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饮食文化

秦人的“吃喝”

秦人所谓的吃喝,有两重意思。

其一是指吃和喝,吃的是干饭,喝的是稀汤;干饭用来饱腹,稀汤则用来填缝,秦人称其为“弥缝子”,就是把吃进胃里那些干饭之间的缝隙填满,受用,耐实!

其二是指吃和喝的东西。民间有谚:“吃喝不如应和。”意思是往来应酬,提供吃喝的东西再精细可口,也比不上热情周到的招呼和嘘寒问暖。可见,秦人的交往观,素尚精神层面的关切,而不重物质层面的授受。

亲戚串门,饭中客套时,会说“吃喝简单,你吃饱喝好!”

乡间逢集赶会,迎面碰上了,相互招呼时,也会说“买些吃喝去?”“买了些吃喝!” 赞叹一个人好饭量,会说谁谁“好吃喝!”笑话某人好吃懒做,会说他“光好吃喝,不想其余。”

民以食为天。食以吃与喝为基本。“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慌慌。”这是流行秦地的谚语。秦人的吃喝,缘其农耕文明,多以面食为主。吃则馍面,喝则豆谷。

单就馍而言,秦人就创造了许多花样品类,较著名的有曾被列为贡品的蒲城“椽头馍”,以“色、香、味”三绝闻名;被称为“舌尖上的艺术”的合阳“花馍”;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石烹”遗风的“石子馍”;诞生于古代行军打仗、出外行旅的“锅盔馍”;源远流长的白吉馍、坨坨馍,等等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而面食,就更堪称大观了。有岐山的臊子面、扶风的涎水面、麟游的血条面、武功的旗花面、彬县的御面、乾县的浇汤面、礼泉的烙面、户县的软面、三原的疙瘩面、合阳的踅面、大荔的炉齿面、韩城的大刀面、澄城的手撕面、耀州的窝窝面、陕北的羊肉面、定边的剁荞面、汉中的梆梆面、安康的浆水面……宽的细的,长的短的,干的汤的,凉的热的,素的荤的,形状各异,味道不一,每一种面食,都体现着不同的地域风情,都蕴含着沧桑的历史文化

说到“喝”,品类也不在少数。什么豆面糊糊、苞谷糁子、豆子拌汤、菜疙瘩汤,什么糊辣汤、酸辣汤、羊肉汤、羊杂汤、肚丝汤、粉丝汤……汤汤入口香,碗碗是浓情。

吃和喝在秦人这里,被紧密相连。吃,必定要喝。吃干面、繎面,必喝面汤,还铿铿有辞,曰:“原汤化原食。”吃汤面、汤饭,要吃个把蒸馍,称为压汤。再如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羊血泡馍、码子泡馍等等,则是把吃的馍与喝的汤汇在一起,海碗海口海吃海喝,呼呼噜噜地,头上冒一层细碎的汗,嘴里打几个响亮的咯,那份豪爽与快意,你在其他地方还见过吗?秦人的吃喝,惯把自然与人文、地域和风情、实用和艺术融合,粗中见细,俗中含

雅,穿越了周秦汉唐,联结起过往今朝,一方水土,一种饮食,造就了一种文化,一种性情。

秦人日常把吃喝化雅为俗呼为“咥”,老瓷碗,大食量,粗眉大眼糙棱角,加上那高喉咙大嗓门,哪里是吃喝啊,分明是一种张扬的享受,一份霸气的惬适。

人的咥饭情致

过去,世代重农耕的秦人,素以面食为主,形成了其独特的饮食习俗。

乡间,天气晴热的日子,家家户户的男人,会人人端只粗瓷大老碗,圪蹴在院门口的石碾子碌碡上,一边呼呼噜噜吃喝,一边闲话农事耕作、节令墒情。而天气阴冷的时候,小炕桌要么炕头一支,要么地上一摆,一家老少围在一起,吃的吃喝的喝,呼呼噜噜响成一片;其间自然少不了娃儿们的顽皮和大人们的喝斥。故为清静,男人还是喜欢端上饭碗,去门外吃喝,不用费心家长里短,还能互相交流信息。这大概也是演绎成“板凳不坐圪蹴下”的秦地怪象原由之一了。

从前,秦人的吃喝,不外乎馍、面。

秦人吃馍,其动态可以用七个“一”来概括,曰:“一掰”,“一蘸”,“一夹”,“一嚼咽”,“一冲”、“一羼”,“一弥”。

热馍凉菜(过去秦地,不逢年节,人们多不炒菜)一端上来,伸手抓过一个热蒸馍,掰一小块,菜碟子里一蘸,先尝一口,大约是品一品菜的咸淡。此即所谓的“一掰”、“一蘸”。菜品淡咸可口了,再把蒸馍从中掰成两半,凉菜往里一夹,两手捧着,张开大嘴,连馍带菜咬一口,美滋滋地嚼上几嚼,咕噜一咽;这就是“一夹”和“一嚼咽”。狼吞虎咽连咥几口,多半要噎住的,或者是为了防止被噎住,这时会端起汤碗来,呼噜呼噜喝上几口“一冲”。将吃毕时,留一口馍,将菜碟汤碗里的残余“一羼”,再喝口汤水,把肚子里的缝隙“一弥”,呵出一口长气,吸吸鼻子抹抹嘴,大功告成!

秦人吃面,亦可以概括为七个“一”,即:“一拌”,“一挑”,“一吸”,“一咽”,“一涮”,“一羼”,“一压”。

一碗面上桌,端过来先酱醋辣子盐的把调和放进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一拌”,然后用筷子“一挑”,放进嘴里呼噜“一吸”,进嘴后舌头搅着轻嚼几下,咕噜“一咽”。两碗面下肚后,盛点汤把面碗“一涮”,喝掉后,仍觉饭碗里还有调料和面汤的残留,掰半拉馍头,沿着碗的内壁把碗“一羼”,羼得跟洗过一般干净,再把羼过碗的馍吃下肚去,称为“一压”,让腹中的那些汤汤水水,有了或大或小的半拉馍,而压瓷实了,既耐饥,又不会咣里咣当

秦人的这些咥饭情致,既充满情趣,又富有智慧,还体现着品性。他们节俭,视一滴一粒都金贵,是上苍恩赐,不敢暴殄;他们坚忍,在贫乏中享受快意,于困顾里固守天然;他们能把琐屑的平淡日子,以若愚智慧,过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

如此看来,自古很少大饥馑、大灾难的三秦之地,除得天时、地利之宜,更得人和之利啊!

放眼沧桑话搅团

搅团,传说是诸葛亮屯兵西祁(今宝鸡岐山一带)研发的;若传说当真,这种吃食,源头距今已千儿八百年了。

搅团作为一种粗食,在耕作方式落后、作物产量不高的岁月,丰富了秦人饮食,调节秦人生活,还助秦人节约了食粮,保证有限的口粮,能让青黄相接。

所谓搅团,在关中,是把玉米或高梁精粉,细细匀匀地撒进滚水中,边撒边搅边加热至熟、粘、稠、软、筋、光的糊状,兑上调和,以饱口福,以裹饥肠的吃食。陕北多用荞面,陕南多用洋芋。

“搅团要好,七十二搅。”

打搅团,是个费时费力磨性子的活。面不能撒得急,急了不匀,容易结块,既不美观,又影响口感;火不能太旺,旺了焦锅,会有糊味。所以过去打搅团,讲究的是软柴火。软柴,是作物秸杆;硬柴,是劈来烧火的树枝树根树干。用来入锅搅动的,多是一根长檊面杖,要顺一个方向,在糊稠的面浆里,面面外外不停搅动,一防巴锅,二求细腻,三为上劲。一边搅,聪明的主妇会不时把面浆用擀杖挑起来,悬在半空溜,以观稀稠,以判筋道,以定生熟。上好的搅团,要挂得住擀杖,垂而不漓,流而不断,下扯如纸。这份功夫,既要不惜力,又得使巧劲,不是熟手,不得要领,没有经验,一锅搅团打下来,你试试,不膀酸臂疼才怪!

