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 验 指 导 书

电子教研室

实验一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2.了解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动态指标的测量方法。 4.学习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2.根据图1-1所示参数,估算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静态工作点Q。(设β=50)。 3.复习模拟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

4.复习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产生原因,并分析判断该实验电路在哪种情况下可能产生饱和失真?在哪种情况下可能产生截止失真?

三、实验器材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 一台 双踪示波器 一台 万用表 一台 连线 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函数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电路模板

四、实验原理

1、参考实验电路

图1-1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如图1-1所示,其中三极管选用硅管3DG6,电位器Rp用来调整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输入交流信号为零(vi= 0 或 ii= 0)时,电路处于静态,三极管各电极有确定不变的电压、电流,在特性曲线上表现为一个确定点,称为静态工作点,即Q点。一般用IB、 IC和VCE (或IBQ、ICQ和VCEQ )表示。

实际应用中,直接测量ICQ需要断开集电极回路,比较麻烦,所以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电压测量的方法来换算电流:先测出发射极对地电压VE ,再利用公式

ICQ≈IEQ=,算出ICQ 。(此法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电压表。)

在半导体三极管放大器的图解分析中已经学习到,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该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静态工作点选得太高,容易引起饱和失真;反之又引起截止失真(如图1-2所示)。对于线形放大电路,这两种工作点都是不合适的,必须对其颈性调整。此实验电路中,即通过调节电位器Rp来实现静态工作点的调整:Rp调小,工作点增高;Rp调大,工作点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应避免输入信号过大导致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否则即使工作点选择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输出电压波形仍可能出现双向失真。

图1-2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之比:=

实验中可以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出输入、输出电压,从而计算出输出波形不失真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同时,对于图1-1所示电路参数,其电压放大倍数

和三极管输入电阻

分别为:

4、输入电阻的测量

输入电阻的测量原理如图1-3所示。

电阻R的阻值已知,只需用万用表分别测出R两端的电压

,即有:

R的阻值最好选取和5、输出电阻的测量

输出电阻的测量原理如图1-4所示。 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出开路电压 计算求得。(取

和负载电阻上的电压

,则输出电阻

可通过

同一个数量级,过大易引入干扰;太小则易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的阻值为同一数量级以使测量值尽可能精确)

6、幅频特性的测量

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放大电路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应,称为该电路的频率响应。其幅频特性即指放大器的增益与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一般采用逐点法进行测量。在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逐点测量对应于不同频率时的电压增益,用对数坐标纸画出幅频特性曲线。通常将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电压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上、下限截止频率(

)。

BW=fH-fL≈fH 称为带宽,如图1-5所示。

图1-5

五、实验内容

1.按图1-1,组装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经检查无误后,按通预先调整好的直流电源+12V。 2.测试电路在线性放大状态时的静态工作点

从信号发生器输出f=1KHZ,Vi=30mV(有效值)的正弦电压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接到双踪示波器Y轴输入端,调整电位器Rp,使示波器上显示的Vo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然后关闭信号发生器,即Vi=0,测试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1.1中。

表1.1

3.测试电压放大倍数Av

(1)从信号发生器送入f=1 KHZ,Vi=30mV的正弦电压,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Vo,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Vo/Vi。

(2)用示波器观察Vi和Vo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把Vi和Vo分别接到双踪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上,在荧光屏上观察它们的幅值大小和相位。

4.了解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给放大电路带来的非线性失真现象

调节电位器Rp,分别使其阻值减少或增加,观察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分别测出相应的静态工作点,测量方法同实验内容2,将结果填入表1.2中。

表1.2

5.测量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1)当输入信号f=1KHZ,Vi=30mV,RL=5.1K压Vopp(或计算出电压增益)。

(2)增加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此时输出电压将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fH。

(3)同理,降低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输出电压同样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

-

,在示波器上测出放大器中频区的输出电

(4)通频带BW=

6.输入电阻Ri的测量 按图1.3接入电路。取R=1K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Vs' 和Vi,则

此外,还可以用一个可变电阻箱来代替R,调节电阻箱的值,是Vi=1/2Vs’,则此时电阻箱所示阻值即为Ri的阻值。这种测试方法通常称为“ 半压法”。

7.输出电阻Ro的测量 按图1.4接入电路。取

RL=5.1kRL=5.1k

时的输出电压VoL,则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RL=

时的开路电压Vo及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记录和整理测试数据,按要求填入表格并画出波形图。 2.对测试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七、实验思考题

1.加大输入信号

时,输出波形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失真?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的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使会受到哪些因素限制?

,为什么测试电阻R要与

相接近?

降低?

2.影响放大器低频特性3.提高电压放大倍数4.测量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时

5.调整静态工作点时,为什么?

