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见《法治周末》348期20版海外
近期,欧洲政坛的一系列变动让世人震惊。无论是英国的脱欧、德国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的失利、法国选举的右翼浪潮、意大利的宪法改革公投失败都似乎预示了欧洲一体化正在面临岌岌可危的困境。
欧盟过快的扩张留下隐患
然而坦率来说,如果站在历史发展总是曲折前进的大背景下,许多悲观者关于欧洲一体化面临终结的说法,可能过于情绪化了。它既忽略了欧洲今天的“脱欧”始终建立在高度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历史现实,也忽略了欧洲各国内部都有庞大的“欧洲一体化”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现实。
作为抗议的“脱欧”是完全符合政治逻辑的,但是在政治的进程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建设性的力量,而目前的脱欧派恰恰在这一方面比他们所批评的欧洲派更加逊色。
欧洲一体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价值观念、制度建设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事实上即使在欧共体时代,各个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磨合都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并也遭遇过类似于“空椅危机”这样的考验。在苏联解体之后,欧盟的外部压力急速减少,一种乐观的欧洲主义推动了欧盟的快速扩大。
这也导致了太多的搭便车现象,最终形成了所谓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大量发展水平条件不够(如希腊、葡萄牙)、价值观差异较大(如匈牙利、罗马尼亚)、制度建设不匹配(如中东欧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加入了欧盟。一方面,这固然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与资源,但是另一方面欧洲内部各国差异性、多样性的增加也带来了内部凝聚力的下降与整体治理的紊乱。
在诸事顺利的情况下,大家混吃混喝自然你好我好,但是一旦危机到来、福利下降,各种脱欧企图也就自然层出不穷。更严重的是,欧洲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欧洲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欧洲共同体的成功经验能否适用在一个更加宽泛的大欧洲中。
坦率而言,欧洲一体化是一种历史的幸运,那就是在北约的统一保护与约束下、在统一市场红利的诱惑下、在自由人权价值观(基督教文明)的支持下、在冷战意识形态国家集团的对峙下,欧洲各国的国家独立意志与离心力被最大化的压缩,而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凝聚力则被尽可能的放大。
然而这些安全的、市场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外在动因都在近十几年中遭到了严重的削弱。今天的欧洲统一,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欧盟这种超国家的治理框架与法律体系的捆绑与欧元区的红利维系着。一旦欧盟的治理能力不足以应对外部与内部的危机,一旦欧元区的红利开始削弱,欧盟某种程度的瓦解就难以避免。
欧盟权力结构没有理顺
欧盟治理的紊乱其实就是从英国加入以后开始的。法德轴心虽然不乏意见分歧,但是在欧洲一体化方面却始终保持着较大的一致。这不仅是因为两次大战的惨痛教训与大欧洲的信念,也是由于共同市场实践当中形成的巨大利益。然而对于英国来说自其立国开始,“大欧洲”就是其信奉的平衡政策相冲突的事务,而所谓的平衡,其实就是制造出一个分裂的欧洲。
当英国成为了三驾马车之一,进入了欧洲一体化的权力轴心之后,欧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实际上就出现了重大问题。甚至许多欧陆的学者毫不客气地揶揄道“英国人就是来占便宜找麻烦的”。除了心怀异志的英国之外,欧盟治理体系也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而使得它难以像主权国家一样有效地应对危机。
一方面,欧盟作为超主权治理组织与欧盟成员国的主权意志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的本质在于,作为欧盟权力中心的德国无法总能像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中央政府驯服地方政府一样驯服其他国家政府。
即便它偶尔成功了,也往往成功地激起这些国家的屈辱感。如果说这种冲突在希腊危机时以德国强迫希腊屈服而得到平息,那么在难民危机时,东欧诸国对柏林的反抗就突出的反映出了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在波兰、匈牙利与德国的争吵中,情绪激动的波兰官员甚至以纳粹来形容欧盟的德国高官,即便是维谢格拉德集团中最亲欧洲的捷克政府也对欧盟的移民政策进行了批评。
