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2.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3.表2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1942年 58% 4.4% 7.3% 78% 49%

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影响

C.国际援助的增多 B.抗日根据地扩大 D.民营工业的发展

4.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工人阶级的诞生 B.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机械

——

—— ..8 ..5

...3

...7

...

5

表2反映出(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7.“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8.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

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在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10.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C。【解析】与美商争利既反映了重庆商会的爱国思想,也反映了渴望大办实业的美好愿望。

2. D。【解析】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

3.A。【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比1937年的重工业大幅度增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迅速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

4.C。【解析】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题干的时间是“1873—1910年”,故选C项。

5.B。【解析】利用有效信息“民国九年”,即1920年可以排除C、D两项;利用图片中的提倡用国货等具体信息和“直接证据”的限制词排除A项,选择B项。

6.C。【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除机械进口稍有增长外,1870-1910年我国对棉花、金属和矿

物的进口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我国自身工矿企业的发展,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

7.C。【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专购国货以示提倡”,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爱用国货运动,应该选C项。

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把握,曲线图主要反映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从产生标志看,A、C项正确,从消亡情况看,A、C项正确,只有A项符合题意。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反侵略革命活动的掌握,属材料型问答题。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根据课本内容即可归纳得出答案。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10.【答案】(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2.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3.表2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1942年 58% 4.4% 7.3% 78% 49%

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影响

C.国际援助的增多 B.抗日根据地扩大 D.民营工业的发展

4.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工人阶级的诞生 B.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机械

——

—— ..8 ..5

...3

...7

...

5

表2反映出(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7.“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8.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

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在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10.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C。【解析】与美商争利既反映了重庆商会的爱国思想,也反映了渴望大办实业的美好愿望。

2. D。【解析】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

3.A。【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比1937年的重工业大幅度增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迅速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

4.C。【解析】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题干的时间是“1873—1910年”,故选C项。

5.B。【解析】利用有效信息“民国九年”,即1920年可以排除C、D两项;利用图片中的提倡用国货等具体信息和“直接证据”的限制词排除A项,选择B项。

6.C。【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除机械进口稍有增长外,1870-1910年我国对棉花、金属和矿

物的进口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我国自身工矿企业的发展,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

7.C。【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专购国货以示提倡”,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爱用国货运动,应该选C项。

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把握,曲线图主要反映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从产生标志看,A、C项正确,从消亡情况看,A、C项正确,只有A项符合题意。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反侵略革命活动的掌握,属材料型问答题。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根据课本内容即可归纳得出答案。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10.【答案】(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相关文章

  •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必修 ...查看


  • 新高一历史视频总汇
  • 新高一历史视频总汇 1. 2. 3. 4. [新课标]必修一 [新课标]必修一 [新课标]必修一 [新课标]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练习]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 ...查看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试题2]
  • 经济史专题二练习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 ...查看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纲要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新郑市孟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科目名称: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开发教师:王玉才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中国历史> ◆授课时间:30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二1.2.3.4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学习目标 1. 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3. ...查看


  • 2013年8月份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参考答案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参考答案 探究提升 1. 从目的上看,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 略利益.从规模上看,侵略力量.侵略时间.侵略区域都超过了鸦片战争.从战争的结果看,我国遭受了更大 ...查看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第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泉州培元中学 陈 跃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维目 ...查看


  • 近代中国经济
  • 的是 ①抵制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②构成了洋务运动的思想理论基础 ③客观上为西学传播打开方便之门 ④这一观念在新文化运动中被颠覆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图表.据此,他在分 ...查看


  •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
  •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第一课时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预习导学](读课文第3页至第6页内容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