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中国贫穷孩子的童年令人落泪 ---- 不一样角度

余何

曾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06年06月01日报道】作者为SYRACUSE大学传播摄影硕士,图片编辑,摄影师,摄影活动策划人,出版有中国第一本拍自国外热点战地的个人新闻摄影作品集《波黑:战火浮生》(1995年),主编中国第一本《图片编辑手册》(2003年),为北京电影学院撰写教科书《报道摄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云南,1995. 九岁的黄香菜是家里的劳动力,因为需要照顾小弟弟,常常不能正常到学上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云南,1995。在中缅边境劳作的儿童。在贫困地区,许多孩子虽小,但已诚然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云南,1995。幸运得以上学的男生们,将自己砍来的柴火交到学校作为伙食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广西,2002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广西,2002。这些幸运得以上学的女童从家到学校常常需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她们就住宿在教室的阁楼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自己做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河南, 2004年. 某艾滋病村的一位孩子把玩着一只用过的安全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贵州, 2004. 四岁小明的养父曾是当地富甲一方的煤矿主,治疗因燃煤砷超标导致的癌症使他家一贫如洗。中国农村普遍缺乏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贵州,2004。为爷爷送葬归来的孩子。爷爷死于燃煤砷中毒致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山西,2003年。伸出手掌上的皮肤角化表明这些孩子因饮用水砷超标而中毒,他们都将因此导致智力发育受阻,有些人还将因此致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川, 2005. 云南姑娘YSJ被"介绍"到四川已经十多年了, 与丈夫育有二个孩子. 她赤着脚,背着一袋袋比她还重的的玉米,气喘地往返于山岙中的小家和山顶的晒场, "好累哦",她说

不该死的贫穷

1149 次点击

2 个回复

余何

作者:卓礼

中国有一本摄影的专业杂志叫《大众摄影》,该刊今年三月号A版(P48—P51),刊登了田卫涛的一篇记实摄影作品《乞儿》(有记实文字)。看了此文,我感到大陆还有人们仿佛仍生活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悲惨,太悲惨了!可怜,太可怜了!

文章开头的一段话,就令人十分辛酸。“他们或许是中国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雇工,以每月300元左右的薪水为|‘老板’创造着10倍以上的价值。穷困,迫使人们创造出‘赁子而乞’的生活方式。” 最小的童工,最大的“创造”。

文中的幼乞儿,被大人逼迫下,背井离乡乞讨。文中照片很多,其中一幅描绘是:画面左边是被父亲抱在怀中的幼儿,右边是在行人天桥上行乞的幼童。取题为“不一样的童年”。

记得我们小时候,课文上“伟光正”告诉我们的:“旧社会”穷人只能乞讨度日的情节如今却在红朝“新社会”变成了现实!“新社会”儿童成了乞讨的主力军,乞讨还是致富的一种方式。

文中述道,有一半孩子是和自己父母一起乞讨,另一半是被大人们租来专门讨要的。该文主要描述甘肃陇西地区,大量在学儿童,利用假期或随父母或被租去专门从事乞讨。有一张照片,大人带着小孩外出乞讨上火车之前,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对着镜头还在笑,这是何等的可悲!

该文中,孩子们外出乞讨会遇见什么呢?一是烈日严寒,要自己熬;二是路人的白眼、呵斥、辱骂甚至殴打;三是躲带大盖帽的恐惧;四是在躲跑途中,被汽车撞死撞伤;五是折磨,每日上千次的跪下;六是疾病,长期生活在不卫生环境,孩子们的营养根本谈不上。“孩子们抵抗能力很差,多数的乞讨孩子都是乙肝患者。”

文中甘肃岷县小寨乡90%的儿童,特别是5—10岁年龄段的都有过外出讨要的历史。而被租的在8—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最能要上钱。这是什么社会?这个逼人为丐,逼人失去尊严的社会!

