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总结_趋向分析及备考策略_唐惠忠

命题研究

高考作文命题总结、

趋向分析及备考策略

江苏

  分析2

015年高考全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作文题,不难看出作文命题的新思维、新特点和发展趋向。

一、命题总结

高考作文是教育改革“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聚焦2015年高考,16道作文题呈现出三大看点:

(一)题型:新材料作文“一家独大”20

15年有15道新材料作文题(有些省区要求“诗歌除外”,有些要求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从题面上看大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唯有北京卷作文题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与“深入灵魂的热爱”二选一,但也是由材料引出标题。具体说来,15道新材料作文题的类型与内容如下表:

类型

卷别与内容

真实

全国新课标卷Ⅰ: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故事故事安徽卷:显微镜下看蝴蝶类

重庆卷:公交车等妈妈虚拟湖南卷:大树的旅行故事山东卷:丝瓜藤与肉豆须单则

全国汉语文卷:阅读改变思想言论言论上海卷:坚硬、柔软与和谐自我类

江苏卷:智慧也有自身景象多则浙江卷:人品与文品言论福建卷:路的思辨

全国新课标卷Ⅱ:风采人物评选情境类

四川卷:老实与聪明湖北卷:

喷泉与地下的泉水话题类

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和近天津卷:范儿

  命题专家选择命制新材料作文题,

主要是因为这种考查形式独具优势:①将阅读和表达

唐惠忠

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切入点,让学生的习作不至于千篇一律;②能较好地防范考生套写和宿构。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进和完善,目前这一题型已渐入佳境,并且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作文题中,“话题类”新材料作文与以往的“话题作文”几乎没有区别。试看天津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

——“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这道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考话题作文“范儿”。构思时,考生不妨先将题目与生活对接———流行词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范儿”自然也来自生活。与生活对接,一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联想,如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范儿”“身边的好人范儿”“道德范儿”;一是对阅读世界中人物的追怀,如“春秋战国思想范儿”(孔子、庄子等),“唐宋文学范儿”,“民国教育范儿”(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等)。与生活对接,只是将时代、民族、国家、集体、个人材料融入作文,接下来还要对各种“范儿”进行评析。参考立意:①外在有“范儿”,内在更应有“范儿”

(“范儿”与一

命题研究

个人的修养品位有莫大关系);②不要盲从某些“范儿”;③不做“功利范儿”和“精致的利己范儿”;④要追求高品位的“范儿”,拒绝不文明的所谓“范儿”(“土豪范儿”等)。除“话题类”新材料作文题外,另有多道作文题也可以转化成某个话题,进而构思成篇。如江苏卷的材料是“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可将其转化为话题“智慧的真谛”或“智慧的景象”

。(二)材料:体现“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

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16道作文题充分体现了“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不仅“接地气”,而且鲜明地弘扬了主旋律,向广大考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1.

讲价值。许多作文题立足主流价值观的引领,着力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如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这些都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

,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扬子晚报》等)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一封信”的文体要求,希望考生选择一个说理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前提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此外,北京卷作文题、天津卷作文题等也是如此。如北京卷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

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2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北京卷第一个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心目中的一位或古代或近当代的中华英雄,通过想象与他(她)共同生活一天来叙写故事、再造形象、抒发情感,有利于培育高尚的爱国情操,传承和发扬自强刚健的民族精神。第二个作文题指引考生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同样在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有意突出“文化立意”,着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凸显了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2.

贴生活。所谓“贴生活”,一是指题目材料紧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焦点话题,二是指部分考题与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关联紧密。如安徽卷的作文材料改编自对“中科院在沪研究所开放日活动”的报道,它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诸多思考。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其展开想象,给予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又如山东卷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民谚设题,重庆卷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设题,它们都有助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其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些题目的基本立意,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情感,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的努力。

3.