要用一个固定电阻和电位器串联,而不能直接用电位器,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计算实验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计算实验电路的 Au、Ri 和 Ro。

3.根据实验内容要求设计测量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

图1为共集电极放大其的实验电路,负载RL接在发射极上,输入电压Ui加在三极管的基极和地即集电极之间,输出电压UO从发射极和集电极两端取出。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电路的共同端点。

图1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其中RL’=RE//RL

一般 βR 'L >> rbe ,故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 1 而略小于 1,且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同相,所以称同相放大器或射极跟随器。 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 R B //[rbe + (1 + β)R 'L ] 电路的输出电阻

与单管共射放大器比较,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比较高,输出电阻比较低,所 以经常用在多级放大器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将直流电源+12V 接上,在 A 点加 f = 1kHz 的正弦信号,反复调节电位器 RP 及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用示波器观测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使输出幅度在 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波形,然后断开输入信号,即 ui=0V,用 数字多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直流电位,即为该放大器静态工作点,记录 测量数据,并计算 ICQ。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U

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入负载 RL=1kΩ,在 A 点加入 f = 1kHz 信号,调整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信号幅度(此时偏置电位器 RP 不能再旋动),用示波器观察放UL 值,将所测数据记 录在自拟的表格中。

表1

大器的输出 波形,在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 Ui 和

U

3测量输出电阻ro

接上负载 RL=1.8kΩ,在 A 点加入 f=1kHz ,信号电压 Ui=100mV 的正弦

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UL 及负载 RL→∞,即 RL断开时的输出电压 UO 的值。 则RO=(UO/UL-1)RL.

4.测量放大器输入电阻ri

在 A 点加入 f = 1kHz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分别测 A、B 点对地电位 US、Ui,则

ri=UiRS/(Us-Ui)

5测试射极跟随其的跟随特性

接入负载 RL=2.4kΩ电阻,在 A 点加入 f = 1kHz 的正弦信号,逐点增 大输入信号幅度 U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的信号波形。在波形不失真 时,用毫伏表测所对应的 Ui 值和 UL,计算出 Au。

并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峰值UOPP,与电压表读测的对应输出电压 有效值比较。将所测数据记录在自拟的表格中。

6.测试频率响应特性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 Ui 不变,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注意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发 生变化时,其输出电压也将发生变化),用示波器监视放大器输出波形,用毫伏表测 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 UL 值,并记录在表格中。找出电路的通频带。

实验三 差动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l.熟悉差动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源

三、预习要求

1.计算图3.1的静态工作点(设rbc=3K,β=100)及电压放大倍数。 2.在图3.1基础上画出单端输入和共模输入的电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差动放大原理图

1.测量静态工作点, (1)调零

将输入端短路并接地,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位器RPl使双端输出电压V0=0。

(2)测量静态工作点

测量V1、V2、V3各极对地电压填入表3.1中

表3.1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在输入端加入直流电压信号Vid=土0.1V按表3.2要求测量并记录,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注意先调好DC信号的OUTl和OUT2,使其分别为+0.1V和-0.1V,然后再接入。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将输入端b1、b2短接,接到信号源的输入端,信号源另一端接地。DC信号分先后接OUTl和OUT2,分别测量并填入表5.2。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进一步算出共模抑制比CMRR=

Ad

。 Ac

表3.2

4.在实验板上组成单端输入的差放电路进行下列实验。

(1)在图1中将b2接地,组成单端输入差动放大器,从b1端输入直流信号V=±0.1V,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填表3.3记录电压值。计算单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并与双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进行比较。

表3.3

(2)从b1端加入正弦交流信号Vi=0.05V,f=1000Hz(b2接地)分别测量、记录单端及双

端输出电压,填入表3.3计算单端及双端的差模放大倍数。

(注意:输入交流信号时,用示波器监视υC1、υC2波形,若有失真现象时,可减小输

入电压值,使υC1、υC2都不失真为止)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图3.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与预习计算结果相比较。 2.整理实验数据,计算各种接法的Ad,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计算实验步骤3中AC和CMRR值。 4.总结差放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四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 2.掌握比例、求和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3.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4.掌握各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预习要求

1.计算表4.1中的Vo和Af。2.估算表4.3中的理论值。 3.估算表4.4中的理论值。4.计算表4.6中的VO值。 5.计算表4.7中的VO值。

三、实验仪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 一台 双踪示波器 一台 万用表 一台 连线 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比例求和运算电路”模板。

四、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

(一)、比例运算电路 1.工作原理

比例运算(反相比例运算与同相比例运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运算电路。 a.反相比例运算,最小输入信号Uimin等条件来选择运算放大器和确定外围电路元件参数。 如下图所示。

10kΩ

输入电压Ui经电阻R1加到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其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2接地。输出电压UO经RF接回到反相输入端。通常有: R2=R1//RF

