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藏品精粹(辽金--元)陶瓷品欣赏(一)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辽,高2.5cm,口径30—17cm,足径26—12cm。

长盘作八曲海棠式,折沿宽边,平底。盘内模印花卉,口沿为卷枝纹,盘心以模印的水波纹为地,中央一线排列3朵莲花。盘内纹饰以黄、绿、白釉三色施彩。

三彩印花盘     三彩印花盘,辽,高3cm,口径14.5cm,足径8cm。盘敞口,口沿为8瓣花口,斜壁,平底。盘内壁模印8朵花卉,中心模印一硕大的花朵,外饰4片茨菇叶。花纹外以水波纹作地。盘内施黄、绿、白三种色釉,其中白釉为地,花叶纹则以黄、绿色釉间隔排列,盘外施黄釉。印花是辽代瓷盘的主要装饰方法,纹饰一般为凸起的阳纹,题材以花卉较为常见,如牡丹、莲花、菊花,亦有印水波游鱼、飞凤、蝴蝶等纹饰者。

三彩印花方盘     三彩印花方盘,辽,高2cm,口径12cm,足径7.5cm。盘四方花口,口微敞,平底。盘内四面立壁均分饰2开光,每开光内饰花卉1朵,花卉两侧对称饰卷云纹。盘内底四角饰叶纹,底心模印团菊1朵。盘内施黄、绿、白三色釉彩,盘外施半釉。

三彩鱼形壶     三彩鱼形壶,辽,高15cm,口径5cm,足径7cm。壶仿鱼形,造型设计巧妙。鱼背部正中为一喇叭状菊瓣花口,一侧为提梁,已残失。鱼嘴为壶流。鱼身、鱼鳍、鱼尾用不同的釉彩装饰并刻划不同的花纹,鱼腹下饰一荷叶,托起鱼体,荷叶下为平底实足。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此壶形体生动,色调淡雅,集模印、堆贴、刻划工艺于一体,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

黄釉执壶     黄釉执壶,高36cm,口径3.5cm,足径8.5cm。壶直口,细长颈,丰肩,长圆腹,圈足。一侧为八棱形壶流,流细长弯曲,根部饰一皮扣状装饰,另一侧为带状长柄,连于颈肩。自壶口至近足处,通体饰弦纹6组。器身施黄釉,釉面光亮莹润。

执壶为辽代瓷器中的常见器形,而此壶造型独特,其细长颈、壶流及壶柄的式样独具风格,在辽代瓷器中亦不多见。

黄釉提梁壶

黄釉提梁壶,高29cm,口径2.5cm,足径7.5cm。

壶式较高,上扁下圆。壶上端一侧出管状口,口与肩上另一侧连以鸡冠状提梁,管与提梁根部饰凸起的带状饰物。壶下部饱满,圈足微外撇。釉下施白色化妆土,黄釉施至近足部。釉色光亮,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

白釉刻花壶

白釉刻花壶,高32.8cm,口径8.4cm,足径8.2cm。

壶口微敞,六瓣花式口,长颈,肩部一侧以45°角斜出一流,长圆腹,外撇圈足。白釉瓷器在辽代较为盛行并具有民族特色,目前已发现龙泉务窑、赤峰缸瓦窑均有烧制。壶在辽瓷中有几种造型:有与中原风格近似的执壶;有辽代特征明显的鸡冠壶等。此壶为辽代所特有,其造型端庄秀丽,口、颈、腹分别装饰不同的花纹,口为花瓣形,颈饰以工整的弦纹间隔,腹部刻划4朵盛开的鲜花。此壶刀法刚劲有力,线条流畅清晰,为辽代白釉刻花壶中的精品。

绿釉刻花单柄壶     绿釉刻花单柄壶,高14cm,口径4.5cm,足径7.5cm。 壶小口,口内收,壶身为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有多棱形短流,相对应的另一侧为双条绳形系。壶腹一侧有竹节形横柄,柄端凸起一小钮。肩部饰双凸弦纹,通体刻划大小扇形纹,柄与壶身连接处以螺旋形刻划花纹巧加修饰,十分别致。壶施绿釉,鲜翠欲滴,明亮可爱。    此壶造型、纹饰独特,是辽代早期瓷器中稀有的珍品。

