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经济复习题(1)

第一章

一、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内容和意义是什么?(63页)

(一)雅尔塔体系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经过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三次会议,就如何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处理战后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

(二)内容:第一,确定如何最后打败法西斯的计划,制定如何处置战败国的方案,以防止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第二,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恢复正常的国际秩序;第三,成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第四,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有独立、自治的权利。

(三)意义:首先,在这个体系中,明确提出了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的原则,要“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其次,雅尔塔体系加强了盟国的合作,对尽快结束战争、减少战争的损失以及解决由战争造成的领土争端等政治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它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因为这个体系毕竟是三大国在没有有关的国家参加的情况下,所做的一种国际政治安排。这种安排虽然满足了大国的利益,但使一些民族国家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同时,它也给战后国际关系播下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冲突的种子。而这些矛盾在以后的国际关系中都一一地展现出来。

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铁幕演说”?(69页)

(一)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咨文,宣称世界已划分为“自由制度”与“极权政体”两个阵营,希腊、土耳其问题是“极权主义”对“自由世界”的危险,“也危胁着美国的安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并决定派遣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进行公开干预。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二)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48年开始实施,先后像西欧提供了近1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

(三)“铁幕演说”: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顿以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发表了一个所谓的“铁幕演说”,希望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势力。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三、世界格局的含义及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一)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或局面。

(二)演变的原因

1、国际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国际主要力量的消长变化。国际主要力量尤其是世界大国的实力地位变化是导致国际格局演变更迭的根本原因

2、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是指直接影响国际主要力量对外行为的因素,包括:(1)国家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2)国际环境:自然环境;时代环境。(3)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和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两极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瓦解的?(68页)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1、舆论准备:(1)1943年4月,美国发表了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2)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1946年9月,杜鲁门的白宫助理白拉克·克利福德《美国与前苏联关系》。(4)1947年,杜鲁门主义。

2、为了反对共产主义,美国采取两个步骤组建自己的势力范围:

(1)1948年,“马歇尔计划”,通过振兴欧洲经济,从而达到对欧洲的控制。

(2)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集团”,这是以军事强化政治进攻的一种手段。北约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正式成立。

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政治上,巩固各国政权并加强党际合作(1947年9月,情报局的成立)。

2、经济上,苏联与东欧各国加强合作(1947年7月-8月;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3、在亚洲与中国结盟,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4、军事上,华沙条约的缔结(1955年5月14日)。“华约”成立,由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两极格局的瓦解

1、60年代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

(1)第三世界崛起

(2)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

(3)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由美苏缓和到两极格局终结

东欧的剧变、两德的统一与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历史使命的完成。新的世界政治关系开始。

五、当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格局发生怎样的影响,世界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二章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含义是什么?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充当重要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1页)

(一)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力量的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二)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充当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力、科技力、资源力

2、必须是硬实力与软实力二者兼具

3、必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4、必须具有对世界经济剧变事件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能力

二、什么是硬实力?什么是软实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二)软实力(SOFT POWER)是指一种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的能力,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

软实力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三)硬实力代表一个国家的绝对力量,是国力的基础。硬实力不强的国家,纵然文化上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国际地位仍是有限的。 软实力对硬实力建设给予指导。单纯追求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或者软实力给出的指导是错的时,也会对国家产生负面的影响。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依存、渗透、转化,不可能截然分开。

三、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24页)

(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继续实施“马歇尔计划”;

4、构建两个“安全网”

(二)四极经济格局的形成(60年代末70年代初)

1、苏联经济迅速发展;

2、西欧、日本的经济复兴;

3、美国经济相对衰落

(三)四极经济格局的演变(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

1、美国经济继续衰落

2、日本的崛起

3、欧洲的地位有升有降

4、苏联经济走向衰落

(四)多极经济格局

1、几大经济强国发展更不平衡

2、三大区域经济中心并存:欧盟的经济力量首屈一指;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不断扩大;东亚迅速崛起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3、新的经济中心也正在形成

四、世界经济主体的含义是什么?世界经济的非国家主体包括哪些?其中的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7页)

