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笔墨属性内涵的基本规定

129

!茎鲨叁型兰!!茎室!!!!!兰!!查婆塑型茎查亘室兰!!笙笙!塑璺笙!翌塑n

HUNDRED

SCH00LSIN

ARTS一

文章编号:1003—9104(2012)02—0129—06

中国书画笔墨属性内涵的基本规定

樊波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要:本文通过“骨”、“筋”、“肉”、“气”(意)和“沉厚”、“干涩”:“滋润”、“活化”等

一系列概念对笔墨的属性内涵进行了理论阐发,揭示了中国书画笔墨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关学价值和意艾。

关键词:中国书画;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笔墨内涵;美学价值;基本规定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已对笔墨的属性作了相当深

点”。这也就是所谓的“骨力”、“骨体”,这是笔的属入的探讨,其中一些见解十分精辟,但它们只是对笔

性内涵的第一要素。孙过庭说:“假令众妙攸归,务

墨属性内涵的某一侧面作出了阐发,并未能对之进行

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这表明,笔有了骨完整而深入的概括和说明。这就需要我们综合前人

的力度,凝聚(存)了内在的力量,才能谈得上其他观点展开进一步的考察。

(众妙),否则一切就会无从依靠和支持。从美感角度来看,笔之“骨”构成了用笔的阳刚(“强壮…‘劲

健”)特性,五代荆浩所说“生死刚正谓之骨”,就很好

这里首先考察一下笔的属性内涵,可以从如下四地概括了这一特征。

个方面来看:

第二,笔之筋。

第一,笔之骨。

卫铄第一次从书法用笔的角度提到“筋”的概卫铄在探讨用笔时就曾说:“善笔力者多骨。”④念。后来书法理论著述也多以“筋”的概念来说明书谢赫在谈到绘画六法时,其中一法就是“骨法用法家用笔的特点,如王僧虔说王瑾(伯玉)书法能“得

笔”④。类似言论还有很多,如杨泉论草书用笔:“骨其筋”@,张怀王鏊说韦诞书亦“得其筋”@,徐浩说虞世

硬强壮,如柱楚之不基。”@萧衍论书法用笔:“肥瘦相南的书法同样能“得其筋”@。卫铄说:“多力丰筋者

和,骨力相称。”㈣袁昂称陶隐居的书法“骨体甚骏圣,无力无筋者病。”鲫王羲之也说:“欲书先构筋

快”,又称蔡邕的书法“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张彦

力。”∞可见笔之“筋”也是强调一种用笔的力度。在远谈到绘画用笔时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

这一点上,筋、骨是相通的。所以在一些书画理论著乎用笔。”@汪之元说画墨竹要做到“骨力行笔”④;沈述中,筋、骨经常连用并称,所谓“筋骨紧密”、“稍露宗骞说:“论画者,谓以笔端劲健之意取其骨干。”@从筋骨”、“筋骨渐备”、“筋骨立形”,如此等等。但是笔这些论述可知,所谓笔之“骨”,就是强调笔的力度和的“骨”之力与“筋”之力终究有所不同,骨之力是笔力量。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骨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之确立的支持点,而筋之力则是笔之运行的发动者。间架”,“骨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持点”,“表现一种坚定

对此宗白华有一个比喻性的说法:“附在骨上的筋是的力量”㈣。据此我们也可以说,“骨”乃是“笔”得以一切动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⑩进一确立的“最基本的间架”。是表现坚定力量的“支持

步看,骨之“力”多为外显,而筋之“力”则是内含的。

+作者简介:樊波(1957一),男,汉,江苏南京人,北京大学哲学(美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美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

术史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书画美学,艺术学。

万方数据

n茎鎏!望主璺竺墨垦竺塑塑箜墨奎塑塞

—HUNDRED

SCH00LSINARTS

王羲之就说:“存筋藏锋,灭迹隐端。”@骨之力是果决断然(骏快)的,而筋之力则柔韧而连绵,也即荆浩所言“笔绝不断谓之筋”凹。从美感角度讲,如果说,骨之力表露了用笔的阳刚特性的话,那么筋之力则体现了用笔的阴柔特征。后来清人郑绩对于笔之骨、筋的特点和性状曾作过精辟的概括:“笔笔见骨,其性主刚,故笔多折断;笔笔有筋,其性主柔,故笔多长韧。’’⑩

第三,笔之肉。

卫铄还谈到笔之“肉”的概念,但多从否定意义上来讲的:“不善笔力者多肉”,“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回。这表明,笔之“肉”在一定程度上与“骨”、“力”是相排斥的。但卫铄只是否定用笔之“多肉”,而并没有否定“笔之肉”本身。所以她又说:“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这样就将笔之“肉”与“骨”、“筋”都联系起来了,由此“肉”与“骨”、“筋”共同构成了笔的属性内涵。但应当说,笔之“肉”与笔之“骨”、“筋”的区别是明显的。张怀璀在《书断》中评日:“胡昭得其骨,索靖得其肉,书诞得其筋。”徐浩在《论书》中评日:“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就很好地提示了笔之骨、筋、肉三者在一些书法家中的差别和偏向。进一步看,肉与骨、筋又具有一种统一性。首先,骨、筋的确立,乃是肉之所存的前提。徐浩说:“筋骨不立,肉何所附?”@清人沈宗骞也说:“骨立则血肉可附。”四其次,骨、筋、肉三者之间还可以互涵。卫铄所谓的“筋书”就是将骨、肉涵纳其中的。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讲的就是这种互涵关系。而“肉”更亦可将“筋”

“骨”涵纳其问。孙过庭说:“恬淡雍容,内涵筋骨。”@

张怀瑾说,“筋骨藏于肤肉”@,都是讲“肉”对筋、骨的涵纳。书法用笔是如此,绘画用笔也是如此,书画家大都反对用笔一味露骨暴筋,而主张筋骨藏于肉肤,

主张肉与筋、骨相兼互涵,清人布颜图说:“筋骨在

内,皮肉在外。”④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称赞董源和臣然,或能“骨藏于肉”,或能“于肉透骨”,并批评一些“后之学者”往往“肉见消而骨加出”,“几成骷髅矣”。对于笔之肉与筋、骨的关系,王羲之在《用笔赋》中还有一段精辟论述:“方圆穷金石之丽,纤粗尽

凝脂之密,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就是讲,“肉”如

同“凝脂”一样可以将骨、筋之“金石”包“藏”其问,可谓“骨”、“筋”为“质”,而“肉”则为“文”,彼此互济,相得益彰。这样的笔之肉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微肉”,而是一种由骨、筋支撑的,具有充实之质的“肉”,并呈现出某种特有的丰腴形态。按明人顾凝

远的说法,即所谓“先理筋骨而积渐敷腴哟。对此荆

浩有一个更好的概括,“起伏成实谓之肉”固。宗白华说:“敷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一个生命体

有了形象。”四我们也可以说,笔之“筋”、“骨”藏于肉

肤,“筋”、“骨”、“肉”互涵相济,这才使得“笔”具备

万方数据

130

了完整的形态和形象。

第四,笔之意(或笔之气)。

从审美形态上看,笔之骨、筋、肉都是有形可辨的,而笔之意(或气)却是无形把捉的。或者说,无形之“意”(气)是通过有形之笔(“骨”、“筋”、“肉”)才会体现出来。从审美性质上讲,笔之“骨”、“筋”、“肉”属于“物”的范畴,而笔之“意”(“气”)则属于“心”的范畴。相对于“骨”、“筋”、“肉”而言,笔之“意”(气)具有一种统率的作用,并渗透和灌注于“骨”、“筋”、“肉”之中。王羲之说:“笔者,刀鞘也,墨者,鍪甲也。…‘心意者,将军也。”田韩拙说:“夫画者,笔也,斯乃心运也。”@这都明确指出了“心意”对笔墨的统率作用。荆浩说:“使笔不可反为笔使。”四张怀说,“心为绪使”,不能“徒为笔墨之所使耳”∞。“使”者,心意也。这是强调“意”(气)对“笔”的统率(使)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庾肩吾说,“巧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盒舌”鼬,这就是指主观意气对笔的渗透和灌注。王羲之说:“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雅意。”圆这则是讲主观意气(雅意)在笔中的流露。类似的见解还有不少。如董迪说:“笔运而气摄

