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民主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深厚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第一,马克思主义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人类能够涉及到的世界,统一在客观的自然物质之中;把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即社会,统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的辩证关系体系之中。

从人类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视角看,为了自身的发展,人类一直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同时,为了有效率地实现这种变换,人类也一直在不断地设计和创造更有效率和更加公平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人文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尽管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劫掠、杀戮、暴力、强权、野蛮、不合理,但如同恩格斯所说,人类还是在这条道路上不畏艰难地为“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为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

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而阐发的。

第二,我国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有着紧密联系:从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到十八大报告再次警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均衡。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70%多的国土不适宜和较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开发利用,土地等稀缺资源的约束也将强化。

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面临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因此,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党高瞻远瞩地把生态文明提到了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红线”

十八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笔者认为,这实质上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基础作用,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中国要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的下降;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明确强调“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一些群体事件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意。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乱砍滥伐森林的关注就可见一斑。而且据调查统计,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解决方案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强调统筹各种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的共同推进。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我党首次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统筹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绿色发展是以绿色技术体系为物质基础,以改善环境问题为价值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强调对生态环境有利技术创造的绿色产品,这种绿色产品具有生态环境价值,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实现经济价值。而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通过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具体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技术的利用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则是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目前最大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物。其核心在于通过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减排为定量标准来衡量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关系。

第二,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对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急需构建一整套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其中核心就是改变现有的“唯GDP至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评价体系,把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从根本上优化GDP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在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协调的区域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制度等。

第三,强调采用市场手段实现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还进一步指出要“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使用以环境税、排放权交易为代表的环境经济手段,来实现最小成本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我国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上做出的一定成绩便是充分的验证。这对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进行了有效控制,为实现生态文明奠定了微观基础。

二、五位一体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

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作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五位一体”便是其中之一。“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一起抓,并列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一体”。这一重要政治表述,透露出重大政治信号,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工作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转变观念、建立制度保障。

“五位一体”是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就是加了一个社会建设,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这次十八大报告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提法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体布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的深度挖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和发展,是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

“五位一体”是实践的创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生态建设越来越被引起高度重视。“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阔步前进。

“五位一体”是民意的期盼。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在中国发展历程中,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和期盼不断变化,为我党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十八大报告中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的这种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我们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科学判断和决策。 当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大建设既然是“五位一体”,就必须要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比如,要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角度来看待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另外,要“五位一体”地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第六大建设——党的建设,这是关键。执政党要首先把自身建设好,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否则,“五位一体”就有可能落空。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三者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十八大报告首次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作了新的概括。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同时,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定位。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这个概括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报告提出了“三个总”的总体部署和“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六、人民民主 (书P133)

邓小平曾反复讲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于民主的认识,将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线,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更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更不能把民主的诸多内涵和形式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如果要与资本主义作比较的话,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更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比资本主义做得更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说,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答: 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有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吧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就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 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答: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创造、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本质和特点主要有: 第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第二,实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三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种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让他们通过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第四,建立社会协商和对话制度,提高各级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让人民了解国家、社会的重大情况,并将重大问题交由人民讨论。 第五,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第六,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 第七,实行民主监督制度。中国宪法和法律为公民切实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了

有效保障。第八,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不同性质的国家,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能够把13亿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第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努力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答: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不能从任何理念、原则或框框出发,而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主要应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实践——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安定,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广泛;在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九八抗洪、抗击非典以及抗击今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当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种种突发事件方面,党和政府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成效显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所有这些,国内外有目共睹。我们党和政府能够对常态的社会发展管理得好,对非常态的突发事件处理得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好的。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再一次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这一制度的本质上,而且体现在它的发展趋势上。事实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具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党对抗震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正如国外一些媒体所讲的,如果没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这种坚强、有力的领导,想组织好这么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海外有媒体指出,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在中国制度体系很多方面的优越性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动员能力”。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抗震救灾工作高度公开和透明,向国际社会的援助敞开大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

“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

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辨析题8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也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请对上述观点作出评析。 答: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毫无疑问,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肯定会出现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指导思想就要多元化。事实上,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多数时候经济成分都是多样的。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在相当长时期中有封建地主经济与它并存然而,尽管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样,但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并没有变,始终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始终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样,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是不是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呢?要看到,利益关系多样化也是很多国家、很多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美国可以说是利益集团很多的国家,资产阶级、农场主阶级、工人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还存在大量的诸如教师、律师、医生等社会阶层。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尽管利益多样,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及其内部都有激烈的斗争、冲突、较量,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在我国,虽然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无论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如何多样,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只有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或主张,能够最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这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还有人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搞多元化呢?首先,我们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么。社会思想的多样,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它占支配地位,必然要求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其次,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起社会的活

