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寡人之于国也》

孟轲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南的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南。黄河以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体,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就有士兵)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这样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鸭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以仁政统治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途,道路。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 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是亦走也。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7.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9.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古义:可以以之。 今义:1.一个连词2.行

一词多义

1.数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密、细密 )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屡次) (数目、数量)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计算)

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与“曲”相对,不弯曲) (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价值) (径直、直接)

3.发百发百中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成语发射)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 (开放)

主人忘归客不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出发)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发出、抒发)

4.兵非我也,兵也穷兵黩武

(兵器) (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军队) (士兵)

5.胜驴不胜怒,蹄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承受)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利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宏伟的)

6.时 不违农时无失其时

(季节) (时机,机会)

7.王王无罪岁然而不王者

(大王) (称王)

8.食谷不可胜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吃) (吃)(食物)

9.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比) (介词,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在)

10.之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衬音)

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

(助词,的) (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代词,代百姓)(助词,的)

11.以请以战喻以时入山林

(用) (按照)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

词类活用

1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树之以桑:种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2动词作名词:

请以战喻: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货着的人 死,为„„办丧事

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畜鸡豚狗彘

3.介词结构后置句: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啊”)

【省略句】

1、何也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寡人之于国也》

孟轲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南的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南。黄河以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体,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就有士兵)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这样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鸭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以仁政统治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途,道路。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 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是亦走也。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7.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9.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古义:可以以之。 今义:1.一个连词2.行

一词多义

1.数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密、细密 )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屡次) (数目、数量)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计算)

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与“曲”相对,不弯曲) (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价值) (径直、直接)

3.发百发百中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成语发射)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 (开放)

主人忘归客不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出发)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发出、抒发)

4.兵非我也,兵也穷兵黩武

(兵器) (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军队) (士兵)

5.胜驴不胜怒,蹄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承受)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利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宏伟的)

6.时 不违农时无失其时

(季节) (时机,机会)

7.王王无罪岁然而不王者

(大王) (称王)

8.食谷不可胜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吃) (吃)(食物)

9.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比) (介词,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在)

10.之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衬音)

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

(助词,的) (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代词,代百姓)(助词,的)

11.以请以战喻以时入山林

(用) (按照)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

词类活用

1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树之以桑:种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2动词作名词:

请以战喻: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货着的人 死,为„„办丧事

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畜鸡豚狗彘

3.介词结构后置句: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啊”)

【省略句】

1、何也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相关文章

  •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无失其时 4.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5.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二.古今异义 1. 河.内凶 2.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 ...查看


  •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归纳
  • 国思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全面梳理 复习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 ...查看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 ...查看


  • 8.寡人之于国也
  •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主备人:席清秀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3-3-1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 ...查看


  • [寡人之于国也] 说课稿
  •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和高超的论辩能力.该单元都主要学习古代的议论性散文 ...查看


  •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注释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查看


  • [寡人之于国也]3
  • 寡人之于国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并背诵课 ...查看


  • 人教版必修三文言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 一.实词归纳 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贤使能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可以横绝蛾眉巅 佛印绝类弥勒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二.解释加点的字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使人听此凋.朱颜 3.砯 ...查看


  • 尖子生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22. 唐雎不辱使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和相关的背景知识 2.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体会不同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4.赏析品味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作者塑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