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机遇 寻求新突破

把握新机遇 寻求新突破

促进佛山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我市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专题调研报告

佛山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2014年8月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产业关联度广、带动功能强、附加值高的综合经济产业。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大做强佛山旅游文化产业,既顺应我市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文明城市创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又与我市“产城人”的发展理念高度融合。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部署,着力于从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4—6月,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借鉴相关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佛山是广府文化发祥地,岭南文化底蕴深厚。佛山剪纸、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臶。佛山狮舞、粤剧、龙舟说唱、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佛山狮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佛山秋色、十番、人龙舞和佛山彩灯等13 — 2 —

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美食之乡等美誉。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有六大类、110余处(详情见附件1)。佛山产业基础雄厚,是制造业大市,工业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佛山现代交通网络发达,尤其是武广高铁等现代快捷交通枢纽的贯通和连接,大大缩短了佛山与外地的时空距离,大大拓展了佛山旅游业的开发空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五区积极推动下,我市旅游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是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2013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7%,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0.0%相比,高出7.87个百分点;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3799万人次,同比增长7.1%。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2.69亿美元。

表1 2013年全市旅游情况表

数据来源:市旅游局

二是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 — 3 —

区(点)达73家,其中,国家5A 级景区1家,4A 级景区15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全市星级饭店86家,其中五星10家、四星17家,此外,还有“城市客栈”、“7天连锁”等一批经济型酒店;全市旅行社总数达10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0家,近年有多家旅行社入选全国百强旅行社。

表2 全市星级酒店分布表 单位:家

数据来源:市旅游局

三是景区升级步伐加快。当前,我市一批景区不断加快升级步伐,西樵山已挂牌成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祖庙、仁寿寺、岭南天地、南风古灶、梁园、粤剧博物馆、中山公园等景区正联合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长鹿环保度假农庄”正申报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并在全省旅游系统首推旅游服务标准,打造国内农业休闲产业首屈一指的品牌景区;平洲玉器街、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正式晋身4A 级旅游景区等等。

四是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由广东中旅集团投资100亿建设的南海湾旅游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纳入全国 — 4 —

旅游发展“十二五”重点项目和国家扩大内需旅游储备项目,全国首个“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落户南海西部三镇。高明西江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被纳入了201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省服务业集聚区,并被省授予“广东省游艇旅游实验基地”。同时,岭南天地(禅城区)、南海湾旅游产业园、西樵“国艺影视城”和“听音湖片区”、佛山君御西江国际游艇俱乐部(高明区)、三水“芭蕾雨”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五是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工业、商业和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产业互动升级。禅城区建设佛山市岭南酒文化博物馆,成为一个集展览、参观、休闲、游乐、体验、纪念品与特产售卖等平台为一体,具有典型岭南文化元素动感的文化旅游设施。顺德区开创国内家具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先河,推动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开发旅游功能,成功获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高明区“海天味业”成为首个省级示范工业旅游景区,成为制造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典范。三水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率先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成功评选出20多家星级农家乐,使“农家乐”成为三水旅游新增长点,并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六是民间民俗活动亮点纷呈。近年来,我市各地举办了多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积极发挥文化活动的聚焦效应和品牌效应,拉动旅游业的发展。佛山秋色欢乐节盛况空前,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武术嘉年华赛事激烈,群星荟萃,影响广泛; — 5 —

佛山美食节活动游人众多,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赏。各区旅游文化民间民俗活动精彩纷呈,禅城区连续举办多届岭南年俗欢乐节、“北帝诞”庙会、“五一”嘉年华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南海区持续举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等多个旅游文化活动。顺德区连续举办八届岭南美食文化节,广受社会关注和好评,已成为整个华南地区重要的美食品牌。高明区通过成功举办“万人濑粉节”、油菜花节,增加了人气,聚集了财气。三水区连续两年在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三水旅游文化节,当地旅游以集团军的整体形象亮相,强有力地拉动节日旅游综合消费。

二、制约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及成因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旅游业发展的地位与佛山经济发展地位不相称。据统计,2013年,全市旅游业形成的增加值193.9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2.77%,我市的比重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6 %)的46%,相当于珠三角平均水平(4.34 %)的64%;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佛山排第50位(详见附件2)。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一)我市整体上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可行性的认识不足

不合时宜的意识和观念主要是:一是佛山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大型文物古迹,旅游业不可能做大;二是佛山靠在华南中心城市广州旁边,旅游业发展优势被广州占据,佛山难以把旅游业做 — 6 —

大;三是佛山长期实行“工业立市”,发展旅游业会影响工业的发展;四是旅游业只不过是休闲性的行业、无足轻重的行业,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大。上述种种意识和观念,束缚了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佛山缺乏旅游龙头项目

佛山旅游资源不够集中,许多单个景点规模偏小、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尤其是缺乏旅游龙头项目,旅游资源“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特别是缺乏留住游客、供游客晚上娱乐休闲的项目,如缺乏震撼力强的表演项目等,难以留住过夜游客,难以形成市外游客来佛山旅游观光的冲动,游客即使来佛山,也是来去匆匆。目前,佛山基本上还处于旅游的“出发地”和“过境地”,而不是旅游的“目的地”和“到达地”。由于游客驻足时间短,就没有或很少在佛山形成消费,吃、住、娱(乐)、购、休(闲)等行业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约束。

(三)佛山旅游项目文化内涵挖掘利用不够

我市多数旅游产品仍处于原始状态型或文物资源型,景区景点建设也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旅游观光阶段,缺乏让游客真正融入其中具有参与性、欣赏性、互动性的文化元素,无法满足现代游客对集自然风光、风情文化为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旅游产品的需求,使得游客欣赏、回味、留恋的东西少,导致游客驻足时间短,难以留住外来游客。调研反映,佛山不少旅游项目中,其文化内涵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利用,比如佛山武术文化的挖掘利 — 7 —

用就远远不够。“孔子”文化、“武术”文化是当今世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两大名片。佛山是独具岭南文化风情的中国武术之城。佛山武术界名人辈出,遍足全球,中国南派传统武术“功夫”(Chinese Kung Fu)在很早以前就盛行于佛山、热传于海外[1],而目前我市武术文化的挖掘利用非常有限,难以通过武术文化吸引游客前来佛山旅游考察。又如,佛山陶瓷文化、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等挖掘利用也远远不够[2]。

(四)佛山“旅游城市”的形象不鲜明

长期以来,我市过于偏重发展工业,而忽略了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忽略了把佛山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来打造,以致影响到佛山的城市形象。在外面看进来,佛山是一个工业城市,而工业城市自然而然就带来环境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面的人们有来佛山旅游观光的意识和冲动,从而影响佛山旅游业的发展。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我市城市发展定位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市在城市发展定位的决策上,过于偏重发展工业和制造业,而没有把“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摆上应有位臵。我市长期以来工业和制造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受到较大影响。

(五)佛山旅游整体规划及包装策划宣传推介服务还比较欠缺

在规划上,我市旅游业发展规划落实得不够。在我市旅游包 — 8 —

装策划宣传推介服务方面,区一级牵头组织的居多、市一级牵头组织的比较少,这样,不但区一级旅游业发展空间受到诸多局限,而全市优质旅游资源又无法统筹协调利用,最终影响了全市旅游业发展。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市旅游业发展规划落实不足。比如,《佛山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佛府办„2011‟3号)提出“打造旅游名城形象”,但在实际操作上落实不足;该文提出“加强同中央、省级电视台等强势媒体合作。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各种宣传促销活动,扩大佛山旅游的影响力”,但在实际操作上落实不足;该文提出“整合全市旅游资源,集中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和旅游路线”,但在实际操作上落实不足。

二是佛山旅游总体包装策划比较欠缺,包括旅游景区的整体包装,旅游景区(点)宣传内容的策划编排,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这样,致使我市优质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利用。同时,我市还有不少优质资源也没有纳入到佛山整体旅游包装和线路当中。

三是在旅游交通的贯通上,政府对旅游专线扶持力度不足,旅游专线不专,各区设计的游客上落站点各不相同,区与区之间旅游交通也难以衔接,这样,不但影响了本市游客游览佛山,而且给外地游客游览佛山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在旅游的宣传推介上,五个区各有各的旅游宣传推介,佛山旅游整体宣传推介的力度不足。而且,佛山整体旅游宣传推 — 9 —

介手段跟不上,在国家电视主流媒体上,根本看不到震撼力强的佛山形象推介片,外面的人们难以通过国家电视这种主流的、喜闻乐见的媒体来认知佛山、了解佛山。

五是旅游配套服务比较欠缺。外地旅游巴士在佛山中心城区停车难,影响了旅行社组织游客游览佛山。佛山旅游景区景点指引严重不足,而且很不配套,外地游客进入佛山,难以通过清晰的旅游指引便捷游览佛山。佛山本地的导游对佛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掌握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市一级统一培训不足,导游难以深入浅出介绍佛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并通过导游声情并茂讲解打动游客、给游客留下游览佛山的难忘印象。

(六)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统筹支持力度不足

一是缺乏强有力的市一级旅游业发展协调机制。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规划、交通、文化、城建、宗教、经贸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国内相关城市为全面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纷纷强化了旅游业发展协调机制,这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如北京市、杭州市、贵阳市等城市成立了旅游委员会,强化市一级旅游职能机构,旅游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珠三角的中山市较早就成立了市一级的旅游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市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有效保障了全市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而我市至今还没有成立市一级的旅游业 — 10 —

发展协调领导机构,这不利于我市旅游业发展。

二是我市旅游业发展扶持资金偏少。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通过增加旅游发展资金等方式,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这方面,我市的支持力度不足。调研反映,我市市一级一年只有150万元的旅游推介费,与省内众多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市旅游职能部门难以有效组织佛山旅游的整体策划宣传推介。以2013年为例,中山市旅游推介费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1000万元;清远市旅游推介费200万元,梅州市旅游推介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500万元。可见,在公共财政扶持旅游业发展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财政实力比较强的佛山,不但落后于珠三角城市,还落后于一些不够发达的地区。

三是我市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足。近年来,为加快发展旅游业这一“无形贸易”,许多城市纷纷出台力度较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强势推进旅游业发展。杭州市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旅行社,各奖励50万元。梅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市府„2007‟66号),在此基础上,梅州市又于2013年2月3日发出了《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梅市府办„2013‟9号),扶持办法包括:在旅游品质提升中,被认定为国家5A 、4A 、3A 级景区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3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清远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 11 —

该市市委市政府联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清发„2012‟20号)规定:全面落实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的若干意见》(粤府﹝2010﹞156号)中对有关旅游企业的减负政策,积极争取尽快落实省政府有关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的政策。等等(注:相关城市扶持政策文件主要内容详情见附件3)。

