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张栋杰教授

1 风水是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原理与指导思想

中国古代风水的第一大的原则就是山环水抱,从科学的角度讲就是能量最小原理,也就是稳定性原理;而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要和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即天地人合一。

选择地址的模式都是左青龙(山,下同),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面围合,前有水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这一风水原则影响到古代都城的分布上就是古代都城择址上尽量满足山环水抱的原则如西安、北京、南京、洛阳等。

北京北面、西面、东北面三面高山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东有潮白河、温榆河,西有永定河、小清河等环抱,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8个朝代建都。北京北扼居庸关,右耸太行山,左面是沧海,南襟河等。

同样,南京的风水特点是地域虎踞龙盘、依山傍水。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国民政府都在此建都。

2 风水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风水和易经、中医等一样,也是中国的文化源头之一。作为衣食住行来说,住也是人类所必须的所在。 如何选择住和什么的住所才是好的居住环境?由此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风水学说,如山环水抱、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等规律就是长期实践的总结。居住环境的实践是风水发展演化的基础与动力,以及后来进化为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指导思想。特别要强调一点,风水学并非无根之木而是和人类的居住环境等紧密相关。

随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完善发展,风水学的理论也逐渐完善,其关注的是和人类居住环境,地理,健康等紧密相关的客观因素。

四书五经之首的《易经》、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完善发展,促进了风水学的系统发展,同时根据地理环境、日月星辰的变化等也先后形成不同的派别。这些系统风水理论在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以及皇陵等都有系统的反映,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命孝陵等。

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第二原则,即因天而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化是其择吉避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原理。春夏秋冬可以看作是一年内天之变化;而对于更长时间的变化,风水学依据星象的变化周期有“三元九运”之学说(每运20年,三元180年),坐北朝南就是因天而动的特例之一。

因地制宜,就是地理条件如江河湖泊、湿地、沙漠等的区别,而山环水抱、山清水秀就是特例之一;因人而化就是城市化的程度等。

中国风水学就是研究天、地和人等条件下变化而人类适合的居住环境和建筑。依据天、地和人条件的改变,预知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与恶化等,从而达到择吉避凶、和谐共存的目的。

3 风水文化受到世界的关注 以及日韩的全面入侵

世界文化、文明的多样性,渗透性等存在,使风水在其它国家生根发芽,反过来影响国内。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与中国有渊源的国家也流行风水,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国时刻准备启动风水申遗。

韩国经过三年的筹备已经将“中国风水”重新梳理,将以“整体风水地理”的名义列入韩国“民族文化振兴”名单之中加以特别保护,同时准备尽快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集于一身的遗产保护项目。“整体风水地理”的实物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表明韩国的“风水”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极深的影响,起源于中国,均出现在中国的明朝时期。

风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就如长江、黄河一样深入中国的文化血脉之中,如果让外来国家把风水优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那我们的许多优秀遗产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面对日韩等国对中国文化源头的大肆入侵,实际上一种软经济的入侵,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象专利一样优先申报成功。

4 风水学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地域观有重要意义

风水的环境、地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风水的山环水抱、山清水秀以及生物植被的可持续发展、大气环境、水资源、土壤资源的无污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在人类的生态环境、居住条件上具有重要意义。

5 风水中的迷信要批驳、抛弃

在风水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由于人们无法正确认识自然现象或自然规律,因而产生恐怖等,就往往归结为风水“神煞”等迷信现象。

风水的迷信现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1)以自然现象为基础,这部分内容占“迷信现象”的大部分,这是古人观察大量生活的必然结果,大部分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虽然其提法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如两幢高楼大厦之间的狭窄空隙称为天斩煞;指电梯门正对房屋的大门的白虎煞等是可以用空气动力学来解释的。2)以民俗现象为主,其中存在少量的真正迷信成分和信仰问题。与风水相关、迷信色彩较重的 “鬼神”民俗,如门前石狮子避邪、春节贴对联年画、放炮驱逐“年”神等,以及每年清明或其它时间祭祖,这方面如果当作民俗、宗教信仰看待未可厚非。但如果把“鬼神”当剑财、骗人的手段,应于坚决批判。但严格意义上说这根本不是风水。而媒体和大多数人对风水的认识基本停留在这个层次。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张栋杰教授

1 风水是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原理与指导思想

中国古代风水的第一大的原则就是山环水抱,从科学的角度讲就是能量最小原理,也就是稳定性原理;而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要和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即天地人合一。

选择地址的模式都是左青龙(山,下同),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面围合,前有水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这一风水原则影响到古代都城的分布上就是古代都城择址上尽量满足山环水抱的原则如西安、北京、南京、洛阳等。

北京北面、西面、东北面三面高山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东有潮白河、温榆河,西有永定河、小清河等环抱,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8个朝代建都。北京北扼居庸关,右耸太行山,左面是沧海,南襟河等。

同样,南京的风水特点是地域虎踞龙盘、依山傍水。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国民政府都在此建都。

2 风水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风水和易经、中医等一样,也是中国的文化源头之一。作为衣食住行来说,住也是人类所必须的所在。 如何选择住和什么的住所才是好的居住环境?由此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风水学说,如山环水抱、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等规律就是长期实践的总结。居住环境的实践是风水发展演化的基础与动力,以及后来进化为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指导思想。特别要强调一点,风水学并非无根之木而是和人类的居住环境等紧密相关。

