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 太平天国的墙头诗歌世界

有人说,太平天国是个诗歌的国度,这话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这个短命王国上至天王洪秀全,下至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人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诗作”,一直“在高天享福”、只在前期偶尔附在东王、西王身上“光临”一趟凡间的天父天兄,也赫然留下许多“诗歌作品”,甚至,虚岁不过十六、文化程度最多扫盲班毕业的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虏、凌迟处死当天,还一口气作诗三首,送给刚结识不久、曾一路押送他的清方小官“唐哥哥”——尽管这三首诗其实不过把前几天旧作照抄一遍,但那些旧作好歹也是他本人写的。

说不对,则是因为诗歌虽多,却“重质不重量”,慢说“艺术品位”甚不讲究,就连文从字顺、朗朗上口的也着实不多,就拿洪秀全本人来说吧,一本《天父诗》洋洋五百首,能读懂一半的只怕也没几个,他族弟洪仁玕那些塞满了飞沙走石的七绝、七律,在清末文人中充其量算得及格水平,但就“综合艺术水准”看,说是“太平天国第一诗人”也不为过(当然会有人捧出石达开,这位的诗名早在他还健在时便传到清方大员耳中,大约功底不错,无如这位翼王五千岁刨去梁启超、高天梅之流伪托的赝品,“正版原创”不过一两首,只能说不过不失,如此少的参照物,实在难以评估其水准)。

(《太平天国诗文抄》上下册,图片源自网络)

《天父诗》虽然是正规出版物,但主要是写给后宫的“娘娘”们看的;洪仁玕的“个人诗集”——《军次实录》也公开出版,不过看的人恐怕更少(另一个据说也写过几首诗的“非主流诗人”李秀成就说,洪仁玕写的书他“皆不屑看”,这当然也包括诗了),关键是,当时太平天国军民和清朝军民,都存在文化程度有限、识字率不高的问题,诗集什么的,他们只怕读了也印象不深。

因此对大多数太平天国人而言,日常接触最多的诗歌,只怕是无处不在的“墙头诗歌”了。

所谓“墙头诗歌”,就是太平天国官员、衙署、将帅们到处散发、张贴,可以在衙署或通衢墙头“围观”的韵文体作品,包括诏旨、檄文、布告之类。

“墙头诗歌”涉及的范围很广,太平天国几乎无一人可避开其“文化覆盖”。如人手一本的《颁行历书》,1858年的版本扉页上,就有洪秀全的《天历四十年一斡旋诏》,劈头就是八句七言韵文“天父上帝太平天,太平天国万万年,天国天历无穷尽,四十年加诏在前。兹据玕胞恳裁定,诏每四十年斡旋,斡年每月念八日,节气平匀义更全”,只要查日期,就躲不开这首“圣诗”;1857年石达开和洪秀全矛盾激化,离开天京远征,出发前在多处张贴告示,阐明远征原因,全文从“为沥剖血陈,谆谕众军民”到“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共三十二句、十六韵、一百六十字,是一首一韵到底的五言诗。

低级官员、将领的“墙头诗歌”也为数众多,1854年写在湖南某地的“各安恒业晓谕”,全篇为四言韵文,发布者是殿左五指挥曾某;辛酉十一年(1861年)九月十六日写在浙江诸暨红桥宣和街宣和会馆墙上的五言韵文告示,全文二十八句、一百二十五字,同样一韵到底,发布人应为天将、掌率之类中高级官员;甲子(1864)年七月写在四川合江县进宝乡月台山村肖某家中墙上的“太平天国张贴”告示,全文十四句,五十六字,为四言韵文,发布者是打着石达开“王爷”旗号的太平天国“翼殿”残部,此时石达开已死去一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也刚被湘军攻破,这些无家可归的“野长毛”奔波流亡之余,却还能好整以暇地把告示写成整整齐齐的韵文,足见“墙头诗歌”传统,对太平天国官兵的影响,已深入到何等程度。