(一)世界经济主体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之中,能够独立地参加国际经济事务并对其发展变化产生一定影响的经济实体。经济主体包括两类:一类是主权国家所构成的基本行为主体;另一类是非国家的经济行为主体。

(二)世界经济的非国家主体包括:

(1)跨国公司(2)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世界银行最初的任务是解决二战后初期所出现的经济问题,即通过担保吸引美国私人资本参加欧洲的重建。目前,世界银行主要想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来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它们的反贫困政策。世界英航的贷款被用在非常广泛的领域中,从医疗和教育系统的改革到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世界上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机构之一,世界银行为消除贫困、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努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过提供短期贷款。该组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着枢纽和核心作用。

五、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它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30页)

(一)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技术、服务等突破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二)表现: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三)影响

1、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正面的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推动了大国力量的相互制衡。

(2)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挑战(不利影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2、对各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1)有利的方面: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扬和传播;促进了各国人民的家园一体感的形成。

(2)不利的方面:便利了某些国家对他国非法的文化掠夺;文化中的糟粕同时会流入某些国家,影响人们的消费取向和审美取向。

3、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

(1)有利的方面:崇尚自由的理念;追求个性化的发展;主张个人奋斗。

(2)不利的方面:助长了利己主义的贪念;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盛行。

六、你如何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

第三章

一、“五月花号”对于美利坚民族的建立具有怎样的意义?

五月花号是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第一艘船只。以运载一批分离派清教徒到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和在该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1620年11月11日)。

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此公约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它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文献相媲美。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短短的几百字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

二、“主权在民”的含义是什么?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又是如何实现这一原则的?(129页)

(一)主权在民的原则:1、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2、遵守契约的原则

(二)《独立宣言》宣布:为了保障天赋人权,“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争当权利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理念中,主权或来自于神授,或来自于世俗的君主。只有到了近代,主权才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在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合众国宪法》中,住去哪在民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体

现。《独立宣言》用主权灾民的原则作为思想武器,阐明了独立战争的理由,同时也表明在建立政府是,既要授予权利,又必须对其权利加以限制,防止出现个人或集团的专权和政府滥用权利。

三、美国的政治制度如何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原则的?

司法权与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制衡

1、立法权对司法权

(1)参议院批准总统对包括联邦法官在内的联邦高级官员的任命

(2)众议院提出对包括联邦法官在内的联邦高级官员的弹劾议案,参议院审理所有弹劾案

2、司法权对立法权

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

3、司法权与行政权

(1)对合众国总统的弹劾,首席大法官任主席

(2)总统有权对於违犯合众国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

四、《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和意义分别都是什么

(一)1862年5月颁布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64.74公顷土地,在土地上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

《宅地法》的实施,调动了西部人民加入到联盟军作战的积极性,壮大了联盟军的力量,同时,加速了西部的开发,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美国式道路的胜利

(二)1862年9月由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

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为南北战争局面的变化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从此美国开始了由南北分裂转变为南北统一,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主权的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五、谈谈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的生平和贡献以及小布什的单边主义

(一)乔治•华盛顿(1732年-1799年),美国开国总统。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89年当选总统,1793年再选连任。由于他对争取美国独立、发展美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巩固联邦基础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1797年两届任满后,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隐退回乡。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华盛顿成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带领美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参与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二届的先例,被尊称为“美国国父”。

(二)托马斯·杰斐逊,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音乐家、哲学家、建筑师,《独立宣言》起草人,第3任美国总统(1801~1809),民主共和党创始人。他一生追求智慧和真理,才华出众,乐观向上,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他不只给了美国人《独立宣言》、《人权法案》,还有美国历史中民主的形成,在平等中觅取自由的原则,美国的货币制度,宗教自由的观念和奴隶应该获得自

由的伟大思想;他还致力于最为实际的事业,拓展了美国的领土,发展了西部。

(三)所谓“单边主义”是相对于“多边主义”而言的,它是一国在推行其外交战略时,尽可能地摆脱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和牵制,鼓吹单方面采取行动的手段和方法。

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政府依仗它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为了谋求美国的私利,我行我素的行为,不受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或者一些条约和联盟的制约,不理会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考虑及国际舆论的批评与谴责。伊拉克战争标志着“美国单边主义登峰造极”。

六、试论当前中美关系的新走向

第四章

一、欧共体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它们的成果都是什么?