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乞儿真实的一幕幕片段,列举如下:

“3岁的乞儿协助大人多讨了几十元钱,得到的奖励是一碗方便面。”这是一幅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孩子那恳求而无奈的目光,蓬乱的头发和不会抓筷子的手,那大碗泡面,构成了画面的主体。仿佛告诉人们乞儿的命运多么悲惨!

另一幅是:“在车流中乞讨,经常会被车撞伤。”一个孩子跪在货车驾驶室旁边,正伸手乞讨,表情十分可怜。下一幅,还是这个孩子,“乞讨成果不大,孩子受到大人责难。”那孩子满脸委屈,大人表情木然,看不出丝毫同情!

还有一幅更出格,描绘的是学校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们不要外出乞讨。而黑板上版书的却是“假期乞讨教育”。不知是劝阻?还是鼓动?

文中讲述了,当地教育局从去年(就算2004年)免除小寨乡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但仍然无果。从那张照片的版书日期(05-07-12)来看,劝阻并不奏效。

文中把过错归咎于家长的无知和贫穷,“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么多孩子的尊严被低贱化,人格和身心被扭曲,难道社会不存在责任吗?人从小失去尊严长大后与牛马何异?我们诅咒那该死的贫穷,更诅咒那该死的社会!

余何

曾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06年06月01日报道】作者为SYRACUSE大学传播摄影硕士,图片编辑,摄影师,摄影活动策划人,出版有中国第一本拍自国外热点战地的个人新闻摄影作品集《波黑:战火浮生》(1995年),主编中国第一本《图片编辑手册》(2003年),为北京电影学院撰写教科书《报道摄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云南,1995. 九岁的黄香菜是家里的劳动力,因为需要照顾小弟弟,常常不能正常到学上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云南,1995。在中缅边境劳作的儿童。在贫困地区,许多孩子虽小,但已诚然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云南,1995。幸运得以上学的男生们,将自己砍来的柴火交到学校作为伙食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广西,2002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广西,2002。这些幸运得以上学的女童从家到学校常常需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她们就住宿在教室的阁楼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自己做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河南, 2004年. 某艾滋病村的一位孩子把玩着一只用过的安全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贵州, 2004. 四岁小明的养父曾是当地富甲一方的煤矿主,治疗因燃煤砷超标导致的癌症使他家一贫如洗。中国农村普遍缺乏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贵州,2004。为爷爷送葬归来的孩子。爷爷死于燃煤砷中毒致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山西,2003年。伸出手掌上的皮肤角化表明这些孩子因饮用水砷超标而中毒,他们都将因此导致智力发育受阻,有些人还将因此致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川, 2005. 云南姑娘YSJ被"介绍"到四川已经十多年了, 与丈夫育有二个孩子. 她赤着脚,背着一袋袋比她还重的的玉米,气喘地往返于山岙中的小家和山顶的晒场, "好累哦",她说

不该死的贫穷

1149 次点击

2 个回复

余何

作者:卓礼

中国有一本摄影的专业杂志叫《大众摄影》,该刊今年三月号A版(P48—P51),刊登了田卫涛的一篇记实摄影作品《乞儿》(有记实文字)。看了此文,我感到大陆还有人们仿佛仍生活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悲惨,太悲惨了!可怜,太可怜了!

文章开头的一段话,就令人十分辛酸。“他们或许是中国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雇工,以每月300元左右的薪水为|‘老板’创造着10倍以上的价值。穷困,迫使人们创造出‘赁子而乞’的生活方式。” 最小的童工,最大的“创造”。

文中的幼乞儿,被大人逼迫下,背井离乡乞讨。文中照片很多,其中一幅描绘是:画面左边是被父亲抱在怀中的幼儿,右边是在行人天桥上行乞的幼童。取题为“不一样的童年”。

记得我们小时候,课文上“伟光正”告诉我们的:“旧社会”穷人只能乞讨度日的情节如今却在红朝“新社会”变成了现实!“新社会”儿童成了乞讨的主力军,乞讨还是致富的一种方式。

文中述道,有一半孩子是和自己父母一起乞讨,另一半是被大人们租来专门讨要的。该文主要描述甘肃陇西地区,大量在学儿童,利用假期或随父母或被租去专门从事乞讨。有一张照片,大人带着小孩外出乞讨上火车之前,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对着镜头还在笑,这是何等的可悲!