然而,我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足。我市于2005年1月12日发出《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佛府„2005‟5号),这对我市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个文件的时效性已经不强,而且,这个文件原则性的规定较多、操作性不强,有的具体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对旅游业发展扶持激励力度不足。比如,该文件提出“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但至今仍然没有具体措施;该文件提出“成立佛山市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但至今仍然没有成立市一级旅游业协调领导小组;该文件提出“对旅行社引入外地游客给予奖励,旅行社引入境内外游客的经营业绩,年终结束后经市审计、财政、旅游职能部门会审,由市旅游局予以公布,奖励办法由市旅游局另行制订”,但至今仍然没有具体操作办法,更谈不上对旅行社引入外地游客的奖励。

三、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文化产业的主要思路与对策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市委市政府明 — 12 —

确把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作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并将陆续推出更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措施,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这为我市全面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新机遇,寻求新突破,加快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以幸福为主旋律、以观光为基础、以休闲为主体、以特色为亮点的旅游业发展,吸引市外境外众多游客前来我市旅游休闲观光和消费,促进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建议: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把我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从目前的2.77%提高到5%,使旅游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提高到8%左右,使旅游业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要通过努力,把佛山打造成为旅游的“到达地”、“目的地”,吸引市内外和境外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旅游消费,做大做强我市旅游文化产业。

为实现我市旅游文化产业上述发展目标和发展取向,我们提出如下的对策措施:

(一)整体强化我市对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市产业的附加值、全面推进产业强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色;有 — 13 —

利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在佛山工业化发展到中后期这个阶段,大力推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做活旅游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既可以与第一产业对接,大力促进观光农业发展;又可以与第二产业对接,在大力促进“工业旅游”发展的同时,促进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还可以与第三产业对接,通过吸纳大量外地游客来我市旅游观光,促进吃、住、行、娱(乐)、购、(休)闲等多行业的发展。要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切实消除我市旅游业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意识和观念[3],形成加快推进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动力。要通过观念创新,在市委市政府决策层面上,更加确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抓城市竞争力、就是抓城市形象、就是抓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观念,形成加快推进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通过观念创新,更好确立起市旅游职能部门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我市旅游业新突破新发展;要通过观念创新,大力强化市相关部门和五区的合作意识,大力强化全市一盘棋发展旅游业的意识,形成加快推进发展佛山旅游业的合力;要通过观念创新,激活我市旅游企业发展机制,让旅游企业看到佛山旅游业发展的远大前景和宽广的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企业主体作用的更好发挥。

(二)加快创建我市的城市中央休闲区

城市中央休闲区是一个城市的休闲项目与设施的聚集之地,它涉及到四个方面的聚集:城市文化的聚集、城市底蕴的体现、 — 14 —

城市生活的集中和城市娱乐的汇集。

近年来,为加快形成旅游业新增长点,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捷足先登建成城市中央休闲区,西安市的曲江新区、上海市的“新天地”、青岛市的市南区等三个片区,已成为国内首批“国家标准试点城市中央休闲区”,江苏省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也于2013年10月通过国家城市中央休闲区的评审。

城市中央休闲区不需要投放大资金,更不需要高楼大厦和宽阔的大路,需要多元素、小设施、大街区、休闲、娱乐、商业、饮食、文化等结合。建设城市中央休闲区,对吸引大量外地游客驻足旅游休闲具有重要作用。

佛山祖庙东华里、梁园、南风古灶等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桂城千灯湖、佛山新城形成的片区,已经具备了建设城市中央休闲区的良好基础条件。为加快形成旅游业新增长点,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我市驻足旅游休闲观光和消费,建议市政府大力支持,加快推进我市城市中央休闲区的创建。首先,以“禅(城)桂(城)新(佛山新城)”片区为切入口,打造城市中央休闲区。“禅桂新”片区的城市中央休闲区打造成型之后,再把城市中央休闲区覆盖到其它片区。通过这样的努力,大力搭建并拓展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与新载体。其次,借助我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成果及“两年升值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推进城市中央休闲区建设。建议市有关部门与相关区政府结合这一片区三旧改造及城市升级需要,按照城市中央休闲区标准,大力 — 15 —

完善休闲服务设施,把这一片区打造成为集历史、武术、陶艺、名人、演艺、影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慢生活、高品质的城市中央休闲区,并打造成为深度休闲旅游和重复消费旅游目的地。

(三)全面整合提升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我市龙头旅游文化项目和核心景区

一是大力推进五区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建设。随着我市城市升级步伐加快,各区重点项目建设正在不断加快,其中包括一批旅游文化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发展前景较好。据市旅游部门梳理,全市重点旅游休闲项目共27个,项目总投资约321亿元(详情见附件4)。要加强市、区联动,全面促进这一批旅游文化重点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我市的龙头旅游项目和核心景区,大力丰富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要坚持运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进旅游文化项目建设,政府做好规划、组织、策划、服务等,大力吸纳外来投资者投资建设旅游文化项目,确保旅游文化项目建设良性循环。要充分利用各自重点旅游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挖掘和整合其辐射范围内的旅游资源, 完善周边旅游景点、酒店、餐厅、娱乐等休闲服务配套,形成旅游消费辐射,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提升或旅游线路的充实。

二是加强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在五区着力建设各自重点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围绕大市场、大服务、大产业、大旅游的思路,以提高我市旅游业整体效益为目标,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 — 16 —

市场共拓、产业共兴,整合和优化各区旅游资源,打通各区重点景区连接交通,将重点景区“串珠成线”,形成全市统一的旅游大市场,摆脱过去各区“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走向“对内更抱团,对外更开放”的发展方向,从而增强项目叠加和积聚效应。目前,我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已正式签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4],开启了禅南高旅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新模式,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文化资源,将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旅游项目和核心景区,增强产品的功能和品味,扩大吸引力,从而留住四方客。

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主题。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的总体分布和市场状况, 围绕旅游消费市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需求,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 确定多样性、多元化的旅游主题和形象。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度假、生态养生、温泉疗养、漂流体验、会展商务等新型旅游业态和产品,形成系列化、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市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工业游。随着时代发展,“工业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新方式。佛山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强市,建议市有关部门加强部门联动和策划,积极组织策划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发展工业游,大力拓展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要创新推出以“工业观光、游乐体验、文化休闲”为主导,形成涵盖佛山的陶 — 17 —

瓷、家电、珠宝、饮品、味业、家具、汽车、内衣等各具产业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工业游的目的地。通过全面发展工业游,促进旅游业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发展。

(四)深度挖掘并利用好岭南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挖掘的深度,决定着旅游业开发的程度。佛山是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深度挖掘并利用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把佛山打造成为海外众多游客驻足寻(岭南文化)根的旅游休闲地,成为外省众多游客充分体验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旅游休闲地,成为省内众多游客尽情享受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旅游休闲地。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深度挖掘并利用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在旅游景区景点将粤剧曲艺、石湾陶艺、剪纸、彩灯扎作艺术、灰批艺术、木版年画等一些具有鲜明佛山地方特色以及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向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允许游客在观摩欣赏之余,参与互动体验。整合利用戏剧、曲艺、音乐、电影等不同的文化艺术手法,将行通济、佛山祖庙北帝诞、龙舟竞渡、佛山秋色等各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表演艺术旅游产品。

二是深度挖掘并利用夜间娱乐文化内涵。通过夜演艺、夜娱 — 18 —

乐等精品项目培育,推进夜间旅游休闲产品的常态化、品牌化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我们可以借鉴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及杭州宋城景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的成功经验,以佛山武术与粤剧的圣地琼花会馆作为舞台背景,以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为依托,浓缩佛山岭南文化中的武术、粤剧、醒狮、民间舞蹈、广东音乐及秋色艺术精华,运用现代高科技特效和道具营造意境和氛围,打造大型文化精品歌舞节目,形成“旅游景点+旅游文化演艺”模式,使其成为景区的标志性演出,使之成为旅游消费者完成日间游览后的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的延续,以增加旅游产品的人文内涵和吸引力,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三是深度挖掘并利用饮食文化内涵。加强佛山美食宣传推广力度,拍摄“舌尖上的佛山”美食微电影。大力推动“佛山菜”创新研发中心的创建,开发佛山特色菜系,发展本地美食品牌。抢占行业制高点,推动粤菜标准体系研究。筹建美食餐馆产业群,积极培育和扶持本地知名餐饮企业和老字号餐饮店做大做强,建立完善的餐饮产业链。打造美食一条街,将佛山许多风格各异、口味独特的美味佳肴、著名小吃、地方特产推介给游客,让游客能够品尝到佛山的传统美食。

四是深度挖掘并利用武术文化内涵。借助佛山早已享誉海内外的武术名人李小龙、黄飞鸿、叶问等国际影响力,利用“李小龙纪念馆”、“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场馆,开展武术体验 — 19 —

游、寻根游、夏令营等活动,吸引海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到佛山寻师学艺或观光旅游。配合东平新城打造“岭南文化新城”的发展定位,在佛山市文化中心(坊城)板块中预留一定空间,规划建设武术文化载体,该载体兼具公共服务与产业化平台双重功能,其中既有武术文化博物馆、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群众性武术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又有武术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武术文化产业总部基地等产业化平台,承接教育培训、影视动漫、演艺竞赛、保健养生、中医中药等产业化项目。组建佛山传统醒狮武术表演团,设立演出基地定期表演以及赴文化友好结盟城市巡演,推向国外传播,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彰显我市武术文化特色,提高佛山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

五是深度挖掘并利用历史名人文化内涵。建议借鉴中山市以孙中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城市名片,将名人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优势的成功做法,深入挖掘我市康有为、詹天佑、陈启沅、黄飞鸿、李小龙、区适子、陈如岳、黄少强、伦文叙、冯了性等名人文化价值,将名人故居打造成一个文化产品集群地,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外延,从而形成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发佛山名人文化体验之旅,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促进名人文化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五)加强全市旅游资源整体策划 一是整体策划佛山的城市形象。市委市政府提出,佛山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再实施一个两年的延伸计划,形成一 — 20 —

个完整的五年城市升级行动计划,推动佛山从“城市升级”向“城市升值”转变。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乘城市升值的东风,高水平策划城市整体形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岭南文化元素,给城市注入岭南文化的“根”与“魂”,使城市处处彰显岭南文化的特色与风采,擦亮佛山的文化名片,并让佛山的“文化名片”成为推介旅游的名片。要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大规模开展城市形象营销推广,在海内外不断提升佛山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整体策划佛山的旅游项目开发。认真学习优秀旅游城市经验,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分析,加大资金投入,聘请高水平的专业策划公司,整体联动包装全市各类旅游资源,通过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主题旅游产品与休闲旅游产品相结合、体验与展示相结合、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从品牌网络构建、多产业对接、旅游组团构思、旅游氛围整体营造等方面进行整体的包装、策划和推介,最大限度发挥我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擦亮佛山的城市名片