所以这种吃食,才叫搅团,只有努力“搅”到了,那面浆才能“团”到一处。

故,旧时乡下新媳妇进门,下厨后要用擀一案面、蒸一屉馍、打一锅搅团,来让公婆评估“茶饭”的好赖。

搅团出锅,有三种吃法可供选择。热吃直接捞进碗里,浇上臊子或调上盐醋辣子,筷头夹了一口一口吃,这叫“热碗”。还可用漏勺漏成小鱼苗儿状,此地人叫做“鱼鱼”;也可摊在案板上晾凉切成小方丁,盛进碗里浇上浆水或臊子,或只用盐醋辣子一调,一个成人,呼噜呼噜能吃几大碗,这是凉吃。

慢火快搅做出的搅团,软,筋,光,被各种调料充分包裹着,浸润着,滋养着,入口柔

滑软嫩,把粗粮的那份糙口,变作了酸辣香滑,不独在苦难的岁月,让秦人享有了别样的口福,更成为秦地当下的一道名吃。

可由于“吃两碗胀哄哄,撂过碗饥哄哄”,不顶饱,曾被戏称为“哄上坡”,意思是吃完上道坡,就消化光了,后边下苦出力,肚子会闹饥荒,以致“干起活气哄哄”,因此也被笑谑为“三哄哄”。怎如那“裤带面”,寸把宽,半筷厚,吃在口中有嚼头,下到胃里有撑头,东山日头背到西山,也消化不完,耐实!故此穷苦人家,农活忙时,不到万不得已,是决不会打搅团吃的;只在寒冬腊月或连阴雨天,出不了屋下不得地,才用它来哄肚子,两碗吃完嘴一抹,躺在炕头不动弹,小半晌后肚子就会咕咕叫,穷汉又谑称它为“两泡尿”。

“吃不穷,穿不穷,打量不到一世穷。”秦人把搅团,作为适时吃喝,节俭了口粮,犒劳了口舌,这份精打细算,这份卓远智识,这份困苦中的诗意和寡淡里的自足,堪当穿越沧桑,让我们在今天的调口换味中,品尝到文化,体味到气度,滋养成性情。

救命的麦饭

秦人所说的麦饭,是把少量的面粉,拌入较多切碎的菜蔬里,搅匀搓到,上屉蒸熟的或干散或结团的一种吃食。可调可炒,亦菜亦饭。

何以把这种吃食称做“麦饭”?我寻思,大约有两重意思。一、虽然菜多面少,可也是用麦子面粉拌的;二、这种吃食,在春种到夏收麦子拔苗、吐穗、扬花、开镰这段时间最为经常。无论用料和时序,都与麦相关,故叫麦饭。

清明过后,麦子拔苗,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此时,田里的各种野菜,都探头探脑地疯长。荠荠菜,蒲公英、麻蒿、白蒿、地丁、苜蓿,田头畦畔,到处都是。精打细算的女人们,呼儿唤女的,挎上竹篮,拿着剜刀,满田野剜野菜。一篮一篮提回来,拌菜吃,蒸菜馍,做菜疙瘩,做下面条的擦锅菜,自然少不了也做麦饭。尝了鲜,裹了腹,省了粮,清了肠,养了身,一举数得。

秦人的饮食智慧,可见一斑。

荠菜长苔了,地丁开花了,而榆钱成串了,槐花飘香了。榆钱麦饭绿莹莹,槐花麦饭甜丝丝,那可都是自然的馈赠,怎么舍得浪费?榆钱槐花吃完,若家里短粮少谷,还有榆叶呢,还有间苗掐顶带回来的碗豆苗儿油菜叶,马齿苋儿灰灰菜呢。

见天的麦饭,不腻吗?这段日子里,家家的茅厕,都会绿汪汪的。不打紧,秦地的女人们,最会利用土地上的出产,她们会挖来野蒜野韭,摘来香椿黄花,用荠菜之微辣,蒲公英之微苦,苜蓿之清涩,榆钱之滑腻,槐花之微甜,同她们细密的心思相感应,为一家老少的

口味和肚腹,作巧妙紧细的安排。

新麦下来了,你以为麦饭不会再上餐桌了吗?精细的秦人会笑你呢!

炎阳下的长豆角,一簇一簇的,摘来洗净,掐头去尾,或掰成寸段,或切成小丁,加入面粉、碱面、细盐拌匀抓到,热锅蒸一刻来钟,油泼辣子农家醋,姜末蒜汁小香油,调得香喷喷的,可作菜品,可当主食,吃在嘴里,舌齿生香。而秋后的萝卜叶子芹菜根,白菜帮子葱韭叶,在农家主妇的眼中,都不是弃物,全都能做成麦饭,端上饭桌。

而正是这种巧妙紧细和精打细算,才让大多靠天吃饭的秦人,嘴里有了嚼的,腹中有了撑的,囤内有了存的,日子不会恓惶,岁月不闹饥荒。因此,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产贫匮,自给自足的岁月里,麦饭这种吃食,实在是秦人的一种救命饭。

吃穿用度样样富足的当下,麦饭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保健饭,尝鲜饭,稀罕饭,受到城乡的普遍热捧。我们在受用这种特色吃食时,如果能品尝到它背后的那些困顿中的坚忍,那些贫寒中的自足,那些生存中的节俭,那些珍视世间万物、智慧经营生活的心性,其保健功能,就不单只在身体,更会关乎心灵!

文化交融话炒面

这里说的炒面,是将大豆、黑豆、大麦、玉米、高梁等五谷杂粮,分别入大铁锅炒熟;把炒熟的豆子、玉米,上石碾碾成半碎,簸去皮壳;将所有炒熟的杂粮混合,石磨上磨成的面粉。它曾是秦人当年秋后至次年麦收这大半年的辅助吃食。

关于炒面,山西一带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家境贫寒的欧阳修,一日进城卖诗文谋生,巧遇财主女儿抛绣球选婿,正好被彩球抛中。财主无意穷书生,但小姐却非欧阳修不嫁,就被赶出了家门。结为夫妻后,小姐自持家计,让欧阳修专心苦读。后来欧阳修进京赶考,家无可做干粮的细麦,聪慧无比的妻子便用自己垦荒种植的五谷杂粮,炒熟后磨了一袋炒面,让丈夫带在路上充饥。一举高中的欧阳修,后来官越做越大,便享乐之念日盛,疾苦意识无全。这年腊月初一,小姐命厨子做了碗五谷炒面,端给欧阳修,并提醒他要坐享富贵,不忘贫寒。欧阳修闻言满面羞惭,幡然醒悟,接过碗大口吃完。从此,欧阳修不仅为官清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而且继续钻研,取得很大成就;并给家里订了个规矩,每年腊月初一,都要吃顿五谷炒面。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恐怕谁也不会去探究。若是假,何必要戳穿这体现着民间向美向善情怀的演绎?若是真,那么,秦地曾经盛行的炒面这一饮食习俗,原来是山西大移民、文化大交融的结果了。

事实是,炒面的渊源,断非如此简单。

古人把这种炒面,称为“糗”。《孟子〃尽心下》中记载:“舜之饭糗茹草也。”意思是大舜吃的是五谷炒面和野菜。亦叫“糇” 、“糒”。糇者,地方长官因公出差或率军出征携带的干粮;糒者,古代士兵出征打仗所带的干粮。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主要军粮,也是这种炒面。可见,这种炒面的历史,何其悠久。

而藏族的“糌粑”,蒙古族的“青稞炒面”,回族的“牛骨髓炒面”等,因其宜于久存、便于携带、食用方便,成为游牧生涯里的主食。历史上无数次的征战、移民所引发的文化交融与渗透,或许也是秦人炒面的渊源吧?曾经流行于陕北的糜子炒面(也叫黄炒面)与谷糠炒面(也叫糠炒面),难道不是蒙古族青稞炒面的翻版吗?

炒面在其他区域,多以水、奶或粥调兑食用。而在秦人这里,还有另外一种别具风味的吃法。秦地盛产柿子。制作柿饼,是秦人的传统经营。柿饼做好后,可以换粮换钱;刮下来的柿子皮,就被秦人当成吃炒面的上好“伴侣”。把柿子皮放在热炕上炕干,碾台上碾碎,石磨上磨成粉,与炒面分别盛在瓦瓮里。劳作归来,腹中小饥,舀一半炒面,舀一半柿子面,兑入适量开水,搅拌成团,那种喷香,那份甜糯,让清苦岁月,有了一份甜美的享受。当然,也可以用软了的柿子,连皮带汁和进碗里,拌出的炒面,就更加软糯香甜了。

秦人把炒面,既作为杂粗精作的一种,又当成两餐之余的硬饭。间作收获的豆类谷物,既不能擀成面,又不能蒸成馍,做成炒面,也成一种别具风味的吃法。而秦人一日两餐,无非馍面,汤汤水水的,天长苦重的日子,往往就不大耐实,劳作归来,腹内空空,再开火做饭,被视作浪费,这时炒面就派上了用场。

随着时代变迁,物产富庶了,日子精细了,炒面这种吃食,除过极少数地方,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这种承载了历史文化、社会风情、文化融合与人们智慧的饮食,合当永远铭记不忘!

