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86〕15号文件的要求,由四百多位专家和数千名勘测、调查、试验、设计和研究人员参加的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工作已结束,并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

1959年所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订补充报告,都论证并肯定了三峡工程在治理开发长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推荐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

防洪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7500万,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又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历史上洪灾频繁而严重。建国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完成了加高加固堤防土石方30余亿m3,兴建了荆江分洪等分洪工程,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区,修建了丹江口等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库,目前正继续实施1980年制定的以防御1954年类似洪水为目标的平原防洪方案。

上述方案完成后,干流堤防能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其中荆江河段只能防约10年一遇洪水。超过这一标准时,需运用分蓄洪工程,牺牲局部,以保重点。但分蓄洪损失很大,如遇类似1954年洪水,需分蓄洪约500亿m3,淹没农田约1000万亩。特别是荆江河段,采取分蓄洪措施后,也只能勉强通过技城洪峰流量75000-80000m3/s。自1153年以来,宜昌洪峰流量大于80000m3/s的有8次,其中1860和1870年洪水,宜昌洪峰流量分别约为92500和105000m3/s,枝城洪峰流量均在110000m3/s左右。若这一类特大洪水再现,必将在荆江南岸或北岸溃堤,造成大面积农田和城市被冲毁、大量人口死亡的毁灭性灾害。经反复论证,除兴建三峡工程外,尚无其它切实可行的对策。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三峡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1000年一遇和1870年类似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可避免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遇1931、1935、1954年型洪水,可拦洪120-200亿m3,减少中下游淹没农田250-300万亩;并可减轻武汉市的洪水威胁,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 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kw,年发电量840亿kw·h,主要供应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每年可替代煤炭约4000-5000万t。是供华中、华东地区的一个最优电源点。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运输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华东、华中地区工农业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两地区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目前即需从北方调入煤炭,进一步发展火电受到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殆尽,华中地区剩余的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区电力发展规划,从1986年起15年内两地区需新增电力8000万kw,30年内需新增1.7亿kw,按兴建三峡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预测2000年两地区从区外调入的煤炭仍分别达8500万t和4475万t,2015年分别达到1.7亿t和1.15亿t。若不建三峡,煤炭运输将更为困难。

航运方面

据有关方面预测,川江下水运量2030年为5000万t。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t。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至宜昌660km航道上,落差120m,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不修建三峡工程,虽可采取航道整治辅以出川铁路分流,满足5000万t出川运量的要求,但工程量很大,且无法改善川江坡陡流急的现状,万吨级船队不能直达重庆,运输成本也难大幅度降低。

二、推荐的三峡工程方案

在1985-1986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组织水位论证的工作基础上,对正常蓄水位150、l60、170、180m,以及两级开发和“一级开发、分期建设”等三种类型共六个方案进一步论证比较后,推荐“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即坝顶高程185m,一次建成;初期蓄水位156m,最终正常蓄水位175m;移民按统一规划,20年连续移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75m。水电站位于河床溢流坝两侧坝后。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多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位于左岸。

工程总工期18年,其中准备工程3年,从正式开工至第一批机组发电的工期为9年。 三、三峡工程技术上可行

三峡工程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水文、泥沙、地形、地质等,经过几十年来的收集、勘测、整编、分析和审查,比较完整可靠。这次重新论证中,又补充进行了调查、勘测、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对近年来各方面提出的问题和意见,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认为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一)枢纽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峡工程有优良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均可依靠国内力量解决,主要机电设备中除少量需引进外,绝大部分可以立足国内生产制造。

(二)地震和库岸稳定

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定,基岩完整,历史地震活动轻微,经国家地震部门鉴定,坝址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建筑物按Ⅶ度设防。建库后可能产生的诱发地震,估计最高震级为5.5级左右,从最坏的情况估计,假定距坝址最近的九湾溪断层发生6级地震,影响到坝区的最大烈度也不会超过Ⅵ度,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水库库岸基本稳定,经多部门平行调查,干流库岸100万m3以上的大、中型崩塌、滑坡体约140处,其中有22处建库后可能失稳,但距坝址均在26km以远。经计算、实验,即使距大坝最近的新滩滑坡和链子岩危岩体整体滑入库内,坝址处的涌浪最高为2.7m,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由于建库后水面拓宽,水深加大,滑坡对航道的影响较建库前为小。(三)

工程泥沙问题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平均含沙量1.2kg/m3。借鉴三门峡、葛洲坝等工程处理泥沙问题的经验,经过大量现场观测、数学模型计算、模型试验、已建工程的类比分析,工程泥沙问题已基本研究清楚。水库汛期按防洪要求持低水位,以腾空防洪库容并排沙,汛末蓄水至正常蓄水位。采用这种运行方式(俗称“蓄清排浑”),水库有效库容可长期保留。据数学模型计算,防洪库容可保留85%,调节库容可保留90%。库尾和坝区的泥沙淤积,可以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航道、港口和建筑物运行的安全可有保证。如不考虑上游建水库拦沙和调节洪水的有利影响,枢纽运用100年后,重庆市1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约199m,不会影响主要市区。

(四)人防问题

三峡大坝设有大批低高程、大流量的泄水底孔,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也很大,临战前可迅速降低水位运行。加之水库为狭长的河道型,坝下游有40km的狭谷河段限制,据试验,万一大坝遭受核袭击,溃坝损失可限制在沙市以上的局部地区,不致造成两湖平原的毁灭性灾害。

四、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

三峡水库淹没区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田约11万亩),柑桔地7.44万亩,人口7

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46%。推算到2008年,包括人口自然和机械增长、新城镇占地移民等,规划可能需迁安的移民总人数为113.2万人。

三峡水库淹没耕地和农业移民的总量虽大,但分散在沿库岸长达2000km的范围内,分属于19个县(市),淹没耕地占各县耕地的0.15-5.88%。根据调查和初步规划,移民安置区361个乡内,有需要改造的低产地200多万亩,荒山草坡300余万亩,可以改造、开发,用以安置移民;还可以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因地制宜地实行防护,结合当地资源兴办二、三产业等。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是足够的。只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政策,结合库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移民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此外,建议三峡电站发电后,每kw.h电费中提取3厘钱作为库区(含坝区)建设基金,促进库区改变贫困面貌。

目前,库区19个县(市)均已完成了初步的移民规划,并已进行了74项移民工程试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五、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分别组织60多个单位完成的有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论证报告。

建坝引起的水库淹没和河流水文、水力情势的变化是影响生态与环境的基本原因。三峡水库是一座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1.1km,较天然江面宽度增加约一倍。库容系数(总库容与坝址年水量的比值)为0.09,而埃及阿斯旺水库为2,丹江口水库为0.55,因此,三峡水库对河流天然径流的调节不大,水库各月下泄平均流量仅在枯水季节有变化,均在天然流量的变化幅度范围之内。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的综合结论认为,大坝兴建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其中库区移民环境容量是工程决策中比较敏感的制约因素,需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六、工程投资估算

按照我国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的有关政策、规程、规范、定额和1986年末物价水平,估算三峡项目的静态总投资为361.l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为187.7亿元,水库移民投资为110.6亿元,电网的输变电投资为62.8亿元。第一批机组发电前的静态投资为169.2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111.l亿元,移民投资43亿元,输变电投资15.l亿元。经反复研究,这个投资估算数作为综合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可靠的。

七、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

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暂行规定》,进行了工程的综合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按影子价格和10%的社会折现率,对三峡工程本身的投入、产出和早建、晚建、不建三峡工程进行了动态经济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净现值(即产出总现值减投入总现值)为131.2亿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5%。按规定,净现值大于零,或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10%,建设项目是可以接受的。说明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衡量,兴建三峡工程是有利的。对早建(假定1989年开工)、晚建(假定200l年开工)、不建(以其它工程替代)进行了综合分析,成果表明,三峡工程早建方案费用总现值最小,晚建方案费用现值大于早建方案,但小于不建方案。说明三峡工程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二)财务评价

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现行财务价格,分析了三峡工程的获利能力和贷款清偿能力。

根据以电养电的方针和有关规定,设想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包括葛洲坝电站和三峡电站投产后的收入)占64.7%;防洪、航运分摊的投资74.5亿元,豁免本息,由国家基建投资占11.9%;国内贷款109.8亿元,占17.5%,年利率9.35%;国外借款37.l亿元(l0亿美元),年利率8.5%。三峡工程从第12年起机组陆续投产后,本身收益可以基本满足后期工程施工的资金需求,故筹措三峡建设资金的关键是前12年。前12年需要资金180.3亿元,除去自有资金,实际需要筹措的资金总额为153.l亿元,其中国家基建投资22.8亿元,国内贷款76.8亿元,短期债券5.0亿元。

按500kV末端上网电价9.3分kw·h(这一电价是按10%的投资利润率测算的,低于新建水、火电站的电价)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利税率为12.1%,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均为20.6年,即在工程全部竣工后的次年,就可以还清全部贷款和回收全部投资,说明三峡工程在财务上是可行的。(三)国家承受能力分析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仅占工程建设期(1989-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均以1986年不变价计算)0.73%和1.23%,低于宝钢一期工程和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总投资所占份额。所需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消耗量占施工期国内生产总量的0.12%- 0.33%,所需外汇约10亿美元。国家完全有能力承担。

(四)物价上涨对经济评价影响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投入物和产出物均采用影子价格,并以规定的折现率计算出评价的主要指标,物价上涨对评价结论没有影响。

财务评价采用1986年末财务价格,若投入物价格上涨,则电价也同步上涨,因而对财务评价的结论也没有重大影响。据估算,如投资上涨30%,电价需由9.3分/kw·h提高到12分/kw·h,这一电价仍是较低的,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仍基本不变。

八、主要结论

1、三峡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兴建工程经济上合理,财务上也是可行的。

2、三峡工程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从治理开发长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兴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

3、从中下游防洪和华中、华东能源紧缺的需要出发,并考虑尽量避免增加移民安置的困难,三峡工程以早建为宜。

4、建议国家提前对库区投资(每年约1亿元),帮助三峡库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并有利于今后三峡工程兴建时的移民安置。

5、建议尽快审查批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继续抓紧前期工作,开展初步设计工作。

(本文系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1989年重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本《可行性研究》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加拿大国际项目管理集团长江联营公司编制,于1988年6月举行的指导委员会(中国原水利电力部、加拿大、世界银行三方组成)第六次会议审查通过。

一、摘要

(一)中国和长江资源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进行了独立的评价,据此提出了推荐方案,同时,也复核了过去对三峡水利工程所进行的工作。

在过去的十年内,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中国推行了全面的发展计划。这就涉及到解决洪灾和干旱,交通运输阻塞,以及电力严重短缺等问题的重大挑战。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能帮助克服上述问题和促进华中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

从40年代至今,水利电力部所属的机构对长江三峡地段内的水利工程进行了研究;他们集中注意力于防洪、发电和改善重庆至宜昌650km河段的航运。通过对15个可能坝址的鉴定和评价,最后选择了宜昌上游45km西陵峡内的三斗坪作为一个最佳的坝址。

(二)对本工程的需求

防洪:长江中游的富饶平原是工农业发达地区,一向受严重洪水的威胁。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85年起,共发生过200多次严重洪水。目前,中游地区受洪水威胁的居民人数约为1000万人,预期在工程可能生效时将增至1450万人。

三峡水库提供的31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将有效地控制大至1000年一遇的入库洪水,从而

使中游平原地区免遭淹没。

航运:目前,重庆至三峡坝址间的航运受到流速高、航道窄、水流浅和河湾急的阻碍,这些条件限制了驳船和拖船的吨位,同时也约束了运输量。

采用正常蓄水位160m,水库将几乎延伸至重庆,只留下一段河道在一年的部份时间内需单向航行。

电力:为了保持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首先解决其电力短缺,然后再进一步去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及早兴建三峡工程将保证在2000年后即可加以利用。

工程综合效益:三峡工程将为宜昌下游易于受洪水威胁的主要地区提供效益,改善坝址 到重庆间的航运,并为川东、华中和华东联合电力区提供急需的可靠电源。

(三)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和加拿大政府于1984年11月和1985年10月先后签订了两份谅解备忘录,1986年3月,水利电力部表示愿意聘请一家咨询机构,编写一份独立的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从而为中国政府提供一份技术复核文件,以利于中国政府作出决策,并以此作为从国际机构获得资金的基础。水利电力部决定聘请国际复兴和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为顾问。

根据中加合作协议,水利电力部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简称CIDA)于1986年6月聘请加拿大国际项目管理集团--长江联营公司(简称CYJV)进行该项工作。在水利电力部及其所属机构的高级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可行性研究在加拿大和中国两地开展。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在国际金融机构可以接受的基础上,很可靠地确定三峡工程在技 术上、经济上和财务上是否可行。对于每一个比较方案,均考虑了以下这些专题:

1.移民安置;

2.环境问题;

3.泥沙淤积对航运、库容和电厂运行的影响;

4.临时和永久性的航运设施;

5.发电和防洪;

6.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以及全部物资和服务的供应;

7.国内和国外费用的估算;

8.经济论证分析;

(四)可行性研究

1.技术论证

对工程的基本设计数据,包括地质、水文和泥沙,经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复核,已经确认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长办)建议的关于坝址选在三斗坪以及临时和永久性建筑物的基本布置。

三斗坪坝址提供了优质花岗岩地基,其地形便于导流并适合于布置永久建筑物。修筑围堰所需要的材料和混凝土骨料,大部分可得之于永久性建筑物的开挖料。

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是低的。根据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计算,在最大可信地震的情况下,所建议的建筑物将是稳定的。对水库蓄水可能诱发的地震后果也进行了评价,其后果是不显著的。所有现在的和潜在的大型滑坡均经鉴定,那些有活动迹象的正在被监测,没有一个对大坝或水库形成威胁。

通过对各种水位方案的研究,优选的工程总体布置保持不变。拦河大坝的中部为溢流坝,两侧为电站厂房坝段,每一个厂房坝段的下游紧接发电厂房。为了便于航运,在大坝北侧的左岸设一临时船闸和双线五级连续阶梯式船闸。

在施工方面,建议分三个阶段进行导流,第一阶段,围往中堡岛和右河槽,以便修筑纵向混凝土围堰和导流明渠。第二阶段,为了建造左岸发电厂房和溢流坝,在主河槽修筑围堰,使江水流经导流明渠。第三阶段,在右岸导流明渠修建碾压混凝土围堰,让江水流经溢流坝内的临时泄水道。这样,在进行右岸发电厂房修建的同时,水库可以部分蓄水,使左岸发电厂房得以运行。

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确认了所有永久性和临时性建筑物的选择和总体布置,然而,在复核了发电厂房和溢流坝之后,提出了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可以降低费用,对工程有利。本报告建议,把发电机组从乃台减少到22台。由于机组较少,厂房将被缩短,可留出地位在中

央河槽部位增加另外的4个溢流坝坝段。溢流坝泄洪容量的增加将改进工程的安全,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增加可利用的防洪库容。

2.施工进度

最关键的项目是:

一期:开挖导流明渠29个月;

二期:修建围堰和基坑抽水11个月,溢流坝和厂房坝段的坝基开挖和混凝土浇筑45个月;

三期:完成碾压混凝土围堰4个月。

从本工程的规模、复杂性和建设工期出发,有效的工程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平行活动和相互有关的合同,因此,需要有一个权力集中的工程管理机构进行仔细的规划和监督。这个机构应能果断决策并能贯彻实施。

3.经济费用评价

工程的总费用和包括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减轻环境影响、输电、运行和维修等费用。各比较方案的费用见表1。

表: 各比较方案经济费用① 单位:百万元

正常蓄水位/防洪限制水位 工程建设

费用② 输电费

用③ 移民安

置费用 减轻环境

影响费用 所有运行和 维修费用 总计

150/130 8062 36 2967 175 442 12182

160/140④ 8176 610 4045 194 492 13517

170/145 8291 646 5803 224 536 17238

180/150 8405 717 7281 536 585 17238

注:①经济价值是以10%的折现率折算到1987年年中的价值;

②坝顶高程为185m;

③在有三峡情况下增加的系统费用;④推荐方案。

三斗坪全部工程费用是按承包商的方式估算而定。为便于以下的评价,这些估算是以财务价格和经济价格两种标准计算的。相比之下,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对长办基本方案的财务费用的估算,比长办自己估算的高6.5%。

4.经济效益评估

防洪:三峡工程将减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洪水灾害。防洪效益用三峡工程建成后所减少的损失来确定。下游受洪灾威胁的地区有20000km2,其中10400 km2为耕地。目前,受威胁的人口为1000万人。

即使没有计入人民的生命损失,防洪效益也是巨大的。

航运:三峡工程形成的水库将改善宜昌至重庆段的航运。水运运费将降低,水运系统的能力将增加。航运效益是相当于通过长江上游走廊的货运和客运费用的降低部分。

电力:三峡工程效益的主要部分来自发电。水利电力部已确定川东、华中和华东三地区为用电潜在市场。预测到2010年,上述用电区的总需电容量为12280万kW。届时,三峡工程的容量在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低于14%,将与系统完全联成一体。

5.其他方面

泥沙淤积:多年来,对泥沙问题已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借鉴了中国其它水库采用的控制泥沙淤积的成功策略。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复核了这些成果,认为它们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此外,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研制了一个独立的数学模型,用不同的方法核对中国的研究成果,结果极为吻合,因而确认了中国成果的基本的适用性。中国的成果表明:

(1)水库的泥沙淤积状况在大约100年时将达到平衡。那时90%的水库有效库容仍可 使用;

(2)坝址处的泥沙淤积不会严重干扰航运和发电运行。但是,船闸的上游和下游引航道可能需要疏浚;

(3)水库常年回水区的航运条件将得到改善,为了在枯水季节,保持3m深的航道,将需要在重庆附近进行某些河道整治和疏浚工作;

(4)水库运行30年之后,葛州坝下游可能出现深达1.7m的河床冲刷。可能需要修建丁坝或采取其他结构措施以保持葛州坝船闸槛上有合适的水深。

环境:三峡工程库容不太大,对自然水流状况的影响有限。其季调节库容仅为平均年径流量的2.6%。因此,对下游流量的改变很小而且历时很短。此外,工程将影响的地区在若干世纪以来已被人类高度开发利用。这些地区现存的未被破环的自然环境极少,因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般说来将是不太重要的。

为开发三峡工程实施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将提供制定长江流域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机会,这一规划包括在总的工程管理组织中建立环境部门。

在复核了三峡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后,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得出结论,认为在拟定并执行减轻环境影响和监测计划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

移民安置:根据选择的不同正常蓄水位,三峡水库库区的移民安置人数为55~120万人,相应的移民费用为工程总费用的30~46%。中国政府的意向是,移民安置计划不仅仅是赔偿的计划,而应是积极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使移入人民和安置区的老居民两方都受益。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的规模及其复杂的程度需要建立更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移民安置规划和财务管理。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推荐方案的移民费用估计为83亿元,相当于工程总费用的1/3。

假如财源和组织机构能及时解决,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结论认为,正常蓄水位为150m和160m的移民安置是可行的,但还不能完全肯定更高蓄水位时移民安置的可行性。

6.比较方案评价和推荐方案的选择在规定的水库水位范围内,对大量的比较方案进行了评价。最优的组合方案是根据净效益现值,移民安置对社会的影响,环境问题等非货币因素,以及将来在费用和效益方面的不确定性来选定的。

(1)工程任务:

下游地区防洪,100年一遇洪水,荆江分洪区不分洪,沙市水位不超44.5m高程。1000年一

遇洪水,荆江分洪区分洪,沙市水位超过45.0m高程。

(2)装机容量:

库区防洪,高程160m,大坝附近为50年一遇洪水;水库上游部分为20年一遇洪 水;

高程181m,1700年一遇洪水。

总装机容量16750MW(1675万kW);

长期多年平均年电能76.2TWh(762亿kW·h);

库区改善航运的距离500~600km;

淹没耕地30万亩(20000公顷);

需要迁移安置到182m高程以上的受影响人口72.7万人;

需要迁建的道路和公路长度650km;

受影响的县城11个;

受影响的集镇104个。

(3)主体建筑物和设施:

混凝土重力坝,电站厂房坝段和溢流坝;

坝顶高程185m;

岩基以上坝高175m;

坝顶长度2150m;

泄洪深孔及弧门27~7m宽×9m高;

溢流孔及平板门26~8m宽×20m高;

发电厂房:其中左厂房11台机组×761MW (76.1万kW),右厂房11台机组× 761Mw (76.1万kW);

水轮机最低水头时出力650MW(65万kW);

发电机额定容量:功率因数0.9时为845MVA(84.5万kV·A);

主变压器:3个单相/组;

开关站:500kV(50万V)金属外包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SF6GIS); 输电:12回,500kV (50万V)交流;

临时通航船闸:单级,最大升高33m;

永久通航船闸:双向五级连续阶梯式船闸,每级升高20m。

(4)施工工程量:

挖方8710万立方米;

填方(土和石)3410万立方米;

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2530万立方米;

钢筋29万吨;

结构钢21万吨;

总工期18年;

从开工到开始发电140个月。

(5)人力要求:

施工、制造和材料供应共需人力(不包括移民安置)92.4万人一年。

7.经济和财务分析推荐方案的净经济效益是65.14亿元,这说明了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很有吸引力的,应该尽可能快地兴建。计算工程效益所采用的现值是按折现率为10%,折算到1987年年中的水平。

经济分析中不包括利息和通货膨胀。

荐方案效益和费用相当的折现率是15%。此外表明,本工程是1990~2007年华东和华中最低费用扩大电源顺序方案的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即使考虑了施工期长的因素,本工程仍比燃煤火力发电更有吸引力。

工程费用和效益的风险分析表明,尽管在18年内如期完成存在着风险,但对于折现率采用10%,工程的经济可行性仍是可靠的,未来的净效益仍将可能比本报告所述及的更高。 对推荐方案亦进行了财务分析。按1987年年中的价值,工程总费用不变价为246亿元。本报告建议,在工程基本费用中,至少有18%是外资,用于进口中国目前没有的新设备和

新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对于18年施工工期的如期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8.工程筹资

本工程在防洪和发电方面是经济上最低费用的方案。工程收益按华中电网1987年的平均收 益5.2分/kW·h是可以筹集到资金的。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收益率为8.9%。这意味着,按 华中电网1987年的平均收益率,如若借款的实际平均利率高达8.9呢,工程运行单位是有 能力借钱来修建本工程的。此外还可以注意到,如发电收益增加到6.2分/kW·h或8.2分 /kW·h则财务收益率将分别达到10.16%或12.18%。

研究了两种工程筹资方案。分析表明,不管资金是筹自优惠的贷款或是商业贷款,随着收入的升值,工程能很快付清全部债务。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假定在工程的使用期间,收入将不断升值。

二、 结论和建议

本可行性研究在总体的基础上,以国际通用的观点,复核并分析了整个工程项目的费用。效益和其他影响。本研究报告还寻求说明指导委员会所关心的问题。该指导委员会系由中国水利电力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和世界银行以及中国和国际专家组组成。

(一)结论

1.总的结论

(1)三峡水利工程是一个解决防洪和改善长江航运的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并将是一个新的重要的水力可再生能源基地。没有一个现实可行的替代方案能对长江中下游起到同等的防洪作用。

(2)本工程的推荐方案是可行的,财务上是有利的,是最低费用扩展电源方案的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主要的工程效益来自防洪和发电。航运有实际的效益,但其数量较小。没有替代方案能够提供与三峡工程相等的效益。本工程推荐方案的费用和效益相等的折现率为15%。

(4)本工程的建设可以在开工后的第11年零8个月开始发电投入运行, 18年全部建成。按1987年年中的价值,工程总费用不变价为246亿元。计入物价上涨但不计施工期的

利息,工程总费用时价为396亿元。

(5)开工以前将需要在早期建立一个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并采用现代的管理技术。

(6)所有施工活动都是常规的,但规模巨大,有某些项目超过了中国和世界的经验水平。

为了最大可能地达到进度和预算的目标,将需要外国的供应和联合参与建设。

(7)工程收入按华中电网1987年的平均收益5.2分/kW·h考虑,财务收益率将为8.9%。如果收益为6.2分/kW·h或8.2分/kW·h,则财务收益率将分别达10.16%或12.18%。筹资方案的研究表明,随着收益升值,不论资金是来自优惠的贷款或是商业贷款,本工程都能很快付清全部债务。

(8)根据选用的不同正常蓄水位,三峡库区需要移民安置的人数为55~120万人,相应的移民安置费用占工程总费用的30~46%。在受影响的居民中,城市人口超过一半,实际的移民工作将是空前的。移民安置规划已经在地方和中央级进行编制并已按照共同商定的移民安置准则进行了评价。对更高蓄水位方案的移民安置的可行性则不能充分肯定,如果在进一步规划过程中,对增加土地或就业机会能有足够的证实,则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9)当正常蓄水位低于175m和防洪限制水位低于145m时,泥沙问题被认为是可以处理的。

(10)在建议的减轻环境影响和监测计划得以实施的情况下,本工程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三峡工程总的环境影响比起其他替代方案的影响要小得多。