(一)欧洲一体化的准备和建立阶段(战后初期-1958年)

(1)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1952年7月25日)(《巴黎条约》1951年4月18日)

(2)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组建(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1957年3月25日)

(二)欧共体的关税同盟阶段(1958-1986)

(1)《罗马条约》确立了共同市场的基础——关税同盟(制定对第三国的共同关税,采取共同规则)

(2)商品、服务、资本、支付以及人员的自由流动

(3)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三)欧共体的共同市场阶段(1986-1991)

《单一欧洲法案》(1986)《申根协定》(1985年)

(四)欧洲联合的全面深化阶段——欧盟的建立(1991年12月至今)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12月)

包括:《政治联盟条约》《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

二、莫内——舒曼声明(5.9声明)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事先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商谈后;发表了一个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这就是“舒曼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

(二)该计划的提出及成功实施对欧洲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出台标志法德和解的开端;其成功实施导致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欧洲现代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发轫;它使法国取代英国成为欧洲联合的带头人;它是西欧国家自主联合、争取在美苏之外成为“第三种力量”的首次实际尝试,为欧洲的再次强大创造了条件。

三、《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罗马条约》、《布鲁塞尔条约》和《马斯特利赫特条约》的内容和意义分别都是什么?(163页)

(一)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了著名的《舒曼计划》,希望立即采取行动建立一个法德最高权力机构,实行对煤钢生产的共同管理,建立欧洲统一的煤钢市场,在市场内毒取消关税限制,统一对欧洲煤钢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惊醒干预,互惠互利。这一建议得到西德、意、荷、比、

卢5国的积极响应。1951年4月18日,6国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得《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与1952年7月正式生效。

意义:它使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民族国家通过把部分权力委托给某一超国家机构来开展国家间合作的范例;使法德关系的改善出现转机,标志着作为西欧联合先决条件的法德和解的开始。

(二)罗马条约:以建立共同市场为主线,具体规定了成立关税同盟,是商品在共同体内自由流动的步骤和措施,同时,提出了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目标,并对主要经济社会政策特别是对内部市场、对外贸易、农业和交通运输政策的协调作出规定,协定确定了将要建立的共同体得主要机构,包括作为立法机构的部长委员会和议会,作为行政主管机构的欧洲委员会和最为司法机构的欧洲法院,以便从政治上对共同体的运行给予保证,使共同体一开始就成为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权力机构。

意义: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即正式确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的总目标。这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三)布鲁塞尔条约:1965年4月,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联营、原子能联营和经济共同体3个共同体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或欧洲共同市场。1967年7月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成立。

意义:《布鲁塞尔条约》是在英国倡议下签订的,既有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的意图,也有对抗苏联的目的,是推动西欧防务及政治联合的一个重要步骤。

(四)马斯特利赫特条约:1991年12月,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召开欧共体第46届首脑会议,通过《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条约》(简称《马约》)。《马约》宣布,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欧洲联盟即欧盟,同时,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国内事务领域的合作”,将原来的欧洲共同体保留,加上“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国内事务方面的合作”,构成欧洲联盟的主体。1993年11月,《马约》被各国议会通过,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

意义: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马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将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因此,《马约》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欧共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发展趋势又会怎样?(158页)

(一)欧洲形成的背景

1、欧洲统一思想的渊源及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英法同盟在主要的外交、国防及经济政策上的协同合作,更使人们意识到联合起来的意义。战后,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欧洲,人们特别是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已经看到。在经济复兴和政治稳定等方面,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只有走联合统一发展的道路,欧洲才有希望实现持久的和平,才有光明的前途。