裹剂面

裹剂面,是苦难年岁的巧思妙想,也是贫困日月的无奈选择。

物产乏匮的年月,大多靠天吃饭的秦人,要能楦饱肚子,不受饥寒,就是天大的洪福。因此啥能高产种啥,咋不撂荒咋种。家家户户,就多粗粮。

这就难为了家庭主妇。粗粮,馍头难蒸,面条难擀,总不能只打成搅团,做成炒面,那会让恓惶的日子多么无趣!“过活过活,要过要活。”过需要坚韧意志,活需要饱满精神,于是,那些“屋里人”们,就想方设法在吃穿上,巧用心思,妙想办法,以让苍白的日子有点

亮色。裹剂面,就是她们挖空心思的创造。

先把较多的高梁、玉米或其他什么粗面,和好揉光备用;再用少量细白麦面,和,揉,擀成圆形的皮,把备用的粗面严严实实包起来,放在面案上饧。饧好后,用短粗擀杖擀圆,再用细长擀杖擀开,边擀边要撒面扑,以防粘连。

擀裹剂面,不同于擀纯麦面条。擀纯麦面条时,大都用玉米面做面扑;而擀裹剂面,若条件允许,一般多用麦面做面扑,这样能让糙口的粗面顺滑爽口。纯麦面条,能擀很薄切很细;但裹剂面,要擀厚一点,切得筷子般粗。

裹剂面有汤吃和干吃两种吃法。汤吃,或先炒好臊子,加水烧沸,再将裹剂面下入煮熟;或把面煮熟,汤汤水水盛进碗,用葱花酱醋辣子盐调了吃。干吃,则把煮好的面条捞出来,凉水一过,调上调料。无论何种吃法,只因外包了麦面,让这种粗粮面条,爽滑可口,吃有吃头,嚼有嚼头,让清苦的日子,又多一样美味。

玉米面裹剂,若白玉包金;豆面裹剂,似白银镶铜。最是那高梁面裹剂,玉色中透着道道褐红,加上葱花点缀的碎绿,油泼辣子的焦红,酸辣咸香,好看好吃。咥两口香香的干面,喝一口稠稠的面汤,哈一口长长的热气,那种惬意,那份美适,缓解了下苦劳作的疲累,释放了日子熬煎的毛焦。撂过碗,抹把嘴,打一串长长饱嗝,心气和力道,又会鼓鼓的,一如装满了粮食的布袋!

糜子面窝窝

神农尝草,后稷稼穑。世代农耕的秦人,同其他炎黄子孙一样,其惜土护地之情,巧耕精作之心,既保障了繁衍生息的不断壮大,又形成了世代光大的灿烂文明。

糜子生育期短,抗旱,耐瘠。故,多半靠天吃饭的秦人,就于麦收至麦种的小段间歇,轮作糜子来倒茬土地,既尽地力,又养护活化壤质。民谚有云:“重茬谷,守住哭。”“重茬麦子皮儿薄,重茬荞麦楞儿没,重茬糜子没颗颗。”而其又耨作简便,“麦种深,谷种浅,糜子只盖半边脸“,”锄糜糜,溜皮皮”,“糜锄三遍尽是秕,谷锄三遍尽是米”,所以深受钟爱。糜芒缚笤帚,糜秸铡草料,糜米做稀饭、稠饭、干饭、捞饭(甑糕),糜面做搅团、裹剂,还可以做成糜子面窝窝。

糜子面窝窝,也叫糜子面窝头。巧妇利用饭前或餐后热锅,取一半糜面,烫半熟,兑入酵头,用另一半糜面干粉覆盖,臵案头饧发。到能尝出甜味后,揉匀,揪剂,团圆,一个个指掌间旋成乳状窝头坯,放进锅中再次饧发至甜味渐浓,然后蒸熟出锅。

旋窝头,是最为精彩的一道工序。抓一个团圆的面剂子,两掌并拢朝上托进掌心,指尖

旋窝传动中,掌根自然便在转动中旋出了尖儿。那份轻盈,那种灵巧,真可谓指尖上的舞蹈。旋出的窝窝头,圆挺,温润,饱满,光滑,酷似乳房形状。所以称为窝窝或窝头,大约因其底部,旋有一个深深的圆窝,而其顶部,则有一个小小的尖头。此等形状,由实用看,利于发酵糖化;从人类文化角度解读,则具有生殖崇拜与繁衍期许的意味。窝头凝智之精巧、意蕴之别致、历史之悠久,可见一斑。

蒸熟的糜面窝窝,穰质细密,香甜可口,吃在嘴里,沙沙的,糯糯的,甜糯中略带糜子的苦涩,于唇舌之间细细嚼咂,能品到夏阳、秋风、朝露、晚霜的滋味,甚至还能感受到风动糜叶引发的那份糙涩粗爽的摩擦。

苦难年月里,因糜面窝窝较之其他粗粮吃食,更耐饥,更可口,凉热两宜,食用方便,成为农家常备的点心。但,糜子面窝窝,虽然可口耐饥,却不可当做主食见天食用,吃多了,总有憋尿的下坠感,去尿,却沥沥的总尿不出来。那份难受,只有经历过那种苦日子的人,才有切肤之感。

现如今,糜子已经很少有种了。可糜面窝窝,却因其保健与营养价值的被重视,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直希望,我们在享用这种穿越千古的吃食时,能不忘先贤,常思过往,养身,养颜,养心!

钢丝面

你见过钢丝面吗,那种如细钢丝一般盘曲成团,生着时扯都扯不断、咬都咬不动,煮熟后一头在肚里、一头在嘴里的钢丝面?三四十年前,它可是秦人饭桌上,常见的一道饭食呢!

钢丝面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秦地的一种粗粮吃食。 那时候,细粮产量很低,较为高产的玉米,就成为秦地一带增产糊口的作物。且,当时的玉米种植,被提高到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反修防修的高度。

秦地主产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也叫早玉米、原茬玉米,一般上年麦收后歇地,来年清明种上玉米,秋后收完再种麦子;一为歇缓地力,二为改良壤质。秋玉米也叫晚玉米、回茬玉米,麦收栽种,九、十月收后抢种麦子;能有效利用地力。

玉米多了,粮食勉够糊口,只是就多粗食。城里乡下,大都如此。

玉米面除过做窝头、发糕、炒面、搅团、糊糊,很难单独做成可口饭食。钢丝面,就应运而生。内蒙西部,至今还流行着这种面食,并成为当地名吃。当年是否源于此地,笔者无考,不敢妄言。但可肯定的是,这种吃食,是流续千年的饸饹(古称“河漏”)启发下的创新。

做钢丝面,与做饸饹面的工具,其显著区别,在于压饸饹面的床子,无论木质或是铁质,皆以人力操作,所以其面软、粗,含水量较大;而制作钢丝面的,却是专门机器,压出的面含水量少,细而又硬,一如钢丝,故得其名。制作时,先将玉米面稍加水分拌湿,经专门机器强力挤轧而成。其物理变化和钢材冷作硬化过程相似。成品钢丝面,色泽金黄,细如粉条,刚而不脆,绵而不软,盘曲易放,宜于存贮,城里乡下,人们大多用自家的玉米面粉,再交一定的加工费,换回来食用。

钢丝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用温水泡软,上屉蒸熟,加各种适宜菜蔬,炒来食用。也可下锅煮软熟透,浇上备好的臊子或汤料,做成色香味俱全的汤面或凉拌。这是上饭。穷苦人家,多蒸熟煮透后,调上酱醋辣子盐,或干拌或汤吃,即便面汤,也舍不得倒掉,一碗碗舀来喝了楦肚子。更有僻远之地的穷学生,把这钢丝面背一口袋,每顿饭时,撕一把盘进搪瓷大碗,开水泡上两遍,就半生不熟地吃了裹腹。即便这样,对他们而言,也比蒸成的玉米面碗坨那种糙口与涩苦,更为可口。

咬有咬头,嚼有嚼头,筋道,耐实,不搀任何添加剂的钢丝面,既是清苦的记忆,又是温馨的怀想。在如今添加剂横行、食品安全堪忧的生存境况里,想来,竟让人心如向往呢!

一次在北京,于中关村发现有家名为“乡土居”的餐馆,招牌上标着“钢丝面”,一下子勾起了记忆。面对那碗花花绿绿、荤荤素素、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老饭新吃,忽然就百感交集,既酸涩于过往的艰难穷困,又感念于眼下的温饱无虞,却见四座竟有大半碗大半碗的抛剩,倍感沧桑。

不由得想起了司马光《训俭示康》中的感叹:“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豆渣馍

现今,白馍细面司空见惯,鸡鸭鱼肉腻了口舌,鱿鱼海参不再稀罕。天上飞的,水中游的,野生的,家养的,还有哪样你没吃过?饮食过精,致肌体疾患早发多发,已然成为肉身忧患。才舍口舌之快意,转向粗食求康健。此在多尚裘衣锦衣的时下,实乃不得已之为。

曾几何时,粗粮,却只能是寻常百姓无可奈何的裹腹选择。豆渣馍便属其一。所谓豆渣馍,就是将做豆腐过滤而得的残渣,搀和进发面里,蒸出的碜牙、糙口、微苦、略涩的馍馍。

每年一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做豆腐。先一天傍晚鸡儿上架时分,将或黑或白的豆子入缸浸泡,至次日清晨,上石磨边兑水边磨成浆,盛入大缸,沉淀半晌。烧一锅开水,边往大缸浇,边撇泛起的浮沫,直至不再冒泡,便一勺一勺舀入滤箩,滤进锅中。文火加热至熟,

用或观音土或石膏粉或酸浆水制成的卤一点,叫点豆腐,不一会儿锅中的热浆,就结成絮块。竹筛里铺上老粗布或纱布,将絮块状豆花盛满打包,上铺木板或杆盖儿,放上砧石压出水分,就成了入口筋道、满嘴豆香的豆腐。那样干硬、纯正,久放不腐、百吃不厌的老豆腐,今天的市面上,难得一见!