力,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但是,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很苍白乏力,社会运转就会或者陷入混乱,或者陷入停滞,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说,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

9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同时提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文化,这是人类文化中的一座高峰。而在此基础上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更具有先进性和独特魅力。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才不会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风潮”所迷惑,我们才能聚精会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是硬道理,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切实做到文化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动文化形式创新,通过好的形式把优秀的文化推向市场,介绍给人民。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10.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国家或地区给予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具有同穷的潜能。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竞争中文化因素越来越明显。当今世界,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文化的支撑。实践表明,产

品中文化的含量越高,经济附加值就越大。

2. 文化产品及服务已经成为独立的贸易形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

化的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文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的感召力和表现力得到空前的发挥和提高。文化成为国与国竞争的利器,越来越多的国家想方设法来提高文化软实力。

3. 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社会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大肆向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

化渗透。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11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篇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深刻反映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标志。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而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又集中反映和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实上,社会和谐所包含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一不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密切相关。立足现实国情,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最重大课题。正因为如此,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进一步增创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它应当而且也必然具有以往任何社会制度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的全部合理性和优越性,都植根于以人为本,体现于以人为本,展示于以人为本。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予以彰显,这本身就是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之举。随着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理论认知转化为现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日益扩展的巨大优越性,向世界展示非同凡响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将给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带来新的历史性飞跃

摆脱贫弱落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切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自觉最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并自觉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路和内涵。

我们党把“社会和谐”鲜明地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理想追求第一次成为了社会主义大国的生动实践。这一创举必将大大增强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举国上下进一步振奋起强我中华、壮

我国威的豪情壮志;必将在全社会空前地激发出开拓美好未来的创造热情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有力地促进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更高层次上的国泰民安。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定走向新的更大辉煌,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必定以更为雄壮的英姿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12.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1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工业化、现代化搞上去了,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而人却由于喝的是受到污染的水、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建设这种工业化、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看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难度相当大。今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生态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4.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请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气候变化从生态角度来讲是属于环境问题,但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它却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得注意到一个“全球”的字眼,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列席会议,希望达成共识,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首先它涉及到了国家这个层面,即主权国家是当然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其次,涉及到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再次,在整个会议运作进行的程序都以国际关系的多项原则为准绳。我想从这三个层面就已经能够说明它不仅是环境问题,同时是个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因为就这一问题涉及到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富裕国家,贫穷国家等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问题,其政治属性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当前增强的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我的认识是:

首先,政府应积极应对国际气候谈判。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面临巨大的压力。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以及欧盟甚至是部分发展中的小岛国家要求中国承担减碳排放的份额,政府不能予以妥协,但也不能置之不理。政府要在保证国内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继续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

其次,政府应建立详细的、鞭及长远的风险评估程序。政府应合理评估气候变化的危害程度,要与其他国家、地区、城市展开密集的合作。要向公众传递一种正确的风险印象,将全球气候问题和潜在的补救措施、解决办法联系在一起。这些解决方法必须提供行动的动力,真正激发民众去行动。政府需要寻找与全体公民齐心协力的交点。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希望政府牵头的愿望是很明确的。但是如果,政府一味激起公众的恐惧和不安,或者一边只知道告诉民众减少这节约那,另一边又希望他们一直盯着气候变化的进程,很可能不会奏效。

再次,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做的是,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点,节约每一张纸等等这些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事。但是,这种民众的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依然还有“搭便车”的心态,倒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这样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倡导低碳生活,这环保的接力棒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关注着与我们切身相关的气候问题,尽每一个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只有这样才能是气候变化问题得以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深厚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第一,马克思主义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人类能够涉及到的世界,统一在客观的自然物质之中;把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即社会,统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的辩证关系体系之中。

从人类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视角看,为了自身的发展,人类一直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同时,为了有效率地实现这种变换,人类也一直在不断地设计和创造更有效率和更加公平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人文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尽管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劫掠、杀戮、暴力、强权、野蛮、不合理,但如同恩格斯所说,人类还是在这条道路上不畏艰难地为“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为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

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而阐发的。

第二,我国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有着紧密联系:从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到十八大报告再次警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均衡。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70%多的国土不适宜和较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开发利用,土地等稀缺资源的约束也将强化。

