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高利圣咏对中世纪的影响

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与发展处在中世纪,大约从5世纪到15世纪。在这漫长的千年中,社会思想,文化潮流和意识形态都在历史的演变下逐步积累行程新的变化,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基督教的统治取代了古罗马社会,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必须用基督教的纪律来约束和克制;另一方面,人世间的变幻无常导致人们对尘世的幸福丧失了渴望和追求,转向开始追求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寄托。基督教正是适迎合了这个社会思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长达千年之久。直到15,16世纪世俗音乐的兴起与发展才逐步打破了这种宗教音乐的统治局面。这种潜移默化在音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世纪音乐享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在中世纪的观念中,音乐不是提供人欣赏聆听的对象,不是用来享受和娱乐,而被赋予了教化作用。用来净化心灵,使人向善,具有崇高的社会伦理功能。在基督教爱哦音乐中更是作为神与人的载体,人们通过音乐歌颂上帝,摒弃人的私欲从而洁净自我,更接近于神。基督教统治下了中世纪音乐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5-10世纪,由于数年的征战,社会经济文化基本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音乐以即兴和口头传诵为主。9世纪格里高利圣咏确立了统一罗马教会礼拜音乐的权威地位。第二阶段,11-13世纪,这段时期是中世纪音乐的盛期,最重要的音乐形式是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到了13世纪经文歌的产生把这种音乐形式推向了高潮。第三阶段,14-15世纪,这段时间在音乐史上被称为“新艺术”时期。主要集中在法国和意大利,这时期的音乐在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与世俗语言融合,孕育着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到来。

中世纪教会礼拜最早的音乐形式是格里高利圣咏。西方中世纪音乐是围绕着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修饰和扩展而展开的。多声部复调音乐是在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在11世纪盛行。它是由格里高利一世命名,以罗马礼仪为基础并融合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形成的音乐形式,称为了罗马教会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作为罗马教会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的结果,它只不过是政教联姻在音乐上的产物。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部的无伴奏纯人声歌唱的形式,即兴性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自然音阶基础上,用拉丁文作歌词,旋律平稳,以级进为主,肃穆虔诚。功能是服从于教会礼拜活动。它有独唱,齐唱,应答歌唱,交替歌唱四种歌唱形式。内容分为诵经祈祷和礼仪歌唱两个部分。包括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三个风格。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四个固定形式。格里高利圣咏强调音乐必须服从于歌词,节奏旋律要与语言韵律结合。