由于虚断,有 I+=0 ,则u+=-I+R2=0。又因虚短,可得:u-=u+=0 由于I-=0,则有i1=if,可得:

ui-u-u--uo

=

R1RF

由此可求得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uoRF⎧A==-uf⎪⎪uiR1 ⎨u

⎪Rif=i=R1⎪ii⎩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出电阻为:Rof=0

输入电阻为:Rif=R1

b.同相比例运算

10kΩ

输入电压Ui接至同相输入端,输出电压UO通过电阻RF仍接到反相输入端。R2的阻值应为R2=R1//RF。

根据虚短和虚断的特点,可知I-=I+=0,

则有

u-=

R1

⋅uo

R1+RF

R1

⋅uo=ui

R1+RF

Auf=

uoR=1+F uiR1

且 u-=u+=ui,可得: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阻为: Rif=输出电阻: Rof=0

ui

=∞ ii

以上比例运算电路可以是交流运算,也可以是直流运算。输入信号如果是直流,则需加调零电路。如果是交流信号输入,则输入、输出端要加隔直电容,而调零电路可省略。

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时,首先应查阅手册,了解运放主要参数,一般为了减小闭环增益误差,提高放大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应尽量选用失调温漂小,开环电压增益高,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的运算放大器。

特别是在交流放大时,为减小放大电路的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动态误差),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G·Bω和转换速度SR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G⋅Bω>Auf⋅Bωf

SR>2πfmax⋅Uomax

式中fmax为输入信号最高工作频率,Uomax为最大输出电压幅值

对于同相比例电路运算电路,还要特别注意存在共模输入信号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允许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必须大于实际的共模输入信号幅值。并要求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

(二)求和运算电路

1.反相求和 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

R

U

UUR1

VU0

V

R'=R1//R2//RF

根据“虚短”、“虚断”的概念

RRui1ui2u

+=-o uo=-(Fui1+Fui2)

R1R

2R1R2RF

当R1=R2=R,则 uo=-2.同相求和 由读者自己分析。

RF

(ui1+ui2) R

五、实验内容

1.电压跟随器

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接好线之后,接12V的直流电源。

Vi

Vo

Ω

图4-1 电压跟随器

(1)按表4.1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4.1

(2)断开直流信号源,在输人端加入频率f=100Hz,Vi=0.5V的正弦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端的信号电压VO并用示波器观察VO、Vi的相位关系,记录于表4.2 中。

表4.2

2.反相比例放大器

实验电路如图4-2所示。接好电路后,接12v的直流电源。

10kΩ

图4-2 反相比例放大器

(1)按表4.3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4.3

(2)断开直流传号源,在输入端加人频率f=100Hz,Vi=0.5V的正弦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端的信号电压Vo并用示波器观察Vo,Vi的相位关系,记录于表4.5中。

表4.5

(3)测量图4-2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3.同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4-3所示。

(1)按表4.6实验测量并记录。

F

10kΩ

图4-3同相比例放大器

表4.6

(2)断开直流信号源,在输人端加入频率f=100Hz,Vi=0.5V的正弦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端的信号电压Vo并用示波器观察Vo,Vi的相位关系,记录于表4.7中。

表4.7

(3)测出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4-4所示。

按表4.8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与预习计算比较。

表4.8

R1

VVF

图4-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5.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4-5所示。 按表4.9要求实验并测量记录。

F

VV

图4-5 双端输入求和电路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总结本实验中5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

七、思考题

1.运算放大器在同相放大和反相放大时,在接法上有什么异同点?同相放大器若把反馈电路也接到同相端行不行?为什么?

2.(设计)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实现 Uo= -4Ui,Rif=10kΩ

3.用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实现Uo=5Ui

4.实现Uo=Auf(Ui2-Ui1)电路。要求 Auf=4 ,Rif=10k 以上输入信号大小,交、直流自定。

实验五 积分与微分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运算放大器的性质与特点,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积分,微分电路。 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 2.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积分电路

图5-1 积分电路

(1)连接电路,将频率为500Hz(T = 2mS)、幅值为4V的方波接入输入Ui。用示波器测量输出Uo波形的幅值并与理论值相比较。完成下表。

表5-1

(2)将输入波形换成同频率幅值适当的正弦波,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观察其相位变化和幅值随频率的变化。完成下表。

表5——2

2.微分电路

图5-2 微分电路

连接电路,将频率为500Hz(T = 2mS)的正弦波接入Ui,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观察Uo相位变化和幅值随频率的变化。完成下表。

表5—3

实验六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一、任务

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制作一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二、要求1不使用单片机,实现以下功能:

(1)至少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周期性波形;在示波器上可以清晰地看清楚每种波形。20分

(2)输出信号的频率可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好)20分 (3)输出信号的幅度可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好)20分 (4)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10分 (5)稳压电源自制。10分 (6)其他2种扩展功能。20分

实验七 整流滤波与并联稳压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 2、观察了解电容滤波作用。 3、了解并联稳压电路。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1、半波整流、桥式整流电路实验电路分别如图7-1,图7-2所示。分别接二种电路,用示波器观察V2及VL 的波形,并测量V2 、VD 、VL 。

