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基本课型教学模式

东台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基本课型教学模式

东台市第一小学

目 录

第一部分 基本课型概述 ………………………………………………………………………1 第二部分 各课型教学模式及操作说明 ………………………………………………………2

第一节 读物推介课 ……………………………………………………………………………2

第二节 读中交流指导课 ………………………………………………………………………2

第三节 成果汇报课 ……………………………………………………………………………4 第三部分 典型课例教学设计 …………………………………………………………………5 《汤姆·索亚历险记》推介课教学设计 …………………………………………………………5 《乌丢丢的奇遇》读中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 ……………………………………………………6 《三国演义》读书成果汇报课教案设计 …………………………………………………………9

第一部分 基本课型概述

一、依据不同分类标准的课型划分

依据文本体裁,可分为诗歌阅读课,基本课型有诗歌诵读课、赏析课、读写课、诗配画欣赏课、诗歌阅读链接课等;故事阅读课,基本课型有故事复述课、赏析课、表演课、续编课、画故事课等;小说阅读课,基本课型有小说赏析课、名著导读课、表演课、创编课等。

依据教学活动方式分类,可分为读物推荐课,基本课型有诗歌、故事、小说的推荐课;方法指导课,基本课型有读书笔记指导课、阅读方法专题指导课等;交流赏析课,基本课型有诗歌、故事、小说的赏析课;成果展示课,基本课型有诗歌诵读课、故事表演课、读书知识竞赛课、读书演讲课等。

依据文本蕴含的主题分类,可分为母爱类主题、爱国类主题、诚信类主题、友情类主题等。

二、基本课型的确定

1.课型划分的交叉与融合

李政涛教授指出,“课型划分的复杂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维度之间常常有交叉”,“二是每一课型都可划分出不同的等级”, 有时为了使课型分类更为简洁清晰,“可将其划分为基本式课型和变式课型”。

我们尝试着将课外阅读校本课程的指导课课型进行分类, 由于划分的基点不同,分成了三大类,但是这三大类中其实是有交叉的,比如经典诗歌指导课课型中也可因教学形式的不同再划分出经典诗歌推荐课、交流赏析课、成果展示课;而经典小说指导课课型也可由于主题的不同选择划分出诚信主题的、勇敢主题的、成长主题、爱国主题的等等课型。另外每一大类下的小类还可划分得更为明晰,于是就有了上文中各类课型下的基本课型。因此课型的划分其实是既有交叉又是融合的。

2.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

我们认为可将依据教学活动方式分类的读物推介课、交流赏析课、成果展示课这三种课型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

(1)三课型的涵盖面广

以教学活动方式分类的三种课型,可以涵盖以文本体裁及主题内容划分的几种课型。

(2)三课型可体现一篇文章及整本书的阅读过程

一般地说,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或一部经典作品,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即读物推荐,引导学生认识经典,注重读书方法的点拨;交流赏析,师生、生生互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提升阅读的品位,让思维产生碰撞;成果展示,用各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分享阅读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 各课型教学模式及操作说明

第一节 读物推介课

读物推荐课就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以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方法作为课外阅读的“奠基”和“引领”,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把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

1.课堂结构

创设情境,展示书名→设置悬念,巧妙荐读→精选片段,初步感受→制定计划,课外阅读

2.具体操作说明

(1)创设情境,展示书名

推荐课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一般来说,可用动画视频、插图、歌曲、猜谜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当然,展示书名的时机可灵活一些,可在课始,也可在课中、课终,不必死搬教条。

(2)设置悬念,巧妙荐读

设置悬念是推荐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方法有:作者介绍,巧用书评,目录激趣,问题质疑等。

(3)精选片段,初步感受

书中人物描写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的句段,往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阅读的欲望。

(4)制定计划,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将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读书计划可依据所读作品的篇幅灵活制定。

首先,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阅读小组。自荐组长,制定好本组的阅读计划,按本组计划开展活动。保障课外阅读时间。每天坚持看课外书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为看书时摘录好词佳句做准备,每天坚持摘录几个好词、好句或精彩片段,并多写读书心得和读后感。每周五下午阅读课作为阅读交流课,交流各自一周来阅读的心得和感受。最后,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课外阅读,每月月末举行一次读书心得会或班级故事会,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每月各评出一名“阅读之星”或“故事大王”。

第二节 读中交流指导课

读中交流指导课,即主要针对整本书或某一系列的书,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后进行有效课堂交流指导的课。在读中交流指导课上,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说感想、谈体会、提困惑、解疑难、析内容、评人物、议写法,让学生分享读书收获,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持续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1.课堂结构

回顾书本,畅谈收获→提出困惑,质疑问难→精选话题,深入指导→总结收获,激励再读

2.具体操作说明

(1)回顾书本,畅谈收获

在教师导入主题之后,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作品内容,进行必要的概述。可以让学生谈谈弄清

作品主要讲了什么,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大致把握作者叙述的脉络;也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对于作品主要人物的认识,引导学生理清人物身份以及彼此间的关系,了解人物的大体经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提出困惑,质疑问难

课堂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感悟的回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无论是字词或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还是写作各方面的问题都可提出来。问题提出了,学生之间能帮助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答,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整个阅读过程中可概括为:自读——质疑问难——教师点拨——存疑再读——解释疑难。

