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之读书笔记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是一本说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哲学著作。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具体的哲学知识,没有仅仅满足于把这些知识和他们背后的思想像是展览会似的展示出来,而是通过揭露这些思想内在的联系,展示出了一整幅西方哲学的思想历程,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有了这样的一条主线,可以使我们在阅读和思考西方哲学时,迅速准确地抓住其思想脉络,这就好比观棋,知道了规则,立即就可以参与到双方的对弈之中,甚至可以看到比当事人双方更加有创意的见解。否则,外行看热闹,不了解规则和棋路的人永远只能做个看客,甚至连做看客的兴趣也会渐渐丧失。 所以,窃以为有必要把这样一本好书介绍给大家,以下就是本人读此书的笔记与心得体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

哲学有什么用?

同大多数哲学类书籍一样,本书在序言里就提出了这么一个老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窃以为,这个问题的提出,正反映了哲学在当代的窘境。中国的哲学传统已被基本打倒,成了装饰和点缀这自不必讲。西方的哲学,也已经走到了其发展的瓶颈部位。东西方的哲学家们(基本是按照西方的路数)编织着复杂精密的学术象牙塔。其发展完全与大众无涉,与社会无关。既不能为普通人解疑答惑,也不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多少有益的贡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才一次又一次地提了出来。

哲学有什么用?问题既然提了出来,那么就必须回答。在第110页,王教授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比如,国民性格与社会制度,谁决定谁?相信制度有决定作用的人,主张创设新制度。于是立志把西方的所谓先进制度搬到中国来,但实践之下,立刻走样,西方制度的优点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成了新瓶装旧酒,原有的弊端一概照旧。于是,人们开始相信决定制度能否发挥效用的是国民性,因为制度需要人来执行。于是,提高国民的民情,觉悟,就成了成败的关键。于是主张对大众做启蒙,以提高国民的“现代”意识。思想运动起来,引进西方思想教育中国人,一段时间内看着轰轰烈烈,但其实收效甚微,广大老百姓依然麻木不仁,甚至对旨在拯救他们的革命抱着看客的心理,遂使鲁迅这样的文化革命之主将痛心疾首,写出《药》一类的文章。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制度,人们又相信,国民的种种劣根性并非是天生,而是从不合理的制度所来,于是又发动新的革命去改革制度。如此循环求证,终无定见,而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结论无非是:国民性与制度是相互作用的。

这正如黑格尔在其著作中讨论过的,这种相互作用的范畴应用是还没进入概念,而只是站在概念的门口。在黑格尔看来,制度与国民性,这两个概念都是被一个更高的概念的所统摄的。这个更高的概念其实是国民性与制度两个方面的共同基础。国民性与制度都是被文化精神所统摄的,两者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所以制度之精神实质与国民性格之内在根据,原是一样的东西。光是制度的改造或国民性格的改造,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指标不治本。(第111页,有改动)

这是黑格尔从历史哲学的高度阐述的哲学之所用,看起来还是离一般人较远。其实,仔细思考一下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对此,王教授让我们思考诸如“美是什么“这一类的所谓超验问题。 其实还有比这根伟简单明了的问题,比如,每个人从记事起就会有这样的经历,小孩子做了一些事情,父母以及周围的人就会表现他们的态度,或者是赞扬:这么做是正确,是对的;或者是批评:这么做错了,是不对的。 伴随着赞扬的奖励,伴随着批评的是惩罚。在不断的被惩罚和奖励中,小孩子逐渐地了解了大人的思路,知道了只能做对的,不能做错的。对“对”与“错”的判断,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现在不是有很多书教会大家怎样成功吗? 其实想要成功只要想着一句话就足够了,这就是:只做对的,不做错的。试想,如果能够总是做出相对于他人来说“对”的事情,人际关系不就可以逐步改善,不是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渐入佳境了吗? 如果能做相对于自然界“对”的事情,科学不是就可以发展,技术不是就可以进步了吗?

所以说,研究“对”还是“错”,这真正是死生大事,不可不查。但是怎么样才能尽量只做对的,不做错的呢?  我以为至少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的核心是问这么样一个问题:什么(事情)是对的?  答案可以是,助人为乐是对的,拾金不昧是对的。当然,对于想要升官的人来说,永远紧跟上级,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这似乎也是‘对’的;对于想要发财的商家来说,必须紧跟消费者的心理,察消费者之颜,观消费者之色,投消费者之好。但是仅仅这样就能够成功了吗?显然不能,很明显,上级和消费者的所好千变万化,其颜色的变化更是阴晴无常,如果仅仅停留在查和观的地步,止步于猜测的程度,很明显这将永远是个落后者,将永远被牵着鼻子走,避免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时,有人会进一步想到下面这个问题,这就是成功的第二种方法:‘对’是什么(事情)?看起来这不过是把主语和谓语掉了个,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交换一下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就把我们带进了哲学的领域。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些问法:‘对’的标准是什么?‘对’的根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做是“对”,那么做是‘错’的?等等。 类似的问题大家在一定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为什么那么是错的?”此类问题经常让我们感到疑惑,感到不解。但是,一旦找到问题的标准答案,找到对的依据,对的标准,显然,只要按照这依据和标准从事,就可以永远只做对的,不做错的了。当然,知道了依据和标准并不能保证一定做正确的事情,但即便不能够完全正确,也可以部分正确,努力正确;即便做错了事,也不会稀里糊涂,也可以知道错在哪里。

这第二种方法的根本,便是要寻找一种标准和根据,或者说规律。在现实的世界中,‘对‘的事情无穷无尽,如果仅仅记住所有正确的事情,这必定是不可能的,谁能够记住无穷无尽的“对”的事情呢?(或者说,仅仅依靠经验是不足以成功的,必须要超出经验去寻找经验的本源和根据,是为“超验”)  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就是要找到“对”的标准, 并且不断把这标准简化,最好将其简化成几条,甚至一条,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试想人人只需要遵循这唯一的 “正确”的标准行事, 成功不是指日可待的吗?

为了能够找到“对”的标准,就必须要进行哲学的思考。哲学的思考,从上面的分析看,其根本目的不是别的,就是反本求源,在运动中找出静止,在变化中找出不变,在纷繁复杂中的世界中找到一两条运动和变化的依据。寻找本源,化繁为简,化多为一,这就是哲学要做的事情。 这需要人们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总之,一定要下工夫,一定要不断努力。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以寻找本源和化繁为简为目标的哲学思考,也绝不是高深莫测的,更不是与普通人毫无关联,恰恰相反,哲学就是生活的道,“道,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也”。 所以说,哲学思考绝不是少数高人的专利,而是出自每个人都拥有的本性。每个人,都必然的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想要去了解和把握周围变动的世界,因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保证。 在书中,王教授写道,“人”,不同于其他的动物,我们没有尖牙利齿,没有坚硬的外壳,不能飞翔,不能高速的奔跑,可以说,作为一个动物,人是不完善的,是个没有完成的作品,人本应该被大自然淘汰的。可以人有思考的能力,有想象的翅膀,或者说,人有哲学思维的本性,人通过哲学思维可以创造工具,可以改造世界,只有施展这种本性,人才能够生存,只要充分发掘这种本性,每个人都能够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成功哲学,幸福哲学,人生哲学,利用这些哲学指导生活,每个人都可以一定程度上获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唯其如此,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和谐。

