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会计准则

财务会计与会计准则

课程思考题

专业年级 2012级资产评估

学 号 [1**********]8

姓 名 张宏权

授课教室 励学楼102

2012年11月

中国 南京

思考题:

1.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1)从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变革来看,由混乱的制度转向专业统一的制定标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概念先会计准则而产生,以致两者常被混用, GAAP被不少人视为美国会计准则的代名词。长期以来,美国要求企业会计师按照GAAP编制财务报表,要求审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GAAP公允列报发表意见,但遗憾的是,美国一直有多个准则制定机构以多种形式发布各种会计准则文献,使得GAAP来源众多,使用者莫衷一是。GAAP存在概念不清、来源不明、边界不定等缺陷,使得GAAP体系混乱、内容繁杂、相互矛盾、前后脱节,即使是业务精湛的会计师和审计师也难以全面掌握GAAP的要谛。

(2)从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来看,逐渐由原则为导向,转向以规则为导向、进一步提出以目标为导向。“安然事件”爆发后不久,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准则孰优孰劣的世纪之争中,由众多规则堆积而成的美国GAAP被公认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并因其忽视准则之精神实质而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从而给IASB准则的崛起有了可乘之机。2003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的报告(简称SEC报告)明确要求FASB对美国会计体系加以治理,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概念。

(3)从当前会计准则制定以目标为导向来看,其核心措施:一是要求重视和改进概念框架;二是要求对GAAP的级次作出重新界定;三是要求继续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公认会计原则制定从规则导向到原则(目标)导向,又表现出以下特点:产生早,地位突出、方式新,权威性强、数量多,文献丰富、方法好,研究领先。

2. 美国发生的一系列财务会计丑闻对其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2001年以来,美国爆发了安然、世通等大公司财务会计丑闻,在全球引发了会计准则应当以原则为导向还是以规则为导向的争论。具体影响如下:

(1)促进美国会计监管制度改革。随着安然等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的发生, 美国人开始正视自身会计监管制度的漏洞, 把会计监管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2002 年7月30日, 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简称 SOX法案)。该法案长达 180 页, 是一项加强会计监督、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防止内幕交易的法案,揭开了美国会计监管改革的序幕。

(2)加快了内部会计监管的改革。SOX法案规定了与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各责任主体的组成、职权和责任, 强调了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对关于会计责任、关于审计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三方面的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3)加快外部会计监管的改革。成立公共会计责任委员会,实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4)带来了其他方面的改革。人们对美国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不足有了新的认识,对财务报告做出了新的的改进等。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3. 什么叫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导向?

答:自安然等公司财务会计丑闻爆发之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逐渐转向以目标导向,具体如下:

(1)目标导向的提出。2002年10月,FASB发表了《美国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原则导向法》研究报告,公开征求对会计准则制定方法调整的意见。2003年7月,SEC的工作人员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美国财务报告系统采用目标导向会计体系》。2004年,FASB先后发表了多份报告,提出了许多有关目标导向会计准则的具体方案,并开始具体落实之中。

(2)目标导向应具备的特征。首先,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经过改进的、可以持续一贯地运用的概念结构之上。其次,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必须清晰地说明每一准则的会计目标。即会计准则必须贯彻会计目标,每个会计准则都应依据起指导作用的、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中所设定的会计目标来制定,从而使得整个会计系统成为统一的整体。再次,会计准则需提供足够详尽的操作指南,以使准则能在一致的基础上得到运用。再次,会计准则应能避免例外情况。最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应避免明线(界限)检验(bright-line tests)。

(3)目标导向的目的。要为各类交易清楚地确立会计目标,给管理当局(层)和审计师提供一个足够详细的会计框架,以使会计准则具有操作性。更强调管理当局(层)和审计师的责任,以保证财务报告反映会计准则目标。有合理化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4)目标导向的制定模式。目标导向准则明确设立了各类交易和会计处理模式,向管理当局和审计师提供了足够详细的框架,使准则能够得以应用。同时,若按最优方式构建,这种准则将向使用者以及监管者和其他检查或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方面提供足够详细的资料,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正确评价管理当局报告的并经审计师验证的经营成果。而且,由于目标导向的准则比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或纯原则的准则提供了更好的进行职业判断的概念框架,有助于遵循准则的意图。另外,这种准则制定模式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和及时性,有利于打造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使财务报表更有意义,更有信息含量,因而对于高效地实现会计目标、充分发挥会计的效能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5)目标导向的评价。以目标为导向建立会计准则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目标导向会计准则仅是一种理想化的准则模式,将其作为治理美国资本市场财务舞弊行为的一剂良药,未免有失偏颇。而且目标导向会计准则未在美国真正实施,其是否能带给美国资本市场蓬勃的生机,尚无法定论。

