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空间位置关系与综合题目的向量解法

第三讲 空间位置关系与综合题目的向量解法

[知识梳理]

[知识盘点] 一.平行关系

(1)所谓直线的方向向量,就是指 的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 个。

(2)所谓平面的法向量,就是指所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一个平面的法向量也有 个。 1.线线平行

证明两条直线平等,只要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也可以证这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法向量。 2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

(1)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

(2)证明能够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 ;

(3)利用共面向量基本定理,即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是 。 3.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转化为 、 处理; (2)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是 。 二.垂直关系

4.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是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5.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是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 (2)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 ; 6.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转化为证明 、 ; (2)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是 。 [特别提醒]

1. 用向量证明立体几何问题,有两种基本思维:一种是用向量表示几何量,利用向量的运算进行判断;别一种是用向量的坐标表示几何量,共分为三步进行判断:(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或坐标) 表示问题中的点、线、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的运算,研究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来解释相关问题。

2.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然离不开立体几何定理。例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要证明平面中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问题,也就是用

向量方法证明直线a //b 时,只需要证明直线a , b 的方向向量a,b 共线即可。

3.向量作为沟通“数”与“形”的桥梁,是利用数形结合解题的一种重要载体,只有掌握了向量运算的各种几何意义,才能较好地利用向量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4.以柱体、锥体为依托,考查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以及角和距离是高考的“热点”,在角题时,应深入挖掘里面的特殊关系,尤其是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基础闯关]

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DD 1的中点,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P 是棱A 1B 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是( )

πππ

(B) (C) (D)与P 点的位置有关 432

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M , N 分别是棱DD 1、D 1C 1

(A)

的中点,则直线OM ( )

(A)是AC 与MN 的公垂线 (B)垂直于AC ,但不垂直于MN (C)垂直于MN ,但不垂直于AC (D)与AC 、MN 都不垂直 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则直线PQ 与BD 1PQ 是异面直线A 1D 和AC 的公垂线,的关系是( )

(A)异面直线 (B)平行直线 (C)垂直但不相交 (D)垂直相交

4.空间中有四点A , B , C , D ,其中AB =(2m , m ,2) ,CD =(m , m +1, -5) ,且AB +CD = 13

(5,, -3) ,则直线AB 和CD ( )

3

(A)平行 (B)平行或重合 (C)必定相交 (D)必定垂直

3 1 1

5.设O 是平面ABC 外一点,点P 满足OP =OA +OB +OC ,则直线AP 与平面ABC

488

的位置关系是 。

6.已知矩形ABCD 中,AB =1, BC =a (a >0), PA ⊥平面AC ,且PA =1,若在BC 边上存在一点Q ,使得PQ ⊥QD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典例精析]

例1.已知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D 是AC 的中点,求证:AB 1//平面DBC 1 [剖析]证明线面平行问题,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2)向量p 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x , y ,使得

p =x a +y b ,利用共面向量基定理可以证明线面平行问题;(3)设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要

证明直线a //平面α,只需要证明a ⋅n =0即可。

[解]证法一: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b ,

则A =(0,0,0),B a a a

, ,0), C 1(0,a , b ), B 1, , b ), D (0,,0)

222

a a

从而AB 1=a , , b ), BD =(-a ,0,0), DC 1=(0,, b )

2222

设平面DB 1C 的法向量n =(x , y , z ) ,由n ⊥BD , n ⊥DC 1,得

⎧ ⎧x =0n ⋅BD =-ax =0⎪⎪⎪2⇒⎨a ⎨ a

⎪n ⋅DC =y +bz =0⎩⎪z =-2b y

1

⎪⎩2

a a a

) ,由AB 1⋅n =取y =1,得n

=(0,1,-,得AB 1⊥n ,即, , b ) ⋅(0,1,-) =02b 22b AB 1//平面DBC 1.

证法二:如图所示,记AB =a , AC =b , AA 1=c ,

11

则AB 1=a +b, DB =AB -AD =a -b ,DC 1=DC -CC 1=b +c

22

∴DB +DC 1=a +c =AB 1,∴AB 1, DB , DC 1共面, B 1∉平面DBC 1,

∴AB 1//平面DBC 1

[警示]利用空间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问题,主要运用了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同时也要借助空间中已有的一些关于平行、垂直的定理。另外,利用向量知识解题,一般不需要添加辅助线,只是利用向量运算及向量基本定理,把要证明的直线或平面用该平面内的向量表示即可。 [变式训练]

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 N 分别是A 1B 和AC

上的点,

A 1M =AN =a ,求证:MN //平面BB 1C 1C .

3

例2.(2006年山东高密调研)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DC,E 、F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

(Ⅰ)求证:EF ⊥CD ;

(Ⅱ)在平面PAD 内求一点G ,使GF ⊥平面PCB ,并证明你的结论。

[剖析]证明线线垂直问题,可以利用线线垂直的判定定理,或者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内积为零。 [解]以DA 、DC 、D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D=a ,则D (0,0,0)、A (a ,0,0)、B(a , a ,0) 、C(0,a ,0) ,E (a , (Ⅰ)⋅=(-

a a a a

, 0) 、F (, , ) 、P (0, 0, a ). 2222

a a

, 0, ) ⋅(0, a , 0) =0, ∴EF ⊥DC . 22

(Ⅱ)设G (x , 0, z ), 则G ∈平面PAD .

a a a FG =(x -, -, z -),

222

a a a a a FG ⋅CB =(x -, -, z -) ⋅(a ,0,0) =a (x -) =0, x =;

22222

2 a a a a a

FG ⋅CP =(x -, -, z -) ⋅(0,-a , a ) =+a (z -) =0, z =0.

