01-10

□记者吴晓强报道

本报讯1月8日上午,县委书记张新强到红河镇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共商昌乐发展大计。他要求,要当好表率,发挥优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田永全一同参加讨论。

代表们发言踊跃,会场气氛热烈。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张新强说,大家的发言讲得很好,让我深受启发。政府工作报告肯定成绩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准确透彻,工作思路明确清晰,发展目标切实可行,推进措施坚强有力,既符合中央、省、市方针政策要求,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昌乐的实际,是个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张新强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昌乐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

貌明显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些成绩和变化,是中央和省、市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实干的结果,人大代表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报告提出的思路举措,积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全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富强生态幸福的现代化新昌乐。 讨论过程中,张新强与企业家代表们就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他强调,加快工业发展是昌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家思想境界高、把握机遇能力强、发展办法多,是工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要带头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快膨胀企业规模,拉长延伸产业链条,放大企业品牌效应,全力做大做强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做足高科技文章,积极开发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要理性招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昌乐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加快发展步伐。要紧紧围绕“三个昌乐”建设,进一步突出“生态”目标要求,不断强化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努力实现清洁生产、循环式发展,决不能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

张新强要求,实现既定目标,需要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人大代表要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积极创业、带头发展。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寻找机遇、发现机遇、用好机遇,使我们的发展更加符合上级政策要求,更加符合昌乐实际。广大代表要在自己上项目、办企业,为广大群众做榜样、当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宣传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思路举措,帮助和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昌乐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文/] 来源:青年文摘网

定》,在深入学习《决定》的过程中,带着对“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昌乐县民营经济进行了调查。深切地感到,民营经济已成为昌乐县经济发展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增长群体。

一、基本经验

近几年来,昌乐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天字号工程”紧抓不放,坚持总量抓扩张,骨干抓提高,政策抓落实,环境抓优化,民营经济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2008年,全县注册民营业户已达9611户,注册资金2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17.4%;完成营业收入145.5亿元,实现利税12.6亿元,实交税金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4%、54.8%和43.6%。昌乐县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持续实现了量的膨胀和质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近年来,昌乐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确立了“招商引资促发展,求真务实建强县”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把“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作为两个“天字号”工程来抓,选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起到了抓关键、带全局的理想效果。其中,招商引资实现较大突破,成为支撑和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全县新引进项目311个,实际到位资金31亿元,实际引资额同比增长49.4%,其中引进总投资过亿元项目29个,过千万元项目51个。

(二)探索了市场经济新条件下指导企业工作的新方式。针对部分已改制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和部分新发展民营企业管理粗放等问题,着眼于培养市场竞争实体和“四自”主体,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民营企业普遍上了档次、上了水平。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国外、省外、县外的力量“嫁接改造”全县民营企业,培植起了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县规模企业已发展到160家,比2001年增加72家。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改制后积极与国外客商开展合作,新上万吨药用淀粉和万吨药用白糊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最近,该公司又与山东大学高分大材料研究所联合投资开发了药用水溶性包衣项目,该项目是获得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造就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环境。坚持“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的观点,高度重视环境建设,既抓硬环境,又抓软环境,大大优化了民营经济的整个环境。硬环境建设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全县重点规划建设了“二区四园”,成为外资和县内民营项目注入的“洼地”,产生了良好的聚集效应。县经济开发区吸引了许多项目,其中投资过千万的11家。潍坊中传拉链项目,投资3080万美元,主要生产隐形拉链和拉链头,目前已形成年产隐形拉链6500万打、拉链头6000吨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000万元。三艺珠宝石饰加工项目,由香港恒昌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青岛世通工贸有限公司和潍坊蓝天首饰珠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兴建,投产后可形成年加工黄金首饰3600千克、白金首饰1600千克、白银首饰3000千克,K 金镶石类珠宝工艺品100万件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利税1000万元,将成为全县珠宝加工业的“龙头”。在加大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县里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40个职能部门到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条龙服务”,较好地规范了部门服务工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切实加强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探索出一条让企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成功路子。

(四)形成了重视民营经济的大气候。昌乐县委、县政府狠抓解放思想这个“先导工程”,适时开展县情教育,提出“经济相对欠发达是昌乐最突出的实际”、“招商引资是解决昌乐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等重要观点,较好地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大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弘扬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这个时代主旋律,用“认真、扎实、求实”精神要求各级干部,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扶持、考核、奖惩政策和办法,落实了领导包靠民营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等措施,在全县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可以说,目前全社会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参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

