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之我见(一)

作 者 简 介

星 汉  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于山东省东阿县。现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尚在岗。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新疆诗词学会创建者之一。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新疆诗词学会执行会长。公开出版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诗词集)等20余种。

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之我见(一)

星  汉

(新疆师范大学 乌鲁木齐 830054)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前人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的分析,结合笔者本人的诗词创作,认为诗词题目尽可能在精炼的情况下涵盖正文。诗词题目中的地名、人名和时间,不能妄加,也不能随意删却。诗词的序文要和正文相得益彰,方为上乘。诗词中不宜加注,更不宜有长注。

【关键词】 诗词 题目 序文 注释

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看似无关诗词正文之宏旨,但却是诗词的重要部分,不可等闲视之。本文将先贤的诗词创作作为楷模,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教训谈一些看法。笔者的诗词平平,文中所引亦非佳作,只是说明问题,绝无卖弄之意,还望读者理解。

“题”的本意是额头,后来有了“题目”的意思。“目”的本意是眼睛,后来也有了“题目”的意思。如果把一首诗词比成人体,额头和眼睛代表了人的头颅,这部分肯定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头颅和整个身体要协调,否则肯定很难看。诗词也是同理。不过人体重在外形,诗词重在内容。

诗题与诗意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但是早期的诗歌却不是这样。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诗作,原来没有题目,是后人编辑时将诗作的首句中的若干词语当作了此诗的代号,如《周南》中的《关雎》,来自首句“关关雎鸠”。“关雎”二字并不关涉诗作的主旨。《楚辞》中有了题目,如《离骚》等;但是有些题目是诗人自制还是后人代拟,尚有疑问,如《思美人》等。两汉、魏晋的诗歌有了题目,但是往往诗题不能限制诗意,如曹植的《杂诗》、阮籍的《咏怀》等。至齐梁,诗题和诗意,便能相扣,如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至唐,诗题和诗意的关系趋向紧密。

唐宋诗词的题目有长有短,唯诗词的内容决定题目。今人亦复如是。在写诗填词的时候,除了命题、应制、唱和等特殊的场合,一般都是先作诗填词,后写题目,是根据诗词正文的内容再写上题目。题目和诗词正文的关系犹如打枪,但它不是“指哪儿打哪儿”,而是“打哪儿指哪儿”,这枪法能不准吗?这诗词能不扣题目吗?所以说,无论诗词的题目长短,一般都要突出诗词的主旨。

我们翻开《全唐诗》,举杜甫的诗为例。杜诗中有《谒》、《晚》、《雷》、《雨》、《归》等一个字题目的五律。如《归》:

束带还骑马,东西却渡船。

林中才有地,峡外绝无天。

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他乡悦迟暮,不敢废诗篇。

这首五律本身没有写一个“归”字,但是这四联写出了“归”的方式,“归”中所见,“归”中所闻,“归”中所感。“归”字能够涵盖全诗。

杜诗中也有《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68个字题目的五律。全诗是: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题目中“太夫人”下,作者自注:“甫祖母卢氏。”卢氏是杜审言的继室。题中“南曹小司寇舅”,不详为谁,总之是老杜家的亲戚。“南曹小司寇舅”在杜甫老奶奶的“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其作用只是“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纵然“旁植慈竹”、“嵚岑婵娟”、“有尘外数致”,这山也大不到哪儿去!诗的前两联都是夸张的说法,读者不必过于较真儿。这首诗的诗题和正文并不难理解,杜甫无非是说:“南曹小司寇舅”在我的老奶奶的堂下筑了个小土山,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上面摆上“瓷瓯”烧上香,“佳气日氛氲”,他愿我的老奶奶寿比南山,福寿绵长。杜甫通过这个68字的长题歌颂的是“南曹小司寇舅”和他祖母的这种亲情。从“天宝初”三字可知,这是杜甫的回忆之作,也说明了杜甫对“南曹小司寇舅”的怀念。此诗在杜诗中未必是上乘之作,但是题目和本文却是珠联璧合,不能分割。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保留原题。宋黄鹤《补注杜诗》觉得诗题过长,就猜测说:“此亦诗之序也,不当为题,题合曰‘假山’。”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就自以为是的把题目改为《假山》,康熙《御定全唐诗》又恢复原题。笔者以为,此诗所咏不是“假山”,“假山”二字不能说明全诗之主旨,所以原来的长题是不能改动的。后来的苏轼有《子由将赴南都……》一首七绝,诗题为93字,陆游有《陈阜卿先生……》一首七律,诗题为96字。它们都没有被改动,而是堂而皇之地进入《东坡全集》和《剑南诗稿》。

笔者不才,也效法古人,诗题有长有短。短题自不必说,长题如《雁荡灵峰观音洞香火甚盛,求签者亦夥。某女大学生求签得下下,沮丧之极,求余解之。余笑谓:“此签归我,灾难降我,尔可无虞矣。”彼笑而去。感赋》。这个题目56个字。正文是:

读书历事老来多,生死无须问佛陀。

一向铁躯能受难,再加数难又如何?