22222a

∴G 点坐标为(,0,0), 即G 点为AD 的中点.

2

[警示]本题是一道开放型的综合题目,以四棱锥为载体,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关系,对于此类问题,要掌握柱休与锥体特有的性质、关系,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从而找出隐含条件,促使问题的解决。 [变式训练]

2.正方体ABCD -A 1BC 11D 1的边长为4,M , N , E , F 分别是棱A 1D 1, A 1B 1, DC 11, 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EFBD .

AB =2,M , N 分别为例3.(2006年河南开封)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C 11D 1中,

A 1D 1, C 1D 1的中点,BD 1⊥平面DMN .

(I )求二面角B -DN -C 1平面角的正切值;

BDN 的距离. (II )求点A 1到平面

[剖析]由于题设中条件中已知BD 1⊥平面DMN ,而可知BD 1的方法向量即为平面DMN 的法向量。

[解] (1)如图建立坐标系,设DD 1=x 故B (2,2,0)、D 1(0,0,x ) 、M (1,0,x ) 、N (0,1,x )

DM =(1,0, x ), BD 1=(-2, -2, x )

BD 1⊥面DMN ∴BD 1⊥DM 即BD 1⋅DM =0 ∴-2+x 2=0, ∴x =

向量m =(1,0,0) 与面DNC 1垂直

设n =(a ,1, b ) 与面BDN 垂直,则n ⋅DN =0, n ⋅DB =0

m ⋅n

=即1+=0,2a +2=0

∴n =(-

1, cos ) =2|m |⋅|n |

=设所求二面角为α

,则cos α=

∴tan α=

2

(2)

由A 在向量n 方向上的投影为

∴AB 1B (2,2,0) 1=(0,2,,AB 1

A 1B ⋅n =A 1到面BDN

=

|n |[警示]若问题的题设中存在垂直关系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大多较为方便;如果不存在时,应选好基底进行运算,或采用传统的欧氏几何法加以证明。 [变式训练]

3. 如图,PD 垂直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AB =2,E 是PB 的中点,cos

例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 F 分别是BB 1, CD 的中点。 (1)证明:平面AED ⊥平面A 1FD 1;

(2)在AE 上求一点M ,使得A 1M ⊥平面A 1FD 1.

[剖析]证明面面垂直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线线垂直的问题去证明,二是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D -xyz ,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

. 3

A (2,0,0),B (2,2,1),F (0,1,0), A 1(2,0,2),D 1(0,0,2),设平面

AED

n 1=(x 1, y 1, z 1)

,则

n 1⋅D A (=1, x

1

, y ⋅1) z

(2, 0, 0)

n 1⋅DE =(x 1, y 1, z 1) ⋅(2,2,1)=0,

∴2x 1=0,2x 1+2y 1+z 1=0,令y 1=0,得n 1=(0,1, 2-) ,同理

可得平面A 1FD 1的法向量n 2=(0,2,1).

n 1⋅n 2=0,∴平面AED ⊥平面A 1FD 1.

(2)由于点M 在直线AE 上,设AM =λAE =λ(0,2,1) =(0,2λ, λ)

可得M (2,2λ, λ), ∴AM =(0,2λ, λ-2) ,要使A 1M ⊥平面A 1FD 1,需有A 1M ⊥AE 1

2

λ=,解得. ∴AM ⋅AE =(0,2λ, λ-2) ⋅(0,2,1) =5λ-2=01

5

2

故当AM =AE 时,A 1M ⊥平面A 1FD 1.

5

[警示]平面的法向量是指所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它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穷多个,一般来说,我们只需求出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即可。求法向量的方法一般是用待定系数法,即设出平面法向量的坐标,然后根据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垂直,即数量积为0,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 [变式训练]:

4.如图,ABCD 是边长为2a 的正方形,ABEF 是矩形,且二面角C -AB -F 是直二面角,AF =a ,G 是EF 的中点, D (Ⅰ)求证平面AGC ⊥平面BGC ;

(Ⅱ)求GB 与平面AGC 所成角的正弦值.

A

F E G

例5.(2006年湖北卷)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

C

B

A B CD -A 1B 1C 1D 1中,p 是侧棱CC 1上的一点,CP =m .

(Ⅰ)试确定m ,使得直线AP 与平面BDD 1B 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32;

(Ⅱ)在线段A 1C 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 ,使得对任意的m ,D 1Q 在平面APD 1上的射影垂直于AP . 并证明你的结论.

[剖析]解决探索性题目的一般方法是假设存在,然后据此并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计算 ,若没有矛盾,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错误,也就是说不存在。为此本题可先假设符合条件的θ存在,并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导。

[解](Ⅰ)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 ,B(1,1,0) ,P(0,1,m) , C(0,1,0) ,D(0,0,0) ,B 1(1,1,1) ,D 1(0,0,1)

所以BD =(-1, -1,0), BB 1=(0,0,1), AP =(-1,1, m ), AC =(-1,1,0).

