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后的巴尔干

作者:王洪起

当代世界 2000年05期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以北约为主导的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然而,半年多来,科索沃局势非但没有像美国所宣称的那样,朝着实现“多民族的民主”方向发展,反而更加恶化了巴尔干地区的安全环境,加剧了该地区的固有矛盾和民族分立主义倾向,使该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尤其是“大阿尔巴尼亚主义”的恶性膨胀,对巴尔干各国的稳定,乃至对整个欧洲地区的稳定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科索沃现状:无政府状态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以北约为主导的维和部队于1999年6月12日进驻科索沃。 目前由联合国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行使行政管理权,由维和部队行使军事保护权。实际上,那里如今成了阿族极端主义分子的天下,它们的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1999年9月20 日已改编为“科索沃保安团”)胡作非为,以该军政治领导人萨奇为首的“科索沃临时政府”发号施令,致使整个地区无政府主义泛滥,充满矛盾与冲突。

  1.阿族与塞族间旧恨加新仇。科索沃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阿塞两族间的历史积怨根深蒂固。战争爆发后,北约的狂轰滥炸迫使近百万难民逃离家园。战争结束后的今天,阿族极端主义分子则以加倍的凶狠,对塞族人进行报复和“反向的种族清洗”。

  2.以西方为主导的驻科索沃机构取代南联盟在科索沃的主权。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后,西方采取种种措施,接管和取代了南在科索沃的政权,使科成为独立于南联盟之外的行政实体。实际上,科索沃在政治上已处于西方的掌控之下;经济上,为了使科与南脱钩,允许以德国马克作为支付手段,从而初步建立了以外币为主币的科索沃金融体系。西方还没收了南联盟在科的公共财产和国家财产;在边界安全上,西方在科阿(尔巴尼亚)、科马(其顿)边界新设海关,并将海关收入归联合国特派团所有。西方要人以及阿尔巴尼亚总理等,无需南当局的许可和签证,擅自进入科索沃活动;军事上,南联盟军警部队已经撤出,目前除维和部队外,“科索沃保安团”发挥着军事作用。

  3.西方维和部队与俄罗斯维和部队之间矛盾重重。俄罗斯为了维护其在巴尔干的利益,抢先派维和部队在科索沃占据了地盘。后来,西方不允许俄罗斯拥有自己的维和区,俄与西方维和部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去年9月,“科索沃解放军”被改编为“科索沃保安团”, 西方称这是一个“组织良好”的合作伙伴,而俄罗斯则认为“科索沃保安团”是半军事化组织,在将来某阶段会变为武装力量,从而使科索沃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复杂化。

  4.科索沃阿族激进派与温和派之间你争我斗。目前,科索沃阿族在政治上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原“科索沃解放军”政治领导人、自封的“科索沃临时政府总理”萨奇为首的激进派,该派坚决主张科索沃立即独立,并进而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西部合并,建立“大阿尔巴尼亚”。另一派是以科索沃民主联盟主席、未经国际承认的“科索沃共和国总统”鲁戈瓦为首的温和派,该派主张以非暴力手段取得科索沃独立。激进派由于在科索沃战争中为北约效劳卖命,从而得到西方的赏识,尤其是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赏识,并得到“母国”阿尔巴尼亚政府的支持,在科索沃占据上风;鲁戈瓦虽是西方普遍接受的人物,但在科索沃战争中曾与米洛舍维奇总统有过接触,被萨奇斥为“叛徒”,又没有武装作后盾,且与阿尔巴尼亚现政府不和,他在科索沃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目前,鲁戈瓦与萨奇严重对立,拒不参加萨奇的“政府”,同时主张2000年春在科索沃直选总统。可以预计今后两派斗争将更趋激烈。

  5.西方与科索沃阿族充满利益冲突。随着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在阿成立的“科索沃临时政府”也移至普里什蒂纳,占领原政府部门,非法运作起来,行使政府权力,并建立地方政府。科索沃强硬派在科索沃坐大,它不满足于“自治”,要求立即“独立”,并建立“大阿尔巴尼亚”。这一企图更加剧了它与西方的矛盾。

  二、科索沃前景:独立倾向日趋明显

  科索沃事态的发展表明,独立、分治、自治,可能是科索沃未来地位的选择。

  1.独立。这是科索沃阿族分立主义分子梦寐以求和蓄谋已久的企图。早在科索沃战争以前,他们就制订了“三步曲”纲领:(1 )争取科由自治省变为“共和国”;(2 )使“共和国”独立于塞尔维亚和南联盟,成为“中立国”;(3)作为长远目标, 独立的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的西部合并为“大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战争后,阿族分立主义分子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加速了“三步曲”的进程,科索沃正朝着“单一民族”、“阿尔巴尼亚化”的方向前进。“科解”甚至声称,必要时将以武力实现其独立和“大阿尔巴尼亚”的目标。