2、电容滤波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7-3

图7-1

图7-2

图7-3 电容滤波电路

(1)分别用不同电容接入电路,RL先不接,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用电压表测VL并记录。

(2)接上RL,先用RL= lKΩ,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 (3)将RL 改为150Ω,重复上述实验。 3、并联稳压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7-4所示。

(1)电源输入电压不变,负载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

7-4并联稳压电路

改变负载电阻RL 使负载电流IL=lmA、5mA、l0mA分别测量VL、VR、IL、IR ,计算电源输出电阻。

(2)负载不变,电源电压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

用可调的直流电压变化模拟220V电源电压变化,电路接入前将可调电源调到l0V,然后调到8V、9V、llV、l2V,按表7-1内容测量填表,并计算稳压系数。

表7-1

四、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并按实验内容计算。

2、图7-4所示电路能输出电流最大为多少?为获得更大电流应如何选用电路元器件及参数?

实验四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1.能向外电路输送定值电压的装置被称为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零,其输出电压值与流过它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无关,即不随负载电流而变;流过它的电流是由定值电压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它的外特性即伏安特性U=f(I)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而具有一定内阻值的非理想电压源,其端电压不再如理想电压源一样总是恒定值了,而是随负载电流的增加而有所下降。

一个质量高的直流稳压电源,具有很小的内阻,故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可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

非理想电压源的电路模型是由理想电压源Us和内阻Rs串联构成的,如图4-1所示,其输出电压

U=Us—I Rs

2.能向外电路输送定值电流的装置被称为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其输出电流与其端电压无关,即不随负载电压而变;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值是由定值电流Is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它的伏安特性I=f(U)是一条平行于U轴的直线。对于非理想

图4-1 电压源的电路模型

的电流源,因其内阻值不是无穷大,输出电流不再是恒定值,而是随负载端电压的增加有所下降。一个质量高的恒流源其内阻值做得很大,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可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

非理想电流源的电路模型是由理想电流源Is和内阻Rs 并联构成的,如图4-2 所示,其输出电流

I=

3.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即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理想

的电压源Us与一个电阻Ro相串联的组合来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

图4-2电流源的电路模型

Is与一电导go相并联的给合来表示,若

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提供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Rs.Is

Rs RL

一个非理想电压源与一个非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Is =Us / Ro, go=1 / Ro 或 Us =Is / go, Ro=1 / go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定直流稳压电源(理想)与非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

(1)按图8-1接线,令内阻Rs=0,直流稳压电源Es作为理想电压源,调Us=6V,改变负载电阻RL,令其阻值由大至小变化,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记入表4-1中。

(2)按图4-1接线,选51Ω电阻器作为内阻Rs与直流稳压电源Es串联接入电路,模拟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调节负载电阻RL由大至小变化,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并记入表4-1中。

表8-1电压源的外特性

2.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

按图8-2接线,Is为直流恒流源,调节其输出为5mA,令Rs分别为1KΩ和∞,调节可变电阻箱RL(从0至5000Ω),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入表8-2中。

3.测定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图8-3 电源等效变换

按图8-3线路接线,首先读取8-3(a)线路两表的读数,然后调节8-3(b)线路中恒流源Is(取R’s=Rs),令两表的读数与7-3(a)时的数值相等,记录Is之值,验证等效变换条件的正确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测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改变负载电阻时,不可使电压源短路。

2.在测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改变负载电阻时,不可使电流源开路。

3.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 4.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 六、预习思考题

1.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直流恒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2.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稳压源和恒流源的输出在任何负载下是否保持恒值? 七、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电源的四条外特性曲线,并总结、归纳各类电源的特性。 2.从实验结果,验证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3.本次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九 三极管放大设计电路

一、任务:设计一个三级管放大电路 二、要求(详细指明输入输出)

1、增益≥20dB;

2、2.3dB带宽10Hz~1MHz;; 3、采用单电源供电 4、输出幅值≥10Vpp;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 验 指 导 书

电子教研室

实验一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2.了解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动态指标的测量方法。 4.学习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2.根据图1-1所示参数,估算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静态工作点Q。(设β=50)。 3.复习模拟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

4.复习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产生原因,并分析判断该实验电路在哪种情况下可能产生饱和失真?在哪种情况下可能产生截止失真?