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面临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因此,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党高瞻远瞩地把生态文明提到了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红线”

十八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笔者认为,这实质上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基础作用,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中国要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的下降;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明确强调“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一些群体事件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意。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乱砍滥伐森林的关注就可见一斑。而且据调查统计,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解决方案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强调统筹各种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的共同推进。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我党首次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统筹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绿色发展是以绿色技术体系为物质基础,以改善环境问题为价值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强调对生态环境有利技术创造的绿色产品,这种绿色产品具有生态环境价值,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实现经济价值。而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通过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具体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技术的利用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则是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目前最大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物。其核心在于通过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减排为定量标准来衡量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关系。

第二,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对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急需构建一整套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其中核心就是改变现有的“唯GDP至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评价体系,把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从根本上优化GDP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在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协调的区域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制度等。

第三,强调采用市场手段实现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还进一步指出要“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使用以环境税、排放权交易为代表的环境经济手段,来实现最小成本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我国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上做出的一定成绩便是充分的验证。这对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进行了有效控制,为实现生态文明奠定了微观基础。

二、五位一体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

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作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五位一体”便是其中之一。“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一起抓,并列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一体”。这一重要政治表述,透露出重大政治信号,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工作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转变观念、建立制度保障。

“五位一体”是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就是加了一个社会建设,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这次十八大报告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提法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体布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的深度挖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和发展,是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

“五位一体”是实践的创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生态建设越来越被引起高度重视。“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阔步前进。

“五位一体”是民意的期盼。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在中国发展历程中,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和期盼不断变化,为我党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十八大报告中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的这种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我们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科学判断和决策。 当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大建设既然是“五位一体”,就必须要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比如,要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角度来看待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另外,要“五位一体”地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第六大建设——党的建设,这是关键。执政党要首先把自身建设好,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否则,“五位一体”就有可能落空。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三者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十八大报告首次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作了新的概括。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同时,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定位。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这个概括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报告提出了“三个总”的总体部署和“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六、人民民主 (书P133)

邓小平曾反复讲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于民主的认识,将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线,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更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更不能把民主的诸多内涵和形式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如果要与资本主义作比较的话,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更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比资本主义做得更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说,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答: 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有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吧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就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 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答: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创造、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本质和特点主要有: 第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第二,实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三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种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让他们通过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第四,建立社会协商和对话制度,提高各级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让人民了解国家、社会的重大情况,并将重大问题交由人民讨论。 第五,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第六,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 第七,实行民主监督制度。中国宪法和法律为公民切实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了

有效保障。第八,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不同性质的国家,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能够把13亿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第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努力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答: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不能从任何理念、原则或框框出发,而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主要应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实践——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安定,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广泛;在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九八抗洪、抗击非典以及抗击今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当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种种突发事件方面,党和政府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成效显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所有这些,国内外有目共睹。我们党和政府能够对常态的社会发展管理得好,对非常态的突发事件处理得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好的。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再一次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这一制度的本质上,而且体现在它的发展趋势上。事实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具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党对抗震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正如国外一些媒体所讲的,如果没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这种坚强、有力的领导,想组织好这么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海外有媒体指出,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在中国制度体系很多方面的优越性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动员能力”。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抗震救灾工作高度公开和透明,向国际社会的援助敞开大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

“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

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辨析题8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也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请对上述观点作出评析。 答: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毫无疑问,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肯定会出现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指导思想就要多元化。事实上,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多数时候经济成分都是多样的。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在相当长时期中有封建地主经济与它并存然而,尽管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样,但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并没有变,始终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始终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样,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是不是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呢?要看到,利益关系多样化也是很多国家、很多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美国可以说是利益集团很多的国家,资产阶级、农场主阶级、工人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还存在大量的诸如教师、律师、医生等社会阶层。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尽管利益多样,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及其内部都有激烈的斗争、冲突、较量,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在我国,虽然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无论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如何多样,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只有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或主张,能够最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这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还有人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搞多元化呢?首先,我们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么。社会思想的多样,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它占支配地位,必然要求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其次,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起社会的活

力,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但是,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很苍白乏力,社会运转就会或者陷入混乱,或者陷入停滞,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说,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

9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同时提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文化,这是人类文化中的一座高峰。而在此基础上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更具有先进性和独特魅力。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才不会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风潮”所迷惑,我们才能聚精会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是硬道理,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切实做到文化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动文化形式创新,通过好的形式把优秀的文化推向市场,介绍给人民。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10.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国家或地区给予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具有同穷的潜能。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竞争中文化因素越来越明显。当今世界,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文化的支撑。实践表明,产