(11)当三峡工程所生产的电力可供利用时,将被华中和华东电网增长的电力需求所吸收。本工程发电容量1675万kW将于2010年被吸收,届时它将占系统总容量的不到14%。

(12)在可预见的经济条件下,尽快兴建本工程所得到的货币收益大于基本建设费用的折现率可高达15%。

2.推荐方案选择

(1)在正常蓄水位150~180m之间和防洪限制水位130~155m之间,共研究了51个方案。把移民安置考虑在内,最优的方案是正常蓄水位160m和防洪限制水位140m。发电

航运消落限制水位对工程的优化影响微小。

(2)根据最大的净效益现值的准则,对可行性研究职权范围规定的各种正常蓄水位优选的水位组合方案如下:

正常蓄水位(m) 防洪限制水位(m) 净效益(百万元)

150 130 6011

160 ① 140 6514

170 145 6324

180② 150 6066

注:①推荐方案;

②泥沙淤积和洪水淹没问题尚未经证实。

应该指出:

当正常蓄水位高于推荐方案时,费用的增值超过效益的增值。

优选的水位组合方案是根据现有的资料和估算而选定的,如果在详细设计阶段有新的资料可资利用时,情况可能会有变化。

(3)本工程的推荐方案是在经济的基础上选定的,选择时还考虑了移民安置、环境,防洪和航运等方面的任务。

(4)风险分析指出,未来发电效益的增长将大于费用的增长,因此能够期望本工程的净效益将高于现在所提出的结果,这将保证在发生不利的不可预见费用情况下的本工程的可行性。

3.详细结论

(1)肯定了长办所建议的坝址选择以及临时和永久建筑物的基本布置。

(2)替代的水库库址或其他方案,不能提供相等的防洪效益。

(3)本工程的设计基本资料,包括地质、水文和泥沙等,完全满足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需要。

(4)坝址地基显示了优良的岩石和地形条件。有施工建筑材料可资利用,本地区地震

活动是低的。沿水库周围的岸坡稳定和可能的渗漏已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不是一个问题。

(5)流量的观测记录历时长久,质量良好。将来上游水库的调节作用,将为三峡工程增加保证电能从而增加效益。为了可行性分析,肯定了最大可能洪水的估算。

(6)根据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独立分析和自行研制的数学模型,肯定了中国方面所进行的泥沙淤积预测成果,大部分调节库容,约占90%,可无限期地保持下去。泥沙淤积对电厂运行或船闸通航影响很小,下游河床的刷深可以控制,下游泥沙淤积的减少对河流地貌没有显著影响。

(7)年防洪效益将随经济的增长而每年逐步提高。由于洪水的出现是随机的,因此在工程完成后,实际的防洪效益将随洪水的发生的情况而变化。

(8)建议的航运设施是合适的。为临时或永久通航设置升船机,目前在经济上没有得到证实。

(9)在选用的折现率为10%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的最低费用扩大计划包括了三峡工程在内。

(10)三峡工程联入华中和华东500kv电力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从三峡工程输出电力的最经济的方案是:

500kV交流输电线12回;

交直流混合系统,包括500kv交流输电线8回和直流输送300万kW。

(二)建议

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建议:

1.推荐的三峡工程应该早日兴建。

2.本工程需要的准备工作中应继续进行环境和移民安置的进一步规划。

3.负责本工程总体开发和工程实施的总的组织机构,应立即建立。鉴于移民安置的规模和复杂性需要建立独立的组织机构,负责有关移民安置的规划、执行、经济开发、和工程建筑物以及环境方面的监测与减轻影响措施的执行。工程和移民安置机构之间共同密切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4.在工程开工以前应尽可能早地建立有相当权威的工程机构以进行最终设计。采购和建筑物施工。必须采用国际上大的工程项目通用的现代管理技术,以便设计。采购和施工得到合适的协调。

.在能预见本工程可以获得批准时,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应尽早开始。这可能使工程完工日期提前达一年。

6.在最终设计阶段,对某些可能增加工程净效益的重要课题,应予以详细复核。这将需要对泥沙淤积、航运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补充研究。

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钱正英 水利电力部部长

副组长 陆佑楣 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兼技术总负责人)

潘家铮 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高级工程师

成 员 (兼秘书长)

陈庚仪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主任,高级工程师

成 员 (兼副秘书长)

黄友若 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 史大帧 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杨振怀 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娄溥礼 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苏哲文 水利电力部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魏廷争 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沈根才 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徐乾清 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地质地震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陈宗基 中科院学部委员

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一级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贾福海 中科院学部委员

地矿部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原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局 总工程师

组 长 戴广秀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副总工程师

副组长 李 坪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 王思敬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姜国杰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胡海涛 地矿部环境地质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专 家 许 兵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孙广忠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朱建业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刘广润 湖北省地矿局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李元亮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余永良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处长,高级工程师

杨光庆 地矿部物化探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肖楠森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

陈德基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勘测,总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勘测科研所所长

张兴仁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

张咸恭 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张倬元 成都地质学院院长,教授

林邦宸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三峡办公室副主任

俞克礼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咨询,高级工程师

徐煜坚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新构造研究室主任

梅世蓉 国家地震局分析屯心研究员,主任

谭周地 长春地质学院教授,工程地质研究室主任

地质地震专家组工作组名单

组 长 刘效黎(女)(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勘测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成 员 陈德基 俞克礼 曾昭民 汪雍熙 楚占昌 郭希哲 魏希侃

长办联络员:陈德基(勘测总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枢纽建筑物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张光斗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昌龄 水利电力部咨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黄文熙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宗基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 组 长 李浩钧 水利电力部水电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专 家 王三一 水利电力部中南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王宏硕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

许百立 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邵长城 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严庆权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沈德民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道周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椿庭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郑顺伟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林景铭 水利电力部西北勘测设计院设计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须清华 水利电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高伟刚 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柴挺生 水利电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风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夏颂佑 河海大学教授,水工结构教研室主任

曹楚生 水利电力部天津勘坝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张定邦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赵佩钰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赵振民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汪景琦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涂启明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霍永基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李鸿民 国家人防办公室参谋

殷之书 总参工程兵部顾问,科技委副主任,教授

曾惠泉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副研究员

陈志林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副研究员

工作组名单

组 长:袁玖(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成 员:胡汉林 朱经祥 崔志豪 陈学敏 刘汉忠 钱锁明 吕晓民

长办联络员:胡汉林(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枢纽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水文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刘光文 河海大学水资源水文系名誉系主任,教授

陶诗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谢家泽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教授

组 长 陈家瑜 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咨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高级工程 副组长 陈志恺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专 家 叶永毅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高级工程师

叶守泽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

丛树铮 河海大学水资源水文系系主任,教授

刘一辛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春蓁 水利电力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时文生 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吴正平 水利电力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金光炎 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赵珂经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咨询委员,高级工程师

顾传智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章 淹 北京气象学院教授

廖 松 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

水文专家组工作组名单

组 长:滕炜芬(女)(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规划处高级工程师)

成 员:黄永泽、孙济良、乐嘉祥、 沈如泉

长办联络员:时文生(水文局高级工程师)

防洪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冯 寅 水利电力部高级工程师

李镇南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陆钦侃 水利电力部科技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组 长 徐乾清 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吴以鳌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专 家(按姓氏笔划)

上官长君 国家计委农林水利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咸成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方宗岱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刘昌久 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善建 国家计委国土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华士乾 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咨询,高级工程师

朱承中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朱惠琴 水利电力部计划司高级工程师

何孝俅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技术咨询,高级工程师

吴国昌 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李健生 水利电力部水利管理司司长

李鉴澄 湖南省水利水电厅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陈志恺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陈清濂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张 英 水利电力部水利管理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柯礼聃 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胡廷洪 安徽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欧兴华 重庆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漆宗明 重庆市城乡建筑管理委员会主任工程师

重庆市三峡办公室副主任(兼)

鲁化南 湖北省水利厅主任工程师,工程师

戴熙畴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陈清濂(兼)

成 员:李坤刚 宋乃公 方正 郭景泰

长办联络员:谭培伦(规划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泥沙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严 恺 河海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 院学部委员中科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钱 宁 中科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张瑞瑾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名誉院长

杨贤溢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石 衡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顾问,高级工程师

组 长 林秉南 水利水电科学院咨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 副组长 窦国仁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谢鉴衡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

专 家 丁联臻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万兆惠 水利水电科学院泥沙所高级工程师

王士毅 长江航道局一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作高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副主任,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 师,高级工程师

王绍成 重庆交通学院教授

王锦生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龙毓骞 黄河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

华国祥 成都科技大学教授

刘建民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技术顾问,研究员

杜国翰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沈淦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陈济生 长江科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李保如 黄委会高级工程师

周耀庭 河海大学水利所副教授

荣天富 长江航道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张 仁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泥沙研究室主任

张启舜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高博文 水利电力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司高级工程师

唐日长 长办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邢祥荣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惠遇甲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

韩其为 水利水电科学院泥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黄宣伟 水利电力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戴定忠 水利部科技司副司长,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戴定忠(兼)

副组长:张启舜(兼)

成 员:张 仁 韩其为 潘庆桑 陈志轩 张光树 吴仁初 马翠颜(女)

朱光裕(女) 谭文洪 闵宇翔

长办联络员:潘庆桑(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航运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石 衡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顾问,高级工程师

组 长 张 奇 交通部内河运输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曹楚生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作高 交通部三峡航运办公室副主任,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专 家 马希德 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航运开发建设委员会顾问

王俊生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枢纽设计处高级工程师

王祖华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冉毅泉 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副总船长

刘书伦 交通部内河运输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颂尧 三峡开发总公司(筹)技术咨询

朱健章 重庆河运学校副教授

李占魁 交通部计划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宏肖 长江航道局重庆航道分局高级工程师

何兴赞 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

毕庶绩 长江航务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邹觉新 交通部基建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岑毅生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

张德洪 交通部科技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周凝豹 长江轮船总公司副主任,船长

荣天富 长江船道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须清华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高伟刚 水电部上海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梁应辰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曾庆华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喻献焕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董士镛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杨 彪 重庆市人民政府三峡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蔡志长 河海大学教授,水道教研室主任

工作组名单

组 长:王作高(兼) 董士镛(兼)

副组长:王寿昌 毕庶绩 嵇德平

成 员:宋维邦 朱光裕 万晓文 杨树忠 胡锡运 金道成

长办联络员:姚聆泉(规划处高级工程师)

交通部联络员:吴仁初(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工程师) 电力系统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毛鹤年 水电部电机学会理事长

高景德 清华大学校长

组 长 沈根才 水电部副总工程师

副组长 陈汉章 电力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专 家 丁功扬 电力规划设计院副处长

王平洋 电力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

王锡凡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朱天游 中南电力设计院室主任

伍宏中 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

吕崇朴 上海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张 奔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何大愚 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李 正 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所长 沈克昌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处长 杜星堂 水电部计划司副总工程师 陈定坤 水电部计划司高级工程师 陈哲民 中南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陈德裕 水电部科技司高级工程师 胡道济 水电部科技司高级工程师 孙百城 华中电管局高级工程师 赵可锋 华东电力设计院副院长 赵晋元 电力规划设计院处长

俞祖寿 电力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郑源春 水电部计划司高级工程师 徐博文 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相年德 清华大学副教授 程学敏 水电部外事司咨询 覃修典 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

楼家法 机械委西安高压研究所咨询 雷衍鸿 电力规划设计院技委会委员 蔡瑶忠 华南电网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解广润 武汉水电学院教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丁功扬(兼)

副组长 朱天游(兼)

成 员 邓国柱 叶运良 白来庆 刘家麒 赵永华 俞 震 典桂贤(女)

纪 雯(女) 向 明 朱家骝 孙寿广 李布声 李 克

邵建雄 张征考 陈求新 郑美特 周立生 袁逸群 殷威扬 俞敦耀

长办联络员:袁逸群(机电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机电设备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陆燕荪 国家机械委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组 长 沈维义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施作沪 机械工业委员会电器局高级工程师

国务院三峡重大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王 冰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专 家 于开泉 水电部情报研究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华东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恒善 机械委东方电机厂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白铁英 水电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刘光宁 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燕生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曲述曾 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张德平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吕崇朴 水电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朱仁堪 机械委东方电机厂顾问,高级工程师

朱英浩 沈阳变压器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孙凤鸣 机械委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副经理,工程师

孙如瑛 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国务院三峡重大装备领导 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吴竞昌 水电部生产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吴培豪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吴鸿寿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机电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沙锡林 水电部三峡工程重大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杜 同 四川工业学院原院长,教授

李志云 水电部富春江水工机械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李维藩 水电部生产司水电处副处长,工程师

李翼民 国家机械委科技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青长庚 水电部昆明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罗 汀 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周庆昌 水电部生产司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周仲民 东北输变电设备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饶芳权 机械委东方电机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姚抚城 水电部科技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高 鹏 机械委电器局副处长,工程师