三、实验器材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 一台 双踪示波器 一台 万用表 一台 连线 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函数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电路模板

四、实验原理

1、参考实验电路

图1-1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如图1-1所示,其中三极管选用硅管3DG6,电位器Rp用来调整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输入交流信号为零(vi= 0 或 ii= 0)时,电路处于静态,三极管各电极有确定不变的电压、电流,在特性曲线上表现为一个确定点,称为静态工作点,即Q点。一般用IB、 IC和VCE (或IBQ、ICQ和VCEQ )表示。

实际应用中,直接测量ICQ需要断开集电极回路,比较麻烦,所以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电压测量的方法来换算电流:先测出发射极对地电压VE ,再利用公式

ICQ≈IEQ=,算出ICQ 。(此法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电压表。)

在半导体三极管放大器的图解分析中已经学习到,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该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静态工作点选得太高,容易引起饱和失真;反之又引起截止失真(如图1-2所示)。对于线形放大电路,这两种工作点都是不合适的,必须对其颈性调整。此实验电路中,即通过调节电位器Rp来实现静态工作点的调整:Rp调小,工作点增高;Rp调大,工作点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应避免输入信号过大导致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否则即使工作点选择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输出电压波形仍可能出现双向失真。

图1-2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之比:=

实验中可以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出输入、输出电压,从而计算出输出波形不失真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同时,对于图1-1所示电路参数,其电压放大倍数

和三极管输入电阻

分别为:

4、输入电阻的测量

输入电阻的测量原理如图1-3所示。

电阻R的阻值已知,只需用万用表分别测出R两端的电压

,即有:

R的阻值最好选取和5、输出电阻的测量

输出电阻的测量原理如图1-4所示。 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出开路电压 计算求得。(取

和负载电阻上的电压

,则输出电阻

可通过

同一个数量级,过大易引入干扰;太小则易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的阻值为同一数量级以使测量值尽可能精确)

6、幅频特性的测量

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放大电路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应,称为该电路的频率响应。其幅频特性即指放大器的增益与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一般采用逐点法进行测量。在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逐点测量对应于不同频率时的电压增益,用对数坐标纸画出幅频特性曲线。通常将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电压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上、下限截止频率(

)。

BW=fH-fL≈fH 称为带宽,如图1-5所示。

图1-5

五、实验内容

1.按图1-1,组装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经检查无误后,按通预先调整好的直流电源+12V。 2.测试电路在线性放大状态时的静态工作点

从信号发生器输出f=1KHZ,Vi=30mV(有效值)的正弦电压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接到双踪示波器Y轴输入端,调整电位器Rp,使示波器上显示的Vo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然后关闭信号发生器,即Vi=0,测试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1.1中。

表1.1

3.测试电压放大倍数Av

(1)从信号发生器送入f=1 KHZ,Vi=30mV的正弦电压,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Vo,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Vo/Vi。

(2)用示波器观察Vi和Vo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把Vi和Vo分别接到双踪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上,在荧光屏上观察它们的幅值大小和相位。

4.了解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给放大电路带来的非线性失真现象

调节电位器Rp,分别使其阻值减少或增加,观察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分别测出相应的静态工作点,测量方法同实验内容2,将结果填入表1.2中。

表1.2

5.测量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1)当输入信号f=1KHZ,Vi=30mV,RL=5.1K压Vopp(或计算出电压增益)。

(2)增加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此时输出电压将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fH。

(3)同理,降低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Vi=30mV不变),输出电压同样会减小,当其下降到中频区输出电压的0.707(-3dB)倍时,信号发生器所指示的频率即为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

-

,在示波器上测出放大器中频区的输出电

(4)通频带BW=

6.输入电阻Ri的测量 按图1.3接入电路。取R=1K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Vs' 和Vi,则

此外,还可以用一个可变电阻箱来代替R,调节电阻箱的值,是Vi=1/2Vs’,则此时电阻箱所示阻值即为Ri的阻值。这种测试方法通常称为“ 半压法”。

7.输出电阻Ro的测量 按图1.4接入电路。取

RL=5.1kRL=5.1k

时的输出电压VoL,则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RL=

时的开路电压Vo及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记录和整理测试数据,按要求填入表格并画出波形图。 2.对测试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七、实验思考题

1.加大输入信号

时,输出波形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失真?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的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使会受到哪些因素限制?

,为什么测试电阻R要与

相接近?

降低?

2.影响放大器低频特性3.提高电压放大倍数4.测量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时

5.调整静态工作点时,为什么?

要用一个固定电阻和电位器串联,而不能直接用电位器,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计算实验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计算实验电路的 Au、Ri 和 Ro。

3.根据实验内容要求设计测量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

图1为共集电极放大其的实验电路,负载RL接在发射极上,输入电压Ui加在三极管的基极和地即集电极之间,输出电压UO从发射极和集电极两端取出。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电路的共同端点。

图1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其中RL’=RE//RL

一般 βR 'L >> rbe ,故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 1 而略小于 1,且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同相,所以称同相放大器或射极跟随器。 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 R B //[rbe + (1 + β)R 'L ] 电路的输出电阻

与单管共射放大器比较,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比较高,输出电阻比较低,所 以经常用在多级放大器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将直流电源+12V 接上,在 A 点加 f = 1kHz 的正弦信号,反复调节电位器 RP 及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用示波器观测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使输出幅度在 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波形,然后断开输入信号,即 ui=0V,用 数字多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直流电位,即为该放大器静态工作点,记录 测量数据,并计算 ICQ。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U

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入负载 RL=1kΩ,在 A 点加入 f = 1kHz 信号,调整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信号幅度(此时偏置电位器 RP 不能再旋动),用示波器观察放UL 值,将所测数据记 录在自拟的表格中。

表1

大器的输出 波形,在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 Ui 和

U

3测量输出电阻ro

接上负载 RL=1.8kΩ,在 A 点加入 f=1kHz ,信号电压 Ui=100mV 的正弦

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UL 及负载 RL→∞,即 RL断开时的输出电压 UO 的值。 则RO=(UO/UL-1)RL.