2、经济因素推动西欧走上联合之路

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开始的各发达国家的国有化和计划化也为欧洲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国有化和计划化实际上就是实行国家的一体化,而国家的一体化必须与超国家的一体化即欧洲的一体化结合才能发挥效能。从欧洲一体化的发生和早期发展的成功领域看,也证实经济因素是根本的推动力。

3、战后复杂的国际背景加快了西欧联合的步伐

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背景也是促使欧洲一体化进程最终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首先,欧洲联合是战后西欧各国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自主自强的需要。同时,如何消除西欧各国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矛盾,避免德国再次为祸欧洲,也成为战后西欧各国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此外,面对来自苏联集团的意识形态和军事安全的威胁,西欧国家也希望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主权和权益。最后,美国在战后初期也积极鼓励、支持西欧国家进行联合。

(二)鉴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影响的不断深化,欧盟也在综合分析全球形势与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逐渐调整了自身的发展思路并进而形成了以紧密与松散并存、灵活性与非一致性并存以及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为特色的运作发展新趋势。新趋势的形成并非偶然,除了政治方面的需求以外,它还有着深刻的经济方面的动因。但无论如何,从发展路径上看,一个以国家主权为基础、强调灵活性、允许一体化发展速度有差异且又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的欧盟仍将长期存在。

第五章

一、在日本的政治制度中,议会和内阁都是如何产生的,二者是如何相互制衡的?内阁总理大臣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国会

(1)主权在民

(2)国会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3)众议院由直接公选的议员组成

2、内阁

(1)内阁是统辖全国国政的最高行政机构

(2)内阁是建立在议会下院多数派支持的基础之上的

(3)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通常是议会下院从下院议员中选出

3、内阁与议会的相互制衡

(1)议会下院有内阁不信任议决权

(2)内阁可以解散议会下院

4、

二、日本内阁制的三原则是什么?

(1)“合议制原则”:属于内阁职权的事项必须咨询内阁会议。

(2)“分担管理原则”:各省(部委)主管事务由各省“主任大臣”(部长)分别管理。

(3)“首相领导原则”:内阁总理大臣拥有国务大臣任免权。

三、什么是“官僚下凡”

“官僚下凡”:特殊法人和公益法人是行政官僚第二人生的中转站,即官僚到退休年龄或因升迁无望的退职者大多先到特殊法人或公益法人团体任职2-3年,然后再到民间大企业就职,这种官僚的再就业被称为“下凡”。 “官僚下凡”是官商勾结的纽带。

四、日美同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日美同盟

1、性质:军事防卫同盟

2、特点:美主日从

3、作用:(1)对外:“地区不稳定因素”(2)对内:防止日本军事大国化的

瓶盖作用

(二)日美安全体制再定义

1、经过

1996年4月17日,东京,日美两国首脑 ——《面向21世纪的同盟、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2、主要内容:

其一,强调日美安全条约是“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

其二,强调“就日本周边地区可能发生的事态对日本的和平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时的日美合作问题进行研究

3、 根本性质:

(1)改变了日美安全体制的性质

(2)扩大了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

(3)突破了日军不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

(4)为日军派出海外拓宽渠道

(三)日美同盟受到的冲击

1、金融危机

2、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3、亚洲地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日美同盟的未来发展

面对来自中国的威胁,日本和美国彼此更加相互需要,因此日美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

第一章

一、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内容和意义是什么?(63页)

(一)雅尔塔体系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经过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三次会议,就如何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处理战后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

(二)内容:第一,确定如何最后打败法西斯的计划,制定如何处置战败国的方案,以防止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第二,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恢复正常的国际秩序;第三,成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第四,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有独立、自治的权利。

(三)意义:首先,在这个体系中,明确提出了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的原则,要“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其次,雅尔塔体系加强了盟国的合作,对尽快结束战争、减少战争的损失以及解决由战争造成的领土争端等政治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它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因为这个体系毕竟是三大国在没有有关的国家参加的情况下,所做的一种国际政治安排。这种安排虽然满足了大国的利益,但使一些民族国家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同时,它也给战后国际关系播下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冲突的种子。而这些矛盾在以后的国际关系中都一一地展现出来。