之。”圆布颜图说:“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笔有

意虽千奇万状,无不随意而发。”吼阵向评倪云林“迂

老而出笔,无一非意之所之也”圆。这都是在说明和强调主观意气对笔的统率、渗透和灌注。应当说,笔

之意(气)的这种统率、渗透和灌注构成了笔之骨、

筋、肉的内在生命,决定了骨、筋、肉在笔中互涵相济的成败。荆浩说,“迹画不败谓之气”固,就说明了这

一道理。应当说,笔的这一属性内涵(笔之意)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写意倾向的重要根据。

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墨的属性内涵,亦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即墨之沉厚,墨之平涩,墨之滋润,墨之活

化。中国书画理论著述中,谈论墨的言论极多,各种

关于墨的说法和见解也极为丰富,难以尽述,若对之一一细论,难免枝枝蔓蔓,主线不明。这里从四个方面的考察,是在前人见解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提炼和概括,以求能做到中心明确,又能笼备诸家之说,从而比较完整地揭示出墨的属性内涵。此外,以上四个方面的墨之考察,与笔的四个方面的属性内涵具有一种呼应关系。如墨之沉厚在一定程度上要以笔之骨力为前提,所谓“苍茫浑厚不外乎墨之气骨”∞,墨之气骨由笔而出。又如墨之干涩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与

笔之筋的性状具有内在关联,所谓“干涩者筋骨

也”㈣。卫铄在谈到笔之“肉”时就提到了“墨”的概念。墨之滋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实现,但笔之“肉”的有效掌控(内含骨筋)和呈现本身就意味着墨之滋润,可谓“润泽者皮肉也”。@而笔之“气”与墨之“化活”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也就是讲,笔之气不

131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12年第2期总第125期一

仅是决定笔之成败的关键,而且也是造成墨之“化活”的重要因素。从主观方面来看,“气”就是“意”,这种主观意气是充满活力而富于变化的,它灌注于笔,也渗透于墨。从客观方面来看(参见王微和张彦远的论述),“气”还是指一种宇宙元气、一种阴阳气化的自然状态,它即可诉诸于笔,也可见诸于墨,墨之“活化”正是“气”的极好表证。这一切表明,笔与墨是休戚相关的。但笔与墨亦可分而论之,笔有笔法,墨有墨法,笔有自身的属性内涵,墨亦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内涵,以下不妨来做具体探讨。

第一,墨之沉厚。

墨之沉厚是指运墨的效果,也是指墨的属性内涵的基本品质。所谓沉厚,就是要求墨深透纸内、而不浮泛纸面。王羲之说,作草书“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很显然,墨能“入纸”,才会沉厚,否则就会流于“浅薄”。清人沈宗骞也说:“不可使墨浮于笔,若墨浮一分便是一分黑气,不是墨矣。”@浮于笔也就是浮于纸,这样的漂墨由于缺乏“沉厚”的品质,所以只能称之为“黑气”。应当说,运墨有多种方法和效果,欧阳询曾说:“其墨或浓或淡,或浸或燥,随其形势,逐其变巧。,”⑩郭熙则说:“运墨”有“淡墨”、“浓墨”、“焦墨”、“宿墨”、“退墨”、“埃墨”⑩。盛大士说:“用墨须有干、有湿、有浓、有淡”⑩。此外还有“破墨”、“泼墨”之法。对于这些运墨方法和效果,有的人根据张彦远“运墨而五色

具”命题作了总结。如王学浩是这样总结的:“用墨

之法,忽干忽湿,忽浓忽淡,有特然一下处,有渐渐渍成处,有淡荡虚无处,有沈浸浓郁处,兼此五者,自然能具五色矣。”∞再如华琳则是这样总结的:“墨有五色,黑浓湿干淡,五者缺一不可”。“得此五墨之法,画之能事尽矣。”@这些总结是很有意味的。在我看来,无论是浓墨、淡墨、还是干墨、湿墨,或者焦墨、宿墨、泼墨、破墨,都应秉有“沉厚”这一基本品质,这一品质就是要求任何一种墨法都不能流于单薄、浮泛,而应蕴含着丰富的墨色层次,也即所谓的“五色”。这里可以对“五色”作进一步解读,“五色”并不是指某种颜色,也非特指各种具体的墨法(如浓湿干淡),而是讲每种具体墨法皆可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墨相色感,有了这种墨相色感就会呈现“沉厚”的品质。墨的“沉厚”品质并不要求“五色”的直接呈露,相反它应是将丰富的、多层次的墨相色感潜于某种墨法之内,犹如房屋之筑基并不直接呈露,然筑基越深,则房屋越发沉稳厚实矣。换言之,这里不是讲“墨分五色”,而是讲“墨包五色”,“墨分五色”则五色直接呈露,而“墨包五色”则五色深潜于内而墨见沉厚矣。具体来看,如浓墨最易“沉厚”,郑绩就说,“意欲雄厚”,“墨宜浓焦”。唧但其实浓墨(包括焦墨)并不必然“沉厚”。韩拙说:“盖墨用太多,则失其真体,损其笔而且浊”唧。墨浓(多)而“浊”,失缺丰富的墨色层

万方数据

HUNDREDSCH00LSINARTS一

次,显然不是“沉厚”。再如淡墨、干墨似乎难以“沉厚”,因为淡、干之墨容易“柔脆”,容易“浮烟涨墨”,“溢于纸上”霹。韩拙说:“用墨太微,即气怯而弱也。”唧“墨微”多为淡、于之墨,其“柔脆”、“浮涨”、“怯弱”皆‘r沉厚”相隔无缘。但淡、干之墨决非不能“沉厚”,唐志契说:“盖于者以淡墨重叠……而成深厚也。”@华琳说:“淡干墨亦能力透纸背”。这表明,淡干之墨也能蕴含丰富的层次(重叠),显出沉厚(“深厚”)的品质。又如湿墨,若“满纸臃肿”,“痿痹不起”,则难以“沉厚”,反之若“苍翠欲滴,墨渖淋漓”蟛,则“沉厚”彰显。还有墨之渲染,亦复如此。恽格说:“含毫渲染之间,似有苍深浑古之色。”圆由此来看,“沉厚”乃是体现于各种墨法中的一个基本品质,有了这一品质,诸法皆立,缺失这一品质,诸法皆败。正因为如此,墨之“沉厚”就成为许多书画家的共同追求。沈颢称赞米襄阳:“用王洽之泼墨,参以破墨、积墨、焦墨,故融厚有味。”@龚贤说:“年愈老,墨愈厚。”并称赞元人“笔始志始秀,墨始厚始润”圆。笪重光说:“墨之沉凝,色同碎锦。”固沈宗骞称赞黄公望“用墨浑融”∞;钱杜称赞明代嘉隆之前的画风“笔墨都有浑厚之致”@。这里说法不一,但中心非常明确,就是强调沉厚(融厚、老厚、沉凝、浑融、浑厚)乃是诸种墨法的第一要义,是墨的属性内涵的基本品质。

第二,墨之于涩。

上文曾着眼于“沉厚”品质谈到这一话题,这里须指出,“干涩”实乃为墨的属性内涵又一个重要规定,亦是墨法运用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品相。墨之“干涩”与黑之“枯”、“燥”、“渴”、“焦”密切相关。它们大体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概念,人们对此往往持有两种相反的见解,一是否定见解,如姜夔说:书法用墨“不可太燥”,“燥则笔枯”凹;董其昌更是明确宣称:书法“用墨…‘不可使其枯燥”∞;王澍亦有类似言论:书法“墨燥则笔枯”,“太燥则肉枯”@。郭熙和韩拙在谈论绘画创作时则说:“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强务古淡而枯燥,苟从巧密而缠缚,诈伪老笔,本非自然。”∞顾凝远亦认为绘画创作“墨太枯则无气韵”唧。这些否定见解一方面与某些人审