一是借助新兴媒体广泛宣传。在发挥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宣传促销作用外,还应发挥新兴媒体信息容量大、传递信息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建立佛山旅游信息网,大力加强与各大门户网站、大型旅游网站、搜索引擎的沟通合作。开通佛山旅游官方微博、微信,为游客提供佛山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服务信息,构建多点支撑、整体推进的旅游网络宣传营销体系。 — 21 —

二是依托民间民俗活动重点宣传。进一步发挥民间民俗活动的“眼球效应”作用,每年确定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办好“行通济”、佛山秋色欢乐节、北帝巡游、佛山龙舟文化节、佛山陶瓷艺术节、佛山美食节、佛山岭南文化艺术节、顺德中国岭南美食文化节等重大民间民俗活动,通过旅行社提前策划并组织外地游客前来我市参加民间民俗活动,大力拓展我市旅游业发展平台。

三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针对性的邀请武广高铁沿线城市以及重要客源地城市旅行商来佛山考察旅游产品,对相关城市新闻媒体宣传佛山旅游形象和组团旅行社带团来旅游实施奖励政策,激发积极性,扩大在客源地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建设珠三角旅游一体化为契机,以“广佛肇”、“广佛肇清”、“广佛肇江”等合作为平台,整合设计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抱团制定联合宣传促销方案,组团走出去参展促销,通过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举办旅游说明会、推介会和各类主题活动,扩大旅游宣传的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

四是编印旅游宣传资料。编印佛山旅游画册、手册、指南和折页,作为资料在旅行社、宾馆、景区、车站等区域免费发放,方便游客出行,同时让游客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我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五是建设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在佛山五区中心城区商业繁华区域建旅游咨询中心,为外地游客、本地旅游消费者提供咨询、 — 22 —

旅游信息咨询、代订服务,成为佛山旅游形象窗口。 (七)加大对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确立旅游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大力提升的空间[5]。为进一步发挥旅游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议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提升到支柱产业上去,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持。

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市一级旅游业发展协调机制。建议我市建立市一级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市政府市长或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发改、经贸、商务、交通、城建、公安、文化、旅游等部门参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并跟进全市重点旅游文化项目。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协调解决我市旅游业发展中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一些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

三是优化我市旅游管理架构和政府旅游部门职能设臵。香港旅游业管理架构的设臵和管理职能的设定较为科学(详情见附件5),这是促进香港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机构改革,我市虽然充实了旅游部门的职能,但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我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相比,我市市一级旅游部门的职能还需要继续完善。建议我市学习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政府旅游部门职能转变,将市旅游局的职能重点放在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标准制定、促进旅游 — 23 —

经济发展、旅游对外促销、旅游对内市场监管、旅游协调服务上。同时,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和机构转移出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旅行社协会”、“宾馆饭店协会”、“旅游景(区)点协会”和“旅游商品协会”等分会组织,细化社会组织结构和功能,促进旅游协会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大力提升旅游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

四是加大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建议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粤发„2008‟20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的若干意见》(粤府„2010‟156号)有关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同时,积极借鉴相关城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在对旅行企业税费扶持、对旅游企业发展激励等方面,出台力度较大的、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或市政府名义出台这个文件,为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加快提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五是建立我市旅游业发展统筹资金。建议建立我市统一的旅游业发展统筹资金,统筹资金由市财政和五区财政分别出资,并吸纳社会资金的支持;统筹资金用于包括五区在内的佛山旅游业的总体策划、佛山的城市形象包装和推介、佛山旅游业的 — 24 —

促销、佛山旅游业发展的激励等。我市旅游业发展统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由市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研究,报市政府同意和实施。

注释:

[1]佛山是中国武术之城,先后出现过张炎、梁赞、黄飞鸿、 — 25 —

陈盛、林世荣、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以及鸿胜馆等具国际影响的武术组织,并由于地缘和在海外广东籍华人众多等因素,佛山“功夫”早在清代已经走出国门,名扬海外。洪拳、咏春、蔡李佛、白眉、龙形五大拳种广为流传。

[2]佛山陶瓷文化、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等挖掘利用也远远不够。

佛山是陶艺之乡,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陶瓷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然而,佛山陶瓷文化挖掘利用远远不够。

“佛药”历史悠久,“佛药”文化源远流长。佛山的德众药业、冯了性药业、华天宝药业等企业具有多年的制药历史,是中国知名的中成药生产厂家。直到现在,佛山中药业还保留有许多数百年不衰的老牌名药,如创制于明朝中叶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行销至今已有380多年,创制于明初的“梁仲弘”抱龙丸行销已近450年,创制于清朝的“李众胜堂”保济丸行销亦有100多年。“佛药”可谓正宗经典、历久不衰。然而,佛山中医药文化挖掘利用远远不够。

佛山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其5。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 — 26 —

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报业人梁发等杰出人物。然而,佛山名人文化挖掘利用远远不够。

[3]我市发展旅游业中不合时宜的意识和观念主要是: 一是佛山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大型文物古迹,旅游业不可能做大。这种观念已经落后。在当今发展环境下,发展旅游业不一定依托自然形成的旅游资源,比如岛国新加坡,自然形成的旅游资源缺乏,旅游业却很发达。新加坡同样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大型文物古迹,而新加坡通过“注重保存历史和发扬自身特色”、“积极开发旅游主题产品,创新旅游发展新业态”、“大力提高旅游景区综合服务能力”、“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规划和管理”、“塑造良好旅游形象”等举措,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源源不断前往旅游观光,新加坡常住人口只有400万人,2012年新加坡接待外国游客数达1440万人次,大批境外游客前往新加坡旅游,有力支撑了当地经济发展。

又如珠三角的中山市,自然形成的旅游资源同样缺乏,近年旅游业却发展很快。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视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08年、2010年先后以中府1号文、中委5号文,出台 — 27 —

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文件,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2013年中山市旅游总收入198亿元,接待过夜游客861.42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占三分之一以上。目前,中山市在建、拟建的重点旅游项目10多个,投资总额近400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中山旅游产业。

再如,云南省丽江市以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丽江市总人口124万人,去年该市旅游业接待人数2000万人次,旅游业成为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是佛山靠在华南中心城市广州旁边,旅游业发展优势被广州占据,佛山难以把旅游业做大。这种观念忽略了佛山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佛山完全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与广州错位发展旅游业。同时,佛山还可以在广佛同城化发展中,借助广州中心城市人流聚集力强的优势,助推佛山旅游业加快发展。

三是佛山市长期实行“工业立市”,发展旅游业会影响工业的发展。这种观念把发展旅游业与发展工业对立起来。实际上,发展旅游业不但不影响工业的发展,而且,在工业充分发展起来之后,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工业领域的对接,助推工业领域不断优化升级。

四是旅游业只不过是休闲性的行业、无足轻重的行业,其对 — 28 —

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大。这种观念忽略了旅游业是一种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几何效应”,发展旅游业可以达到一业兴、多业旺。旅游业把外面众多的游客带进来,并在当地消费,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上述种种意识和观念,严重束缚了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4]禅城、南海、高明三区为整合禅城、南海、高明的旅游资源,推动三区旅游的融合发展,三区政府于2014年6月20日签署了《佛山市禅城、南海、高明三区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三区旅游共建规划,促进旅游市场互通互惠,建立旅游宣传共享平台,推动旅游公交互通和指示牌互设,等等。

[5]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到GDP 的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我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2.77%,与5%的比重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同时也说明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大力提升的空间。

附件:1.佛山六类旅游资源分布现状

2.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

— 29 —

3.相关城市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佛山市提升第三产业改革发展(休闲旅游投资)

重点项目表

5.香港旅游机构设臵和职能划分

1

— 30 — 附件

佛山六类旅游资源分布现状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有六大类、11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2处,动植物保护区1处,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旅游资源90多处。佛山旅游资源分布如下:

(一)地理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南海、高明和三水区,包括西樵山、皂幕山、大南山、昆都山、九十九岗、西岸茶山等,最高峰是高明的皂幕山,海拔达804米。这些山地多属珠江三角洲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构成一片片“绿洲”,是极为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

(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类共有7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中,我市就有3种:江河、湖泊、泉。我市地处西江与北江交汇入海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河叉交织密布,一派水乡风光。湖泊是我市较为普遍的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但天然的不多,以水库为主。主要有南海西樵山天湖、仙湖度假区赤坎水库、松岗镇东风水库、南国桃园碧波湖;高明大沙水库、深步水水库;三水大南山水库;顺德生态乐园连片自然山塘,以及三水云东海、顺德云桂湖等湖泊、顺德逢简、南海鲁贤岛等水乡。泉水景观较知名者是西樵山的无叶井和蟹眼泉。

(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生物景观基本类型共6种中我 — 31 —

市就有3种,即:森林和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栖息地、奇花异草。佛山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较偏远的高明杨梅山地、皂幕山和南海西岸茶山、三水大南山等地。山间还分布着上百种珍稀野生观赏植物。观光价值较大的树林主要有南海西樵山森林公园、南海湾森林生态公园、高明合水原始森林,以及桫椤分布区、三水森林公园、大南山、宝鸭洲竹林、薄坑水库林区、顺德均安沙滩果林等。奇花异草资源集中分布于顺德、南海。陈村花卉世界既是国内外重要的花卉产业基地,又是花卉会展的策源地和聚集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四)古迹及建筑类旅游资源。我市地处珠三角腹地,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开发生息,宋代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留下了量大丰富的历史遗迹。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此类资源共有21种70多个资源单体,约占资源总数的2/3。这是我市六大类旅游资源中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资源。其基本类型是: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军事遗址、水工建筑、古城或城堡遗址、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牌坊、碑碣、园林、景观建筑、桥、雕塑、陵寝陵园、古墓、摩岩字画、厂矿、农林渔牧场、特色城镇与村落、港口、民俗街区、纪念地、观景地,以及其它建筑或古迹。

(五)求知消闲健身类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共11种,我市有7种,即:科教文化设施、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公园、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和狩猎。