梁维燕 哈尔滨电机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梅祖彦 清华大学教授

程良骏 华中工学院教授

程海峰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机电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升船机及金属结构组长

李毓芬 水电部科技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王作高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副主任、水规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欧阳金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处长,高级工程师

专 家

牛智仁 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王既民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冯子佩 机械委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包纲鉴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沈光逵 机械委重型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

沈德民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 岳 机械委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李思敏 机械委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杨自薰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陆景孝 广西电力局设计院工程师

赵 俊 广西电力局副总工程师,广西电力局设计院代院长

俞良正 清海大学工民建系教授

柳丕彬 国家科委工业技术局处长

胡宗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柴扬业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研究所船舶部主任,副研究员

曹 昌 第二重型机器厂副总工程师

潘劲军 洛阳矿山机器厂总设计师

魏彤云 船舶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沙锡林(兼)

副 组 长:吴培豪(兼)、沈德民(兼)

成 员:王福源 史毓珍(女) 张志宏 张定洪 宋立人 李学中 李肇庚

何金声 庞金龙 林洲兰(女) 顾景芳(女) 刘永昌 黄贤鉴

长办联络员:黄源芳(机电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田泳源(枢纽处高级工程师)

国家机械委联络员:肖清华(重大装备办工程师)

宋其水(电器局助理工程师)

电子部联络员:赵珊(科技局工程师)

移民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邵 治 财政部农财司原副司长

国务院三峡地区开发办公室顾问

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组 长 张 岳 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副局长,研究员

副组长 刘德涵 中国城市规划院经济所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

杨启声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

林 仙 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移民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水电部 长办副总工程师

专 家 尤联元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冯运汉 湖北省宜昌地区原副专员,行署副专员级调研员。

付秀堂 长办库区规划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朱代忠 湖北省民政厅移民处处长

李玉光 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长春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级工程师

李雨普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张孝存 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吴隆文 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计划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胡治邑 四川省国土局移民办公室主任,建筑工程师

宫家和 四川涪陵地区原地委副书记,副专员

姚炳华 长办水库处副总工程师,工程师

钱 铭 国家土地管理局总工程师

浦汉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区域生态副研究员

陈材倜 四川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建筑工程师

唐登清 长办库区规划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唐章锦 四川省万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焦成斌 四川省国土局局长

蒋永清 万县市人民政府市长,工程师

魏金石 国家科委工业技术局调研员,高级工程师

魏学完 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水库科副科长,高级工程师

颜钟一 湖北宜昌市副市长,建筑高级工程师

蔡运龙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移民专题论证报告代表名单

代 表 王光才 湖北省宜昌县副县长

刘大双 湖北宜昌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移民办公室党组书记

向政清 湖北秭归县副县长,公路桥梁工程师

吴志国 秭归县移民局局长,水电工程助理工程师

沈大新 湖北兴山县移民办公室干部

钟泰林 湖北巴东县副县长

谭绍鼎 湖北省巴东县移民局局长

郑志康 湖北省民政厅移民处副科长

刘立克 湖北宜昌地区行署移民办公室副科长

姜福纯 四川万县行署副专员,土建工程师

周叔权 四川万县地区移民办公室主任

李 倩 四川万县市移民局局长,电机工程师

林德才 四川万县市移民局副局长,土建助理工程师

王元学 四川巫山县副县长

熊道永 四川巫山县移民局局长

王汉清 四川奉节县移民局局长

吴启信 四川万县移民局副局长

王 行 四川云阳县副县长

王继宜 四川云阳县移民局局长

沈明涛 四川忠县原副县长,县政府顾问

贺学忠 四川忠县移民局副局长,测绘工程师

彭贤胜 四川开县计委副主任

彭丕荣 四川开县计委干部

金生刚 四川万县行署办公室秘书

王天义 四川涪陵市副市长

谢旭仁 四川涪陵地区移民局局长,党组书记

罗 敏 四川涪陵市移民局副局长

陶红星 四川丰都县县委副书记

扈中星 四川丰都县计委副主任,移民局局长

谭登禄 四川石柱县原县长,县人大副主任

刘克俭 巫溪县移民办公室主任

刘俊林 四川石柱县计委副主任,县移民局局长

郎以学 四川武隆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王代余 四川武隆县移民办公室干部

谭连兴 长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固之 长寿县城建局原副局长

李开翔 长寿县建委副主任

杨 彪 重庆市政府三峡办副主任

彭树光 重庆市南岸区林业管理站站长

唐大兴 四川江北县原县长,副书记,县政府巡视员

代清明 四川江北县城建委干部

肖鲁樵 四川巴县原县长,县政府巡视员

段恒荣 四川巴县原城乡规划办公室负责人

林 彬 四川涪陵地委办公室秘书

廖文权 四川开县移民办公室主任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邹兆倬(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唐登清(兼),姚炳华(兼)

成 员 黄启新 甘家庆 赵时华 梁清文 张均平 李永跃

长办联络员:赵时华(库区规划处工程师)

生态与环境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侯学煜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学部委员

黄秉维 中科院地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学部委员

组 长 马世骏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副组长 严 恺 河海大学名誉校长,学部委员,教授

孙鸿冰 国家环保局高级工程师

高福晖 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研究员

小组组长 马梅生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席承藩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

专 家 丛善本 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

刘广润 湖北省地矿局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关君蔚 北京林学院系主任,教授

朱建业 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许厚泽 中科院武汉测地所所长,研究员

陈昌笃 北京大学教授

陈德基 长办勘测总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昌哲 林科院林研所防护林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唐永銮 中山大学环科所,教授

夏其发 水利水电科学院抗震所高级工程师

章文才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臧玉祥 国家环保局副处长,工程师

傅抱璞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傅立勋 国家科委环境科技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沈坩卿 水电部水资源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北师大兼职教授

小组组长 方子云 长江水资源保护局高级工程师,武汉水电学院教授

刘建康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学部委员,研究员

专 家 王德铭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瑞玉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刘峻德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及施工系副主任,副教授

陈文辉 江苏省环保局高级工程师

陈吉余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科信 上海市水利局副局长,工程师

陈春槐 水电部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李荣敖 国家环保局副处长,讲师

李景锟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张书农 河海大学教授

高维真 厦门鸳江大学党委书记,副教授

姚榜义 水电部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小组组长 刘培桐 北京师范大学环科所所长,教授

谢家泽 水利水电科学院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

蔡宏道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副理事长

专 家 王如松 中科院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刘一辛 水利水电规划院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昌久 四川省水电厅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逸浓 北京师范大学环科所副教授

陈华癸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学部委员

汪贞慧 国家环保局高级工程师

肖荣炜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郑乃彤 国家环保局副处长,同济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徐 琪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土壤生态室主任

姚炳华 长办库区规划设计处副总工程师,工程师

吴国昌 水电部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

殷学鹏 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吴国昌(兼)

副组长:孙静珉 张林祥 袁弘任

成 员:刘一辛 邹家祥 马霭乃(女) 王儒述 许新宜 王大生 冯子道

吴国平

长办联络员:吴国平(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综合规划与水位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施嘉炀 清华大学教授

崔宗培 水电部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李镇南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马君寿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覃修典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洪庆余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组 长 丁学琦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副组长 何孝体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专 家 王国扬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王继奎 国家计委重点建设协调监督司处长、高级工程师

左东启 河海大学咨询,教授

华士乾 水电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咨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教 授级)

刘兰桂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刘昌久 四川省水电厅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何格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项目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李鉴澄 湖南省水电厅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福厚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罗西北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欧阳华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荣天富 交通部长江航道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张志成 湖北省水利厅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张永平 成都科技大学教授,水资源教研室主任

胡树人 水电部南水北调办公室技术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杨 彪 重庆市三峡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

蔡瑶忠 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魏金石 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调查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慧生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另有13位专家由地质地震专家组、枢纽建筑物专家组、水文专家组、防洪专 家组、 泥沙专家组、航运专家组、电力系统专家组、机电设备专家组、移民专家组、生态与环境专家组、施工专家组、投资估算专家组和综合经济评价专家组等专家组组长担任、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刘兰桂(兼)

成 员 欧阳华 白以昕(女) 唐友一 万兆惠 洛叙六 陈雪英 周惟奕

于文星

长办联络员:洛叙六(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施工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李鹃鼎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

组 长 纪云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杨春桂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专 家 王圣培 水电部科技司副司长,高级工程师

王庭济 水电部第二工程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文伏波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

孔祥千 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哈秋岭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赵福臣 水电部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赵佩钰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梁天佑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咨询,高级工程师

曹宏勋 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曹 新 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红水河龙滩水电站工程副设计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程 山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 匡林生 水电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子锋 水电部西南电力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肖焕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系主任

陈继深 水电部地质勘探机电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陆望程 交通部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工程师

张津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林伯诜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蒋元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

谭靖夷 水电部八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姚俊明(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成 员 王宝忠 陈尚德 吴垂涛 张平新 赵忠琦 陈永岳 汪大彬 闫蜜果

长办联络员:罗承管(施工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投资估算专题论证报告专家名单

组 长 杨睦九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傅洪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专 家 于世中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京办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于伟柯 建设银行投资调查部项目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甘照煦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

王梅地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副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王增光 水电部第七工程局计划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司兆乐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

朱思义 水电部基建司招标定额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李治平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定额预算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吴崇韩 原水电部财务司副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金洪生 水利电力部第十二工程局总经济师

黄谷生 原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施工处副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林邦震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曾 念 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副司长,高级工程师

喻孝健 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李治平(兼)

组 员 曹 敏 黄范昌 宋春霞 冉燕德 张祖泽 陈宏字 陈兰芬 叶 森

卜繁森

长办联络员:章荣晖(施工处主任工程师)

综合经济评价专题论证报告专家名单

组 长 游吉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副组长 李京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 唐仲南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专 家 于景元 航空航天工业部710所副所长,研究员

马庆国 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系副教授

马蔼乃 北京大学遥感所副所长,教授

(女)

王梅地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经济师

王国杨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王克勤 原水电部成都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孔繁涛 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副主任

白拜尔 航空航天工业部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朱成章 能源部综合计划司规划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刘德滋 水利部计划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刘德豫 交通部科技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肇伟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院长,教授

吕靖方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吴以鳌 原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吴崇韩 新力能源投资公司总会计师

邴凤山 能源部科技司处长,高级工程师

李 正 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文治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

李致杰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复生 原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室主任,设计总工程师

杜星堂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传 凯 国家科委三峡科技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何格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项目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刑国江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副研究员

武博山 中国建设银行顾问

陈 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常务董事,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

陈定坤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望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陈求新 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副教授

周之豪 河海大学水电系教授

周明镜 中国航海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周富祥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理论与信息研究组副组长(副局级), 副研究员

张文珠 财政部工交司中央工业处处长,经济师

(女)

杨伟寿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会计师

郑维敏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郑源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高级工程师

钟幼鹏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洛叙六 水利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胡兆意 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高又生 原水电部科技情报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顾永怀 长江轮船总公司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崔 毅 上海海运学院教授,研究员

曹学敏 原水电部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笪宝莲 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高级工程师

(女)

曾 念 能源投资公司计划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郭来喜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黄元镇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覃定超 国家计委国土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喻献焕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傅国伟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储传英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路 南 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董述春 原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女)

魏炳才 水利部财务司副司长,高级会计师

工作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朱成章(兼)

副组长 曹学敏(兼)

成 员 江 帆 周脉玉 刘顺达 杨 亚 陈伟明 邱言文 徐征雄 王克勤

刘家星 陈卫无 葛正翔 孟宪魁 贺秀云

长办联络员:罗泽华(规划处副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86〕15号文件的要求,由四百多位专家和数千名勘测、调查、试验、设计和研究人员参加的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工作已结束,并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

1959年所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订补充报告,都论证并肯定了三峡工程在治理开发长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推荐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

防洪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7500万,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又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历史上洪灾频繁而严重。建国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完成了加高加固堤防土石方30余亿m3,兴建了荆江分洪等分洪工程,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区,修建了丹江口等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库,目前正继续实施1980年制定的以防御1954年类似洪水为目标的平原防洪方案。