节俭有余、视物天赐的农家,做豆腐时多舍不得舂去豆皮。故此,过滤而得的豆渣,多而糙,风调雨顺、物阜年丰之岁,属家畜家禽的上等饲料;而荒岁歉年,则专供人食。

视权变高于民生、将政治凌驾生产的岁月,食不饱腹,饥不择食,是底层生存的常态。糙口的豆渣,就成为填补短缺的必然选择。

倘有二斤纯麦面,蒸出来的豆渣馍,就是上品。豆渣的那份涩苦、粗糙,经与细白、筋道的麦面中和,暄乎里有些碜口,绵软里略带沙涩,细嚼慢咽间,麦香与豆香交织的特殊滋味,较之高粱面饼子玉米面碗坨,那份滋润,足可大快朵颐。不争的事实则是,多半只能同玉米、高梁面搀合,蒸出的豆渣馍,烙出的豆渣饼,热吃粘牙涩口,冷食糙得掉渣。有心灵手巧者,便先将豆渣加入五香调料和盐,用脂油炒熟炒香,再和入高梁或玉米面拌匀做馅,包进发好擀薄的麦面中,蒸出的豆面馍,外表细白如玉,馅儿香爨可口,成为粗粮细吃的又一妙想。

肠胃不好者,多食会腹胀胃疼,家乡人叫“心口疼”。每年春月青黄不接的日子,家乡一带,“心口疼”的人都会很多。常人吃多了,也会一走一个响屁,一走一个响屁,熏得他人直掩嘴蹙眉。同班有个女生,模样很俊俏,穿着却破旧,落座后总持一本薄书,隔一会就在桌下乱扇,一扇,前后临桌就捂嘴,就尖叫。她也捂嘴尖叫:“谁?这么臭!”周围就相互猜疑和指责,嗡声一片。同桌男生是个实诚人,憋了多日,终于忍不住了:“以后你就朝我扇,省得大家赌咒发誓胡乱骂。”惹得全班炸出一片哄笑。那个女生从此辍学,再无音讯。

如今,市面出售着各种各样的豆腐,物阜年丰中,大量的豆渣被制成了优质饲料或肥料。随着人们对豆渣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深化认识,其再度登上寻常百姓的餐桌,什么全麦豆渣面包、芝麻花生豆渣饼、可可豆渣蛋糕、暴炸芝士豆渣球、金条豆渣杏仁酥、黑芝麻豆渣小馒头、豆渣土司、豆渣丸子、豆渣春卷、豆渣锅巴、豆渣发糕、豆渣馅饼、豆渣包子、豆渣窝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丰富了餐桌,调剂了生活,保健了身体,形成一种全新的饮食风尚。

这就是豆渣馍的过往与今朝。录以存念之际,忽然心生感概:唯愿历经沧桑后,人能返朴而归真,承前以启后,让流续的生命在迁转的历史中,救赎原罪,清静灵魂,不喜物悲己,让初心回归,不独珍视肉身之康健,更重心灵之自清,则生生不息,代乐升平矣!阿门!

桃黍面饸饹与玉米糁子

秦人把高粱不叫高粱,叫桃黍。

秦地种植的桃黍有两种:一种是帚用桃黍,其穗状若垂绦,又像熟女歪着脖子,散落飘逸的长发;一种是食用桃黍,其穗宛然火炬,擎在绿浪翻滚的田畴,热烈而又奔放。至于糖用桃黍,秦地很少种植。

桃黍抗旱耐瘠,产量高植期短,是农业科技落后、粮食产能低下时期最主要的增产作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麦亩产最多百十来公斤,而桃黍亩产最高可达六七百公斤,在口粮短缺的彼时,该是多么巨大的诱惑!记忆最深的,是杂交品种“晋杂五号”,穗如纺锤,秸杆矮粗,产量大而口感差。据说此种最初作为饲料品种研发,但终因稳产高产而全国推广,以应对食粮短缺。公允而论,其确实在内外交困的特定年代,对挽救国人生命,防止大规模饥荒,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晋杂五号”那样的桃黍,怎样加工,都难煞炊妇,面粗,性燥,为餐不易,入口难咽。简易的做法,双手蘸上水,抓块高梁面团捧在两只掌心,三倒两倒丸成团状,一个个放入笼屉,蒸成铁饼状的桃黍面馍馍;较繁琐的吃法,先将高粱面开水锅里烫个半熟,舀在案板上晾凉,擀薄后卷入拌好的酸菜啦、洋芋啦,切段入锅蒸成桃黍面菜卷。常食,头顶毛发干焦,身后排泻秘结,每每蹲得人面红耳赤,眼冒金星。常见年轻的妈妈,用指头来帮助拉巴巴(尸巴尸巴)的孩子。孩子憋得脸蛋通红,哭声尖锐;母亲急得一头碎汗,满眼心疼。

至今回想,桃黍面做成的吃食里,最可口的,就数桃黍面饸饹了。饸饹床子,是一个老榆木树干做成的床身,中间挖一碗口大小的床壶,壶底钉有铁制的漏网;聪明的匠人,为减轻床身重量便用搬用,会将床身两头刨细。床身上边,有一胳膊粗细的压杆,压杆中间对应床壶处,悬一壶柱,用来将臵于床壶的面团,通过漏网,挤压成细细长长的饸饹。以前,人们用它压荞面饸饹,为了改换口味,也压麦面饸饹。当桃黍面成为主要的口粮时,人们就尝试着用它,来调剂口舌和肚腹了。

把桃黍面撒入开水锅中边添火边搅动,炼成软硬适度的烫面,以增加黏度;盛到案板上,反复揉匀揉到,以增加韧性。搓成胳膊粗细的圆条,剁成大小均等的圆形剂子,上屉蒸熟蒸透。架好饸饹床子,将蒸好的剂子放入床壶,对准壶柱,一人持压杆用力下压,一人持杆盖儿在下面盘接,热气腾腾的桃黍面饸饹,就哔哔剥剥地,被整齐地码在杆盖儿上。春夏两季,一般只压够一两天食用的量;深秋隆冬,压一次,往往可吃好多天。吃时,在锅里一溜,盛进碗中,调上油泼辣子酱醋盐;浓浓的调料,包裹着细细的饸饹,其酸辣酱咸,既遮盖了桃

黍面的那份糙口,又充分刺激着味蕾,实乃苦焦日子里的一种别样口福。

聪明的秦人,食用桃黍面饸饹时,多辅一锅糊糊的玉米糁子。配桃黍面饸饹而食的玉米糁子,被磨成小米大小的颗粒,入锅加点碱面,大火烧滚,小火慢熬,做出的玉米糁子,金灿灿地黄,黏糊糊地香。刨两筷子桃黍面饸饹,喝一口玉米糁子,口舌在酸辣咸香与滑爽黏糯的转换中,变得格外敏感,享受到困顿里的天然滋味,让贫穷的生活,也有了朵颐之快。同时让玉米的温润,中和了桃黍的焦燥,让肚腹不再秘结;更在干稠与稀汤的搭配里,节省了粮食。

坊间智慧,可见一斑。

最难忘的一种吃法,是将调好的桃黍面饸饹,搅和进糊糊的玉米糁子中,类似于流行秦地的苞谷糁面,黏黏糯糯的玉米糁子,包裹着调料浓重的桃黍面饸饹,呼呼噜噜吸进口中,唇舌之间,滋味多样、醇酽、敦厚,那种能沉入心底、难以忘怀的美味记忆,亲们,在锦衣玉食、吃嘛不香的当下,谁还再能享有呢?

秦人的“吃喝”

秦人所谓的吃喝,有两重意思。

其一是指吃和喝,吃的是干饭,喝的是稀汤;干饭用来饱腹,稀汤则用来填缝,秦人称其为“弥缝子”,就是把吃进胃里那些干饭之间的缝隙填满,受用,耐实!

其二是指吃和喝的东西。民间有谚:“吃喝不如应和。”意思是往来应酬,提供吃喝的东西再精细可口,也比不上热情周到的招呼和嘘寒问暖。可见,秦人的交往观,素尚精神层面的关切,而不重物质层面的授受。

亲戚串门,饭中客套时,会说“吃喝简单,你吃饱喝好!”