重思辨。2015年高考中,较多的作文题

命题研究

,如“和谐的自我”的自我”首先是内心“坚硬”与,““刚毅”柔软”的统一,诸如“外冷”与“内热”与,““执着”温柔”与“变通”的协调与相融,其次是“内方”与“外圆”的统一,涉及对社会、他人、自我关系的梳理与调控等。

(三)能力:突出理性思维能力,着重考量选用了富有暗示性、启发性和弹性较强的材料,既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就其低,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水平,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让考生“就事论理”如浙江卷的“人品与文品”针对“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发表见解;又提示“阐明你的看法”,旨在鼓励考生个性化地“发声”和表态。命题设定的内容较为“专业”,加大了事理与哲理表达的难度,要求学生不仅有辩证的思维,而且有较多的阅读积累。又如福建卷思辨“路”的三则言论,湖北卷“喷泉与地下的泉水”的比照,四川卷“老实和聪明”的多角度审视等,都要求学生在统筹考虑中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客观分析中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该题延续了上海卷近年来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风格,并且有新的特点。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坚硬”和“柔软”可以激发考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使其做出个性化的理解。第二句既沿袭了前几年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又有所不同:其一,“和谐的自我”对个性化的理解起到约束作用;其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其三,“如何对待”不仅关乎“知”,更关乎“行”,考生必须思考自己选取的方式、方法,与“和谐的自我”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总的来说,材料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一方面,它上承了传统文化中刚柔相济、反躬自律、知行合一等精神;另一方面,它顺接了现代社会所需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具体写作时,我们需要“向外”延伸扩展,即运用联想,走向“社会”“人生”“心灵”,弄清“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到底比喻什么;又要“向内”收敛,即根据题目指向,思考怎样才算“和谐

“观照力”

“开掘力”高考作文固然要考量“内容”和“表达”,但其背后的真正推手是“思想”。有“思想”的驱遣,“内容”才能更加厚重;有“思想”的导引,“表达”才能更加酣畅。“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在写作过程中只有把“理”思量通透了,才能突显高中生作文的思想品质。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主要考查了考生两种理性思维能力。

1.

观照力。在高考作文中,“观照力”主要指审视题目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才有审视的宽度。比如全国新课标卷I作文题,以“规则、社会责任感与亲情”设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看到事件的热闹、各方的争议,而且要看到“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传统与依法治国所要求的尊法、守法等方面存在矛盾”,要看到“警方从法律出发,查实、教育、处罚,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分内之责,没有错;只是公开这起举报,值得反思”……广东卷则要求考生打开眼界,洞察“感知自然的远和近”的道理:信息化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某些新的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的感受力的降低等。作文材料通过将传统的看云识天气与现代气象预测相比较,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中离自然的“近”和“远”

;通过在森林中接触自然与利用网络了解自然这两种途径,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离自然的“近”和“远”。材料末段认为:“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材料只陈述事实,不作评判,意在引发考生的思考。可以说,写好本题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需要认识其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两道作文题都在创设论辩语境

命题研究

上下足了功夫,力求引领考生在展开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进行反向思维,更全面、辩证地探究问题、表达思想。

“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涉浅水者得2.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都在以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其写作欲望的“思考、基础上,分别增加了“写一封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从而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也使材料作文的多角度开掘,才能多维、整体把握,从片面走向全面;深度开掘,才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江苏卷作文题以“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为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出“智慧”的话题,以引发考生的自由拓展、多向发散思维。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考生要阐释清楚、论证合理,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思维水平。全国汉语文卷的“阅读改变思想”、湖北卷的“喷泉与地下的泉水”等,也都对写作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如湖北卷作文题,有限的笔墨蕴含了深邃的内涵:首先,泉水“蓄积”与“喷涌”的关联简单明了,却有着多向立意(

“耕耘与收获”“过程与结果”“积累与成功”

“准备与机遇”“位置与价值”等)的可能。其次,由“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的对照,可展开对“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等的深度思考。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有条理地组织语言,从整体上落实命题意图,让写作向深处开掘。

二、命题走向分析

(一)新材料作文仍将一枝独秀,新的作文题型“呼之欲出”

1.

新材料作文因其注重所选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材料作文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推出并逐步完善的作文题型,因此,它必然要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为此,其命题就需要在提供的材料上强化含意的多解性,使不同学习风格的考生在材料面前能够发现含意的多解性,进而敢于冲破习惯性的思考方式,写出真实的自我。这在近年来的满分作文中可见一斑。

2.添加“任务型指令”的作文题将有所增多。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和卷II的作文题,

考查功能不断完善。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向来具有“风向标”作用,预计2016年将有部分省命题考区向全国新课标卷这两道题看齐,在材料之后添设“任务型指令”(有的还会限定只能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

。3.