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铁幕演说”?(69页)

(一)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咨文,宣称世界已划分为“自由制度”与“极权政体”两个阵营,希腊、土耳其问题是“极权主义”对“自由世界”的危险,“也危胁着美国的安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并决定派遣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进行公开干预。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二)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48年开始实施,先后像西欧提供了近1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

(三)“铁幕演说”: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顿以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发表了一个所谓的“铁幕演说”,希望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势力。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三、世界格局的含义及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一)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或局面。

(二)演变的原因

1、国际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国际主要力量的消长变化。国际主要力量尤其是世界大国的实力地位变化是导致国际格局演变更迭的根本原因

2、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是指直接影响国际主要力量对外行为的因素,包括:(1)国家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2)国际环境:自然环境;时代环境。(3)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和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两极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瓦解的?(68页)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1、舆论准备:(1)1943年4月,美国发表了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2)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1946年9月,杜鲁门的白宫助理白拉克·克利福德《美国与前苏联关系》。(4)1947年,杜鲁门主义。

2、为了反对共产主义,美国采取两个步骤组建自己的势力范围:

(1)1948年,“马歇尔计划”,通过振兴欧洲经济,从而达到对欧洲的控制。

(2)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集团”,这是以军事强化政治进攻的一种手段。北约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正式成立。

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政治上,巩固各国政权并加强党际合作(1947年9月,情报局的成立)。

2、经济上,苏联与东欧各国加强合作(1947年7月-8月;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3、在亚洲与中国结盟,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4、军事上,华沙条约的缔结(1955年5月14日)。“华约”成立,由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两极格局的瓦解

1、60年代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

(1)第三世界崛起

(2)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

(3)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由美苏缓和到两极格局终结

东欧的剧变、两德的统一与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历史使命的完成。新的世界政治关系开始。

五、当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格局发生怎样的影响,世界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二章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含义是什么?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充当重要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1页)

(一)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力量的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二)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充当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力、科技力、资源力

2、必须是硬实力与软实力二者兼具

3、必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4、必须具有对世界经济剧变事件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能力

二、什么是硬实力?什么是软实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二)软实力(SOFT POWER)是指一种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的能力,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

软实力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三)硬实力代表一个国家的绝对力量,是国力的基础。硬实力不强的国家,纵然文化上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国际地位仍是有限的。 软实力对硬实力建设给予指导。单纯追求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或者软实力给出的指导是错的时,也会对国家产生负面的影响。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依存、渗透、转化,不可能截然分开。

三、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24页)

(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继续实施“马歇尔计划”;

4、构建两个“安全网”

(二)四极经济格局的形成(60年代末70年代初)

1、苏联经济迅速发展;

2、西欧、日本的经济复兴;

3、美国经济相对衰落

(三)四极经济格局的演变(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

1、美国经济继续衰落

2、日本的崛起

3、欧洲的地位有升有降

4、苏联经济走向衰落

(四)多极经济格局

1、几大经济强国发展更不平衡

2、三大区域经济中心并存:欧盟的经济力量首屈一指;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不断扩大;东亚迅速崛起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3、新的经济中心也正在形成

四、世界经济主体的含义是什么?世界经济的非国家主体包括哪些?其中的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7页)

(一)世界经济主体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之中,能够独立地参加国际经济事务并对其发展变化产生一定影响的经济实体。经济主体包括两类:一类是主权国家所构成的基本行为主体;另一类是非国家的经济行为主体。

(二)世界经济的非国家主体包括:

(1)跨国公司(2)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世界银行最初的任务是解决二战后初期所出现的经济问题,即通过担保吸引美国私人资本参加欧洲的重建。目前,世界银行主要想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来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它们的反贫困政策。世界英航的贷款被用在非常广泛的领域中,从医疗和教育系统的改革到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世界上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机构之一,世界银行为消除贫困、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努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过提供短期贷款。该组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着枢纽和核心作用。

五、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它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30页)