4.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答: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经历了较为复杂的经历,从借鉴前苏联的会计方法和经验到改革开放后转向学习西方先进的会计方法和经验,逐渐开始重视对准则的研究。具体如下:

(1)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以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阶段。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借鉴苏联模式的会计理论方法,没有较多的创新和研究。

(2)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会计准则产生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我国经历了并且将继续进行一场历史上伟大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

即从传统的行政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会计准则变迁, 尚未从根本上触及计划经济模式的会计制度,但是却提供了有益的探索。1986年提出初步设想,1988年成立会计准则课题组,1992年起陆续发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5月颁布第一个具体准则—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的披露;同年10月成立会计准则委员会。为我国的现代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和当前制度建立提供了经验。

(3)20世纪90年代初—现在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至2006年2月,形成了我国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修订,组成内容:1项基本准则—2007年1月1日起施行;38项具体准则,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10月颁布,组成内容:应用中的重点难点,32项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附录有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就准则实施过程中设计问题的解释2007、2008两辑。

(4)我国会计准则产生发展的评价。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仍处在不断完善的变迁过程中。自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发展起来,就一直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协调。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发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处理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2个应有指南三个层次构成。。重点内容如下:

(1)基本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的作用是“准则的准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具体会计准则应在基本会计准则规定的框架内,按照会计业务或事项的类别进行制定与执行。主要规范如下几方面的内容:规定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目的;规范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规范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报告整体要求。

(2)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应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精神制定,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38项具体准则又具体规范三类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处理:一般业务处理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特定业务准则。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的细则。主要解决在运用会计准则处理经济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类似于以前的会计制度。由于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与其他企业的会计业务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将出来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包括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新准则的应用指南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助于会计人员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新准则,确保新准则的贯彻实施。

(4)财政部正在起草的准则应用指南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准则解释部分,主要对各项准则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具体解释和说明;二是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部分,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报表格式及编制要求等。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细化,以解决实务操作问题。

6.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哪些新理念?

答:(1)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实质性趋同,即在全面研究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保证在前进方向上的进步、渐进互动,结合国情实现趋同。

(2)中国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国际趋同并在此基础上持续趋同,表明中国不实行直接采用国际准则的原则立场,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和认同。强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保持其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

(3)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科学性。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在两个方面:在会计理念上,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营运效果,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结构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现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体例合理,定义科学,表述清楚。整个准则体系,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又考虑了中国的国情。

(4)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全面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从纵向看,是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横向看, 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两个应用指南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既有各类企业一般的、共同的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又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了这套新会计准则系统,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可能出现的新会计业务,也可以根据基本会计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5)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之处。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

综上,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经济实质,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企业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实现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铸牢了基础,并在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参考文献:

[1]张蕊,李宁,典型经济事件对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经验分析——以安然事件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3)

[2]赵小克,任静梅,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

[3]肖坤,刘永泽,关于美国会计准则导向演变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

[4]张英明,美国公司丑闻引发的会计监管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

[5]林鲤芗,美国目标导向会计准则探析[J],财会经济,2005(12)

[6]徐艳,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变迁[J],财会探析,2008(532)

[7]陈佳颖,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研究[J],财会月刊,2007(5)

[8]宋昕,我国会计准则新体系的特征与创新[J],百科论坛,2007

财务会计与会计准则

课程思考题

专业年级 2012级资产评估

学 号 [1**********]8

姓 名 张宏权

授课教室 励学楼102

2012年11月

中国 南京

思考题:

1.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1)从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变革来看,由混乱的制度转向专业统一的制定标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概念先会计准则而产生,以致两者常被混用, GAAP被不少人视为美国会计准则的代名词。长期以来,美国要求企业会计师按照GAAP编制财务报表,要求审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GAAP公允列报发表意见,但遗憾的是,美国一直有多个准则制定机构以多种形式发布各种会计准则文献,使得GAAP来源众多,使用者莫衷一是。GAAP存在概念不清、来源不明、边界不定等缺陷,使得GAAP体系混乱、内容繁杂、相互矛盾、前后脱节,即使是业务精湛的会计师和审计师也难以全面掌握GAAP的要谛。