这首诗的本意是嘲笑女大学生的迷信和无知,吹嘘自己的“豁达”。如果不是长题,正文就没有办法理解。

笔者的歪诗在发表时也遇到一些尴尬。如《7·5事件中,武警新疆二支队在我校树荫休息,与战士阿布力米提合影后,赋此赠之》,正文是:

兵车数日忍饥肠,小憩林荫未卸装。

西域军民君与我,岂容小丑裂封疆。

可是在某刊物发表的时候,编辑另加了新题《赠阿布力米提》,把原题改成序文。这个题目的改动,还能涵盖全诗,总比仇兆鳌《杜诗详注》的《假山》要高明一些。但是如果一旦序文丢失,那么“小憩林荫未卸装”一句就没有了着落。从题目也看不出“西域军民君与我”是普通的战士和普通的文人。

还有,笔者的《癸未冬游金上京遗址,同阿城诸诗友》,首联是:“休道诗狂共酒狂,亲临恍见海生桑。”某刊物在发表这首诗时,把题目中的“同阿城诸诗友”6个字删掉了。这样一来,第一句“休道诗狂共酒狂”,就没有了着落。再如《己丑首夏,徒步经车师古道翻越天山,小儿剑荻侍》,全诗是:

莫言今日性情粗,却认天山是故吾。

威猛金雕盘雪起,颠狂碧涧带风呼。

帐篷三宿收星斗,囊橐千峰尽画图。

老子平生何惧险,前程不用小儿扶。

某刊物在发表这首诗时,把题目中的“小儿剑荻侍”5个字删掉了。这首诗的尾联本来是语意双关,“小儿”既指自己的儿子,又指世间小人。如果没有这5个字,尾联也只能理解为一种牢骚,没有双关的意味儿了。

对于诗题中的地名、人名和时间,既不能随意删却,也不能成为赘文。题目在能涵盖正文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的简化。杜甫诗中有三首同名《望岳》,可是都没有标明所“望”之岳,是五岳中的那一座“岳”。但是,我们从正文里就能知道所望为何处之岳。第一首《望岳》首句为“岱宗夫如何”,便知是东岳;第二首首句为“南岳配朱鸟”,便知是南岳;第三首首句为“西岳崚嶒竦处尊”,便知是西岳。可见杜甫惜墨如金,不妄著一字。如果题目标为《望东岳》、《望南岳》、《望西岳》,那就颇见累赘了。

诗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流传下去,为了不给后人特别是研究者制造麻烦,有些小地名如果不是全国唯一的地名,最好前面冠以大一些的地名,这对于理解诗作的内容是大有裨益的。杜甫诗中的有些小地名,如“丈八沟”、“曲江”、“渼陂”、“陈陶”、“青坂”、“羌村”等,在当时的国内是唯一的,所以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都能注出来。杜甫诗中也有寺院,比如“慈恩寺”、“奉先寺”等。慈恩寺在当时的国内是唯一的,唐高宗作太子时给他老妈文德皇后建造后命名的寺院,谁还有胆量用这个名字让它出现第二座?所以老杜题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奉先寺在当时不一定是唯一命名的寺院,所以老杜在奉先寺前面冠以“龙门”,题作《游龙门奉先寺》。

笔者效法前贤,也在题目的地名上予以注意。如在雁荡山,写有“天柱峰”、“大龙湫”、“三折瀑”等风景点,但我想天下还会有同名的风景点,就在前面冠以“雁荡山”的字样,以示区别。雁荡山还有“剪刀峰”我在前面就没有冠以“雁荡山”的字样,因为诗为:“小试锋芒刃两分,阴沉剪破落纷纷。为教雁荡晴阳照,不剩长天一片云。”诗中有了“雁荡”的字样,就不必在题目中出现了。这种作法,是因为我有“野心”,也希望我的诗能够流传后世,不愿意百年之后,为读我的诗的人和研究我的诗的人的人带来隔膜和麻烦。