4.测量放大器输入电阻ri

在 A 点加入 f = 1kHz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分别测 A、B 点对地电位 US、Ui,则

ri=UiRS/(Us-Ui)

5测试射极跟随其的跟随特性

接入负载 RL=2.4kΩ电阻,在 A 点加入 f = 1kHz 的正弦信号,逐点增 大输入信号幅度 U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的信号波形。在波形不失真 时,用毫伏表测所对应的 Ui 值和 UL,计算出 Au。

并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峰值UOPP,与电压表读测的对应输出电压 有效值比较。将所测数据记录在自拟的表格中。

6.测试频率响应特性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 Ui 不变,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注意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发 生变化时,其输出电压也将发生变化),用示波器监视放大器输出波形,用毫伏表测 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 UL 值,并记录在表格中。找出电路的通频带。

实验三 差动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l.熟悉差动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源

三、预习要求

1.计算图3.1的静态工作点(设rbc=3K,β=100)及电压放大倍数。 2.在图3.1基础上画出单端输入和共模输入的电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差动放大原理图

1.测量静态工作点, (1)调零

将输入端短路并接地,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位器RPl使双端输出电压V0=0。

(2)测量静态工作点

测量V1、V2、V3各极对地电压填入表3.1中

表3.1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在输入端加入直流电压信号Vid=土0.1V按表3.2要求测量并记录,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注意先调好DC信号的OUTl和OUT2,使其分别为+0.1V和-0.1V,然后再接入。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将输入端b1、b2短接,接到信号源的输入端,信号源另一端接地。DC信号分先后接OUTl和OUT2,分别测量并填入表5.2。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进一步算出共模抑制比CMRR=

Ad

。 Ac

表3.2

4.在实验板上组成单端输入的差放电路进行下列实验。

(1)在图1中将b2接地,组成单端输入差动放大器,从b1端输入直流信号V=±0.1V,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填表3.3记录电压值。计算单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并与双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进行比较。

表3.3

(2)从b1端加入正弦交流信号Vi=0.05V,f=1000Hz(b2接地)分别测量、记录单端及双

端输出电压,填入表3.3计算单端及双端的差模放大倍数。

(注意:输入交流信号时,用示波器监视υC1、υC2波形,若有失真现象时,可减小输

入电压值,使υC1、υC2都不失真为止)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图3.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与预习计算结果相比较。 2.整理实验数据,计算各种接法的Ad,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计算实验步骤3中AC和CMRR值。 4.总结差放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四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 2.掌握比例、求和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3.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4.掌握各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预习要求

1.计算表4.1中的Vo和Af。2.估算表4.3中的理论值。 3.估算表4.4中的理论值。4.计算表4.6中的VO值。 5.计算表4.7中的VO值。

三、实验仪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 一台 双踪示波器 一台 万用表 一台 连线 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比例求和运算电路”模板。

四、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

(一)、比例运算电路 1.工作原理

比例运算(反相比例运算与同相比例运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运算电路。 a.反相比例运算,最小输入信号Uimin等条件来选择运算放大器和确定外围电路元件参数。 如下图所示。

10kΩ

输入电压Ui经电阻R1加到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其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2接地。输出电压UO经RF接回到反相输入端。通常有: R2=R1//RF

由于虚断,有 I+=0 ,则u+=-I+R2=0。又因虚短,可得:u-=u+=0 由于I-=0,则有i1=if,可得:

ui-u-u--uo

=

R1RF

由此可求得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uoRF⎧A==-uf⎪⎪uiR1 ⎨u

⎪Rif=i=R1⎪ii⎩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出电阻为:Rof=0

输入电阻为:Rif=R1

b.同相比例运算

10kΩ

输入电压Ui接至同相输入端,输出电压UO通过电阻RF仍接到反相输入端。R2的阻值应为R2=R1//RF。

根据虚短和虚断的特点,可知I-=I+=0,

则有

u-=

R1

⋅uo

R1+RF

R1

⋅uo=ui

R1+RF

Auf=

uoR=1+F uiR1

且 u-=u+=ui,可得: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阻为: Rif=输出电阻: Rof=0

ui

=∞ ii

以上比例运算电路可以是交流运算,也可以是直流运算。输入信号如果是直流,则需加调零电路。如果是交流信号输入,则输入、输出端要加隔直电容,而调零电路可省略。

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时,首先应查阅手册,了解运放主要参数,一般为了减小闭环增益误差,提高放大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应尽量选用失调温漂小,开环电压增益高,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的运算放大器。