白釉刻花鸡冠壶     白釉刻花鸡冠壶,辽,通高26.4cm,足径7.4cm。此壶扁圆形,短流,肩上有一提梁,圈足。通体施白釉,壶身两面刻花叶纹。此器朴素粗犷的风格反映了游牧民族豪放的气质。鸡冠壶始见于辽代。契丹族入主北方建立大辽国后,将惯用的皮囊改变成瓷器,早期的瓷壶提手部分形似鸡冠并有系绳的穿孔,故名鸡冠壶,此种器形保留了游牧民族生活用品的特色。后来穿孔逐渐演变成提梁,体现了契丹工匠在制瓷工艺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

褐黄釉黑彩竹纹梅瓶     褐黄釉黑彩竹纹梅瓶,高29.8cm,口径5.5cm,足径8cm。 瓶小口出沿,短颈,丰肩,腹下收敛,瘦足。胎呈粉色,胎上施一层化妆土。肩与足部以黑彩绘弦纹间波纹,中间部位饰竹纹,竹叶以单笔画成,大而参差,简朴生动。此瓶之黑彩覆于褐黄釉下,呈现出与磁州窑白地黑彩器不同的艺术效果,别具一格。梅瓶在宋、金、元时期的北方磁州窑、山西介休窑等地许多窑口均有烧造,但此种褐黄釉下绘黑彩竹纹的梅瓶并不多见。此瓶应为盛酒用具。

三彩刻花鹭莲纹盘     三彩刻花鹭莲纹盘,辽,高3.1cm,口径12.2cm,足径7.5cm。盘口呈九瓣菱花形,盘心坦平,浅壁,圈足。盘内三彩釉下有刻划的鹭鸶莲花纹。其做法是先用铁锥在胎上划出图案线条,经素烧以后施以绿釉,再在莲叶上涂葡萄紫色釉,鹭鸶与莲花上涂黄色釉。此盘暗划之线条流畅自然,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黄、绿、紫色釉搭配协调,特别是所用葡萄紫色釉在辽三彩器中极为少见,故此盘是研究辽三彩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黑釉剔花缸     黑釉剔花缸,金,高17cm,口径13.5cm,足径9.5cm。缸唇口,鼓腹,圈足。缸内口部施黑釉,外壁以黑釉剔花装饰,肩部为变形回纹,腹部为缠枝花草纹。外底无釉。此缸造型浑厚饱满,黑釉光亮如漆,剔花技法娴熟,以黄白色的地子衬托黑色花纹,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从其胎釉特征看,应是金代山西窑产品。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金代陶瓷被划归于宋代,从而认为金代陶瓷无精美之作。1949年以来,随着金代墓葬中大量陶瓷器的出土,人们对金代陶瓷的真实面目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墓葬出土实物和窑址出土标本证明当时北方的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淄博窑、大同窑、浑源窑、介休窑、长治窑等到了金代仍在继续烧造,产品各具特色,且不乏精美之作。

这里会是你的最爱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辽,高2.5cm,口径30—17cm,足径26—12cm。

长盘作八曲海棠式,折沿宽边,平底。盘内模印花卉,口沿为卷枝纹,盘心以模印的水波纹为地,中央一线排列3朵莲花。盘内纹饰以黄、绿、白釉三色施彩。

三彩印花盘     三彩印花盘,辽,高3cm,口径14.5cm,足径8cm。盘敞口,口沿为8瓣花口,斜壁,平底。盘内壁模印8朵花卉,中心模印一硕大的花朵,外饰4片茨菇叶。花纹外以水波纹作地。盘内施黄、绿、白三种色釉,其中白釉为地,花叶纹则以黄、绿色釉间隔排列,盘外施黄釉。印花是辽代瓷盘的主要装饰方法,纹饰一般为凸起的阳纹,题材以花卉较为常见,如牡丹、莲花、菊花,亦有印水波游鱼、飞凤、蝴蝶等纹饰者。