另一方面,欧盟各国的复杂性与差异性,让欧盟的治理难以获得受人尊重的成功。布鲁塞尔拖沓无能、装腔作势的官僚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人民厌恶与嘲笑的对象。事实上,欧盟各国国内的“脱欧”,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充满分歧而又软弱无力的危机应对所激发。
当中东难民如潮水一般地涌来、社会安全形势迅速恶化而欧盟又陷入高谈阔论且软弱无力的惯性之时,这种情绪尤其变得日益高涨。也正是因为这种情绪,欧盟各国国内选举才会出现亲欧派近乎于全线溃败的现象。
此外,尽管欧盟的初衷就是抱团取暖,用一个声音说话,但在北约保护与美国霸权监护之下的先天发育不良,让欧盟始终缺乏独立而清晰的安全与周边政策。
欧盟在美国的鼓励下以大幅东扩来挤压俄罗斯,从而遭到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与乌克兰东部一线的激烈反击,最终陷入了无力解决也难以收场的困境;另外,欧盟在中东问题上追随美国政权更迭的政策,也让叙利亚安全局势失控、伊斯兰国崛起,最终酿成了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难民危机。
欧洲一体化远未彻底中断
尽管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在短期之内将会遭遇比较大的挫折,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次一体化进程的倒退却可能为欧盟理顺治理机制提供难得的历史契机,这将为它未来更理性的推进一体化进程,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欧盟的基本盘仍然存在,脱欧情绪的高涨不足以彻底中断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尽管欧盟成员国对于欧盟的治理效率低下怨声载道,但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并不能够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抗议的“脱欧”有其意义,但这种行为能否带来建设性的结果则令人怀疑。
欧洲国家的根本困境在于,国家体量太小无法应对大的区域或是世界性的危机,这也是欧洲必须抱团的根本原因。丧失了大欧洲的红利,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的处境只会变得更加糟糕。尽管以特蕾莎为首的英国“脱欧”政府试图达到保留大欧洲红利但是逃脱欧洲义务的目的,但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种搭便车目标的难度非常之大。英国更有可能遭到欧盟的“严厉惩罚”。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已经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既得利益阶层。它不仅包括享受大市场红利的工商阶层、享受欧盟各种补贴的农民阶层、认同欧洲价值观的文化阶层,而且还包括希望在欧盟内部自由流动、寻找就业机会的大量年轻人。一旦欧盟在移民问题、经济振兴方面做出有效的调整,或是“脱欧”的效果不佳,这种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声音就会再次壮大。
欧盟面临的外部危机正在逐步缓解,催生“脱欧”的外部环境正在得到改善。欧盟各国内部之所以会产生“脱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经济危机、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等一系列矛盾的刺激,而这些矛盾随着世界大环境的变化正在逐步得到缓和。虽然欧盟仍然受困于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较高的顽疾,但总的来说其经济复苏已经开始。
随着特朗普在美国的执政。美俄关系将有较大可能得到改善,这意味着在乌克兰危机上欧盟也有可能迎来解套的机会。对俄关系的缓解,不仅将对法国、希腊、意大利的经济产生利好的影响,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中东欧的局势,从而让欧盟减少对乌克兰政府的援助。
特朗普上台,美国孤立主义的回潮会让全球化进程发生重大倒退,但这种倒退却很可能强化欧洲的区域一体化。这是因为美国日益表现出的自利倾向,将让美国倾向于促使欧盟为安全付出更多的代价而非搭美国的安全便车。特朗普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对北约进行大的改革,这种改革的导向应该是让欧洲在自身的防卫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同时也意味着,欧盟将在独立性上迈出关键的一大步。一旦欧盟各国发现,美国不愿再如从前一般支持其安全,那么抱团取暖就成为小国赖以自存的关键。这也恰恰是毗邻俄罗斯的中东欧各国虽然对欧盟满腹怨言却从不脱欧的关键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2016年的脱欧浪潮严重打击了欧盟,但也为它的优化、强化提供了历史的契机,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却经不起风雨,欧盟在美国的监护下享受了太多年的福利与和平,现在是时候要在风雨中独自成长了。