(六)购物类旅游资源。共有5种,我市有2种,即:市场

— 32 —

与购物中心、地方特产。著名的市场与购物中心有佛山百花广场、顺德乐从国际家私城、华盖路步行街、工业产品展销中心等。地方特产中以盲公饼、扎蹄、大良野鸡卷、炸牛奶、双皮奶、鱼皮角、南乳花生、西樵大饼、佛手瓜、九江煎堆、河鲜和田基美食、鱼生和狗仔鸭等土特产最为知名。 附件2

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

— 33 —

2013年5月16日,2012年度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由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正式发布,上海市以年旅游接待人数2.589亿次再度蝉联榜首,北京市以2.35亿人次超过重庆位居第二、重庆市以1.916亿人次位居第三位。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是继" 百强景区" 排行榜之后的第二份针对旅游行业的排行榜,榜单是根据全国各城市2012年度旅游接待人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排名(见表)

表1 佛山以3529万人次排在第50位。

— 34 —

— 35 —

附件3

相关城市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36 —

一、 扶持旅行企业发展方面 (一)重庆市的政策

1.重庆市旅游局于2012年2月20日出台《重庆市入境旅游奖励办法》(渝旅„2012‟11号),这个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如下:

团队人数奖:所组团队全年约定基数(具体数量由《重庆市入境旅游奖励操作程序》规定)部分为奖励入围门槛,完不成约定基数的不计奖,完成的约定基数部分按20元人民币/人进行奖励,超过约定基数的增量部分按60元人民币/人进行奖励。 递进增量奖:对“团队人数奖”中增量部分再设立“递进增量奖”。根据各“签约组团社”组团来渝市场情况分别设定两个档次的奖励,第一档为超过全年“约定基数”8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另行奖励30元,达人民币90元/人;第二档为超过第一档5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再另行奖励30元,达人民币120元/人。

年度冲冠奖:组织团队人数当年达5万人、6万人、7万人、8万人及以上的,分别按人民币50万元、90万元、140万元、200万元另行进行奖励。(四)包机奖:对每架次组织100人以上且至少购票游览一个A 级收费景区景点的来渝入境游客包机,奖励2万元人民币。

2.重庆市旅游局于2012年7月30日出台《重庆市长江三峡旅游奖励办法》(渝旅„2012‟39号),这个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如下:

团队人数奖:所组团队约定基数(在合作协议中具体约定)

— 37 —

部分为奖励入围门槛,完不成约定基数的不计奖,完成的约定基数部分按人民币10元/人进行奖励,超过约定基数部分按人民币20元/人进行奖励。

递进增量奖:对“团队人数奖”中增量部分再设立“递进增量奖”。根据各“签约组团社”组团来渝市场情况分别设定两个档次的奖励,第一档为超过全年“约定基数”10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另行奖励10元,达人民币30元/人;第二档为超过第一档10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再另行奖励10元,达人民币40元/人。

年度冲冠奖:“签约组团社”组织团队人数当年达3万人、5万人、7万人、10万人及以上的,分别按人民币5万元、10万元、15万元、20万元另行进行奖励。

3.重庆市旅游局于2012年7月30日出台《重庆市市内旅行社奖励办法》(渝旅„2012‟40号),这个文件规定的奖励标准如下:对从事入境旅游地接业务的“签约地接社”前十名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人民币30万元,每降低一个名次减少奖励3万元,以此类推;对从事长江三峡旅游地接业务的“签约地接社”前四名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人民币20万元,每降低一个名字减少奖励2万元,以此类推。同时作为境外旅游和长江三峡旅游的“签约地接社”,可以按排名结果享受以上两项奖励。

(二)杭州市的政策

杭州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4月2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行社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办„2009‟9号),这个文件规定:每年安排旅行社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推进旅行社

— 38 —

发展。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旅行社,各奖励50万元; 对新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知名商号的旅行社,各奖励10万元; 对新认定为杭州市著名商标的旅行社,奖励5万元;被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的旅行社,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加大品牌旅行社引进力度。鼓励全国“百强”旅行社、境内外知名旅行社到该市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对经营满一年、组织境外客源来杭每年达1万人/天以上或国内客源来杭每年达2万人/天以上且无重大恶性服务质量投诉的旅行社,根据上一年度上缴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的90%给予奖励,奖励期限为3年。

(三)珠海市的政策

珠海市于2011年9月8日出台《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珠文体旅字„2010‟121号),这个文件规定:对上年度新评定为国家级5A 、4A 、3A 的景区(点),分别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对上年度新评定为五星、四星级的酒店,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对上年度评定为“全国百强旅行社”的旅行社,奖励20万元。对上年度新评定为五星、四星和三星级的旅行社,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对景区(点)年接待游客量(以年门票销售数为准)在10-30万人次并且比上年度增加10%以上的,奖励10万元;在30-50万人次并且比上年度增加8%以上的,奖励15万元;在50万人次以上并且比上年度增加5%以上的,奖励20万元。

(四)梅州市的政策

— 39 —

梅州市政府于2013年2月3日发出了《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梅市府办„2013‟9号),这个文件规定: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中,认定为广东旅游强县、梅州市旅游强镇和梅州市旅游特色村的,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2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在旅游品质提升中,被认定为国家5A 、4A 、3A 级景区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3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被认定为国家五星、四星、三星级旅游饭店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3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被认定为广东省五星、四星级旅行社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100万元和30万元。

二、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方面 (一)中山市的政策

1.中山市旅游局于2012年7月20日印发《中山市旅游重大投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旅局发„2012‟7号),这个文件规定:专项资金是指经市政府批准设立,属市资助类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我市旅游重大投资项目,年度资金总额为400万元。

2.中山市出台《中山市旅游产业推广资金管理办法》,这个文件规定:推广资金是指经市政府批准设立,专门用于我市旅游业推广,年度资金总额为600万元。

(二)清远市的政策

清远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6月2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清发„2012‟20号),这个文件规定:从

— 40 —

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视当年财力状况而逐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安排资金,按旅游业发展情况逐年同步递增。旅游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清远整体旅游形象的推广宣传、旅游资源普查以及旅游统计、旅游培训、优秀企业和从业者的奖励。市旅游专项发展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市旅游局和市财政局拟出方案报市政府审批。

(三)梅州市的政策

梅州市政府于2007年11月27日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市府„2007‟66号),这个文件规定: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每年递增,用于编制旅游规划、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旅游队伍培训和奖励成绩突出的旅游企业等。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一定额度的财政预算资金,专项用于旅游业发展。同时,该文件还规定: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每年递增,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一定额度的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并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四)湖北省随州市的政策

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8月16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决定》,这个文件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2011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按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1%安排旅游专项资金,用作城市形象和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发

— 41 —

展奖励等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要向旅游项目倾斜。各地应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

(五)广州市番禺区的政策

番禺区政府于2011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区的若干意见》(番府„2011‟190号),这个文件规定:从2012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旅游的规划修编、品牌宣传、市场推广和评比奖励。

三、税费扶持方面 (一)清远市的政策

清远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6月2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清发„2012‟20号),这个文件规定:全面落实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的若干意见》(粤府﹝2010﹞156号)中对有关旅游企业的减负政策,积极争取尽快落实省政府有关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的政策。旅游企业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排放污水,符合国家或省规定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接纳标准的,已缴纳污水处理费的,不再缴纳排污费。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旅行社按照营业收入缴纳的各种收费,计征基数应扣除各类代收支出费用。凡新办旅游企业当年缴纳入库的营业税(不包含销售房地产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扣除税务部门查补征收往年应缴税款入地方部分)首次超过150万元,或再次超过150万元且逐年增长幅度超过20%以上的新增部分,由财政部门按照地方留成新增部分(扣除财税部

— 42 —

门查补征收往年应缴税款入地方库部分)的50%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企业。以上扶持政策具体管理办法由市旅游局和市财政局牵头拟出方案报市政府审批。

(二)梅州市的政策

梅州市政府于2007年11月27日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市府„2007‟66号),这个文件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4‟001号)的规定,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旅游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2‟248号)的规定,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兴办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按24%税率征收,其中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十年以上的,从企业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进口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施工机械等,符合《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文件有关规定的,可按规定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湖北省随州市的政策

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8月16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决定》,这个文件规定: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

— 43 —

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行社可以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四)番禺区的政策

番禺区政府于2011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区的若干意见》(番府„2011‟190号),这个文件规定:切实落实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酒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省规定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不再缴纳排污费。 附件4

佛山市提升第三产业改革发展(休闲旅游投资)

重点项目表

— 44 —

资料来源:市旅游局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备注:全市旅游休闲项目总投资3210350(万元),项目27个。其中:市直1个,23600 (万元),禅城区2个,约52000(万元);南海区8个,939750(万元);顺德区2个,530000(万元);高明区6个,810000(万元);三水区8个,855000(万元)。

附件5

香港旅游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

— 50 —

香港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观光地”,香港多次入选“世界长途旅游首选目的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成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香港旅游业是一个社会化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关机构发挥了较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旅游业市场运作与管理的水平较高。香港旅游管理部门主要有三个,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事务署(政府部门)、香港旅游发展局(半官方机构)和香港旅游业议会(行业组织)。香港旅游事务署作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和统筹落实各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策略和计划,同时负责领导与协调其他政府决策局和部门,推行实施对旅游业有影响的政策和措施。香港旅游发展局是政府资助机构。主要职能是在世界各地宣传和推广香港旅游,积极提升访港旅客在港的体验,就香港旅游设施的种类及质量定期向政府和其他有关机构提出建议。香港旅游业议会是根据《旅行代理商条例》规定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负责监管外游和入境旅行社,目标是维持旅游业的高专业水平,保障旅客和旅游从业者的双重利益。除上述三个部门之外,香港旅游业非政府组织发展健全,如香港入境旅游协会、香港酒店业主联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在行业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香港旅游服务业培训中心也为本地业界提供以能力为本的世界级培训,使香港在亚洲的旅游服务业持续保持领导地位。

— 51 —

把握新机遇 寻求新突破

促进佛山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我市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专题调研报告

佛山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2014年8月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产业关联度广、带动功能强、附加值高的综合经济产业。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大做强佛山旅游文化产业,既顺应我市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文明城市创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又与我市“产城人”的发展理念高度融合。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部署,着力于从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4—6月,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借鉴相关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佛山是广府文化发祥地,岭南文化底蕴深厚。佛山剪纸、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臶。佛山狮舞、粤剧、龙舟说唱、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佛山狮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佛山秋色、十番、人龙舞和佛山彩灯等13 — 2 —

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美食之乡等美誉。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有六大类、110余处(详情见附件1)。佛山产业基础雄厚,是制造业大市,工业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佛山现代交通网络发达,尤其是武广高铁等现代快捷交通枢纽的贯通和连接,大大缩短了佛山与外地的时空距离,大大拓展了佛山旅游业的开发空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五区积极推动下,我市旅游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是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2013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7%,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0.0%相比,高出7.87个百分点;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3799万人次,同比增长7.1%。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2.69亿美元。