三彩印花方盘     三彩印花方盘,辽,高2cm,口径12cm,足径7.5cm。盘四方花口,口微敞,平底。盘内四面立壁均分饰2开光,每开光内饰花卉1朵,花卉两侧对称饰卷云纹。盘内底四角饰叶纹,底心模印团菊1朵。盘内施黄、绿、白三色釉彩,盘外施半釉。

三彩鱼形壶     三彩鱼形壶,辽,高15cm,口径5cm,足径7cm。壶仿鱼形,造型设计巧妙。鱼背部正中为一喇叭状菊瓣花口,一侧为提梁,已残失。鱼嘴为壶流。鱼身、鱼鳍、鱼尾用不同的釉彩装饰并刻划不同的花纹,鱼腹下饰一荷叶,托起鱼体,荷叶下为平底实足。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此壶形体生动,色调淡雅,集模印、堆贴、刻划工艺于一体,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

黄釉执壶     黄釉执壶,高36cm,口径3.5cm,足径8.5cm。壶直口,细长颈,丰肩,长圆腹,圈足。一侧为八棱形壶流,流细长弯曲,根部饰一皮扣状装饰,另一侧为带状长柄,连于颈肩。自壶口至近足处,通体饰弦纹6组。器身施黄釉,釉面光亮莹润。

执壶为辽代瓷器中的常见器形,而此壶造型独特,其细长颈、壶流及壶柄的式样独具风格,在辽代瓷器中亦不多见。

黄釉提梁壶

黄釉提梁壶,高29cm,口径2.5cm,足径7.5cm。

壶式较高,上扁下圆。壶上端一侧出管状口,口与肩上另一侧连以鸡冠状提梁,管与提梁根部饰凸起的带状饰物。壶下部饱满,圈足微外撇。釉下施白色化妆土,黄釉施至近足部。釉色光亮,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

白釉刻花壶

白釉刻花壶,高32.8cm,口径8.4cm,足径8.2cm。

壶口微敞,六瓣花式口,长颈,肩部一侧以45°角斜出一流,长圆腹,外撇圈足。白釉瓷器在辽代较为盛行并具有民族特色,目前已发现龙泉务窑、赤峰缸瓦窑均有烧制。壶在辽瓷中有几种造型:有与中原风格近似的执壶;有辽代特征明显的鸡冠壶等。此壶为辽代所特有,其造型端庄秀丽,口、颈、腹分别装饰不同的花纹,口为花瓣形,颈饰以工整的弦纹间隔,腹部刻划4朵盛开的鲜花。此壶刀法刚劲有力,线条流畅清晰,为辽代白釉刻花壶中的精品。

绿釉刻花单柄壶     绿釉刻花单柄壶,高14cm,口径4.5cm,足径7.5cm。 壶小口,口内收,壶身为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有多棱形短流,相对应的另一侧为双条绳形系。壶腹一侧有竹节形横柄,柄端凸起一小钮。肩部饰双凸弦纹,通体刻划大小扇形纹,柄与壶身连接处以螺旋形刻划花纹巧加修饰,十分别致。壶施绿釉,鲜翠欲滴,明亮可爱。    此壶造型、纹饰独特,是辽代早期瓷器中稀有的珍品。

白釉刻花鸡冠壶     白釉刻花鸡冠壶,辽,通高26.4cm,足径7.4cm。此壶扁圆形,短流,肩上有一提梁,圈足。通体施白釉,壶身两面刻花叶纹。此器朴素粗犷的风格反映了游牧民族豪放的气质。鸡冠壶始见于辽代。契丹族入主北方建立大辽国后,将惯用的皮囊改变成瓷器,早期的瓷壶提手部分形似鸡冠并有系绳的穿孔,故名鸡冠壶,此种器形保留了游牧民族生活用品的特色。后来穿孔逐渐演变成提梁,体现了契丹工匠在制瓷工艺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

褐黄釉黑彩竹纹梅瓶     褐黄釉黑彩竹纹梅瓶,高29.8cm,口径5.5cm,足径8cm。 瓶小口出沿,短颈,丰肩,腹下收敛,瘦足。胎呈粉色,胎上施一层化妆土。肩与足部以黑彩绘弦纹间波纹,中间部位饰竹纹,竹叶以单笔画成,大而参差,简朴生动。此瓶之黑彩覆于褐黄釉下,呈现出与磁州窑白地黑彩器不同的艺术效果,别具一格。梅瓶在宋、金、元时期的北方磁州窑、山西介休窑等地许多窑口均有烧造,但此种褐黄釉下绘黑彩竹纹的梅瓶并不多见。此瓶应为盛酒用具。