地名不可能自造,但是我们国家地理范围广大,地球也在变小,诗人词家不应把没有约定俗成的译音地名为了迁就句式和格律,就去随意压缩或是简化。清末民初有位西域诗人叫宋伯鲁,光绪末年,伊犁将军长庚因慕其名,请赴新疆参与治理机宜。此人喜自造词汇,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也随意的割裂和压缩地名,如“回花纥草遍中土”(《阜康道中望天山》)一句,将“回纥”一词割裂,殊觉不妥。“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赛里木淖尔》)一联,“伊江”一词清人多用,为伊犁河之简称,又用作伊犁的代称;此为约定俗成之语,用之无妨。“赛里”一词便是“赛里木淖尔”的简化,如果不看此诗题目,便不知所云。这犹如今日有人把“美利坚”简化成“美利”,把“法兰西”简化成“法兰”一样,是不可取的。

古人作诗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与亲和,往往用地望、谥号、官职、排行、斋名、别号、表字等来代替姓名。如杜甫诗题《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李北海”,后人能注出是指北海太守李邕,但是《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中的“路使君”,后人就注不出为谁。《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中的“高三十五”为诗人高适;但是《送元二适江左》中的“元二”就不详为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疑即此人。有人注为诗人元结,但是元结没有到过江左,更没有到过新疆的库车。笔者以为,今天作诗就没有这个必要。我见到今天有人写诗就用书斋名称呼对方,这样作雅则雅矣,在文人圈儿里还行,一般的读者就会感到隔膜。

有时候诗题中的人名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符号。尽管人们不知道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是谁,但是并不影响这首诗的传唱。杜诗中《送人从军》一诗,笔者臆测初稿可能有姓名,但在杀青定稿时,觉得可有可无,将其删却,代之以“人”。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中,有多首“和人韵”的诗作,如《过阴山和人韵》。我们今天知道,凡在西域的“和人韵”的“人”是指丘处机。原来诗作有丘处机的名字,在定稿时抹去的。个中原因,清李文田《湛然居士文集卷七跋》说得明白:“殆以晋卿(耶律楚材)溺释,长春(丘处机)学道,本不同类,始虽相和,后乃相恶而绝交。”今天看来,题目中没有丘处机的姓名,并不影响耶律楚材西域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代有位西域诗人叫王大枢,他有一首《庚戌九日,同戴员外、岳明府、陈司理、殷岫亭、富礼园、蔚问亭、何练塘、蒋锦峰登鉴远楼,次壁间原韵十绝》。诗题中这样一大串名字,有的是官名,有的是字号。这些人和王大枢一样都是戍客,社会地位也不会太高,笔者在《清代西域诗研究》时,无处查询,一个名字也注不出来。作者的本意是为了友情,或是不愿意得罪人,把参加重阳雅集的人都写了进去,但是今天看来实为蛇足。笔者所见为抄本,倘是定稿时,也许题目会改为《庚戌九日,同友人登鉴远楼,次壁间原韵十绝》。

古人有时因为有诗无题,往往虚拟题目。赵翼《瓯北诗话》卷六就说陆游:“即如纪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这话是有道理的。有时诗题中的人名也有虚拟,读者没有必要穷究不舍。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武判官”,到现在也没有注出武判官是何许人。此诗的主旨是咏雪送人,题中不管是武判官或是别的人,都不会影响岑参对边疆雪景的描绘。笔者也有这样的体会,比如以下三首七绝:

铺梦烟云落眼前,唤回春雨夜吟缘。

思君恰似盘山路,百里柔肠到顶巅。

(《过阿尔泰山寄友人》)

来伴风吹赤日高,白云东去玉关遥。

思君吟就冰心句,也共冰川永不消。

(《丙戌盛夏游一号冰川寄友人》)

轻车盘绕伴秋高,时有飞云慰寂寥。

此日思君心似火,化成红叶满山烧。

(《过吕梁山寄友人》)

这三首诗是我看到“盘山路”、“冰川”、“红叶满山”时的感受,三首诗都在“思君”。这个“君”,一般读者都会理解为女性。我在作这三首诗的时候,确实出现过年轻时候我熟悉的女性的影子,但是难以确指是谁。我学理工科出身的妻子就问过我:“写给谁的?说!”我真的说不出来。也只是有诗无题,虚拟题目而已。我的意思是说:历史的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都要让位于艺术的真实。