表1 2013年全市旅游情况表

数据来源:市旅游局

二是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 — 3 —

区(点)达73家,其中,国家5A 级景区1家,4A 级景区15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全市星级饭店86家,其中五星10家、四星17家,此外,还有“城市客栈”、“7天连锁”等一批经济型酒店;全市旅行社总数达10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0家,近年有多家旅行社入选全国百强旅行社。

表2 全市星级酒店分布表 单位:家

数据来源:市旅游局

三是景区升级步伐加快。当前,我市一批景区不断加快升级步伐,西樵山已挂牌成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祖庙、仁寿寺、岭南天地、南风古灶、梁园、粤剧博物馆、中山公园等景区正联合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长鹿环保度假农庄”正申报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并在全省旅游系统首推旅游服务标准,打造国内农业休闲产业首屈一指的品牌景区;平洲玉器街、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正式晋身4A 级旅游景区等等。

四是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由广东中旅集团投资100亿建设的南海湾旅游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纳入全国 — 4 —

旅游发展“十二五”重点项目和国家扩大内需旅游储备项目,全国首个“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落户南海西部三镇。高明西江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被纳入了201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省服务业集聚区,并被省授予“广东省游艇旅游实验基地”。同时,岭南天地(禅城区)、南海湾旅游产业园、西樵“国艺影视城”和“听音湖片区”、佛山君御西江国际游艇俱乐部(高明区)、三水“芭蕾雨”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五是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工业、商业和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产业互动升级。禅城区建设佛山市岭南酒文化博物馆,成为一个集展览、参观、休闲、游乐、体验、纪念品与特产售卖等平台为一体,具有典型岭南文化元素动感的文化旅游设施。顺德区开创国内家具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先河,推动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开发旅游功能,成功获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高明区“海天味业”成为首个省级示范工业旅游景区,成为制造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典范。三水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率先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成功评选出20多家星级农家乐,使“农家乐”成为三水旅游新增长点,并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六是民间民俗活动亮点纷呈。近年来,我市各地举办了多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积极发挥文化活动的聚焦效应和品牌效应,拉动旅游业的发展。佛山秋色欢乐节盛况空前,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武术嘉年华赛事激烈,群星荟萃,影响广泛; — 5 —

佛山美食节活动游人众多,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赏。各区旅游文化民间民俗活动精彩纷呈,禅城区连续举办多届岭南年俗欢乐节、“北帝诞”庙会、“五一”嘉年华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南海区持续举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等多个旅游文化活动。顺德区连续举办八届岭南美食文化节,广受社会关注和好评,已成为整个华南地区重要的美食品牌。高明区通过成功举办“万人濑粉节”、油菜花节,增加了人气,聚集了财气。三水区连续两年在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三水旅游文化节,当地旅游以集团军的整体形象亮相,强有力地拉动节日旅游综合消费。

二、制约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及成因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旅游业发展的地位与佛山经济发展地位不相称。据统计,2013年,全市旅游业形成的增加值193.9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2.77%,我市的比重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6 %)的46%,相当于珠三角平均水平(4.34 %)的64%;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佛山排第50位(详见附件2)。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一)我市整体上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可行性的认识不足

不合时宜的意识和观念主要是:一是佛山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大型文物古迹,旅游业不可能做大;二是佛山靠在华南中心城市广州旁边,旅游业发展优势被广州占据,佛山难以把旅游业做 — 6 —

大;三是佛山长期实行“工业立市”,发展旅游业会影响工业的发展;四是旅游业只不过是休闲性的行业、无足轻重的行业,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大。上述种种意识和观念,束缚了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佛山缺乏旅游龙头项目

佛山旅游资源不够集中,许多单个景点规模偏小、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尤其是缺乏旅游龙头项目,旅游资源“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特别是缺乏留住游客、供游客晚上娱乐休闲的项目,如缺乏震撼力强的表演项目等,难以留住过夜游客,难以形成市外游客来佛山旅游观光的冲动,游客即使来佛山,也是来去匆匆。目前,佛山基本上还处于旅游的“出发地”和“过境地”,而不是旅游的“目的地”和“到达地”。由于游客驻足时间短,就没有或很少在佛山形成消费,吃、住、娱(乐)、购、休(闲)等行业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约束。

(三)佛山旅游项目文化内涵挖掘利用不够

我市多数旅游产品仍处于原始状态型或文物资源型,景区景点建设也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旅游观光阶段,缺乏让游客真正融入其中具有参与性、欣赏性、互动性的文化元素,无法满足现代游客对集自然风光、风情文化为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旅游产品的需求,使得游客欣赏、回味、留恋的东西少,导致游客驻足时间短,难以留住外来游客。调研反映,佛山不少旅游项目中,其文化内涵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利用,比如佛山武术文化的挖掘利 — 7 —

用就远远不够。“孔子”文化、“武术”文化是当今世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两大名片。佛山是独具岭南文化风情的中国武术之城。佛山武术界名人辈出,遍足全球,中国南派传统武术“功夫”(Chinese Kung Fu)在很早以前就盛行于佛山、热传于海外[1],而目前我市武术文化的挖掘利用非常有限,难以通过武术文化吸引游客前来佛山旅游考察。又如,佛山陶瓷文化、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等挖掘利用也远远不够[2]。

(四)佛山“旅游城市”的形象不鲜明

长期以来,我市过于偏重发展工业,而忽略了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忽略了把佛山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来打造,以致影响到佛山的城市形象。在外面看进来,佛山是一个工业城市,而工业城市自然而然就带来环境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面的人们有来佛山旅游观光的意识和冲动,从而影响佛山旅游业的发展。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我市城市发展定位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市在城市发展定位的决策上,过于偏重发展工业和制造业,而没有把“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摆上应有位臵。我市长期以来工业和制造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受到较大影响。

(五)佛山旅游整体规划及包装策划宣传推介服务还比较欠缺

在规划上,我市旅游业发展规划落实得不够。在我市旅游包 — 8 —

装策划宣传推介服务方面,区一级牵头组织的居多、市一级牵头组织的比较少,这样,不但区一级旅游业发展空间受到诸多局限,而全市优质旅游资源又无法统筹协调利用,最终影响了全市旅游业发展。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市旅游业发展规划落实不足。比如,《佛山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佛府办„2011‟3号)提出“打造旅游名城形象”,但在实际操作上落实不足;该文提出“加强同中央、省级电视台等强势媒体合作。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各种宣传促销活动,扩大佛山旅游的影响力”,但在实际操作上落实不足;该文提出“整合全市旅游资源,集中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和旅游路线”,但在实际操作上落实不足。

二是佛山旅游总体包装策划比较欠缺,包括旅游景区的整体包装,旅游景区(点)宣传内容的策划编排,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这样,致使我市优质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利用。同时,我市还有不少优质资源也没有纳入到佛山整体旅游包装和线路当中。

三是在旅游交通的贯通上,政府对旅游专线扶持力度不足,旅游专线不专,各区设计的游客上落站点各不相同,区与区之间旅游交通也难以衔接,这样,不但影响了本市游客游览佛山,而且给外地游客游览佛山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在旅游的宣传推介上,五个区各有各的旅游宣传推介,佛山旅游整体宣传推介的力度不足。而且,佛山整体旅游宣传推 — 9 —

介手段跟不上,在国家电视主流媒体上,根本看不到震撼力强的佛山形象推介片,外面的人们难以通过国家电视这种主流的、喜闻乐见的媒体来认知佛山、了解佛山。

五是旅游配套服务比较欠缺。外地旅游巴士在佛山中心城区停车难,影响了旅行社组织游客游览佛山。佛山旅游景区景点指引严重不足,而且很不配套,外地游客进入佛山,难以通过清晰的旅游指引便捷游览佛山。佛山本地的导游对佛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掌握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市一级统一培训不足,导游难以深入浅出介绍佛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并通过导游声情并茂讲解打动游客、给游客留下游览佛山的难忘印象。

(六)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统筹支持力度不足

一是缺乏强有力的市一级旅游业发展协调机制。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规划、交通、文化、城建、宗教、经贸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国内相关城市为全面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纷纷强化了旅游业发展协调机制,这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如北京市、杭州市、贵阳市等城市成立了旅游委员会,强化市一级旅游职能机构,旅游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珠三角的中山市较早就成立了市一级的旅游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市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有效保障了全市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而我市至今还没有成立市一级的旅游业 — 10 —

发展协调领导机构,这不利于我市旅游业发展。

二是我市旅游业发展扶持资金偏少。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通过增加旅游发展资金等方式,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这方面,我市的支持力度不足。调研反映,我市市一级一年只有150万元的旅游推介费,与省内众多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市旅游职能部门难以有效组织佛山旅游的整体策划宣传推介。以2013年为例,中山市旅游推介费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1000万元;清远市旅游推介费200万元,梅州市旅游推介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500万元。可见,在公共财政扶持旅游业发展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财政实力比较强的佛山,不但落后于珠三角城市,还落后于一些不够发达的地区。

三是我市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足。近年来,为加快发展旅游业这一“无形贸易”,许多城市纷纷出台力度较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强势推进旅游业发展。杭州市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旅行社,各奖励50万元。梅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市府„2007‟66号),在此基础上,梅州市又于2013年2月3日发出了《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梅市府办„2013‟9号),扶持办法包括:在旅游品质提升中,被认定为国家5A 、4A 、3A 级景区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3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清远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 11 —

该市市委市政府联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清发„2012‟20号)规定:全面落实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的若干意见》(粤府﹝2010﹞156号)中对有关旅游企业的减负政策,积极争取尽快落实省政府有关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的政策。等等(注:相关城市扶持政策文件主要内容详情见附件3)。

然而,我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足。我市于2005年1月12日发出《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佛府„2005‟5号),这对我市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个文件的时效性已经不强,而且,这个文件原则性的规定较多、操作性不强,有的具体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对旅游业发展扶持激励力度不足。比如,该文件提出“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但至今仍然没有具体措施;该文件提出“成立佛山市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但至今仍然没有成立市一级旅游业协调领导小组;该文件提出“对旅行社引入外地游客给予奖励,旅行社引入境内外游客的经营业绩,年终结束后经市审计、财政、旅游职能部门会审,由市旅游局予以公布,奖励办法由市旅游局另行制订”,但至今仍然没有具体操作办法,更谈不上对旅行社引入外地游客的奖励。

三、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文化产业的主要思路与对策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市委市政府明 — 12 —