美偏向(如董其昌)相关,另一方面否定却是相对的,

他们只是否定干涩、枯燥太过的倾向,而没有否定干涩、枯燥本身,这是因为墨之干涩、枯燥以及焦、渴在书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一些人往往采取一种肯定见解。布颜图就将绘画的“干墨”视为“正墨”之一。他说,“干淡者,实墨也”,“一笔之中,初则润泽,渐次干涩”@。姜夔说作行草“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姆蒋骥说书法用墨“燥则有骨”@。杨慎称赞唐代书法家徐浩“多渴笔”。“渴笔”就是墨之干涩。但他又说:“渴笔,枯无墨也,在书家为难。”④可见在书法创作中,干涩之墨的“渴笔”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书画家仍然十分推

厂1茎鎏!宴主苎竺墨垦竺塑塑箜苎奎塑室一HUNDREDSCH00LSINARTS

崇并喜用“干涩”之墨,他们认为干涩之墨在书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中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审美品相。

如笪重光说绘画“墨带燥而苍”@。布颜图说:“画时

则取干淡之墨,糙擦交错以取之,其苍范浑厚之势,无不随手而应。”@盛大士说:“古大家荒率苍莽之气皆

从干笔皴擦中得来”固。华琳说,干涩之墨能“于极燥

中不湿而湿,较之湿黑尤觉苍润”。并称赞王原祁善用“干墨”,“更觉苍秀浑脱”@。方薰也称赞王原祁“干墨重笔皴擦,以博浑论气象”固。所谓“苍”、“浑”、“荒”、“率”、“莽”、“脱”,正是干涩之墨运用所呈现而出的特殊的审美品相。这里可以将“干涩之

墨”与墨之“沉厚”加以比较来进一步见证。“干涩”

之墨当然需要墨之“沉厚”筑基为底,否则墨之干涩就会瘠而无“气韵”,枯而无“生意”。但两者终究有

别,墨之“沉厚”可以通过浓墨实现,亦可凭藉湿墨达

成(参见前文所述),“干涩”只是造成“沉厚”的方式之一。换言之,“沉厚”品质可以贯通各种墨法,“干涩”只是其中一法而己。墨之“沉厚”往往具有一种稳定性,而墨之“干涩”则会呈现为一种险绝性。姜夔说:作行草“燥以取险”④。杨慎说:“怀素草书多枯涩。”并以他人之诗加以评赞,“忽为壮丽就枯涩,龙

蛇盘腾兽屹立”、“殊形诡状不易说,中含枯燥尤惊

绝”;“时复枯燥何禧袱,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所谓“取险”、“屹立”、“突兀”、“惊绝”,都是指书法干涩(枯涩、枯燥)之墨运用的险绝性。华琳在谈论绘画的干涩浓、焦之墨运用时说:“孤而刺目”,然“左右配搭”,“上下添没”,“纵有孤墨,顿然改观”。又说“焦墨”虽“以墨黑为嫌,但描绘物象(山石)却能“貌色如铁”,“极有情致”@。所谓“孤”、“刺”、“如铁”,乃是指“干涩”之墨在绘画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险绝性。“沉厚”意味着墨的深度,而“干涩”则意味着墨的广度。深度追求一种包融感,广度则追求一种迷蒙感。华琳说:干涩之墨使人见之“迷离”,可谓“似轻云之掩蔼,薄雾之冥朦。”@这是对“干涩”之墨广度和迷蒙感的很好形容和说明。“沉厚”之墨虽以“笔”之“骨”为前提,但却不像“骨”一样偏于外显,而是深潜于内,如同盐溶于水,可感而不可触。而“干涩”之墨恰恰是呈现于表,如同水结于冰,可感且可触。“干涩”之墨与笔之“筋”相应,但不等同“筋”,“干涩”托于“筋”之连绵,却进而转内于外,化韧为坚(如铁)。华琳说:“沉着痛快,跳出纸上,方尽干笔之妙。”鲫所谓“跳出纸上”,正是指“干涩”之墨(干笔)可感可触,呈现于表的性状。这种性状既可是“险绝”的,又可是“迷蒙”的,同时亦是“苍”、“茫”、“浑”、“荒”、“率”、“莽”、“脱”,凡此种种,皆为墨之干涩丰富而特殊的审美品相。

第三,墨之滋润。

这也是墨的属性内涵一个重要规定。不同于墨

之“沉厚”与“干涩”,墨之“滋润”显然具有属己的独

万方数据

132

特的审美品貌。对此许多书画理家都有论述。孙过庭说,书法“温之以妍润”吵;朱长文评虞世南“故其为书,气秀色润”嘟。这里虽未明言“墨润”,但与“墨”不无相关。姜夔就明确地说,书法用墨“润以取妍”∞。董其昌亦称书法“用墨须使有润”够。蒋骥说书法“用墨润则有肉”田。郭熙说,绘画应做到“墨色滋润”唧。李日华称赞文征明的绘画具有“婉润”的风致@。龚贤说绘画“墨气宜润”谚;王粟等人评价“王仲

元用墨温润”哪;沈宗骞说绘画应当“凝然而坚,淹然

而润”∞。并称赞董其昌“用墨华润”@。这都表明,“滋润”主要是由墨造成的,是墨色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品貌。这种审美品貌的感性特征就是“湿”。正如

沈宗骞所言,“墨气淹润,常若湿者”@。华琳也说:“盖湿本非专墨,缘黑与浓与淡皆湿,湿即藉黑与浓

与淡而名之耳。即谓画成有湿润之气。”瞪由此可知,“湿”与“滋润”是直接相关的,这就是讲,不管是浓墨还是淡墨,只要“湿”即成“润”。而“湿”与“水”是相关的。黑之“滋润”偏于“湿”也即偏于“水”。笪重

光说:“笔濡水而润。”唧书法理论将其称之为“血者”

(或“血法”)。张绅说:“血者,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固鲁一贞、张廷相亦有类似的说法:“字资于墨,墨资于水,墨者,字之肉,水者,字之血也。”圆张式论绘画时也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很显然,墨资水而湿,墨湿即生“滋润”。对此徐渭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墨则雨润”,“墨色淋漓雨拨开”固。雨即水也,雨水淋漓则墨润也。但必须指出,“水”而“湿”只是造成墨之“滋润”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全部成因,有时结果可能完全相反。顾凝远就说:“墨太润则无文理。”固所谓“太润”就是水太多而过湿,从而失去掌控(“无文理”)。龚贤说:“墨含笔内为润,墨浮笔外为湿。…‘墨含笔内”就是对水(湿)有所掌控,反之“墨浮笔外”则是失去掌控(浮),所以龚贤干脆宣称:“润不在湿。”唧后来秦祖永也和龚贤持有相同看法:“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淹渍。”唧这是一个重要提示,过多的水,一味的湿并不等同于墨之“滋润”。但在我看来,墨之“滋润”还是以“湿”为主、参之浓、淡、干、焦的综合结果。是各种墨法协调、掌控所造成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品貌。孙过庭说书法应“带燥方润,将浓遂枯”@。这是

讲干(燥)与湿(浓)的综合;姜夔说,书法用墨应“燥

润相杂”哟,张坤说,书法“用笔用墨”要“浓淡枯润,肥瘦老嫩,皆要相称”哟。这是讲种墨法(包括笔法)的协调、掌控和综合。笪重光说,“含润若滴,带渴为焦”,“淡以破浓,聚而随散”@。唐岱说,绘画“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

也”唧,方薰说,“作一画墨之浓淡焦湿无不备”,“便是

功夫到境”唧。松年说:“润燥合宜,足以尽画学之蕴。”嶝所谓“相宜”、“得当”,所谓“含…‘带…‘聚”“备”,都是指对各种墨法(浓、淡、干、湿、焦、破)的协

133

!茎鲨全型兰!!塞室!!!!!竺!!墨翌塑型兰查亘室翌!!至笙!塑璺笙!翌塑n

调,掌控和综合。唯其如此,才足以尽显墨之“滋润”内蕴,才是“滋润”之墨完整而独特的审美品貌。由

此看来,墨之滋润并不排斥墨之干涩(燥枯、渴焦),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对此张庚曾有一段值得玩味的分析:“盖湿笔难工,干笔易好;湿笔易流于薄,干笔易于见厚,湿笔渲染费功,干笔点曳便捷。”螃这里名为干、湿之笔,实为干、湿之墨也,两者有“难易”之分,“薄厚”之别,“费功”与“便捷”之异。这一分析未必准确(如湿未必薄而不厚,“干”未必“易好便捷”),但却明确指出“干”与“湿”的区别。我们认为,墨之滋润虽注重各种墨法的综合,但毕竟以“湿”为主,而不同墨之“干涩”。墨之“滋润”由于注重对各种墨法的掌控,从而具有一种均衡性,而不同干涩之墨的惊绝性,墨之“滋润”由于注重各种墨法因素的协调,从而具有一种粘连的整体感,而不同于“干涩”之墨的迷蒙感。墨之滋润与墨之“沉厚”的区别同样是明显的。墨之“沉厚”虽也注重丰富的墨色层次,但却将之深潜于内,不著于表,而墨之“滋润”所综合的各种墨法(浓、淡、干、湿)却即不浮于表,亦不沉于内,而是内外渗合,表里浑然。石涛曾提出一个