随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完善发展,风水学的理论也逐渐完善,其关注的是和人类居住环境,地理,健康等紧密相关的客观因素。

四书五经之首的《易经》、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完善发展,促进了风水学的系统发展,同时根据地理环境、日月星辰的变化等也先后形成不同的派别。这些系统风水理论在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以及皇陵等都有系统的反映,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命孝陵等。

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第二原则,即因天而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化是其择吉避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原理。春夏秋冬可以看作是一年内天之变化;而对于更长时间的变化,风水学依据星象的变化周期有“三元九运”之学说(每运20年,三元180年),坐北朝南就是因天而动的特例之一。

因地制宜,就是地理条件如江河湖泊、湿地、沙漠等的区别,而山环水抱、山清水秀就是特例之一;因人而化就是城市化的程度等。

中国风水学就是研究天、地和人等条件下变化而人类适合的居住环境和建筑。依据天、地和人条件的改变,预知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与恶化等,从而达到择吉避凶、和谐共存的目的。

3 风水文化受到世界的关注 以及日韩的全面入侵

世界文化、文明的多样性,渗透性等存在,使风水在其它国家生根发芽,反过来影响国内。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与中国有渊源的国家也流行风水,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国时刻准备启动风水申遗。

韩国经过三年的筹备已经将“中国风水”重新梳理,将以“整体风水地理”的名义列入韩国“民族文化振兴”名单之中加以特别保护,同时准备尽快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集于一身的遗产保护项目。“整体风水地理”的实物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表明韩国的“风水”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极深的影响,起源于中国,均出现在中国的明朝时期。

风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就如长江、黄河一样深入中国的文化血脉之中,如果让外来国家把风水优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那我们的许多优秀遗产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面对日韩等国对中国文化源头的大肆入侵,实际上一种软经济的入侵,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象专利一样优先申报成功。

4 风水学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地域观有重要意义

风水的环境、地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风水的山环水抱、山清水秀以及生物植被的可持续发展、大气环境、水资源、土壤资源的无污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在人类的生态环境、居住条件上具有重要意义。

5 风水中的迷信要批驳、抛弃

在风水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由于人们无法正确认识自然现象或自然规律,因而产生恐怖等,就往往归结为风水“神煞”等迷信现象。

风水的迷信现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1)以自然现象为基础,这部分内容占“迷信现象”的大部分,这是古人观察大量生活的必然结果,大部分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虽然其提法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如两幢高楼大厦之间的狭窄空隙称为天斩煞;指电梯门正对房屋的大门的白虎煞等是可以用空气动力学来解释的。2)以民俗现象为主,其中存在少量的真正迷信成分和信仰问题。与风水相关、迷信色彩较重的 “鬼神”民俗,如门前石狮子避邪、春节贴对联年画、放炮驱逐“年”神等,以及每年清明或其它时间祭祖,这方面如果当作民俗、宗教信仰看待未可厚非。但如果把“鬼神”当剑财、骗人的手段,应于坚决批判。但严格意义上说这根本不是风水。而媒体和大多数人对风水的认识基本停留在这个层次。


相关文章

  • e4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董觉华
  • 一条河与一座博物馆 访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董觉华 ■观察记者戚永晔 在京杭运河南端终点标志的拱宸桥之畔,矗立着一座风格别致而又大气的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做"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 ...查看


  • 荆门导游考试钟祥明显陵导游词
  • 明显陵导游词(一) 各位贵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参观游览 我是您们的导游员(讲解员) *** ,下面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并做讲解,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去领略这个全人类共同财富的神韵和它背后的神奇故事. 在进入陵区游 ...查看


  • 世界遗产与旅游课程论文
  • <世界遗产与旅游> 期末论文 <中国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上课时间: 指导老师: 成绩: 中国世界遗产 基本概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 ...查看


  • 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 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热带雨林.沙漠.草原.森林.稀树草原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放在一起,找来一些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让他们找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景观.结果是:大部分人选择了非洲东部的稀树草原.有人说这间接地证 ...查看


  • 当前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第2期 当前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尹 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摘要:遗产税是国际上普遍开征的税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遗产税 ...查看


  • 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修缮技术的发展
  • 科学之友 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11年04月 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修缮技术的发展 祁伟成 (太原市文物局,山西 太原03002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正确地认识中国古建筑文化,切实保护中国的 文物建 ...查看


  • 世界遗产知识竞赛资料汇编
  • 中国世界遗产知识竞赛题库 一.世界遗产知识 1.中国政府何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在世界排列第几? --中国政府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在世界排列 ...查看


  • "非遗人"的守与创--赣州非遗传承人调查
  • 页面截图: 发表日期为:2014年11月28号 王天祥为孙女矫正花棍舞的动作.(资料图片) 赣州有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600多座客家围屋,被学术界称为中原唐宋时期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还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 ...查看


  • 中韩文化之争研究性学习报告
  • 高二(13)班研究性课题论文 中韩文化之争 --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及保护其的现实意义 课题组组长:温旭东 课题组组员:李亦然 王佳伟 王得臣 杨俊彪 宋宇飞 马捷 指导老师: 朱艳阳 论文正题 中韩文化之争 --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流失及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