随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含漫画作文)的相继出现,给出开头要求续写成篇等考查形式,出现的机会也不是没有。试举一例:请以下面提供的一句话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然后续写全文。

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要求:①认真阅读这句话,自定续写文章的立意;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

(二)侧重人文性、思想性,突出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以预见,2

016年的作文命题将继续落实这些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突出时代精神;讲究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注重材料内容、含意的广度与深度,加大思维力度,让具有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尽量发挥其写作才能;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展示真我风采。

三、备考策略

1.实施“两个调控”。一是全面备战各种题型,不留盲区。二是重点抓新材料作文,分类细化。如“故事类”“言论类”“情境类”新材料作文题各有怎样的审题要诀,学生必须了然于胸。

命题研究

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三五年内,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然后深入思考,试着做出回答;还可与身边同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交流。

。①重温原理。要把辩做实“三项工作”3.

证唯物主义的十几条基本原理逐一梳理出来,联系现实,吃透记牢,以增强自身的理性思辨能力。②揣摩言论。经常摘抄各类报刊上的名言警句,细心揣摩其“发力”的方法和技巧。③专“另外,言论除了按材料类别划分出“故事类”类”等小类外,新材料作文还有“矛盾分析类”““矛盾分析类”指题面多则材料类”等。其中,存在着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反映着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浙江卷作文题015年福建卷、2。这类题的分析策略究竟有哪些?细细探等)

究,依据个人的认识,至少包括“找准矛盾点”““分析矛盾审视矛盾现象背后的本质与根源”

多则材料类”的一致性与相互转化”等步骤。“(要求阅读多则材料来完成作文)

,审题立意时如何落实“先求同,再求异”的原则,同样需要在实际演练中加深认识。

2.

做到“三个关注”。①关注主流媒体———它高扬的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②关注草根声音—

——它反映的是芸芸众生的基本诉求。③关注自我生活—

——它奏响的是莘莘学子的青春旋律。就“自我生活”来讲,打上个人生活印记的素材,是最独特也最动人的;文中有“我”真实的人生体验的作文,是最值得称道的。同学们平时不妨做些个人回顾—

——回顾自我的生命历程(如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事),回忆一些细节场景;回顾高中以来所写过的最佳作文,特别要留意那些能激发读者情感的作品;也可升格自己写过的那些“庸文”。临考前,可先列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在我近20年的生活经历中,最让我难忘的人(事)分别是谁(什么)?我最喜爱(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部影片、一首歌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最喜爱它(具体影响表现在哪里)?我的特长、兴趣爱好分别是什么?我有哪些突出的优点、缺点?我的偶像是谁?为什么以他(她)为偶像?以他(她)为偶像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谁?他(她)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对我有何激励?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一年来,国内、国际哪位人物、哪一事

项训练。要分类整合各类作文题,以“列出剖析提纲”为抓手,短平快地进行“观照力”“开掘力”训练。尤其要注意的是,

“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

(特级教师肖家芸语)。要使文章深刻,就要提升思辨力,学会全面而辩证地看问题。结合当前实际,建议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尽量理清以下这些关系:既要学好知识,又不忘社会实践;既要充满自信,又不忘谦虚谨慎;既要彰显个性,又不忘学会自控;既要快乐身心,又不忘文化品位;既要胸怀大志,又不忘道德细节;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不忘艰苦奋斗;既要维护自身权益,又不忘帮助贫弱;既要改善居住条件,又不忘保护环境;既要多办各种实事,又不忘节约资源;既要处理违规事件,又不忘促进和谐;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不忘遵循规律;既要勇于不断创新,又不忘优良传统;既要加强硬件建设,又不忘提高素质;既要看到改革成就,又不忘纠正失误;既要参与国际竞争,又不忘练好内功。总之,在谈及社会与人生时,需要作些文化思考、历史思考,有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在坚持讲政治的前提下,多想想人权、人道与人性,多用真心、真情、真言去表达。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有真切的体验、深刻的认识。

命题研究

高考作文命题总结、

趋向分析及备考策略

江苏

  分析2

015年高考全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作文题,不难看出作文命题的新思维、新特点和发展趋向。

一、命题总结

高考作文是教育改革“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聚焦2015年高考,16道作文题呈现出三大看点:

(一)题型:新材料作文“一家独大”20

15年有15道新材料作文题(有些省区要求“诗歌除外”,有些要求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从题面上看大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唯有北京卷作文题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与“深入灵魂的热爱”二选一,但也是由材料引出标题。具体说来,15道新材料作文题的类型与内容如下表:

类型

卷别与内容

真实

全国新课标卷Ⅰ: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故事故事安徽卷:显微镜下看蝴蝶类

重庆卷:公交车等妈妈虚拟湖南卷:大树的旅行故事山东卷:丝瓜藤与肉豆须单则

全国汉语文卷:阅读改变思想言论言论上海卷:坚硬、柔软与和谐自我类

江苏卷:智慧也有自身景象多则浙江卷:人品与文品言论福建卷:路的思辨

全国新课标卷Ⅱ:风采人物评选情境类

四川卷:老实与聪明湖北卷:

喷泉与地下的泉水话题类

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和近天津卷:范儿

  命题专家选择命制新材料作文题,

主要是因为这种考查形式独具优势:①将阅读和表达

唐惠忠

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切入点,让学生的习作不至于千篇一律;②能较好地防范考生套写和宿构。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进和完善,目前这一题型已渐入佳境,并且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作文题中,“话题类”新材料作文与以往的“话题作文”几乎没有区别。试看天津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

——“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这道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考话题作文“范儿”。构思时,考生不妨先将题目与生活对接———流行词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范儿”自然也来自生活。与生活对接,一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联想,如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范儿”“身边的好人范儿”“道德范儿”;一是对阅读世界中人物的追怀,如“春秋战国思想范儿”(孔子、庄子等),“唐宋文学范儿”,“民国教育范儿”(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等)。与生活对接,只是将时代、民族、国家、集体、个人材料融入作文,接下来还要对各种“范儿”进行评析。参考立意:①外在有“范儿”,内在更应有“范儿”

(“范儿”与一

命题研究

个人的修养品位有莫大关系);②不要盲从某些“范儿”;③不做“功利范儿”和“精致的利己范儿”;④要追求高品位的“范儿”,拒绝不文明的所谓“范儿”(“土豪范儿”等)。除“话题类”新材料作文题外,另有多道作文题也可以转化成某个话题,进而构思成篇。如江苏卷的材料是“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可将其转化为话题“智慧的真谛”或“智慧的景象”

。(二)材料:体现“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

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16道作文题充分体现了“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不仅“接地气”,而且鲜明地弘扬了主旋律,向广大考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1.

讲价值。许多作文题立足主流价值观的引领,着力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如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这些都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

,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扬子晚报》等)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一封信”的文体要求,希望考生选择一个说理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前提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此外,北京卷作文题、天津卷作文题等也是如此。如北京卷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

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2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北京卷第一个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心目中的一位或古代或近当代的中华英雄,通过想象与他(她)共同生活一天来叙写故事、再造形象、抒发情感,有利于培育高尚的爱国情操,传承和发扬自强刚健的民族精神。第二个作文题指引考生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同样在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有意突出“文化立意”,着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凸显了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2.

贴生活。所谓“贴生活”,一是指题目材料紧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焦点话题,二是指部分考题与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关联紧密。如安徽卷的作文材料改编自对“中科院在沪研究所开放日活动”的报道,它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诸多思考。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其展开想象,给予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又如山东卷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民谚设题,重庆卷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设题,它们都有助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其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些题目的基本立意,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情感,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的努力。

3.

重思辨。2015年高考中,较多的作文题

命题研究

,如“和谐的自我”的自我”首先是内心“坚硬”与,““刚毅”柔软”的统一,诸如“外冷”与“内热”与,““执着”温柔”与“变通”的协调与相融,其次是“内方”与“外圆”的统一,涉及对社会、他人、自我关系的梳理与调控等。

(三)能力:突出理性思维能力,着重考量选用了富有暗示性、启发性和弹性较强的材料,既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就其低,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水平,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让考生“就事论理”如浙江卷的“人品与文品”针对“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发表见解;又提示“阐明你的看法”,旨在鼓励考生个性化地“发声”和表态。命题设定的内容较为“专业”,加大了事理与哲理表达的难度,要求学生不仅有辩证的思维,而且有较多的阅读积累。又如福建卷思辨“路”的三则言论,湖北卷“喷泉与地下的泉水”的比照,四川卷“老实和聪明”的多角度审视等,都要求学生在统筹考虑中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客观分析中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该题延续了上海卷近年来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风格,并且有新的特点。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坚硬”和“柔软”可以激发考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使其做出个性化的理解。第二句既沿袭了前几年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又有所不同:其一,“和谐的自我”对个性化的理解起到约束作用;其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其三,“如何对待”不仅关乎“知”,更关乎“行”,考生必须思考自己选取的方式、方法,与“和谐的自我”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总的来说,材料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一方面,它上承了传统文化中刚柔相济、反躬自律、知行合一等精神;另一方面,它顺接了现代社会所需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具体写作时,我们需要“向外”延伸扩展,即运用联想,走向“社会”“人生”“心灵”,弄清“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到底比喻什么;又要“向内”收敛,即根据题目指向,思考怎样才算“和谐

“观照力”

“开掘力”高考作文固然要考量“内容”和“表达”,但其背后的真正推手是“思想”。有“思想”的驱遣,“内容”才能更加厚重;有“思想”的导引,“表达”才能更加酣畅。“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在写作过程中只有把“理”思量通透了,才能突显高中生作文的思想品质。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主要考查了考生两种理性思维能力。

1.