古今人的诗题往往标有时间,这个标出的时间不是可有可无,必然有它特殊的用意。杜甫《夏日李公见访》,全诗写李公造访的原因是为了贪凉,况且诗中有“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的句子,所以题目中的“夏日”不能删却。杜甫写给李白的诗颇多,如《赠李白》同题二首、《与李十二白寻范十隐居》、《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寄李白二十韵》、《不见》等。以上诸题“冬日”二字不可删,因为它要顾及诗中“短褐风霜入”的句子;“春日”二字不可删,因为它要顾及诗中“渭北春天树”的句子。杜甫有五律《一百五日夜对月》一诗,题中“一百五日”就是“寒食”。王嗣爽《杜臆》谓:“诗题不云寒食对月,而云一百五日,盖公去年东至弃妻出门,今计其日,见离家已久也。”所以“一百五日”不能改成“寒食”。杜甫另有五律《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一诗,题中的“正月三日”是不能删却的。仇兆鳌《杜诗详注》谓此诗:“公诗题凡记日者皆涉节候,此指立春日也。”所说良是。

笔者有七律《戊子腊日天山登高》一诗,全诗是:

回眸丘壑涌千堆,一泻荒原去不回。

雕翅翻空挥铁帚,马蹄践雪撒银杯。

松间霞色熊熊火,风外曦轮淡淡雷。

遥见炊烟挂寒树,穹庐酪酒已相催。

某刊物在发表此诗时,把题目中的“戊子腊日”四字删掉了。“腊日”民间称为“腊八”,认为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诗作表现的是严寒中的生机。写上“戊子”二字,是利于编年。倘若题目只作“天山登高”,不明季节,题目便游离于正文。

诗词有用“无题”为题的,表示无题可标或不愿标题。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谓:“唐人诗中有曰‘无题’者,率杯酒狎邪之语,以其不可指言,故谓之‘无题’,非真无题也。”人们最为熟悉的还是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之后诗中多见,但其内容也不全是“杯酒狎邪之语”。杜甫诗中,没有“无题”,但是其《绝句》、《绝句二首》、《绝句四首》、《偶题》、《漫成》等,也属于无题之类。只写诗中首句二字,如《垂白》、《孟氏》、《吾宗》等,也应属于无题。这和《诗经》里的题目并无二致,不过《诗经》里的题目是后人拟作,杜甫的题目是自制。笔者有《十八》七律一首,道是:

十八年来日似梭,时光抹去旧干戈。

英明领袖频频换,愤怒风潮细细磨。

自是那天民主少,便教此地鬼雄多。

手中真理千千万,一句推心算甚么?

这首七律原来有一个15字的题目,但在发表时某刊物编辑改成“十八”。我觉得为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不标出原题,取首句前二字为题是有道理的。

部分专辑回顾:

【小楼听雨】润物细无声(10):诗酒当歌篇

晚风荐诗(10-12):歌功颂德不必用空洞的口号

【绝句五】星汉:五月天山雪,高空我带来。

【小楼专辑】部分作者及其一网址:

杨逸明 刘鲁宁 邢容琦 寒剑 古求能 梅子卿卿 烛焰  省吾  张梅琴 贾清彬 瘦驼  滕萬良  刘征  李树喜  熊东遨  叶元章  楼立剑  风二中  严羽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王晓晖  吴祖刚  姚泉名  魏新河  赵京战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周退密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熊盛元  武立胜  高中昌  葛勇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钟振振  孙寅  张文富  韦树定  张青云  归樵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罗永珩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星汉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敖雪峰  焚琴煮鹤  李明科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诗酒当歌  商树华  李梦痴  寒颤星  范诗银  一粟斋  墨兰心语  金嗣水  何革  塞北梅翁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祝仁卿  倪卓雅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王致和  潘朝曦  周华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安全东  李宗健  胡社桥  陈仁德  方跃明  沈沪林  王卓平  林从龙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王晓丽  邓世广  何矩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邵益山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周啸天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张万银  刘刚  许锦星  田野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周瑞红  史济民  陈逸卿  四知堂主人  林峰  平沙 倪卓雅  楚成  邓建军  王鲁直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诗月  曹森  何静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邵益山  蒋有亮  落日长河  杨金亭  叶嘉莹

作 者 简 介

星 汉  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于山东省东阿县。现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尚在岗。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新疆诗词学会创建者之一。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新疆诗词学会执行会长。公开出版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诗词集)等20余种。

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之我见(一)

星  汉

(新疆师范大学 乌鲁木齐 830054)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前人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的分析,结合笔者本人的诗词创作,认为诗词题目尽可能在精炼的情况下涵盖正文。诗词题目中的地名、人名和时间,不能妄加,也不能随意删却。诗词的序文要和正文相得益彰,方为上乘。诗词中不宜加注,更不宜有长注。

【关键词】 诗词 题目 序文 注释

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看似无关诗词正文之宏旨,但却是诗词的重要部分,不可等闲视之。本文将先贤的诗词创作作为楷模,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教训谈一些看法。笔者的诗词平平,文中所引亦非佳作,只是说明问题,绝无卖弄之意,还望读者理解。