这个环节,教师要作充分准备,既要研读文本,对文本中的问题作深入理解,又要熟悉学生,充分估计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作好指导的准备工作,以期在互动中刷新学生读书的深度。

(3) 精选话题,深入指导

继学生充分交流阅读收获、质疑问难后,教师需要精选话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作品形式到内容,从思想内涵到表达方式进行评论,解读作品的深刻意蕴。

一本书里隐藏着很多主题,它们都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首先,我们应该考虑话题从哪里来更合理。由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话题,不一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我们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伙伴同读”,并征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梳理出比较有价值的话题,因为这些话题来源于学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学生情感的聚焦点、疑难的纠结点,最能调动他们的讨论兴趣,最易形成错综交互的言语信息场。

其次,提出的话题应力求少而精。如果教师疲于提问,学生则被动应付,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到,高耗低效。所以,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主话题,它从实质上统领和包蕴学生在课前所提出的有价值的话题,具有较大的语意容量,能够有效诱发学生的多元思考。

第三,提出的话题要能引导学生呈现思维历程。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让倾听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体验分享的乐趣,逐步养成追根究源的阅读习惯。

一部优秀作品,总有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会成为一组组生动的画面定格留在读者脑中。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追述阅读过程中令自己或难忘或心动的细节,如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再现、咀嚼,感悟其中的深意。

作品由形式和内容所构成。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有着精彩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更因其高超的表现形式(包括结构、语言、艺术手法等)而流芳。因此,品味语言也是阅读交流指导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品得语言的精妙,习得表达技巧,方能更好地实现迁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身在阅读中所积累到的最具表达效果或最能彰显作品语言风格的精彩语段,在精读品悟的过程中揣摩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诀窍,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四、总结收获,激励再读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交流、引领,学生才和经典作品真正相遇,他们话题的认同与碰撞、互动与融通得到最大效应的同化。通过读中的交流指导,会激励学生再次走进书本,学生的视角就会被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与心灵世界。

课堂的最后,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多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为后面的成果展示课做准备。

第三节 成果汇报课

通常情况下,成果展示课是学生读完一本或一类书之后的一次读书成果展示活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展示,如自己设计的书签、采蜜卡、摘抄本、读书笔记、手抄报、自创绘本、日记、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展板,展板可设一些栏目,如读书明星的照片、读书心语、班组读书活动照片、参加读书活动获奖证书等。静态读书成果可放置于教室读书角、走廊、楼道等处,定期更换。

动态成果展示则以课堂或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为舞台,低年段以儿歌童谣的朗读、背诵、童话寓言等小故事的表演为主。中年段的展示形式竞赛、闯关、讲故事,可称为“开心辞典”班级版。高年段的展示形式多采用课本剧表演、演讲、辩论等,展示学生深度阅读成果,引领学生走向人物心灵世界,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1.课堂结构

创设情境,揭示主题→自主展示,适时评议→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2.具体操作说明

三个年段学生年龄及认知水平不同,因而他们的读书成果展示课型结构是有所区别的。但大致来说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流程:

(1)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用生动的语言或有趣的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入到课始状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敢于展示,乐于展示。

(2)自主展示,适时评议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低、中年段的学生可用表演、朗读、小组对抗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拉开成果展示的序幕,教师对于学生展示时的突出表现及闪光点,应适时表扬激励,提高学生自信心。而高年段的学生的读书成果展示层次应稍高些,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进行文本鉴赏、书评、比较阅读,并及时捕捉学生自主交流中生成的资源,以活动的形式巧妙连接,点拨提升,将话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联系亲身体验谈自己的认识。当然,在整个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做及时的点拔与指导、调节气氛、把握时间,让学生的展示层层深入,异彩纷呈。有条件的,可请家长及小助手合作主持,让每一次展示都有高质量。

(3)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当堂对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多元评价,用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小组及学生个人的读书成果,也可发奖状、新书等作为优胜者的奖品,或者把展示活动的电子照片赠送给每个参与者作为纪念品。一本书读完也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阅读的后续活动还有很多,比如相关主题的诗文选读,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以此实现有效的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第三部分 典型课例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推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推介和交流,初步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内容,初步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

2.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带着准备去读书,学习做读书笔记。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围绕汤姆的四次历险简介全书,让学生带着期待,带着读整本书的方法走向《汤姆·索亚历险记》。

课前准备:

1.到图书馆借阅马克·吐温的最有影响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

2.了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其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书名

1.教师语言渲染,深情介绍作家及其创作风格。

2.出示马克·吐温图像。他,就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部小说,就是根据他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写成的。

板书:名著推荐——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设置悬念,巧妙荐读

1.看封面,初步了解。

观察封面内容,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一切给你什么感觉?

这样一本书,你最想了解什么?

2.认识汤姆,了解历险人生。

主人公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子呢?

教师朗读所选句段,学生边听边想,把听到的文字想象成画面。

①初次见面,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②师简介汤姆的身世。

三、精选片段,初步感受

【荒岛历险】——感受情节演绎的精彩

1.他们在荒岛上干什么呢?出示句段,指名三生开火车读。

2.比照一下你的生活,汤姆的这次荒岛历险,让你有什么感受?

3.想象续编汤姆的荒岛生活。!

4.人物印象:再次见面,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子?