观照力。在高考作文中,“观照力”主要指审视题目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才有审视的宽度。比如全国新课标卷I作文题,以“规则、社会责任感与亲情”设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看到事件的热闹、各方的争议,而且要看到“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传统与依法治国所要求的尊法、守法等方面存在矛盾”,要看到“警方从法律出发,查实、教育、处罚,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分内之责,没有错;只是公开这起举报,值得反思”……广东卷则要求考生打开眼界,洞察“感知自然的远和近”的道理:信息化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某些新的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的感受力的降低等。作文材料通过将传统的看云识天气与现代气象预测相比较,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中离自然的“近”和“远”

;通过在森林中接触自然与利用网络了解自然这两种途径,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离自然的“近”和“远”。材料末段认为:“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材料只陈述事实,不作评判,意在引发考生的思考。可以说,写好本题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需要认识其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两道作文题都在创设论辩语境

命题研究

上下足了功夫,力求引领考生在展开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进行反向思维,更全面、辩证地探究问题、表达思想。

“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涉浅水者得2.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都在以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其写作欲望的“思考、基础上,分别增加了“写一封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从而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也使材料作文的多角度开掘,才能多维、整体把握,从片面走向全面;深度开掘,才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江苏卷作文题以“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为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出“智慧”的话题,以引发考生的自由拓展、多向发散思维。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考生要阐释清楚、论证合理,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思维水平。全国汉语文卷的“阅读改变思想”、湖北卷的“喷泉与地下的泉水”等,也都对写作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如湖北卷作文题,有限的笔墨蕴含了深邃的内涵:首先,泉水“蓄积”与“喷涌”的关联简单明了,却有着多向立意(

“耕耘与收获”“过程与结果”“积累与成功”

“准备与机遇”“位置与价值”等)的可能。其次,由“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的对照,可展开对“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等的深度思考。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有条理地组织语言,从整体上落实命题意图,让写作向深处开掘。

二、命题走向分析

(一)新材料作文仍将一枝独秀,新的作文题型“呼之欲出”

1.

新材料作文因其注重所选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材料作文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推出并逐步完善的作文题型,因此,它必然要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为此,其命题就需要在提供的材料上强化含意的多解性,使不同学习风格的考生在材料面前能够发现含意的多解性,进而敢于冲破习惯性的思考方式,写出真实的自我。这在近年来的满分作文中可见一斑。

2.添加“任务型指令”的作文题将有所增多。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和卷II的作文题,

考查功能不断完善。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向来具有“风向标”作用,预计2016年将有部分省命题考区向全国新课标卷这两道题看齐,在材料之后添设“任务型指令”(有的还会限定只能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

。3.

随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含漫画作文)的相继出现,给出开头要求续写成篇等考查形式,出现的机会也不是没有。试举一例:请以下面提供的一句话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然后续写全文。

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要求:①认真阅读这句话,自定续写文章的立意;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

(二)侧重人文性、思想性,突出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以预见,2

016年的作文命题将继续落实这些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突出时代精神;讲究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注重材料内容、含意的广度与深度,加大思维力度,让具有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尽量发挥其写作才能;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展示真我风采。

三、备考策略

1.实施“两个调控”。一是全面备战各种题型,不留盲区。二是重点抓新材料作文,分类细化。如“故事类”“言论类”“情境类”新材料作文题各有怎样的审题要诀,学生必须了然于胸。

命题研究

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三五年内,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然后深入思考,试着做出回答;还可与身边同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交流。

。①重温原理。要把辩做实“三项工作”3.