世界的本源

前面说过,哲学思考的起点和根本目的就是寻找本源和化繁为简。毫无疑问,这个工作应该首先从对现实世界的研究做起。看看周围,现实是一个变化莫测,运动不息的地方。想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幸福的生活,哪怕只是为了在这样一个地方站住脚,就必须试图在绝对的运动中,在永恒的变化中找到一些静止和不变,以这些静止和不变作为行动的根据,人类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发展。所以,哲学思考的第一步就是去思索周围的世界。这是为了弥补人在自然进化中的不足,是人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根本保证。 可以看到,这思考正是现在所说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是不可能分割的,哲学的思考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这从“原子论”对西方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哲学的一个目标就是思考世界的本源。为什么要思考世界的本源呢? 为了寻找变化的标准和依据。如果看似纷繁芜杂的事物是由几种,或是一种基本的物质构成的,毫无疑问这将给我们对世界的探索带来莫大的方便,可以使我们在把握变化和运动时找到一个十分坚实的基础。

西方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人是泰勒斯,他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其原因,据推测是因为泰勒斯观察到世界上的许多物体里都包含有水。但是,这种仅仅通过直接观察得来的答案必定是不可靠的。 因为可以同样观察到,许多物体并不包含有水。不仅如此,根本的问题在于:通过感觉观察的世界在时时刻刻的变动着。 比如,我看到一张纸。但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不长的时间之后,这张纸就将被各种因素腐蚀,最终消失不见。 不仅是纸,世界的所有物体无一例外都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哪怕是石头,千百年之后也会腐烂,哪怕是大海,亿万年后也会变成沧田。也就是说,仅仅依赖感觉不可能找到世界的不动的,静止的本源物质。于是,在经过了阿纳可西曼得的“无限”本源和其学生阿纳可西美尼的“气”本源(这个气就是空气,与中国哲学中的“气”不同)学说后,有一个著名的人出来彻底终结了这种依赖感觉对世界本源的寻找,这个人就是:赫拉克利特。他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迈进同一条河流。 仅这一句话,就将以前的所有利用感觉寻找世界本源的企图打破了。道理正如前面讲的,通过感觉了解到的世界,不论是河流,是空气,是房屋,是山川,是大地,他们都在永恒的变动中,而且从这种变动中找不出什么不变的东西,也就是说,仅仅依赖感性找不到变化的依据和标准。 在第三章的第十三小节,王教授针对此做了哲学上的总结:这种努力之所以归于无效,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有第一因的存在,西方的哲学是按照原因结果这种路线行进的。所谓第一因,就是这个原因不但是别的结果的原因,其本身也是自己的原因。换言之,第一因这个原因是自己的原因。或者说,由于一个物体运动是被其他物体推动,所以推动者是因,运动者是果,那么作为第一因的这个物体,它自己是自己的因和果,换言之,它的运动不需要他物的推动,它本身就可以自行运动。

对于人来说,找不到变化的依据和标准,这就意味着人根本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不仅不可忍受,而且根本与实际不符。古希腊时代的人类对世界的了解虽然不多,但也早已越过了动物界,早已懂得了怎么样利用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标准和依据必然是存在的,只是通过感觉找不到罢了。 于是希腊的哲人转变了方向。还是这个赫拉克利特,第一个找到了这个方向,这就是人类的语言世界,或者说是思维世界。 他提出,虽然世界在永恒的变动,但是这种变动中必定能找到依据和标准,这依据和标准就是:逻各斯。在希腊语中,逻各斯的意思就是“语词”。也就是说, 赫拉克利特把人们对世界本源的寻找转到了对自身思维的思考上,并由此奠定了西方哲学其后两千年的大致方向。

西方本体论的开创

紧接着赫拉克利特的另一个哲人就是巴门尼德——西方本体论的开创者。所谓本体论,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纯粹的思维世界里寻找世界本源的努力(插一句,这也是这种本体论的思考方式必然失败的原因)。 方向已经指明,巴门尼德便开始思索人类的思维世界。他发现了什么呢?

他发现,人类的语言——也就是思维,必然是静止的,永恒静止。由于巴门尼德的发现对于其后的讨论至关重要,在此详细的阐述一下其思考过程:

巴门尼德是如何做的呢?他抓住了语言中连接主语与述语的那个系词,在英语里是be,在希腊语中是einai,在德语中是ist. (王教授也讲到在汉语中,系动词是“是”,但“是”在汉语中与在西方语言中是完全不相同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古代汉语的教材,在最后我会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我不同意将“是”放在这里当做系动词)

系词是判断句的中心环节,由他连接主语和述语。但系词绝不是等号,原因如下:如果用英语说几句话,比如

Something is red;  Something is green;  Something is brown;Something is yellow….., 在这些句子里,red , green, brown, yellow 是颜色,是性质和属性,相互之间不同,可以看到,is 也就是be动词一定不是等于号,否测这几句话中的something必定就互不相同了。那么be动词是什么呢? Be动词其实是思考,是纯粹思维。正是通过思维,才能把red,green,brown和yellow赋予something,如此,诸感性杂多才能获得统一,即都归属于something而不会互不相关。因此,如果我们能理解something,能够知道这个静止的存在物,这必定是be动词的功劳。Be动词就是一个动作,它创造出了something,也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思维世界里的一个范畴。 同时,由于地球上的语言都符合这一普遍的道理,或者说人类语言的逻辑性是普世的,所以,创造出存在物的这个动作可以猜想是属于一个超越了所有人类的绝对的,客观的思维,来自神的思维。 这个客观的思维创造出了存在这个绝对静止的概念,人只有首先(逻辑上的先,比如,说这是人,那么在逻辑上首先是:这是动物。说到这是动物,就必然在逻辑上首先是:这是生物,如此类推至逻辑上的顶点是:这是存在) 思考到“存在”,然后才能把无限多的属性赋予这个存在,使之成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物体。所以,这就叫客观唯心主义。

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王教授举了一个黄河的例子,黄河时时刻刻在流动,而且河道也多有改变。但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提到黄河时,他们心中所想的东西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这条被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这么看来,人们所说的”黄河“并不是那条不断流动,时刻改变的河流,而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概念‘,是个恒定的‘存在’。  如果人们所说的“黄河”并不指同一种存在,那么人和人之间如何交流呢?没有交流,人类的社会如何发展呢?

这就是由巴门尼德开创,并在柏拉图那里得到完善的客观唯心主义。在第87页,王教授分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三层意思:第一,思维世界是客观的,思维世界的客观规律可以在语言中被发现;第二,思维创造出存在;第三,思维与存在同一,思维决定存在。  未完待续

全家福 发表于 2008-05-29 18:59:34

[回复] [编辑] [投诉] [推荐给好友] [收藏此帖]

回复

全家福

[ID:ning222047@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投诉] 沙发

西方哲学中旧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思想的对立

第八十七页,接着客观唯心主义的产生,王教授写到:因而,在本体论点的起步之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被正式提出来了,而且获得了初步的答案:思维决定存在,故而思维与存在同一。

哲学思考的根本点就是询问为什么,是思考本源,化繁为简,化多为一。看到这里我们应该马上提问:那么这个客观的思维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呢?