上述方案完成后,干流堤防能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其中荆江河段只能防约10年一遇洪水。超过这一标准时,需运用分蓄洪工程,牺牲局部,以保重点。但分蓄洪损失很大,如遇类似1954年洪水,需分蓄洪约500亿m3,淹没农田约1000万亩。特别是荆江河段,采取分蓄洪措施后,也只能勉强通过技城洪峰流量75000-80000m3/s。自1153年以来,宜昌洪峰流量大于80000m3/s的有8次,其中1860和1870年洪水,宜昌洪峰流量分别约为92500和105000m3/s,枝城洪峰流量均在110000m3/s左右。若这一类特大洪水再现,必将在荆江南岸或北岸溃堤,造成大面积农田和城市被冲毁、大量人口死亡的毁灭性灾害。经反复论证,除兴建三峡工程外,尚无其它切实可行的对策。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三峡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1000年一遇和1870年类似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可避免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遇1931、1935、1954年型洪水,可拦洪120-200亿m3,减少中下游淹没农田250-300万亩;并可减轻武汉市的洪水威胁,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 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kw,年发电量840亿kw·h,主要供应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每年可替代煤炭约4000-5000万t。是供华中、华东地区的一个最优电源点。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运输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华东、华中地区工农业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两地区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目前即需从北方调入煤炭,进一步发展火电受到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殆尽,华中地区剩余的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区电力发展规划,从1986年起15年内两地区需新增电力8000万kw,30年内需新增1.7亿kw,按兴建三峡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预测2000年两地区从区外调入的煤炭仍分别达8500万t和4475万t,2015年分别达到1.7亿t和1.15亿t。若不建三峡,煤炭运输将更为困难。

航运方面

据有关方面预测,川江下水运量2030年为5000万t。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t。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至宜昌660km航道上,落差120m,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不修建三峡工程,虽可采取航道整治辅以出川铁路分流,满足5000万t出川运量的要求,但工程量很大,且无法改善川江坡陡流急的现状,万吨级船队不能直达重庆,运输成本也难大幅度降低。

二、推荐的三峡工程方案

在1985-1986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组织水位论证的工作基础上,对正常蓄水位150、l60、170、180m,以及两级开发和“一级开发、分期建设”等三种类型共六个方案进一步论证比较后,推荐“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即坝顶高程185m,一次建成;初期蓄水位156m,最终正常蓄水位175m;移民按统一规划,20年连续移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75m。水电站位于河床溢流坝两侧坝后。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多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位于左岸。

工程总工期18年,其中准备工程3年,从正式开工至第一批机组发电的工期为9年。 三、三峡工程技术上可行

三峡工程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水文、泥沙、地形、地质等,经过几十年来的收集、勘测、整编、分析和审查,比较完整可靠。这次重新论证中,又补充进行了调查、勘测、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对近年来各方面提出的问题和意见,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认为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一)枢纽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峡工程有优良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均可依靠国内力量解决,主要机电设备中除少量需引进外,绝大部分可以立足国内生产制造。

(二)地震和库岸稳定

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定,基岩完整,历史地震活动轻微,经国家地震部门鉴定,坝址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建筑物按Ⅶ度设防。建库后可能产生的诱发地震,估计最高震级为5.5级左右,从最坏的情况估计,假定距坝址最近的九湾溪断层发生6级地震,影响到坝区的最大烈度也不会超过Ⅵ度,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水库库岸基本稳定,经多部门平行调查,干流库岸100万m3以上的大、中型崩塌、滑坡体约140处,其中有22处建库后可能失稳,但距坝址均在26km以远。经计算、实验,即使距大坝最近的新滩滑坡和链子岩危岩体整体滑入库内,坝址处的涌浪最高为2.7m,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由于建库后水面拓宽,水深加大,滑坡对航道的影响较建库前为小。(三)

工程泥沙问题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平均含沙量1.2kg/m3。借鉴三门峡、葛洲坝等工程处理泥沙问题的经验,经过大量现场观测、数学模型计算、模型试验、已建工程的类比分析,工程泥沙问题已基本研究清楚。水库汛期按防洪要求持低水位,以腾空防洪库容并排沙,汛末蓄水至正常蓄水位。采用这种运行方式(俗称“蓄清排浑”),水库有效库容可长期保留。据数学模型计算,防洪库容可保留85%,调节库容可保留90%。库尾和坝区的泥沙淤积,可以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航道、港口和建筑物运行的安全可有保证。如不考虑上游建水库拦沙和调节洪水的有利影响,枢纽运用100年后,重庆市1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约199m,不会影响主要市区。

(四)人防问题

三峡大坝设有大批低高程、大流量的泄水底孔,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也很大,临战前可迅速降低水位运行。加之水库为狭长的河道型,坝下游有40km的狭谷河段限制,据试验,万一大坝遭受核袭击,溃坝损失可限制在沙市以上的局部地区,不致造成两湖平原的毁灭性灾害。

四、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

三峡水库淹没区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田约11万亩),柑桔地7.44万亩,人口7

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46%。推算到2008年,包括人口自然和机械增长、新城镇占地移民等,规划可能需迁安的移民总人数为113.2万人。

三峡水库淹没耕地和农业移民的总量虽大,但分散在沿库岸长达2000km的范围内,分属于19个县(市),淹没耕地占各县耕地的0.15-5.88%。根据调查和初步规划,移民安置区361个乡内,有需要改造的低产地200多万亩,荒山草坡300余万亩,可以改造、开发,用以安置移民;还可以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因地制宜地实行防护,结合当地资源兴办二、三产业等。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是足够的。只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政策,结合库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移民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此外,建议三峡电站发电后,每kw.h电费中提取3厘钱作为库区(含坝区)建设基金,促进库区改变贫困面貌。

目前,库区19个县(市)均已完成了初步的移民规划,并已进行了74项移民工程试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五、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分别组织60多个单位完成的有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论证报告。

建坝引起的水库淹没和河流水文、水力情势的变化是影响生态与环境的基本原因。三峡水库是一座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1.1km,较天然江面宽度增加约一倍。库容系数(总库容与坝址年水量的比值)为0.09,而埃及阿斯旺水库为2,丹江口水库为0.55,因此,三峡水库对河流天然径流的调节不大,水库各月下泄平均流量仅在枯水季节有变化,均在天然流量的变化幅度范围之内。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的综合结论认为,大坝兴建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其中库区移民环境容量是工程决策中比较敏感的制约因素,需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六、工程投资估算

按照我国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的有关政策、规程、规范、定额和1986年末物价水平,估算三峡项目的静态总投资为361.l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为187.7亿元,水库移民投资为110.6亿元,电网的输变电投资为62.8亿元。第一批机组发电前的静态投资为169.2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111.l亿元,移民投资43亿元,输变电投资15.l亿元。经反复研究,这个投资估算数作为综合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可靠的。

七、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

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暂行规定》,进行了工程的综合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按影子价格和10%的社会折现率,对三峡工程本身的投入、产出和早建、晚建、不建三峡工程进行了动态经济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净现值(即产出总现值减投入总现值)为131.2亿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5%。按规定,净现值大于零,或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10%,建设项目是可以接受的。说明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衡量,兴建三峡工程是有利的。对早建(假定1989年开工)、晚建(假定200l年开工)、不建(以其它工程替代)进行了综合分析,成果表明,三峡工程早建方案费用总现值最小,晚建方案费用现值大于早建方案,但小于不建方案。说明三峡工程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二)财务评价

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现行财务价格,分析了三峡工程的获利能力和贷款清偿能力。

根据以电养电的方针和有关规定,设想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包括葛洲坝电站和三峡电站投产后的收入)占64.7%;防洪、航运分摊的投资74.5亿元,豁免本息,由国家基建投资占11.9%;国内贷款109.8亿元,占17.5%,年利率9.35%;国外借款37.l亿元(l0亿美元),年利率8.5%。三峡工程从第12年起机组陆续投产后,本身收益可以基本满足后期工程施工的资金需求,故筹措三峡建设资金的关键是前12年。前12年需要资金180.3亿元,除去自有资金,实际需要筹措的资金总额为153.l亿元,其中国家基建投资22.8亿元,国内贷款76.8亿元,短期债券5.0亿元。

按500kV末端上网电价9.3分kw·h(这一电价是按10%的投资利润率测算的,低于新建水、火电站的电价)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利税率为12.1%,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均为20.6年,即在工程全部竣工后的次年,就可以还清全部贷款和回收全部投资,说明三峡工程在财务上是可行的。(三)国家承受能力分析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仅占工程建设期(1989-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均以1986年不变价计算)0.73%和1.23%,低于宝钢一期工程和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总投资所占份额。所需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消耗量占施工期国内生产总量的0.12%- 0.33%,所需外汇约10亿美元。国家完全有能力承担。

(四)物价上涨对经济评价影响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投入物和产出物均采用影子价格,并以规定的折现率计算出评价的主要指标,物价上涨对评价结论没有影响。

财务评价采用1986年末财务价格,若投入物价格上涨,则电价也同步上涨,因而对财务评价的结论也没有重大影响。据估算,如投资上涨30%,电价需由9.3分/kw·h提高到12分/kw·h,这一电价仍是较低的,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仍基本不变。

八、主要结论

1、三峡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兴建工程经济上合理,财务上也是可行的。

2、三峡工程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从治理开发长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兴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

3、从中下游防洪和华中、华东能源紧缺的需要出发,并考虑尽量避免增加移民安置的困难,三峡工程以早建为宜。

4、建议国家提前对库区投资(每年约1亿元),帮助三峡库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并有利于今后三峡工程兴建时的移民安置。

5、建议尽快审查批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继续抓紧前期工作,开展初步设计工作。

(本文系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1989年重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本《可行性研究》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加拿大国际项目管理集团长江联营公司编制,于1988年6月举行的指导委员会(中国原水利电力部、加拿大、世界银行三方组成)第六次会议审查通过。

一、摘要

(一)中国和长江资源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进行了独立的评价,据此提出了推荐方案,同时,也复核了过去对三峡水利工程所进行的工作。

在过去的十年内,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中国推行了全面的发展计划。这就涉及到解决洪灾和干旱,交通运输阻塞,以及电力严重短缺等问题的重大挑战。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能帮助克服上述问题和促进华中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

从40年代至今,水利电力部所属的机构对长江三峡地段内的水利工程进行了研究;他们集中注意力于防洪、发电和改善重庆至宜昌650km河段的航运。通过对15个可能坝址的鉴定和评价,最后选择了宜昌上游45km西陵峡内的三斗坪作为一个最佳的坝址。

(二)对本工程的需求

防洪:长江中游的富饶平原是工农业发达地区,一向受严重洪水的威胁。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85年起,共发生过200多次严重洪水。目前,中游地区受洪水威胁的居民人数约为1000万人,预期在工程可能生效时将增至1450万人。

三峡水库提供的31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将有效地控制大至1000年一遇的入库洪水,从而

使中游平原地区免遭淹没。

航运:目前,重庆至三峡坝址间的航运受到流速高、航道窄、水流浅和河湾急的阻碍,这些条件限制了驳船和拖船的吨位,同时也约束了运输量。

采用正常蓄水位160m,水库将几乎延伸至重庆,只留下一段河道在一年的部份时间内需单向航行。

电力:为了保持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首先解决其电力短缺,然后再进一步去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及早兴建三峡工程将保证在2000年后即可加以利用。

工程综合效益:三峡工程将为宜昌下游易于受洪水威胁的主要地区提供效益,改善坝址 到重庆间的航运,并为川东、华中和华东联合电力区提供急需的可靠电源。

(三)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和加拿大政府于1984年11月和1985年10月先后签订了两份谅解备忘录,1986年3月,水利电力部表示愿意聘请一家咨询机构,编写一份独立的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从而为中国政府提供一份技术复核文件,以利于中国政府作出决策,并以此作为从国际机构获得资金的基础。水利电力部决定聘请国际复兴和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为顾问。

根据中加合作协议,水利电力部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简称CIDA)于1986年6月聘请加拿大国际项目管理集团--长江联营公司(简称CYJV)进行该项工作。在水利电力部及其所属机构的高级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可行性研究在加拿大和中国两地开展。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在国际金融机构可以接受的基础上,很可靠地确定三峡工程在技 术上、经济上和财务上是否可行。对于每一个比较方案,均考虑了以下这些专题:

1.移民安置;

2.环境问题;

3.泥沙淤积对航运、库容和电厂运行的影响;

4.临时和永久性的航运设施;

5.发电和防洪;

6.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以及全部物资和服务的供应;

7.国内和国外费用的估算;

8.经济论证分析;

(四)可行性研究

1.技术论证

对工程的基本设计数据,包括地质、水文和泥沙,经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复核,已经确认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长办)建议的关于坝址选在三斗坪以及临时和永久性建筑物的基本布置。

三斗坪坝址提供了优质花岗岩地基,其地形便于导流并适合于布置永久建筑物。修筑围堰所需要的材料和混凝土骨料,大部分可得之于永久性建筑物的开挖料。

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是低的。根据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计算,在最大可信地震的情况下,所建议的建筑物将是稳定的。对水库蓄水可能诱发的地震后果也进行了评价,其后果是不显著的。所有现在的和潜在的大型滑坡均经鉴定,那些有活动迹象的正在被监测,没有一个对大坝或水库形成威胁。