富有意味的概念:“糸因组”,用来说明墨之滋润是颇为

贴切的:“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纲组。”唧所谓“分”和“治”,可谓各种墨法的协调、掌控和综合;“化一而成绸温”,则可谓墨之滋润的均衡性

和整体感。石涛还说:“纲皇显不分,是为混沌。…‘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吣此可谓墨之滋润所

含各种墨法内外表里的浑然渗合。

第四,墨之活化。

这是墨的又一种审美品格,是以其它墨之属性内涵为基础的艺术升华。具体来讲,墨之“活化”乃是指运墨的自由性和自然性,所谓“活”,就是强调自由性;而所谓“化”,则是强调自然性。中国书画理论认为用笔要“活”,同时认为用墨也应“活”龚贤明确指出:“墨气要活。”嶝沈宗骞说:“浓淡分明,便是活墨。”@张式认为“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活”的对立面就是“死”。张彦远有“死画”

之说,荆浩、韩拙亦有“笔墨虽行,类同死物”、“全无变通”之论。画之死活,关乎用笔,也关乎运墨。死笔、死墨就是不善变通,失缺了自由品格。应当说,运

墨(包括用笔)之活,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气对墨的自由调度和自如把握。正如朱景玄所言,“纤毫之笔”、“轻墨落素”,“则万类由心”,他说王墨善于“墨泼”,“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应-T-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啪。这就是墨之“活”,运墨的自由性。吴宽说王维的《行旅图》墨色“浓淡浅深,穷神尽变”@,唐志契说:“南宫之点墨成烟……迥出人表,皆毫不著象。”@张岱说元人之画,“点染依稀烟云灭没,反得奇

趣”(《琅媛文集・与包言介》)。王原祁说,“濡毫吮

万方数据

HUNDREDSCHOOLsINARTS一

墨,随机应变”,“全幅片段自然活现”(《麓台提画稿》),这都是运墨的“活”的例证,自由的范本。墨不仅要“活”,而且还要“化”。如果说,墨之“活”主要取决于主观(意气)的话,那么,墨之“化”则主要师法于客观,要求书画家能“独参造化”,“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绘事发微》)。“活”之主观当然带有某种人为性,而“化”是要求进一步消解这种人为性,从天地造化中体悟到无为的自然妙谛。卢携说,“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临池妙诀》),这是书法墨之“化”。《宣和画谱》说,“以墨泼图幛之上,乃因似其形象,或为山,或为石,或为泉者”,这是绘画“泼墨”之“化”。笪重光说,“墨以破用而生韵”,“有浑化脱化之妙”(《画筌》)。这是绘画“破墨”之“化”。墨之“活”与墨之“化”并不矛盾,书画家运墨真正自由(“活”)了,也就会“自然”而“化”。前文曾讲,墨之“活-fg”与“气”相对应,沈宗骞说,“天地以灵气而生物”,“人以灵气而成画”(《芥舟学画编》)。我们则说,“气”在天(客观)即为“化”,气在人(主观)则为“活”,“气”在“墨”是为“活化”,这是天人合一的表征,是自由和自然品格的显现。(责4-2编辑:徐智本)

《笔阵图》。《古画品录》。《韩赋》。

《论书九首梁武帝又答书》。《古今书评》。《历代名画记》。《天下有山堂画艺》。《芥舟学画编》。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第

136页。

《书谱》。《论书》。《书断》。《论书》。《笔阵图》。《书论》。同⑨,第136页。《书论》。《笔法记》。

《梦幻居画学简明》。《笔阵图》。《笔阵图》。《论书》。《芥舟学画编》。《书谱》。《书断》。

《画学心法问答》。.

《画引》。《笔法记》。

n茎鎏!里主苎竺墨垦竺堕塑竺墨奎塑室:

134

一HUNDREDSCHOOLSINARTS

同⑨,第136页。《南宗抉秘》。《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山静居画论》。《山水纯全集》。《续书谱》。《山水节要》。《书品》,《山水纯全集后序》。《南宗拽秘》。

《书品》。同上《自论书》。同上。

《广川画跋》。《书谱》。《画学心法问答》。《续书断》。《虚斋名画录》。《续书谱》。《笔法记》。《画禅室随笔》。《芥舟学画编》。

《读书法论》。同上。《林泉高致》。同上。

《恬致堂集》。《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虚斋名画续录》。《芥舟学画编》。《学画浅说》。‘

《用笔论(传)》。《芥舟学画编》。

《林泉高致》。同上。《溪山卧游录》。同上。

《山南论画》。《南宗抉秘》。《南宗抉秘》。《画筌》。《梦幻居画学简明》。《法书通释》。《山水纯全集》。《玉燕楼书法》。《南宗抉秘》。《画谭》。

《山水纯全集》。《徐文长集卷十七卷五》。《绘事微言》。《画引》。《南宗抉秘》。《柴丈画说》。《南田画跋》。《桐荫画诀》。《画麈》。

《书谱》。《柴丈画说(龚贤书画合壁册)》。《续书谱》。《画筌》。《法书通释》。《芥舟学画编》。《画筌》。《松壶画忆》。《绘画发微》。《续书谱》。《山静居画论》。《画禅室随笔》。《颐园论画》。《翰墨指南》。

《国朝画征续录》。《林泉高致(山水纯全集)》。《画语录》。

《画引》。

同上。

《画学心法问答》。《柴木画说》。《续书谱》。《芥舟学画编》。《续书法论》。《画谭》。《书品》。《唐朝名画录》。《画筌》。

《书画鉴影》。《画学心法问答》。《绘事微言》。

《溪山卧游录》。

BasicProvisionsofInkConnotationinChinesePaintingandCalligraphy

FANBo

(SchoolofFineArts,Nanfing

Institute

ofArts,Nanjing,Jiangsu210013)

Abstract:Through

series

ofconceptsforinstance’’bone”,”muscle”,’’flesh”,”meaning”,”decency”,”moiste—

ning”and”activating”,thepresentarticleexplainstheinkconnotation,soas

to

illustrateitsaestheticvalueandsig—

nificanceofinkinChinesepaintingandcalligraphy.

Key

Words:Chinese

PaintingandCalligraphy;InkConnotation;AestheticValue

万方数据

中国书画笔墨属性内涵的基本规定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樊波, FAN Bo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艺术百家

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12,28(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sbj201202020.aspx

129

!茎鲨叁型兰!!茎室!!!!!兰!!查婆塑型茎查亘室兰!!笙笙!塑璺笙!翌塑n

HUNDRED

SCH00LSIN

ARTS一

文章编号:1003—9104(2012)02—0129—06

中国书画笔墨属性内涵的基本规定

樊波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要:本文通过“骨”、“筋”、“肉”、“气”(意)和“沉厚”、“干涩”:“滋润”、“活化”等

一系列概念对笔墨的属性内涵进行了理论阐发,揭示了中国书画笔墨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关学价值和意艾。

关键词:中国书画;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笔墨内涵;美学价值;基本规定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已对笔墨的属性作了相当深

点”。这也就是所谓的“骨力”、“骨体”,这是笔的属入的探讨,其中一些见解十分精辟,但它们只是对笔

性内涵的第一要素。孙过庭说:“假令众妙攸归,务

墨属性内涵的某一侧面作出了阐发,并未能对之进行

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这表明,笔有了骨完整而深入的概括和说明。这就需要我们综合前人