虽然洪秀全极力想把他的“天国”,描绘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无根由也无传承的“天降国度”,但头脑稍稍正常的人都会明白,天下之大,绝不会有这种毫无来由或基因传递的“果实”,太平天国本身固然是如此,它的一切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也同样不能例外。太平天国弥漫的“墙头诗歌”风俗,自然也不可能是偶然的。

造成“墙头诗歌”泛滥的最大原因,是洪秀全等领导人的“传帮带”作用。

洪秀全本人是塾师出身,编写韵文对他而言并不困难。在他读了基督教著作、立志从事传教生涯后,曾编写了许多传教手抄本,目前发现的最早期作品,如《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几乎都是韵文或准韵文,且通俗易懂。韵文朗朗上口,容易诵记,即便是不甚识字者,多听几遍也能记住个大概,当年不论佛道教或“洋教”,甚至那些被朝廷明令严禁的“邪教”,多喜欢用通俗韵文传播教义,这种习惯,在某些海外华人传教圈里,甚至一直保持至今,且尤以两广为甚。立国之初,洪秀全所颁布的诏旨,很多都是完整的七言韵文,如流传下来的“地震诏”、“永安破围诏”、“欢喜踊跃齐向前诏”,都是七言、四韵、八句的韵文诗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堂堂天王如此,大小文武自然要竭力模仿一番。

其实“墙头诗歌”并非“长毛贼”的独门专利,率先用这一招的,是他们的政治敌人清廷。

最喜欢给老百姓做政治报告的清朝皇帝,非雍正莫属,他即位第二年(1724年),就颁布《圣谕广训》十六篇,让天下诵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十六篇《圣谕广训》且被列为“高考题”,成为科举必考科目。这十六篇《圣谕广训》系骈体文言文,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诵读固然不难,普通老百姓、半文盲和文盲们则只能不知所云,因此雍正特意再发指示,让各地地方官把他认为最重要的“黜异端以崇正学”等篇翻译成“通俗汉语”,以便在市井流传,而这些“通俗版圣谕广训”所用的体裁,恰是四言韵文。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春,太平军定都南京,上海小刀会也跃跃欲试,上海县令袁祖德在县衙门外墙上张贴的,正是一篇四言韵文:“众志本城,御患第一;现居守望,巡防匪徒。户出一丁,务各协力;同声相应,登时齐集。即遇匪徒,何难擒截;既保身家,又卫乡邑。有备无虞,共期乐业;良法在此,遵行勿忽”,而据时人记载,和“县太爷”大唱反调的小刀会众,经常把冒名太平天国的“山寨告示”贴出来,和清方韵文打对台,这些“山寨告示”,同样是通俗韵文。

太平军的劲敌——湘军,创办人是曾国藩。翰林出身的曾国藩谙熟文书体例,又是桐城派古文名家,但他用于给士卒作“思想教育”、“政治动员”和“练兵动员”的文告,却都是长篇七言韵文,如《爱民歌》、《解散歌》、《水路得胜歌》等,直到北洋时代还被军阀们用来当练兵教材。

太平军中的骨干原本都是整天看官家韵文告示的“市井乡愚”,许多且和会党、帮派有关,日常接触最多的衙门文书,正是这些韵文告示。这些人一旦从“见衙门的”变成“坐衙门”的,从看衙门告示变成贴衙门告示,得心应手的,自然也多半是平素看惯了的“墙头诗歌”体。

事实上,“高贵大气上档次”的官方文告,自魏晋起便是雅驯的骈文或半骈文,且代拟官方文书也是科举的必修课,洪秀全、冯云山等考过科举的读书人对此是不陌生的,太平军势力壮大,衙门里开始充斥自愿或不自愿、谙熟文牍体例的“先生”后,较正规的文告,也大量用骈文、半骈文替代“墙头诗歌”体,其中最突出的是杨秀清、萧朝贵,在金田团营时还到处题诗的“天兄”,在攻克第一座城市——广西永安州后,联衔发布的三篇著名檄文(《奉天讨胡檄布四方》、《奉天诛妖救世安民》、《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就都采用了半骈文体,而摒弃了“墙头诗歌”体。1856年天京事变后,蛰伏多年未公开发布诏旨的洪秀全重新“出山”,此后经常一日一诏、甚至一日几诏,所用文体,也主要是半骈文。