特别是在交流放大时,为减小放大电路的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动态误差),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G·Bω和转换速度SR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G⋅Bω>Auf⋅Bωf

SR>2πfmax⋅Uomax

式中fmax为输入信号最高工作频率,Uomax为最大输出电压幅值

对于同相比例电路运算电路,还要特别注意存在共模输入信号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允许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必须大于实际的共模输入信号幅值。并要求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

(二)求和运算电路

1.反相求和 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

R

U

UUR1

VU0

V

R'=R1//R2//RF

根据“虚短”、“虚断”的概念

RRui1ui2u

+=-o uo=-(Fui1+Fui2)

R1R

2R1R2RF

当R1=R2=R,则 uo=-2.同相求和 由读者自己分析。

RF

(ui1+ui2) R

五、实验内容

1.电压跟随器

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接好线之后,接12V的直流电源。

Vi

Vo

Ω

图4-1 电压跟随器

(1)按表4.1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4.1

(2)断开直流信号源,在输人端加入频率f=100Hz,Vi=0.5V的正弦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端的信号电压VO并用示波器观察VO、Vi的相位关系,记录于表4.2 中。

表4.2

2.反相比例放大器

实验电路如图4-2所示。接好电路后,接12v的直流电源。

10kΩ

图4-2 反相比例放大器

(1)按表4.3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4.3

(2)断开直流传号源,在输入端加人频率f=100Hz,Vi=0.5V的正弦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端的信号电压Vo并用示波器观察Vo,Vi的相位关系,记录于表4.5中。

表4.5

(3)测量图4-2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3.同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4-3所示。

(1)按表4.6实验测量并记录。

F

10kΩ

图4-3同相比例放大器

表4.6

(2)断开直流信号源,在输人端加入频率f=100Hz,Vi=0.5V的正弦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端的信号电压Vo并用示波器观察Vo,Vi的相位关系,记录于表4.7中。

表4.7

(3)测出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4-4所示。

按表4.8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与预习计算比较。

表4.8

R1

VVF

图4-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5.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4-5所示。 按表4.9要求实验并测量记录。

F

VV

图4-5 双端输入求和电路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总结本实验中5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

七、思考题

1.运算放大器在同相放大和反相放大时,在接法上有什么异同点?同相放大器若把反馈电路也接到同相端行不行?为什么?

2.(设计)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实现 Uo= -4Ui,Rif=10kΩ

3.用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实现Uo=5Ui

4.实现Uo=Auf(Ui2-Ui1)电路。要求 Auf=4 ,Rif=10k 以上输入信号大小,交、直流自定。

实验五 积分与微分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运算放大器的性质与特点,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积分,微分电路。 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 2.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积分电路

图5-1 积分电路

(1)连接电路,将频率为500Hz(T = 2mS)、幅值为4V的方波接入输入Ui。用示波器测量输出Uo波形的幅值并与理论值相比较。完成下表。

表5-1

(2)将输入波形换成同频率幅值适当的正弦波,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观察其相位变化和幅值随频率的变化。完成下表。

表5——2

2.微分电路

图5-2 微分电路

连接电路,将频率为500Hz(T = 2mS)的正弦波接入Ui,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观察Uo相位变化和幅值随频率的变化。完成下表。

表5—3

实验六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一、任务

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制作一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二、要求1不使用单片机,实现以下功能:

(1)至少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周期性波形;在示波器上可以清晰地看清楚每种波形。20分

(2)输出信号的频率可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好)20分 (3)输出信号的幅度可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好)20分 (4)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10分 (5)稳压电源自制。10分 (6)其他2种扩展功能。20分

实验七 整流滤波与并联稳压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 2、观察了解电容滤波作用。 3、了解并联稳压电路。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1、半波整流、桥式整流电路实验电路分别如图7-1,图7-2所示。分别接二种电路,用示波器观察V2及VL 的波形,并测量V2 、VD 、VL 。

2、电容滤波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7-3

图7-1

图7-2

图7-3 电容滤波电路

(1)分别用不同电容接入电路,RL先不接,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用电压表测VL并记录。

(2)接上RL,先用RL= lKΩ,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 (3)将RL 改为150Ω,重复上述实验。 3、并联稳压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7-4所示。

(1)电源输入电压不变,负载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

7-4并联稳压电路

改变负载电阻RL 使负载电流IL=lmA、5mA、l0mA分别测量VL、VR、IL、IR ,计算电源输出电阻。

(2)负载不变,电源电压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

用可调的直流电压变化模拟220V电源电压变化,电路接入前将可调电源调到l0V,然后调到8V、9V、llV、l2V,按表7-1内容测量填表,并计算稳压系数。

表7-1

四、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并按实验内容计算。

2、图7-4所示电路能输出电流最大为多少?为获得更大电流应如何选用电路元器件及参数?