品中文化的含量越高,经济附加值就越大。

2. 文化产品及服务已经成为独立的贸易形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

化的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文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的感召力和表现力得到空前的发挥和提高。文化成为国与国竞争的利器,越来越多的国家想方设法来提高文化软实力。

3. 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社会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大肆向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

化渗透。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11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篇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深刻反映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标志。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而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又集中反映和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实上,社会和谐所包含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一不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密切相关。立足现实国情,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最重大课题。正因为如此,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进一步增创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它应当而且也必然具有以往任何社会制度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的全部合理性和优越性,都植根于以人为本,体现于以人为本,展示于以人为本。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予以彰显,这本身就是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之举。随着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理论认知转化为现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日益扩展的巨大优越性,向世界展示非同凡响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将给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带来新的历史性飞跃

摆脱贫弱落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切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自觉最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并自觉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路和内涵。

我们党把“社会和谐”鲜明地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理想追求第一次成为了社会主义大国的生动实践。这一创举必将大大增强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举国上下进一步振奋起强我中华、壮

我国威的豪情壮志;必将在全社会空前地激发出开拓美好未来的创造热情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有力地促进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更高层次上的国泰民安。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定走向新的更大辉煌,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必定以更为雄壮的英姿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12.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1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工业化、现代化搞上去了,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而人却由于喝的是受到污染的水、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建设这种工业化、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看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难度相当大。今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生态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4.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请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气候变化从生态角度来讲是属于环境问题,但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它却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得注意到一个“全球”的字眼,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列席会议,希望达成共识,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首先它涉及到了国家这个层面,即主权国家是当然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其次,涉及到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再次,在整个会议运作进行的程序都以国际关系的多项原则为准绳。我想从这三个层面就已经能够说明它不仅是环境问题,同时是个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因为就这一问题涉及到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富裕国家,贫穷国家等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问题,其政治属性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当前增强的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我的认识是:

首先,政府应积极应对国际气候谈判。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面临巨大的压力。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以及欧盟甚至是部分发展中的小岛国家要求中国承担减碳排放的份额,政府不能予以妥协,但也不能置之不理。政府要在保证国内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继续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

其次,政府应建立详细的、鞭及长远的风险评估程序。政府应合理评估气候变化的危害程度,要与其他国家、地区、城市展开密集的合作。要向公众传递一种正确的风险印象,将全球气候问题和潜在的补救措施、解决办法联系在一起。这些解决方法必须提供行动的动力,真正激发民众去行动。政府需要寻找与全体公民齐心协力的交点。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希望政府牵头的愿望是很明确的。但是如果,政府一味激起公众的恐惧和不安,或者一边只知道告诉民众减少这节约那,另一边又希望他们一直盯着气候变化的进程,很可能不会奏效。

再次,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做的是,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点,节约每一张纸等等这些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事。但是,这种民众的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依然还有“搭便车”的心态,倒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这样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倡导低碳生活,这环保的接力棒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关注着与我们切身相关的气候问题,尽每一个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只有这样才能是气候变化问题得以解决。


相关文章

  • 十八大报告要点专家解读
  • 理论学习: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 ...查看


  • .十八大会议精神要点解读doc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准确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阐述了 ...查看


  • 十八大征文争做好少年
  • 争做好青年 就在刚刚过去2012年11月8日至2012年11 月15日,我们国家开了党的第十八次会议.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这次会议中,任命习.近.平为总书记.我们的党还提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 ...查看


  •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第一篇 十八大报告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第二篇 十七大和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位 第三篇 十八大报告重要内容解读 第四篇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 第一篇 十八大报告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一)十八大报告的题目 11月8日 ...查看


  • 民主党派人士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 民主党派人士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中共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报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回应了人民的关切,体现了人民的期盼,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查看


  • 乡镇党委委员学习党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定)1
  • 学习党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8日上午9点,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开幕式上,胡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这是 ...查看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研究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与继续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 ...查看


  • 第六课训练案
  •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训练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辽宁省年平均降水量为431毫米,比常年偏少4成,是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旱灾发生以后,当地党委.政府积极组 ...查看


  •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陈炜)
  • "四位一体"农业服务经济体系 姓名:陈炜 摘 要: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合作的形式和文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却有所不同.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得以推广,并在两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