“题”的本意是额头,后来有了“题目”的意思。“目”的本意是眼睛,后来也有了“题目”的意思。如果把一首诗词比成人体,额头和眼睛代表了人的头颅,这部分肯定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头颅和整个身体要协调,否则肯定很难看。诗词也是同理。不过人体重在外形,诗词重在内容。

诗题与诗意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但是早期的诗歌却不是这样。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诗作,原来没有题目,是后人编辑时将诗作的首句中的若干词语当作了此诗的代号,如《周南》中的《关雎》,来自首句“关关雎鸠”。“关雎”二字并不关涉诗作的主旨。《楚辞》中有了题目,如《离骚》等;但是有些题目是诗人自制还是后人代拟,尚有疑问,如《思美人》等。两汉、魏晋的诗歌有了题目,但是往往诗题不能限制诗意,如曹植的《杂诗》、阮籍的《咏怀》等。至齐梁,诗题和诗意,便能相扣,如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至唐,诗题和诗意的关系趋向紧密。

唐宋诗词的题目有长有短,唯诗词的内容决定题目。今人亦复如是。在写诗填词的时候,除了命题、应制、唱和等特殊的场合,一般都是先作诗填词,后写题目,是根据诗词正文的内容再写上题目。题目和诗词正文的关系犹如打枪,但它不是“指哪儿打哪儿”,而是“打哪儿指哪儿”,这枪法能不准吗?这诗词能不扣题目吗?所以说,无论诗词的题目长短,一般都要突出诗词的主旨。

我们翻开《全唐诗》,举杜甫的诗为例。杜诗中有《谒》、《晚》、《雷》、《雨》、《归》等一个字题目的五律。如《归》:

束带还骑马,东西却渡船。

林中才有地,峡外绝无天。

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他乡悦迟暮,不敢废诗篇。

这首五律本身没有写一个“归”字,但是这四联写出了“归”的方式,“归”中所见,“归”中所闻,“归”中所感。“归”字能够涵盖全诗。

杜诗中也有《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68个字题目的五律。全诗是: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题目中“太夫人”下,作者自注:“甫祖母卢氏。”卢氏是杜审言的继室。题中“南曹小司寇舅”,不详为谁,总之是老杜家的亲戚。“南曹小司寇舅”在杜甫老奶奶的“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其作用只是“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纵然“旁植慈竹”、“嵚岑婵娟”、“有尘外数致”,这山也大不到哪儿去!诗的前两联都是夸张的说法,读者不必过于较真儿。这首诗的诗题和正文并不难理解,杜甫无非是说:“南曹小司寇舅”在我的老奶奶的堂下筑了个小土山,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上面摆上“瓷瓯”烧上香,“佳气日氛氲”,他愿我的老奶奶寿比南山,福寿绵长。杜甫通过这个68字的长题歌颂的是“南曹小司寇舅”和他祖母的这种亲情。从“天宝初”三字可知,这是杜甫的回忆之作,也说明了杜甫对“南曹小司寇舅”的怀念。此诗在杜诗中未必是上乘之作,但是题目和本文却是珠联璧合,不能分割。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保留原题。宋黄鹤《补注杜诗》觉得诗题过长,就猜测说:“此亦诗之序也,不当为题,题合曰‘假山’。”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就自以为是的把题目改为《假山》,康熙《御定全唐诗》又恢复原题。笔者以为,此诗所咏不是“假山”,“假山”二字不能说明全诗之主旨,所以原来的长题是不能改动的。后来的苏轼有《子由将赴南都……》一首七绝,诗题为93字,陆游有《陈阜卿先生……》一首七律,诗题为96字。它们都没有被改动,而是堂而皇之地进入《东坡全集》和《剑南诗稿》。

笔者不才,也效法古人,诗题有长有短。短题自不必说,长题如《雁荡灵峰观音洞香火甚盛,求签者亦夥。某女大学生求签得下下,沮丧之极,求余解之。余笑谓:“此签归我,灾难降我,尔可无虞矣。”彼笑而去。感赋》。这个题目56个字。正文是:

读书历事老来多,生死无须问佛陀。

一向铁躯能受难,再加数难又如何?