乡间逢集赶会,迎面碰上了,相互招呼时,也会说“买些吃喝去?”“买了些吃喝!” 赞叹一个人好饭量,会说谁谁“好吃喝!”笑话某人好吃懒做,会说他“光好吃喝,不想其余。”

民以食为天。食以吃与喝为基本。“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慌慌。”这是流行秦地的谚语。秦人的吃喝,缘其农耕文明,多以面食为主。吃则馍面,喝则豆谷。

单就馍而言,秦人就创造了许多花样品类,较著名的有曾被列为贡品的蒲城“椽头馍”,以“色、香、味”三绝闻名;被称为“舌尖上的艺术”的合阳“花馍”;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石烹”遗风的“石子馍”;诞生于古代行军打仗、出外行旅的“锅盔馍”;源远流长的白吉馍、坨坨馍,等等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而面食,就更堪称大观了。有岐山的臊子面、扶风的涎水面、麟游的血条面、武功的旗花面、彬县的御面、乾县的浇汤面、礼泉的烙面、户县的软面、三原的疙瘩面、合阳的踅面、大荔的炉齿面、韩城的大刀面、澄城的手撕面、耀州的窝窝面、陕北的羊肉面、定边的剁荞面、汉中的梆梆面、安康的浆水面……宽的细的,长的短的,干的汤的,凉的热的,素的荤的,形状各异,味道不一,每一种面食,都体现着不同的地域风情,都蕴含着沧桑的历史文化

说到“喝”,品类也不在少数。什么豆面糊糊、苞谷糁子、豆子拌汤、菜疙瘩汤,什么糊辣汤、酸辣汤、羊肉汤、羊杂汤、肚丝汤、粉丝汤……汤汤入口香,碗碗是浓情。

吃和喝在秦人这里,被紧密相连。吃,必定要喝。吃干面、繎面,必喝面汤,还铿铿有辞,曰:“原汤化原食。”吃汤面、汤饭,要吃个把蒸馍,称为压汤。再如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羊血泡馍、码子泡馍等等,则是把吃的馍与喝的汤汇在一起,海碗海口海吃海喝,呼呼噜噜地,头上冒一层细碎的汗,嘴里打几个响亮的咯,那份豪爽与快意,你在其他地方还见过吗?秦人的吃喝,惯把自然与人文、地域和风情、实用和艺术融合,粗中见细,俗中含

雅,穿越了周秦汉唐,联结起过往今朝,一方水土,一种饮食,造就了一种文化,一种性情。

秦人日常把吃喝化雅为俗呼为“咥”,老瓷碗,大食量,粗眉大眼糙棱角,加上那高喉咙大嗓门,哪里是吃喝啊,分明是一种张扬的享受,一份霸气的惬适。

人的咥饭情致

过去,世代重农耕的秦人,素以面食为主,形成了其独特的饮食习俗。

乡间,天气晴热的日子,家家户户的男人,会人人端只粗瓷大老碗,圪蹴在院门口的石碾子碌碡上,一边呼呼噜噜吃喝,一边闲话农事耕作、节令墒情。而天气阴冷的时候,小炕桌要么炕头一支,要么地上一摆,一家老少围在一起,吃的吃喝的喝,呼呼噜噜响成一片;其间自然少不了娃儿们的顽皮和大人们的喝斥。故为清静,男人还是喜欢端上饭碗,去门外吃喝,不用费心家长里短,还能互相交流信息。这大概也是演绎成“板凳不坐圪蹴下”的秦地怪象原由之一了。

从前,秦人的吃喝,不外乎馍、面。

秦人吃馍,其动态可以用七个“一”来概括,曰:“一掰”,“一蘸”,“一夹”,“一嚼咽”,“一冲”、“一羼”,“一弥”。

热馍凉菜(过去秦地,不逢年节,人们多不炒菜)一端上来,伸手抓过一个热蒸馍,掰一小块,菜碟子里一蘸,先尝一口,大约是品一品菜的咸淡。此即所谓的“一掰”、“一蘸”。菜品淡咸可口了,再把蒸馍从中掰成两半,凉菜往里一夹,两手捧着,张开大嘴,连馍带菜咬一口,美滋滋地嚼上几嚼,咕噜一咽;这就是“一夹”和“一嚼咽”。狼吞虎咽连咥几口,多半要噎住的,或者是为了防止被噎住,这时会端起汤碗来,呼噜呼噜喝上几口“一冲”。将吃毕时,留一口馍,将菜碟汤碗里的残余“一羼”,再喝口汤水,把肚子里的缝隙“一弥”,呵出一口长气,吸吸鼻子抹抹嘴,大功告成!

秦人吃面,亦可以概括为七个“一”,即:“一拌”,“一挑”,“一吸”,“一咽”,“一涮”,“一羼”,“一压”。

一碗面上桌,端过来先酱醋辣子盐的把调和放进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一拌”,然后用筷子“一挑”,放进嘴里呼噜“一吸”,进嘴后舌头搅着轻嚼几下,咕噜“一咽”。两碗面下肚后,盛点汤把面碗“一涮”,喝掉后,仍觉饭碗里还有调料和面汤的残留,掰半拉馍头,沿着碗的内壁把碗“一羼”,羼得跟洗过一般干净,再把羼过碗的馍吃下肚去,称为“一压”,让腹中的那些汤汤水水,有了或大或小的半拉馍,而压瓷实了,既耐饥,又不会咣里咣当

秦人的这些咥饭情致,既充满情趣,又富有智慧,还体现着品性。他们节俭,视一滴一粒都金贵,是上苍恩赐,不敢暴殄;他们坚忍,在贫乏中享受快意,于困顾里固守天然;他们能把琐屑的平淡日子,以若愚智慧,过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

如此看来,自古很少大饥馑、大灾难的三秦之地,除得天时、地利之宜,更得人和之利啊!

放眼沧桑话搅团

搅团,传说是诸葛亮屯兵西祁(今宝鸡岐山一带)研发的;若传说当真,这种吃食,源头距今已千儿八百年了。

搅团作为一种粗食,在耕作方式落后、作物产量不高的岁月,丰富了秦人饮食,调节秦人生活,还助秦人节约了食粮,保证有限的口粮,能让青黄相接。

所谓搅团,在关中,是把玉米或高梁精粉,细细匀匀地撒进滚水中,边撒边搅边加热至熟、粘、稠、软、筋、光的糊状,兑上调和,以饱口福,以裹饥肠的吃食。陕北多用荞面,陕南多用洋芋。

“搅团要好,七十二搅。”

打搅团,是个费时费力磨性子的活。面不能撒得急,急了不匀,容易结块,既不美观,又影响口感;火不能太旺,旺了焦锅,会有糊味。所以过去打搅团,讲究的是软柴火。软柴,是作物秸杆;硬柴,是劈来烧火的树枝树根树干。用来入锅搅动的,多是一根长檊面杖,要顺一个方向,在糊稠的面浆里,面面外外不停搅动,一防巴锅,二求细腻,三为上劲。一边搅,聪明的主妇会不时把面浆用擀杖挑起来,悬在半空溜,以观稀稠,以判筋道,以定生熟。上好的搅团,要挂得住擀杖,垂而不漓,流而不断,下扯如纸。这份功夫,既要不惜力,又得使巧劲,不是熟手,不得要领,没有经验,一锅搅团打下来,你试试,不膀酸臂疼才怪!

所以这种吃食,才叫搅团,只有努力“搅”到了,那面浆才能“团”到一处。

故,旧时乡下新媳妇进门,下厨后要用擀一案面、蒸一屉馍、打一锅搅团,来让公婆评估“茶饭”的好赖。

搅团出锅,有三种吃法可供选择。热吃直接捞进碗里,浇上臊子或调上盐醋辣子,筷头夹了一口一口吃,这叫“热碗”。还可用漏勺漏成小鱼苗儿状,此地人叫做“鱼鱼”;也可摊在案板上晾凉切成小方丁,盛进碗里浇上浆水或臊子,或只用盐醋辣子一调,一个成人,呼噜呼噜能吃几大碗,这是凉吃。

慢火快搅做出的搅团,软,筋,光,被各种调料充分包裹着,浸润着,滋养着,入口柔

滑软嫩,把粗粮的那份糙口,变作了酸辣香滑,不独在苦难的岁月,让秦人享有了别样的口福,更成为秦地当下的一道名吃。

可由于“吃两碗胀哄哄,撂过碗饥哄哄”,不顶饱,曾被戏称为“哄上坡”,意思是吃完上道坡,就消化光了,后边下苦出力,肚子会闹饥荒,以致“干起活气哄哄”,因此也被笑谑为“三哄哄”。怎如那“裤带面”,寸把宽,半筷厚,吃在口中有嚼头,下到胃里有撑头,东山日头背到西山,也消化不完,耐实!故此穷苦人家,农活忙时,不到万不得已,是决不会打搅团吃的;只在寒冬腊月或连阴雨天,出不了屋下不得地,才用它来哄肚子,两碗吃完嘴一抹,躺在炕头不动弹,小半晌后肚子就会咕咕叫,穷汉又谑称它为“两泡尿”。

