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苏州深深的古韵里

  漫步平江路  寂寞是手中的一把宝剑  漫步笔记:古风居、上下若、胡厢使桥、猫的天空之城、红格子、藕园、苏妃奶酪、鱼食饭稻、鸡脚旮旯  经典故事:这一刻,如梦如幻  寻味而来:吃一碗西施做的馄饨  漫步笔记:  古风居、上下若、胡厢使桥、猫的天空之城、红格子、藕园、苏妃奶酪、鱼食饭稻、鸡脚旮旯  “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姑苏城,据说是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建造的,2500多年了,不仅几座城门有迹可寻,连建筑格局也在原址上坚守着,这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中无疑是个奇迹!要验证这个奇迹,欣赏这个奇迹,最好的去处就是平江路。  平江路北该从拙政园算起的,可是,从东北街口到白塔东路这一段平江路并没有列入旅游开发,所以仍然保持着“旧时月色”的痕迹。这种感觉就像穿旧了的衣裳,那种款款作响的浆水和初穿的拘谨已过,留下的只有旧衣裳的软绵与随意。正是在这样的软绵与随意中,我与古风居相遇,享受着水流花开、空街人稀的安静。坐下来就不想挪动身子,一杯茶后是一杯咖啡,一杯咖啡后是一碗馄饨……甚至希望天空飘点小雨,让时间的行走有嘀嗒的足音。  直到过了白塔东路,平江路才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指示牌,提供旅游咨询、索取旅游资料的游客中心也在附近,茶楼、甜品屋、咖啡馆也开始密集起来。上下若茶餐会馆原是汪氏义庄,在一所清朝的古宅里抽着阿拉伯水烟是它的卖点之一,还有芝士蛋糕、意面、柚子茶等。夜里就变身为酒吧,流淌的音符犹如门外的平江河,时而欢快,时而深沉,时而闲愁……  上下若的斜对面是尚河咖啡馆,那是传统的苏州民居,推开栗色的门窗,外面就是平江河水,卖的也是各种咖啡、饮品、简餐,以及上网、发呆。继续南行十几步,我就被一个叫仙剑客栈的招牌所吸引,关于它的传奇将在本文的“经典故事”里详解。  与水相遇,必然与桥相逢。从北端走来,我已经见过好几座小桥,直到胡厢使桥出现时,我才驻足良久。这是一座宋代石拱桥,而且与它垂直还有一座老桥,形成了双桥景观。比起周庄形同古代钥匙的双桥来,平江双桥的观赏性上要差一点,可是,这里没什么游客,拍照时不必与陌生人合影。  厢使在宋代是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武警支队支队长。胡厢使巷和胡厢使桥就是因为这里曾住过一名胡姓厢使而得名。可是,胡厢使被苏州人一念,就成了胡相思。所以,当清朝乾隆九年重修这座古桥时就变成了“重建胡相思桥”。如今桥边开了一家茶坊,也以“相思阁”为名。  过了胡厢使巷之后,平江路上的艺术气息开始浓郁了起来。先是看到一家“画非画”,卖摄影后期艺术处理的工艺品;富山香堂与它为邻,出售台湾出品的薰香;再走几步有一家抽屉手工坊,这家店很“牛”,门口发布了“进店三规”。第一条:“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在本店行不通;第二条:不要指望能打折,打折得看店主心情;第三:店内不得拍照、摄影(显然店主将摄影当成了摄像)、吸烟,原创手工很脆弱。对于刚见面就约法三章“装酷”的店,我通常不屑于进门。这种感觉就像相亲,你还不知道我看不看得上你,就跟我提这个条件那个条件,很俗气不是么?  抽屉手工坊边上有一家做陶艺产品的,叫鱼木,就没贴这类的“告示”,铺面干净整齐,玻璃格子上摆着陶泥香插、瓷片镜子、陶艺挂坠……古人只说文如其人,忘了说店如其人。  遇见浩昌画廊很让人惊喜,这里正举办李光洲油画作品展《神·人协奏曲》。画廊中央摆着沙发,沙发上放着一把吉他,四壁挂着油画,很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进了一位艺术家的客厅。李光洲的油画试图走进人的心灵深处,这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音乐家和画家都努力尝试的,然而,不大容易做到,除非你遇见了知音。  走过画廊,“猫的天空之城”就到了。这家店有很多连锁,在江南的许多古镇都能遇见,不过,它创建于平江路上,其他地方的“猫的天空之城”都是分店或加盟店。“猫的天空之城”不像书店却在售书,不像邮局却在寄信寄明信片,不像咖啡馆却在卖咖啡……它是一个时尚,一个混搭。它最著名的卖点就是“寄给未来”,你可以将寄给自己或亲友的贺卡、情书……放在写着不同年度的邮箱或标有日期的格子里,到了那一天,店员将帮你寄出去。  “猫的天空之城”边上有一条小巷,叫丁香巷,与诗人戴望舒无关,与丁香姑娘也无关。丁香巷1号有一家“封存记忆之城”的创意小店,据称是中国首家信物寄存店,内设爱情回收站。客人可以将信物寄存在这里,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故事,并为它选择一个质保期,若和好了,可以随时来取走信物。质保期过后,客人可以选择继续寄存,也可以选择寄卖。我想,爱情如果放进了回收站,再捡起恐怕很难吧?  与“猫的天空之城”隔丁香巷相望的是红格子慢生活馆,这也是一家有自我主张的店,好在它不是禁止客人做什么,而是倡导客人要像他们一样做什么。