然而洪秀全的“诏旨骈文化”只进行了半截:或许是出于对“墙头诗歌”体的偏爱,他后期的诏旨往往先用“墙头诗歌体”概括一番,再用半骈文体详述。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读短小的韵文部分,也可知道诏旨要义,对不耐烦诵读天王难懂“天话”的人而言,显然是一种福音——后来这些韵文也越写越难懂,则是另一回事。

不仅如此,洪秀全似乎还把诏旨韵文化当作一种“特殊本领”敝帚自珍。戊午八年(1858年),他写了一道长达一百七十四句,一千多字的诏旨,其中除不到十句的散句外,通篇都是七言韵文。

很显然,堂堂天王的“文牍改革”不过改了个半吊子,那些小官、小小官,或名义上是官实则啥也不是的“天朝大员”,自然也仍会抱着“墙头诗歌”体不放——毕竟,这种看上去整整齐齐、念起来朗朗上口的东西,在他们和许多当时普通百姓看来,比正规文牍好写好懂得多,又比“大水词”白话俚语看上去好歹像个“官方文件”。

(责任编辑:代金凤)

有人说,太平天国是个诗歌的国度,这话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这个短命王国上至天王洪秀全,下至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人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诗作”,一直“在高天享福”、只在前期偶尔附在东王、西王身上“光临”一趟凡间的天父天兄,也赫然留下许多“诗歌作品”,甚至,虚岁不过十六、文化程度最多扫盲班毕业的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虏、凌迟处死当天,还一口气作诗三首,送给刚结识不久、曾一路押送他的清方小官“唐哥哥”——尽管这三首诗其实不过把前几天旧作照抄一遍,但那些旧作好歹也是他本人写的。

说不对,则是因为诗歌虽多,却“重质不重量”,慢说“艺术品位”甚不讲究,就连文从字顺、朗朗上口的也着实不多,就拿洪秀全本人来说吧,一本《天父诗》洋洋五百首,能读懂一半的只怕也没几个,他族弟洪仁玕那些塞满了飞沙走石的七绝、七律,在清末文人中充其量算得及格水平,但就“综合艺术水准”看,说是“太平天国第一诗人”也不为过(当然会有人捧出石达开,这位的诗名早在他还健在时便传到清方大员耳中,大约功底不错,无如这位翼王五千岁刨去梁启超、高天梅之流伪托的赝品,“正版原创”不过一两首,只能说不过不失,如此少的参照物,实在难以评估其水准)。

(《太平天国诗文抄》上下册,图片源自网络)

《天父诗》虽然是正规出版物,但主要是写给后宫的“娘娘”们看的;洪仁玕的“个人诗集”——《军次实录》也公开出版,不过看的人恐怕更少(另一个据说也写过几首诗的“非主流诗人”李秀成就说,洪仁玕写的书他“皆不屑看”,这当然也包括诗了),关键是,当时太平天国军民和清朝军民,都存在文化程度有限、识字率不高的问题,诗集什么的,他们只怕读了也印象不深。

因此对大多数太平天国人而言,日常接触最多的诗歌,只怕是无处不在的“墙头诗歌”了。

所谓“墙头诗歌”,就是太平天国官员、衙署、将帅们到处散发、张贴,可以在衙署或通衢墙头“围观”的韵文体作品,包括诏旨、檄文、布告之类。

“墙头诗歌”涉及的范围很广,太平天国几乎无一人可避开其“文化覆盖”。如人手一本的《颁行历书》,1858年的版本扉页上,就有洪秀全的《天历四十年一斡旋诏》,劈头就是八句七言韵文“天父上帝太平天,太平天国万万年,天国天历无穷尽,四十年加诏在前。兹据玕胞恳裁定,诏每四十年斡旋,斡年每月念八日,节气平匀义更全”,只要查日期,就躲不开这首“圣诗”;1857年石达开和洪秀全矛盾激化,离开天京远征,出发前在多处张贴告示,阐明远征原因,全文从“为沥剖血陈,谆谕众军民”到“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共三十二句、十六韵、一百六十字,是一首一韵到底的五言诗。