但是这个问题在西方的本体论那里被屏蔽了,原因在于,王教授写到:

客观思维原指思维的纯粹活动,现在它成一个客观世界,也即一思维规定,范畴之世界,活动就有被实体化之倾向。这导致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之构造。把思维规定实体化,用的方法是受到了语言规则的诱导,即把to be(去存在)主语化。这样就隐去了一个追问:那超越感性之纯粹思维的来源是哪里? 现在通过把客观思维之规定实体化,就决断了这些规定的绝对先在性。规定的绝对现在性。规定的绝对性使思维的纯粹自发活动(to be)转化为规定本身的逻辑属性。这一转化,其实是存在的降格,即降格为诸存在者的共同属性,与存在者的其他逻辑规定同等并列。存在,作为客观思维的自发性,从此隐失于思维规定的实体性中。试图将此自发性拯救出来的努力,要到近代哲学,特别是康德和菲希特的先验自我学说那里才开始,这是后话。现在,思维规定与感性脱离,成了自在自为的世界。至于这个世界的来离问题,则在这种本体原则中无限耽误了。本体论阻止这一追问。但问题并不因为被压抑而消失。尽管它是本体论之盲点,却也正是此盲点,注定了西方本体论学说绵延千年的内部冲突。这就是有名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第八十八页,无改动)

王教授用哲学化的语言阐述了这一道理。我以为在这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be动词本是个动词,动词就意味着有动作。但是在巴门尼德的思考里,这个be动词变成了名词,也就是being——存在者,这样做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动作被取消了。打个比喻,如果想吃树上的桃子,必须先爬到树上,然后才能吃到桃子。但是在西方本体论的理论中,人类不用爬上树就可以摘到桃子,桃子是被某个神或者叫做客观思维摘下来的,人类要做的不过是吃桃子。把桃子换成存在,这就是说,人类用不着去爬树——思考,就可以得到桃子——存在这个概念。存在这个概念是某个神或者说客观思维首先做好了,然后送给我们的。这么说也许比较粗浅,但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里,人是没有主动性的,人的思考能力来自于神的馈赠。人真正成了神的奴隶,要知道,这种奴隶是彻彻底底的,奴隶相对于其主人甚至没有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奴隶当然就是牲畜罢了。请注意,我绝不要否认神性,神性作为人之为人的本性之一,是不可能被否认的,但是,神性不能以西方本体论的方式来承认,因为后果非常严重。

本体论的巨大缺陷,就是它不能说明客观思维的来源,只能虚构出一个神之类的实体来作为救命稻草。 正是因为这个缺陷,才导致了旧唯物主义的出现与对立(旧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说法,以区别于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旧唯物主义解释了客观思维的来源: 感性世界(人依靠感官了解到的现实世界)虽然在不停息的运动着,但这运动本身就包含了某种客观规律,所以说,感性世界本身包含了“存在”,凡是存在就必然包含客观规律,而人类思维的出生地,正是这个与人类无关的感性世界,所以,人类思维的客观性,来源于感性世界中的客观规律。具体的过程是,人类利用感官去感知外部世界并获得大量的感觉材料,然后利用思维能力去辨伪存真,从而发现真理和本质。  所以,旧唯物主义坚决反对客观思维实体或者说神一样的实体的存在。

在此原则下,旧唯物主义便形成了一个核心概念:物质。现实的感性世界就是由物质组成的,叫做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本身一定包含着客观规律或者说真理,人类只有通过“精神”努力地探索,探索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才能发现其中包含的真理,此处的“精神”是旧唯物主义的概念,用以相对于“物质”。 “精神”不仅包含了人的理性认识,也同时包含了人的感性认识(与此相区别,在客观唯心主义中的一对相对的概念是“存在”和“思维”)可以看到,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中必定剔除了客观思维,客观思维被放在了“精神”这个概念的领域里,人类之精神还包括人的感性认识。

旧唯物主义只是表面上解决了客观精神的来源问题,其实它不过是用另一种方法掩盖了问题。 因为旧唯物主义的立论基础——感性世界(人依靠感官了解到的现实世界)本身包含了客观规律,这是不可能被合理的论证的。道理很简单,所谓感性世界就丝毫没有客观性可言,不要说任意两个人的感觉都不可能一样,就是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感性认识也会千差万别,久入鲍鱼之肆则不闻其臭,双手在凉水里浸泡一会就可以暂时感觉不到热度。 所以,相信从感性世界中可以找到客观的规律,这必定出自一种迷信,或者说,出自信仰。从这一点上说,旧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是相同的,他们都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

旧唯物主义对西方科学的指导

请千万不要忘了,哲学决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的人玩的思维游戏。它的任务是为了探索世界的本源,为了寻找客观的规律,以此为人类利用和改造世界提供基础。

巴门尼德寻找到了思维世界中的客观规律,找到了思维世界中一切物体的逻辑上的顶点是:存在,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思考了世界。巴门尼德分析道:人们只能思考到存在,不能思考到不存在。那么请看地上的一只猫,我会认为,在这只猫的身体轮廓线之内,在这么一段范围里,存在着这只猫。但是在其身体轮廓线之外的部分呢,一般认为不存在这只猫。这就是矛盾,人不能思考不存在,因此“不存在”猫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在这只猫的身体轮廓线之外依然存在着这只猫。但怎么看不见呢?很简单,人的感觉太不敏锐。所以,依照巴门尼德的说法想象一下,这只猫就好象是一锅烧开的热水,不断向外界散发出水蒸气,这水蒸气遍布了世界的所有角落,因为如果有一个角落没有的话,那个角落里就不存在这只猫,按照巴门尼德,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整个世界都是这只猫,这只猫就是整个世界。相同的道理,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运动是不存在的,因为不能思考不存在,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的一些结论:比如飞矢不动。不仅是飞矢不动,甚至连整个世界也是不动的,世界是永恒静止的。(西方哲学史第七版 第23页)

所以巴门尼德说,世界就是“一”——一个整体,“一”是静止的,永恒静止;世界上所有物体看起来不同,实际上这种不同是虚假的,所有的物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以推论,我们这个世界必定是个完美的球体(当作思考题请大家自己推论)。

但是这个结论非常令人难以接受,可以看到,世界在不停的运动。    但是必须指出,这个结论是符合逻辑的答案,而且可以为我们带来运动的标准和依据——运动是虚幻的,静止才是本质。 所以虽然这个结论难以接受,但还是被后来的哲学家们承认了,只是他们做了调和。 一方面,他们认为世界毫无疑问在运动,所以世界并不是一个“一”, 这是承认世界的运动性;另一方面,变动中必须有依据,所以他们接受这个世界必有一个静止的本源。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世界的根本是许多个“一”,这些“一”就是原子,原子是人的感觉感受不到的。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这些原子组成的,但原子本身相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一’,原子本身是不可分的。

原子论是个了不起的发现。现在人们一说起科学研究,似乎就必须要高科技的仪器,这根本就是个误解。实际上人类的感觉器官就是非常精密的仪器,是自然界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不仅如此,人类更有一个威力无比的大脑,这是最有力的工具,大脑结合感官,这样的组合已经是黄金塔配。我以为很多对自然界的重大发现都已经在古代完成了,人类几千年来所要做的,只是技术的积累和进步。

原子论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原子论也有根本性的失败,这在旧唯物主义中已经讲过了,“原子论“根本就是建筑在信仰的基础上。所谓的”原子“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东西,而是人的思维世界中的一个概念。所以原子论被最终被理论物理的发展打破就是必然的。很有意思,理论物理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看到,自古以来的东方传统(比如佛学和道家)对世界本质认识的正确性。其实通过对原子论本身的分析,同样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方科学自原子论带来的巨大缺陷。

巴门尼德认为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一”,所以原子论者接受了这个说法,认为原子是不可能分割的,所以他们从不思考原子内部的情况。如果原子运动状态的改变了,这必定源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至于原子内部是怎样的,从来没有思考过。这就是说,如果任意一个物体(把这个物体看做原子)的状态改变了,这必定是源自外因而不可能是内因(在原子论思维中,根本就没有内因)。这个道理深刻影响了西方科学的发展,比如牛顿,“在写作他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时依然用原子论的术语思考”(西方哲学史第七版第37页,自然哲学就是科学)。 原子论仅仅在理论物理的领域里失去了它的光辉。但是它依然顽固的指导着西方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最典型的就是医学和所有的社会科学。比如在医学中,西医最典型的疾病理论是靶细胞理论,而中医是阴阳平衡理论。西医看病必须首先找到标靶(也就是外因)的位置,毒性,种类等等属性;中医看病必须首先找到阴阳(也就是内外因)之间的相互强弱关系。 通过哲学的反思,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至少可以说,以西医为评判的标准来讨论中医是否是科学,这本身就是极不科学的。问题的核心同样是哲学的追问: 科学到底是什么? 怎能得到科学的真理? 可以看到,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这个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西方“科学”的不科学本质会更加的暴露。很可惜,大部分人不愿意相信讲道理的结果,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利用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种种“幻象”,但是“幻象”既然是“幻象”就必然要被打破,只是需要付出极为惨痛的教训。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笛卡尔对西方传统的反叛