的力度,凝聚(存)了内在的力量,才能谈得上其他观点展开进一步的考察。

(众妙),否则一切就会无从依靠和支持。从美感角度来看,笔之“骨”构成了用笔的阳刚(“强壮…‘劲

健”)特性,五代荆浩所说“生死刚正谓之骨”,就很好

这里首先考察一下笔的属性内涵,可以从如下四地概括了这一特征。

个方面来看:

第二,笔之筋。

第一,笔之骨。

卫铄第一次从书法用笔的角度提到“筋”的概卫铄在探讨用笔时就曾说:“善笔力者多骨。”④念。后来书法理论著述也多以“筋”的概念来说明书谢赫在谈到绘画六法时,其中一法就是“骨法用法家用笔的特点,如王僧虔说王瑾(伯玉)书法能“得

笔”④。类似言论还有很多,如杨泉论草书用笔:“骨其筋”@,张怀王鏊说韦诞书亦“得其筋”@,徐浩说虞世

硬强壮,如柱楚之不基。”@萧衍论书法用笔:“肥瘦相南的书法同样能“得其筋”@。卫铄说:“多力丰筋者

和,骨力相称。”㈣袁昂称陶隐居的书法“骨体甚骏圣,无力无筋者病。”鲫王羲之也说:“欲书先构筋

快”,又称蔡邕的书法“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张彦

力。”∞可见笔之“筋”也是强调一种用笔的力度。在远谈到绘画用笔时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

这一点上,筋、骨是相通的。所以在一些书画理论著乎用笔。”@汪之元说画墨竹要做到“骨力行笔”④;沈述中,筋、骨经常连用并称,所谓“筋骨紧密”、“稍露宗骞说:“论画者,谓以笔端劲健之意取其骨干。”@从筋骨”、“筋骨渐备”、“筋骨立形”,如此等等。但是笔这些论述可知,所谓笔之“骨”,就是强调笔的力度和的“骨”之力与“筋”之力终究有所不同,骨之力是笔力量。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骨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之确立的支持点,而筋之力则是笔之运行的发动者。间架”,“骨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持点”,“表现一种坚定

对此宗白华有一个比喻性的说法:“附在骨上的筋是的力量”㈣。据此我们也可以说,“骨”乃是“笔”得以一切动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⑩进一确立的“最基本的间架”。是表现坚定力量的“支持

步看,骨之“力”多为外显,而筋之“力”则是内含的。

+作者简介:樊波(1957一),男,汉,江苏南京人,北京大学哲学(美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美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

术史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书画美学,艺术学。

万方数据

n茎鎏!望主璺竺墨垦竺塑塑箜墨奎塑塞

—HUNDRED

SCH00LSINARTS

王羲之就说:“存筋藏锋,灭迹隐端。”@骨之力是果决断然(骏快)的,而筋之力则柔韧而连绵,也即荆浩所言“笔绝不断谓之筋”凹。从美感角度讲,如果说,骨之力表露了用笔的阳刚特性的话,那么筋之力则体现了用笔的阴柔特征。后来清人郑绩对于笔之骨、筋的特点和性状曾作过精辟的概括:“笔笔见骨,其性主刚,故笔多折断;笔笔有筋,其性主柔,故笔多长韧。’’⑩

第三,笔之肉。

卫铄还谈到笔之“肉”的概念,但多从否定意义上来讲的:“不善笔力者多肉”,“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回。这表明,笔之“肉”在一定程度上与“骨”、“力”是相排斥的。但卫铄只是否定用笔之“多肉”,而并没有否定“笔之肉”本身。所以她又说:“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这样就将笔之“肉”与“骨”、“筋”都联系起来了,由此“肉”与“骨”、“筋”共同构成了笔的属性内涵。但应当说,笔之“肉”与笔之“骨”、“筋”的区别是明显的。张怀璀在《书断》中评日:“胡昭得其骨,索靖得其肉,书诞得其筋。”徐浩在《论书》中评日:“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就很好地提示了笔之骨、筋、肉三者在一些书法家中的差别和偏向。进一步看,肉与骨、筋又具有一种统一性。首先,骨、筋的确立,乃是肉之所存的前提。徐浩说:“筋骨不立,肉何所附?”@清人沈宗骞也说:“骨立则血肉可附。”四其次,骨、筋、肉三者之间还可以互涵。卫铄所谓的“筋书”就是将骨、肉涵纳其中的。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讲的就是这种互涵关系。而“肉”更亦可将“筋”

“骨”涵纳其问。孙过庭说:“恬淡雍容,内涵筋骨。”@

张怀瑾说,“筋骨藏于肤肉”@,都是讲“肉”对筋、骨的涵纳。书法用笔是如此,绘画用笔也是如此,书画家大都反对用笔一味露骨暴筋,而主张筋骨藏于肉肤,

主张肉与筋、骨相兼互涵,清人布颜图说:“筋骨在

内,皮肉在外。”④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称赞董源和臣然,或能“骨藏于肉”,或能“于肉透骨”,并批评一些“后之学者”往往“肉见消而骨加出”,“几成骷髅矣”。对于笔之肉与筋、骨的关系,王羲之在《用笔赋》中还有一段精辟论述:“方圆穷金石之丽,纤粗尽

凝脂之密,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就是讲,“肉”如

同“凝脂”一样可以将骨、筋之“金石”包“藏”其问,可谓“骨”、“筋”为“质”,而“肉”则为“文”,彼此互济,相得益彰。这样的笔之肉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微肉”,而是一种由骨、筋支撑的,具有充实之质的“肉”,并呈现出某种特有的丰腴形态。按明人顾凝

远的说法,即所谓“先理筋骨而积渐敷腴哟。对此荆

浩有一个更好的概括,“起伏成实谓之肉”固。宗白华说:“敷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一个生命体

有了形象。”四我们也可以说,笔之“筋”、“骨”藏于肉

肤,“筋”、“骨”、“肉”互涵相济,这才使得“笔”具备

万方数据

130

了完整的形态和形象。

第四,笔之意(或笔之气)。

从审美形态上看,笔之骨、筋、肉都是有形可辨的,而笔之意(或气)却是无形把捉的。或者说,无形之“意”(气)是通过有形之笔(“骨”、“筋”、“肉”)才会体现出来。从审美性质上讲,笔之“骨”、“筋”、“肉”属于“物”的范畴,而笔之“意”(“气”)则属于“心”的范畴。相对于“骨”、“筋”、“肉”而言,笔之“意”(气)具有一种统率的作用,并渗透和灌注于“骨”、“筋”、“肉”之中。王羲之说:“笔者,刀鞘也,墨者,鍪甲也。…‘心意者,将军也。”田韩拙说:“夫画者,笔也,斯乃心运也。”@这都明确指出了“心意”对笔墨的统率作用。荆浩说:“使笔不可反为笔使。”四张怀说,“心为绪使”,不能“徒为笔墨之所使耳”∞。“使”者,心意也。这是强调“意”(气)对“笔”的统率(使)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庾肩吾说,“巧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盒舌”鼬,这就是指主观意气对笔的渗透和灌注。王羲之说:“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雅意。”圆这则是讲主观意气(雅意)在笔中的流露。类似的见解还有不少。如董迪说:“笔运而气摄

之。”圆布颜图说:“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笔有

意虽千奇万状,无不随意而发。”吼阵向评倪云林“迂

老而出笔,无一非意之所之也”圆。这都是在说明和强调主观意气对笔的统率、渗透和灌注。应当说,笔

之意(气)的这种统率、渗透和灌注构成了笔之骨、

筋、肉的内在生命,决定了骨、筋、肉在笔中互涵相济的成败。荆浩说,“迹画不败谓之气”固,就说明了这

一道理。应当说,笔的这一属性内涵(笔之意)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写意倾向的重要根据。

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墨的属性内涵,亦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即墨之沉厚,墨之平涩,墨之滋润,墨之活

化。中国书画理论著述中,谈论墨的言论极多,各种

关于墨的说法和见解也极为丰富,难以尽述,若对之一一细论,难免枝枝蔓蔓,主线不明。这里从四个方面的考察,是在前人见解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提炼和概括,以求能做到中心明确,又能笼备诸家之说,从而比较完整地揭示出墨的属性内涵。此外,以上四个方面的墨之考察,与笔的四个方面的属性内涵具有一种呼应关系。如墨之沉厚在一定程度上要以笔之骨力为前提,所谓“苍茫浑厚不外乎墨之气骨”∞,墨之气骨由笔而出。又如墨之干涩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与