又由AC ⋅BD =0, AC ⋅BB 1=0知,AC 为平面BB 1D 1D

的一个法向量。 设

AP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为θ,

s i θn =

AP ⋅AC π依题意

-θs (==

2AP ⋅AC y

11

=解得m =。故当m =

33时,直线AP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x

(Ⅱ)若在A 1C 1上存在这样的点Q ,设此点的横坐标为x ,则Q(x,1-x ,1) ,

DQ =(x ,1-x ,0) 。依题意,对任意的m 要使D 1Q 在平面APD 1上的射影垂直于AP ,等价1

1

于D 1Q ⊥AP ⇔AP ⋅D 1Q =0⇔-x +(1-x ) =0⇔x =. 即Q 为A 1C 1的中点时,满足题

2

设要求。

[警示]空间向量最适合于解决这类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的问题,它不必进行复杂繁难的作图、论证和推理,只需要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把“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内的解”等等,所以使问题简单、有效地得以解决,在复习中要注意运用这一方法解题。 [变式训练] 5.(2006年江西卷)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侧面ABD 、ACD 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 是公共的斜边,

且AD

BD =CD =1,另一个侧面ABC 是正三角形

(1) 求证:AD ⊥BC

(2) 求二面角B -AC -D 余弦值的大小

(3) 在线段A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ED 与面BCD 成30︒角?若存在,确定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6.(2006年上海春) 四棱锥P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B =(2,-1, -4), AD =(4,2,0),AP =(-1,2, -1) .

PA ⊥底面ABCD ; (1)求证:

(2)求四棱锥P -BCD 的体积;

(3)对于向量a =(x 1, y 1, z 1) ,b =(x 2, y 2, z 2) ,c =(x 3, y 3, z 3) ,定义一种运算:

(a ⨯b ) ⋅c =x 1y 2z 3+x 2y 3z 1+x 3y 3z 1-x 1y 3z 2-x 2y 1z 3-x 3y 2z 1,试计算(AB ⨯AD ) ⋅AP 的绝

对值,说明其与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关系,并由此猜测向量这一运算(AB ⨯AD ) ⋅AP 的

[剖析]要证PA ⊥底面ABCD ,只需证明PA 是底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即可。

[解](1) AP ⋅AB =2-2+4=0, ∴AP ⊥AB , 又AP ⋅AD =-4+4+0=0, ∴AP ⊥AD

AB , AD 是底面ABC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P ⊥底面ABCD .

AB ⋅AD

=(2)设AB 与AD 的夹角为θ

,则cos θ=∴sin θ==

|AB ||AD | 1 ∴V P -ABCD =|AB ||AD |sin θ⋅|AP |==16.

3

(3)|(AB ⨯AD ) ⋅AP |=|-4-32-4-8|=48,它是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3倍。

据此可以猜测:|(AB ⨯AD ) ⋅AP |在几何意义上表示以AB , AD , AP 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

积。

[警示]本题是一道探索性的新定义题目,对应新定义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读懂题目中所给出的定义,只有理角清楚了新定义的含义,才能准确地解决该题。 [变式训练]

6.(2006年上海南汇区) 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0,AB=AC=2,AA 1=22,E , F 分别是BC 、AA 1的中点。 求(1)异面直线EF 和A 1B 所成的角。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体积。

[能力提升]

8

,则λ的值为( ) 9

22

(A)2 (B)-2 (C)-2或 (D)2或-

5555

2.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内两共点向量OA , OB ,下列关系中能表示l //α的是( )

1.若向量a =(1,λ,2), b =(2,-1,2). a,b 夹角的余弦值是

(A )a =OA (B )a =kOB (C )a =pOA +λOB (D)以上均不能

3.以下向量中与向量a =(1,2,3),b =(3,1,2)都垂直的向量为( ) (A )(1,7,5) (B )(1,-7,5) (C )(-1,-7,5) (D )(1,-7,-5)

AC 上的点,A 1M =

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 N 分别是A 1B 和

AN =

,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关系是( ) 3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能确定

5.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ABC 为直角三角形,∠C=90°;侧棱与底面成60°角, B 1点在底面射影D 为BC 中点, 若侧面A 1ABB 1与C 1CBB 1成30°的二面角,BC=2cm,则四棱锥A —B 1BCC 1的体积是( ) (A)

2323

cm (B) cm 23223223

cm (D) cm

32

(C)

6.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 CD =DA , E , F , G 分别是CD , DA 和对角线AC 的中点,则平面BEF 与平面BDG 的位置关系是 。 7.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 F 分别是D 1D 与BD 的中点,则EF 与B 1C 所成的角为 。

交流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8.设正四棱锥S-ABCD 的侧棱之长为2,底面边长为3,E 是SA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______。

9.在正三棱锥ABC -A 1B 1C 1中,已知AB =1, D 在棱BB 1上,且BD =1,若AD 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α,则cos α=____________.

10.已知三棱锥P-ABC 中,PA=PC, ∠APC=∠ACB=900, ∠BAC=300, 平面PAC ⊥平面PBC. 求证: 平面PAB ⊥平面PBC.

11. (2007年高考新方案)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

BCD = 90°,AB = BC = PB = PC = 2CD ,侧面PBC ⊥底面ABCD . (1)证明:P A ⊥BD ;

(2)求二面角P – BD – C 的正切值; (3)求证:平面P AD ⊥平面P AB .

12. (2006年山东济宁) 如图, 已知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 ∠ABC=90°,AB=BC=a,AA1=2AB,M 为CC 1上的点. (Ⅰ)当M 在C 1C 上的什么位置时,B 1M 与平面AA 1C 1C 所成的角为30°;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B 到平面AMB 1的距离.