从本体论的发展中,我们再次体会到了一个最朴实的真理:任何优点同时就是缺点,最大的优点同时就是最严重的缺点。可以看到,本体论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有了信仰,人们就坚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也许是不可能的任务,比如认识客观世界。但是优点同时也就是缺点,西方本体论的根本性缺点正在于这个被当作信仰所坚信的东西本身。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在客观唯心主义那里,它是一个客观思维,是神;在旧唯物主义那里,它是人,但这人并非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而是抽象的人,是人的概念(比如英语里person之于people的区别,前者是具体的人,后者是抽象的人)。总之,西方本体论的最大缺陷就是(这个最大缺陷却也是其最大优点),在真理与现实的关系中放逐了人本身(96页)。 我以为,在这里王教授没有说清楚“人”的本意,西方本体论的最大缺点是:把个人,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从真理与现实世界中排除出去。实际上这也正是西方古代文化的一大最大缺陷:很多个人在这样的文化里找不到其合适的位置,所有的个人,或是努力去实现人这个概念所包含着的全部内涵,这种抽象意义上的人可以认识到世界的全部真理,可以领导人们昂首阔步的胜利前进,它是一个大英雄,是个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人,最重要的是,英雄和普通人的关系是绝对的领导与被领导,是绝对的赐予与接受,顺序是被严格限定死的。当然,如果人们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如此一位大英雄,伟大的领袖,那么他们只能转而信仰那个超越了一切的神,最伟大的主宰者,作为条件,人们必须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等待着神告诉我们所有的答案。 不论是对于领袖还是对于神,普通人都只能作为一个苍白的数字,作为一个无意义的名字活在世界上。总之,个人生存的意义在近代以前的西方文化里是被抹去的,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对自身能力的发现,这一传统必将被彻底的颠覆,个人主义必将崛起,而且是崛起过度。

迈出反叛第一步的人是笛卡尔,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是对整个古代西方哲学的革命。那么这个革命是怎么开始的呢?

在论述西方古代本体论的开山鼻祖——巴门尼德的时候,王教授重点讲了巴门尼德对语言中的被be动词的分析。巴门尼德思想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认为”是“不是个动词,而是个名词。动词就是动作,“be”不是动词就意味着,判断某个东西“是”什么这个动作不是人自身做出的,而是由一个超越了人的“神”(客观思维)做出的,人只是接受了“神”的思维结果。所以,反叛的第一步就是推翻“神”的统治。

笛卡尔想到,并非某个客观思维或是神告诉人:这是桌子,那是椅子;而是————人自己,想到这是桌子,那是椅子。这样,人确立了自己对于思考的主体地位,人成了自己思想的主人。在西方古代本体论的环境里,“这是黄河”这个结论是被某个客观思维或是说神创造出来的,人要做到的只是从神那里得到这个结论,但是经过笛卡尔的反思, 人终于认识到, 不是神或是客观思维告诉人,而是人自己思考并最终得到结论。 简单说,“这是黄河”这句话应该被包含在一句更大的句子里:我认为这是黄河。 我是谁?我是人,不是神。笛卡尔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特此抄录王教授的原话如下:

笛卡尔从怀疑一切既有的定论开始,把一切定论都作为未经证实的假定而将其撇开, 古希腊时代开始的超验的,从外部规定事物和人心的客观真理世界在被怀疑之列,古代唯物主义本体论所肯定的物质实在也在此列。 人的灵魂和肉体的真实性同样要被质疑,他要找到最后的不可怀疑者,以此作为哲学出发的自明性公理。这公理找到了,我在怀疑之间事情本身不可能被怀疑,怀疑是思维,故而“我在思维”这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 我思维的对象,具体内容或许不存在,我对他们的判断和认识或许有错,但是我不能否定我在做判断,认识和思考(第98页)。

我以为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人们发现了自己拥有的巨大力量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自信和对基督教上帝的反叛。

我以为,笛卡尔的这一步思考带来的最直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信仰被打破了。 什么是信仰?信仰一定是超越了单个人的某个实体,比如上帝,或是道德理想,比如仁义礼智。 请注意,在笛卡尔的思想里,明明确确的说:我在思考,而非人在思考。这正是笛卡尔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地方。前面说过,不管是旧唯物主义或是客观唯心主义,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信仰是超越单个人的东西,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相信,自己可以超越个人的局限去认识现实世界并得到客观的真理,虽然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实际上他们认识到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他们心存一念,他们至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是这一点在笛卡尔这里被打破了,因为笛卡尔说,“我在思考”而非人在思考。我是谁,我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抽象的人的概念;我是非常具体的个人,我就是张三,李四,王五。所以,“我认为这是黄河”可以换成“张三认为这是黄河;李四认为这是黄河;王五认为这是黄河”,这其实回到了哲学思考的最初,在世界本源那一部分中讲过,每个人感觉到的现实世界都是互不相同的,所以,张三看到的黄河,李四看到的黄河和王五看到的黄河都是不相同的。 如果每个人所说的“黄河”是互不相同的,那么交流就没法进行,社会也就不可能发展,哲学正是要回答,为什么人人都可以认识到一个普遍的,客观的“黄河”。巴门尼德告诉我们答案在语言中,在思维世界里。于是他设想了一个客观的,普世的思维世界的存在,旧唯物主义起而反对,认为真正客观的是物质世界,人(这是抽象的人的概念)可以通过精神认识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和真理。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他们都不能够自圆其说,都必须借助于信仰的帮助,这信仰,对于前者来说,是客观的普世的思维世界的存在;对于后者来说,是客观的人类(抽象的人,人的概念)之精神活动。但是信仰被笛卡尔的反思打破了(这正满足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个人主义的要求,而且笛卡尔的反思确实击中要害),不管是精神活动还是思维世界,都被个人化了,属于具体的个人,属于张三李四和王五。没有什么可以超越个人,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单个的个人之间能够形成关于世界的统一的,客观认识吗?人类(所有具体的人的总和)能够认识自然界吗?

西方哲学绕了一个大圈,回到了起始点。我们很熟悉,这正是所谓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重新起步的哲学必将不会回到老路,而是要开辟新路,这就是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

认识论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笛卡尔一定清楚自己思想的严重后果,信仰被打破了,如此人类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所以他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笛卡尔找不到路,他只能重新回到了神的怀抱,创造了所谓的“天赋观念”。 天赋观念回到了神那里,但是逐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是一本说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哲学著作。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具体的哲学知识,没有仅仅满足于把这些知识和他们背后的思想像是展览会似的展示出来,而是通过揭露这些思想内在的联系,展示出了一整幅西方哲学的思想历程,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有了这样的一条主线,可以使我们在阅读和思考西方哲学时,迅速准确地抓住其思想脉络,这就好比观棋,知道了规则,立即就可以参与到双方的对弈之中,甚至可以看到比当事人双方更加有创意的见解。否则,外行看热闹,不了解规则和棋路的人永远只能做个看客,甚至连做看客的兴趣也会渐渐丧失。 所以,窃以为有必要把这样一本好书介绍给大家,以下就是本人读此书的笔记与心得体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

哲学有什么用?