笔之筋的性状具有内在关联,所谓“干涩者筋骨

也”㈣。卫铄在谈到笔之“肉”时就提到了“墨”的概念。墨之滋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实现,但笔之“肉”的有效掌控(内含骨筋)和呈现本身就意味着墨之滋润,可谓“润泽者皮肉也”。@而笔之“气”与墨之“化活”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也就是讲,笔之气不

131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12年第2期总第125期一

仅是决定笔之成败的关键,而且也是造成墨之“化活”的重要因素。从主观方面来看,“气”就是“意”,这种主观意气是充满活力而富于变化的,它灌注于笔,也渗透于墨。从客观方面来看(参见王微和张彦远的论述),“气”还是指一种宇宙元气、一种阴阳气化的自然状态,它即可诉诸于笔,也可见诸于墨,墨之“活化”正是“气”的极好表证。这一切表明,笔与墨是休戚相关的。但笔与墨亦可分而论之,笔有笔法,墨有墨法,笔有自身的属性内涵,墨亦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内涵,以下不妨来做具体探讨。

第一,墨之沉厚。

墨之沉厚是指运墨的效果,也是指墨的属性内涵的基本品质。所谓沉厚,就是要求墨深透纸内、而不浮泛纸面。王羲之说,作草书“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很显然,墨能“入纸”,才会沉厚,否则就会流于“浅薄”。清人沈宗骞也说:“不可使墨浮于笔,若墨浮一分便是一分黑气,不是墨矣。”@浮于笔也就是浮于纸,这样的漂墨由于缺乏“沉厚”的品质,所以只能称之为“黑气”。应当说,运墨有多种方法和效果,欧阳询曾说:“其墨或浓或淡,或浸或燥,随其形势,逐其变巧。,”⑩郭熙则说:“运墨”有“淡墨”、“浓墨”、“焦墨”、“宿墨”、“退墨”、“埃墨”⑩。盛大士说:“用墨须有干、有湿、有浓、有淡”⑩。此外还有“破墨”、“泼墨”之法。对于这些运墨方法和效果,有的人根据张彦远“运墨而五色

具”命题作了总结。如王学浩是这样总结的:“用墨

之法,忽干忽湿,忽浓忽淡,有特然一下处,有渐渐渍成处,有淡荡虚无处,有沈浸浓郁处,兼此五者,自然能具五色矣。”∞再如华琳则是这样总结的:“墨有五色,黑浓湿干淡,五者缺一不可”。“得此五墨之法,画之能事尽矣。”@这些总结是很有意味的。在我看来,无论是浓墨、淡墨、还是干墨、湿墨,或者焦墨、宿墨、泼墨、破墨,都应秉有“沉厚”这一基本品质,这一品质就是要求任何一种墨法都不能流于单薄、浮泛,而应蕴含着丰富的墨色层次,也即所谓的“五色”。这里可以对“五色”作进一步解读,“五色”并不是指某种颜色,也非特指各种具体的墨法(如浓湿干淡),而是讲每种具体墨法皆可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墨相色感,有了这种墨相色感就会呈现“沉厚”的品质。墨的“沉厚”品质并不要求“五色”的直接呈露,相反它应是将丰富的、多层次的墨相色感潜于某种墨法之内,犹如房屋之筑基并不直接呈露,然筑基越深,则房屋越发沉稳厚实矣。换言之,这里不是讲“墨分五色”,而是讲“墨包五色”,“墨分五色”则五色直接呈露,而“墨包五色”则五色深潜于内而墨见沉厚矣。具体来看,如浓墨最易“沉厚”,郑绩就说,“意欲雄厚”,“墨宜浓焦”。唧但其实浓墨(包括焦墨)并不必然“沉厚”。韩拙说:“盖墨用太多,则失其真体,损其笔而且浊”唧。墨浓(多)而“浊”,失缺丰富的墨色层

万方数据

HUNDREDSCH00LSINARTS一

次,显然不是“沉厚”。再如淡墨、干墨似乎难以“沉厚”,因为淡、干之墨容易“柔脆”,容易“浮烟涨墨”,“溢于纸上”霹。韩拙说:“用墨太微,即气怯而弱也。”唧“墨微”多为淡、于之墨,其“柔脆”、“浮涨”、“怯弱”皆‘r沉厚”相隔无缘。但淡、干之墨决非不能“沉厚”,唐志契说:“盖于者以淡墨重叠……而成深厚也。”@华琳说:“淡干墨亦能力透纸背”。这表明,淡干之墨也能蕴含丰富的层次(重叠),显出沉厚(“深厚”)的品质。又如湿墨,若“满纸臃肿”,“痿痹不起”,则难以“沉厚”,反之若“苍翠欲滴,墨渖淋漓”蟛,则“沉厚”彰显。还有墨之渲染,亦复如此。恽格说:“含毫渲染之间,似有苍深浑古之色。”圆由此来看,“沉厚”乃是体现于各种墨法中的一个基本品质,有了这一品质,诸法皆立,缺失这一品质,诸法皆败。正因为如此,墨之“沉厚”就成为许多书画家的共同追求。沈颢称赞米襄阳:“用王洽之泼墨,参以破墨、积墨、焦墨,故融厚有味。”@龚贤说:“年愈老,墨愈厚。”并称赞元人“笔始志始秀,墨始厚始润”圆。笪重光说:“墨之沉凝,色同碎锦。”固沈宗骞称赞黄公望“用墨浑融”∞;钱杜称赞明代嘉隆之前的画风“笔墨都有浑厚之致”@。这里说法不一,但中心非常明确,就是强调沉厚(融厚、老厚、沉凝、浑融、浑厚)乃是诸种墨法的第一要义,是墨的属性内涵的基本品质。

第二,墨之于涩。

上文曾着眼于“沉厚”品质谈到这一话题,这里须指出,“干涩”实乃为墨的属性内涵又一个重要规定,亦是墨法运用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品相。墨之“干涩”与黑之“枯”、“燥”、“渴”、“焦”密切相关。它们大体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概念,人们对此往往持有两种相反的见解,一是否定见解,如姜夔说:书法用墨“不可太燥”,“燥则笔枯”凹;董其昌更是明确宣称:书法“用墨…‘不可使其枯燥”∞;王澍亦有类似言论:书法“墨燥则笔枯”,“太燥则肉枯”@。郭熙和韩拙在谈论绘画创作时则说:“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强务古淡而枯燥,苟从巧密而缠缚,诈伪老笔,本非自然。”∞顾凝远亦认为绘画创作“墨太枯则无气韵”唧。这些否定见解一方面与某些人审

美偏向(如董其昌)相关,另一方面否定却是相对的,

他们只是否定干涩、枯燥太过的倾向,而没有否定干涩、枯燥本身,这是因为墨之干涩、枯燥以及焦、渴在书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一些人往往采取一种肯定见解。布颜图就将绘画的“干墨”视为“正墨”之一。他说,“干淡者,实墨也”,“一笔之中,初则润泽,渐次干涩”@。姜夔说作行草“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姆蒋骥说书法用墨“燥则有骨”@。杨慎称赞唐代书法家徐浩“多渴笔”。“渴笔”就是墨之干涩。但他又说:“渴笔,枯无墨也,在书家为难。”④可见在书法创作中,干涩之墨的“渴笔”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书画家仍然十分推

厂1茎鎏!宴主苎竺墨垦竺塑塑箜苎奎塑室一HUNDREDSCH00LSINARTS

崇并喜用“干涩”之墨,他们认为干涩之墨在书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中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审美品相。

如笪重光说绘画“墨带燥而苍”@。布颜图说:“画时

则取干淡之墨,糙擦交错以取之,其苍范浑厚之势,无不随手而应。”@盛大士说:“古大家荒率苍莽之气皆

从干笔皴擦中得来”固。华琳说,干涩之墨能“于极燥

中不湿而湿,较之湿黑尤觉苍润”。并称赞王原祁善用“干墨”,“更觉苍秀浑脱”@。方薰也称赞王原祁“干墨重笔皴擦,以博浑论气象”固。所谓“苍”、“浑”、“荒”、“率”、“莽”、“脱”,正是干涩之墨运用所呈现而出的特殊的审美品相。这里可以将“干涩之