文章见《法治周末》348期20版海外
近期,欧洲政坛的一系列变动让世人震惊。无论是英国的脱欧、德国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的失利、法国选举的右翼浪潮、意大利的宪法改革公投失败都似乎预示了欧洲一体化正在面临岌岌可危的困境。
欧盟过快的扩张留下隐患
然而坦率来说,如果站在历史发展总是曲折前进的大背景下,许多悲观者关于欧洲一体化面临终结的说法,可能过于情绪化了。它既忽略了欧洲今天的“脱欧”始终建立在高度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历史现实,也忽略了欧洲各国内部都有庞大的“欧洲一体化”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现实。
作为抗议的“脱欧”是完全符合政治逻辑的,但是在政治的进程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建设性的力量,而目前的脱欧派恰恰在这一方面比他们所批评的欧洲派更加逊色。
欧洲一体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价值观念、制度建设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事实上即使在欧共体时代,各个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磨合都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并也遭遇过类似于“空椅危机”这样的考验。在苏联解体之后,欧盟的外部压力急速减少,一种乐观的欧洲主义推动了欧盟的快速扩大。
这也导致了太多的搭便车现象,最终形成了所谓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大量发展水平条件不够(如希腊、葡萄牙)、价值观差异较大(如匈牙利、罗马尼亚)、制度建设不匹配(如中东欧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加入了欧盟。一方面,这固然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与资源,但是另一方面欧洲内部各国差异性、多样性的增加也带来了内部凝聚力的下降与整体治理的紊乱。
在诸事顺利的情况下,大家混吃混喝自然你好我好,但是一旦危机到来、福利下降,各种脱欧企图也就自然层出不穷。更严重的是,欧洲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欧洲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欧洲共同体的成功经验能否适用在一个更加宽泛的大欧洲中。
坦率而言,欧洲一体化是一种历史的幸运,那就是在北约的统一保护与约束下、在统一市场红利的诱惑下、在自由人权价值观(基督教文明)的支持下、在冷战意识形态国家集团的对峙下,欧洲各国的国家独立意志与离心力被最大化的压缩,而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凝聚力则被尽可能的放大。
然而这些安全的、市场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外在动因都在近十几年中遭到了严重的削弱。今天的欧洲统一,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欧盟这种超国家的治理框架与法律体系的捆绑与欧元区的红利维系着。一旦欧盟的治理能力不足以应对外部与内部的危机,一旦欧元区的红利开始削弱,欧盟某种程度的瓦解就难以避免。
欧盟权力结构没有理顺
欧盟治理的紊乱其实就是从英国加入以后开始的。法德轴心虽然不乏意见分歧,但是在欧洲一体化方面却始终保持着较大的一致。这不仅是因为两次大战的惨痛教训与大欧洲的信念,也是由于共同市场实践当中形成的巨大利益。然而对于英国来说自其立国开始,“大欧洲”就是其信奉的平衡政策相冲突的事务,而所谓的平衡,其实就是制造出一个分裂的欧洲。
当英国成为了三驾马车之一,进入了欧洲一体化的权力轴心之后,欧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实际上就出现了重大问题。甚至许多欧陆的学者毫不客气地揶揄道“英国人就是来占便宜找麻烦的”。除了心怀异志的英国之外,欧盟治理体系也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而使得它难以像主权国家一样有效地应对危机。
一方面,欧盟作为超主权治理组织与欧盟成员国的主权意志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的本质在于,作为欧盟权力中心的德国无法总能像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中央政府驯服地方政府一样驯服其他国家政府。
即便它偶尔成功了,也往往成功地激起这些国家的屈辱感。如果说这种冲突在希腊危机时以德国强迫希腊屈服而得到平息,那么在难民危机时,东欧诸国对柏林的反抗就突出的反映出了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在波兰、匈牙利与德国的争吵中,情绪激动的波兰官员甚至以纳粹来形容欧盟的德国高官,即便是维谢格拉德集团中最亲欧洲的捷克政府也对欧盟的移民政策进行了批评。