【墓地历险】——感受心理描写的细腻

1.出示文字,阅读交流:作为这起命案的目击者,汤姆和哈克刚开始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2.辩论:你能理解汤姆和哈克的做法吗?

3.出示庭审文字片段,自由地读一读, 揣度人物心理:由发誓不说到犹豫不决再到说得起劲,你知道汤姆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4.人物印象:同学们对汤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鬼屋历险】——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

1.出示文字自由读,猜一猜:他们在鬼屋里遇到了谁?

2.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想知道什么?

3.在音乐声中,静静地欣赏这几段文字,感受作品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刻画的细致逼真,感受作品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

【山洞历险】——感受人物成长的历程

1.观看视频。

2.人物印象:在身陷绝境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汤姆呢?

四、制定计划,课外阅读

1.学生自由组合成五个阅读小组,各小组自行推举出小组长,发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月阅读计划表。

2.组员交流,完成月阅读计划表。

3.小组汇报,形成班级月阅读计划表。

4.组长发放读书交流单,学生课后完成,为下节阅读交流指导课做准备。

板书设计: 名著推荐—— 汤姆·索亚历险记

精彩的故事情节

细腻的心理描写

生动的语言表达

鲜明的人物形象

《乌丢丢的奇遇》读中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作品的主要内容,交流对于作品主要人物的认识,畅谈人物的大体经历。

2.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互动中刷新学生读书的深度。

3.围绕“乌丢丢的成长历程”这一话题,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习得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围绕“乌丢丢的成长历程”这一话题,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习得表达的技巧。

课前准备:师生共读《乌丢丢的奇遇》并在书上适当批注;学生完成“心动妙语卡”;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书本,畅谈收获

1.同学们,读书是快乐的!开学一个月来,我们在《乌丢丢的奇遇》里收获着一份快乐与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请出老朋友——(揭题《乌丢丢的奇遇》)

2.书名中哪个词最吸引你?“奇遇”是什么意思? (特别神奇的经历)

3.乌丢丢有哪些神奇的经历呢?能看着目录(出示目录)挑一个你最喜欢的,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师:同学们,读书看“目录”是个好的习惯,“目录”体现了书的结构,《乌丢丢的奇遇》采用这种“串珠式”的结构使我们轻松把握了故事的线索,了解了故事的情节。

二、质疑问难,提出困惑

1.读懂了情节,就走进了一个个奇遇。刚才在说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提到了不少人物,想见见他们吗?

(依次出示乌丢丢、芸儿、珍儿、吟痴、布袋爷爷、蘑菇人、逆风的蝶图片)

2.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老师没有难住大家。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最让你念念不忘的是谁呢?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相机指导方法:

(1)通过具体事情来体会人物特点,是读书的好方法。

(2)对照自己真正的与书中人物对话,是我们深入品读的方法。

……

小结:随着同学们的介绍,一个个可爱的、善良的人物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人物是小说的主要元素,读小说,就要亲近人物,感受人物。

3.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爱上了这本书,爱上了书中的主人公。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你的小脑袋里产生什么问号吗?我们一起来交流。

教师启发:

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困惑不解?

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很奇怪?

有没有什么情节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4、老师发现同学们提的问题关于内容、人物、表达的都有。会思考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能解决那些疑问,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三、精选话题,深入指导

1.乌丢丢的经历是神奇的,大家都特别关注乌丢丢的成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乌丢丢的成长历程。

2.最初的乌丢丢只是一个特别会跳的小木偶,还记得他的出场吗?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出示) 这是一出独角戏,上场的就是独脚大侠乌丢丢,他弹跳自如,腾云驾雾,把小观众看直了眼,早忘了手中没吃完的晚饭。

想看看乌丢丢到底跳得有多好吗?(品读文字后播放视频)

你看,此刻的乌丢丢越跳越轻松,身轻如燕,脚下生风。他一会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在天上打一个旋子,一会儿又直冲而下,当快着地时,又如一片羽毛似的,落地无声。

从哪些地方你可以读出乌丢丢跳得特别轻松灵活呢?(金波爷爷就是用比喻、夸张的方法和这一组关联词,把乌丢丢跳舞时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

3.后来,独脚大侠乌丢丢被遗失到了草丛里,一位善良的姑娘捡起了他,她是——(珍儿),珍儿还给了乌丢丢一个新的生命。(出示)

现在小脚丫开始用嘴巴说话了,他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人。他的眼睛开始转动,手臂开始挥舞,它完全是一个活生生的小丑娃了。

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4.乌丢丢拥有了新的生命,他有了很多刻骨铭心的经历。金波爷爷又是如何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写下神奇的经历的呢?课前,大家都一致推荐了《逆风的蝶》这个故事,并摘录下了自己的心动语言。

请拿出你们的“妙语推荐卡”,把你的心动妙语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

5.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感谢刚才所有的推荐者,你们都是最棒的读者!这真是乌丢丢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逆风的蝶教会了乌丢丢——

6.其实,在乌丢丢这一路的奇遇中,教乌丢丢的人还有很多。谁来说一说:

(出示)——————教会了乌丢丢——————。

7.就在这样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中,乌丢丢成长了(出示)

乌丢丢去找布袋爷爷时,他很想告诉他:小脚丫回来了,虽然晚了一步,但他现在变成了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了,他的胸膛里有了一颗人的跳动的心,他觉得自己肩上有了一份责任。