墨”与墨之“沉厚”加以比较来进一步见证。“干涩”

之墨当然需要墨之“沉厚”筑基为底,否则墨之干涩就会瘠而无“气韵”,枯而无“生意”。但两者终究有

别,墨之“沉厚”可以通过浓墨实现,亦可凭藉湿墨达

成(参见前文所述),“干涩”只是造成“沉厚”的方式之一。换言之,“沉厚”品质可以贯通各种墨法,“干涩”只是其中一法而己。墨之“沉厚”往往具有一种稳定性,而墨之“干涩”则会呈现为一种险绝性。姜夔说:作行草“燥以取险”④。杨慎说:“怀素草书多枯涩。”并以他人之诗加以评赞,“忽为壮丽就枯涩,龙

蛇盘腾兽屹立”、“殊形诡状不易说,中含枯燥尤惊

绝”;“时复枯燥何禧袱,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所谓“取险”、“屹立”、“突兀”、“惊绝”,都是指书法干涩(枯涩、枯燥)之墨运用的险绝性。华琳在谈论绘画的干涩浓、焦之墨运用时说:“孤而刺目”,然“左右配搭”,“上下添没”,“纵有孤墨,顿然改观”。又说“焦墨”虽“以墨黑为嫌,但描绘物象(山石)却能“貌色如铁”,“极有情致”@。所谓“孤”、“刺”、“如铁”,乃是指“干涩”之墨在绘画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险绝性。“沉厚”意味着墨的深度,而“干涩”则意味着墨的广度。深度追求一种包融感,广度则追求一种迷蒙感。华琳说:干涩之墨使人见之“迷离”,可谓“似轻云之掩蔼,薄雾之冥朦。”@这是对“干涩”之墨广度和迷蒙感的很好形容和说明。“沉厚”之墨虽以“笔”之“骨”为前提,但却不像“骨”一样偏于外显,而是深潜于内,如同盐溶于水,可感而不可触。而“干涩”之墨恰恰是呈现于表,如同水结于冰,可感且可触。“干涩”之墨与笔之“筋”相应,但不等同“筋”,“干涩”托于“筋”之连绵,却进而转内于外,化韧为坚(如铁)。华琳说:“沉着痛快,跳出纸上,方尽干笔之妙。”鲫所谓“跳出纸上”,正是指“干涩”之墨(干笔)可感可触,呈现于表的性状。这种性状既可是“险绝”的,又可是“迷蒙”的,同时亦是“苍”、“茫”、“浑”、“荒”、“率”、“莽”、“脱”,凡此种种,皆为墨之干涩丰富而特殊的审美品相。

第三,墨之滋润。

这也是墨的属性内涵一个重要规定。不同于墨

之“沉厚”与“干涩”,墨之“滋润”显然具有属己的独

万方数据

132

特的审美品貌。对此许多书画理家都有论述。孙过庭说,书法“温之以妍润”吵;朱长文评虞世南“故其为书,气秀色润”嘟。这里虽未明言“墨润”,但与“墨”不无相关。姜夔就明确地说,书法用墨“润以取妍”∞。董其昌亦称书法“用墨须使有润”够。蒋骥说书法“用墨润则有肉”田。郭熙说,绘画应做到“墨色滋润”唧。李日华称赞文征明的绘画具有“婉润”的风致@。龚贤说绘画“墨气宜润”谚;王粟等人评价“王仲

元用墨温润”哪;沈宗骞说绘画应当“凝然而坚,淹然

而润”∞。并称赞董其昌“用墨华润”@。这都表明,“滋润”主要是由墨造成的,是墨色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品貌。这种审美品貌的感性特征就是“湿”。正如

沈宗骞所言,“墨气淹润,常若湿者”@。华琳也说:“盖湿本非专墨,缘黑与浓与淡皆湿,湿即藉黑与浓

与淡而名之耳。即谓画成有湿润之气。”瞪由此可知,“湿”与“滋润”是直接相关的,这就是讲,不管是浓墨还是淡墨,只要“湿”即成“润”。而“湿”与“水”是相关的。黑之“滋润”偏于“湿”也即偏于“水”。笪重

光说:“笔濡水而润。”唧书法理论将其称之为“血者”

(或“血法”)。张绅说:“血者,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固鲁一贞、张廷相亦有类似的说法:“字资于墨,墨资于水,墨者,字之肉,水者,字之血也。”圆张式论绘画时也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很显然,墨资水而湿,墨湿即生“滋润”。对此徐渭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墨则雨润”,“墨色淋漓雨拨开”固。雨即水也,雨水淋漓则墨润也。但必须指出,“水”而“湿”只是造成墨之“滋润”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全部成因,有时结果可能完全相反。顾凝远就说:“墨太润则无文理。”固所谓“太润”就是水太多而过湿,从而失去掌控(“无文理”)。龚贤说:“墨含笔内为润,墨浮笔外为湿。…‘墨含笔内”就是对水(湿)有所掌控,反之“墨浮笔外”则是失去掌控(浮),所以龚贤干脆宣称:“润不在湿。”唧后来秦祖永也和龚贤持有相同看法:“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淹渍。”唧这是一个重要提示,过多的水,一味的湿并不等同于墨之“滋润”。但在我看来,墨之“滋润”还是以“湿”为主、参之浓、淡、干、焦的综合结果。是各种墨法协调、掌控所造成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品貌。孙过庭说书法应“带燥方润,将浓遂枯”@。这是

讲干(燥)与湿(浓)的综合;姜夔说,书法用墨应“燥

润相杂”哟,张坤说,书法“用笔用墨”要“浓淡枯润,肥瘦老嫩,皆要相称”哟。这是讲种墨法(包括笔法)的协调、掌控和综合。笪重光说,“含润若滴,带渴为焦”,“淡以破浓,聚而随散”@。唐岱说,绘画“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

也”唧,方薰说,“作一画墨之浓淡焦湿无不备”,“便是

功夫到境”唧。松年说:“润燥合宜,足以尽画学之蕴。”嶝所谓“相宜”、“得当”,所谓“含…‘带…‘聚”“备”,都是指对各种墨法(浓、淡、干、湿、焦、破)的协

133

!茎鲨全型兰!!塞室!!!!!竺!!墨翌塑型兰查亘室翌!!至笙!塑璺笙!翌塑n

调,掌控和综合。唯其如此,才足以尽显墨之“滋润”内蕴,才是“滋润”之墨完整而独特的审美品貌。由

此看来,墨之滋润并不排斥墨之干涩(燥枯、渴焦),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对此张庚曾有一段值得玩味的分析:“盖湿笔难工,干笔易好;湿笔易流于薄,干笔易于见厚,湿笔渲染费功,干笔点曳便捷。”螃这里名为干、湿之笔,实为干、湿之墨也,两者有“难易”之分,“薄厚”之别,“费功”与“便捷”之异。这一分析未必准确(如湿未必薄而不厚,“干”未必“易好便捷”),但却明确指出“干”与“湿”的区别。我们认为,墨之滋润虽注重各种墨法的综合,但毕竟以“湿”为主,而不同墨之“干涩”。墨之“滋润”由于注重对各种墨法的掌控,从而具有一种均衡性,而不同干涩之墨的惊绝性,墨之“滋润”由于注重各种墨法因素的协调,从而具有一种粘连的整体感,而不同于“干涩”之墨的迷蒙感。墨之滋润与墨之“沉厚”的区别同样是明显的。墨之“沉厚”虽也注重丰富的墨色层次,但却将之深潜于内,不著于表,而墨之“滋润”所综合的各种墨法(浓、淡、干、湿)却即不浮于表,亦不沉于内,而是内外渗合,表里浑然。石涛曾提出一个

富有意味的概念:“糸因组”,用来说明墨之滋润是颇为

贴切的:“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纲组。”唧所谓“分”和“治”,可谓各种墨法的协调、掌控和综合;“化一而成绸温”,则可谓墨之滋润的均衡性

和整体感。石涛还说:“纲皇显不分,是为混沌。…‘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吣此可谓墨之滋润所