(一)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技术、服务等突破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二)表现: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三)影响

1、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正面的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推动了大国力量的相互制衡。

(2)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挑战(不利影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2、对各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1)有利的方面: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扬和传播;促进了各国人民的家园一体感的形成。

(2)不利的方面:便利了某些国家对他国非法的文化掠夺;文化中的糟粕同时会流入某些国家,影响人们的消费取向和审美取向。

3、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

(1)有利的方面:崇尚自由的理念;追求个性化的发展;主张个人奋斗。

(2)不利的方面:助长了利己主义的贪念;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盛行。

六、你如何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

第三章

一、“五月花号”对于美利坚民族的建立具有怎样的意义?

五月花号是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第一艘船只。以运载一批分离派清教徒到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和在该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1620年11月11日)。

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此公约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它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文献相媲美。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短短的几百字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

二、“主权在民”的含义是什么?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又是如何实现这一原则的?(129页)

(一)主权在民的原则:1、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2、遵守契约的原则

(二)《独立宣言》宣布:为了保障天赋人权,“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争当权利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理念中,主权或来自于神授,或来自于世俗的君主。只有到了近代,主权才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在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合众国宪法》中,住去哪在民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体

现。《独立宣言》用主权灾民的原则作为思想武器,阐明了独立战争的理由,同时也表明在建立政府是,既要授予权利,又必须对其权利加以限制,防止出现个人或集团的专权和政府滥用权利。

三、美国的政治制度如何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原则的?

司法权与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制衡

1、立法权对司法权

(1)参议院批准总统对包括联邦法官在内的联邦高级官员的任命

(2)众议院提出对包括联邦法官在内的联邦高级官员的弹劾议案,参议院审理所有弹劾案

2、司法权对立法权

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

3、司法权与行政权

(1)对合众国总统的弹劾,首席大法官任主席

(2)总统有权对於违犯合众国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

四、《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和意义分别都是什么

(一)1862年5月颁布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64.74公顷土地,在土地上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

《宅地法》的实施,调动了西部人民加入到联盟军作战的积极性,壮大了联盟军的力量,同时,加速了西部的开发,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美国式道路的胜利

(二)1862年9月由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

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为南北战争局面的变化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从此美国开始了由南北分裂转变为南北统一,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主权的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五、谈谈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的生平和贡献以及小布什的单边主义

(一)乔治•华盛顿(1732年-1799年),美国开国总统。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89年当选总统,1793年再选连任。由于他对争取美国独立、发展美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巩固联邦基础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1797年两届任满后,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隐退回乡。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华盛顿成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带领美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参与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二届的先例,被尊称为“美国国父”。

(二)托马斯·杰斐逊,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音乐家、哲学家、建筑师,《独立宣言》起草人,第3任美国总统(1801~1809),民主共和党创始人。他一生追求智慧和真理,才华出众,乐观向上,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他不只给了美国人《独立宣言》、《人权法案》,还有美国历史中民主的形成,在平等中觅取自由的原则,美国的货币制度,宗教自由的观念和奴隶应该获得自

由的伟大思想;他还致力于最为实际的事业,拓展了美国的领土,发展了西部。

(三)所谓“单边主义”是相对于“多边主义”而言的,它是一国在推行其外交战略时,尽可能地摆脱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和牵制,鼓吹单方面采取行动的手段和方法。

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政府依仗它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为了谋求美国的私利,我行我素的行为,不受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或者一些条约和联盟的制约,不理会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考虑及国际舆论的批评与谴责。伊拉克战争标志着“美国单边主义登峰造极”。

六、试论当前中美关系的新走向

第四章

一、欧共体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它们的成果都是什么?

