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多生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天宝中,郢人酺【注】于沧浪道,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郡,与之游处,凡三年。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僧皎然为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南,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

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

(节选自《陆文学(羽)自传》,有改动)

【注】酺:设宴。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或疑之,谓多生瞋 瞋:怒,生气

B.及与人为信…… 信:信用

C. 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 异:不同

D.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属:写,写作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陆羽特立独行的一组是 (3分)

①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

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③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纱巾……

④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

⑤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

⑥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南,作《天之未明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 ④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羽虽然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多才善辩;虽然气量狭小,性情急躁,自以为是,却能听规劝。

B.陆羽在苕溪时常独行山野,吟诵佛经、诗文,兴尽则号啕而返,因而楚地人把他比做当代的接舆。

C.陆羽在天宝年间被任命为伶人的老师,河南太守李齐物觉得陆羽与众不同,便把自己的诗集给他。

D.陆羽因躲避战乱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3分)B(信:约定)

5.(3分)B(①说陆羽性格的优缺点;⑤是写李齐物赏识他;⑥是说陆羽的文章都是因时事而作。)

6.(3分)D(“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理解错误。原文说陆羽从小就爱好写文章,多加讽刺或劝谕,并非过江之后;遭到世俗之人嫉恨是因陆羽总是说实话,尽忠言。)

7.(10分)(1)上元初年,(陆羽)在(湖州)苕溪边建造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大意2分,“结”、“关”、“谈”各1分,共5分)

(2)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害羞;不好听的忠言,从不回避。(大意2分,第一个“善”、“羞”、“无所”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狭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等到与别人有约定,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陆羽)在湖州苕溪边建造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常常驾着一只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唐玄宗天宝年间,楚地人在沧浪水边大办宴会。地方官吏召见陆子,任命他为伶人的老师。这时李齐物出任河南府太守,见到陆子,认为他不平常,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授予他。于是汉水、沔水地区的民俗也就不同了。后来陆子背着书来到火门山邹先生的别墅,正值礼部郎中崔国辅出京到竟陵郡任司马,与陆子交游,共三年。

到唐肃宗至德初年,淮河一带人为避战乱渡过长江,陆子也渡过长江,与吴兴皎然和尚结成为忘年之交。(陆子)从小爱好写文章,就多加讽刺或劝谕,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害羞;不好听的忠言,从不回避。因此,俗人大多嫉恨他。自从安禄山在中原作乱,他写了《四悲诗》;刘展割据江、淮地区造反,他作了《天之未明赋》,都有感于当时社会现实而心情激动,痛哭流涕。(陆子)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一起收藏在粗布袋内。

唐肃宗上元二年,先生年方二十九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多生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天宝中,郢人酺【注】于沧浪道,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郡,与之游处,凡三年。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僧皎然为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南,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

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

(节选自《陆文学(羽)自传》,有改动)

【注】酺:设宴。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或疑之,谓多生瞋 瞋:怒,生气

B.及与人为信…… 信:信用

C. 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 异:不同

D.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属:写,写作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陆羽特立独行的一组是 (3分)

①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

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③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纱巾……

④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

⑤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

⑥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南,作《天之未明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 ④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羽虽然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多才善辩;虽然气量狭小,性情急躁,自以为是,却能听规劝。

B.陆羽在苕溪时常独行山野,吟诵佛经、诗文,兴尽则号啕而返,因而楚地人把他比做当代的接舆。

C.陆羽在天宝年间被任命为伶人的老师,河南太守李齐物觉得陆羽与众不同,便把自己的诗集给他。

D.陆羽因躲避战乱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3分)B(信:约定)

5.(3分)B(①说陆羽性格的优缺点;⑤是写李齐物赏识他;⑥是说陆羽的文章都是因时事而作。)

6.(3分)D(“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理解错误。原文说陆羽从小就爱好写文章,多加讽刺或劝谕,并非过江之后;遭到世俗之人嫉恨是因陆羽总是说实话,尽忠言。)

7.(10分)(1)上元初年,(陆羽)在(湖州)苕溪边建造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大意2分,“结”、“关”、“谈”各1分,共5分)

(2)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害羞;不好听的忠言,从不回避。(大意2分,第一个“善”、“羞”、“无所”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狭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等到与别人有约定,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陆羽)在湖州苕溪边建造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常常驾着一只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唐玄宗天宝年间,楚地人在沧浪水边大办宴会。地方官吏召见陆子,任命他为伶人的老师。这时李齐物出任河南府太守,见到陆子,认为他不平常,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授予他。于是汉水、沔水地区的民俗也就不同了。后来陆子背着书来到火门山邹先生的别墅,正值礼部郎中崔国辅出京到竟陵郡任司马,与陆子交游,共三年。

到唐肃宗至德初年,淮河一带人为避战乱渡过长江,陆子也渡过长江,与吴兴皎然和尚结成为忘年之交。(陆子)从小爱好写文章,就多加讽刺或劝谕,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害羞;不好听的忠言,从不回避。因此,俗人大多嫉恨他。自从安禄山在中原作乱,他写了《四悲诗》;刘展割据江、淮地区造反,他作了《天之未明赋》,都有感于当时社会现实而心情激动,痛哭流涕。(陆子)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一起收藏在粗布袋内。

唐肃宗上元二年,先生年方二十九岁。


相关文章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 ...查看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中考对比阅读
  • 2009年眉山市<桃花源记>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查看


  • [古砚说]阅读答案
  •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朱熹[熟读精思]比较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查看


  • 七年级阅读理解(含答案)
  •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5.猿则百叫无绝 ( ) 6.经纶世务者 (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 ...查看


  • 五柳先生传题
  • <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或测试题 一.2007孝感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查看


  •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查看


  •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 ...查看


  • 八下周测试卷(二)及答案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清溪中学八年级周测自查题 语 文 试 卷(二) (出题人:陈丽 2013年3月25,整理:顾凯)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 基础(55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15分) 1.在无边的旷野上,在(l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