二、几点启示

昌乐县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力度之强、措施之实、成效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面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其一,政府合理定位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经济的职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不抓经济”,市场做不好的才是政府要做的。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为社会公众的服务上,用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和魄力,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不干预企业内部事务,把重点放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项目引导等外部环节上。昌乐县明确提出了要让民营企业主“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经营上有靠山”,县里每年都要评选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50强民营企业、先进民营纳税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全面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能人脱颖而出的政治氛围。今年,又确定了20家重点骨干企业,在信贷投放、项目审批以及资金、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力争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的建设,让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让民营企业家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报纸上有名,政治上有位。同时,政府部门对企业不搞“吃、拿、卡、要”,不向企业征“过头税”,不与企业争利,藏富于民,放水养鱼,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和谐、优越的发展条件。

其二,立足本地优势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基础。对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来讲,可能会没有什么绝对优势,但总会存在着比较优势。民营经济的成功者,大多数都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发展区域经济,不仅要在招商引资、吸引外力、扩大对外开放上下功夫,还要在发挥优势、激活内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上下功夫。昌乐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得益于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是靠壮大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明智选择。目前,该县的塑料制品、食品加工、化工、医药、乐器等十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支撑昌乐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十大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上缴税金已分别占到全县工业指标的80%以上。

其三,实现科技和管理创新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发动机。持续的科技和管理创新,是民营经济克服弱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如果创新停滞了,企业的生命活力也就行将结束。昌乐县坚持把人才作为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一个大的战略,招才重才,尊才爱才,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为民营企业引进、输送和培养人才,特别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其根本目的在于打造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势。这也是该县民营企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的关键所在。以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使产品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不仅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而且企业规模也日益壮大。目前,该县9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并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创办科技型企业20多家,其中,潍坊旭业塑胶公司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潍坊市十佳民营科技企业”。山东乐化集团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联合成立了山东乐化纳米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现已研制成功了纳米基荷叶型自清洁外墙涂料和超耐侯涂料等产品,成为国内同行业率先利用纳米技术生产涂料的企业。

其四,优化发展环境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环境经济。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发展。为实现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昌乐县提出了“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的口号,并将其落实于行动,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等相关文件,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7项;建立了集“审批、收费、会计结算”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对所有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建立了县长热线和优化经济环境投诉中心,设立了投诉专线电话,优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当前,昌乐县正在开展以创新机制优势、创造人才优势、创建环境优势、争先晋位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争”活动,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同时,从各方面入手打造优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以此为保障,不断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昌乐县城关街道—“十二字”方针为跨越式发展掌舵

领航 ∙

∙ 2010-03-17 14:43:00 作者:

来源: 新年伊始,昌乐县城关街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

三个“一二三四”工作部署,咬定跨越式科学发展这一要务不松劲,以“承认差距是一种胸怀,找出差距是一种境界,缩小差距是一种水平”为原则,制定了“讲大局、树形象、求民主、强基础”的“十二字”方针,为街道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掌舵领航。

一是讲大局。在新的一年里,该街道以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为轴心,对上级做出的决策、部署的任务、安排的

工作,严格按照“一天干部”的要求,不讲条件、不受干扰、义无反顾,确保工作执行到位、落到实处。2月20日,该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传达学习了县委王书记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并要求全体人员、所有部门要围绕发展、稳定、拆迁、招商等工作大局,心无旁骛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保稳定、促发展上,要“舍小家顾大家、分工不分家”,彻底摒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牢固树立共同责任意识和“一盘棋”思想,面对困难不推诿、有了问题不扯皮,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配套联动、齐抓共管。

二是树形象。一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该街道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就与每位机关干部、社区主要负责人共签订了300份《廉洁自律责任书》,要求责任人必须照章办事。同时,继续执行“三个一律不准”的工作条例,一律不准借职务之便招揽工程、一律不准向开发商吃拿卡要、一律不准接受开发商的宴请,坚决做到“不利于城关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于城关发展的事不做”,树立起街道干部良好形象;二要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该街道要求各部门、社区、企业负责同志在新的一年里要严格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以群众利益为重中之重,深入基层,听取民意,了解民生,充分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三要勇于担责。2月11日,该街道将《历史选择勇于担当的人》一文下发到每个机

关干部、社区“两委” 干部、企业主要负责人手中,号召大家要抓住昌乐发展的大好机遇,面对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敢于担责,勇于面对,勇挑重担,切实为昌乐县发展、老百姓富裕无私奉献。

三是求民主。昌乐县城关街道处于我县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各项事业正处于转型期,尤其是随着拆迁建设的不断加快,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不稳定因素日渐突出。对此,该街道在年初就明确提出“利用基层民主推动城关工作”的新思路,并以此作为当前及今后长期研究的课题。同时,该街道要求基层干部要正确对待群众民主的诉求,在考虑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群众民主决策的作用,取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力促各项工作能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四是强基础。按照县委、县政府“跟得上、拿得下”、“四天干部”要求,今年该街道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选人用人、考核奖惩、公开承诺、责任追究等五项机制,对“唱独角戏、在位无为、不敢担责”的部门负责人、社区“两委”干部坚决予以撤换。同时,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一流”活动,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树立起立说立行、真抓实干、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廉洁从政的良好风气,不为困难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原因,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努力争创一流业绩。