“吃不穷,穿不穷,打量不到一世穷。”秦人把搅团,作为适时吃喝,节俭了口粮,犒劳了口舌,这份精打细算,这份卓远智识,这份困苦中的诗意和寡淡里的自足,堪当穿越沧桑,让我们在今天的调口换味中,品尝到文化,体味到气度,滋养成性情。

救命的麦饭

秦人所说的麦饭,是把少量的面粉,拌入较多切碎的菜蔬里,搅匀搓到,上屉蒸熟的或干散或结团的一种吃食。可调可炒,亦菜亦饭。

何以把这种吃食称做“麦饭”?我寻思,大约有两重意思。一、虽然菜多面少,可也是用麦子面粉拌的;二、这种吃食,在春种到夏收麦子拔苗、吐穗、扬花、开镰这段时间最为经常。无论用料和时序,都与麦相关,故叫麦饭。

清明过后,麦子拔苗,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此时,田里的各种野菜,都探头探脑地疯长。荠荠菜,蒲公英、麻蒿、白蒿、地丁、苜蓿,田头畦畔,到处都是。精打细算的女人们,呼儿唤女的,挎上竹篮,拿着剜刀,满田野剜野菜。一篮一篮提回来,拌菜吃,蒸菜馍,做菜疙瘩,做下面条的擦锅菜,自然少不了也做麦饭。尝了鲜,裹了腹,省了粮,清了肠,养了身,一举数得。

秦人的饮食智慧,可见一斑。

荠菜长苔了,地丁开花了,而榆钱成串了,槐花飘香了。榆钱麦饭绿莹莹,槐花麦饭甜丝丝,那可都是自然的馈赠,怎么舍得浪费?榆钱槐花吃完,若家里短粮少谷,还有榆叶呢,还有间苗掐顶带回来的碗豆苗儿油菜叶,马齿苋儿灰灰菜呢。

见天的麦饭,不腻吗?这段日子里,家家的茅厕,都会绿汪汪的。不打紧,秦地的女人们,最会利用土地上的出产,她们会挖来野蒜野韭,摘来香椿黄花,用荠菜之微辣,蒲公英之微苦,苜蓿之清涩,榆钱之滑腻,槐花之微甜,同她们细密的心思相感应,为一家老少的

口味和肚腹,作巧妙紧细的安排。

新麦下来了,你以为麦饭不会再上餐桌了吗?精细的秦人会笑你呢!

炎阳下的长豆角,一簇一簇的,摘来洗净,掐头去尾,或掰成寸段,或切成小丁,加入面粉、碱面、细盐拌匀抓到,热锅蒸一刻来钟,油泼辣子农家醋,姜末蒜汁小香油,调得香喷喷的,可作菜品,可当主食,吃在嘴里,舌齿生香。而秋后的萝卜叶子芹菜根,白菜帮子葱韭叶,在农家主妇的眼中,都不是弃物,全都能做成麦饭,端上饭桌。

而正是这种巧妙紧细和精打细算,才让大多靠天吃饭的秦人,嘴里有了嚼的,腹中有了撑的,囤内有了存的,日子不会恓惶,岁月不闹饥荒。因此,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产贫匮,自给自足的岁月里,麦饭这种吃食,实在是秦人的一种救命饭。

吃穿用度样样富足的当下,麦饭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保健饭,尝鲜饭,稀罕饭,受到城乡的普遍热捧。我们在受用这种特色吃食时,如果能品尝到它背后的那些困顿中的坚忍,那些贫寒中的自足,那些生存中的节俭,那些珍视世间万物、智慧经营生活的心性,其保健功能,就不单只在身体,更会关乎心灵!

文化交融话炒面

这里说的炒面,是将大豆、黑豆、大麦、玉米、高梁等五谷杂粮,分别入大铁锅炒熟;把炒熟的豆子、玉米,上石碾碾成半碎,簸去皮壳;将所有炒熟的杂粮混合,石磨上磨成的面粉。它曾是秦人当年秋后至次年麦收这大半年的辅助吃食。

关于炒面,山西一带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家境贫寒的欧阳修,一日进城卖诗文谋生,巧遇财主女儿抛绣球选婿,正好被彩球抛中。财主无意穷书生,但小姐却非欧阳修不嫁,就被赶出了家门。结为夫妻后,小姐自持家计,让欧阳修专心苦读。后来欧阳修进京赶考,家无可做干粮的细麦,聪慧无比的妻子便用自己垦荒种植的五谷杂粮,炒熟后磨了一袋炒面,让丈夫带在路上充饥。一举高中的欧阳修,后来官越做越大,便享乐之念日盛,疾苦意识无全。这年腊月初一,小姐命厨子做了碗五谷炒面,端给欧阳修,并提醒他要坐享富贵,不忘贫寒。欧阳修闻言满面羞惭,幡然醒悟,接过碗大口吃完。从此,欧阳修不仅为官清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而且继续钻研,取得很大成就;并给家里订了个规矩,每年腊月初一,都要吃顿五谷炒面。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恐怕谁也不会去探究。若是假,何必要戳穿这体现着民间向美向善情怀的演绎?若是真,那么,秦地曾经盛行的炒面这一饮食习俗,原来是山西大移民、文化大交融的结果了。

事实是,炒面的渊源,断非如此简单。

古人把这种炒面,称为“糗”。《孟子〃尽心下》中记载:“舜之饭糗茹草也。”意思是大舜吃的是五谷炒面和野菜。亦叫“糇” 、“糒”。糇者,地方长官因公出差或率军出征携带的干粮;糒者,古代士兵出征打仗所带的干粮。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主要军粮,也是这种炒面。可见,这种炒面的历史,何其悠久。

而藏族的“糌粑”,蒙古族的“青稞炒面”,回族的“牛骨髓炒面”等,因其宜于久存、便于携带、食用方便,成为游牧生涯里的主食。历史上无数次的征战、移民所引发的文化交融与渗透,或许也是秦人炒面的渊源吧?曾经流行于陕北的糜子炒面(也叫黄炒面)与谷糠炒面(也叫糠炒面),难道不是蒙古族青稞炒面的翻版吗?

炒面在其他区域,多以水、奶或粥调兑食用。而在秦人这里,还有另外一种别具风味的吃法。秦地盛产柿子。制作柿饼,是秦人的传统经营。柿饼做好后,可以换粮换钱;刮下来的柿子皮,就被秦人当成吃炒面的上好“伴侣”。把柿子皮放在热炕上炕干,碾台上碾碎,石磨上磨成粉,与炒面分别盛在瓦瓮里。劳作归来,腹中小饥,舀一半炒面,舀一半柿子面,兑入适量开水,搅拌成团,那种喷香,那份甜糯,让清苦岁月,有了一份甜美的享受。当然,也可以用软了的柿子,连皮带汁和进碗里,拌出的炒面,就更加软糯香甜了。

秦人把炒面,既作为杂粗精作的一种,又当成两餐之余的硬饭。间作收获的豆类谷物,既不能擀成面,又不能蒸成馍,做成炒面,也成一种别具风味的吃法。而秦人一日两餐,无非馍面,汤汤水水的,天长苦重的日子,往往就不大耐实,劳作归来,腹内空空,再开火做饭,被视作浪费,这时炒面就派上了用场。

随着时代变迁,物产富庶了,日子精细了,炒面这种吃食,除过极少数地方,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这种承载了历史文化、社会风情、文化融合与人们智慧的饮食,合当永远铭记不忘!

裹剂面

裹剂面,是苦难年岁的巧思妙想,也是贫困日月的无奈选择。

物产乏匮的年月,大多靠天吃饭的秦人,要能楦饱肚子,不受饥寒,就是天大的洪福。因此啥能高产种啥,咋不撂荒咋种。家家户户,就多粗粮。

这就难为了家庭主妇。粗粮,馍头难蒸,面条难擀,总不能只打成搅团,做成炒面,那会让恓惶的日子多么无趣!“过活过活,要过要活。”过需要坚韧意志,活需要饱满精神,于是,那些“屋里人”们,就想方设法在吃穿上,巧用心思,妙想办法,以让苍白的日子有点

亮色。裹剂面,就是她们挖空心思的创造。

先把较多的高梁、玉米或其他什么粗面,和好揉光备用;再用少量细白麦面,和,揉,擀成圆形的皮,把备用的粗面严严实实包起来,放在面案上饧。饧好后,用短粗擀杖擀圆,再用细长擀杖擀开,边擀边要撒面扑,以防粘连。

擀裹剂面,不同于擀纯麦面条。擀纯麦面条时,大都用玉米面做面扑;而擀裹剂面,若条件允许,一般多用麦面做面扑,这样能让糙口的粗面顺滑爽口。纯麦面条,能擀很薄切很细;但裹剂面,要擀厚一点,切得筷子般粗。

裹剂面有汤吃和干吃两种吃法。汤吃,或先炒好臊子,加水烧沸,再将裹剂面下入煮熟;或把面煮熟,汤汤水水盛进碗,用葱花酱醋辣子盐调了吃。干吃,则把煮好的面条捞出来,凉水一过,调上调料。无论何种吃法,只因外包了麦面,让这种粗粮面条,爽滑可口,吃有吃头,嚼有嚼头,让清苦的日子,又多一样美味。

玉米面裹剂,若白玉包金;豆面裹剂,似白银镶铜。最是那高梁面裹剂,玉色中透着道道褐红,加上葱花点缀的碎绿,油泼辣子的焦红,酸辣咸香,好看好吃。咥两口香香的干面,喝一口稠稠的面汤,哈一口长长的热气,那种惬意,那份美适,缓解了下苦劳作的疲累,释放了日子熬煎的毛焦。撂过碗,抹把嘴,打一串长长饱嗝,心气和力道,又会鼓鼓的,一如装满了粮食的布袋!