该文中,孩子们外出乞讨会遇见什么呢?一是烈日严寒,要自己熬;二是路人的白眼、呵斥、辱骂甚至殴打;三是躲带大盖帽的恐惧;四是在躲跑途中,被汽车撞死撞伤;五是折磨,每日上千次的跪下;六是疾病,长期生活在不卫生环境,孩子们的营养根本谈不上。“孩子们抵抗能力很差,多数的乞讨孩子都是乙肝患者。”

文中甘肃岷县小寨乡90%的儿童,特别是5—10岁年龄段的都有过外出讨要的历史。而被租的在8—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最能要上钱。这是什么社会?这个逼人为丐,逼人失去尊严的社会!

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乞儿真实的一幕幕片段,列举如下:

“3岁的乞儿协助大人多讨了几十元钱,得到的奖励是一碗方便面。”这是一幅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孩子那恳求而无奈的目光,蓬乱的头发和不会抓筷子的手,那大碗泡面,构成了画面的主体。仿佛告诉人们乞儿的命运多么悲惨!

另一幅是:“在车流中乞讨,经常会被车撞伤。”一个孩子跪在货车驾驶室旁边,正伸手乞讨,表情十分可怜。下一幅,还是这个孩子,“乞讨成果不大,孩子受到大人责难。”那孩子满脸委屈,大人表情木然,看不出丝毫同情!

还有一幅更出格,描绘的是学校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们不要外出乞讨。而黑板上版书的却是“假期乞讨教育”。不知是劝阻?还是鼓动?

文中讲述了,当地教育局从去年(就算2004年)免除小寨乡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但仍然无果。从那张照片的版书日期(05-07-12)来看,劝阻并不奏效。

文中把过错归咎于家长的无知和贫穷,“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么多孩子的尊严被低贱化,人格和身心被扭曲,难道社会不存在责任吗?人从小失去尊严长大后与牛马何异?我们诅咒那该死的贫穷,更诅咒那该死的社会!


相关文章

  • 马伊俐文章的姐弟恋秘籍(组图)
  • http://ent.dbw.cn 2011-11-16 12:20:53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查看


  • 可怕的一次性生活(组图)
  • 可怕的一次性生活(组图) 2007-01-19 01:06:29 大中小 本博已成功晋级正式进驻"新浪'百万博客'俱乐部" [旁白]我国每年大约生产450亿双一次性木筷,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 [旁白]我们一年要 ...查看


  • 黄冈市2015届高三年级九月份质量检测试题[校对版]
  • 黄冈市2015届高三年级九月份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全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 ...查看


  • 请尊重一个穷人的努力
  • 不论在那个时代,有富人就会有穷人,这是社会必然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兴起了讨伐穷人的风气. 你穷是因为你懒惰. 你那么穷,是因为格局很小. 嘲笑你穷,是催你奋进. 你现在所过的贫穷的生活,不仅是因为你自己不努力,而且还因为没有一个 ...查看


  • 五上复习资料
  • 五上复习资料 各单元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 ...查看


  • 名人传读书心得3篇
  • 名人传读书心得3篇 <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彼此存在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写<名人传>,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下面 ...查看


  • 儿童文学 | 好书推荐排行榜2
  • 存档 '儿童文学' 分类的存档 英国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战马> 2013年2月13日 zhy 4460人阅读,1 条评论 <战马>是英国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也许大家并不熟悉麦克·莫波格这个名字,但 ...查看


  • 母亲泪(7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母亲泪(700字) 作文 母亲泪 孕育了千年文明的母亲河,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你 在哪儿?我听见了,您在流泪,在绝望中无法自拔&&可是当您头顶的那一片曾经美丽的蓝天 已经渐渐灰暗,鸟儿不在飞翔:当旁边 ...查看


  •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