8.于是,在看到珍儿越来越不方便的脚时,他(出示,指名读,配乐)

乌丢丢把自己的体温力量一点点地给了那只残疾的脚。他在慢慢消失、融汇。当他感到轻松、愉悦时,他已变成了珍儿健康的一只脚了。乌丢丢把自己的脚给了珍儿,也把自己的爱给了爱他的人,他们的生命已经合二为一了。

(点击出示四段话)

师:同学们,这就是贯串整本书的乌丢丢的成长过程,他从一个只是会跳的小木偶到一个有生命的小丑娃,再到变成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又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爱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乌丢丢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如果把整本书读成一个字,那就是——(爱)

9.对于乌丢丢这样神奇的经历,你们一定深有感触,请拿出笔来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在你的心语卡上。 (生交流)

师:老师真为同学们感到高兴,你们不仅读懂了乌丢丢,更读懂了金波爷爷。金波爷爷曾这样说——(齐读)

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我想用童谣中吟痴老人和乌丢丢的故事告诉你,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老师衷心希望每个同学都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10.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发现这本书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在每一个篇章的开头都有一首诗。)

是的,这些诗每首都有14行,可别小看它,它有一个名称叫十四行诗。整本书是由14首十四行诗和一首尾声组合而成的诗花环。前十四首诗前一首诗的结尾是下一首的开头,第十四首的末句又与第一首的首句相同,特别是尾声是由前十四首的第一行依次组成,表现了整首花环诗的主题。我们来读一读——

看来,我们读一本书还要关注它的独特表达。

四、总结收获,激励再读

1.今天这节课,我们有了满满的收获。“好书不厌百回读”,如果第一次读,同学们只是关心了有趣的情节,再次品读老师相信同学们就会像我们今天这样去关注乌丢丢的成长,关注外形、动作、语言、场景的描写,真正体会到金波爷爷语言表达的艺术。

2.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再次读书的收获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老师给大家推荐读书笔记的12种模式。期待我们的下次成果展示课会更精彩!

《三国演义》读书成果汇报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汇报阅读《三国演义》的成果,了解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2、。通过闯关活动和自我阅读成果的具体展示,激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获得阅读上的认同,培养其个性化阅读理解感悟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以《三国演义》为依托,展示自己对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个性化见解,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感悟评价能力。

课前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按要求完成个性化读书笔记5则。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3.成立学生评委团、选出家长主持人、设计测试题目。

4.制作“金牌三国迷”证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歌)

1.同学们,开始上课了。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支歌,它与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有关哦。(板书:我是小小三国迷)

2.聪明的同学一下子猜出来了。这支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之前我们已经阅读过这本书了,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请举手。

师:读书认真的同学就是有自信。不过,要获得三国迷的称号,可是要经过认证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汇报《三国演义》的读书成果。 二、自主展示,适时评议

1.闯关测试之综合问答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邀请到一位家长嘉宾主持,他要先考考大家对三国知识到底了解多少。(点击出示:“知识大冲浪”)

家长主持人:先来进行现场抢答?(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师: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2.测试之成语比拼

过渡语:《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数不胜数,谁想说说?(你说)

家长主持人:老师也罗列了一些,咱们来看看。(点击出示:“成语天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9

3.测试之歇后语集合

过渡语:三国,是一个乱世,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迭出的年代,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人物,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歇后语,老师收集了一些,考考大家。(点击出示)

4.自我阅读成果展示之小组个性化成果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接下来,是各个阅读小组展示小组特长和风采的时间。请各组代表上台进行读书成果展示。注意了,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评委,上台的同学要对自己的成果作一番具体介绍,金牌三国迷将在你们中产生。

预设:讲故事小组——

人物评价小组——

手抄报小组——

演讲小组——

评选出优胜阅读小组。

5.自我阅读成果之个人读书笔记

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自己阅读的成果——读书笔记,下面请展示在座位上,每组的学生评委团负责给本组成员的作品打分,评分标准见屏幕上读书笔记的要求,推选出“小小三国迷”候选人。

三、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1.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下面有请我们获得“金牌三国迷”称号的同学和阅读优胜上前领取证书!

2.请同学们给“小小三国迷”候选人投票,咱们就用举手的方式,得票超过一半的就可以获得“小小三国迷”的称号,没有名额限制。

3.请“小小三国迷”上前合影留念。

4.我们一节课的容量很有限,对于《三国演义》同学们还有很多自己的阅读收获,老师建议大家可以设计一节以《三国演义》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后让我们在历史的天空这优美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阅读成果汇报课。

10

东台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基本课型教学模式

东台市第一小学

目 录

第一部分 基本课型概述 ………………………………………………………………………1 第二部分 各课型教学模式及操作说明 ………………………………………………………2

第一节 读物推介课 ……………………………………………………………………………2

第二节 读中交流指导课 ………………………………………………………………………2

第三节 成果汇报课 ……………………………………………………………………………4 第三部分 典型课例教学设计 …………………………………………………………………5 《汤姆·索亚历险记》推介课教学设计 …………………………………………………………5 《乌丢丢的奇遇》读中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 ……………………………………………………6 《三国演义》读书成果汇报课教案设计 …………………………………………………………9