  2.分治。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提出的主张。俄罗斯以及南斯拉夫一些人士也有此意。1999年8月, 在“科索沃过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塞族代表曾提出,在普里什蒂纳、米特罗维察、普里兹伦、梅托希亚以北5个地区建立塞族人“飞地”。实际上,这些人士认为, 与塞尔维亚相连的科索沃北部和西北部将来可与塞合并,而科索沃的其他部分将有可能由阿族人独立,但该主张遭到科阿族人及阿尔巴尼亚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要求使整个科索沃独立。

  3.自治,即在南斯拉夫联盟框架内实现科索沃的高度自治。西方迄今宣称坚持这一主张,南当局也表示同意。但阿族人坚决反对,尤其是“科索沃解放军”公开宣称,其参战的目的就是为了独立,而不是自治。只有米洛舍维奇政权垮台,南实现了西方式的“民主”,在西方的压力下,科索沃的这种自治才有可能实现。但就目前来讲,这首先取决于联合国驻科机构的管理能力,取决于它能否使科索沃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得到恢复。

  三、美国的巴尔干意图及其危害

  科索沃战争刺激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欲望。对于巴尔干危机,美国国内存在两派:一派是以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派”,另一派是以前国务卿基辛格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派”。

  克林顿采纳奥尔布赖特的主张,对科索沃危机进行直接干预,试图在巴尔干推行美国式的多民族社会模式,在“多民族国家”框架内稳定巴尔干各民族之间关系,通过植入西方的民主价值观、法制、选举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大融合”。

  以基辛格为首的一派,提出科索沃实现分治和独立的主张,即科索沃的北部和西北部并入南联盟,其余大部分阿族聚居区实现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来,美国政府正逐渐改变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认为科索沃最终退出南联盟实现独立是不可避免的。舆论认为,表明美国这一新政策的最明显的迹象是,美国同意成立“科索沃保安团”,决定用德国马克取代第纳尔作为货币,带头鼓吹成立科索沃独立的行政和司法机构。美政府官员迄今虽重申“反对科索沃独立”,但没有排除把独立作为最终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可能性。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鼓动和唆使,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猖獗,一些极端分子利用民族主义情绪,企图建立单一民族国家,这种趋势正在加剧。科索沃危机虽暂告一个段落,但各方面的矛盾加剧了科索沃的分裂和动荡。随着美欧大国立场的变化,科独立倾向越来越明显,大阿尔巴尼亚主义也更为猖狂。有专家预料:“要不了10年,就会有人正式要求建立大阿尔巴尼亚;用不了20年,阿尔巴尼亚仅凭人数就可控制其巴尔干邻国。”可以断定,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将是21世纪巴尔干的最不稳定的因素。科索沃独立和“大阿尔巴尼亚”的实现必将在东南欧地区引发连锁反应和新的冲突,首先导致马其顿的分裂,并成为马周边国家(南、阿、保、希、土)的利益角逐场,从而使巴尔干持续动荡不安,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将面临直接的威胁。

作者:王洪起

当代世界 2000年05期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以北约为主导的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然而,半年多来,科索沃局势非但没有像美国所宣称的那样,朝着实现“多民族的民主”方向发展,反而更加恶化了巴尔干地区的安全环境,加剧了该地区的固有矛盾和民族分立主义倾向,使该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尤其是“大阿尔巴尼亚主义”的恶性膨胀,对巴尔干各国的稳定,乃至对整个欧洲地区的稳定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科索沃现状:无政府状态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以北约为主导的维和部队于1999年6月12日进驻科索沃。 目前由联合国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行使行政管理权,由维和部队行使军事保护权。实际上,那里如今成了阿族极端主义分子的天下,它们的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1999年9月20 日已改编为“科索沃保安团”)胡作非为,以该军政治领导人萨奇为首的“科索沃临时政府”发号施令,致使整个地区无政府主义泛滥,充满矛盾与冲突。

  1.阿族与塞族间旧恨加新仇。科索沃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阿塞两族间的历史积怨根深蒂固。战争爆发后,北约的狂轰滥炸迫使近百万难民逃离家园。战争结束后的今天,阿族极端主义分子则以加倍的凶狠,对塞族人进行报复和“反向的种族清洗”。