[仿真训练]

一.选择题

交流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1.在下列命题中:①若a 、b 共线,则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a 、b 所在的直线是异 面直线,则a 、b 一定不共面;③若a 、b 、c 三向量两两共面,则a 、b 、c 三向量一定也共面;④已知三向量a 、b 、c ,则空间任意一个向量总可以唯一表示为 p =x a +y b +z 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2.已知a =3i +2j -k , b =i -j +2k , 则5a 与3b 的数量积等于 (A)-15 (B)-5 (C)-3 (D)-1

( ) ( )

3.已知=(2,-1,3),=(-1,4,-2),=(7,5,λ),若、、三向量共 面,则实数λ等于 ( )

62636465

(B) (C) (D) 7777

4.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CA =a , CB =b , CC 1=c , 则A 1B =

(A)

( )

(A)+- (B)-+ (C)-++ (D)-

+- 5.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为A (3,3,

2),B (4,-3,7),C (0,5,1),则BC 边上的 中线长为 ( ) (A)2 (B)3 (C)4 (D)5

6.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BCD ,若E 是C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 1

(C )2 (D )

2

7.已知A 为平面α外一点,AO ⊥α, AB ,AC 为α的两条斜线段,若BO =2, CO =12,AB ,AC 与α所成的角的差为45°,则AO 的长为( )

(A)4

(B)6或8 (C)4或6 (D)8

8.已知OA =(1,2,3) ,OB =(2,1,2),OP =(1,1,2) ,点Q 在直线OP 上运动,则当QA ⋅QB 取得最小值时,点Q 的坐标为 ( ) (A).(, , )

131243

(B)(, , )

123234

(C)(, , )

448333

(D)(, , )

333

B D 1 C 1

C

F 1

A 1

447

9.(2006年广西柳州)如图,A 1B 1C 1—ABC 是直三棱柱,∠BCA=900,点D 1、F 1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若BC=CA=CC1,则BD 1与AF 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A )

130 (B ) (C ) (D )

2151010

10.在三棱锥A —BCD 中,AB=CD=2,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

且EF=,则AB 与CD 所成的角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11.(2007上海浦东) 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A 、B 、C 均为棱的中点,D 是顶点,则在正方体中,异面直线AB 和CD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

2 (B ) (C ) (D ) 5555

12.(2006年黄冈)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

G 、H 分别为DE 、AC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BG 与DH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0 (B )

21 (C ) (D

) 322

二.填空题

13.若A(m +1,n -1,3) ,B(2m , n , m -2n ) ,C(m +3, n -3,9) 三点共线,则m +n = . 14.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C 和BD 为对角线,G 为△ABC 的重心,E 是BD 上一点,

BE =3ED ,以{AB ,AC ,AD }为基底,则GE = .

15.(2005年山东模拟)若三棱锥P -A B C 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且满足P A =P B =P C ,则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是16.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 1C 和C 1D 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0和450,则异面直线B 1C 和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三.解答题

17.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如图E、F分别是BB 1,CD的中点, (1)求证:D 1F ⊥平面ADE ;

(2)

x

18.(2006年成都)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AB =2AD =2DC =2,E 为BD 1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 (Ⅰ) 求证:EF ∥平面ADD 1A 1;

(Ⅱ)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DG是AB 边上的高) ,若BB 1=

2

,求A 1F 与平面DEF 2

19.(2007年内蒙古蒙自一中)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 AB=AC=2,AA 1=4,D 为BC 的中点,E 为CC 1上的点,且A 1

(Ⅰ)求证BE ⊥平面ADB 1 ; (Ⅱ)求二面角B -AB 1-D 的余弦值E

A

PA ⊥底面ABCD ,20.(2007年上海普陀区)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

PA =AB =AD =1. 底面ABCD 满足AD //BC ,AB ⊥BC 且BC =3AD .

点E 在BC 上,且BE =AD ,M 为PD 的中点. 试在PE 上找一点N ,使得MN ⊥PC ,说明你的理由.

C

E

21.(2006年甘肃一模) 如图, 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 ∠DAB=90, AB∥

DC, AB=2, AD=DC=1 ,AA 1=, E为B C1的中点. (Ⅰ) 求证: AB 1⊥BC 1; (Ⅱ) 若F 是棱D D 1上的一点, 当请给出证明.

D 1F

的值为多少时, 能使二面角F -AC -E 为直二面角?FD A 1 B 1

D 1

C 1E

F

B

C

22.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棱CC 1上的动点, (Ⅰ)求证:A 1E ⊥BD ;

(Ⅱ)当E 恰为棱CC 1的中点时,求证:平面A 1BD ⊥平面EBD ;

(Ⅲ)在棱CC 1上是否存在一个点E ,可以使二面角A 1-BD -E 的大小为45°,如果存在,试确定点E 在棱CC 1上的位置;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三讲 空间位置关系与综合题目的向量解法

[知识梳理]

[知识盘点] 一.平行关系

(1)所谓直线的方向向量,就是指 的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 个。

(2)所谓平面的法向量,就是指所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一个平面的法向量也有 个。 1.线线平行

证明两条直线平等,只要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也可以证这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法向量。 2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

(1)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

(2)证明能够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 ;

(3)利用共面向量基本定理,即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是 。 3.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转化为 、 处理; (2)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是 。 二.垂直关系

4.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是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5.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是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 (2)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 ; 6.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转化为证明 、 ; (2)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是 。 [特别提醒]

1. 用向量证明立体几何问题,有两种基本思维:一种是用向量表示几何量,利用向量的运算进行判断;别一种是用向量的坐标表示几何量,共分为三步进行判断:(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或坐标) 表示问题中的点、线、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的运算,研究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来解释相关问题。