第一部分 基本课型概述

一、依据不同分类标准的课型划分

依据文本体裁,可分为诗歌阅读课,基本课型有诗歌诵读课、赏析课、读写课、诗配画欣赏课、诗歌阅读链接课等;故事阅读课,基本课型有故事复述课、赏析课、表演课、续编课、画故事课等;小说阅读课,基本课型有小说赏析课、名著导读课、表演课、创编课等。

依据教学活动方式分类,可分为读物推荐课,基本课型有诗歌、故事、小说的推荐课;方法指导课,基本课型有读书笔记指导课、阅读方法专题指导课等;交流赏析课,基本课型有诗歌、故事、小说的赏析课;成果展示课,基本课型有诗歌诵读课、故事表演课、读书知识竞赛课、读书演讲课等。

依据文本蕴含的主题分类,可分为母爱类主题、爱国类主题、诚信类主题、友情类主题等。

二、基本课型的确定

1.课型划分的交叉与融合

李政涛教授指出,“课型划分的复杂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维度之间常常有交叉”,“二是每一课型都可划分出不同的等级”, 有时为了使课型分类更为简洁清晰,“可将其划分为基本式课型和变式课型”。

我们尝试着将课外阅读校本课程的指导课课型进行分类, 由于划分的基点不同,分成了三大类,但是这三大类中其实是有交叉的,比如经典诗歌指导课课型中也可因教学形式的不同再划分出经典诗歌推荐课、交流赏析课、成果展示课;而经典小说指导课课型也可由于主题的不同选择划分出诚信主题的、勇敢主题的、成长主题、爱国主题的等等课型。另外每一大类下的小类还可划分得更为明晰,于是就有了上文中各类课型下的基本课型。因此课型的划分其实是既有交叉又是融合的。

2.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

我们认为可将依据教学活动方式分类的读物推介课、交流赏析课、成果展示课这三种课型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

(1)三课型的涵盖面广

以教学活动方式分类的三种课型,可以涵盖以文本体裁及主题内容划分的几种课型。

(2)三课型可体现一篇文章及整本书的阅读过程

一般地说,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或一部经典作品,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即读物推荐,引导学生认识经典,注重读书方法的点拨;交流赏析,师生、生生互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提升阅读的品位,让思维产生碰撞;成果展示,用各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分享阅读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 各课型教学模式及操作说明

第一节 读物推介课

读物推荐课就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以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方法作为课外阅读的“奠基”和“引领”,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把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

1.课堂结构

创设情境,展示书名→设置悬念,巧妙荐读→精选片段,初步感受→制定计划,课外阅读

2.具体操作说明

(1)创设情境,展示书名

推荐课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一般来说,可用动画视频、插图、歌曲、猜谜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当然,展示书名的时机可灵活一些,可在课始,也可在课中、课终,不必死搬教条。

(2)设置悬念,巧妙荐读

设置悬念是推荐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方法有:作者介绍,巧用书评,目录激趣,问题质疑等。

(3)精选片段,初步感受

书中人物描写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的句段,往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阅读的欲望。

(4)制定计划,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将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读书计划可依据所读作品的篇幅灵活制定。

首先,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阅读小组。自荐组长,制定好本组的阅读计划,按本组计划开展活动。保障课外阅读时间。每天坚持看课外书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为看书时摘录好词佳句做准备,每天坚持摘录几个好词、好句或精彩片段,并多写读书心得和读后感。每周五下午阅读课作为阅读交流课,交流各自一周来阅读的心得和感受。最后,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课外阅读,每月月末举行一次读书心得会或班级故事会,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每月各评出一名“阅读之星”或“故事大王”。

第二节 读中交流指导课

读中交流指导课,即主要针对整本书或某一系列的书,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后进行有效课堂交流指导的课。在读中交流指导课上,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说感想、谈体会、提困惑、解疑难、析内容、评人物、议写法,让学生分享读书收获,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持续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1.课堂结构

回顾书本,畅谈收获→提出困惑,质疑问难→精选话题,深入指导→总结收获,激励再读

2.具体操作说明

(1)回顾书本,畅谈收获

在教师导入主题之后,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作品内容,进行必要的概述。可以让学生谈谈弄清

作品主要讲了什么,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大致把握作者叙述的脉络;也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对于作品主要人物的认识,引导学生理清人物身份以及彼此间的关系,了解人物的大体经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提出困惑,质疑问难

课堂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感悟的回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无论是字词或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还是写作各方面的问题都可提出来。问题提出了,学生之间能帮助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答,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整个阅读过程中可概括为:自读——质疑问难——教师点拨——存疑再读——解释疑难。

这个环节,教师要作充分准备,既要研读文本,对文本中的问题作深入理解,又要熟悉学生,充分估计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作好指导的准备工作,以期在互动中刷新学生读书的深度。

(3) 精选话题,深入指导

继学生充分交流阅读收获、质疑问难后,教师需要精选话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作品形式到内容,从思想内涵到表达方式进行评论,解读作品的深刻意蕴。

一本书里隐藏着很多主题,它们都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首先,我们应该考虑话题从哪里来更合理。由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话题,不一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我们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伙伴同读”,并征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梳理出比较有价值的话题,因为这些话题来源于学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学生情感的聚焦点、疑难的纠结点,最能调动他们的讨论兴趣,最易形成错综交互的言语信息场。