  2.以西方为主导的驻科索沃机构取代南联盟在科索沃的主权。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后,西方采取种种措施,接管和取代了南在科索沃的政权,使科成为独立于南联盟之外的行政实体。实际上,科索沃在政治上已处于西方的掌控之下;经济上,为了使科与南脱钩,允许以德国马克作为支付手段,从而初步建立了以外币为主币的科索沃金融体系。西方还没收了南联盟在科的公共财产和国家财产;在边界安全上,西方在科阿(尔巴尼亚)、科马(其顿)边界新设海关,并将海关收入归联合国特派团所有。西方要人以及阿尔巴尼亚总理等,无需南当局的许可和签证,擅自进入科索沃活动;军事上,南联盟军警部队已经撤出,目前除维和部队外,“科索沃保安团”发挥着军事作用。

  3.西方维和部队与俄罗斯维和部队之间矛盾重重。俄罗斯为了维护其在巴尔干的利益,抢先派维和部队在科索沃占据了地盘。后来,西方不允许俄罗斯拥有自己的维和区,俄与西方维和部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去年9月,“科索沃解放军”被改编为“科索沃保安团”, 西方称这是一个“组织良好”的合作伙伴,而俄罗斯则认为“科索沃保安团”是半军事化组织,在将来某阶段会变为武装力量,从而使科索沃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复杂化。

  4.科索沃阿族激进派与温和派之间你争我斗。目前,科索沃阿族在政治上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原“科索沃解放军”政治领导人、自封的“科索沃临时政府总理”萨奇为首的激进派,该派坚决主张科索沃立即独立,并进而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西部合并,建立“大阿尔巴尼亚”。另一派是以科索沃民主联盟主席、未经国际承认的“科索沃共和国总统”鲁戈瓦为首的温和派,该派主张以非暴力手段取得科索沃独立。激进派由于在科索沃战争中为北约效劳卖命,从而得到西方的赏识,尤其是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赏识,并得到“母国”阿尔巴尼亚政府的支持,在科索沃占据上风;鲁戈瓦虽是西方普遍接受的人物,但在科索沃战争中曾与米洛舍维奇总统有过接触,被萨奇斥为“叛徒”,又没有武装作后盾,且与阿尔巴尼亚现政府不和,他在科索沃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目前,鲁戈瓦与萨奇严重对立,拒不参加萨奇的“政府”,同时主张2000年春在科索沃直选总统。可以预计今后两派斗争将更趋激烈。

  5.西方与科索沃阿族充满利益冲突。随着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在阿成立的“科索沃临时政府”也移至普里什蒂纳,占领原政府部门,非法运作起来,行使政府权力,并建立地方政府。科索沃强硬派在科索沃坐大,它不满足于“自治”,要求立即“独立”,并建立“大阿尔巴尼亚”。这一企图更加剧了它与西方的矛盾。

  二、科索沃前景:独立倾向日趋明显

  科索沃事态的发展表明,独立、分治、自治,可能是科索沃未来地位的选择。

  1.独立。这是科索沃阿族分立主义分子梦寐以求和蓄谋已久的企图。早在科索沃战争以前,他们就制订了“三步曲”纲领:(1 )争取科由自治省变为“共和国”;(2 )使“共和国”独立于塞尔维亚和南联盟,成为“中立国”;(3)作为长远目标, 独立的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的西部合并为“大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战争后,阿族分立主义分子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加速了“三步曲”的进程,科索沃正朝着“单一民族”、“阿尔巴尼亚化”的方向前进。“科解”甚至声称,必要时将以武力实现其独立和“大阿尔巴尼亚”的目标。

  2.分治。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提出的主张。俄罗斯以及南斯拉夫一些人士也有此意。1999年8月, 在“科索沃过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塞族代表曾提出,在普里什蒂纳、米特罗维察、普里兹伦、梅托希亚以北5个地区建立塞族人“飞地”。实际上,这些人士认为, 与塞尔维亚相连的科索沃北部和西北部将来可与塞合并,而科索沃的其他部分将有可能由阿族人独立,但该主张遭到科阿族人及阿尔巴尼亚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要求使整个科索沃独立。

  3.自治,即在南斯拉夫联盟框架内实现科索沃的高度自治。西方迄今宣称坚持这一主张,南当局也表示同意。但阿族人坚决反对,尤其是“科索沃解放军”公开宣称,其参战的目的就是为了独立,而不是自治。只有米洛舍维奇政权垮台,南实现了西方式的“民主”,在西方的压力下,科索沃的这种自治才有可能实现。但就目前来讲,这首先取决于联合国驻科机构的管理能力,取决于它能否使科索沃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得到恢复。

