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笔者重新思考会展业,不是意图否定昨天热情幼稚的自我,更重要的是探索我国会展业的内在规律,所有的论点与论证都基于宏观思考,却未必适用于特定的时空。套句行话: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加以善用,也许离真理可以稍为近些。      细说工具论      展览与会议是工具,这是笔者近期的发现。由于近年来,太多关于会展业、会展经济的论述,迫使笔者重新探索,会与展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引起数以百万计的人为之赴汤蹈火?   剥开展览与会议的包装外衣,它其实是一种工具,把握这个工具的是人,人们欲求达到某种目的,于是利用会议集思广益,或者利用展览达到交易与交流的目的。   老实说,会议与展览这个工具很好用,只要使用的人得当,通常目的是可以达到的,它如同战士手中的枪,枪是死的,但战士是活的,掌握得好,既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消灭敌人。   在当代社会、会议与展览更显得重要,在正常时期,它既可以用来繁荣经济与文化;在非常时期,又可以用来对付各种危机。在目前全球经济进入全面衰退期,作为会展工作者,如何运用手中会、展武器与经济危机作有效的斗争,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量变到质变      近期许多媒体希望我能就我国会展业的前30年及后30年发表看法。前30年应该是至2008年为止,这期间中国会展业处于飞跃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十年,更加引人瞩目,展览项目超过4,000个,新展馆建设超过200项,在世界会展业范畴内是一项记录。   追求数量的增长(无论是展览会数量、展馆数量,还是某些展览会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顶峰,再往前应该不那么容易。   为此,笔者认为中国会展业正处于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恰巧,垒球经济衰退给我们创造一个良机。在未来5-10年中,相信中国展会将会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必然是更多的品牌展出现,也必然淘汰一批展会,政府有序地退出市场,一批优秀的展览组织者登上舞台,展览会不再是以规模论英雄,而是以全球产业认同为重要标志。经过这个时期的磨练,到2015年左右,在中国最少有20-30场展览会成将为真正的全球的展会。   笔者殷切期望,在全国会展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政府有效指导而不是干预下,实现这个转变,在此基础上,再实现质变到量变的新里程。   30年后,我国将成为数一数二的会展大国。      有形政府与无形政府      我们讨论政府对会展业发展的推动已经多年。   其实,政府只是个政治概念,它也是由人所掌控的。这些代表政府的人群,水平高、私心少对会展业的影响就很正面,反之却会产生许多负面因素。   如果关于会展活动是工具的论述正确,那么在我国的体制下,广大会展工作者是战士,政府则是指挥官。   在平时,政府可以协助、支持与组织广大会展工作者,利用会展工具发展经济文化、科技建设,在非常时期则组织力量对抗危机。   政府组展占中国市场58%(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经济论坛资料),这在全世界是不敢想象的。如果有一份统计,可以计算中国各级政府投入多大财力,又有多少公务员在搞会展,从成本核算角度,怎么也花不来,与此同时大批会展就业者(尤其是民营企业)却望洋兴叹,如果决策者、我们的指挥官能察觉这种情况,应该有所节制。   在中国国际会展经济论坛期间,喜闻商务部(青岛市政府也是)决定把手中的展会让给民间,笔者非常赞成,但必须指出这种退出应该是有序的进行,不要撒手不管,起码在三年内,政府仍然要出名、出政策、出钱,让企业出力达到顺利过渡的目的。   如果全国各级政府都可以这样做,将造就全国一片新的繁荣景象,造就民间会展业者的春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今天,它的意义更在重大。如果各级政府将部分(例如一千场)交给事业或企业办理,不仅公务员不用烦躁,还可以创造1―2万展览组织者的就业机会,其对未来国家展览业的作用大矣!   有形的政府站在台前,吃力又不讨好;无形的政府在幕后,充当导演、监制与观众的角色,也许更加有效和讨好。      协会的是与非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起,协会办展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笔者不反对,而且主张协会办展。当然,如果协会能和企业合作办展会更加理想。   我国的协会是相当复杂的,有早期的协会、更多的是新成立的协会、有中央一级协会、也有地方协会,近几年三五成群就成立一个协会,更是多如牛毛。   按常规理解,产业的协会首先是为会员服务的,同时也是为产业的发展服务。举办、参与举办、协办、支持展览会或会议也是协会的服务工作之一,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问题在于这些年来我们发现社会上存在一些令人听来不舒服的故事。   为什么一个属于全国性协会办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展会,因领导层的矛盾,一分为三,产生恶性竞争;为什么某民营企业办的品牌展,多年来得到协会支持,相安无事,突然协会自己要办展,硬生生将辛勤经营的民营企业冲跨;为什么有些明明是以协会名誉起家的展会,最后落入某些领导人成立的私人公司之手;为什么某个相当知名的展会,其中若干参展商自组协会,在场外办展冲击展会;为什么某些协会有特权,被人们称为二政府。   和政府组织一样,协会也是由人组成的。协会(中人)水平参差不齐、理念不同,操作出的结果完全不同。可惜的是,我们的政府在对待协会与民营企业办展的天秤上,习惯性的、不经分析的押在协会上。取得的是形而上学的态度。   笔者期望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协会的运作,尤其是协会办展对展览市场的冲击。某些项目,社会市场上不存在的展会,协会义不容辞地可以启动与组织;而有些项目,市场上已有成熟的展会,协会最好适度参与。或支持、或协助,利用最大资源办好展会,对产业、对会展业、对社会都是好事。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凡外国企业办的展览会,协会都愿意充当协助的角色;凡民营企业的展会,协会就虎视眈眈、弱肉强食。这是值得深思的。      民间展览组织的力量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将展览会的组织者分成四等,外商(含香港)是一等、政府是二等、协会是三等、民营企业是四等。也就是说:民营展览组织者是最被忽视的力量。   但是,这里我想讨论两个概念。   其一、任何等级的展览组织者,只要在中国土地上举办展览会,它对于中国展览业、会展经济的贡献是一样的。相反,人们视为一等的组织者,他们的盈利是在境外,除此之外所有组织者盈利都在国内,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们。   其二、民间的力量(民营)才是最大的,他们的数量可以很大,他们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也最具潜力,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或者说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不加以培植与协助。他们的事业也是国家的事业。美国的微软公司是民营企业,美国能不要他吗?   有人说民营企业经常不按规矩办事,其实政府、协会办展也不按规矩办事!反而,我觉得只要政府、协会都按一定标准的游戏规则办事,民营也就会向好榜样看齐。      中国人的中国事      我国的会展工作者正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具有很多外国人所缺乏的优点,敢于创新、勇于承担,我们的民族是永不言败的。正因此,我们能在短短的十几年创造会展业的辉煌。   但是,我们也有中国人的毛病,既有崇洋媚外的恶习、自身又不够团结、常常为私利而争夺、也不大习惯遵守一些共识的游戏规则,也许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而已。   在当下,美、欧力量在衰退、中国在崛起,可以肯定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笔者目睹我们的同行们在不断进步、不断克服各种不同的毛病、不断在发展会展业中发展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