证唯物主义的十几条基本原理逐一梳理出来,联系现实,吃透记牢,以增强自身的理性思辨能力。②揣摩言论。经常摘抄各类报刊上的名言警句,细心揣摩其“发力”的方法和技巧。③专“另外,言论除了按材料类别划分出“故事类”类”等小类外,新材料作文还有“矛盾分析类”““矛盾分析类”指题面多则材料类”等。其中,存在着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反映着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浙江卷作文题015年福建卷、2。这类题的分析策略究竟有哪些?细细探等)

究,依据个人的认识,至少包括“找准矛盾点”““分析矛盾审视矛盾现象背后的本质与根源”

多则材料类”的一致性与相互转化”等步骤。“(要求阅读多则材料来完成作文)

,审题立意时如何落实“先求同,再求异”的原则,同样需要在实际演练中加深认识。

2.

做到“三个关注”。①关注主流媒体———它高扬的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②关注草根声音—

——它反映的是芸芸众生的基本诉求。③关注自我生活—

——它奏响的是莘莘学子的青春旋律。就“自我生活”来讲,打上个人生活印记的素材,是最独特也最动人的;文中有“我”真实的人生体验的作文,是最值得称道的。同学们平时不妨做些个人回顾—

——回顾自我的生命历程(如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事),回忆一些细节场景;回顾高中以来所写过的最佳作文,特别要留意那些能激发读者情感的作品;也可升格自己写过的那些“庸文”。临考前,可先列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在我近20年的生活经历中,最让我难忘的人(事)分别是谁(什么)?我最喜爱(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部影片、一首歌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最喜爱它(具体影响表现在哪里)?我的特长、兴趣爱好分别是什么?我有哪些突出的优点、缺点?我的偶像是谁?为什么以他(她)为偶像?以他(她)为偶像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谁?他(她)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对我有何激励?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一年来,国内、国际哪位人物、哪一事

项训练。要分类整合各类作文题,以“列出剖析提纲”为抓手,短平快地进行“观照力”“开掘力”训练。尤其要注意的是,

“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

(特级教师肖家芸语)。要使文章深刻,就要提升思辨力,学会全面而辩证地看问题。结合当前实际,建议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尽量理清以下这些关系:既要学好知识,又不忘社会实践;既要充满自信,又不忘谦虚谨慎;既要彰显个性,又不忘学会自控;既要快乐身心,又不忘文化品位;既要胸怀大志,又不忘道德细节;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不忘艰苦奋斗;既要维护自身权益,又不忘帮助贫弱;既要改善居住条件,又不忘保护环境;既要多办各种实事,又不忘节约资源;既要处理违规事件,又不忘促进和谐;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不忘遵循规律;既要勇于不断创新,又不忘优良传统;既要加强硬件建设,又不忘提高素质;既要看到改革成就,又不忘纠正失误;既要参与国际竞争,又不忘练好内功。总之,在谈及社会与人生时,需要作些文化思考、历史思考,有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在坚持讲政治的前提下,多想想人权、人道与人性,多用真心、真情、真言去表达。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有真切的体验、深刻的认识。


相关文章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1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施信忠整理 一.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点: ...查看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 2013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一.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 试题的基础上, 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 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 点:1 ...查看


  • 2013高考复习计划
  • 2013届高三英语备课组复课计划 胡 建 波 一.陕西省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特点 近几年来,高考英语试题一直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方面坚持立足基础,英语试题的难易比例基本上控制在3∶5∶2,即基础题占30%,中档题占50%,较难试题占 ...查看


  • 2010-2011学年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 2010-2011学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1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回顾了高三一年来自我语文的教学复习工作,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 高三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高三年级已经直面高考,所以我觉 ...查看


  • 高三各科后期复习策略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泰安一中 刘新宇 离高考只剩三十天多天的时间了,高三同学已进入了后期复习阶段.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广积粮",第二轮复习是"深挖洞",当前的复习主要是通过综合训练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提 ...查看


  • 2016届高三年级5月备考建议(供参考)
  • 孝感市教科院2016届高三年级各学科5月备考建议 [按语] 4月6日-7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16年高考命题工作会议,与会记者对会议从两个方面做了报道:一是2016年高考命题的总体变化:二是根据变化各学科在复习备考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查看


  •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提分才快
  •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做,才提分快! 距离今年的高考不到40天了,在这最后的阶段,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备考,才能在最后笑得更好?对此,衡水中学各学科名教师予以指导,希望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语文 不去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郭春容)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考纲
  •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1.命题依据相同.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 ...查看


  • 衡水中学老师传授提分秘诀
  • 衡水中学老师传授提分秘诀 第二部分:衡水中学老师:高三后期备考,这样做,才提分快! 距离今年的高考不到40天了,在这最后的阶段,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备考,才能在最后笑得更好?对此,衡水中学各学科名教师予以指导,希望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