糜子面窝窝

神农尝草,后稷稼穑。世代农耕的秦人,同其他炎黄子孙一样,其惜土护地之情,巧耕精作之心,既保障了繁衍生息的不断壮大,又形成了世代光大的灿烂文明。

糜子生育期短,抗旱,耐瘠。故,多半靠天吃饭的秦人,就于麦收至麦种的小段间歇,轮作糜子来倒茬土地,既尽地力,又养护活化壤质。民谚有云:“重茬谷,守住哭。”“重茬麦子皮儿薄,重茬荞麦楞儿没,重茬糜子没颗颗。”而其又耨作简便,“麦种深,谷种浅,糜子只盖半边脸“,”锄糜糜,溜皮皮”,“糜锄三遍尽是秕,谷锄三遍尽是米”,所以深受钟爱。糜芒缚笤帚,糜秸铡草料,糜米做稀饭、稠饭、干饭、捞饭(甑糕),糜面做搅团、裹剂,还可以做成糜子面窝窝。

糜子面窝窝,也叫糜子面窝头。巧妇利用饭前或餐后热锅,取一半糜面,烫半熟,兑入酵头,用另一半糜面干粉覆盖,臵案头饧发。到能尝出甜味后,揉匀,揪剂,团圆,一个个指掌间旋成乳状窝头坯,放进锅中再次饧发至甜味渐浓,然后蒸熟出锅。

旋窝头,是最为精彩的一道工序。抓一个团圆的面剂子,两掌并拢朝上托进掌心,指尖

旋窝传动中,掌根自然便在转动中旋出了尖儿。那份轻盈,那种灵巧,真可谓指尖上的舞蹈。旋出的窝窝头,圆挺,温润,饱满,光滑,酷似乳房形状。所以称为窝窝或窝头,大约因其底部,旋有一个深深的圆窝,而其顶部,则有一个小小的尖头。此等形状,由实用看,利于发酵糖化;从人类文化角度解读,则具有生殖崇拜与繁衍期许的意味。窝头凝智之精巧、意蕴之别致、历史之悠久,可见一斑。

蒸熟的糜面窝窝,穰质细密,香甜可口,吃在嘴里,沙沙的,糯糯的,甜糯中略带糜子的苦涩,于唇舌之间细细嚼咂,能品到夏阳、秋风、朝露、晚霜的滋味,甚至还能感受到风动糜叶引发的那份糙涩粗爽的摩擦。

苦难年月里,因糜面窝窝较之其他粗粮吃食,更耐饥,更可口,凉热两宜,食用方便,成为农家常备的点心。但,糜子面窝窝,虽然可口耐饥,却不可当做主食见天食用,吃多了,总有憋尿的下坠感,去尿,却沥沥的总尿不出来。那份难受,只有经历过那种苦日子的人,才有切肤之感。

现如今,糜子已经很少有种了。可糜面窝窝,却因其保健与营养价值的被重视,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直希望,我们在享用这种穿越千古的吃食时,能不忘先贤,常思过往,养身,养颜,养心!

钢丝面

你见过钢丝面吗,那种如细钢丝一般盘曲成团,生着时扯都扯不断、咬都咬不动,煮熟后一头在肚里、一头在嘴里的钢丝面?三四十年前,它可是秦人饭桌上,常见的一道饭食呢!

钢丝面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秦地的一种粗粮吃食。 那时候,细粮产量很低,较为高产的玉米,就成为秦地一带增产糊口的作物。且,当时的玉米种植,被提高到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反修防修的高度。

秦地主产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也叫早玉米、原茬玉米,一般上年麦收后歇地,来年清明种上玉米,秋后收完再种麦子;一为歇缓地力,二为改良壤质。秋玉米也叫晚玉米、回茬玉米,麦收栽种,九、十月收后抢种麦子;能有效利用地力。

玉米多了,粮食勉够糊口,只是就多粗食。城里乡下,大都如此。

玉米面除过做窝头、发糕、炒面、搅团、糊糊,很难单独做成可口饭食。钢丝面,就应运而生。内蒙西部,至今还流行着这种面食,并成为当地名吃。当年是否源于此地,笔者无考,不敢妄言。但可肯定的是,这种吃食,是流续千年的饸饹(古称“河漏”)启发下的创新。

做钢丝面,与做饸饹面的工具,其显著区别,在于压饸饹面的床子,无论木质或是铁质,皆以人力操作,所以其面软、粗,含水量较大;而制作钢丝面的,却是专门机器,压出的面含水量少,细而又硬,一如钢丝,故得其名。制作时,先将玉米面稍加水分拌湿,经专门机器强力挤轧而成。其物理变化和钢材冷作硬化过程相似。成品钢丝面,色泽金黄,细如粉条,刚而不脆,绵而不软,盘曲易放,宜于存贮,城里乡下,人们大多用自家的玉米面粉,再交一定的加工费,换回来食用。

钢丝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用温水泡软,上屉蒸熟,加各种适宜菜蔬,炒来食用。也可下锅煮软熟透,浇上备好的臊子或汤料,做成色香味俱全的汤面或凉拌。这是上饭。穷苦人家,多蒸熟煮透后,调上酱醋辣子盐,或干拌或汤吃,即便面汤,也舍不得倒掉,一碗碗舀来喝了楦肚子。更有僻远之地的穷学生,把这钢丝面背一口袋,每顿饭时,撕一把盘进搪瓷大碗,开水泡上两遍,就半生不熟地吃了裹腹。即便这样,对他们而言,也比蒸成的玉米面碗坨那种糙口与涩苦,更为可口。

咬有咬头,嚼有嚼头,筋道,耐实,不搀任何添加剂的钢丝面,既是清苦的记忆,又是温馨的怀想。在如今添加剂横行、食品安全堪忧的生存境况里,想来,竟让人心如向往呢!

一次在北京,于中关村发现有家名为“乡土居”的餐馆,招牌上标着“钢丝面”,一下子勾起了记忆。面对那碗花花绿绿、荤荤素素、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老饭新吃,忽然就百感交集,既酸涩于过往的艰难穷困,又感念于眼下的温饱无虞,却见四座竟有大半碗大半碗的抛剩,倍感沧桑。

不由得想起了司马光《训俭示康》中的感叹:“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豆渣馍

现今,白馍细面司空见惯,鸡鸭鱼肉腻了口舌,鱿鱼海参不再稀罕。天上飞的,水中游的,野生的,家养的,还有哪样你没吃过?饮食过精,致肌体疾患早发多发,已然成为肉身忧患。才舍口舌之快意,转向粗食求康健。此在多尚裘衣锦衣的时下,实乃不得已之为。

曾几何时,粗粮,却只能是寻常百姓无可奈何的裹腹选择。豆渣馍便属其一。所谓豆渣馍,就是将做豆腐过滤而得的残渣,搀和进发面里,蒸出的碜牙、糙口、微苦、略涩的馍馍。

每年一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做豆腐。先一天傍晚鸡儿上架时分,将或黑或白的豆子入缸浸泡,至次日清晨,上石磨边兑水边磨成浆,盛入大缸,沉淀半晌。烧一锅开水,边往大缸浇,边撇泛起的浮沫,直至不再冒泡,便一勺一勺舀入滤箩,滤进锅中。文火加热至熟,

用或观音土或石膏粉或酸浆水制成的卤一点,叫点豆腐,不一会儿锅中的热浆,就结成絮块。竹筛里铺上老粗布或纱布,将絮块状豆花盛满打包,上铺木板或杆盖儿,放上砧石压出水分,就成了入口筋道、满嘴豆香的豆腐。那样干硬、纯正,久放不腐、百吃不厌的老豆腐,今天的市面上,难得一见!