  笔者重新思考会展业,不是意图否定昨天热情幼稚的自我,更重要的是探索我国会展业的内在规律,所有的论点与论证都基于宏观思考,却未必适用于特定的时空。套句行话: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加以善用,也许离真理可以稍为近些。      细说工具论      展览与会议是工具,这是笔者近期的发现。由于近年来,太多关于会展业、会展经济的论述,迫使笔者重新探索,会与展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引起数以百万计的人为之赴汤蹈火?   剥开展览与会议的包装外衣,它其实是一种工具,把握这个工具的是人,人们欲求达到某种目的,于是利用会议集思广益,或者利用展览达到交易与交流的目的。   老实说,会议与展览这个工具很好用,只要使用的人得当,通常目的是可以达到的,它如同战士手中的枪,枪是死的,但战士是活的,掌握得好,既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消灭敌人。   在当代社会、会议与展览更显得重要,在正常时期,它既可以用来繁荣经济与文化;在非常时期,又可以用来对付各种危机。在目前全球经济进入全面衰退期,作为会展工作者,如何运用手中会、展武器与经济危机作有效的斗争,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量变到质变      近期许多媒体希望我能就我国会展业的前30年及后30年发表看法。前30年应该是至2008年为止,这期间中国会展业处于飞跃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十年,更加引人瞩目,展览项目超过4,000个,新展馆建设超过200项,在世界会展业范畴内是一项记录。   追求数量的增长(无论是展览会数量、展馆数量,还是某些展览会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顶峰,再往前应该不那么容易。   为此,笔者认为中国会展业正处于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恰巧,垒球经济衰退给我们创造一个良机。在未来5-10年中,相信中国展会将会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必然是更多的品牌展出现,也必然淘汰一批展会,政府有序地退出市场,一批优秀的展览组织者登上舞台,展览会不再是以规模论英雄,而是以全球产业认同为重要标志。经过这个时期的磨练,到2015年左右,在中国最少有20-30场展览会成将为真正的全球的展会。   笔者殷切期望,在全国会展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政府有效指导而不是干预下,实现这个转变,在此基础上,再实现质变到量变的新里程。   30年后,我国将成为数一数二的会展大国。      有形政府与无形政府      我们讨论政府对会展业发展的推动已经多年。   其实,政府只是个政治概念,它也是由人所掌控的。这些代表政府的人群,水平高、私心少对会展业的影响就很正面,反之却会产生许多负面因素。   如果关于会展活动是工具的论述正确,那么在我国的体制下,广大会展工作者是战士,政府则是指挥官。   在平时,政府可以协助、支持与组织广大会展工作者,利用会展工具发展经济文化、科技建设,在非常时期则组织力量对抗危机。   政府组展占中国市场58%(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经济论坛资料),这在全世界是不敢想象的。如果有一份统计,可以计算中国各级政府投入多大财力,又有多少公务员在搞会展,从成本核算角度,怎么也花不来,与此同时大批会展就业者(尤其是民营企业)却望洋兴叹,如果决策者、我们的指挥官能察觉这种情况,应该有所节制。   在中国国际会展经济论坛期间,喜闻商务部(青岛市政府也是)决定把手中的展会让给民间,笔者非常赞成,但必须指出这种退出应该是有序的进行,不要撒手不管,起码在三年内,政府仍然要出名、出政策、出钱,让企业出力达到顺利过渡的目的。   如果全国各级政府都可以这样做,将造就全国一片新的繁荣景象,造就民间会展业者的春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今天,它的意义更在重大。如果各级政府将部分(例如一千场)交给事业或企业办理,不仅公务员不用烦躁,还可以创造1―2万展览组织者的就业机会,其对未来国家展览业的作用大矣!   有形的政府站在台前,吃力又不讨好;无形的政府在幕后,充当导演、监制与观众的角色,也许更加有效和讨好。      协会的是与非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起,协会办展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笔者不反对,而且主张协会办展。当然,如果协会能和企业合作办展会更加理想。   我国的协会是相当复杂的,有早期的协会、更多的是新成立的协会、有中央一级协会、也有地方协会,近几年三五成群就成立一个协会,更是多如牛毛。   按常规理解,产业的协会首先是为会员服务的,同时也是为产业的发展服务。举办、参与举办、协办、支持展览会或会议也是协会的服务工作之一,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问题在于这些年来我们发现社会上存在一些令人听来不舒服的故事。   为什么一个属于全国性协会办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展会,因领导层的矛盾,一分为三,产生恶性竞争;为什么某民营企业办的品牌展,多年来得到协会支持,相安无事,突然协会自己要办展,硬生生将辛勤经营的民营企业冲跨;为什么有些明明是以协会名誉起家的展会,最后落入某些领导人成立的私人公司之手;为什么某个相当知名的展会,其中若干参展商自组协会,在场外办展冲击展会;为什么某些协会有特权,被人们称为二政府。   和政府组织一样,协会也是由人组成的。协会(中人)水平参差不齐、理念不同,操作出的结果完全不同。