2.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然离不开立体几何定理。例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要证明平面中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问题,也就是用

向量方法证明直线a //b 时,只需要证明直线a , b 的方向向量a,b 共线即可。

3.向量作为沟通“数”与“形”的桥梁,是利用数形结合解题的一种重要载体,只有掌握了向量运算的各种几何意义,才能较好地利用向量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4.以柱体、锥体为依托,考查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以及角和距离是高考的“热点”,在角题时,应深入挖掘里面的特殊关系,尤其是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基础闯关]

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DD 1的中点,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P 是棱A 1B 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是( )

πππ

(B) (C) (D)与P 点的位置有关 432

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M , N 分别是棱DD 1、D 1C 1

(A)

的中点,则直线OM ( )

(A)是AC 与MN 的公垂线 (B)垂直于AC ,但不垂直于MN (C)垂直于MN ,但不垂直于AC (D)与AC 、MN 都不垂直 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则直线PQ 与BD 1PQ 是异面直线A 1D 和AC 的公垂线,的关系是( )

(A)异面直线 (B)平行直线 (C)垂直但不相交 (D)垂直相交

4.空间中有四点A , B , C , D ,其中AB =(2m , m ,2) ,CD =(m , m +1, -5) ,且AB +CD = 13

(5,, -3) ,则直线AB 和CD ( )

3

(A)平行 (B)平行或重合 (C)必定相交 (D)必定垂直

3 1 1

5.设O 是平面ABC 外一点,点P 满足OP =OA +OB +OC ,则直线AP 与平面ABC

488

的位置关系是 。

6.已知矩形ABCD 中,AB =1, BC =a (a >0), PA ⊥平面AC ,且PA =1,若在BC 边上存在一点Q ,使得PQ ⊥QD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典例精析]

例1.已知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D 是AC 的中点,求证:AB 1//平面DBC 1 [剖析]证明线面平行问题,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2)向量p 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x , y ,使得

p =x a +y b ,利用共面向量基定理可以证明线面平行问题;(3)设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要

证明直线a //平面α,只需要证明a ⋅n =0即可。

[解]证法一: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b ,

则A =(0,0,0),B a a a

, ,0), C 1(0,a , b ), B 1, , b ), D (0,,0)

222

a a

从而AB 1=a , , b ), BD =(-a ,0,0), DC 1=(0,, b )

2222

设平面DB 1C 的法向量n =(x , y , z ) ,由n ⊥BD , n ⊥DC 1,得

⎧ ⎧x =0n ⋅BD =-ax =0⎪⎪⎪2⇒⎨a ⎨ a

⎪n ⋅DC =y +bz =0⎩⎪z =-2b y

1

⎪⎩2

a a a

) ,由AB 1⋅n =取y =1,得n

=(0,1,-,得AB 1⊥n ,即, , b ) ⋅(0,1,-) =02b 22b AB 1//平面DBC 1.

证法二:如图所示,记AB =a , AC =b , AA 1=c ,

11

则AB 1=a +b, DB =AB -AD =a -b ,DC 1=DC -CC 1=b +c

22

∴DB +DC 1=a +c =AB 1,∴AB 1, DB , DC 1共面, B 1∉平面DBC 1,

∴AB 1//平面DBC 1

[警示]利用空间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问题,主要运用了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同时也要借助空间中已有的一些关于平行、垂直的定理。另外,利用向量知识解题,一般不需要添加辅助线,只是利用向量运算及向量基本定理,把要证明的直线或平面用该平面内的向量表示即可。 [变式训练]

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 N 分别是A 1B 和AC

上的点,

A 1M =AN =a ,求证:MN //平面BB 1C 1C .

3

例2.(2006年山东高密调研)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DC,E 、F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

(Ⅰ)求证:EF ⊥CD ;

(Ⅱ)在平面PAD 内求一点G ,使GF ⊥平面PCB ,并证明你的结论。

[剖析]证明线线垂直问题,可以利用线线垂直的判定定理,或者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内积为零。 [解]以DA 、DC 、D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D=a ,则D (0,0,0)、A (a ,0,0)、B(a , a ,0) 、C(0,a ,0) ,E (a , (Ⅰ)⋅=(-

a a a a

, 0) 、F (, , ) 、P (0, 0, a ). 2222

a a

, 0, ) ⋅(0, a , 0) =0, ∴EF ⊥DC . 22

(Ⅱ)设G (x , 0, z ), 则G ∈平面PAD .

a a a FG =(x -, -, z -),

222

a a a a a FG ⋅CB =(x -, -, z -) ⋅(a ,0,0) =a (x -) =0, x =;

22222

2 a a a a a

FG ⋅CP =(x -, -, z -) ⋅(0,-a , a ) =+a (z -) =0, z =0.

22222a

∴G 点坐标为(,0,0), 即G 点为AD 的中点.

2

[警示]本题是一道开放型的综合题目,以四棱锥为载体,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关系,对于此类问题,要掌握柱休与锥体特有的性质、关系,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从而找出隐含条件,促使问题的解决。 [变式训练]

2.正方体ABCD -A 1BC 11D 1的边长为4,M , N , E , F 分别是棱A 1D 1, A 1B 1, DC 11, 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EFBD .

AB =2,M , N 分别为例3.(2006年河南开封)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C 11D 1中,

A 1D 1, C 1D 1的中点,BD 1⊥平面DMN .