节俭有余、视物天赐的农家,做豆腐时多舍不得舂去豆皮。故此,过滤而得的豆渣,多而糙,风调雨顺、物阜年丰之岁,属家畜家禽的上等饲料;而荒岁歉年,则专供人食。

视权变高于民生、将政治凌驾生产的岁月,食不饱腹,饥不择食,是底层生存的常态。糙口的豆渣,就成为填补短缺的必然选择。

倘有二斤纯麦面,蒸出来的豆渣馍,就是上品。豆渣的那份涩苦、粗糙,经与细白、筋道的麦面中和,暄乎里有些碜口,绵软里略带沙涩,细嚼慢咽间,麦香与豆香交织的特殊滋味,较之高粱面饼子玉米面碗坨,那份滋润,足可大快朵颐。不争的事实则是,多半只能同玉米、高梁面搀合,蒸出的豆渣馍,烙出的豆渣饼,热吃粘牙涩口,冷食糙得掉渣。有心灵手巧者,便先将豆渣加入五香调料和盐,用脂油炒熟炒香,再和入高梁或玉米面拌匀做馅,包进发好擀薄的麦面中,蒸出的豆面馍,外表细白如玉,馅儿香爨可口,成为粗粮细吃的又一妙想。

肠胃不好者,多食会腹胀胃疼,家乡人叫“心口疼”。每年春月青黄不接的日子,家乡一带,“心口疼”的人都会很多。常人吃多了,也会一走一个响屁,一走一个响屁,熏得他人直掩嘴蹙眉。同班有个女生,模样很俊俏,穿着却破旧,落座后总持一本薄书,隔一会就在桌下乱扇,一扇,前后临桌就捂嘴,就尖叫。她也捂嘴尖叫:“谁?这么臭!”周围就相互猜疑和指责,嗡声一片。同桌男生是个实诚人,憋了多日,终于忍不住了:“以后你就朝我扇,省得大家赌咒发誓胡乱骂。”惹得全班炸出一片哄笑。那个女生从此辍学,再无音讯。

如今,市面出售着各种各样的豆腐,物阜年丰中,大量的豆渣被制成了优质饲料或肥料。随着人们对豆渣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深化认识,其再度登上寻常百姓的餐桌,什么全麦豆渣面包、芝麻花生豆渣饼、可可豆渣蛋糕、暴炸芝士豆渣球、金条豆渣杏仁酥、黑芝麻豆渣小馒头、豆渣土司、豆渣丸子、豆渣春卷、豆渣锅巴、豆渣发糕、豆渣馅饼、豆渣包子、豆渣窝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丰富了餐桌,调剂了生活,保健了身体,形成一种全新的饮食风尚。

这就是豆渣馍的过往与今朝。录以存念之际,忽然心生感概:唯愿历经沧桑后,人能返朴而归真,承前以启后,让流续的生命在迁转的历史中,救赎原罪,清静灵魂,不喜物悲己,让初心回归,不独珍视肉身之康健,更重心灵之自清,则生生不息,代乐升平矣!阿门!

桃黍面饸饹与玉米糁子

秦人把高粱不叫高粱,叫桃黍。

秦地种植的桃黍有两种:一种是帚用桃黍,其穗状若垂绦,又像熟女歪着脖子,散落飘逸的长发;一种是食用桃黍,其穗宛然火炬,擎在绿浪翻滚的田畴,热烈而又奔放。至于糖用桃黍,秦地很少种植。

桃黍抗旱耐瘠,产量高植期短,是农业科技落后、粮食产能低下时期最主要的增产作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麦亩产最多百十来公斤,而桃黍亩产最高可达六七百公斤,在口粮短缺的彼时,该是多么巨大的诱惑!记忆最深的,是杂交品种“晋杂五号”,穗如纺锤,秸杆矮粗,产量大而口感差。据说此种最初作为饲料品种研发,但终因稳产高产而全国推广,以应对食粮短缺。公允而论,其确实在内外交困的特定年代,对挽救国人生命,防止大规模饥荒,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晋杂五号”那样的桃黍,怎样加工,都难煞炊妇,面粗,性燥,为餐不易,入口难咽。简易的做法,双手蘸上水,抓块高梁面团捧在两只掌心,三倒两倒丸成团状,一个个放入笼屉,蒸成铁饼状的桃黍面馍馍;较繁琐的吃法,先将高粱面开水锅里烫个半熟,舀在案板上晾凉,擀薄后卷入拌好的酸菜啦、洋芋啦,切段入锅蒸成桃黍面菜卷。常食,头顶毛发干焦,身后排泻秘结,每每蹲得人面红耳赤,眼冒金星。常见年轻的妈妈,用指头来帮助拉巴巴(尸巴尸巴)的孩子。孩子憋得脸蛋通红,哭声尖锐;母亲急得一头碎汗,满眼心疼。

至今回想,桃黍面做成的吃食里,最可口的,就数桃黍面饸饹了。饸饹床子,是一个老榆木树干做成的床身,中间挖一碗口大小的床壶,壶底钉有铁制的漏网;聪明的匠人,为减轻床身重量便用搬用,会将床身两头刨细。床身上边,有一胳膊粗细的压杆,压杆中间对应床壶处,悬一壶柱,用来将臵于床壶的面团,通过漏网,挤压成细细长长的饸饹。以前,人们用它压荞面饸饹,为了改换口味,也压麦面饸饹。当桃黍面成为主要的口粮时,人们就尝试着用它,来调剂口舌和肚腹了。

把桃黍面撒入开水锅中边添火边搅动,炼成软硬适度的烫面,以增加黏度;盛到案板上,反复揉匀揉到,以增加韧性。搓成胳膊粗细的圆条,剁成大小均等的圆形剂子,上屉蒸熟蒸透。架好饸饹床子,将蒸好的剂子放入床壶,对准壶柱,一人持压杆用力下压,一人持杆盖儿在下面盘接,热气腾腾的桃黍面饸饹,就哔哔剥剥地,被整齐地码在杆盖儿上。春夏两季,一般只压够一两天食用的量;深秋隆冬,压一次,往往可吃好多天。吃时,在锅里一溜,盛进碗中,调上油泼辣子酱醋盐;浓浓的调料,包裹着细细的饸饹,其酸辣酱咸,既遮盖了桃

黍面的那份糙口,又充分刺激着味蕾,实乃苦焦日子里的一种别样口福。

聪明的秦人,食用桃黍面饸饹时,多辅一锅糊糊的玉米糁子。配桃黍面饸饹而食的玉米糁子,被磨成小米大小的颗粒,入锅加点碱面,大火烧滚,小火慢熬,做出的玉米糁子,金灿灿地黄,黏糊糊地香。刨两筷子桃黍面饸饹,喝一口玉米糁子,口舌在酸辣咸香与滑爽黏糯的转换中,变得格外敏感,享受到困顿里的天然滋味,让贫穷的生活,也有了朵颐之快。同时让玉米的温润,中和了桃黍的焦燥,让肚腹不再秘结;更在干稠与稀汤的搭配里,节省了粮食。

坊间智慧,可见一斑。

最难忘的一种吃法,是将调好的桃黍面饸饹,搅和进糊糊的玉米糁子中,类似于流行秦地的苞谷糁面,黏黏糯糯的玉米糁子,包裹着调料浓重的桃黍面饸饹,呼呼噜噜吸进口中,唇舌之间,滋味多样、醇酽、敦厚,那种能沉入心底、难以忘怀的美味记忆,亲们,在锦衣玉食、吃嘛不香的当下,谁还再能享有呢?


相关文章

  • 中国历史中的秦朝文化
  •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 注册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中国历史中的秦朝文化 2011-9-26 10:26 提问者:繁華中落盡 ...查看


  • 第12课秦朝的统一
  • 第12课 秦朝的统一 班级 姓名 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 1.秦朝能统一六国的原因: ①各阶层人民渴望结束 局面的愿望,使 成为大势所趋. ② 后,秦国迅速崛起,成为各国中实力最强的 ...查看


  • 秦朝政治传播架构评析
  • 秦朝政治传播架构评析 陈绘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本文运用传播学原理,从政治沟通分析的角度,对秦帝国开创性的制度建设及政治沟通系统予以透视,指出秦帝国在创建统一的封建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政治智慧泽被 ...查看


  • 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原因和影响
  • 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和影响 摘 要:吸取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分裂与动乱的教训,秦朝采用郡县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既是对秦国设县及商鞅变法的沿革,也是为了加强军事和地方控制.李斯的坚决主张也是秦朝推行郡县制的主要力量之一.秦始皇及其下属政治中央家的 ...查看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背景 (1)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2)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破坏,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 (3)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对本国 ...查看


  • 秦朝政治家李斯的作品有哪些李斯老鼠哲学介绍
  • 秦朝政治家李斯的作品有哪些李斯老鼠哲学介绍 很多人一定看过<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吧,那么大家一定还记得剧终李斯这个人物吧,他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山东六国,之后又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并且制定了一套秦法.可以说的功勋卓著, ...查看


  • 历史活动课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 探究活动课实录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和探究,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比较.分析 ...查看


  • 秦的统一教案
  • <秦的统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秦统一六国及其意义.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统一文字.货币. 3.秦朝的民族关系,与匈奴族.越族:长城的修筑:灵渠的开凿:岭南三郡:秦朝疆 ...查看


  • 高中历史教案
  • 秦朝统治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建议 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和秦朝的历史地位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册 陈胜吴广起义教案 川教版
  • 第二课 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