(一)欧洲一体化的准备和建立阶段(战后初期-1958年)

(1)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1952年7月25日)(《巴黎条约》1951年4月18日)

(2)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组建(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1957年3月25日)

(二)欧共体的关税同盟阶段(1958-1986)

(1)《罗马条约》确立了共同市场的基础——关税同盟(制定对第三国的共同关税,采取共同规则)

(2)商品、服务、资本、支付以及人员的自由流动

(3)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三)欧共体的共同市场阶段(1986-1991)

《单一欧洲法案》(1986)《申根协定》(1985年)

(四)欧洲联合的全面深化阶段——欧盟的建立(1991年12月至今)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12月)

包括:《政治联盟条约》《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

二、莫内——舒曼声明(5.9声明)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事先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商谈后;发表了一个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这就是“舒曼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

(二)该计划的提出及成功实施对欧洲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出台标志法德和解的开端;其成功实施导致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欧洲现代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发轫;它使法国取代英国成为欧洲联合的带头人;它是西欧国家自主联合、争取在美苏之外成为“第三种力量”的首次实际尝试,为欧洲的再次强大创造了条件。

三、《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罗马条约》、《布鲁塞尔条约》和《马斯特利赫特条约》的内容和意义分别都是什么?(163页)

(一)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了著名的《舒曼计划》,希望立即采取行动建立一个法德最高权力机构,实行对煤钢生产的共同管理,建立欧洲统一的煤钢市场,在市场内毒取消关税限制,统一对欧洲煤钢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惊醒干预,互惠互利。这一建议得到西德、意、荷、比、

卢5国的积极响应。1951年4月18日,6国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得《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与1952年7月正式生效。

意义:它使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民族国家通过把部分权力委托给某一超国家机构来开展国家间合作的范例;使法德关系的改善出现转机,标志着作为西欧联合先决条件的法德和解的开始。

(二)罗马条约:以建立共同市场为主线,具体规定了成立关税同盟,是商品在共同体内自由流动的步骤和措施,同时,提出了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目标,并对主要经济社会政策特别是对内部市场、对外贸易、农业和交通运输政策的协调作出规定,协定确定了将要建立的共同体得主要机构,包括作为立法机构的部长委员会和议会,作为行政主管机构的欧洲委员会和最为司法机构的欧洲法院,以便从政治上对共同体的运行给予保证,使共同体一开始就成为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权力机构。

意义: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即正式确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的总目标。这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三)布鲁塞尔条约:1965年4月,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联营、原子能联营和经济共同体3个共同体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或欧洲共同市场。1967年7月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成立。

意义:《布鲁塞尔条约》是在英国倡议下签订的,既有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的意图,也有对抗苏联的目的,是推动西欧防务及政治联合的一个重要步骤。

(四)马斯特利赫特条约:1991年12月,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召开欧共体第46届首脑会议,通过《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条约》(简称《马约》)。《马约》宣布,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欧洲联盟即欧盟,同时,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国内事务领域的合作”,将原来的欧洲共同体保留,加上“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国内事务方面的合作”,构成欧洲联盟的主体。1993年11月,《马约》被各国议会通过,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

意义: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马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将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因此,《马约》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欧共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发展趋势又会怎样?(158页)

(一)欧洲形成的背景

1、欧洲统一思想的渊源及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英法同盟在主要的外交、国防及经济政策上的协同合作,更使人们意识到联合起来的意义。战后,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欧洲,人们特别是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已经看到。在经济复兴和政治稳定等方面,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只有走联合统一发展的道路,欧洲才有希望实现持久的和平,才有光明的前途。

2、经济因素推动西欧走上联合之路

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开始的各发达国家的国有化和计划化也为欧洲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国有化和计划化实际上就是实行国家的一体化,而国家的一体化必须与超国家的一体化即欧洲的一体化结合才能发挥效能。从欧洲一体化的发生和早期发展的成功领域看,也证实经济因素是根本的推动力。

3、战后复杂的国际背景加快了西欧联合的步伐

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背景也是促使欧洲一体化进程最终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首先,欧洲联合是战后西欧各国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自主自强的需要。同时,如何消除西欧各国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矛盾,避免德国再次为祸欧洲,也成为战后西欧各国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此外,面对来自苏联集团的意识形态和军事安全的威胁,西欧国家也希望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主权和权益。最后,美国在战后初期也积极鼓励、支持西欧国家进行联合。