(I )求二面角B -DN -C 1平面角的正切值;

BDN 的距离. (II )求点A 1到平面

[剖析]由于题设中条件中已知BD 1⊥平面DMN ,而可知BD 1的方法向量即为平面DMN 的法向量。

[解] (1)如图建立坐标系,设DD 1=x 故B (2,2,0)、D 1(0,0,x ) 、M (1,0,x ) 、N (0,1,x )

DM =(1,0, x ), BD 1=(-2, -2, x )

BD 1⊥面DMN ∴BD 1⊥DM 即BD 1⋅DM =0 ∴-2+x 2=0, ∴x =

向量m =(1,0,0) 与面DNC 1垂直

设n =(a ,1, b ) 与面BDN 垂直,则n ⋅DN =0, n ⋅DB =0

m ⋅n

=即1+=0,2a +2=0

∴n =(-

1, cos ) =2|m |⋅|n |

=设所求二面角为α

,则cos α=

∴tan α=

2

(2)

由A 在向量n 方向上的投影为

∴AB 1B (2,2,0) 1=(0,2,,AB 1

A 1B ⋅n =A 1到面BDN

=

|n |[警示]若问题的题设中存在垂直关系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大多较为方便;如果不存在时,应选好基底进行运算,或采用传统的欧氏几何法加以证明。 [变式训练]

3. 如图,PD 垂直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AB =2,E 是PB 的中点,cos

例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 F 分别是BB 1, CD 的中点。 (1)证明:平面AED ⊥平面A 1FD 1;

(2)在AE 上求一点M ,使得A 1M ⊥平面A 1FD 1.

[剖析]证明面面垂直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线线垂直的问题去证明,二是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D -xyz ,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

. 3

A (2,0,0),B (2,2,1),F (0,1,0), A 1(2,0,2),D 1(0,0,2),设平面

AED

n 1=(x 1, y 1, z 1)

,则

n 1⋅D A (=1, x

1

, y ⋅1) z

(2, 0, 0)

n 1⋅DE =(x 1, y 1, z 1) ⋅(2,2,1)=0,

∴2x 1=0,2x 1+2y 1+z 1=0,令y 1=0,得n 1=(0,1, 2-) ,同理

可得平面A 1FD 1的法向量n 2=(0,2,1).

n 1⋅n 2=0,∴平面AED ⊥平面A 1FD 1.

(2)由于点M 在直线AE 上,设AM =λAE =λ(0,2,1) =(0,2λ, λ)

可得M (2,2λ, λ), ∴AM =(0,2λ, λ-2) ,要使A 1M ⊥平面A 1FD 1,需有A 1M ⊥AE 1

2

λ=,解得. ∴AM ⋅AE =(0,2λ, λ-2) ⋅(0,2,1) =5λ-2=01

5

2

故当AM =AE 时,A 1M ⊥平面A 1FD 1.

5

[警示]平面的法向量是指所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它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穷多个,一般来说,我们只需求出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即可。求法向量的方法一般是用待定系数法,即设出平面法向量的坐标,然后根据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垂直,即数量积为0,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 [变式训练]:

4.如图,ABCD 是边长为2a 的正方形,ABEF 是矩形,且二面角C -AB -F 是直二面角,AF =a ,G 是EF 的中点, D (Ⅰ)求证平面AGC ⊥平面BGC ;

(Ⅱ)求GB 与平面AGC 所成角的正弦值.

A

F E G

例5.(2006年湖北卷)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

C

B

A B CD -A 1B 1C 1D 1中,p 是侧棱CC 1上的一点,CP =m .

(Ⅰ)试确定m ,使得直线AP 与平面BDD 1B 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32;

(Ⅱ)在线段A 1C 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 ,使得对任意的m ,D 1Q 在平面APD 1上的射影垂直于AP . 并证明你的结论.

[剖析]解决探索性题目的一般方法是假设存在,然后据此并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计算 ,若没有矛盾,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错误,也就是说不存在。为此本题可先假设符合条件的θ存在,并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导。

[解](Ⅰ)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 ,B(1,1,0) ,P(0,1,m) , C(0,1,0) ,D(0,0,0) ,B 1(1,1,1) ,D 1(0,0,1)

所以BD =(-1, -1,0), BB 1=(0,0,1), AP =(-1,1, m ), AC =(-1,1,0).

又由AC ⋅BD =0, AC ⋅BB 1=0知,AC 为平面BB 1D 1D

的一个法向量。 设

AP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为θ,

s i θn =

AP ⋅AC π依题意

-θs (==

2AP ⋅AC y

11

=解得m =。故当m =

33时,直线AP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x

(Ⅱ)若在A 1C 1上存在这样的点Q ,设此点的横坐标为x ,则Q(x,1-x ,1) ,

DQ =(x ,1-x ,0) 。依题意,对任意的m 要使D 1Q 在平面APD 1上的射影垂直于AP ,等价1

1

于D 1Q ⊥AP ⇔AP ⋅D 1Q =0⇔-x +(1-x ) =0⇔x =. 即Q 为A 1C 1的中点时,满足题

2

设要求。

[警示]空间向量最适合于解决这类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的问题,它不必进行复杂繁难的作图、论证和推理,只需要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把“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内的解”等等,所以使问题简单、有效地得以解决,在复习中要注意运用这一方法解题。 [变式训练] 5.(2006年江西卷)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侧面ABD 、ACD 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 是公共的斜边,

且AD

BD =CD =1,另一个侧面ABC 是正三角形

(1) 求证:AD ⊥BC

(2) 求二面角B -AC -D 余弦值的大小

(3) 在线段A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ED 与面BCD 成30︒角?若存在,确定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6.(2006年上海春) 四棱锥P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B =(2,-1, -4), AD =(4,2,0),AP =(-1,2, -1) .