三彩刻花鹭莲纹盘     三彩刻花鹭莲纹盘,辽,高3.1cm,口径12.2cm,足径7.5cm。盘口呈九瓣菱花形,盘心坦平,浅壁,圈足。盘内三彩釉下有刻划的鹭鸶莲花纹。其做法是先用铁锥在胎上划出图案线条,经素烧以后施以绿釉,再在莲叶上涂葡萄紫色釉,鹭鸶与莲花上涂黄色釉。此盘暗划之线条流畅自然,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黄、绿、紫色釉搭配协调,特别是所用葡萄紫色釉在辽三彩器中极为少见,故此盘是研究辽三彩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黑釉剔花缸     黑釉剔花缸,金,高17cm,口径13.5cm,足径9.5cm。缸唇口,鼓腹,圈足。缸内口部施黑釉,外壁以黑釉剔花装饰,肩部为变形回纹,腹部为缠枝花草纹。外底无釉。此缸造型浑厚饱满,黑釉光亮如漆,剔花技法娴熟,以黄白色的地子衬托黑色花纹,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从其胎釉特征看,应是金代山西窑产品。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金代陶瓷被划归于宋代,从而认为金代陶瓷无精美之作。1949年以来,随着金代墓葬中大量陶瓷器的出土,人们对金代陶瓷的真实面目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墓葬出土实物和窑址出土标本证明当时北方的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淄博窑、大同窑、浑源窑、介休窑、长治窑等到了金代仍在继续烧造,产品各具特色,且不乏精美之作。

这里会是你的最爱


相关文章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北京故宫旅游风景区
  • 唐朝诗人骆宾王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将产生同样的感受.故宫又名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共有宫殿房舍9000多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 ...查看


  • 7耿宝昌谈宋代哥窑
  • 耿宝昌谈宋代哥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明代宣德时,宫廷藏品目录<宣德鼎彝谱>即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的记载,清代乾隆皇帝更将哥窑 ...查看


  • 怎样游故宫
  • 明代皇后寝宫,清代皇帝结婚时使用及平日用来祭神的地方),均位于中路.养心殿(清 怎样游故宫 吕 由 雍正以后皇帝办公处和寝宫).西六宫(永寿宫.太极殿.翊坤宫.长春宫.储秀宫.咸福宫:・是后.妃.嫔的住所),均位于西路. 二.古代艺术陈列: ...查看


  • 小议国家博物馆的收藏对象
  • 从爱国实业家张謇1905年创办南通博物苑至今,中国的博物馆业已走过了百年历程.中国国家博物馆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目前的建筑始建于1958年,竣工于1959年,为建国10周年北京的十大建筑之一.中国的传统礼制认为:&q ...查看


  • "乡愁"是一条直达的航线
  • 基隆改名,看台湾的地域文化 基隆植入我的骨髓,是我上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电台里播了一首"鼓浪屿之波"的"每周一歌"."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曾经勾起我对基隆的 ...查看


  • 北京市博物馆
  • 北京博物馆名录 北京自然博物馆 崇文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基本陈列有动物.植物.古生物.人类等四部分.门票:成人15元.学生10元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中国北京宣武区东经路21号 北京艺术博物馆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苏州街万寿寺内 七项固定展览 ...查看


  • 博物馆学基础 名词解释
  • 考古与博物馆学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 张传强整理 2014.6.14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 第一讲 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1.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 2. 张謇 与南通博物院 3. 中国博物馆协会 中国博物馆学会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第二讲 西方博 ...查看


  • 明赏赐梅瓶明代陶瓷器
  • 明赏赐梅瓶明代陶瓷器 此展品为明代陶瓷器.梅瓶造型修长,亭亭玉立.分为瓶颈.上下部瓶身和瓶底四部分.梅瓶的白釉肥腴滋润,微微失透:肩部铁红料书"赏赐"楷书铭.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赏赐"梅瓶为明洪武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