实验四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1.能向外电路输送定值电压的装置被称为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零,其输出电压值与流过它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无关,即不随负载电流而变;流过它的电流是由定值电压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它的外特性即伏安特性U=f(I)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而具有一定内阻值的非理想电压源,其端电压不再如理想电压源一样总是恒定值了,而是随负载电流的增加而有所下降。

一个质量高的直流稳压电源,具有很小的内阻,故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可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

非理想电压源的电路模型是由理想电压源Us和内阻Rs串联构成的,如图4-1所示,其输出电压

U=Us—I Rs

2.能向外电路输送定值电流的装置被称为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其输出电流与其端电压无关,即不随负载电压而变;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值是由定值电流Is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它的伏安特性I=f(U)是一条平行于U轴的直线。对于非理想

图4-1 电压源的电路模型

的电流源,因其内阻值不是无穷大,输出电流不再是恒定值,而是随负载端电压的增加有所下降。一个质量高的恒流源其内阻值做得很大,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可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

非理想电流源的电路模型是由理想电流源Is和内阻Rs 并联构成的,如图4-2 所示,其输出电流

I=

3.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即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理想

的电压源Us与一个电阻Ro相串联的组合来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

图4-2电流源的电路模型

Is与一电导go相并联的给合来表示,若

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提供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Rs.Is

Rs RL

一个非理想电压源与一个非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Is =Us / Ro, go=1 / Ro 或 Us =Is / go, Ro=1 / go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定直流稳压电源(理想)与非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

(1)按图8-1接线,令内阻Rs=0,直流稳压电源Es作为理想电压源,调Us=6V,改变负载电阻RL,令其阻值由大至小变化,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记入表4-1中。

(2)按图4-1接线,选51Ω电阻器作为内阻Rs与直流稳压电源Es串联接入电路,模拟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调节负载电阻RL由大至小变化,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并记入表4-1中。

表8-1电压源的外特性

2.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

按图8-2接线,Is为直流恒流源,调节其输出为5mA,令Rs分别为1KΩ和∞,调节可变电阻箱RL(从0至5000Ω),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入表8-2中。

3.测定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图8-3 电源等效变换

按图8-3线路接线,首先读取8-3(a)线路两表的读数,然后调节8-3(b)线路中恒流源Is(取R’s=Rs),令两表的读数与7-3(a)时的数值相等,记录Is之值,验证等效变换条件的正确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测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改变负载电阻时,不可使电压源短路。

2.在测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改变负载电阻时,不可使电流源开路。

3.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 4.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 六、预习思考题

1.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直流恒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2.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稳压源和恒流源的输出在任何负载下是否保持恒值? 七、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电源的四条外特性曲线,并总结、归纳各类电源的特性。 2.从实验结果,验证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3.本次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九 三极管放大设计电路

一、任务:设计一个三级管放大电路 二、要求(详细指明输入输出)

1、增益≥20dB;

2、2.3dB带宽10Hz~1MHz;; 3、采用单电源供电 4、输出幅值≥10Vpp;


相关文章

  • 实训指导手册
  • 实训指导手册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零一一年一月二日 编 写 说 明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国际金融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的 世纪,更是全球外汇市场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的世纪.外汇市场是发生金融危机的主 ...查看


  • 浙江工商大学
  • 2 汉31 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一.实验教学的总体理念与指导思想 浙江工商大学文科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加强与发展,是顺应社会进步和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变化的必然要求, ...查看


  • 人力资源沙盘模拟实验指导书
  • 人力资源沙盘模拟实验指导书 经济管理基础实验中心二0一一年五月 一.设计要求 1) 要充分认识模拟实验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 ...查看


  • 2014可编程控制器
  • 前 言 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求是公司开发研制并生产的QSPLC系列可编程控制模拟实验装置的相关实验内容而编写的,适用于西门子PLC. 由于QSPLC系列不同型号的实验装置的结构和面板设计均不相同,因而实验项目也有所区别.本实验指导书在编写时,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模拟实验教学手段的运用研究_刘慧
  • 第27卷第11期2014年11月教师教育论坛 TcherEducationForumea Vol.27No.11 November2014 ●实践探索● 行政管理专业模拟实验教学手段的运用研究 刘 慧 )(山东青岛2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查看


  •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实验指导书
  •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 实验指导书 江思定 编写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2008年7月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I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emulation experiment 一.实 ...查看


  •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_张朝勇
  • 第30卷第11期2011年11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 Vol.30No.11Nov.2011 ·实习与实训·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张朝勇,周静南,门 ...查看


  • 甲烷在单壁碳纳米管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甲烷在单壁碳纳米管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梁晓风 (中北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山西 摘 太原030051) 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甲烷在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中的扩散.模拟结果发现:当ε=325K 时,甲烷在直径为0. ...查看


  •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职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基于电子电工类专业的研究 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白秉旭 (一)课题名称及概念界定 1.课题名称:职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核心概念界定: (1)仿真模拟技术 仿真模拟技术也称虚拟现实技术(Virtua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