通过对各种水位方案的研究,优选的工程总体布置保持不变。拦河大坝的中部为溢流坝,两侧为电站厂房坝段,每一个厂房坝段的下游紧接发电厂房。为了便于航运,在大坝北侧的左岸设一临时船闸和双线五级连续阶梯式船闸。

在施工方面,建议分三个阶段进行导流,第一阶段,围往中堡岛和右河槽,以便修筑纵向混凝土围堰和导流明渠。第二阶段,为了建造左岸发电厂房和溢流坝,在主河槽修筑围堰,使江水流经导流明渠。第三阶段,在右岸导流明渠修建碾压混凝土围堰,让江水流经溢流坝内的临时泄水道。这样,在进行右岸发电厂房修建的同时,水库可以部分蓄水,使左岸发电厂房得以运行。

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确认了所有永久性和临时性建筑物的选择和总体布置,然而,在复核了发电厂房和溢流坝之后,提出了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可以降低费用,对工程有利。本报告建议,把发电机组从乃台减少到22台。由于机组较少,厂房将被缩短,可留出地位在中

央河槽部位增加另外的4个溢流坝坝段。溢流坝泄洪容量的增加将改进工程的安全,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增加可利用的防洪库容。

2.施工进度

最关键的项目是:

一期:开挖导流明渠29个月;

二期:修建围堰和基坑抽水11个月,溢流坝和厂房坝段的坝基开挖和混凝土浇筑45个月;

三期:完成碾压混凝土围堰4个月。

从本工程的规模、复杂性和建设工期出发,有效的工程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平行活动和相互有关的合同,因此,需要有一个权力集中的工程管理机构进行仔细的规划和监督。这个机构应能果断决策并能贯彻实施。

3.经济费用评价

工程的总费用和包括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减轻环境影响、输电、运行和维修等费用。各比较方案的费用见表1。

表: 各比较方案经济费用① 单位:百万元

正常蓄水位/防洪限制水位 工程建设

费用② 输电费

用③ 移民安

置费用 减轻环境

影响费用 所有运行和 维修费用 总计

150/130 8062 36 2967 175 442 12182

160/140④ 8176 610 4045 194 492 13517

170/145 8291 646 5803 224 536 17238

180/150 8405 717 7281 536 585 17238

注:①经济价值是以10%的折现率折算到1987年年中的价值;

②坝顶高程为185m;

③在有三峡情况下增加的系统费用;④推荐方案。

三斗坪全部工程费用是按承包商的方式估算而定。为便于以下的评价,这些估算是以财务价格和经济价格两种标准计算的。相比之下,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对长办基本方案的财务费用的估算,比长办自己估算的高6.5%。

4.经济效益评估

防洪:三峡工程将减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洪水灾害。防洪效益用三峡工程建成后所减少的损失来确定。下游受洪灾威胁的地区有20000km2,其中10400 km2为耕地。目前,受威胁的人口为1000万人。

即使没有计入人民的生命损失,防洪效益也是巨大的。

航运:三峡工程形成的水库将改善宜昌至重庆段的航运。水运运费将降低,水运系统的能力将增加。航运效益是相当于通过长江上游走廊的货运和客运费用的降低部分。

电力:三峡工程效益的主要部分来自发电。水利电力部已确定川东、华中和华东三地区为用电潜在市场。预测到2010年,上述用电区的总需电容量为12280万kW。届时,三峡工程的容量在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低于14%,将与系统完全联成一体。

5.其他方面

泥沙淤积:多年来,对泥沙问题已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借鉴了中国其它水库采用的控制泥沙淤积的成功策略。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复核了这些成果,认为它们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此外,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研制了一个独立的数学模型,用不同的方法核对中国的研究成果,结果极为吻合,因而确认了中国成果的基本的适用性。中国的成果表明:

(1)水库的泥沙淤积状况在大约100年时将达到平衡。那时90%的水库有效库容仍可 使用;

(2)坝址处的泥沙淤积不会严重干扰航运和发电运行。但是,船闸的上游和下游引航道可能需要疏浚;

(3)水库常年回水区的航运条件将得到改善,为了在枯水季节,保持3m深的航道,将需要在重庆附近进行某些河道整治和疏浚工作;

(4)水库运行30年之后,葛州坝下游可能出现深达1.7m的河床冲刷。可能需要修建丁坝或采取其他结构措施以保持葛州坝船闸槛上有合适的水深。

环境:三峡工程库容不太大,对自然水流状况的影响有限。其季调节库容仅为平均年径流量的2.6%。因此,对下游流量的改变很小而且历时很短。此外,工程将影响的地区在若干世纪以来已被人类高度开发利用。这些地区现存的未被破环的自然环境极少,因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般说来将是不太重要的。

为开发三峡工程实施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将提供制定长江流域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机会,这一规划包括在总的工程管理组织中建立环境部门。

在复核了三峡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后,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得出结论,认为在拟定并执行减轻环境影响和监测计划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

移民安置:根据选择的不同正常蓄水位,三峡水库库区的移民安置人数为55~120万人,相应的移民费用为工程总费用的30~46%。中国政府的意向是,移民安置计划不仅仅是赔偿的计划,而应是积极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使移入人民和安置区的老居民两方都受益。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的规模及其复杂的程度需要建立更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移民安置规划和财务管理。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推荐方案的移民费用估计为83亿元,相当于工程总费用的1/3。

假如财源和组织机构能及时解决,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结论认为,正常蓄水位为150m和160m的移民安置是可行的,但还不能完全肯定更高蓄水位时移民安置的可行性。

6.比较方案评价和推荐方案的选择在规定的水库水位范围内,对大量的比较方案进行了评价。最优的组合方案是根据净效益现值,移民安置对社会的影响,环境问题等非货币因素,以及将来在费用和效益方面的不确定性来选定的。

(1)工程任务:

下游地区防洪,100年一遇洪水,荆江分洪区不分洪,沙市水位不超44.5m高程。1000年一

遇洪水,荆江分洪区分洪,沙市水位超过45.0m高程。

(2)装机容量:

库区防洪,高程160m,大坝附近为50年一遇洪水;水库上游部分为20年一遇洪 水;

高程181m,1700年一遇洪水。

总装机容量16750MW(1675万kW);

长期多年平均年电能76.2TWh(762亿kW·h);

库区改善航运的距离500~600km;

淹没耕地30万亩(20000公顷);

需要迁移安置到182m高程以上的受影响人口72.7万人;

需要迁建的道路和公路长度650km;

受影响的县城11个;

受影响的集镇104个。

(3)主体建筑物和设施:

混凝土重力坝,电站厂房坝段和溢流坝;

坝顶高程185m;

岩基以上坝高175m;

坝顶长度2150m;

泄洪深孔及弧门27~7m宽×9m高;

溢流孔及平板门26~8m宽×20m高;

发电厂房:其中左厂房11台机组×761MW (76.1万kW),右厂房11台机组× 761Mw (76.1万kW);

水轮机最低水头时出力650MW(65万kW);

发电机额定容量:功率因数0.9时为845MVA(84.5万kV·A);

主变压器:3个单相/组;

开关站:500kV(50万V)金属外包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SF6GIS); 输电:12回,500kV (50万V)交流;

临时通航船闸:单级,最大升高33m;

永久通航船闸:双向五级连续阶梯式船闸,每级升高20m。

(4)施工工程量:

挖方8710万立方米;

填方(土和石)3410万立方米;

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2530万立方米;

钢筋29万吨;

结构钢21万吨;

总工期18年;

从开工到开始发电140个月。

(5)人力要求:

施工、制造和材料供应共需人力(不包括移民安置)92.4万人一年。

7.经济和财务分析推荐方案的净经济效益是65.14亿元,这说明了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很有吸引力的,应该尽可能快地兴建。计算工程效益所采用的现值是按折现率为10%,折算到1987年年中的水平。

经济分析中不包括利息和通货膨胀。

荐方案效益和费用相当的折现率是15%。此外表明,本工程是1990~2007年华东和华中最低费用扩大电源顺序方案的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即使考虑了施工期长的因素,本工程仍比燃煤火力发电更有吸引力。

工程费用和效益的风险分析表明,尽管在18年内如期完成存在着风险,但对于折现率采用10%,工程的经济可行性仍是可靠的,未来的净效益仍将可能比本报告所述及的更高。 对推荐方案亦进行了财务分析。按1987年年中的价值,工程总费用不变价为246亿元。本报告建议,在工程基本费用中,至少有18%是外资,用于进口中国目前没有的新设备和

新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对于18年施工工期的如期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8.工程筹资

本工程在防洪和发电方面是经济上最低费用的方案。工程收益按华中电网1987年的平均收 益5.2分/kW·h是可以筹集到资金的。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收益率为8.9%。这意味着,按 华中电网1987年的平均收益率,如若借款的实际平均利率高达8.9呢,工程运行单位是有 能力借钱来修建本工程的。此外还可以注意到,如发电收益增加到6.2分/kW·h或8.2分 /kW·h则财务收益率将分别达到10.16%或12.18%。

研究了两种工程筹资方案。分析表明,不管资金是筹自优惠的贷款或是商业贷款,随着收入的升值,工程能很快付清全部债务。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假定在工程的使用期间,收入将不断升值。

二、 结论和建议

本可行性研究在总体的基础上,以国际通用的观点,复核并分析了整个工程项目的费用。效益和其他影响。本研究报告还寻求说明指导委员会所关心的问题。该指导委员会系由中国水利电力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和世界银行以及中国和国际专家组组成。

(一)结论

1.总的结论

(1)三峡水利工程是一个解决防洪和改善长江航运的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并将是一个新的重要的水力可再生能源基地。没有一个现实可行的替代方案能对长江中下游起到同等的防洪作用。

(2)本工程的推荐方案是可行的,财务上是有利的,是最低费用扩展电源方案的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主要的工程效益来自防洪和发电。航运有实际的效益,但其数量较小。没有替代方案能够提供与三峡工程相等的效益。本工程推荐方案的费用和效益相等的折现率为15%。

(4)本工程的建设可以在开工后的第11年零8个月开始发电投入运行, 18年全部建成。按1987年年中的价值,工程总费用不变价为246亿元。计入物价上涨但不计施工期的

利息,工程总费用时价为396亿元。

(5)开工以前将需要在早期建立一个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并采用现代的管理技术。

(6)所有施工活动都是常规的,但规模巨大,有某些项目超过了中国和世界的经验水平。

为了最大可能地达到进度和预算的目标,将需要外国的供应和联合参与建设。

(7)工程收入按华中电网1987年的平均收益5.2分/kW·h考虑,财务收益率将为8.9%。如果收益为6.2分/kW·h或8.2分/kW·h,则财务收益率将分别达10.16%或12.18%。筹资方案的研究表明,随着收益升值,不论资金是来自优惠的贷款或是商业贷款,本工程都能很快付清全部债务。

(8)根据选用的不同正常蓄水位,三峡库区需要移民安置的人数为55~120万人,相应的移民安置费用占工程总费用的30~46%。在受影响的居民中,城市人口超过一半,实际的移民工作将是空前的。移民安置规划已经在地方和中央级进行编制并已按照共同商定的移民安置准则进行了评价。对更高蓄水位方案的移民安置的可行性则不能充分肯定,如果在进一步规划过程中,对增加土地或就业机会能有足够的证实,则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9)当正常蓄水位低于175m和防洪限制水位低于145m时,泥沙问题被认为是可以处理的。

(10)在建议的减轻环境影响和监测计划得以实施的情况下,本工程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三峡工程总的环境影响比起其他替代方案的影响要小得多。

(11)当三峡工程所生产的电力可供利用时,将被华中和华东电网增长的电力需求所吸收。本工程发电容量1675万kW将于2010年被吸收,届时它将占系统总容量的不到14%。

(12)在可预见的经济条件下,尽快兴建本工程所得到的货币收益大于基本建设费用的折现率可高达15%。

2.推荐方案选择

(1)在正常蓄水位150~180m之间和防洪限制水位130~155m之间,共研究了51个方案。把移民安置考虑在内,最优的方案是正常蓄水位160m和防洪限制水位140m。发电

航运消落限制水位对工程的优化影响微小。

(2)根据最大的净效益现值的准则,对可行性研究职权范围规定的各种正常蓄水位优选的水位组合方案如下:

正常蓄水位(m) 防洪限制水位(m) 净效益(百万元)

150 130 6011

160 ① 140 6514

170 145 6324

180② 150 6066

注:①推荐方案;

②泥沙淤积和洪水淹没问题尚未经证实。

应该指出:

当正常蓄水位高于推荐方案时,费用的增值超过效益的增值。

优选的水位组合方案是根据现有的资料和估算而选定的,如果在详细设计阶段有新的资料可资利用时,情况可能会有变化。

(3)本工程的推荐方案是在经济的基础上选定的,选择时还考虑了移民安置、环境,防洪和航运等方面的任务。

(4)风险分析指出,未来发电效益的增长将大于费用的增长,因此能够期望本工程的净效益将高于现在所提出的结果,这将保证在发生不利的不可预见费用情况下的本工程的可行性。

3.详细结论

(1)肯定了长办所建议的坝址选择以及临时和永久建筑物的基本布置。

(2)替代的水库库址或其他方案,不能提供相等的防洪效益。

(3)本工程的设计基本资料,包括地质、水文和泥沙等,完全满足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需要。

(4)坝址地基显示了优良的岩石和地形条件。有施工建筑材料可资利用,本地区地震

活动是低的。沿水库周围的岸坡稳定和可能的渗漏已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不是一个问题。

(5)流量的观测记录历时长久,质量良好。将来上游水库的调节作用,将为三峡工程增加保证电能从而增加效益。为了可行性分析,肯定了最大可能洪水的估算。

(6)根据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的独立分析和自行研制的数学模型,肯定了中国方面所进行的泥沙淤积预测成果,大部分调节库容,约占90%,可无限期地保持下去。泥沙淤积对电厂运行或船闸通航影响很小,下游河床的刷深可以控制,下游泥沙淤积的减少对河流地貌没有显著影响。

(7)年防洪效益将随经济的增长而每年逐步提高。由于洪水的出现是随机的,因此在工程完成后,实际的防洪效益将随洪水的发生的情况而变化。

(8)建议的航运设施是合适的。为临时或永久通航设置升船机,目前在经济上没有得到证实。

(9)在选用的折现率为10%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的最低费用扩大计划包括了三峡工程在内。

(10)三峡工程联入华中和华东500kv电力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从三峡工程输出电力的最经济的方案是:

500kV交流输电线12回;

交直流混合系统,包括500kv交流输电线8回和直流输送300万kW。

(二)建议

加拿大长江联营公司建议:

1.推荐的三峡工程应该早日兴建。

2.本工程需要的准备工作中应继续进行环境和移民安置的进一步规划。

3.负责本工程总体开发和工程实施的总的组织机构,应立即建立。鉴于移民安置的规模和复杂性需要建立独立的组织机构,负责有关移民安置的规划、执行、经济开发、和工程建筑物以及环境方面的监测与减轻影响措施的执行。工程和移民安置机构之间共同密切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4.在工程开工以前应尽可能早地建立有相当权威的工程机构以进行最终设计。采购和建筑物施工。必须采用国际上大的工程项目通用的现代管理技术,以便设计。采购和施工得到合适的协调。

.在能预见本工程可以获得批准时,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应尽早开始。这可能使工程完工日期提前达一年。

6.在最终设计阶段,对某些可能增加工程净效益的重要课题,应予以详细复核。这将需要对泥沙淤积、航运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补充研究。

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钱正英 水利电力部部长

副组长 陆佑楣 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兼技术总负责人)

潘家铮 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高级工程师

成 员 (兼秘书长)

陈庚仪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主任,高级工程师

成 员 (兼副秘书长)

黄友若 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 史大帧 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杨振怀 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娄溥礼 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苏哲文 水利电力部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魏廷争 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沈根才 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徐乾清 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地质地震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陈宗基 中科院学部委员

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一级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贾福海 中科院学部委员

地矿部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原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局 总工程师

组 长 戴广秀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副总工程师

副组长 李 坪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 王思敬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姜国杰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胡海涛 地矿部环境地质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专 家 许 兵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孙广忠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朱建业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刘广润 湖北省地矿局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李元亮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余永良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处长,高级工程师

杨光庆 地矿部物化探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肖楠森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

陈德基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勘测,总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勘测科研所所长

张兴仁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

张咸恭 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张倬元 成都地质学院院长,教授

林邦宸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三峡办公室副主任

俞克礼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咨询,高级工程师

徐煜坚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新构造研究室主任

梅世蓉 国家地震局分析屯心研究员,主任

谭周地 长春地质学院教授,工程地质研究室主任

地质地震专家组工作组名单

组 长 刘效黎(女)(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勘测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成 员 陈德基 俞克礼 曾昭民 汪雍熙 楚占昌 郭希哲 魏希侃

长办联络员:陈德基(勘测总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枢纽建筑物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张光斗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昌龄 水利电力部咨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黄文熙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宗基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 组 长 李浩钧 水利电力部水电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专 家 王三一 水利电力部中南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王宏硕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

许百立 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邵长城 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严庆权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沈德民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道周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椿庭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郑顺伟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林景铭 水利电力部西北勘测设计院设计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须清华 水利电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高伟刚 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柴挺生 水利电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风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夏颂佑 河海大学教授,水工结构教研室主任

曹楚生 水利电力部天津勘坝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张定邦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赵佩钰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赵振民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汪景琦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涂启明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霍永基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李鸿民 国家人防办公室参谋

殷之书 总参工程兵部顾问,科技委副主任,教授

曾惠泉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副研究员

陈志林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副研究员

工作组名单

组 长:袁玖(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成 员:胡汉林 朱经祥 崔志豪 陈学敏 刘汉忠 钱锁明 吕晓民

长办联络员:胡汉林(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枢纽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水文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刘光文 河海大学水资源水文系名誉系主任,教授

陶诗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谢家泽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教授

组 长 陈家瑜 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咨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高级工程 副组长 陈志恺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专 家 叶永毅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高级工程师

叶守泽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

丛树铮 河海大学水资源水文系系主任,教授

刘一辛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春蓁 水利电力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时文生 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吴正平 水利电力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金光炎 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赵珂经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咨询委员,高级工程师

顾传智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章 淹 北京气象学院教授

廖 松 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

水文专家组工作组名单

组 长:滕炜芬(女)(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规划处高级工程师)

成 员:黄永泽、孙济良、乐嘉祥、 沈如泉

长办联络员:时文生(水文局高级工程师)

防洪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冯 寅 水利电力部高级工程师

李镇南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陆钦侃 水利电力部科技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组 长 徐乾清 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吴以鳌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专 家(按姓氏笔划)

上官长君 国家计委农林水利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咸成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方宗岱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刘昌久 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善建 国家计委国土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华士乾 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咨询,高级工程师

朱承中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朱惠琴 水利电力部计划司高级工程师

何孝俅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技术咨询,高级工程师

吴国昌 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李健生 水利电力部水利管理司司长

李鉴澄 湖南省水利水电厅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陈志恺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陈清濂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张 英 水利电力部水利管理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柯礼聃 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胡廷洪 安徽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欧兴华 重庆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漆宗明 重庆市城乡建筑管理委员会主任工程师

重庆市三峡办公室副主任(兼)

鲁化南 湖北省水利厅主任工程师,工程师

戴熙畴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陈清濂(兼)

成 员:李坤刚 宋乃公 方正 郭景泰

长办联络员:谭培伦(规划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泥沙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严 恺 河海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 院学部委员中科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钱 宁 中科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张瑞瑾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名誉院长

杨贤溢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石 衡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顾问,高级工程师

组 长 林秉南 水利水电科学院咨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 副组长 窦国仁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谢鉴衡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

专 家 丁联臻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万兆惠 水利水电科学院泥沙所高级工程师

王士毅 长江航道局一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作高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副主任,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 师,高级工程师

王绍成 重庆交通学院教授

王锦生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龙毓骞 黄河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

华国祥 成都科技大学教授

刘建民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技术顾问,研究员

杜国翰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沈淦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陈济生 长江科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李保如 黄委会高级工程师

周耀庭 河海大学水利所副教授

荣天富 长江航道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张 仁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泥沙研究室主任

张启舜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高博文 水利电力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司高级工程师

唐日长 长办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邢祥荣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惠遇甲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

韩其为 水利水电科学院泥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黄宣伟 水利电力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戴定忠 水利部科技司副司长,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戴定忠(兼)

副组长:张启舜(兼)

成 员:张 仁 韩其为 潘庆桑 陈志轩 张光树 吴仁初 马翠颜(女)

朱光裕(女) 谭文洪 闵宇翔

长办联络员:潘庆桑(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航运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石 衡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顾问,高级工程师

组 长 张 奇 交通部内河运输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曹楚生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作高 交通部三峡航运办公室副主任,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专 家 马希德 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航运开发建设委员会顾问

王俊生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枢纽设计处高级工程师

王祖华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冉毅泉 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副总船长

刘书伦 交通部内河运输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颂尧 三峡开发总公司(筹)技术咨询

朱健章 重庆河运学校副教授

李占魁 交通部计划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宏肖 长江航道局重庆航道分局高级工程师

何兴赞 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

毕庶绩 长江航务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邹觉新 交通部基建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岑毅生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

张德洪 交通部科技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周凝豹 长江轮船总公司副主任,船长

荣天富 长江船道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须清华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高伟刚 水电部上海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梁应辰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曾庆华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喻献焕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董士镛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杨 彪 重庆市人民政府三峡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蔡志长 河海大学教授,水道教研室主任

工作组名单

组 长:王作高(兼) 董士镛(兼)

副组长:王寿昌 毕庶绩 嵇德平

成 员:宋维邦 朱光裕 万晓文 杨树忠 胡锡运 金道成

长办联络员:姚聆泉(规划处高级工程师)

交通部联络员:吴仁初(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工程师) 电力系统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毛鹤年 水电部电机学会理事长

高景德 清华大学校长

组 长 沈根才 水电部副总工程师

副组长 陈汉章 电力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专 家 丁功扬 电力规划设计院副处长

王平洋 电力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

王锡凡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朱天游 中南电力设计院室主任

伍宏中 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

吕崇朴 上海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张 奔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何大愚 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李 正 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所长 沈克昌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处长 杜星堂 水电部计划司副总工程师 陈定坤 水电部计划司高级工程师 陈哲民 中南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陈德裕 水电部科技司高级工程师 胡道济 水电部科技司高级工程师 孙百城 华中电管局高级工程师 赵可锋 华东电力设计院副院长 赵晋元 电力规划设计院处长

俞祖寿 电力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郑源春 水电部计划司高级工程师 徐博文 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相年德 清华大学副教授 程学敏 水电部外事司咨询 覃修典 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

楼家法 机械委西安高压研究所咨询 雷衍鸿 电力规划设计院技委会委员 蔡瑶忠 华南电网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解广润 武汉水电学院教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丁功扬(兼)

副组长 朱天游(兼)

成 员 邓国柱 叶运良 白来庆 刘家麒 赵永华 俞 震 典桂贤(女)

纪 雯(女) 向 明 朱家骝 孙寿广 李布声 李 克

邵建雄 张征考 陈求新 郑美特 周立生 袁逸群 殷威扬 俞敦耀

长办联络员:袁逸群(机电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机电设备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陆燕荪 国家机械委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组 长 沈维义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施作沪 机械工业委员会电器局高级工程师

国务院三峡重大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王 冰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专 家 于开泉 水电部情报研究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华东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恒善 机械委东方电机厂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白铁英 水电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刘光宁 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燕生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曲述曾 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张德平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吕崇朴 水电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朱仁堪 机械委东方电机厂顾问,高级工程师

朱英浩 沈阳变压器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孙凤鸣 机械委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副经理,工程师

孙如瑛 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国务院三峡重大装备领导 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吴竞昌 水电部生产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吴培豪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吴鸿寿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机电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沙锡林 水电部三峡工程重大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杜 同 四川工业学院原院长,教授

李志云 水电部富春江水工机械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李维藩 水电部生产司水电处副处长,工程师

李翼民 国家机械委科技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青长庚 水电部昆明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罗 汀 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周庆昌 水电部生产司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周仲民 东北输变电设备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饶芳权 机械委东方电机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姚抚城 水电部科技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高 鹏 机械委电器局副处长,工程师

梁维燕 哈尔滨电机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梅祖彦 清华大学教授

程良骏 华中工学院教授

程海峰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机电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升船机及金属结构组长

李毓芬 水电部科技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王作高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副主任、水规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欧阳金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处长,高级工程师

专 家

牛智仁 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王既民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冯子佩 机械委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包纲鉴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沈光逵 机械委重型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

沈德民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 岳 机械委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李思敏 机械委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杨自薰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陆景孝 广西电力局设计院工程师

赵 俊 广西电力局副总工程师,广西电力局设计院代院长

俞良正 清海大学工民建系教授

柳丕彬 国家科委工业技术局处长

胡宗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柴扬业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研究所船舶部主任,副研究员

曹 昌 第二重型机器厂副总工程师

潘劲军 洛阳矿山机器厂总设计师

魏彤云 船舶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沙锡林(兼)