含各种墨法内外表里的浑然渗合。

第四,墨之活化。

这是墨的又一种审美品格,是以其它墨之属性内涵为基础的艺术升华。具体来讲,墨之“活化”乃是指运墨的自由性和自然性,所谓“活”,就是强调自由性;而所谓“化”,则是强调自然性。中国书画理论认为用笔要“活”,同时认为用墨也应“活”龚贤明确指出:“墨气要活。”嶝沈宗骞说:“浓淡分明,便是活墨。”@张式认为“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活”的对立面就是“死”。张彦远有“死画”

之说,荆浩、韩拙亦有“笔墨虽行,类同死物”、“全无变通”之论。画之死活,关乎用笔,也关乎运墨。死笔、死墨就是不善变通,失缺了自由品格。应当说,运

墨(包括用笔)之活,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气对墨的自由调度和自如把握。正如朱景玄所言,“纤毫之笔”、“轻墨落素”,“则万类由心”,他说王墨善于“墨泼”,“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应-T-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啪。这就是墨之“活”,运墨的自由性。吴宽说王维的《行旅图》墨色“浓淡浅深,穷神尽变”@,唐志契说:“南宫之点墨成烟……迥出人表,皆毫不著象。”@张岱说元人之画,“点染依稀烟云灭没,反得奇

趣”(《琅媛文集・与包言介》)。王原祁说,“濡毫吮

万方数据

HUNDREDSCHOOLsINARTS一

墨,随机应变”,“全幅片段自然活现”(《麓台提画稿》),这都是运墨的“活”的例证,自由的范本。墨不仅要“活”,而且还要“化”。如果说,墨之“活”主要取决于主观(意气)的话,那么,墨之“化”则主要师法于客观,要求书画家能“独参造化”,“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绘事发微》)。“活”之主观当然带有某种人为性,而“化”是要求进一步消解这种人为性,从天地造化中体悟到无为的自然妙谛。卢携说,“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临池妙诀》),这是书法墨之“化”。《宣和画谱》说,“以墨泼图幛之上,乃因似其形象,或为山,或为石,或为泉者”,这是绘画“泼墨”之“化”。笪重光说,“墨以破用而生韵”,“有浑化脱化之妙”(《画筌》)。这是绘画“破墨”之“化”。墨之“活”与墨之“化”并不矛盾,书画家运墨真正自由(“活”)了,也就会“自然”而“化”。前文曾讲,墨之“活-fg”与“气”相对应,沈宗骞说,“天地以灵气而生物”,“人以灵气而成画”(《芥舟学画编》)。我们则说,“气”在天(客观)即为“化”,气在人(主观)则为“活”,“气”在“墨”是为“活化”,这是天人合一的表征,是自由和自然品格的显现。(责4-2编辑:徐智本)

《笔阵图》。《古画品录》。《韩赋》。

《论书九首梁武帝又答书》。《古今书评》。《历代名画记》。《天下有山堂画艺》。《芥舟学画编》。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第

136页。

《书谱》。《论书》。《书断》。《论书》。《笔阵图》。《书论》。同⑨,第136页。《书论》。《笔法记》。

《梦幻居画学简明》。《笔阵图》。《笔阵图》。《论书》。《芥舟学画编》。《书谱》。《书断》。

《画学心法问答》。.

《画引》。《笔法记》。

n茎鎏!里主苎竺墨垦竺堕塑竺墨奎塑室:

134

一HUNDREDSCHOOLSINARTS

同⑨,第136页。《南宗抉秘》。《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山静居画论》。《山水纯全集》。《续书谱》。《山水节要》。《书品》,《山水纯全集后序》。《南宗拽秘》。

《书品》。同上《自论书》。同上。

《广川画跋》。《书谱》。《画学心法问答》。《续书断》。《虚斋名画录》。《续书谱》。《笔法记》。《画禅室随笔》。《芥舟学画编》。

《读书法论》。同上。《林泉高致》。同上。

《恬致堂集》。《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虚斋名画续录》。《芥舟学画编》。《学画浅说》。‘

《用笔论(传)》。《芥舟学画编》。

《林泉高致》。同上。《溪山卧游录》。同上。

《山南论画》。《南宗抉秘》。《南宗抉秘》。《画筌》。《梦幻居画学简明》。《法书通释》。《山水纯全集》。《玉燕楼书法》。《南宗抉秘》。《画谭》。

《山水纯全集》。《徐文长集卷十七卷五》。《绘事微言》。《画引》。《南宗抉秘》。《柴丈画说》。《南田画跋》。《桐荫画诀》。《画麈》。

《书谱》。《柴丈画说(龚贤书画合壁册)》。《续书谱》。《画筌》。《法书通释》。《芥舟学画编》。《画筌》。《松壶画忆》。《绘画发微》。《续书谱》。《山静居画论》。《画禅室随笔》。《颐园论画》。《翰墨指南》。

《国朝画征续录》。《林泉高致(山水纯全集)》。《画语录》。

《画引》。

同上。

《画学心法问答》。《柴木画说》。《续书谱》。《芥舟学画编》。《续书法论》。《画谭》。《书品》。《唐朝名画录》。《画筌》。

《书画鉴影》。《画学心法问答》。《绘事微言》。

《溪山卧游录》。

BasicProvisionsofInkConnotationinChinesePaintingandCalligraphy

FANBo

(SchoolofFineArts,Nanfing

Institute

ofArts,Nanjing,Jiangsu210013)

Abstract:Through

series

ofconceptsforinstance’’bone”,”muscle”,’’flesh”,”meaning”,”decency”,”moiste—

ning”and”activating”,thepresentarticleexplainstheinkconnotation,soas

to

illustrateitsaestheticvalueandsig—

nificanceofinkinChinesepaintingandcalligraphy.

Key

Words:Chinese

PaintingandCalligraphy;InkConnotation;AestheticValue

万方数据

中国书画笔墨属性内涵的基本规定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樊波, FAN Bo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艺术百家

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12,28(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sbj201202020.aspx


相关文章

  • 论中国画表现方法的抽象性
  • 何为"抽象"?"沃林格(德国艺术家)指出'抽象'的形式„„与写实性的形象移情之不同在于'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并不是模拟自然的动植物,不是 ...查看


  • 中国画论文
  • 浅析中国现代国画人物的笔墨 现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令人欣慰, 从"徐蒋"(徐悲鸿.蒋兆和)系统开始, 时间虽短, 但其后的追随与开拓者也做了有益的探索, 使今天的写意人物画呈繁荣景象.笔墨造型的拓新.语言.写意.情感. ...查看


  • _中国画的笔墨特点及其当代传承
  • 2014年1月第43卷第1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2014V ...查看


  • 文化森林中的闲云野鹤
  • 书法家.收藏家.艺术鉴赏家.教育家.慈善家等多重身份加身,刘国柱却始终像闲云野鹤一般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悠游自如.在当今风云变幻的艺术品市场中,茹古斋以独到的经营方式立于不败之地,刘国柱更是被誉为中国书画市场运作第一人. 少年宫岁月 父亲是一名 ...查看


  • 宋元山水画风格的流变
  • 辽宁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宋元山水画风格的流变 姓名:赵求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术学 指导教师:邹建君 20080501 摘要 内容摘要:宋元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主流,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其笔墨风格的演变经历 ...查看


  • 写意花卉教案
  •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写意花卉>教学设计 舞钢市一中 曹桂英 [课 题]:写意花卉 [课 时]: 第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写意花卉 ...查看


  • 潘天寿中国画教育模式的价值与局限
  • [摘要]潘天寿的中国画教育模式重视传统文脉,既强调学生对笔墨.造型与构图等"画内技术"的掌握,也注重诗文.书法.篆刻.画史画论等"画外修养"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将强调"目识心记" ...查看


  • 传承书画文脉 炳耀时代精神
  • 传承书画文脉 炳耀时代精神 作为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社的"牧羊书童"和大师齐白石的关门弟子,刘金才无疑是让人艳羡,受人瞩目的,而更让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成就新时代一段佳话的则是先生继承先辈遗志,兴教育启民智的慈悲博爱情怀 ...查看


  • 缘物起兴隽永如斯
  • [摘 要]解读古代绘画,要把作者表现的自然物象转换成视觉意象,进而发掘作品的文化意蕴.欣赏李�的绘画艺术,须循行"缘物起兴"之路径,通过对图像空间"审美情境"的联想,在移情观照中把握作品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