同大多数哲学类书籍一样,本书在序言里就提出了这么一个老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窃以为,这个问题的提出,正反映了哲学在当代的窘境。中国的哲学传统已被基本打倒,成了装饰和点缀这自不必讲。西方的哲学,也已经走到了其发展的瓶颈部位。东西方的哲学家们(基本是按照西方的路数)编织着复杂精密的学术象牙塔。其发展完全与大众无涉,与社会无关。既不能为普通人解疑答惑,也不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多少有益的贡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才一次又一次地提了出来。

哲学有什么用?问题既然提了出来,那么就必须回答。在第110页,王教授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比如,国民性格与社会制度,谁决定谁?相信制度有决定作用的人,主张创设新制度。于是立志把西方的所谓先进制度搬到中国来,但实践之下,立刻走样,西方制度的优点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成了新瓶装旧酒,原有的弊端一概照旧。于是,人们开始相信决定制度能否发挥效用的是国民性,因为制度需要人来执行。于是,提高国民的民情,觉悟,就成了成败的关键。于是主张对大众做启蒙,以提高国民的“现代”意识。思想运动起来,引进西方思想教育中国人,一段时间内看着轰轰烈烈,但其实收效甚微,广大老百姓依然麻木不仁,甚至对旨在拯救他们的革命抱着看客的心理,遂使鲁迅这样的文化革命之主将痛心疾首,写出《药》一类的文章。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制度,人们又相信,国民的种种劣根性并非是天生,而是从不合理的制度所来,于是又发动新的革命去改革制度。如此循环求证,终无定见,而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结论无非是:国民性与制度是相互作用的。

这正如黑格尔在其著作中讨论过的,这种相互作用的范畴应用是还没进入概念,而只是站在概念的门口。在黑格尔看来,制度与国民性,这两个概念都是被一个更高的概念的所统摄的。这个更高的概念其实是国民性与制度两个方面的共同基础。国民性与制度都是被文化精神所统摄的,两者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所以制度之精神实质与国民性格之内在根据,原是一样的东西。光是制度的改造或国民性格的改造,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指标不治本。(第111页,有改动)

这是黑格尔从历史哲学的高度阐述的哲学之所用,看起来还是离一般人较远。其实,仔细思考一下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对此,王教授让我们思考诸如“美是什么“这一类的所谓超验问题。 其实还有比这根伟简单明了的问题,比如,每个人从记事起就会有这样的经历,小孩子做了一些事情,父母以及周围的人就会表现他们的态度,或者是赞扬:这么做是正确,是对的;或者是批评:这么做错了,是不对的。 伴随着赞扬的奖励,伴随着批评的是惩罚。在不断的被惩罚和奖励中,小孩子逐渐地了解了大人的思路,知道了只能做对的,不能做错的。对“对”与“错”的判断,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现在不是有很多书教会大家怎样成功吗? 其实想要成功只要想着一句话就足够了,这就是:只做对的,不做错的。试想,如果能够总是做出相对于他人来说“对”的事情,人际关系不就可以逐步改善,不是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渐入佳境了吗? 如果能做相对于自然界“对”的事情,科学不是就可以发展,技术不是就可以进步了吗?

所以说,研究“对”还是“错”,这真正是死生大事,不可不查。但是怎么样才能尽量只做对的,不做错的呢?  我以为至少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的核心是问这么样一个问题:什么(事情)是对的?  答案可以是,助人为乐是对的,拾金不昧是对的。当然,对于想要升官的人来说,永远紧跟上级,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这似乎也是‘对’的;对于想要发财的商家来说,必须紧跟消费者的心理,察消费者之颜,观消费者之色,投消费者之好。但是仅仅这样就能够成功了吗?显然不能,很明显,上级和消费者的所好千变万化,其颜色的变化更是阴晴无常,如果仅仅停留在查和观的地步,止步于猜测的程度,很明显这将永远是个落后者,将永远被牵着鼻子走,避免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时,有人会进一步想到下面这个问题,这就是成功的第二种方法:‘对’是什么(事情)?看起来这不过是把主语和谓语掉了个,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交换一下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就把我们带进了哲学的领域。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些问法:‘对’的标准是什么?‘对’的根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做是“对”,那么做是‘错’的?等等。 类似的问题大家在一定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为什么那么是错的?”此类问题经常让我们感到疑惑,感到不解。但是,一旦找到问题的标准答案,找到对的依据,对的标准,显然,只要按照这依据和标准从事,就可以永远只做对的,不做错的了。当然,知道了依据和标准并不能保证一定做正确的事情,但即便不能够完全正确,也可以部分正确,努力正确;即便做错了事,也不会稀里糊涂,也可以知道错在哪里。

这第二种方法的根本,便是要寻找一种标准和根据,或者说规律。在现实的世界中,‘对‘的事情无穷无尽,如果仅仅记住所有正确的事情,这必定是不可能的,谁能够记住无穷无尽的“对”的事情呢?(或者说,仅仅依靠经验是不足以成功的,必须要超出经验去寻找经验的本源和根据,是为“超验”)  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就是要找到“对”的标准, 并且不断把这标准简化,最好将其简化成几条,甚至一条,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试想人人只需要遵循这唯一的 “正确”的标准行事, 成功不是指日可待的吗?

为了能够找到“对”的标准,就必须要进行哲学的思考。哲学的思考,从上面的分析看,其根本目的不是别的,就是反本求源,在运动中找出静止,在变化中找出不变,在纷繁复杂中的世界中找到一两条运动和变化的依据。寻找本源,化繁为简,化多为一,这就是哲学要做的事情。 这需要人们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总之,一定要下工夫,一定要不断努力。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以寻找本源和化繁为简为目标的哲学思考,也绝不是高深莫测的,更不是与普通人毫无关联,恰恰相反,哲学就是生活的道,“道,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也”。 所以说,哲学思考绝不是少数高人的专利,而是出自每个人都拥有的本性。每个人,都必然的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想要去了解和把握周围变动的世界,因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保证。 在书中,王教授写道,“人”,不同于其他的动物,我们没有尖牙利齿,没有坚硬的外壳,不能飞翔,不能高速的奔跑,可以说,作为一个动物,人是不完善的,是个没有完成的作品,人本应该被大自然淘汰的。可以人有思考的能力,有想象的翅膀,或者说,人有哲学思维的本性,人通过哲学思维可以创造工具,可以改造世界,只有施展这种本性,人才能够生存,只要充分发掘这种本性,每个人都能够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成功哲学,幸福哲学,人生哲学,利用这些哲学指导生活,每个人都可以一定程度上获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唯其如此,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和谐。

世界的本源

前面说过,哲学思考的起点和根本目的就是寻找本源和化繁为简。毫无疑问,这个工作应该首先从对现实世界的研究做起。看看周围,现实是一个变化莫测,运动不息的地方。想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幸福的生活,哪怕只是为了在这样一个地方站住脚,就必须试图在绝对的运动中,在永恒的变化中找到一些静止和不变,以这些静止和不变作为行动的根据,人类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发展。所以,哲学思考的第一步就是去思索周围的世界。这是为了弥补人在自然进化中的不足,是人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根本保证。 可以看到,这思考正是现在所说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是不可能分割的,哲学的思考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这从“原子论”对西方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哲学的一个目标就是思考世界的本源。为什么要思考世界的本源呢? 为了寻找变化的标准和依据。如果看似纷繁芜杂的事物是由几种,或是一种基本的物质构成的,毫无疑问这将给我们对世界的探索带来莫大的方便,可以使我们在把握变化和运动时找到一个十分坚实的基础。