这首诗的本意是嘲笑女大学生的迷信和无知,吹嘘自己的“豁达”。如果不是长题,正文就没有办法理解。

笔者的歪诗在发表时也遇到一些尴尬。如《7·5事件中,武警新疆二支队在我校树荫休息,与战士阿布力米提合影后,赋此赠之》,正文是:

兵车数日忍饥肠,小憩林荫未卸装。

西域军民君与我,岂容小丑裂封疆。

可是在某刊物发表的时候,编辑另加了新题《赠阿布力米提》,把原题改成序文。这个题目的改动,还能涵盖全诗,总比仇兆鳌《杜诗详注》的《假山》要高明一些。但是如果一旦序文丢失,那么“小憩林荫未卸装”一句就没有了着落。从题目也看不出“西域军民君与我”是普通的战士和普通的文人。

还有,笔者的《癸未冬游金上京遗址,同阿城诸诗友》,首联是:“休道诗狂共酒狂,亲临恍见海生桑。”某刊物在发表这首诗时,把题目中的“同阿城诸诗友”6个字删掉了。这样一来,第一句“休道诗狂共酒狂”,就没有了着落。再如《己丑首夏,徒步经车师古道翻越天山,小儿剑荻侍》,全诗是:

莫言今日性情粗,却认天山是故吾。

威猛金雕盘雪起,颠狂碧涧带风呼。

帐篷三宿收星斗,囊橐千峰尽画图。

老子平生何惧险,前程不用小儿扶。

某刊物在发表这首诗时,把题目中的“小儿剑荻侍”5个字删掉了。这首诗的尾联本来是语意双关,“小儿”既指自己的儿子,又指世间小人。如果没有这5个字,尾联也只能理解为一种牢骚,没有双关的意味儿了。

对于诗题中的地名、人名和时间,既不能随意删却,也不能成为赘文。题目在能涵盖正文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的简化。杜甫诗中有三首同名《望岳》,可是都没有标明所“望”之岳,是五岳中的那一座“岳”。但是,我们从正文里就能知道所望为何处之岳。第一首《望岳》首句为“岱宗夫如何”,便知是东岳;第二首首句为“南岳配朱鸟”,便知是南岳;第三首首句为“西岳崚嶒竦处尊”,便知是西岳。可见杜甫惜墨如金,不妄著一字。如果题目标为《望东岳》、《望南岳》、《望西岳》,那就颇见累赘了。

诗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流传下去,为了不给后人特别是研究者制造麻烦,有些小地名如果不是全国唯一的地名,最好前面冠以大一些的地名,这对于理解诗作的内容是大有裨益的。杜甫诗中的有些小地名,如“丈八沟”、“曲江”、“渼陂”、“陈陶”、“青坂”、“羌村”等,在当时的国内是唯一的,所以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都能注出来。杜甫诗中也有寺院,比如“慈恩寺”、“奉先寺”等。慈恩寺在当时的国内是唯一的,唐高宗作太子时给他老妈文德皇后建造后命名的寺院,谁还有胆量用这个名字让它出现第二座?所以老杜题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奉先寺在当时不一定是唯一命名的寺院,所以老杜在奉先寺前面冠以“龙门”,题作《游龙门奉先寺》。

笔者效法前贤,也在题目的地名上予以注意。如在雁荡山,写有“天柱峰”、“大龙湫”、“三折瀑”等风景点,但我想天下还会有同名的风景点,就在前面冠以“雁荡山”的字样,以示区别。雁荡山还有“剪刀峰”我在前面就没有冠以“雁荡山”的字样,因为诗为:“小试锋芒刃两分,阴沉剪破落纷纷。为教雁荡晴阳照,不剩长天一片云。”诗中有了“雁荡”的字样,就不必在题目中出现了。这种作法,是因为我有“野心”,也希望我的诗能够流传后世,不愿意百年之后,为读我的诗的人和研究我的诗的人的人带来隔膜和麻烦。

地名不可能自造,但是我们国家地理范围广大,地球也在变小,诗人词家不应把没有约定俗成的译音地名为了迁就句式和格律,就去随意压缩或是简化。清末民初有位西域诗人叫宋伯鲁,光绪末年,伊犁将军长庚因慕其名,请赴新疆参与治理机宜。此人喜自造词汇,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也随意的割裂和压缩地名,如“回花纥草遍中土”(《阜康道中望天山》)一句,将“回纥”一词割裂,殊觉不妥。“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赛里木淖尔》)一联,“伊江”一词清人多用,为伊犁河之简称,又用作伊犁的代称;此为约定俗成之语,用之无妨。“赛里”一词便是“赛里木淖尔”的简化,如果不看此诗题目,便不知所云。这犹如今日有人把“美利坚”简化成“美利”,把“法兰西”简化成“法兰”一样,是不可取的。

古人作诗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与亲和,往往用地望、谥号、官职、排行、斋名、别号、表字等来代替姓名。如杜甫诗题《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李北海”,后人能注出是指北海太守李邕,但是《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中的“路使君”,后人就注不出为谁。《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中的“高三十五”为诗人高适;但是《送元二适江左》中的“元二”就不详为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疑即此人。有人注为诗人元结,但是元结没有到过江左,更没有到过新疆的库车。笔者以为,今天作诗就没有这个必要。我见到今天有人写诗就用书斋名称呼对方,这样作雅则雅矣,在文人圈儿里还行,一般的读者就会感到隔膜。