低级官员、将领的“墙头诗歌”也为数众多,1854年写在湖南某地的“各安恒业晓谕”,全篇为四言韵文,发布者是殿左五指挥曾某;辛酉十一年(1861年)九月十六日写在浙江诸暨红桥宣和街宣和会馆墙上的五言韵文告示,全文二十八句、一百二十五字,同样一韵到底,发布人应为天将、掌率之类中高级官员;甲子(1864)年七月写在四川合江县进宝乡月台山村肖某家中墙上的“太平天国张贴”告示,全文十四句,五十六字,为四言韵文,发布者是打着石达开“王爷”旗号的太平天国“翼殿”残部,此时石达开已死去一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也刚被湘军攻破,这些无家可归的“野长毛”奔波流亡之余,却还能好整以暇地把告示写成整整齐齐的韵文,足见“墙头诗歌”传统,对太平天国官兵的影响,已深入到何等程度。

虽然洪秀全极力想把他的“天国”,描绘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无根由也无传承的“天降国度”,但头脑稍稍正常的人都会明白,天下之大,绝不会有这种毫无来由或基因传递的“果实”,太平天国本身固然是如此,它的一切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也同样不能例外。太平天国弥漫的“墙头诗歌”风俗,自然也不可能是偶然的。

造成“墙头诗歌”泛滥的最大原因,是洪秀全等领导人的“传帮带”作用。

洪秀全本人是塾师出身,编写韵文对他而言并不困难。在他读了基督教著作、立志从事传教生涯后,曾编写了许多传教手抄本,目前发现的最早期作品,如《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几乎都是韵文或准韵文,且通俗易懂。韵文朗朗上口,容易诵记,即便是不甚识字者,多听几遍也能记住个大概,当年不论佛道教或“洋教”,甚至那些被朝廷明令严禁的“邪教”,多喜欢用通俗韵文传播教义,这种习惯,在某些海外华人传教圈里,甚至一直保持至今,且尤以两广为甚。立国之初,洪秀全所颁布的诏旨,很多都是完整的七言韵文,如流传下来的“地震诏”、“永安破围诏”、“欢喜踊跃齐向前诏”,都是七言、四韵、八句的韵文诗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堂堂天王如此,大小文武自然要竭力模仿一番。

其实“墙头诗歌”并非“长毛贼”的独门专利,率先用这一招的,是他们的政治敌人清廷。

最喜欢给老百姓做政治报告的清朝皇帝,非雍正莫属,他即位第二年(1724年),就颁布《圣谕广训》十六篇,让天下诵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十六篇《圣谕广训》且被列为“高考题”,成为科举必考科目。这十六篇《圣谕广训》系骈体文言文,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诵读固然不难,普通老百姓、半文盲和文盲们则只能不知所云,因此雍正特意再发指示,让各地地方官把他认为最重要的“黜异端以崇正学”等篇翻译成“通俗汉语”,以便在市井流传,而这些“通俗版圣谕广训”所用的体裁,恰是四言韵文。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春,太平军定都南京,上海小刀会也跃跃欲试,上海县令袁祖德在县衙门外墙上张贴的,正是一篇四言韵文:“众志本城,御患第一;现居守望,巡防匪徒。户出一丁,务各协力;同声相应,登时齐集。即遇匪徒,何难擒截;既保身家,又卫乡邑。有备无虞,共期乐业;良法在此,遵行勿忽”,而据时人记载,和“县太爷”大唱反调的小刀会众,经常把冒名太平天国的“山寨告示”贴出来,和清方韵文打对台,这些“山寨告示”,同样是通俗韵文。