西方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人是泰勒斯,他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其原因,据推测是因为泰勒斯观察到世界上的许多物体里都包含有水。但是,这种仅仅通过直接观察得来的答案必定是不可靠的。 因为可以同样观察到,许多物体并不包含有水。不仅如此,根本的问题在于:通过感觉观察的世界在时时刻刻的变动着。 比如,我看到一张纸。但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不长的时间之后,这张纸就将被各种因素腐蚀,最终消失不见。 不仅是纸,世界的所有物体无一例外都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哪怕是石头,千百年之后也会腐烂,哪怕是大海,亿万年后也会变成沧田。也就是说,仅仅依赖感觉不可能找到世界的不动的,静止的本源物质。于是,在经过了阿纳可西曼得的“无限”本源和其学生阿纳可西美尼的“气”本源(这个气就是空气,与中国哲学中的“气”不同)学说后,有一个著名的人出来彻底终结了这种依赖感觉对世界本源的寻找,这个人就是:赫拉克利特。他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迈进同一条河流。 仅这一句话,就将以前的所有利用感觉寻找世界本源的企图打破了。道理正如前面讲的,通过感觉了解到的世界,不论是河流,是空气,是房屋,是山川,是大地,他们都在永恒的变动中,而且从这种变动中找不出什么不变的东西,也就是说,仅仅依赖感性找不到变化的依据和标准。 在第三章的第十三小节,王教授针对此做了哲学上的总结:这种努力之所以归于无效,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有第一因的存在,西方的哲学是按照原因结果这种路线行进的。所谓第一因,就是这个原因不但是别的结果的原因,其本身也是自己的原因。换言之,第一因这个原因是自己的原因。或者说,由于一个物体运动是被其他物体推动,所以推动者是因,运动者是果,那么作为第一因的这个物体,它自己是自己的因和果,换言之,它的运动不需要他物的推动,它本身就可以自行运动。

对于人来说,找不到变化的依据和标准,这就意味着人根本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不仅不可忍受,而且根本与实际不符。古希腊时代的人类对世界的了解虽然不多,但也早已越过了动物界,早已懂得了怎么样利用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标准和依据必然是存在的,只是通过感觉找不到罢了。 于是希腊的哲人转变了方向。还是这个赫拉克利特,第一个找到了这个方向,这就是人类的语言世界,或者说是思维世界。 他提出,虽然世界在永恒的变动,但是这种变动中必定能找到依据和标准,这依据和标准就是:逻各斯。在希腊语中,逻各斯的意思就是“语词”。也就是说, 赫拉克利特把人们对世界本源的寻找转到了对自身思维的思考上,并由此奠定了西方哲学其后两千年的大致方向。

西方本体论的开创

紧接着赫拉克利特的另一个哲人就是巴门尼德——西方本体论的开创者。所谓本体论,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纯粹的思维世界里寻找世界本源的努力(插一句,这也是这种本体论的思考方式必然失败的原因)。 方向已经指明,巴门尼德便开始思索人类的思维世界。他发现了什么呢?

他发现,人类的语言——也就是思维,必然是静止的,永恒静止。由于巴门尼德的发现对于其后的讨论至关重要,在此详细的阐述一下其思考过程:

巴门尼德是如何做的呢?他抓住了语言中连接主语与述语的那个系词,在英语里是be,在希腊语中是einai,在德语中是ist. (王教授也讲到在汉语中,系动词是“是”,但“是”在汉语中与在西方语言中是完全不相同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古代汉语的教材,在最后我会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我不同意将“是”放在这里当做系动词)

系词是判断句的中心环节,由他连接主语和述语。但系词绝不是等号,原因如下:如果用英语说几句话,比如

Something is red;  Something is green;  Something is brown;Something is yellow….., 在这些句子里,red , green, brown, yellow 是颜色,是性质和属性,相互之间不同,可以看到,is 也就是be动词一定不是等于号,否测这几句话中的something必定就互不相同了。那么be动词是什么呢? Be动词其实是思考,是纯粹思维。正是通过思维,才能把red,green,brown和yellow赋予something,如此,诸感性杂多才能获得统一,即都归属于something而不会互不相关。因此,如果我们能理解something,能够知道这个静止的存在物,这必定是be动词的功劳。Be动词就是一个动作,它创造出了something,也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思维世界里的一个范畴。 同时,由于地球上的语言都符合这一普遍的道理,或者说人类语言的逻辑性是普世的,所以,创造出存在物的这个动作可以猜想是属于一个超越了所有人类的绝对的,客观的思维,来自神的思维。 这个客观的思维创造出了存在这个绝对静止的概念,人只有首先(逻辑上的先,比如,说这是人,那么在逻辑上首先是:这是动物。说到这是动物,就必然在逻辑上首先是:这是生物,如此类推至逻辑上的顶点是:这是存在) 思考到“存在”,然后才能把无限多的属性赋予这个存在,使之成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物体。所以,这就叫客观唯心主义。

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王教授举了一个黄河的例子,黄河时时刻刻在流动,而且河道也多有改变。但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提到黄河时,他们心中所想的东西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这条被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这么看来,人们所说的”黄河“并不是那条不断流动,时刻改变的河流,而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概念‘,是个恒定的‘存在’。  如果人们所说的“黄河”并不指同一种存在,那么人和人之间如何交流呢?没有交流,人类的社会如何发展呢?

这就是由巴门尼德开创,并在柏拉图那里得到完善的客观唯心主义。在第87页,王教授分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三层意思:第一,思维世界是客观的,思维世界的客观规律可以在语言中被发现;第二,思维创造出存在;第三,思维与存在同一,思维决定存在。  未完待续

全家福 发表于 2008-05-29 18:59:34

[回复] [编辑] [投诉] [推荐给好友] [收藏此帖]

回复

全家福

[ID:ning222047@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投诉] 沙发

西方哲学中旧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思想的对立

第八十七页,接着客观唯心主义的产生,王教授写到:因而,在本体论点的起步之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被正式提出来了,而且获得了初步的答案:思维决定存在,故而思维与存在同一。

哲学思考的根本点就是询问为什么,是思考本源,化繁为简,化多为一。看到这里我们应该马上提问:那么这个客观的思维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呢?

但是这个问题在西方的本体论那里被屏蔽了,原因在于,王教授写到:

客观思维原指思维的纯粹活动,现在它成一个客观世界,也即一思维规定,范畴之世界,活动就有被实体化之倾向。这导致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之构造。把思维规定实体化,用的方法是受到了语言规则的诱导,即把to be(去存在)主语化。这样就隐去了一个追问:那超越感性之纯粹思维的来源是哪里? 现在通过把客观思维之规定实体化,就决断了这些规定的绝对先在性。规定的绝对现在性。规定的绝对性使思维的纯粹自发活动(to be)转化为规定本身的逻辑属性。这一转化,其实是存在的降格,即降格为诸存在者的共同属性,与存在者的其他逻辑规定同等并列。存在,作为客观思维的自发性,从此隐失于思维规定的实体性中。试图将此自发性拯救出来的努力,要到近代哲学,特别是康德和菲希特的先验自我学说那里才开始,这是后话。现在,思维规定与感性脱离,成了自在自为的世界。至于这个世界的来离问题,则在这种本体原则中无限耽误了。本体论阻止这一追问。但问题并不因为被压抑而消失。尽管它是本体论之盲点,却也正是此盲点,注定了西方本体论学说绵延千年的内部冲突。这就是有名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第八十八页,无改动)

王教授用哲学化的语言阐述了这一道理。我以为在这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be动词本是个动词,动词就意味着有动作。但是在巴门尼德的思考里,这个be动词变成了名词,也就是being——存在者,这样做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动作被取消了。打个比喻,如果想吃树上的桃子,必须先爬到树上,然后才能吃到桃子。但是在西方本体论的理论中,人类不用爬上树就可以摘到桃子,桃子是被某个神或者叫做客观思维摘下来的,人类要做的不过是吃桃子。把桃子换成存在,这就是说,人类用不着去爬树——思考,就可以得到桃子——存在这个概念。存在这个概念是某个神或者说客观思维首先做好了,然后送给我们的。这么说也许比较粗浅,但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里,人是没有主动性的,人的思考能力来自于神的馈赠。人真正成了神的奴隶,要知道,这种奴隶是彻彻底底的,奴隶相对于其主人甚至没有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奴隶当然就是牲畜罢了。请注意,我绝不要否认神性,神性作为人之为人的本性之一,是不可能被否认的,但是,神性不能以西方本体论的方式来承认,因为后果非常严重。