其次,提出的话题应力求少而精。如果教师疲于提问,学生则被动应付,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到,高耗低效。所以,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主话题,它从实质上统领和包蕴学生在课前所提出的有价值的话题,具有较大的语意容量,能够有效诱发学生的多元思考。

第三,提出的话题要能引导学生呈现思维历程。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让倾听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体验分享的乐趣,逐步养成追根究源的阅读习惯。

一部优秀作品,总有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会成为一组组生动的画面定格留在读者脑中。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追述阅读过程中令自己或难忘或心动的细节,如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再现、咀嚼,感悟其中的深意。

作品由形式和内容所构成。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有着精彩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更因其高超的表现形式(包括结构、语言、艺术手法等)而流芳。因此,品味语言也是阅读交流指导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品得语言的精妙,习得表达技巧,方能更好地实现迁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身在阅读中所积累到的最具表达效果或最能彰显作品语言风格的精彩语段,在精读品悟的过程中揣摩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诀窍,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四、总结收获,激励再读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交流、引领,学生才和经典作品真正相遇,他们话题的认同与碰撞、互动与融通得到最大效应的同化。通过读中的交流指导,会激励学生再次走进书本,学生的视角就会被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与心灵世界。

课堂的最后,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多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为后面的成果展示课做准备。

第三节 成果汇报课

通常情况下,成果展示课是学生读完一本或一类书之后的一次读书成果展示活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展示,如自己设计的书签、采蜜卡、摘抄本、读书笔记、手抄报、自创绘本、日记、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展板,展板可设一些栏目,如读书明星的照片、读书心语、班组读书活动照片、参加读书活动获奖证书等。静态读书成果可放置于教室读书角、走廊、楼道等处,定期更换。

动态成果展示则以课堂或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为舞台,低年段以儿歌童谣的朗读、背诵、童话寓言等小故事的表演为主。中年段的展示形式竞赛、闯关、讲故事,可称为“开心辞典”班级版。高年段的展示形式多采用课本剧表演、演讲、辩论等,展示学生深度阅读成果,引领学生走向人物心灵世界,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1.课堂结构

创设情境,揭示主题→自主展示,适时评议→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2.具体操作说明

三个年段学生年龄及认知水平不同,因而他们的读书成果展示课型结构是有所区别的。但大致来说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流程:

(1)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用生动的语言或有趣的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入到课始状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敢于展示,乐于展示。

(2)自主展示,适时评议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低、中年段的学生可用表演、朗读、小组对抗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拉开成果展示的序幕,教师对于学生展示时的突出表现及闪光点,应适时表扬激励,提高学生自信心。而高年段的学生的读书成果展示层次应稍高些,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进行文本鉴赏、书评、比较阅读,并及时捕捉学生自主交流中生成的资源,以活动的形式巧妙连接,点拨提升,将话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联系亲身体验谈自己的认识。当然,在整个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做及时的点拔与指导、调节气氛、把握时间,让学生的展示层层深入,异彩纷呈。有条件的,可请家长及小助手合作主持,让每一次展示都有高质量。

(3)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当堂对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多元评价,用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小组及学生个人的读书成果,也可发奖状、新书等作为优胜者的奖品,或者把展示活动的电子照片赠送给每个参与者作为纪念品。一本书读完也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阅读的后续活动还有很多,比如相关主题的诗文选读,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以此实现有效的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第三部分 典型课例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推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推介和交流,初步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内容,初步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

2.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带着准备去读书,学习做读书笔记。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围绕汤姆的四次历险简介全书,让学生带着期待,带着读整本书的方法走向《汤姆·索亚历险记》。

课前准备:

1.到图书馆借阅马克·吐温的最有影响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

2.了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其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书名

1.教师语言渲染,深情介绍作家及其创作风格。

2.出示马克·吐温图像。他,就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部小说,就是根据他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写成的。

板书:名著推荐——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设置悬念,巧妙荐读

1.看封面,初步了解。

观察封面内容,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一切给你什么感觉?

这样一本书,你最想了解什么?

2.认识汤姆,了解历险人生。

主人公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子呢?

教师朗读所选句段,学生边听边想,把听到的文字想象成画面。

①初次见面,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②师简介汤姆的身世。

三、精选片段,初步感受

【荒岛历险】——感受情节演绎的精彩

1.他们在荒岛上干什么呢?出示句段,指名三生开火车读。

2.比照一下你的生活,汤姆的这次荒岛历险,让你有什么感受?

3.想象续编汤姆的荒岛生活。!

4.人物印象:再次见面,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子?

【墓地历险】——感受心理描写的细腻

1.出示文字,阅读交流:作为这起命案的目击者,汤姆和哈克刚开始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2.辩论:你能理解汤姆和哈克的做法吗?

3.出示庭审文字片段,自由地读一读, 揣度人物心理:由发誓不说到犹豫不决再到说得起劲,你知道汤姆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4.人物印象:同学们对汤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鬼屋历险】——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

1.出示文字自由读,猜一猜:他们在鬼屋里遇到了谁?

2.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想知道什么?

3.在音乐声中,静静地欣赏这几段文字,感受作品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刻画的细致逼真,感受作品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

【山洞历险】——感受人物成长的历程

1.观看视频。

2.人物印象:在身陷绝境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汤姆呢?