山东昌乐: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2009年06月30日08:19 人民网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山东省昌乐县从已有基础和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出发,依托独特的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大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凸显新优势。今年以来,各项主要指标增幅在全市一路领先。 昌乐是潍坊的近郊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发展要素相对富集区域。昌乐县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清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了差异化发展工业、城市建设、服务业、现化农业四个重点。

差异化发展工业经济。昌乐县着眼于区域之间竞争与协作,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突出特色,依托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确立了发展煤化工、造纸包装、医药化工、食品、乐器、塑料等一批主导产业。煤化工产业依托潍焦集团、杰富意化工等龙头企业,不断拉长延伸产业

链条,上下游衍生产品达到256种,形成了国内分工最细、产品最多的煤化工产业。造纸包装产业的龙头阳光纸业与寿光晨鸣集团错位发展,选择包装纸作为主打产品,迅速做大做强。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乐器、塑料等产业也都坚持差异化业发展的路子,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药用葡萄糖、肉鸭加工、电吉他、塑胶加工基地,昌乐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完成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转变,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差异化推进城市建设。昌乐县重新审视昌乐与潍坊市之间的经济同质化竞争,变竞争为合作,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推进与潍坊经济社会的对接融合,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还对寿阳山区域及蓝宝石开采现场的废弃矿区进行改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撤县建区,与潍坊市区的对接融合已进入快车道。近年来,昌乐县按照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的现代化新区的标准来推进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100多座高层建筑拨地而起,城市形象和品味大为提升,整个县城迅速“长高”、“长大”、变绿、变靓。

差异化发展服务业。昌乐在发展服务业上,一度以商贸业为重点,但因邻近潍坊这个中等城市,消费群体大多流向潍坊,致使商贸业发展缓慢。后来,昌乐县充分挖掘整合区位、交通和蓝宝石、古火山口群等资源,与潍坊市区错位发展,变传统的商贸业为物流集散业、特色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以中国宝石城为代表的宝石产业发展迅速,一期工程已形成年交易额100亿元,还将投资40多亿元,分5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扩建。扩建后的中国宝石城将成为超过1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000亿元,集宝玉石文化展览、旅游购物、宝石加工、珠宝交易、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买全球、卖全球”组团式国际化大型宝石文化产业园。昌乐还重点规划建设了远古火山口群景区、寿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仙月湖风景区、月亮湾影视城等“齐鲁山水文化游”旅游发展区,改造和新建了蓝宝石大酒店、温泉大酒店、鸢飞大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形成了旅游、购物、休闲、接待等配套成龙的发展格局。

差异化发展现代农业。昌乐农业基础雄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较高,但在发展现

代高效农业上,昌乐县另辟蹊径,与寿光市的大棚蔬菜错位发展,大力发展高温大棚西瓜,与寿光市实现了市场资源共享,使昌乐西瓜远销全国各地,成为著名的农产品品牌,还被授予全市首个农产品地理标志。(邓有峰)

昌乐绘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新蓝图

2012-01-30

昌乐传媒网

2011年的昌乐,捷报频传,荣誉纷至,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新春新气象,在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上,昌乐立足实际,在县域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全力建设富强生态幸福的现代化新昌乐。

一条富强路

“建设富强昌乐,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县委书记张新强说。

站在高位运行发展的台阶,谋划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2011年,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坚持把工业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推进工业快速发展。把项目建设做为重中之重,年初确定了总投资近千亿元的170个项目,对这些项目全部实行县级领导 包靠制度,并从中筛选出了总投资370亿元的21个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具体

抓,督促项目加快建设。昌乐立足实际,围绕工业产值五年过1500亿这一目标,做优传统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推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鼓励支持阳光纸业、英轩实业、元利高科、矿机集团等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上新创新,着力打造一批“航母企业”。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一大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异军突起,乐港食品、亚太中慧、乔新农牧等企业逐渐成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党代会上更是提出了“以宝通街为中轴,北优南拓、西控东借,新老城区配套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一座生态城

潍焦集团是昌乐的骨干企业之一,湿洗焦生产技术在这里已经沿用了40年,湿法洗焦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公司上马了干洗焦项目,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减低了能耗。

“我们先后投资10亿多元,淘汰三座焦炉,年可实现节能2.5万吨标煤,减少烟尘排放28吨,将使我们厂区周边的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潍焦集团副经理王读升说。 生态是昌乐的名片和标志。为擦亮这张名片,2011年昌乐提出了建设生态昌乐这一目标,发起了向国家级生态县的冲刺,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低碳环保、优美宜居”的新城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努力实现绿量翻番,全面实行“三托管”,努力实现城乡环境“六化”目标。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实现GDP 绿色增长,到2016年争取实现万元GDP 能耗比2011年降低2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全循环”原则,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潍焦模式”的园区“大循环”和“英轩模式”的企业“小循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一曲幸福歌