本体论的巨大缺陷,就是它不能说明客观思维的来源,只能虚构出一个神之类的实体来作为救命稻草。 正是因为这个缺陷,才导致了旧唯物主义的出现与对立(旧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说法,以区别于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旧唯物主义解释了客观思维的来源: 感性世界(人依靠感官了解到的现实世界)虽然在不停息的运动着,但这运动本身就包含了某种客观规律,所以说,感性世界本身包含了“存在”,凡是存在就必然包含客观规律,而人类思维的出生地,正是这个与人类无关的感性世界,所以,人类思维的客观性,来源于感性世界中的客观规律。具体的过程是,人类利用感官去感知外部世界并获得大量的感觉材料,然后利用思维能力去辨伪存真,从而发现真理和本质。  所以,旧唯物主义坚决反对客观思维实体或者说神一样的实体的存在。

在此原则下,旧唯物主义便形成了一个核心概念:物质。现实的感性世界就是由物质组成的,叫做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本身一定包含着客观规律或者说真理,人类只有通过“精神”努力地探索,探索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才能发现其中包含的真理,此处的“精神”是旧唯物主义的概念,用以相对于“物质”。 “精神”不仅包含了人的理性认识,也同时包含了人的感性认识(与此相区别,在客观唯心主义中的一对相对的概念是“存在”和“思维”)可以看到,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中必定剔除了客观思维,客观思维被放在了“精神”这个概念的领域里,人类之精神还包括人的感性认识。

旧唯物主义只是表面上解决了客观精神的来源问题,其实它不过是用另一种方法掩盖了问题。 因为旧唯物主义的立论基础——感性世界(人依靠感官了解到的现实世界)本身包含了客观规律,这是不可能被合理的论证的。道理很简单,所谓感性世界就丝毫没有客观性可言,不要说任意两个人的感觉都不可能一样,就是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感性认识也会千差万别,久入鲍鱼之肆则不闻其臭,双手在凉水里浸泡一会就可以暂时感觉不到热度。 所以,相信从感性世界中可以找到客观的规律,这必定出自一种迷信,或者说,出自信仰。从这一点上说,旧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是相同的,他们都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

旧唯物主义对西方科学的指导

请千万不要忘了,哲学决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的人玩的思维游戏。它的任务是为了探索世界的本源,为了寻找客观的规律,以此为人类利用和改造世界提供基础。

巴门尼德寻找到了思维世界中的客观规律,找到了思维世界中一切物体的逻辑上的顶点是:存在,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思考了世界。巴门尼德分析道:人们只能思考到存在,不能思考到不存在。那么请看地上的一只猫,我会认为,在这只猫的身体轮廓线之内,在这么一段范围里,存在着这只猫。但是在其身体轮廓线之外的部分呢,一般认为不存在这只猫。这就是矛盾,人不能思考不存在,因此“不存在”猫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在这只猫的身体轮廓线之外依然存在着这只猫。但怎么看不见呢?很简单,人的感觉太不敏锐。所以,依照巴门尼德的说法想象一下,这只猫就好象是一锅烧开的热水,不断向外界散发出水蒸气,这水蒸气遍布了世界的所有角落,因为如果有一个角落没有的话,那个角落里就不存在这只猫,按照巴门尼德,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整个世界都是这只猫,这只猫就是整个世界。相同的道理,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运动是不存在的,因为不能思考不存在,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的一些结论:比如飞矢不动。不仅是飞矢不动,甚至连整个世界也是不动的,世界是永恒静止的。(西方哲学史第七版 第23页)

所以巴门尼德说,世界就是“一”——一个整体,“一”是静止的,永恒静止;世界上所有物体看起来不同,实际上这种不同是虚假的,所有的物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以推论,我们这个世界必定是个完美的球体(当作思考题请大家自己推论)。

但是这个结论非常令人难以接受,可以看到,世界在不停的运动。    但是必须指出,这个结论是符合逻辑的答案,而且可以为我们带来运动的标准和依据——运动是虚幻的,静止才是本质。 所以虽然这个结论难以接受,但还是被后来的哲学家们承认了,只是他们做了调和。 一方面,他们认为世界毫无疑问在运动,所以世界并不是一个“一”, 这是承认世界的运动性;另一方面,变动中必须有依据,所以他们接受这个世界必有一个静止的本源。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世界的根本是许多个“一”,这些“一”就是原子,原子是人的感觉感受不到的。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这些原子组成的,但原子本身相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一’,原子本身是不可分的。

原子论是个了不起的发现。现在人们一说起科学研究,似乎就必须要高科技的仪器,这根本就是个误解。实际上人类的感觉器官就是非常精密的仪器,是自然界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不仅如此,人类更有一个威力无比的大脑,这是最有力的工具,大脑结合感官,这样的组合已经是黄金塔配。我以为很多对自然界的重大发现都已经在古代完成了,人类几千年来所要做的,只是技术的积累和进步。

原子论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原子论也有根本性的失败,这在旧唯物主义中已经讲过了,“原子论“根本就是建筑在信仰的基础上。所谓的”原子“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东西,而是人的思维世界中的一个概念。所以原子论被最终被理论物理的发展打破就是必然的。很有意思,理论物理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看到,自古以来的东方传统(比如佛学和道家)对世界本质认识的正确性。其实通过对原子论本身的分析,同样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方科学自原子论带来的巨大缺陷。

巴门尼德认为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一”,所以原子论者接受了这个说法,认为原子是不可能分割的,所以他们从不思考原子内部的情况。如果原子运动状态的改变了,这必定源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至于原子内部是怎样的,从来没有思考过。这就是说,如果任意一个物体(把这个物体看做原子)的状态改变了,这必定是源自外因而不可能是内因(在原子论思维中,根本就没有内因)。这个道理深刻影响了西方科学的发展,比如牛顿,“在写作他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时依然用原子论的术语思考”(西方哲学史第七版第37页,自然哲学就是科学)。 原子论仅仅在理论物理的领域里失去了它的光辉。但是它依然顽固的指导着西方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最典型的就是医学和所有的社会科学。比如在医学中,西医最典型的疾病理论是靶细胞理论,而中医是阴阳平衡理论。西医看病必须首先找到标靶(也就是外因)的位置,毒性,种类等等属性;中医看病必须首先找到阴阳(也就是内外因)之间的相互强弱关系。 通过哲学的反思,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至少可以说,以西医为评判的标准来讨论中医是否是科学,这本身就是极不科学的。问题的核心同样是哲学的追问: 科学到底是什么? 怎能得到科学的真理? 可以看到,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这个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西方“科学”的不科学本质会更加的暴露。很可惜,大部分人不愿意相信讲道理的结果,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利用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种种“幻象”,但是“幻象”既然是“幻象”就必然要被打破,只是需要付出极为惨痛的教训。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笛卡尔对西方传统的反叛