(二)鉴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影响的不断深化,欧盟也在综合分析全球形势与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逐渐调整了自身的发展思路并进而形成了以紧密与松散并存、灵活性与非一致性并存以及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为特色的运作发展新趋势。新趋势的形成并非偶然,除了政治方面的需求以外,它还有着深刻的经济方面的动因。但无论如何,从发展路径上看,一个以国家主权为基础、强调灵活性、允许一体化发展速度有差异且又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的欧盟仍将长期存在。

第五章

一、在日本的政治制度中,议会和内阁都是如何产生的,二者是如何相互制衡的?内阁总理大臣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国会

(1)主权在民

(2)国会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3)众议院由直接公选的议员组成

2、内阁

(1)内阁是统辖全国国政的最高行政机构

(2)内阁是建立在议会下院多数派支持的基础之上的

(3)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通常是议会下院从下院议员中选出

3、内阁与议会的相互制衡

(1)议会下院有内阁不信任议决权

(2)内阁可以解散议会下院

4、

二、日本内阁制的三原则是什么?

(1)“合议制原则”:属于内阁职权的事项必须咨询内阁会议。

(2)“分担管理原则”:各省(部委)主管事务由各省“主任大臣”(部长)分别管理。

(3)“首相领导原则”:内阁总理大臣拥有国务大臣任免权。

三、什么是“官僚下凡”

“官僚下凡”:特殊法人和公益法人是行政官僚第二人生的中转站,即官僚到退休年龄或因升迁无望的退职者大多先到特殊法人或公益法人团体任职2-3年,然后再到民间大企业就职,这种官僚的再就业被称为“下凡”。 “官僚下凡”是官商勾结的纽带。

四、日美同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日美同盟

1、性质:军事防卫同盟

2、特点:美主日从

3、作用:(1)对外:“地区不稳定因素”(2)对内:防止日本军事大国化的

瓶盖作用

(二)日美安全体制再定义

1、经过

1996年4月17日,东京,日美两国首脑 ——《面向21世纪的同盟、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2、主要内容:

其一,强调日美安全条约是“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

其二,强调“就日本周边地区可能发生的事态对日本的和平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时的日美合作问题进行研究

3、 根本性质:

(1)改变了日美安全体制的性质

(2)扩大了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

(3)突破了日军不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

(4)为日军派出海外拓宽渠道

(三)日美同盟受到的冲击

1、金融危机

2、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3、亚洲地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日美同盟的未来发展

面对来自中国的威胁,日本和美国彼此更加相互需要,因此日美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章

  •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史]复习题
  • 名词解释: 东亚封贡体系 穆斯林世界 欧洲秩序 尼德兰革命 简答题: 1.概述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2.简述西欧的兴起. 思考题: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二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名词解释: ...查看


  • 中考历史复习题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日本 2.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真 ...查看


  •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题
  •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题 1.商品倾销:国内垄断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前提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的运动. 2.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或者是用 ...查看


  • 国际石油经济考试复习题
  • 国际石油经济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油气资源资源定义和分类的原则:地质把握程度:发现与未发现:可采与不可采:有无经济价值 2.世界主要的现货市场有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等:现货市场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大的港口和众多的炼油厂 ...查看


  •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试题(6)
  •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题目 1.新闻事业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 2.新闻事业与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机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上. 3.新闻事业与哲学.文学.艺术等比较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意 ...查看


  • 高中政治哲学复习题第一单元 高考题型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将修心悟道导向现实生活,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无非妙道",从而达到对世间万象深刻独到的感悟.这种哲学智慧表明 ...查看


  • 如何抓重点
  • 考研指导:历史学统考复习如何抓住重点2009-08-03 07:37:00 跨考网 历史学统考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史学史.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尽管大纲限定了考试 ...查看


  • 2017考研政治之世界物质统一性
  • 2017考研政治之世界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
  •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 1.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3.亚洲的地形有三大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亚洲气候的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大陆性特 ...查看


  •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习题(196)
  •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制作 微信:shoffcn 1.辩证的否定是(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 A. 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