到了9世纪,圣咏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体现格里高利圣咏地位的变化和宗教与音乐关系的变化。一是圣咏水平方向的修饰和扩展,它包括附加段,继叙咏和宗教剧。附加段产生在9世纪的北方,主要创作中心是圣加尔修道院,11世纪达到兴盛,12世纪走向衰落。附加段就是在原有圣咏基础上附加新的材料。它分为引入式和插入式,引入式就是在原有圣咏前面附加一段新的材料,插入式就是在圣咏中间插入新段落来对圣咏进行说明和补充。继叙咏属于附加段,最初是紧跟在‘哈利路亚’之后,后来独立出来也 称为‘哈利路亚附加段’。它和附加段一样产生于9世纪的圣加尔修道院。特点是它的中间有若干长短不一的诗行,每一对用同一旋律。这样使歌词更加规整化。宗教剧的产生也与圣咏的扩展有关,它包括奇迹剧,神秘剧和道德剧。圣咏中音乐与宗教的关系最重要的体现在了另一个角度,即圣咏垂直方向上看扩展,也就是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形式。这种形式的发展突出地体现了圣咏地位一步步的下降,音乐地位逐步上升最后称为一种艺术独立出来。9世纪的奥尔加农是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出现在名为《音乐手册》的论著中。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平行奥尔加农,即在圣咏下方附加一个奥尔加农声部与上方圣咏构成四度或者五度的关系平行进行。另一种是平行奥尔加农变体,两个声部同音开始,斜向以四度关系进行,最后落到同音上。再逐渐发展形成了两个特点:一是平行仍然很重要但是自由的斜向,反向的进行有所增多,加强了声部的独立性。二是下方的奥尔加农声部比较活跃有时超越了圣咏出现在高声部。音乐的效果逐渐增强,圣咏的约束力逐渐减弱。到了12世纪出现了华丽奥威加农,圣咏成为下方声部只起支撑作用,而富于流动性和装饰风格的奥尔加农声部成为了上声部,形成了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风格,两个声部节奏即兴自由,活跃,华丽的上声部与缓慢,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11,12世纪的音乐发展出一套节奏模式,它的运用为复调音乐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是第斯康特风格的复调音乐。这种风格与华丽奥尔加农不同,它是音对音的织体结构,运用了节奏模式,并且乐曲整体出现明显的分句特点,这与奥尔加农即兴松散的结构有很大不同。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以莱奥南和佩罗坦为代表的巴黎圣母院乐派对华丽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他们使节奏模式得以推广,并将华丽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混合使用,出现了两种复调音乐的对比。从这些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圣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音乐本身有了独立因素的发展。在12,13世纪流行了一种被叫做孔杜克图斯的音乐体裁。它比之前面的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有了更大的突破,最大的区分就是孔杜克图斯不再依赖于圣咏而是以自创的旋律为基础,这就深深的打击了宗教在音乐中的地位,三声部织体结构,类似于第斯康特但是比它更规整,每个声部都有歌词,且歌词和节拍都一样,歌词还是用拉丁文。在音乐中,它只延续了圣咏的拉丁文,旋律已经脱离圣咏独立出来。到了13世纪一种新的体裁的诞生将复调音乐推向高峰,这就是经文歌。典型的经文歌是三声部的织体结构,上方歌词一开始是拉丁文的,与宗教相联系,到了后来歌词出现了方言,用了法文,这就形成了经文歌特有的“复歌词”现象,即圣咏声部的拉丁歌词和上方声部的法文歌词混在一起,并且歌词内容不一样,法文歌词常常是世俗化的爱情等内容。这个现象使复调音乐不仅在形式上且在歌词内容上逐步摆脱了圣咏,复调音乐的世俗化风格加强。音乐发展到13世纪这个阶段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多声部音乐终止式的形成,三度,六度成为协和音程,有解决意味的进行到五度,八度。另一个后果是记谱法的发展,复调音乐带来节奏复杂化,对节奏记谱法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弗朗科提出的“有量记谱法”,经文歌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理性的作曲意识的发展。到了14世纪音乐上又有了新的现象,这时期的音乐被称为“新艺术”。这时期较突出的作曲家是法国的马肖。它的经文歌有了更大的发展和突破。马肖的经文歌已用法文作为歌词,将等节奏运用到各个声部中去,用四声部代替了三声部织体。在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经文歌在歌词内容上完全摆脱了圣咏的拉丁文,经文歌更加世俗化,这也是“新艺术”时期的一个突出特征。

整个中世纪,圣咏从最初的支配地位到音乐对其依赖,再到两者平等,圣咏只起支撑作用再到最后被音乐摆脱。这个过程也正是复调音乐通过横向的修饰和纵向的扩展,复杂化来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歌词的世俗化和节奏模式,记谱法的发展都为复调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圣咏地位的下降正是宗教与音乐关系的直接体现,宗教在人们的内心和生活中逐步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而音乐自身的美感又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生活,音乐咋漫长的中世纪中不断的丰富,吸取养料,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音乐渐渐的从宗教的束缚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再也不是专为宗教服务的工具而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为人们去欣赏和发掘。它既是生活又是艺术。

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与发展处在中世纪,大约从5世纪到15世纪。在这漫长的千年中,社会思想,文化潮流和意识形态都在历史的演变下逐步积累行程新的变化,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基督教的统治取代了古罗马社会,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必须用基督教的纪律来约束和克制;另一方面,人世间的变幻无常导致人们对尘世的幸福丧失了渴望和追求,转向开始追求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寄托。基督教正是适迎合了这个社会思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长达千年之久。直到15,16世纪世俗音乐的兴起与发展才逐步打破了这种宗教音乐的统治局面。这种潜移默化在音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世纪音乐享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在中世纪的观念中,音乐不是提供人欣赏聆听的对象,不是用来享受和娱乐,而被赋予了教化作用。用来净化心灵,使人向善,具有崇高的社会伦理功能。在基督教爱哦音乐中更是作为神与人的载体,人们通过音乐歌颂上帝,摒弃人的私欲从而洁净自我,更接近于神。基督教统治下了中世纪音乐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5-10世纪,由于数年的征战,社会经济文化基本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音乐以即兴和口头传诵为主。9世纪格里高利圣咏确立了统一罗马教会礼拜音乐的权威地位。第二阶段,11-13世纪,这段时期是中世纪音乐的盛期,最重要的音乐形式是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到了13世纪经文歌的产生把这种音乐形式推向了高潮。第三阶段,14-15世纪,这段时间在音乐史上被称为“新艺术”时期。主要集中在法国和意大利,这时期的音乐在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与世俗语言融合,孕育着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到来。