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昌乐坚持“群众第一、基层第一、弱势群体第一”的理念,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全力建设“幸福昌乐”,唱响幸福之歌。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2011年年初,昌乐确定了“31所在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成投用、实现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联网报销„„”十件惠民实事,件件有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十件惠民实事,提升的是民生“幸福指数”,体现的是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信服指数”。如今,一年的时间已过,昌乐的“十件惠民实事”也全面完成:新建改建新城中学、营丘中学等学校31处;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县共有874个自然村通过了托管验收,托管率到了98%;新农保工作全面推进,全县60岁以上城乡老年人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完成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扩建工程,启动实施了10万吨供水工程、北热南输、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

为让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昌乐将进一步完善群众服务网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服务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创业平台,搞好创业服务,激发全民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相互参股,实行股份合作制,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让群众富裕起来。

∙ 推荐 微博 字号

近日, 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被中国化工学会评为“中国精细化工(昌乐) 产业基地”。此前, 该街道刚刚获得“山东省电动车产业基地”、“山东省钢结构产业集群基地”称号。像朱刘街道一样, 宝城街道也获得了“山东省生态宜居新型重点城镇”称号, 营丘镇成为“山东机械铸造第一镇”„„在山东昌乐, 每个镇街都有一个或几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品牌, 镇域经济逐渐成为山东昌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山东昌乐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壮大镇域经济的关键, 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 搞好产业规划, 努力培植镇域“当家”产业。作为中国拖拉机基地镇的营丘镇, 坚持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初步形成了高端机械装备制造、铸造产业集群。在刚刚闭幕的山东镇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论坛上, 该镇获得了“山东机械铸造产业第一镇”以及“山东百亿产业集群镇”两大荣誉称号。

以全球最大的肉鸭养殖生产企业乐港公司为龙头, 红河镇的肉鸭、生猪饲养加工, 绿色蔬菜加工、花生深加工等食品加工产业渐成特色, 被评为“山东省食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昌乐县特色产业经济已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60%以上, 珠宝、塑料制品、电声乐器三个产业已列入山东省“十二五”规划, 煤化工、造纸包装等十个产业都获得了省级以上集群(基地) 称号。

小城镇建设是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该县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立足各镇街实际, 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规划科学的现代化小城镇。作为“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 鄌郚镇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注意突出乐器这个主导产业, 重点在建筑外观、街头雕塑、绿化图案、户外广告等方面, 力求与乐器产业、产品相融合, 先后建成“琴之韵”、变形吉他等大型音乐雕塑。山东板材之乡乔官、太公首封地营丘等一个个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宜居小城

也逐渐显现出迷人风姿。

而三和、艳阳天、任疃等新型社区的建设, 则让山东昌乐农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 通过合村并点和集中居住区建设, 全县374个行政村将最终建设成为74个农村社区, 彻底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源:潍坊日报)

(责任编辑:李璐颖


相关文章

  • 学习书记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栏目:心得体会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跨越发展.教育先行.9月10日是我国第25个教师节,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党校新校召开全县教育工作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热烈庆祝教师节,隆重表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专题安排部署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问题.县委书记××出 ...查看


  • 学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 xxxx 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学习,引导教师走上"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 ...查看


  • 我看"翻转课堂"
  • 9月24日至25日,由明副局长带队,我们一行十一人有幸走进了山东省昌乐一中,实地观摩学校的"翻转课堂".此次学习可谓是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9月24日下午,我们聆听了学校负责人所做的有关"翻转课堂"研 ...查看


  •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前言: "课改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目前,中国名校共同体已发展成横跨22个省市,由40家核心校.400家成员校组成的.当代较具影响力的一道亮丽的课改风景. ...查看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活动计划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北京市西罗园学校 崔爱萍 一. 指导思想 以区教研室工作计划为及学校总体工作安排为依据,认真学习并全面贯彻<义务教育 英语 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 ...查看


  • 议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 议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昌乐县朱刘街道都昌小学 李树升 议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李树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不时被媒体曝光,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作为一名教师都非常清楚,体罚是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查看


  •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
  • 栏目:[名师工作室]  发表日期:2011年3月31日  共浏览340 次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转载) --昌乐二中理想教师的标准 昌乐二中的十大理念里,其中有一条是要求教师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 ...查看


  • 高一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 高一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高一学生入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但不管怎样,所有学生有新的打算.有学好英语的决心和信心,也怀有极大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是情 ...查看


  • 节庆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 www.tt91.com 来源: 引言 潍坊市从1984年开始先后组织了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蔬菜博览会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对该市的经济.劳动力就业.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数据用数量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