有时候诗题中的人名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符号。尽管人们不知道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是谁,但是并不影响这首诗的传唱。杜诗中《送人从军》一诗,笔者臆测初稿可能有姓名,但在杀青定稿时,觉得可有可无,将其删却,代之以“人”。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中,有多首“和人韵”的诗作,如《过阴山和人韵》。我们今天知道,凡在西域的“和人韵”的“人”是指丘处机。原来诗作有丘处机的名字,在定稿时抹去的。个中原因,清李文田《湛然居士文集卷七跋》说得明白:“殆以晋卿(耶律楚材)溺释,长春(丘处机)学道,本不同类,始虽相和,后乃相恶而绝交。”今天看来,题目中没有丘处机的姓名,并不影响耶律楚材西域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代有位西域诗人叫王大枢,他有一首《庚戌九日,同戴员外、岳明府、陈司理、殷岫亭、富礼园、蔚问亭、何练塘、蒋锦峰登鉴远楼,次壁间原韵十绝》。诗题中这样一大串名字,有的是官名,有的是字号。这些人和王大枢一样都是戍客,社会地位也不会太高,笔者在《清代西域诗研究》时,无处查询,一个名字也注不出来。作者的本意是为了友情,或是不愿意得罪人,把参加重阳雅集的人都写了进去,但是今天看来实为蛇足。笔者所见为抄本,倘是定稿时,也许题目会改为《庚戌九日,同友人登鉴远楼,次壁间原韵十绝》。

古人有时因为有诗无题,往往虚拟题目。赵翼《瓯北诗话》卷六就说陆游:“即如纪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这话是有道理的。有时诗题中的人名也有虚拟,读者没有必要穷究不舍。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武判官”,到现在也没有注出武判官是何许人。此诗的主旨是咏雪送人,题中不管是武判官或是别的人,都不会影响岑参对边疆雪景的描绘。笔者也有这样的体会,比如以下三首七绝:

铺梦烟云落眼前,唤回春雨夜吟缘。

思君恰似盘山路,百里柔肠到顶巅。

(《过阿尔泰山寄友人》)

来伴风吹赤日高,白云东去玉关遥。

思君吟就冰心句,也共冰川永不消。

(《丙戌盛夏游一号冰川寄友人》)

轻车盘绕伴秋高,时有飞云慰寂寥。

此日思君心似火,化成红叶满山烧。

(《过吕梁山寄友人》)

这三首诗是我看到“盘山路”、“冰川”、“红叶满山”时的感受,三首诗都在“思君”。这个“君”,一般读者都会理解为女性。我在作这三首诗的时候,确实出现过年轻时候我熟悉的女性的影子,但是难以确指是谁。我学理工科出身的妻子就问过我:“写给谁的?说!”我真的说不出来。也只是有诗无题,虚拟题目而已。我的意思是说:历史的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都要让位于艺术的真实。

古今人的诗题往往标有时间,这个标出的时间不是可有可无,必然有它特殊的用意。杜甫《夏日李公见访》,全诗写李公造访的原因是为了贪凉,况且诗中有“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的句子,所以题目中的“夏日”不能删却。杜甫写给李白的诗颇多,如《赠李白》同题二首、《与李十二白寻范十隐居》、《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寄李白二十韵》、《不见》等。以上诸题“冬日”二字不可删,因为它要顾及诗中“短褐风霜入”的句子;“春日”二字不可删,因为它要顾及诗中“渭北春天树”的句子。杜甫有五律《一百五日夜对月》一诗,题中“一百五日”就是“寒食”。王嗣爽《杜臆》谓:“诗题不云寒食对月,而云一百五日,盖公去年东至弃妻出门,今计其日,见离家已久也。”所以“一百五日”不能改成“寒食”。杜甫另有五律《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一诗,题中的“正月三日”是不能删却的。仇兆鳌《杜诗详注》谓此诗:“公诗题凡记日者皆涉节候,此指立春日也。”所说良是。

笔者有七律《戊子腊日天山登高》一诗,全诗是:

回眸丘壑涌千堆,一泻荒原去不回。

雕翅翻空挥铁帚,马蹄践雪撒银杯。

松间霞色熊熊火,风外曦轮淡淡雷。

遥见炊烟挂寒树,穹庐酪酒已相催。

某刊物在发表此诗时,把题目中的“戊子腊日”四字删掉了。“腊日”民间称为“腊八”,认为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诗作表现的是严寒中的生机。写上“戊子”二字,是利于编年。倘若题目只作“天山登高”,不明季节,题目便游离于正文。