四、制定计划,课外阅读

1.学生自由组合成五个阅读小组,各小组自行推举出小组长,发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月阅读计划表。

2.组员交流,完成月阅读计划表。

3.小组汇报,形成班级月阅读计划表。

4.组长发放读书交流单,学生课后完成,为下节阅读交流指导课做准备。

板书设计: 名著推荐—— 汤姆·索亚历险记

精彩的故事情节

细腻的心理描写

生动的语言表达

鲜明的人物形象

《乌丢丢的奇遇》读中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作品的主要内容,交流对于作品主要人物的认识,畅谈人物的大体经历。

2.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互动中刷新学生读书的深度。

3.围绕“乌丢丢的成长历程”这一话题,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习得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围绕“乌丢丢的成长历程”这一话题,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习得表达的技巧。

课前准备:师生共读《乌丢丢的奇遇》并在书上适当批注;学生完成“心动妙语卡”;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书本,畅谈收获

1.同学们,读书是快乐的!开学一个月来,我们在《乌丢丢的奇遇》里收获着一份快乐与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请出老朋友——(揭题《乌丢丢的奇遇》)

2.书名中哪个词最吸引你?“奇遇”是什么意思? (特别神奇的经历)

3.乌丢丢有哪些神奇的经历呢?能看着目录(出示目录)挑一个你最喜欢的,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师:同学们,读书看“目录”是个好的习惯,“目录”体现了书的结构,《乌丢丢的奇遇》采用这种“串珠式”的结构使我们轻松把握了故事的线索,了解了故事的情节。

二、质疑问难,提出困惑

1.读懂了情节,就走进了一个个奇遇。刚才在说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提到了不少人物,想见见他们吗?

(依次出示乌丢丢、芸儿、珍儿、吟痴、布袋爷爷、蘑菇人、逆风的蝶图片)

2.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老师没有难住大家。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最让你念念不忘的是谁呢?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相机指导方法:

(1)通过具体事情来体会人物特点,是读书的好方法。

(2)对照自己真正的与书中人物对话,是我们深入品读的方法。

……

小结:随着同学们的介绍,一个个可爱的、善良的人物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人物是小说的主要元素,读小说,就要亲近人物,感受人物。

3.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爱上了这本书,爱上了书中的主人公。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你的小脑袋里产生什么问号吗?我们一起来交流。

教师启发:

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困惑不解?

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很奇怪?

有没有什么情节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4、老师发现同学们提的问题关于内容、人物、表达的都有。会思考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能解决那些疑问,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三、精选话题,深入指导

1.乌丢丢的经历是神奇的,大家都特别关注乌丢丢的成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乌丢丢的成长历程。

2.最初的乌丢丢只是一个特别会跳的小木偶,还记得他的出场吗?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出示) 这是一出独角戏,上场的就是独脚大侠乌丢丢,他弹跳自如,腾云驾雾,把小观众看直了眼,早忘了手中没吃完的晚饭。

想看看乌丢丢到底跳得有多好吗?(品读文字后播放视频)

你看,此刻的乌丢丢越跳越轻松,身轻如燕,脚下生风。他一会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在天上打一个旋子,一会儿又直冲而下,当快着地时,又如一片羽毛似的,落地无声。

从哪些地方你可以读出乌丢丢跳得特别轻松灵活呢?(金波爷爷就是用比喻、夸张的方法和这一组关联词,把乌丢丢跳舞时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

3.后来,独脚大侠乌丢丢被遗失到了草丛里,一位善良的姑娘捡起了他,她是——(珍儿),珍儿还给了乌丢丢一个新的生命。(出示)

现在小脚丫开始用嘴巴说话了,他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人。他的眼睛开始转动,手臂开始挥舞,它完全是一个活生生的小丑娃了。

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4.乌丢丢拥有了新的生命,他有了很多刻骨铭心的经历。金波爷爷又是如何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写下神奇的经历的呢?课前,大家都一致推荐了《逆风的蝶》这个故事,并摘录下了自己的心动语言。

请拿出你们的“妙语推荐卡”,把你的心动妙语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

5.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感谢刚才所有的推荐者,你们都是最棒的读者!这真是乌丢丢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逆风的蝶教会了乌丢丢——

6.其实,在乌丢丢这一路的奇遇中,教乌丢丢的人还有很多。谁来说一说:

(出示)——————教会了乌丢丢——————。

7.就在这样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中,乌丢丢成长了(出示)

乌丢丢去找布袋爷爷时,他很想告诉他:小脚丫回来了,虽然晚了一步,但他现在变成了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了,他的胸膛里有了一颗人的跳动的心,他觉得自己肩上有了一份责任。

8.于是,在看到珍儿越来越不方便的脚时,他(出示,指名读,配乐)

乌丢丢把自己的体温力量一点点地给了那只残疾的脚。他在慢慢消失、融汇。当他感到轻松、愉悦时,他已变成了珍儿健康的一只脚了。乌丢丢把自己的脚给了珍儿,也把自己的爱给了爱他的人,他们的生命已经合二为一了。

(点击出示四段话)

师:同学们,这就是贯串整本书的乌丢丢的成长过程,他从一个只是会跳的小木偶到一个有生命的小丑娃,再到变成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又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爱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乌丢丢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如果把整本书读成一个字,那就是——(爱)