副 组 长:吴培豪(兼)、沈德民(兼)

成 员:王福源 史毓珍(女) 张志宏 张定洪 宋立人 李学中 李肇庚

何金声 庞金龙 林洲兰(女) 顾景芳(女) 刘永昌 黄贤鉴

长办联络员:黄源芳(机电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田泳源(枢纽处高级工程师)

国家机械委联络员:肖清华(重大装备办工程师)

宋其水(电器局助理工程师)

电子部联络员:赵珊(科技局工程师)

移民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邵 治 财政部农财司原副司长

国务院三峡地区开发办公室顾问

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组 长 张 岳 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副局长,研究员

副组长 刘德涵 中国城市规划院经济所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

杨启声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

林 仙 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移民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水电部 长办副总工程师

专 家 尤联元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冯运汉 湖北省宜昌地区原副专员,行署副专员级调研员。

付秀堂 长办库区规划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朱代忠 湖北省民政厅移民处处长

李玉光 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长春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级工程师

李雨普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张孝存 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吴隆文 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计划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胡治邑 四川省国土局移民办公室主任,建筑工程师

宫家和 四川涪陵地区原地委副书记,副专员

姚炳华 长办水库处副总工程师,工程师

钱 铭 国家土地管理局总工程师

浦汉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区域生态副研究员

陈材倜 四川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建筑工程师

唐登清 长办库区规划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唐章锦 四川省万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焦成斌 四川省国土局局长

蒋永清 万县市人民政府市长,工程师

魏金石 国家科委工业技术局调研员,高级工程师

魏学完 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水库科副科长,高级工程师

颜钟一 湖北宜昌市副市长,建筑高级工程师

蔡运龙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移民专题论证报告代表名单

代 表 王光才 湖北省宜昌县副县长

刘大双 湖北宜昌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移民办公室党组书记

向政清 湖北秭归县副县长,公路桥梁工程师

吴志国 秭归县移民局局长,水电工程助理工程师

沈大新 湖北兴山县移民办公室干部

钟泰林 湖北巴东县副县长

谭绍鼎 湖北省巴东县移民局局长

郑志康 湖北省民政厅移民处副科长

刘立克 湖北宜昌地区行署移民办公室副科长

姜福纯 四川万县行署副专员,土建工程师

周叔权 四川万县地区移民办公室主任

李 倩 四川万县市移民局局长,电机工程师

林德才 四川万县市移民局副局长,土建助理工程师

王元学 四川巫山县副县长

熊道永 四川巫山县移民局局长

王汉清 四川奉节县移民局局长

吴启信 四川万县移民局副局长

王 行 四川云阳县副县长

王继宜 四川云阳县移民局局长

沈明涛 四川忠县原副县长,县政府顾问

贺学忠 四川忠县移民局副局长,测绘工程师

彭贤胜 四川开县计委副主任

彭丕荣 四川开县计委干部

金生刚 四川万县行署办公室秘书

王天义 四川涪陵市副市长

谢旭仁 四川涪陵地区移民局局长,党组书记

罗 敏 四川涪陵市移民局副局长

陶红星 四川丰都县县委副书记

扈中星 四川丰都县计委副主任,移民局局长

谭登禄 四川石柱县原县长,县人大副主任

刘克俭 巫溪县移民办公室主任

刘俊林 四川石柱县计委副主任,县移民局局长

郎以学 四川武隆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王代余 四川武隆县移民办公室干部

谭连兴 长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固之 长寿县城建局原副局长

李开翔 长寿县建委副主任

杨 彪 重庆市政府三峡办副主任

彭树光 重庆市南岸区林业管理站站长

唐大兴 四川江北县原县长,副书记,县政府巡视员

代清明 四川江北县城建委干部

肖鲁樵 四川巴县原县长,县政府巡视员

段恒荣 四川巴县原城乡规划办公室负责人

林 彬 四川涪陵地委办公室秘书

廖文权 四川开县移民办公室主任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邹兆倬(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唐登清(兼),姚炳华(兼)

成 员 黄启新 甘家庆 赵时华 梁清文 张均平 李永跃

长办联络员:赵时华(库区规划处工程师)

生态与环境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侯学煜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学部委员

黄秉维 中科院地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学部委员

组 长 马世骏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副组长 严 恺 河海大学名誉校长,学部委员,教授

孙鸿冰 国家环保局高级工程师

高福晖 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研究员

小组组长 马梅生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席承藩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

专 家 丛善本 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

刘广润 湖北省地矿局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关君蔚 北京林学院系主任,教授

朱建业 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许厚泽 中科院武汉测地所所长,研究员

陈昌笃 北京大学教授

陈德基 长办勘测总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昌哲 林科院林研所防护林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唐永銮 中山大学环科所,教授

夏其发 水利水电科学院抗震所高级工程师

章文才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臧玉祥 国家环保局副处长,工程师

傅抱璞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傅立勋 国家科委环境科技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沈坩卿 水电部水资源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北师大兼职教授

小组组长 方子云 长江水资源保护局高级工程师,武汉水电学院教授

刘建康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学部委员,研究员

专 家 王德铭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瑞玉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刘峻德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及施工系副主任,副教授

陈文辉 江苏省环保局高级工程师

陈吉余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科信 上海市水利局副局长,工程师

陈春槐 水电部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李荣敖 国家环保局副处长,讲师

李景锟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张书农 河海大学教授

高维真 厦门鸳江大学党委书记,副教授

姚榜义 水电部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小组组长 刘培桐 北京师范大学环科所所长,教授

谢家泽 水利水电科学院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

蔡宏道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副理事长

专 家 王如松 中科院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刘一辛 水利水电规划院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昌久 四川省水电厅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逸浓 北京师范大学环科所副教授

陈华癸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学部委员

汪贞慧 国家环保局高级工程师

肖荣炜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郑乃彤 国家环保局副处长,同济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徐 琪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土壤生态室主任

姚炳华 长办库区规划设计处副总工程师,工程师

吴国昌 水电部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

殷学鹏 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吴国昌(兼)

副组长:孙静珉 张林祥 袁弘任

成 员:刘一辛 邹家祥 马霭乃(女) 王儒述 许新宜 王大生 冯子道

吴国平

长办联络员:吴国平(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综合规划与水位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施嘉炀 清华大学教授

崔宗培 水电部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李镇南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马君寿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覃修典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洪庆余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组 长 丁学琦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副组长 何孝体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专 家 王国扬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王继奎 国家计委重点建设协调监督司处长、高级工程师

左东启 河海大学咨询,教授

华士乾 水电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咨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教 授级)

刘兰桂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刘昌久 四川省水电厅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何格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项目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李鉴澄 湖南省水电厅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福厚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罗西北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欧阳华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荣天富 交通部长江航道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张志成 湖北省水利厅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张永平 成都科技大学教授,水资源教研室主任

胡树人 水电部南水北调办公室技术咨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杨 彪 重庆市三峡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

蔡瑶忠 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魏金石 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调查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慧生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另有13位专家由地质地震专家组、枢纽建筑物专家组、水文专家组、防洪专 家组、 泥沙专家组、航运专家组、电力系统专家组、机电设备专家组、移民专家组、生态与环境专家组、施工专家组、投资估算专家组和综合经济评价专家组等专家组组长担任、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刘兰桂(兼)

成 员 欧阳华 白以昕(女) 唐友一 万兆惠 洛叙六 陈雪英 周惟奕

于文星

长办联络员:洛叙六(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施工专题论证报告顾问、专家名单

顾 问 李鹃鼎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

组 长 纪云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杨春桂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专 家 王圣培 水电部科技司副司长,高级工程师

王庭济 水电部第二工程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文伏波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

孔祥千 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哈秋岭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赵福臣 水电部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赵佩钰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梁天佑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咨询,高级工程师

曹宏勋 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曹 新 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红水河龙滩水电站工程副设计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程 山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 匡林生 水电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子锋 水电部西南电力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肖焕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系主任

陈继深 水电部地质勘探机电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陆望程 交通部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工程师

张津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林伯诜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蒋元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

谭靖夷 水电部八局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姚俊明(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成 员 王宝忠 陈尚德 吴垂涛 张平新 赵忠琦 陈永岳 汪大彬 闫蜜果

长办联络员:罗承管(施工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投资估算专题论证报告专家名单

组 长 杨睦九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傅洪生 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专 家 于世中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京办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于伟柯 建设银行投资调查部项目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甘照煦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

王梅地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副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王增光 水电部第七工程局计划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司兆乐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

朱思义 水电部基建司招标定额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李治平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定额预算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吴崇韩 原水电部财务司副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金洪生 水利电力部第十二工程局总经济师

黄谷生 原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施工处副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林邦震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曾 念 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副司长,高级工程师

喻孝健 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工程师

工作组名单

组 长 李治平(兼)

组 员 曹 敏 黄范昌 宋春霞 冉燕德 张祖泽 陈宏字 陈兰芬 叶 森

卜繁森

长办联络员:章荣晖(施工处主任工程师)

综合经济评价专题论证报告专家名单

组 长 游吉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副组长 李京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 唐仲南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专 家 于景元 航空航天工业部710所副所长,研究员

马庆国 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系副教授

马蔼乃 北京大学遥感所副所长,教授

(女)

王梅地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经济师

王国杨 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王克勤 原水电部成都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孔繁涛 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副主任

白拜尔 航空航天工业部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朱成章 能源部综合计划司规划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刘德滋 水利部计划司咨询,高级工程师

刘德豫 交通部科技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肇伟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院长,教授

吕靖方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 吴以鳌 原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咨询,高级工程师

吴崇韩 新力能源投资公司总会计师

邴凤山 能源部科技司处长,高级工程师

李 正 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文治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

李致杰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复生 原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室主任,设计总工程师

杜星堂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

传 凯 国家科委三峡科技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何格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项目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刑国江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副研究员

武博山 中国建设银行顾问

陈 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常务董事,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

陈定坤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陈望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陈求新 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副教授

周之豪 河海大学水电系教授

周明镜 中国航海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周富祥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理论与信息研究组副组长(副局级), 副研究员

张文珠 财政部工交司中央工业处处长,经济师

(女)

杨伟寿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会计师

郑维敏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郑源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高级工程师

钟幼鹏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洛叙六 水利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胡兆意 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高又生 原水电部科技情报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顾永怀 长江轮船总公司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崔 毅 上海海运学院教授,研究员

曹学敏 原水电部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笪宝莲 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高级工程师

(女)

曾 念 能源投资公司计划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郭来喜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黄元镇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覃定超 国家计委国土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喻献焕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傅国伟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储传英 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路 南 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董述春 原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女)

魏炳才 水利部财务司副司长,高级会计师

工作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朱成章(兼)

副组长 曹学敏(兼)

成 员 江 帆 周脉玉 刘顺达 杨 亚 陈伟明 邱言文 徐征雄 王克勤

刘家星 陈卫无 葛正翔 孟宪魁 贺秀云

长办联络员:罗泽华(规划处副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相关文章

  •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10修改)
  • [时效性]:已被修正[发文字号]:水利部令第39号[颁布日期]:2010-03-12[生效日期]:2003-07-15[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水利部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3年6月2日水利部令第19号公布 根据20 ...查看


  • 三峡工程建设大事记
  • 三峡工程建设大事记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最早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32 ...查看


  • 采砂许可申请书
  • 采砂许可申请书 申请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申请人姓名: 年 月 日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制 申请须知 一.必须严格遵守<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二.申请采砂的,应按每艘采砂船各填 ...查看


  • 项目投资决策
  • 一.项目投资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项目投资按其涉及内容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单纯固定资产投资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特点在于:在投资中只包括为取得固定资产 ...查看


  • 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前 言 某某水电站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坝址座落于XX.南漳.远安等(市)县交界处.电站尾水与下游漳河水库回水相衔接.本工程是某河东支漳河上的一个梯级电站,其主要 ...查看


  • 江苏省长江河道采砂申请书
  • 江苏省长江河道采砂 申 请 书 编号: ( )申[ ]第 号 申请单位(个人) 申请日期: 年 (盖章) 月 日 江苏省水利厅印制 填写说明 一.本书依据<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长江河道采 . 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查看


  • 三峡地质求治
  • 蓄水175米在望,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的最大考验即将到来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在经过近14年的建设之后,2008年终将基本建成.今夏汛期过后,三峡水库有望蓄水至最高175米,意味着达到最大发电能力.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三 ...查看


  • 三峡后靠移民研究综述
  • 2006年7月第28卷 第4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ul.2006Vol128 No.4 三峡 ...查看


  •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及其案例
  •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及其案例 1.公共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的差别:(1)两者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微观经济主体要求成本费用完全内在化,公共支出存在外部正效应.微观经济主体:内在效益最大化.内在净效益=内在效益-内在成本公共部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