另一方面,欧盟各国的复杂性与差异性,让欧盟的治理难以获得受人尊重的成功。布鲁塞尔拖沓无能、装腔作势的官僚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人民厌恶与嘲笑的对象。事实上,欧盟各国国内的“脱欧”,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充满分歧而又软弱无力的危机应对所激发。
当中东难民如潮水一般地涌来、社会安全形势迅速恶化而欧盟又陷入高谈阔论且软弱无力的惯性之时,这种情绪尤其变得日益高涨。也正是因为这种情绪,欧盟各国国内选举才会出现亲欧派近乎于全线溃败的现象。
此外,尽管欧盟的初衷就是抱团取暖,用一个声音说话,但在北约保护与美国霸权监护之下的先天发育不良,让欧盟始终缺乏独立而清晰的安全与周边政策。
欧盟在美国的鼓励下以大幅东扩来挤压俄罗斯,从而遭到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与乌克兰东部一线的激烈反击,最终陷入了无力解决也难以收场的困境;另外,欧盟在中东问题上追随美国政权更迭的政策,也让叙利亚安全局势失控、伊斯兰国崛起,最终酿成了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难民危机。
欧洲一体化远未彻底中断
尽管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在短期之内将会遭遇比较大的挫折,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次一体化进程的倒退却可能为欧盟理顺治理机制提供难得的历史契机,这将为它未来更理性的推进一体化进程,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欧盟的基本盘仍然存在,脱欧情绪的高涨不足以彻底中断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尽管欧盟成员国对于欧盟的治理效率低下怨声载道,但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并不能够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抗议的“脱欧”有其意义,但这种行为能否带来建设性的结果则令人怀疑。
欧洲国家的根本困境在于,国家体量太小无法应对大的区域或是世界性的危机,这也是欧洲必须抱团的根本原因。丧失了大欧洲的红利,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的处境只会变得更加糟糕。尽管以特蕾莎为首的英国“脱欧”政府试图达到保留大欧洲红利但是逃脱欧洲义务的目的,但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种搭便车目标的难度非常之大。英国更有可能遭到欧盟的“严厉惩罚”。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已经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既得利益阶层。它不仅包括享受大市场红利的工商阶层、享受欧盟各种补贴的农民阶层、认同欧洲价值观的文化阶层,而且还包括希望在欧盟内部自由流动、寻找就业机会的大量年轻人。一旦欧盟在移民问题、经济振兴方面做出有效的调整,或是“脱欧”的效果不佳,这种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声音就会再次壮大。
欧盟面临的外部危机正在逐步缓解,催生“脱欧”的外部环境正在得到改善。欧盟各国内部之所以会产生“脱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经济危机、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等一系列矛盾的刺激,而这些矛盾随着世界大环境的变化正在逐步得到缓和。虽然欧盟仍然受困于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较高的顽疾,但总的来说其经济复苏已经开始。
随着特朗普在美国的执政。美俄关系将有较大可能得到改善,这意味着在乌克兰危机上欧盟也有可能迎来解套的机会。对俄关系的缓解,不仅将对法国、希腊、意大利的经济产生利好的影响,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中东欧的局势,从而让欧盟减少对乌克兰政府的援助。
特朗普上台,美国孤立主义的回潮会让全球化进程发生重大倒退,但这种倒退却很可能强化欧洲的区域一体化。这是因为美国日益表现出的自利倾向,将让美国倾向于促使欧盟为安全付出更多的代价而非搭美国的安全便车。特朗普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对北约进行大的改革,这种改革的导向应该是让欧洲在自身的防卫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同时也意味着,欧盟将在独立性上迈出关键的一大步。一旦欧盟各国发现,美国不愿再如从前一般支持其安全,那么抱团取暖就成为小国赖以自存的关键。这也恰恰是毗邻俄罗斯的中东欧各国虽然对欧盟满腹怨言却从不脱欧的关键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2016年的脱欧浪潮严重打击了欧盟,但也为它的优化、强化提供了历史的契机,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却经不起风雨,欧盟在美国的监护下享受了太多年的福利与和平,现在是时候要在风雨中独自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