从本体论的发展中,我们再次体会到了一个最朴实的真理:任何优点同时就是缺点,最大的优点同时就是最严重的缺点。可以看到,本体论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有了信仰,人们就坚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也许是不可能的任务,比如认识客观世界。但是优点同时也就是缺点,西方本体论的根本性缺点正在于这个被当作信仰所坚信的东西本身。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在客观唯心主义那里,它是一个客观思维,是神;在旧唯物主义那里,它是人,但这人并非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而是抽象的人,是人的概念(比如英语里person之于people的区别,前者是具体的人,后者是抽象的人)。总之,西方本体论的最大缺陷就是(这个最大缺陷却也是其最大优点),在真理与现实的关系中放逐了人本身(96页)。 我以为,在这里王教授没有说清楚“人”的本意,西方本体论的最大缺点是:把个人,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从真理与现实世界中排除出去。实际上这也正是西方古代文化的一大最大缺陷:很多个人在这样的文化里找不到其合适的位置,所有的个人,或是努力去实现人这个概念所包含着的全部内涵,这种抽象意义上的人可以认识到世界的全部真理,可以领导人们昂首阔步的胜利前进,它是一个大英雄,是个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人,最重要的是,英雄和普通人的关系是绝对的领导与被领导,是绝对的赐予与接受,顺序是被严格限定死的。当然,如果人们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如此一位大英雄,伟大的领袖,那么他们只能转而信仰那个超越了一切的神,最伟大的主宰者,作为条件,人们必须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等待着神告诉我们所有的答案。 不论是对于领袖还是对于神,普通人都只能作为一个苍白的数字,作为一个无意义的名字活在世界上。总之,个人生存的意义在近代以前的西方文化里是被抹去的,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对自身能力的发现,这一传统必将被彻底的颠覆,个人主义必将崛起,而且是崛起过度。

迈出反叛第一步的人是笛卡尔,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是对整个古代西方哲学的革命。那么这个革命是怎么开始的呢?

在论述西方古代本体论的开山鼻祖——巴门尼德的时候,王教授重点讲了巴门尼德对语言中的被be动词的分析。巴门尼德思想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认为”是“不是个动词,而是个名词。动词就是动作,“be”不是动词就意味着,判断某个东西“是”什么这个动作不是人自身做出的,而是由一个超越了人的“神”(客观思维)做出的,人只是接受了“神”的思维结果。所以,反叛的第一步就是推翻“神”的统治。

笛卡尔想到,并非某个客观思维或是神告诉人:这是桌子,那是椅子;而是————人自己,想到这是桌子,那是椅子。这样,人确立了自己对于思考的主体地位,人成了自己思想的主人。在西方古代本体论的环境里,“这是黄河”这个结论是被某个客观思维或是说神创造出来的,人要做到的只是从神那里得到这个结论,但是经过笛卡尔的反思, 人终于认识到, 不是神或是客观思维告诉人,而是人自己思考并最终得到结论。 简单说,“这是黄河”这句话应该被包含在一句更大的句子里:我认为这是黄河。 我是谁?我是人,不是神。笛卡尔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特此抄录王教授的原话如下:

笛卡尔从怀疑一切既有的定论开始,把一切定论都作为未经证实的假定而将其撇开, 古希腊时代开始的超验的,从外部规定事物和人心的客观真理世界在被怀疑之列,古代唯物主义本体论所肯定的物质实在也在此列。 人的灵魂和肉体的真实性同样要被质疑,他要找到最后的不可怀疑者,以此作为哲学出发的自明性公理。这公理找到了,我在怀疑之间事情本身不可能被怀疑,怀疑是思维,故而“我在思维”这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 我思维的对象,具体内容或许不存在,我对他们的判断和认识或许有错,但是我不能否定我在做判断,认识和思考(第98页)。

我以为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人们发现了自己拥有的巨大力量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自信和对基督教上帝的反叛。

我以为,笛卡尔的这一步思考带来的最直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信仰被打破了。 什么是信仰?信仰一定是超越了单个人的某个实体,比如上帝,或是道德理想,比如仁义礼智。 请注意,在笛卡尔的思想里,明明确确的说:我在思考,而非人在思考。这正是笛卡尔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地方。前面说过,不管是旧唯物主义或是客观唯心主义,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信仰是超越单个人的东西,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相信,自己可以超越个人的局限去认识现实世界并得到客观的真理,虽然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实际上他们认识到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他们心存一念,他们至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是这一点在笛卡尔这里被打破了,因为笛卡尔说,“我在思考”而非人在思考。我是谁,我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抽象的人的概念;我是非常具体的个人,我就是张三,李四,王五。所以,“我认为这是黄河”可以换成“张三认为这是黄河;李四认为这是黄河;王五认为这是黄河”,这其实回到了哲学思考的最初,在世界本源那一部分中讲过,每个人感觉到的现实世界都是互不相同的,所以,张三看到的黄河,李四看到的黄河和王五看到的黄河都是不相同的。 如果每个人所说的“黄河”是互不相同的,那么交流就没法进行,社会也就不可能发展,哲学正是要回答,为什么人人都可以认识到一个普遍的,客观的“黄河”。巴门尼德告诉我们答案在语言中,在思维世界里。于是他设想了一个客观的,普世的思维世界的存在,旧唯物主义起而反对,认为真正客观的是物质世界,人(这是抽象的人的概念)可以通过精神认识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和真理。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他们都不能够自圆其说,都必须借助于信仰的帮助,这信仰,对于前者来说,是客观的普世的思维世界的存在;对于后者来说,是客观的人类(抽象的人,人的概念)之精神活动。但是信仰被笛卡尔的反思打破了(这正满足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个人主义的要求,而且笛卡尔的反思确实击中要害),不管是精神活动还是思维世界,都被个人化了,属于具体的个人,属于张三李四和王五。没有什么可以超越个人,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单个的个人之间能够形成关于世界的统一的,客观认识吗?人类(所有具体的人的总和)能够认识自然界吗?

西方哲学绕了一个大圈,回到了起始点。我们很熟悉,这正是所谓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重新起步的哲学必将不会回到老路,而是要开辟新路,这就是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

认识论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笛卡尔一定清楚自己思想的严重后果,信仰被打破了,如此人类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所以他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笛卡尔找不到路,他只能重新回到了神的怀抱,创造了所谓的“天赋观念”。 天赋观念回到了神那里,但是逐


相关文章

  • 意大利留学笔记(四):关于书的问题
  • 通过对比萨大学法律系的观察,提出了让教授们回到法律系去的主张.可能有人会认为,你这个建议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君不见,中国的学者有着独特的"书房情结",追求的就是在自己家里的书房中品茗夜读的感觉吗?中国的教授们,即使你给了 ...查看


  • 哲学入门提高书籍推荐大全(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 学习前谨记 生活中有哲学的精神可以优化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得人能够不断超越自己.而读书能给予人一种生活无穷的乐趣和心灵的陶冶.哲学与读书溶入生活过程中,便使得人既有着智慧的思维认识,同时也具有了心灵的愉悦.学点哲学.读点好书, ...查看


  • 法律人必看的经典著作
  •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岳运生) 2008-11-19 08:59 1.<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 一本美籍华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让人感觉在美国,法律就是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 ...查看


  • 哲学书籍推荐
  • 哲学书籍推荐 2010-06-22 15:55:08|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简单一些的: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罗素的<西方的智慧>,不折不扣的哲普好书: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感 ...查看


  •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去世两个多世纪之后,"Metaphysic"一词方才出现.众所周知,后人编亚里士多德手稿时,编完<物理学>一书,便着手有关第一哲学手稿的编撰工作.由于手稿是亚里士多德在不同时期 ...查看


  • 西方哲学家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Socrate ...查看


  • 语文老师要看的书
  • 商友敬:语文教师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 2012-3-27 21:32阅读(2)下一篇:如何复制百度文库... |返回日志列表 赞赞赞赞转载(1)分享评论复制地址更多 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书巢",就等于没有家,就会心神无所安: ...查看


  • 清华大学推荐书目
  • 清华大学学生法学会推荐书目 1. 法律人的城邦 作者 : 强世功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评语 : 正是这种追求和信仰使我们在困难中不忘自己的坚持,在现实里不忘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每个法律人灵魂的守护神,它守护着我们的心灵, ...查看


  • 幸福心理学参考书
  •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 作者: Dennis Coon 本书译自原著最新修订的第9版,内容涵盖了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测量等心理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