9.对于乌丢丢这样神奇的经历,你们一定深有感触,请拿出笔来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在你的心语卡上。 (生交流)

师:老师真为同学们感到高兴,你们不仅读懂了乌丢丢,更读懂了金波爷爷。金波爷爷曾这样说——(齐读)

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我想用童谣中吟痴老人和乌丢丢的故事告诉你,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老师衷心希望每个同学都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10.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发现这本书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在每一个篇章的开头都有一首诗。)

是的,这些诗每首都有14行,可别小看它,它有一个名称叫十四行诗。整本书是由14首十四行诗和一首尾声组合而成的诗花环。前十四首诗前一首诗的结尾是下一首的开头,第十四首的末句又与第一首的首句相同,特别是尾声是由前十四首的第一行依次组成,表现了整首花环诗的主题。我们来读一读——

看来,我们读一本书还要关注它的独特表达。

四、总结收获,激励再读

1.今天这节课,我们有了满满的收获。“好书不厌百回读”,如果第一次读,同学们只是关心了有趣的情节,再次品读老师相信同学们就会像我们今天这样去关注乌丢丢的成长,关注外形、动作、语言、场景的描写,真正体会到金波爷爷语言表达的艺术。

2.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再次读书的收获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老师给大家推荐读书笔记的12种模式。期待我们的下次成果展示课会更精彩!

《三国演义》读书成果汇报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汇报阅读《三国演义》的成果,了解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2、。通过闯关活动和自我阅读成果的具体展示,激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获得阅读上的认同,培养其个性化阅读理解感悟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以《三国演义》为依托,展示自己对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个性化见解,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感悟评价能力。

课前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按要求完成个性化读书笔记5则。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3.成立学生评委团、选出家长主持人、设计测试题目。

4.制作“金牌三国迷”证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歌)

1.同学们,开始上课了。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支歌,它与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有关哦。(板书:我是小小三国迷)

2.聪明的同学一下子猜出来了。这支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之前我们已经阅读过这本书了,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请举手。

师:读书认真的同学就是有自信。不过,要获得三国迷的称号,可是要经过认证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汇报《三国演义》的读书成果。 二、自主展示,适时评议

1.闯关测试之综合问答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邀请到一位家长嘉宾主持,他要先考考大家对三国知识到底了解多少。(点击出示:“知识大冲浪”)

家长主持人:先来进行现场抢答?(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师: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2.测试之成语比拼

过渡语:《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数不胜数,谁想说说?(你说)

家长主持人:老师也罗列了一些,咱们来看看。(点击出示:“成语天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9

3.测试之歇后语集合

过渡语:三国,是一个乱世,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迭出的年代,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人物,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歇后语,老师收集了一些,考考大家。(点击出示)

4.自我阅读成果展示之小组个性化成果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接下来,是各个阅读小组展示小组特长和风采的时间。请各组代表上台进行读书成果展示。注意了,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评委,上台的同学要对自己的成果作一番具体介绍,金牌三国迷将在你们中产生。

预设:讲故事小组——

人物评价小组——

手抄报小组——

演讲小组——

评选出优胜阅读小组。

5.自我阅读成果之个人读书笔记

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自己阅读的成果——读书笔记,下面请展示在座位上,每组的学生评委团负责给本组成员的作品打分,评分标准见屏幕上读书笔记的要求,推选出“小小三国迷”候选人。

三、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1.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下面有请我们获得“金牌三国迷”称号的同学和阅读优胜上前领取证书!

2.请同学们给“小小三国迷”候选人投票,咱们就用举手的方式,得票超过一半的就可以获得“小小三国迷”的称号,没有名额限制。

3.请“小小三国迷”上前合影留念。

4.我们一节课的容量很有限,对于《三国演义》同学们还有很多自己的阅读收获,老师建议大家可以设计一节以《三国演义》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后让我们在历史的天空这优美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阅读成果汇报课。

10


相关文章

  • 付庄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 付庄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以来,付庄小学在寺滩学区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在已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 ...查看


  •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 目 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 ...查看


  • 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1
  •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 ...查看


  • 4.五年级语文组小课题
  • 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 持. 二.加强指导,科学引领 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本意见执行的关键.在推进小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推荐读物.组织指导阅读活动与 评价等任务,因此,要着力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 ...查看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礼元中心校行村小学 张康[1**********]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说话.作文等环节的教学既有密切的 ...查看


  • 让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
  • 让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 长沙市麓谷中心小学 夏雪柳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平时口头表达能力虽好,可是写起作文却总是前言不搭后语:明明只是一篇短短的课文,孩子们却凝思苦想,却怎么也总结不出中心意思:还有的甚至对短短数 ...查看


  • _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 Vol.14 第14卷第06期 No.06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与写杂志 June 2017 2017年6月 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凌蓉蓉 (江苏省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 摘 江苏 江阴 2144 ...查看


  • 子课题研究立项背景
  • ·子课题研究立项背景 ·子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子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方案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 阅读是收集处理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而现今农村小学学 ...查看


  • 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 小 学 三 年 级 学 生 课 外 阅 读 现 状 的 调 查 报 告 河东区实验小学 那亚欣 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学生作文时,常常"不知所言".我认为这与他们的积累有关,储备少,视野狭窄,作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