PA ⊥底面ABCD ; (1)求证:

(2)求四棱锥P -BCD 的体积;

(3)对于向量a =(x 1, y 1, z 1) ,b =(x 2, y 2, z 2) ,c =(x 3, y 3, z 3) ,定义一种运算:

(a ⨯b ) ⋅c =x 1y 2z 3+x 2y 3z 1+x 3y 3z 1-x 1y 3z 2-x 2y 1z 3-x 3y 2z 1,试计算(AB ⨯AD ) ⋅AP 的绝

对值,说明其与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关系,并由此猜测向量这一运算(AB ⨯AD ) ⋅AP 的

[剖析]要证PA ⊥底面ABCD ,只需证明PA 是底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即可。

[解](1) AP ⋅AB =2-2+4=0, ∴AP ⊥AB , 又AP ⋅AD =-4+4+0=0, ∴AP ⊥AD

AB , AD 是底面ABC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P ⊥底面ABCD .

AB ⋅AD

=(2)设AB 与AD 的夹角为θ

,则cos θ=∴sin θ==

|AB ||AD | 1 ∴V P -ABCD =|AB ||AD |sin θ⋅|AP |==16.

3

(3)|(AB ⨯AD ) ⋅AP |=|-4-32-4-8|=48,它是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3倍。

据此可以猜测:|(AB ⨯AD ) ⋅AP |在几何意义上表示以AB , AD , AP 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

积。

[警示]本题是一道探索性的新定义题目,对应新定义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读懂题目中所给出的定义,只有理角清楚了新定义的含义,才能准确地解决该题。 [变式训练]

6.(2006年上海南汇区) 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0,AB=AC=2,AA 1=22,E , F 分别是BC 、AA 1的中点。 求(1)异面直线EF 和A 1B 所成的角。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体积。

[能力提升]

8

,则λ的值为( ) 9

22

(A)2 (B)-2 (C)-2或 (D)2或-

5555

2.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内两共点向量OA , OB ,下列关系中能表示l //α的是( )

1.若向量a =(1,λ,2), b =(2,-1,2). a,b 夹角的余弦值是

(A )a =OA (B )a =kOB (C )a =pOA +λOB (D)以上均不能

3.以下向量中与向量a =(1,2,3),b =(3,1,2)都垂直的向量为( ) (A )(1,7,5) (B )(1,-7,5) (C )(-1,-7,5) (D )(1,-7,-5)

AC 上的点,A 1M =

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 N 分别是A 1B 和

AN =

,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关系是( ) 3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能确定

5.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ABC 为直角三角形,∠C=90°;侧棱与底面成60°角, B 1点在底面射影D 为BC 中点, 若侧面A 1ABB 1与C 1CBB 1成30°的二面角,BC=2cm,则四棱锥A —B 1BCC 1的体积是( ) (A)

2323

cm (B) cm 23223223

cm (D) cm

32

(C)

6.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 CD =DA , E , F , G 分别是CD , DA 和对角线AC 的中点,则平面BEF 与平面BDG 的位置关系是 。 7.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 F 分别是D 1D 与BD 的中点,则EF 与B 1C 所成的角为 。

交流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8.设正四棱锥S-ABCD 的侧棱之长为2,底面边长为3,E 是SA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______。

9.在正三棱锥ABC -A 1B 1C 1中,已知AB =1, D 在棱BB 1上,且BD =1,若AD 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α,则cos α=____________.

10.已知三棱锥P-ABC 中,PA=PC, ∠APC=∠ACB=900, ∠BAC=300, 平面PAC ⊥平面PBC. 求证: 平面PAB ⊥平面PBC.

11. (2007年高考新方案)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

BCD = 90°,AB = BC = PB = PC = 2CD ,侧面PBC ⊥底面ABCD . (1)证明:P A ⊥BD ;

(2)求二面角P – BD – C 的正切值; (3)求证:平面P AD ⊥平面P AB .

12. (2006年山东济宁) 如图, 已知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 ∠ABC=90°,AB=BC=a,AA1=2AB,M 为CC 1上的点. (Ⅰ)当M 在C 1C 上的什么位置时,B 1M 与平面AA 1C 1C 所成的角为30°;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B 到平面AMB 1的距离.

[仿真训练]

一.选择题

交流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1.在下列命题中:①若a 、b 共线,则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a 、b 所在的直线是异 面直线,则a 、b 一定不共面;③若a 、b 、c 三向量两两共面,则a 、b 、c 三向量一定也共面;④已知三向量a 、b 、c ,则空间任意一个向量总可以唯一表示为 p =x a +y b +z 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2.已知a =3i +2j -k , b =i -j +2k , 则5a 与3b 的数量积等于 (A)-15 (B)-5 (C)-3 (D)-1

( ) ( )

3.已知=(2,-1,3),=(-1,4,-2),=(7,5,λ),若、、三向量共 面,则实数λ等于 ( )

62636465

(B) (C) (D) 7777

4.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CA =a , CB =b , CC 1=c , 则A 1B =

(A)

( )

(A)+- (B)-+ (C)-++ (D)-

+- 5.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为A (3,3,

2),B (4,-3,7),C (0,5,1),则BC 边上的 中线长为 ( ) (A)2 (B)3 (C)4 (D)5

6.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BCD ,若E 是C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 1