可惜的是,我们的政府在对待协会与民营企业办展的天秤上,习惯性的、不经分析的押在协会上。取得的是形而上学的态度。   笔者期望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协会的运作,尤其是协会办展对展览市场的冲击。某些项目,社会市场上不存在的展会,协会义不容辞地可以启动与组织;而有些项目,市场上已有成熟的展会,协会最好适度参与。或支持、或协助,利用最大资源办好展会,对产业、对会展业、对社会都是好事。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凡外国企业办的展览会,协会都愿意充当协助的角色;凡民营企业的展会,协会就虎视眈眈、弱肉强食。这是值得深思的。      民间展览组织的力量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将展览会的组织者分成四等,外商(含香港)是一等、政府是二等、协会是三等、民营企业是四等。也就是说:民营展览组织者是最被忽视的力量。   但是,这里我想讨论两个概念。   其一、任何等级的展览组织者,只要在中国土地上举办展览会,它对于中国展览业、会展经济的贡献是一样的。相反,人们视为一等的组织者,他们的盈利是在境外,除此之外所有组织者盈利都在国内,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们。   其二、民间的力量(民营)才是最大的,他们的数量可以很大,他们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也最具潜力,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或者说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不加以培植与协助。他们的事业也是国家的事业。美国的微软公司是民营企业,美国能不要他吗?   有人说民营企业经常不按规矩办事,其实政府、协会办展也不按规矩办事!反而,我觉得只要政府、协会都按一定标准的游戏规则办事,民营也就会向好榜样看齐。      中国人的中国事      我国的会展工作者正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具有很多外国人所缺乏的优点,敢于创新、勇于承担,我们的民族是永不言败的。正因此,我们能在短短的十几年创造会展业的辉煌。   但是,我们也有中国人的毛病,既有崇洋媚外的恶习、自身又不够团结、常常为私利而争夺、也不大习惯遵守一些共识的游戏规则,也许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而已。   在当下,美、欧力量在衰退、中国在崛起,可以肯定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笔者目睹我们的同行们在不断进步、不断克服各种不同的毛病、不断在发展会展业中发展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


相关文章

  • 关于月亮的诗句:关山月
  • 关山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 ...查看


  • 关于月亮的诗句: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 ...查看


  • 中秋节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这首 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 ...查看


  • 李白的诗:[关山月]鉴赏
  • <关山月>鉴赏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查看


  • 李白咏月诗意长(四)(网友来稿)
  •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一)月是美好理想的寄托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产物,诗歌是这样写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 ...查看


  • 思乡伤离别――[关山月]赏析
  •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关山月>,南北朝,徐陵)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8056. ...查看


  • 关于风的经典诗句
  • 关于风的经典诗句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白居易<长恨 ...查看


  • 浅析唐诗中的"玉门关"意象
  • 摘 要:玉门关,作为中国古代的边关要塞,以其巨大的吸引力常常见诸于文人墨客的笔端,已然成为了一个不朽的文学符号.在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不可胜数.笔者将以<全唐诗>为参照,试图分析这个诗歌意象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象征意义 ...查看


  • 雨洁老师带你积累古诗词-主题诗句(一)
  • 主题诗句积累(一) 边塞诗: 1.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唐·高适)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 (唐·王之涣) 3.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唐·王翰) 4.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