  三、美国的巴尔干意图及其危害

  科索沃战争刺激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欲望。对于巴尔干危机,美国国内存在两派:一派是以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派”,另一派是以前国务卿基辛格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派”。

  克林顿采纳奥尔布赖特的主张,对科索沃危机进行直接干预,试图在巴尔干推行美国式的多民族社会模式,在“多民族国家”框架内稳定巴尔干各民族之间关系,通过植入西方的民主价值观、法制、选举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大融合”。

  以基辛格为首的一派,提出科索沃实现分治和独立的主张,即科索沃的北部和西北部并入南联盟,其余大部分阿族聚居区实现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来,美国政府正逐渐改变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认为科索沃最终退出南联盟实现独立是不可避免的。舆论认为,表明美国这一新政策的最明显的迹象是,美国同意成立“科索沃保安团”,决定用德国马克取代第纳尔作为货币,带头鼓吹成立科索沃独立的行政和司法机构。美政府官员迄今虽重申“反对科索沃独立”,但没有排除把独立作为最终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可能性。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鼓动和唆使,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猖獗,一些极端分子利用民族主义情绪,企图建立单一民族国家,这种趋势正在加剧。科索沃危机虽暂告一个段落,但各方面的矛盾加剧了科索沃的分裂和动荡。随着美欧大国立场的变化,科独立倾向越来越明显,大阿尔巴尼亚主义也更为猖狂。有专家预料:“要不了10年,就会有人正式要求建立大阿尔巴尼亚;用不了20年,阿尔巴尼亚仅凭人数就可控制其巴尔干邻国。”可以断定,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将是21世纪巴尔干的最不稳定的因素。科索沃独立和“大阿尔巴尼亚”的实现必将在东南欧地区引发连锁反应和新的冲突,首先导致马其顿的分裂,并成为马周边国家(南、阿、保、希、土)的利益角逐场,从而使巴尔干持续动荡不安,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将面临直接的威胁。


相关文章

  • "谨慎而强硬"
  • 作者:汪伟民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年08期 科索沃冲突的持续升级最终证实了俄罗斯长久以来最大的噩梦:一个进攻性的.野心勃勃的大西洋联盟继续对步步退缩的莫斯科及其欧洲盟友怀有不可告人的战略企图.出于大国的自尊和对潜在战略危害的清醒认识,俄 ...查看


  • 科索沃民族问题的由来
  • 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概念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民族主义概念包含了民族.种族.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 ①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 ...查看


  • 世界近百年来发生的重大战争
  • 世界近百年来发生的重大战争 1899-1900 阿克里战争阿克里地区之巴西人企图脱离玻利维亚引发的战争 1899-1902 美菲战争美国征服菲律宾的战争 1899-1902 第二次布尔战争不列颠与南非争夺在南部非洲之利益引发的战争 1899 ...查看


  • 世纪之交世界不太平,主流仍是和平与发展
  • 作者:陈启懋 解放日报 2000年01期 20世纪的终结已经进入倒计时,人们抱着喜忧参半的心情迎接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 人们的忧虑不是没有根据的.进入20世纪末,世界上发生了若干重大事件.其中最重要的是1997年下半年以来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查看


  • 科索沃危机折射出美国大战略的失误
  • 作者:唐永胜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年08期 美国是一个不乏战略思想的国家.仅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在二战期间,面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必须在欧洲和亚洲两条战线作战的不利情况,美国一直坚持将欧洲作为战略重点方向,从而有效地把握了战争节奏,最终 ...查看


  • 奥鹏南开16春学期[20世纪世界史(尔雅)]在线作业
  • 16春学期<20世纪世界史(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关于19世纪的美国留给20世纪的美国的"遗产",不正确的是:() . "西进运动"已临近 ...查看


  • 初三历史知识点
  •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国人暴动)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商鞅变法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郡县制)汉武帝的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冶炼技术的提高卫 ...查看


  • 鼓励一下欧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鼓励一下欧盟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贾格兰宣布欧盟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时称:"欧盟与其前身六十多年来致力于推展欧洲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欧洲大半地区由战争之陆转化为和平之陆,欧盟居功至伟." ...查看


  • 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7 年第 5 期 的 90%集中发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 .基地组织似 已初步形成跨国的 . 松散的 . 网络化的" 隐形 " 一极 . 它不是国家或国家集团 ,而是一种跨国的非国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