(C )2 (D )

2

7.已知A 为平面α外一点,AO ⊥α, AB ,AC 为α的两条斜线段,若BO =2, CO =12,AB ,AC 与α所成的角的差为45°,则AO 的长为( )

(A)4

(B)6或8 (C)4或6 (D)8

8.已知OA =(1,2,3) ,OB =(2,1,2),OP =(1,1,2) ,点Q 在直线OP 上运动,则当QA ⋅QB 取得最小值时,点Q 的坐标为 ( ) (A).(, , )

131243

(B)(, , )

123234

(C)(, , )

448333

(D)(, , )

333

B D 1 C 1

C

F 1

A 1

447

9.(2006年广西柳州)如图,A 1B 1C 1—ABC 是直三棱柱,∠BCA=900,点D 1、F 1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若BC=CA=CC1,则BD 1与AF 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A )

130 (B ) (C ) (D )

2151010

10.在三棱锥A —BCD 中,AB=CD=2,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

且EF=,则AB 与CD 所成的角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11.(2007上海浦东) 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A 、B 、C 均为棱的中点,D 是顶点,则在正方体中,异面直线AB 和CD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

2 (B ) (C ) (D ) 5555

12.(2006年黄冈)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

G 、H 分别为DE 、AC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BG 与DH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0 (B )

21 (C ) (D

) 322

二.填空题

13.若A(m +1,n -1,3) ,B(2m , n , m -2n ) ,C(m +3, n -3,9) 三点共线,则m +n = . 14.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C 和BD 为对角线,G 为△ABC 的重心,E 是BD 上一点,

BE =3ED ,以{AB ,AC ,AD }为基底,则GE = .

15.(2005年山东模拟)若三棱锥P -A B C 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且满足P A =P B =P C ,则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是16.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 1C 和C 1D 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0和450,则异面直线B 1C 和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三.解答题

17.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如图E、F分别是BB 1,CD的中点, (1)求证:D 1F ⊥平面ADE ;

(2)

x

18.(2006年成都)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AB =2AD =2DC =2,E 为BD 1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 (Ⅰ) 求证:EF ∥平面ADD 1A 1;

(Ⅱ)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DG是AB 边上的高) ,若BB 1=

2

,求A 1F 与平面DEF 2

19.(2007年内蒙古蒙自一中)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 AB=AC=2,AA 1=4,D 为BC 的中点,E 为CC 1上的点,且A 1

(Ⅰ)求证BE ⊥平面ADB 1 ; (Ⅱ)求二面角B -AB 1-D 的余弦值E

A

PA ⊥底面ABCD ,20.(2007年上海普陀区)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

PA =AB =AD =1. 底面ABCD 满足AD //BC ,AB ⊥BC 且BC =3AD .

点E 在BC 上,且BE =AD ,M 为PD 的中点. 试在PE 上找一点N ,使得MN ⊥PC ,说明你的理由.

C

E

21.(2006年甘肃一模) 如图, 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 ∠DAB=90, AB∥

DC, AB=2, AD=DC=1 ,AA 1=, E为B C1的中点. (Ⅰ) 求证: AB 1⊥BC 1; (Ⅱ) 若F 是棱D D 1上的一点, 当请给出证明.

D 1F

的值为多少时, 能使二面角F -AC -E 为直二面角?FD A 1 B 1

D 1

C 1E

F

B

C

22.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棱CC 1上的动点, (Ⅰ)求证:A 1E ⊥BD ;

(Ⅱ)当E 恰为棱CC 1的中点时,求证:平面A 1BD ⊥平面EBD ;

(Ⅲ)在棱CC 1上是否存在一个点E ,可以使二面角A 1-BD -E 的大小为45°,如果存在,试确定点E 在棱CC 1上的位置;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章

  • 高中数学课本目录
  •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 ...查看


  • 高中数学目录
  • 新课标高中数学 高一上:必修1.必修4 高一下:必修5,必修2 高二上:必修3,选修2-1 高二下:选修2-2,选修2-3,选修4-4,选修4-5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查看


  •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标目录
  • 高中数学新课标目录 核心提示:高中数学新课标目录介绍,这与原教材有了很大的不同,分为必修五个模块,选修五个模块.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 ...查看


  • 教师资格证考试目录
  • 高一上学期学必修1.3,下学期学必修2.4,高二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前)学必修5,再学选修,其中理科期中考试后期末考试前学选修2-1,文科是选修1-1,到年后第二学期理科在期中考试前学选修2-2,文科是1-2,期中考试后到期末考试理科学选修2 ...查看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5)目录
  • 必修一(高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三 自我检测题 四 拓展资源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2.1 指数 ...查看


  •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理)(下)
  • 高考数学丨MOOK 2016 第31期韩永权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应用一  利用空间向量处理空间平行关系 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考查的形式灵活多样,常与探索性问题.垂直问题.空间角问题结合,可以是小题 ...查看


  • 空间夹角和距离
  • 空间夹角和距离 一.[课标要求] 1.能借助空间几何体内的位置关系求空间的夹角和距离: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二.[命题走向] 空间的夹角和距离问题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 ...查看


  • 2016数学试卷评价报告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试卷评价报告 2016年高考是湖南实施自主命题12年后再次启用全国卷的第一年.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基础,从"继承经验.稳定发展.改革 ...查看


  • 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 集合 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3 集合的运算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