(2)从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来看,逐渐由原则为导向,转向以规则为导向、进一步提出以目标为导向。“安然事件”爆发后不久,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准则孰优孰劣的世纪之争中,由众多规则堆积而成的美国GAAP被公认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并因其忽视准则之精神实质而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从而给IASB准则的崛起有了可乘之机。2003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的报告(简称SEC报告)明确要求FASB对美国会计体系加以治理,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概念。

(3)从当前会计准则制定以目标为导向来看,其核心措施:一是要求重视和改进概念框架;二是要求对GAAP的级次作出重新界定;三是要求继续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公认会计原则制定从规则导向到原则(目标)导向,又表现出以下特点:产生早,地位突出、方式新,权威性强、数量多,文献丰富、方法好,研究领先。

2. 美国发生的一系列财务会计丑闻对其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2001年以来,美国爆发了安然、世通等大公司财务会计丑闻,在全球引发了会计准则应当以原则为导向还是以规则为导向的争论。具体影响如下:

(1)促进美国会计监管制度改革。随着安然等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的发生, 美国人开始正视自身会计监管制度的漏洞, 把会计监管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2002 年7月30日, 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简称 SOX法案)。该法案长达 180 页, 是一项加强会计监督、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防止内幕交易的法案,揭开了美国会计监管改革的序幕。

(2)加快了内部会计监管的改革。SOX法案规定了与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各责任主体的组成、职权和责任, 强调了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对关于会计责任、关于审计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三方面的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3)加快外部会计监管的改革。成立公共会计责任委员会,实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4)带来了其他方面的改革。人们对美国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不足有了新的认识,对财务报告做出了新的的改进等。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3. 什么叫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导向?

答:自安然等公司财务会计丑闻爆发之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逐渐转向以目标导向,具体如下:

(1)目标导向的提出。2002年10月,FASB发表了《美国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原则导向法》研究报告,公开征求对会计准则制定方法调整的意见。2003年7月,SEC的工作人员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美国财务报告系统采用目标导向会计体系》。2004年,FASB先后发表了多份报告,提出了许多有关目标导向会计准则的具体方案,并开始具体落实之中。

(2)目标导向应具备的特征。首先,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经过改进的、可以持续一贯地运用的概念结构之上。其次,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必须清晰地说明每一准则的会计目标。即会计准则必须贯彻会计目标,每个会计准则都应依据起指导作用的、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中所设定的会计目标来制定,从而使得整个会计系统成为统一的整体。再次,会计准则需提供足够详尽的操作指南,以使准则能在一致的基础上得到运用。再次,会计准则应能避免例外情况。最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应避免明线(界限)检验(bright-line tests)。

(3)目标导向的目的。要为各类交易清楚地确立会计目标,给管理当局(层)和审计师提供一个足够详细的会计框架,以使会计准则具有操作性。更强调管理当局(层)和审计师的责任,以保证财务报告反映会计准则目标。有合理化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4)目标导向的制定模式。目标导向准则明确设立了各类交易和会计处理模式,向管理当局和审计师提供了足够详细的框架,使准则能够得以应用。同时,若按最优方式构建,这种准则将向使用者以及监管者和其他检查或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方面提供足够详细的资料,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正确评价管理当局报告的并经审计师验证的经营成果。而且,由于目标导向的准则比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或纯原则的准则提供了更好的进行职业判断的概念框架,有助于遵循准则的意图。另外,这种准则制定模式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和及时性,有利于打造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使财务报表更有意义,更有信息含量,因而对于高效地实现会计目标、充分发挥会计的效能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5)目标导向的评价。以目标为导向建立会计准则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目标导向会计准则仅是一种理想化的准则模式,将其作为治理美国资本市场财务舞弊行为的一剂良药,未免有失偏颇。而且目标导向会计准则未在美国真正实施,其是否能带给美国资本市场蓬勃的生机,尚无法定论。

4.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答: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经历了较为复杂的经历,从借鉴前苏联的会计方法和经验到改革开放后转向学习西方先进的会计方法和经验,逐渐开始重视对准则的研究。具体如下:

(1)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以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阶段。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借鉴苏联模式的会计理论方法,没有较多的创新和研究。

(2)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会计准则产生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我国经历了并且将继续进行一场历史上伟大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

即从传统的行政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会计准则变迁, 尚未从根本上触及计划经济模式的会计制度,但是却提供了有益的探索。1986年提出初步设想,1988年成立会计准则课题组,1992年起陆续发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5月颁布第一个具体准则—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的披露;同年10月成立会计准则委员会。为我国的现代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和当前制度建立提供了经验。

(3)20世纪90年代初—现在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至2006年2月,形成了我国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修订,组成内容:1项基本准则—2007年1月1日起施行;38项具体准则,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10月颁布,组成内容:应用中的重点难点,32项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附录有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就准则实施过程中设计问题的解释2007、2008两辑。

(4)我国会计准则产生发展的评价。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仍处在不断完善的变迁过程中。自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发展起来,就一直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协调。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发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处理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2个应有指南三个层次构成。。重点内容如下:

(1)基本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的作用是“准则的准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具体会计准则应在基本会计准则规定的框架内,按照会计业务或事项的类别进行制定与执行。主要规范如下几方面的内容:规定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目的;规范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规范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报告整体要求。

(2)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应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精神制定,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38项具体准则又具体规范三类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处理:一般业务处理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特定业务准则。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的细则。主要解决在运用会计准则处理经济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类似于以前的会计制度。由于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与其他企业的会计业务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将出来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包括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新准则的应用指南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助于会计人员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新准则,确保新准则的贯彻实施。

(4)财政部正在起草的准则应用指南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准则解释部分,主要对各项准则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具体解释和说明;二是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部分,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报表格式及编制要求等。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细化,以解决实务操作问题。

6.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哪些新理念?

答:(1)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实质性趋同,即在全面研究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保证在前进方向上的进步、渐进互动,结合国情实现趋同。

(2)中国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国际趋同并在此基础上持续趋同,表明中国不实行直接采用国际准则的原则立场,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和认同。强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保持其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

(3)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科学性。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在两个方面:在会计理念上,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营运效果,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结构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现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体例合理,定义科学,表述清楚。整个准则体系,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又考虑了中国的国情。

(4)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全面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从纵向看,是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横向看, 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两个应用指南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既有各类企业一般的、共同的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又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了这套新会计准则系统,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可能出现的新会计业务,也可以根据基本会计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5)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之处。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

综上,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经济实质,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企业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实现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铸牢了基础,并在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参考文献:

[1]张蕊,李宁,典型经济事件对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经验分析——以安然事件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3)

[2]赵小克,任静梅,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

[3]肖坤,刘永泽,关于美国会计准则导向演变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

[4]张英明,美国公司丑闻引发的会计监管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

[5]林鲤芗,美国目标导向会计准则探析[J],财会经济,2005(12)

[6]徐艳,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变迁[J],财会探析,2008(532)

[7]陈佳颖,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研究[J],财会月刊,2007(5)

[8]宋昕,我国会计准则新体系的特征与创新[J],百科论坛,2007


相关文章

  • 财务会计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 ...查看


  • 财务会计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财务会计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38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 ...查看


  • 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 大学毕业论文 专 业 会 计 电 算 化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2008年8月14号 河南开封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所在系:会计电算化 专 业:会计电算化 考 号: 123456 姓 名: **** 毕业论文题目: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 ...查看


  • 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 「摘 要」  中国 的 会计 改革与 发展 ,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 经济 体制下的会计模式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到实行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 ...查看


  • 会计工作组织
  • 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 第一节 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基本内容,正确理解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含义以及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 2. ...查看


  •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
  •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 姓名:姜金萍 年级:2014级 专业:会计硕士 学院:会计学院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 摘要: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源.发展的论述,同时对国内针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文章进行综述,进而对我国财务会计 ...查看


  • 会计学论文参考资料
  • 企业会计准则的模式及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对比 会计准则,顾名思义,就是指专门用于规范财务会计信息产生和传输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标准,它是会计实践的总结,是会计理论的体现,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 ...查看


  • 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 目 录 一.会计准则的概述 ································································································ (1) (一)会计 ...查看


  •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会计要素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和解整顿会计初探 从会计信息系统谈中国会计面临的挑战 会计与模糊理论 会计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试论会计与决策有用性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讨 中国现代会计文化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