中世纪教会礼拜最早的音乐形式是格里高利圣咏。西方中世纪音乐是围绕着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修饰和扩展而展开的。多声部复调音乐是在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在11世纪盛行。它是由格里高利一世命名,以罗马礼仪为基础并融合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形成的音乐形式,称为了罗马教会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作为罗马教会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的结果,它只不过是政教联姻在音乐上的产物。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部的无伴奏纯人声歌唱的形式,即兴性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自然音阶基础上,用拉丁文作歌词,旋律平稳,以级进为主,肃穆虔诚。功能是服从于教会礼拜活动。它有独唱,齐唱,应答歌唱,交替歌唱四种歌唱形式。内容分为诵经祈祷和礼仪歌唱两个部分。包括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三个风格。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四个固定形式。格里高利圣咏强调音乐必须服从于歌词,节奏旋律要与语言韵律结合。

到了9世纪,圣咏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体现格里高利圣咏地位的变化和宗教与音乐关系的变化。一是圣咏水平方向的修饰和扩展,它包括附加段,继叙咏和宗教剧。附加段产生在9世纪的北方,主要创作中心是圣加尔修道院,11世纪达到兴盛,12世纪走向衰落。附加段就是在原有圣咏基础上附加新的材料。它分为引入式和插入式,引入式就是在原有圣咏前面附加一段新的材料,插入式就是在圣咏中间插入新段落来对圣咏进行说明和补充。继叙咏属于附加段,最初是紧跟在‘哈利路亚’之后,后来独立出来也 称为‘哈利路亚附加段’。它和附加段一样产生于9世纪的圣加尔修道院。特点是它的中间有若干长短不一的诗行,每一对用同一旋律。这样使歌词更加规整化。宗教剧的产生也与圣咏的扩展有关,它包括奇迹剧,神秘剧和道德剧。圣咏中音乐与宗教的关系最重要的体现在了另一个角度,即圣咏垂直方向上看扩展,也就是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形式。这种形式的发展突出地体现了圣咏地位一步步的下降,音乐地位逐步上升最后称为一种艺术独立出来。9世纪的奥尔加农是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出现在名为《音乐手册》的论著中。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平行奥尔加农,即在圣咏下方附加一个奥尔加农声部与上方圣咏构成四度或者五度的关系平行进行。另一种是平行奥尔加农变体,两个声部同音开始,斜向以四度关系进行,最后落到同音上。再逐渐发展形成了两个特点:一是平行仍然很重要但是自由的斜向,反向的进行有所增多,加强了声部的独立性。二是下方的奥尔加农声部比较活跃有时超越了圣咏出现在高声部。音乐的效果逐渐增强,圣咏的约束力逐渐减弱。到了12世纪出现了华丽奥威加农,圣咏成为下方声部只起支撑作用,而富于流动性和装饰风格的奥尔加农声部成为了上声部,形成了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风格,两个声部节奏即兴自由,活跃,华丽的上声部与缓慢,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11,12世纪的音乐发展出一套节奏模式,它的运用为复调音乐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是第斯康特风格的复调音乐。这种风格与华丽奥尔加农不同,它是音对音的织体结构,运用了节奏模式,并且乐曲整体出现明显的分句特点,这与奥尔加农即兴松散的结构有很大不同。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以莱奥南和佩罗坦为代表的巴黎圣母院乐派对华丽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他们使节奏模式得以推广,并将华丽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混合使用,出现了两种复调音乐的对比。从这些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圣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音乐本身有了独立因素的发展。在12,13世纪流行了一种被叫做孔杜克图斯的音乐体裁。它比之前面的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有了更大的突破,最大的区分就是孔杜克图斯不再依赖于圣咏而是以自创的旋律为基础,这就深深的打击了宗教在音乐中的地位,三声部织体结构,类似于第斯康特但是比它更规整,每个声部都有歌词,且歌词和节拍都一样,歌词还是用拉丁文。在音乐中,它只延续了圣咏的拉丁文,旋律已经脱离圣咏独立出来。到了13世纪一种新的体裁的诞生将复调音乐推向高峰,这就是经文歌。典型的经文歌是三声部的织体结构,上方歌词一开始是拉丁文的,与宗教相联系,到了后来歌词出现了方言,用了法文,这就形成了经文歌特有的“复歌词”现象,即圣咏声部的拉丁歌词和上方声部的法文歌词混在一起,并且歌词内容不一样,法文歌词常常是世俗化的爱情等内容。这个现象使复调音乐不仅在形式上且在歌词内容上逐步摆脱了圣咏,复调音乐的世俗化风格加强。音乐发展到13世纪这个阶段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多声部音乐终止式的形成,三度,六度成为协和音程,有解决意味的进行到五度,八度。另一个后果是记谱法的发展,复调音乐带来节奏复杂化,对节奏记谱法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弗朗科提出的“有量记谱法”,经文歌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理性的作曲意识的发展。到了14世纪音乐上又有了新的现象,这时期的音乐被称为“新艺术”。这时期较突出的作曲家是法国的马肖。它的经文歌有了更大的发展和突破。马肖的经文歌已用法文作为歌词,将等节奏运用到各个声部中去,用四声部代替了三声部织体。在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经文歌在歌词内容上完全摆脱了圣咏的拉丁文,经文歌更加世俗化,这也是“新艺术”时期的一个突出特征。