确把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作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并将陆续推出更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措施,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这为我市全面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新机遇,寻求新突破,加快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以幸福为主旋律、以观光为基础、以休闲为主体、以特色为亮点的旅游业发展,吸引市外境外众多游客前来我市旅游休闲观光和消费,促进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建议: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把我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从目前的2.77%提高到5%,使旅游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提高到8%左右,使旅游业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要通过努力,把佛山打造成为旅游的“到达地”、“目的地”,吸引市内外和境外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旅游消费,做大做强我市旅游文化产业。

为实现我市旅游文化产业上述发展目标和发展取向,我们提出如下的对策措施:

(一)整体强化我市对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市产业的附加值、全面推进产业强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色;有 — 13 —

利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在佛山工业化发展到中后期这个阶段,大力推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做活旅游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既可以与第一产业对接,大力促进观光农业发展;又可以与第二产业对接,在大力促进“工业旅游”发展的同时,促进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还可以与第三产业对接,通过吸纳大量外地游客来我市旅游观光,促进吃、住、行、娱(乐)、购、(休)闲等多行业的发展。要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切实消除我市旅游业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意识和观念[3],形成加快推进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动力。要通过观念创新,在市委市政府决策层面上,更加确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抓城市竞争力、就是抓城市形象、就是抓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观念,形成加快推进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通过观念创新,更好确立起市旅游职能部门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我市旅游业新突破新发展;要通过观念创新,大力强化市相关部门和五区的合作意识,大力强化全市一盘棋发展旅游业的意识,形成加快推进发展佛山旅游业的合力;要通过观念创新,激活我市旅游企业发展机制,让旅游企业看到佛山旅游业发展的远大前景和宽广的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企业主体作用的更好发挥。

(二)加快创建我市的城市中央休闲区

城市中央休闲区是一个城市的休闲项目与设施的聚集之地,它涉及到四个方面的聚集:城市文化的聚集、城市底蕴的体现、 — 14 —

城市生活的集中和城市娱乐的汇集。

近年来,为加快形成旅游业新增长点,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捷足先登建成城市中央休闲区,西安市的曲江新区、上海市的“新天地”、青岛市的市南区等三个片区,已成为国内首批“国家标准试点城市中央休闲区”,江苏省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也于2013年10月通过国家城市中央休闲区的评审。

城市中央休闲区不需要投放大资金,更不需要高楼大厦和宽阔的大路,需要多元素、小设施、大街区、休闲、娱乐、商业、饮食、文化等结合。建设城市中央休闲区,对吸引大量外地游客驻足旅游休闲具有重要作用。

佛山祖庙东华里、梁园、南风古灶等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桂城千灯湖、佛山新城形成的片区,已经具备了建设城市中央休闲区的良好基础条件。为加快形成旅游业新增长点,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我市驻足旅游休闲观光和消费,建议市政府大力支持,加快推进我市城市中央休闲区的创建。首先,以“禅(城)桂(城)新(佛山新城)”片区为切入口,打造城市中央休闲区。“禅桂新”片区的城市中央休闲区打造成型之后,再把城市中央休闲区覆盖到其它片区。通过这样的努力,大力搭建并拓展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与新载体。其次,借助我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成果及“两年升值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推进城市中央休闲区建设。建议市有关部门与相关区政府结合这一片区三旧改造及城市升级需要,按照城市中央休闲区标准,大力 — 15 —

完善休闲服务设施,把这一片区打造成为集历史、武术、陶艺、名人、演艺、影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慢生活、高品质的城市中央休闲区,并打造成为深度休闲旅游和重复消费旅游目的地。

(三)全面整合提升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我市龙头旅游文化项目和核心景区

一是大力推进五区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建设。随着我市城市升级步伐加快,各区重点项目建设正在不断加快,其中包括一批旅游文化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发展前景较好。据市旅游部门梳理,全市重点旅游休闲项目共27个,项目总投资约321亿元(详情见附件4)。要加强市、区联动,全面促进这一批旅游文化重点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我市的龙头旅游项目和核心景区,大力丰富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要坚持运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进旅游文化项目建设,政府做好规划、组织、策划、服务等,大力吸纳外来投资者投资建设旅游文化项目,确保旅游文化项目建设良性循环。要充分利用各自重点旅游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挖掘和整合其辐射范围内的旅游资源, 完善周边旅游景点、酒店、餐厅、娱乐等休闲服务配套,形成旅游消费辐射,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提升或旅游线路的充实。

二是加强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在五区着力建设各自重点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围绕大市场、大服务、大产业、大旅游的思路,以提高我市旅游业整体效益为目标,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 — 16 —

市场共拓、产业共兴,整合和优化各区旅游资源,打通各区重点景区连接交通,将重点景区“串珠成线”,形成全市统一的旅游大市场,摆脱过去各区“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走向“对内更抱团,对外更开放”的发展方向,从而增强项目叠加和积聚效应。目前,我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已正式签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4],开启了禅南高旅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新模式,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文化资源,将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旅游项目和核心景区,增强产品的功能和品味,扩大吸引力,从而留住四方客。

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主题。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的总体分布和市场状况, 围绕旅游消费市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需求,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 确定多样性、多元化的旅游主题和形象。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度假、生态养生、温泉疗养、漂流体验、会展商务等新型旅游业态和产品,形成系列化、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市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工业游。随着时代发展,“工业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新方式。佛山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强市,建议市有关部门加强部门联动和策划,积极组织策划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发展工业游,大力拓展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要创新推出以“工业观光、游乐体验、文化休闲”为主导,形成涵盖佛山的陶 — 17 —

瓷、家电、珠宝、饮品、味业、家具、汽车、内衣等各具产业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工业游的目的地。通过全面发展工业游,促进旅游业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发展。

(四)深度挖掘并利用好岭南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挖掘的深度,决定着旅游业开发的程度。佛山是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深度挖掘并利用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把佛山打造成为海外众多游客驻足寻(岭南文化)根的旅游休闲地,成为外省众多游客充分体验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旅游休闲地,成为省内众多游客尽情享受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旅游休闲地。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深度挖掘并利用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在旅游景区景点将粤剧曲艺、石湾陶艺、剪纸、彩灯扎作艺术、灰批艺术、木版年画等一些具有鲜明佛山地方特色以及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向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允许游客在观摩欣赏之余,参与互动体验。整合利用戏剧、曲艺、音乐、电影等不同的文化艺术手法,将行通济、佛山祖庙北帝诞、龙舟竞渡、佛山秋色等各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表演艺术旅游产品。

二是深度挖掘并利用夜间娱乐文化内涵。通过夜演艺、夜娱 — 18 —

乐等精品项目培育,推进夜间旅游休闲产品的常态化、品牌化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我们可以借鉴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及杭州宋城景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的成功经验,以佛山武术与粤剧的圣地琼花会馆作为舞台背景,以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为依托,浓缩佛山岭南文化中的武术、粤剧、醒狮、民间舞蹈、广东音乐及秋色艺术精华,运用现代高科技特效和道具营造意境和氛围,打造大型文化精品歌舞节目,形成“旅游景点+旅游文化演艺”模式,使其成为景区的标志性演出,使之成为旅游消费者完成日间游览后的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的延续,以增加旅游产品的人文内涵和吸引力,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三是深度挖掘并利用饮食文化内涵。加强佛山美食宣传推广力度,拍摄“舌尖上的佛山”美食微电影。大力推动“佛山菜”创新研发中心的创建,开发佛山特色菜系,发展本地美食品牌。抢占行业制高点,推动粤菜标准体系研究。筹建美食餐馆产业群,积极培育和扶持本地知名餐饮企业和老字号餐饮店做大做强,建立完善的餐饮产业链。打造美食一条街,将佛山许多风格各异、口味独特的美味佳肴、著名小吃、地方特产推介给游客,让游客能够品尝到佛山的传统美食。

四是深度挖掘并利用武术文化内涵。借助佛山早已享誉海内外的武术名人李小龙、黄飞鸿、叶问等国际影响力,利用“李小龙纪念馆”、“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场馆,开展武术体验 — 19 —

游、寻根游、夏令营等活动,吸引海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到佛山寻师学艺或观光旅游。配合东平新城打造“岭南文化新城”的发展定位,在佛山市文化中心(坊城)板块中预留一定空间,规划建设武术文化载体,该载体兼具公共服务与产业化平台双重功能,其中既有武术文化博物馆、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群众性武术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又有武术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武术文化产业总部基地等产业化平台,承接教育培训、影视动漫、演艺竞赛、保健养生、中医中药等产业化项目。组建佛山传统醒狮武术表演团,设立演出基地定期表演以及赴文化友好结盟城市巡演,推向国外传播,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彰显我市武术文化特色,提高佛山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

五是深度挖掘并利用历史名人文化内涵。建议借鉴中山市以孙中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城市名片,将名人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优势的成功做法,深入挖掘我市康有为、詹天佑、陈启沅、黄飞鸿、李小龙、区适子、陈如岳、黄少强、伦文叙、冯了性等名人文化价值,将名人故居打造成一个文化产品集群地,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外延,从而形成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发佛山名人文化体验之旅,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促进名人文化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五)加强全市旅游资源整体策划 一是整体策划佛山的城市形象。市委市政府提出,佛山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再实施一个两年的延伸计划,形成一 — 20 —

个完整的五年城市升级行动计划,推动佛山从“城市升级”向“城市升值”转变。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乘城市升值的东风,高水平策划城市整体形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岭南文化元素,给城市注入岭南文化的“根”与“魂”,使城市处处彰显岭南文化的特色与风采,擦亮佛山的文化名片,并让佛山的“文化名片”成为推介旅游的名片。要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大规模开展城市形象营销推广,在海内外不断提升佛山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整体策划佛山的旅游项目开发。认真学习优秀旅游城市经验,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分析,加大资金投入,聘请高水平的专业策划公司,整体联动包装全市各类旅游资源,通过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主题旅游产品与休闲旅游产品相结合、体验与展示相结合、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从品牌网络构建、多产业对接、旅游组团构思、旅游氛围整体营造等方面进行整体的包装、策划和推介,最大限度发挥我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擦亮佛山的城市名片

一是借助新兴媒体广泛宣传。在发挥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宣传促销作用外,还应发挥新兴媒体信息容量大、传递信息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建立佛山旅游信息网,大力加强与各大门户网站、大型旅游网站、搜索引擎的沟通合作。开通佛山旅游官方微博、微信,为游客提供佛山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服务信息,构建多点支撑、整体推进的旅游网络宣传营销体系。 — 21 —

