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题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1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16.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7.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映衬的形象,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3.C 4.①√ ②× ③√ ④× ⑤√ ⑥√5.D

1. 划分节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 理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字词:

烈士:古义 今义 不但:古义 今义

3. 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5. 比较阅读

阅读《龟虽寿》与《观沧海》完成习题

(1)用横线画出两首诗揭示主旨的句子 (2)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感情 (3)比较赏析 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观沧海》(曹操)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

c、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答案 1. 划分节奏 神龟 / 虽寿,犹有 / 竟时 腾蛇 / 乘雾,终为 / 土灰

3.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4. 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5. (1)《龟虽寿》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观沧海》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观沧海》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图,表出诗了宽广博大胸怀 (3)A(b)B(a)

【试题】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

二、(10分)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完成4—5题。

4.翻译下面的文字。(2分)①左牵黄,右擎苍 译文: ②胸胆尚开张 译文: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4.①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5.D

4.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4.C 5.C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㈠答案: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杀敌卫国(或: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4、B

7.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后面问题。(4分)

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4分,每小题2分)①“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②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意思正确即可)

6.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1分)

7.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6.倾城 7.B

(1)哪些词句表现出了“豪放”的特点?试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一“卷”字,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倾城”一词写出了全城的百姓都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声势浩大,突出了观猎的盛况。

(2)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1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2.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引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等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

2.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成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潼关路 ‖„„做了土‖„„百姓苦。第一层:描写了握关的险要形势。第二层:写作者的感慨。第三层:归结全将主旨。 2.对偶。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地形,一句写山,一句写河,也是“山河表里”之意。 3.“兴”,必大兴土木,百姓受其害;“亡”,则战争频繁,百姓遭殃。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生活的同情。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峰峦如聚,波涛如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1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16.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7.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映衬的形象,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3.C 4.①√ ②× ③√ ④× ⑤√ ⑥√5.D

1. 划分节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 理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字词:

烈士:古义 今义 不但:古义 今义

3. 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5. 比较阅读

阅读《龟虽寿》与《观沧海》完成习题

(1)用横线画出两首诗揭示主旨的句子 (2)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感情 (3)比较赏析 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观沧海》(曹操)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

c、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答案 1. 划分节奏 神龟 / 虽寿,犹有 / 竟时 腾蛇 / 乘雾,终为 / 土灰

3.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4. 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5. (1)《龟虽寿》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观沧海》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观沧海》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图,表出诗了宽广博大胸怀 (3)A(b)B(a)

【试题】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

二、(10分)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完成4—5题。

4.翻译下面的文字。(2分)①左牵黄,右擎苍 译文: ②胸胆尚开张 译文: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4.①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5.D

4.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4.C 5.C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㈠答案: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杀敌卫国(或: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4、B

7.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后面问题。(4分)

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4分,每小题2分)①“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②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意思正确即可)

6.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1分)

7.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6.倾城 7.B

(1)哪些词句表现出了“豪放”的特点?试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一“卷”字,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倾城”一词写出了全城的百姓都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声势浩大,突出了观猎的盛况。

(2)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1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2.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引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等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

2.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成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潼关路 ‖„„做了土‖„„百姓苦。第一层:描写了握关的险要形势。第二层:写作者的感慨。第三层:归结全将主旨。 2.对偶。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地形,一句写山,一句写河,也是“山河表里”之意。 3.“兴”,必大兴土木,百姓受其害;“亡”,则战争频繁,百姓遭殃。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生活的同情。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峰峦如聚,波涛如


相关文章

  •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14)诗歌鉴赏(含答案)
  • 专题14 诗歌鉴赏 一.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 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的特点: 丰富的 ...查看


  •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1
  • 上传: 刘太元     更新时间:2012-5-21 16:16:04 中考古诗文鉴赏在中考语文成绩中占有一定份额的比例,因此,做好古诗文鉴赏,对于语文成绩的提升也是相当重要的.下面是六类常见的题型的答题模式.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画面:这 ...查看


  •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查看


  • 九年级语文说课稿
  •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说课稿 康驿二中 王召云 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下面我便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作具体说明: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查看


  •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知识联系] 1.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抒情主 ...查看


  •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
  •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一.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 ...查看


  • 语文老师出大招啦!掌握这100个诗歌意象点,中考这题不愁拿满分!
  • 在语文考试中,很多孩子对诗歌鉴赏这块都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觉得这方面的题目太难答了,而且大部分的诗词都是没有见过的,这就给孩子们带来了解题困恼.孩子往往对诗词的把握不到位,以至于失分. 其实,在诗歌鉴赏题目中,会出现许多意象,如果我们能很好的 ...查看


  • 现代诗歌鉴赏技巧
  • 现代诗歌鉴赏技巧(2009-04-08 22:04:34) 标签:现代诗歌 诗歌技巧 鉴赏诗歌 高 考 09中考语文 教育 分类:7.中考.高考指导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quo ...查看


  • 2015年山东省17地级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 诗歌鉴赏 1.(201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4分)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8.<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查看


  • 浅析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 浅析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 冉忠文 [摘要]古代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总结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答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文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