整个中世纪,圣咏从最初的支配地位到音乐对其依赖,再到两者平等,圣咏只起支撑作用再到最后被音乐摆脱。这个过程也正是复调音乐通过横向的修饰和纵向的扩展,复杂化来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歌词的世俗化和节奏模式,记谱法的发展都为复调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圣咏地位的下降正是宗教与音乐关系的直接体现,宗教在人们的内心和生活中逐步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而音乐自身的美感又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生活,音乐咋漫长的中世纪中不断的丰富,吸取养料,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音乐渐渐的从宗教的束缚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再也不是专为宗教服务的工具而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为人们去欣赏和发掘。它既是生活又是艺术。


相关文章

  • 中世纪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
  • 科技信息 音体美 中世纪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 陇东学院音乐系 刘湘 [摘要]早期基督教音乐作为西方文明史中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 是西方文化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载体, 也是早期西方文明的标志之 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 ...查看


  •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分析
  •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形象分析 摘 要 <静静的顿河>以史诗般谱写了人类的悲剧,小说的灵魂人物--葛利高里的生活悲剧. 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战争那个年代背景下人民的不幸遭遇, 也真实地感受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在战争 ...查看


  • 刍议基督教音乐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 摘要:基督教音乐是一种超越了人的现实经验世界,在人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音乐.在人类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基督教音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人类音乐艺术的发展史,为人类音乐史留下了不可抹杀的一笔. 关键词:基督教音乐文化 基督教从 ...查看


  • 格里高利派克录入版
  • 1)格里高利·派克出生于哪年? A 1910年 B 1912年 C 1914年 D 1916年 2)格里高利·派克享年多少岁? A 85 B 87 C 89 D 91 3)格里高利·派克最初学的是什么专业? A 会计 B 金融 C 医学 D ...查看


  • 格里高利·派克 扮演 麦克阿瑟
  • 格里高利·派克 扮演 麦克阿瑟 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1916年4月5日-2003年6月12日),美国著名电影男演员.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2名. 生平 埃德利德·格里高利·派克,出生于 ...查看


  • 西方音乐史论述简答题
  • 西方音乐史论述简答题 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论述题.简答题 第一节 古希腊音乐 一.简述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形式? 二.古希腊悲剧的含义.形式和代表作家? 三."和谐论"是由谁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柏拉图与亚 ...查看


  • 西方音乐发展史
  • 西方音乐发展史 1: 1000年至1450年--中世纪 六世纪末,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改革了基督教的音乐.格里高利圣咏从希腊和希伯莱音乐而来,它只有单一的旋律线.没有和声与对位.它的自由流动的声乐旋律精妙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格里高利圣 ...查看


  •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全)
  • 名词解释 勃艮第乐派 15世纪开文化艺术先河的是一批欧洲大陆北方的作曲家,西方音乐史上把文艺复兴早期出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称为勃艮第作曲家. 勃艮第乐派的体裁是: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尚松:是14世纪~16世纪以法国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 ...查看


  • R.W.Carlyle和A.J.Carlyle:西方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质
  • R.W.Carlyle和A.J.Carlyle/著 丛日云 王淑梅/译 在这部六卷本的政治思想史著作中,我们试图对在西欧的基本政治理念发展中的那些最重要因素作出阐释,其时间跨度长达16个世纪.这是一项庞大的,或许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我们所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