二是依托民间民俗活动重点宣传。进一步发挥民间民俗活动的“眼球效应”作用,每年确定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办好“行通济”、佛山秋色欢乐节、北帝巡游、佛山龙舟文化节、佛山陶瓷艺术节、佛山美食节、佛山岭南文化艺术节、顺德中国岭南美食文化节等重大民间民俗活动,通过旅行社提前策划并组织外地游客前来我市参加民间民俗活动,大力拓展我市旅游业发展平台。

三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针对性的邀请武广高铁沿线城市以及重要客源地城市旅行商来佛山考察旅游产品,对相关城市新闻媒体宣传佛山旅游形象和组团旅行社带团来旅游实施奖励政策,激发积极性,扩大在客源地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建设珠三角旅游一体化为契机,以“广佛肇”、“广佛肇清”、“广佛肇江”等合作为平台,整合设计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抱团制定联合宣传促销方案,组团走出去参展促销,通过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举办旅游说明会、推介会和各类主题活动,扩大旅游宣传的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

四是编印旅游宣传资料。编印佛山旅游画册、手册、指南和折页,作为资料在旅行社、宾馆、景区、车站等区域免费发放,方便游客出行,同时让游客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我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五是建设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在佛山五区中心城区商业繁华区域建旅游咨询中心,为外地游客、本地旅游消费者提供咨询、 — 22 —

旅游信息咨询、代订服务,成为佛山旅游形象窗口。 (七)加大对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确立旅游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大力提升的空间[5]。为进一步发挥旅游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议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提升到支柱产业上去,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持。

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市一级旅游业发展协调机制。建议我市建立市一级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市政府市长或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发改、经贸、商务、交通、城建、公安、文化、旅游等部门参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并跟进全市重点旅游文化项目。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协调解决我市旅游业发展中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一些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

三是优化我市旅游管理架构和政府旅游部门职能设臵。香港旅游业管理架构的设臵和管理职能的设定较为科学(详情见附件5),这是促进香港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机构改革,我市虽然充实了旅游部门的职能,但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我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相比,我市市一级旅游部门的职能还需要继续完善。建议我市学习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政府旅游部门职能转变,将市旅游局的职能重点放在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标准制定、促进旅游 — 23 —

经济发展、旅游对外促销、旅游对内市场监管、旅游协调服务上。同时,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和机构转移出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旅行社协会”、“宾馆饭店协会”、“旅游景(区)点协会”和“旅游商品协会”等分会组织,细化社会组织结构和功能,促进旅游协会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大力提升旅游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

四是加大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建议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粤发„2008‟20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的若干意见》(粤府„2010‟156号)有关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同时,积极借鉴相关城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在对旅行企业税费扶持、对旅游企业发展激励等方面,出台力度较大的、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或市政府名义出台这个文件,为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加快提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五是建立我市旅游业发展统筹资金。建议建立我市统一的旅游业发展统筹资金,统筹资金由市财政和五区财政分别出资,并吸纳社会资金的支持;统筹资金用于包括五区在内的佛山旅游业的总体策划、佛山的城市形象包装和推介、佛山旅游业的 — 24 —

促销、佛山旅游业发展的激励等。我市旅游业发展统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由市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研究,报市政府同意和实施。

注释:

[1]佛山是中国武术之城,先后出现过张炎、梁赞、黄飞鸿、 — 25 —

陈盛、林世荣、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以及鸿胜馆等具国际影响的武术组织,并由于地缘和在海外广东籍华人众多等因素,佛山“功夫”早在清代已经走出国门,名扬海外。洪拳、咏春、蔡李佛、白眉、龙形五大拳种广为流传。

[2]佛山陶瓷文化、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等挖掘利用也远远不够。

佛山是陶艺之乡,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陶瓷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然而,佛山陶瓷文化挖掘利用远远不够。

“佛药”历史悠久,“佛药”文化源远流长。佛山的德众药业、冯了性药业、华天宝药业等企业具有多年的制药历史,是中国知名的中成药生产厂家。直到现在,佛山中药业还保留有许多数百年不衰的老牌名药,如创制于明朝中叶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行销至今已有380多年,创制于明初的“梁仲弘”抱龙丸行销已近450年,创制于清朝的“李众胜堂”保济丸行销亦有100多年。“佛药”可谓正宗经典、历久不衰。然而,佛山中医药文化挖掘利用远远不够。

佛山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其5。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 — 26 —

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报业人梁发等杰出人物。然而,佛山名人文化挖掘利用远远不够。

[3]我市发展旅游业中不合时宜的意识和观念主要是: 一是佛山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大型文物古迹,旅游业不可能做大。这种观念已经落后。在当今发展环境下,发展旅游业不一定依托自然形成的旅游资源,比如岛国新加坡,自然形成的旅游资源缺乏,旅游业却很发达。新加坡同样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大型文物古迹,而新加坡通过“注重保存历史和发扬自身特色”、“积极开发旅游主题产品,创新旅游发展新业态”、“大力提高旅游景区综合服务能力”、“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规划和管理”、“塑造良好旅游形象”等举措,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源源不断前往旅游观光,新加坡常住人口只有400万人,2012年新加坡接待外国游客数达1440万人次,大批境外游客前往新加坡旅游,有力支撑了当地经济发展。

又如珠三角的中山市,自然形成的旅游资源同样缺乏,近年旅游业却发展很快。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视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08年、2010年先后以中府1号文、中委5号文,出台 — 27 —

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文件,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2013年中山市旅游总收入198亿元,接待过夜游客861.42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占三分之一以上。目前,中山市在建、拟建的重点旅游项目10多个,投资总额近400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中山旅游产业。

再如,云南省丽江市以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丽江市总人口124万人,去年该市旅游业接待人数2000万人次,旅游业成为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是佛山靠在华南中心城市广州旁边,旅游业发展优势被广州占据,佛山难以把旅游业做大。这种观念忽略了佛山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佛山完全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与广州错位发展旅游业。同时,佛山还可以在广佛同城化发展中,借助广州中心城市人流聚集力强的优势,助推佛山旅游业加快发展。

三是佛山市长期实行“工业立市”,发展旅游业会影响工业的发展。这种观念把发展旅游业与发展工业对立起来。实际上,发展旅游业不但不影响工业的发展,而且,在工业充分发展起来之后,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工业领域的对接,助推工业领域不断优化升级。

四是旅游业只不过是休闲性的行业、无足轻重的行业,其对 — 28 —

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大。这种观念忽略了旅游业是一种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几何效应”,发展旅游业可以达到一业兴、多业旺。旅游业把外面众多的游客带进来,并在当地消费,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上述种种意识和观念,严重束缚了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4]禅城、南海、高明三区为整合禅城、南海、高明的旅游资源,推动三区旅游的融合发展,三区政府于2014年6月20日签署了《佛山市禅城、南海、高明三区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三区旅游共建规划,促进旅游市场互通互惠,建立旅游宣传共享平台,推动旅游公交互通和指示牌互设,等等。

[5]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到GDP 的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我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2.77%,与5%的比重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同时也说明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大力提升的空间。

附件:1.佛山六类旅游资源分布现状

2.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

— 29 —

3.相关城市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佛山市提升第三产业改革发展(休闲旅游投资)

重点项目表

5.香港旅游机构设臵和职能划分

1

— 30 — 附件

佛山六类旅游资源分布现状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有六大类、11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2处,动植物保护区1处,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旅游资源90多处。佛山旅游资源分布如下:

(一)地理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南海、高明和三水区,包括西樵山、皂幕山、大南山、昆都山、九十九岗、西岸茶山等,最高峰是高明的皂幕山,海拔达804米。这些山地多属珠江三角洲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构成一片片“绿洲”,是极为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

(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类共有7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中,我市就有3种:江河、湖泊、泉。我市地处西江与北江交汇入海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河叉交织密布,一派水乡风光。湖泊是我市较为普遍的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但天然的不多,以水库为主。主要有南海西樵山天湖、仙湖度假区赤坎水库、松岗镇东风水库、南国桃园碧波湖;高明大沙水库、深步水水库;三水大南山水库;顺德生态乐园连片自然山塘,以及三水云东海、顺德云桂湖等湖泊、顺德逢简、南海鲁贤岛等水乡。泉水景观较知名者是西樵山的无叶井和蟹眼泉。

(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生物景观基本类型共6种中我 — 31 —

市就有3种,即:森林和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栖息地、奇花异草。佛山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较偏远的高明杨梅山地、皂幕山和南海西岸茶山、三水大南山等地。山间还分布着上百种珍稀野生观赏植物。观光价值较大的树林主要有南海西樵山森林公园、南海湾森林生态公园、高明合水原始森林,以及桫椤分布区、三水森林公园、大南山、宝鸭洲竹林、薄坑水库林区、顺德均安沙滩果林等。奇花异草资源集中分布于顺德、南海。陈村花卉世界既是国内外重要的花卉产业基地,又是花卉会展的策源地和聚集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四)古迹及建筑类旅游资源。我市地处珠三角腹地,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开发生息,宋代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留下了量大丰富的历史遗迹。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此类资源共有21种70多个资源单体,约占资源总数的2/3。这是我市六大类旅游资源中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资源。其基本类型是: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军事遗址、水工建筑、古城或城堡遗址、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牌坊、碑碣、园林、景观建筑、桥、雕塑、陵寝陵园、古墓、摩岩字画、厂矿、农林渔牧场、特色城镇与村落、港口、民俗街区、纪念地、观景地,以及其它建筑或古迹。

(五)求知消闲健身类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共11种,我市有7种,即:科教文化设施、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公园、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和狩猎。

(六)购物类旅游资源。共有5种,我市有2种,即:市场

— 32 —

与购物中心、地方特产。著名的市场与购物中心有佛山百花广场、顺德乐从国际家私城、华盖路步行街、工业产品展销中心等。地方特产中以盲公饼、扎蹄、大良野鸡卷、炸牛奶、双皮奶、鱼皮角、南乳花生、西樵大饼、佛手瓜、九江煎堆、河鲜和田基美食、鱼生和狗仔鸭等土特产最为知名。 附件2

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

— 33 —

2013年5月16日,2012年度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由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正式发布,上海市以年旅游接待人数2.589亿次再度蝉联榜首,北京市以2.35亿人次超过重庆位居第二、重庆市以1.916亿人次位居第三位。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是继" 百强景区" 排行榜之后的第二份针对旅游行业的排行榜,榜单是根据全国各城市2012年度旅游接待人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排名(见表)

表1 佛山以3529万人次排在第50位。

— 34 —

— 35 —

附件3

相关城市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36 —

一、 扶持旅行企业发展方面 (一)重庆市的政策

1.重庆市旅游局于2012年2月20日出台《重庆市入境旅游奖励办法》(渝旅„2012‟11号),这个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如下:

团队人数奖:所组团队全年约定基数(具体数量由《重庆市入境旅游奖励操作程序》规定)部分为奖励入围门槛,完不成约定基数的不计奖,完成的约定基数部分按20元人民币/人进行奖励,超过约定基数的增量部分按60元人民币/人进行奖励。 递进增量奖:对“团队人数奖”中增量部分再设立“递进增量奖”。根据各“签约组团社”组团来渝市场情况分别设定两个档次的奖励,第一档为超过全年“约定基数”8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另行奖励30元,达人民币90元/人;第二档为超过第一档5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再另行奖励30元,达人民币120元/人。

年度冲冠奖:组织团队人数当年达5万人、6万人、7万人、8万人及以上的,分别按人民币50万元、90万元、140万元、200万元另行进行奖励。(四)包机奖:对每架次组织100人以上且至少购票游览一个A 级收费景区景点的来渝入境游客包机,奖励2万元人民币。

2.重庆市旅游局于2012年7月30日出台《重庆市长江三峡旅游奖励办法》(渝旅„2012‟39号),这个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如下:

团队人数奖:所组团队约定基数(在合作协议中具体约定)

— 37 —

部分为奖励入围门槛,完不成约定基数的不计奖,完成的约定基数部分按人民币10元/人进行奖励,超过约定基数部分按人民币20元/人进行奖励。

递进增量奖:对“团队人数奖”中增量部分再设立“递进增量奖”。根据各“签约组团社”组团来渝市场情况分别设定两个档次的奖励,第一档为超过全年“约定基数”10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另行奖励10元,达人民币30元/人;第二档为超过第一档10000人的,超过部分每增长1人再另行奖励10元,达人民币40元/人。

年度冲冠奖:“签约组团社”组织团队人数当年达3万人、5万人、7万人、10万人及以上的,分别按人民币5万元、10万元、15万元、20万元另行进行奖励。

3.重庆市旅游局于2012年7月30日出台《重庆市市内旅行社奖励办法》(渝旅„2012‟40号),这个文件规定的奖励标准如下:对从事入境旅游地接业务的“签约地接社”前十名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人民币30万元,每降低一个名次减少奖励3万元,以此类推;对从事长江三峡旅游地接业务的“签约地接社”前四名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人民币20万元,每降低一个名字减少奖励2万元,以此类推。同时作为境外旅游和长江三峡旅游的“签约地接社”,可以按排名结果享受以上两项奖励。

(二)杭州市的政策

杭州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4月2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行社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办„2009‟9号),这个文件规定:每年安排旅行社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推进旅行社

— 38 —

发展。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旅行社,各奖励50万元; 对新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知名商号的旅行社,各奖励10万元; 对新认定为杭州市著名商标的旅行社,奖励5万元;被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的旅行社,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加大品牌旅行社引进力度。鼓励全国“百强”旅行社、境内外知名旅行社到该市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对经营满一年、组织境外客源来杭每年达1万人/天以上或国内客源来杭每年达2万人/天以上且无重大恶性服务质量投诉的旅行社,根据上一年度上缴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的90%给予奖励,奖励期限为3年。

(三)珠海市的政策

珠海市于2011年9月8日出台《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珠文体旅字„2010‟121号),这个文件规定:对上年度新评定为国家级5A 、4A 、3A 的景区(点),分别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对上年度新评定为五星、四星级的酒店,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对上年度评定为“全国百强旅行社”的旅行社,奖励20万元。对上年度新评定为五星、四星和三星级的旅行社,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对景区(点)年接待游客量(以年门票销售数为准)在10-30万人次并且比上年度增加10%以上的,奖励10万元;在30-50万人次并且比上年度增加8%以上的,奖励15万元;在50万人次以上并且比上年度增加5%以上的,奖励20万元。

(四)梅州市的政策

— 39 —

梅州市政府于2013年2月3日发出了《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梅市府办„2013‟9号),这个文件规定: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中,认定为广东旅游强县、梅州市旅游强镇和梅州市旅游特色村的,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2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在旅游品质提升中,被认定为国家5A 、4A 、3A 级景区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3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被认定为国家五星、四星、三星级旅游饭店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3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被认定为广东省五星、四星级旅行社的旅游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100万元和30万元。

二、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方面 (一)中山市的政策

1.中山市旅游局于2012年7月20日印发《中山市旅游重大投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旅局发„2012‟7号),这个文件规定:专项资金是指经市政府批准设立,属市资助类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我市旅游重大投资项目,年度资金总额为400万元。

2.中山市出台《中山市旅游产业推广资金管理办法》,这个文件规定:推广资金是指经市政府批准设立,专门用于我市旅游业推广,年度资金总额为600万元。

(二)清远市的政策

清远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6月2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清发„2012‟20号),这个文件规定:从

— 40 —

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视当年财力状况而逐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安排资金,按旅游业发展情况逐年同步递增。旅游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清远整体旅游形象的推广宣传、旅游资源普查以及旅游统计、旅游培训、优秀企业和从业者的奖励。市旅游专项发展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市旅游局和市财政局拟出方案报市政府审批。

(三)梅州市的政策

梅州市政府于2007年11月27日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市府„2007‟66号),这个文件规定: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每年递增,用于编制旅游规划、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旅游队伍培训和奖励成绩突出的旅游企业等。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一定额度的财政预算资金,专项用于旅游业发展。同时,该文件还规定: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每年递增,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一定额度的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并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四)湖北省随州市的政策

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8月16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决定》,这个文件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2011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按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1%安排旅游专项资金,用作城市形象和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发

— 41 —

展奖励等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要向旅游项目倾斜。各地应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

(五)广州市番禺区的政策

番禺区政府于2011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区的若干意见》(番府„2011‟190号),这个文件规定:从2012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旅游的规划修编、品牌宣传、市场推广和评比奖励。

三、税费扶持方面 (一)清远市的政策

清远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6月2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清发„2012‟20号),这个文件规定:全面落实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的若干意见》(粤府﹝2010﹞156号)中对有关旅游企业的减负政策,积极争取尽快落实省政府有关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的政策。旅游企业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排放污水,符合国家或省规定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接纳标准的,已缴纳污水处理费的,不再缴纳排污费。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旅行社按照营业收入缴纳的各种收费,计征基数应扣除各类代收支出费用。凡新办旅游企业当年缴纳入库的营业税(不包含销售房地产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扣除税务部门查补征收往年应缴税款入地方部分)首次超过150万元,或再次超过150万元且逐年增长幅度超过20%以上的新增部分,由财政部门按照地方留成新增部分(扣除财税部

— 42 —

门查补征收往年应缴税款入地方库部分)的50%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企业。以上扶持政策具体管理办法由市旅游局和市财政局牵头拟出方案报市政府审批。

(二)梅州市的政策

梅州市政府于2007年11月27日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市府„2007‟66号),这个文件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4‟001号)的规定,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旅游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2‟248号)的规定,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兴办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按24%税率征收,其中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十年以上的,从企业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进口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施工机械等,符合《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文件有关规定的,可按规定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湖北省随州市的政策

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8月16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决定》,这个文件规定: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

— 43 —

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行社可以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四)番禺区的政策

番禺区政府于2011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区的若干意见》(番府„2011‟190号),这个文件规定:切实落实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酒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省规定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不再缴纳排污费。 附件4

佛山市提升第三产业改革发展(休闲旅游投资)

重点项目表

— 44 —

资料来源:市旅游局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备注:全市旅游休闲项目总投资3210350(万元),项目27个。其中:市直1个,23600 (万元),禅城区2个,约52000(万元);南海区8个,939750(万元);顺德区2个,530000(万元);高明区6个,810000(万元);三水区8个,855000(万元)。

附件5

香港旅游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

— 50 —

香港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观光地”,香港多次入选“世界长途旅游首选目的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成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香港旅游业是一个社会化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关机构发挥了较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旅游业市场运作与管理的水平较高。香港旅游管理部门主要有三个,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事务署(政府部门)、香港旅游发展局(半官方机构)和香港旅游业议会(行业组织)。香港旅游事务署作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和统筹落实各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策略和计划,同时负责领导与协调其他政府决策局和部门,推行实施对旅游业有影响的政策和措施。香港旅游发展局是政府资助机构。主要职能是在世界各地宣传和推广香港旅游,积极提升访港旅客在港的体验,就香港旅游设施的种类及质量定期向政府和其他有关机构提出建议。香港旅游业议会是根据《旅行代理商条例》规定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负责监管外游和入境旅行社,目标是维持旅游业的高专业水平,保障旅客和旅游从业者的双重利益。除上述三个部门之外,香港旅游业非政府组织发展健全,如香港入境旅游协会、香港酒店业主联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在行业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香港旅游服务业培训中心也为本地业界提供以能力为本的世界级培训,使香港在亚洲的旅游服务业持续保持领导地位。

— 51 —


相关文章

  • 党员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3篇
  • 党员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3篇 党员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党革命 ...查看


  • 陈强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陈强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池州市委书记 陈强 (2012年3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会前,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分别作了专题研究.会上,四个县区作 ...查看


  • 机关后勤财务管理心得体会
  • 机关后勤财务管理心得体会 机关后勤财务管理心得体会 拓宽工作思路 努力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形势新挑战要求机关后勤广大干部职工以新的视角和眼光,不断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全方位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两个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 ...查看


  • 公文写作常用词句
  • 公文写作必备知识 1."以... 为××":为基础(基点).为核心(中心).为根本.为重点.为举措(手段).为载体(平台).为保障(保证\后盾).为契机.为总揽.为抓手.为目标.为动力.为依托.为突破.为目的.为关键.为 ...查看


  • 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提出
  • 关于一带一路的认识 一.一带一路的战略提出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9 ...查看


  • 中纪委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总结
  • 中纪委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总结 盛夏七月,按照XXXX 纪委的统一安排,我们一行13 人参加了 中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综合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非浅.它让我们的 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接受了一些新理念,新思维,提高了我们 纪检监察依法办案的方法 ...查看


  • 论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
  • 论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时间:2014-10-13 07:16:1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德睿   责任编辑:郑泽川 周德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 ...查看


  • 8一带一路与经济新常态
  •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OneBeltAndOneRoad,简称OBAOR;或OneBeltOneRoad,简称OBOR;或BeltAnd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 ...查看


  •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创新
  •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创新 1.管理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管理创新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建立管理创新机制的关键,对创新主体地新主体的创新动机.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行为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管理创新机制的前提. ⑴ 创新主体.从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及其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