诗词有用“无题”为题的,表示无题可标或不愿标题。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谓:“唐人诗中有曰‘无题’者,率杯酒狎邪之语,以其不可指言,故谓之‘无题’,非真无题也。”人们最为熟悉的还是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之后诗中多见,但其内容也不全是“杯酒狎邪之语”。杜甫诗中,没有“无题”,但是其《绝句》、《绝句二首》、《绝句四首》、《偶题》、《漫成》等,也属于无题之类。只写诗中首句二字,如《垂白》、《孟氏》、《吾宗》等,也应属于无题。这和《诗经》里的题目并无二致,不过《诗经》里的题目是后人拟作,杜甫的题目是自制。笔者有《十八》七律一首,道是:

十八年来日似梭,时光抹去旧干戈。

英明领袖频频换,愤怒风潮细细磨。

自是那天民主少,便教此地鬼雄多。

手中真理千千万,一句推心算甚么?

这首七律原来有一个15字的题目,但在发表时某刊物编辑改成“十八”。我觉得为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不标出原题,取首句前二字为题是有道理的。

部分专辑回顾:

【小楼听雨】润物细无声(10):诗酒当歌篇

晚风荐诗(10-12):歌功颂德不必用空洞的口号

【绝句五】星汉:五月天山雪,高空我带来。

【小楼专辑】部分作者及其一网址:

杨逸明 刘鲁宁 邢容琦 寒剑 古求能 梅子卿卿 烛焰  省吾  张梅琴 贾清彬 瘦驼  滕萬良  刘征  李树喜  熊东遨  叶元章  楼立剑  风二中  严羽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王晓晖  吴祖刚  姚泉名  魏新河  赵京战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周退密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熊盛元  武立胜  高中昌  葛勇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钟振振  孙寅  张文富  韦树定  张青云  归樵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罗永珩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星汉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敖雪峰  焚琴煮鹤  李明科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诗酒当歌  商树华  李梦痴  寒颤星  范诗银  一粟斋  墨兰心语  金嗣水  何革  塞北梅翁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祝仁卿  倪卓雅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王致和  潘朝曦  周华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安全东  李宗健  胡社桥  陈仁德  方跃明  沈沪林  王卓平  林从龙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王晓丽  邓世广  何矩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邵益山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周啸天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张万银  刘刚  许锦星  田野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周瑞红  史济民  陈逸卿  四知堂主人  林峰  平沙 倪卓雅  楚成  邓建军  王鲁直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诗月  曹森  何静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邵益山  蒋有亮  落日长河  杨金亭  叶嘉莹


相关文章

  • 七上古诗词试题
  •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 的样子,&q ...查看


  • 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jié ①碣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 ...查看


  • 古诗词精选
  • 古体诗积累 原文: 九歌·国殇⑴ 操吴戈兮被犀甲⑵,车错毂兮短兵接⑶. 旌蔽日兮敌若云⑷,矢交坠兮士争先⑸. 凌余阵兮躐余行⑹,左骖殪兮右刃伤⑺. 霾两轮兮絷四马⑻,援玉枹兮击鸣鼓⑼. 天时怼兮威灵怒⑽,严杀尽兮弃原野⑾. 出不入兮往不反⑿ ...查看


  • 观沧海教案 1
  • <观沧海> 刘婷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课时安排:1 ...查看


  • 古诗词绝句:描绘豪情壮志的古代诗词名句绝句(句句经典)
  • 国学经典之:豪情壮志的古代诗词名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查看


  • "大边塞诗"畅想等
  • "大边塞诗"畅想 王亚平 新而未大:二十年前的困惑 新边塞诗诞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1988年新疆诗词学会成立,既可视为前十年新边塞诗创作之总结,亦可视为后二十年大边塞诗创作之起点. 新边塞诗前十年创作之最大困惑,乃 ...查看


  • [观沧海]教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会赏析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方法: 4. ...查看


  • 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
  • 内容摘要:"知人论世"是许多学生用得最多的方法,可是在时间有限的考场里如何才能快速鉴赏陌生作家的古诗词,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试题浅谈如何从诗题.意象.诗眼.注释四个方面入手鉴赏古诗词的题材.内容.情感. 关键词:诗题 意象 ...查看


  • 古诗词阅读老题新练思路步骤答案
  • 老题新练思路步骤答案 1.(1)[答题思路]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 题目要求.其中须调动积累,联系注释.本题须先从语句(语言)中看出&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