太平军的劲敌——湘军,创办人是曾国藩。翰林出身的曾国藩谙熟文书体例,又是桐城派古文名家,但他用于给士卒作“思想教育”、“政治动员”和“练兵动员”的文告,却都是长篇七言韵文,如《爱民歌》、《解散歌》、《水路得胜歌》等,直到北洋时代还被军阀们用来当练兵教材。

太平军中的骨干原本都是整天看官家韵文告示的“市井乡愚”,许多且和会党、帮派有关,日常接触最多的衙门文书,正是这些韵文告示。这些人一旦从“见衙门的”变成“坐衙门”的,从看衙门告示变成贴衙门告示,得心应手的,自然也多半是平素看惯了的“墙头诗歌”体。

事实上,“高贵大气上档次”的官方文告,自魏晋起便是雅驯的骈文或半骈文,且代拟官方文书也是科举的必修课,洪秀全、冯云山等考过科举的读书人对此是不陌生的,太平军势力壮大,衙门里开始充斥自愿或不自愿、谙熟文牍体例的“先生”后,较正规的文告,也大量用骈文、半骈文替代“墙头诗歌”体,其中最突出的是杨秀清、萧朝贵,在金田团营时还到处题诗的“天兄”,在攻克第一座城市——广西永安州后,联衔发布的三篇著名檄文(《奉天讨胡檄布四方》、《奉天诛妖救世安民》、《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就都采用了半骈文体,而摒弃了“墙头诗歌”体。1856年天京事变后,蛰伏多年未公开发布诏旨的洪秀全重新“出山”,此后经常一日一诏、甚至一日几诏,所用文体,也主要是半骈文。

然而洪秀全的“诏旨骈文化”只进行了半截:或许是出于对“墙头诗歌”体的偏爱,他后期的诏旨往往先用“墙头诗歌体”概括一番,再用半骈文体详述。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读短小的韵文部分,也可知道诏旨要义,对不耐烦诵读天王难懂“天话”的人而言,显然是一种福音——后来这些韵文也越写越难懂,则是另一回事。

不仅如此,洪秀全似乎还把诏旨韵文化当作一种“特殊本领”敝帚自珍。戊午八年(1858年),他写了一道长达一百七十四句,一千多字的诏旨,其中除不到十句的散句外,通篇都是七言韵文。

很显然,堂堂天王的“文牍改革”不过改了个半吊子,那些小官、小小官,或名义上是官实则啥也不是的“天朝大员”,自然也仍会抱着“墙头诗歌”体不放——毕竟,这种看上去整整齐齐、念起来朗朗上口的东西,在他们和许多当时普通百姓看来,比正规文牍好写好懂得多,又比“大水词”白话俚语看上去好歹像个“官方文件”。

(责任编辑:代金凤)


相关文章

  • 100必读国学著作书目
  • 先秦 富于神话传说的古籍一一<山海经> 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 古代编年体史书--<春秋> 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战国时期的史 ...查看


  • 郑愁予: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 春天读诗
  • 郑愁予丨<错误> 读诗人:郑愁予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 ...查看


  • 唐宋咏春诗赏析--程郁缀
  • 唐宋咏春诗赏析 主讲人:程郁缀,1950年1月30日出生,江苏滨海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 播出日期:2001年7月11日 讲稿: 好,下面我们开始讲座. 我们中华民族是 ...查看


  • 一战到底题库文学类
  • 分享 <一站到底>题库,看完你就可以进化了~来源: 刘备的日志 文学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庄 姜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查看


  • 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 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楚辞>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 我国古代诗人中流传下来的诗作数 ...查看


  • 元明清文学
  • 六.元明清文学 1﹑元代文学(1234 -1368) 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这种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为元代文学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但另一方面元代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非常突出,蒙 ...查看


  • 古代文学史二
  • 第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 ...查看


  • 诗两首(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军帽底下的眼睛)(八年级必修)
  • 诗两首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要了解田间"街头诗"的节奏特点,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诗 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3.赏析<假使我们不去打仗&g ...查看


  • 文学小常识[1]1
  • 文学小常识 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第一部浪漫主 义的诗歌总集是<楚辞>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第一部文 学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 我国古代诗人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