书以修身,厚德方可载物;茶以养性,清心尔后怡神;香以蓄志,宁静才能致远;琴以布道,悦己然后达人;花以雅室,拈花始得微笑。从这样的主张,我知道他们家做的生意涉及书、茶、香、音乐、花卉。在人人都急匆匆奔向“钱”方的时候,有人在兜售“慢生活”,这样唱反调的生意渐渐也热络了起来,因为这是一种精神的需求。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快与慢如同夜与昼一样要交替进行,失调则乱了分寸,欲速则不达。  此时,街角出现了一个小吃摊,刚摆出来的,立了一块牌子:稻驿亭,只卖赤豆小圆子和桂花糖粥两种小吃。我最受不了传统小吃的诱惑,尤其是这种神出鬼没的小吃摊,你与它初见即永别。若是不吃,可能会抱憾终生。我要求清秀迷人的女摊主将两种小吃混搭起来,为我做一碗“赤豆小圆子桂花糖粥”,她居然也答应了。吃起来绵绵的口感,淡淡的甜,宛若苏州古城给我的感觉。  前方左拐就是大新桥巷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耦园就在这条巷子里。大新桥巷与平江河的支流并行,巷子里有一家小雅国际青年旅舍,旅舍的庭院里种着一株百年紫藤,它越过粉墙黛瓦,将紫云般的繁花飘动于巷子上方,仿佛空气也为之古典起来,为耦园的观赏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苏州园林大多美于山石之趣、流水花香、亭台楼榭……耦园的美,多了琴瑟相和,多了恩爱故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从四川按察史任上退下来的沈秉成在苏州购得一座旧园,聘请名画家顾芸设计,并更名为耦园(耦,偶也),一是因为景致上有东花园和西花园,二是他刚娶了画家才女严永华,如鱼得水,枕波双栖,正甜蜜着呢。严永华也是喜不自胜,写了“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的对联挂于花园之中。城曲草堂是东花园主厅,她与夫君常在此吟风诵月,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说到夫妻恩爱,与大新桥巷隔平江路相望的悬桥巷里有一对知名度更大的夫妻也有过你侬我侬的甜蜜时光,男的是清朝状元洪钧,女的是赛金花,她原是青楼女子,洪钧为她赎身,纳为小妾,这样的人生本应默默无闻的,可是,赛金花的传奇人生正是从小妾开始风生水起。洪钧作为清朝外交大臣出使欧洲四国,原配夫人不愿意同往,赛金花捡了个便宜,以公使夫人的身份周旋于欧洲上流社会。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赛金花曾起到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如今悬桥巷里的洪钧故居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辉煌,赛金花住过的第五进院落已经不存。看这些沧桑的老宅,通常只是徒添叹息而已。浮华如梦啊!为什么追求浮华的理想总是如影随形呢?  从悬桥巷回到平江路上,迎面就见到曼陀罗华。曼陀罗华是花卉名,那是一种“开花不长叶,长叶不开花,花叶生生相惜,彼此思念”的植物,放在平江路就变成了一家卖佛教用品的商店,店家的广告词很煽情:城里的西藏,河畔的佛陀,月下的露台,书边的咖啡。橱窗和案头摆满了吉祥念珠、如意手串、藏式家具、唐卡佛像、印巴布艺和银饰等。  平江路惹人爱,就是兴趣不同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这不,青石桥畔飘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苏妃奶酪”。苏妃是谁?是在网络上讲恐怖故事的那个女孩吗?既然打着奶酪的旗号,那就来一碗原味的吧!嘴里是甜淡的奶香,心里是恬淡的超然。想再点一份芒果班戟的,可是,这肚子得留点空间给苏式晚餐,不能一头就栽在苏妃手里了对吧?  这不,再走几步,就有一家餐馆映入眼帘,且慢,这写在青瓦白墙上的店名很怪异,到底是“鱼食饭稻”还是“稻饭食鱼”呢?好像怎么念都顺。进了店,看了土灶台上的文字才知道这里面有故事,太湖渔民曾经靠水吃水,长期以鱼食为生,后来才在陆地上种植稻谷,所以在当地渔民的心目中,鱼食在前,饭稻在后。这家餐馆以“鱼食饭稻”为名,主推的就是渔家菜。我点了鸟巢酥方、太湖昂刺鱼汤和一盘青菜。一个人出门,每次点菜都很犯难,点多了吃不完,点少了心不甘。常常吃得意犹未尽。厦门人将“饮不醉”与“吊不死”列为同等难受的事,“吃未爽”是否也该名列其中呢?  正对着“鱼食饭稻”,有一条大儒巷,往西行就是苏州最热闹的观前街了。我不爱热闹,还是沿着平江路往南走,虽然这里快接近平江路的尽头了,还是有些小店充满了魅力。一家叫弄堂口的菜馆有昆曲表演,食客可以边吃美食,边看舞台上的才子佳人。原来这家菜馆与中国昆曲博物馆为邻,从弄堂口左拐进中张家巷就看到这家博物馆了,原为全晋会馆,内有古戏台,每天都有昆曲在这里上演。遗憾的是我来迟了,未能一睹这座名楼的古典风采。  旅行的乐趣就在于,此时你还在为某事遗憾,过一会儿可能你就为另一件事惊喜。当我见到邾长巷里飘扬着“鸡脚旮旯”彩旗,巷子仅有的两张小桌坐满人时,我就知道遇见了一个不错的小吃店。点了4个鸡脚,做好啃的心理准备的,没想到竟然是如此酥烂入味。  心满意足地从邾长巷回到平江路,进了桃花坞丝绸店,发现屏风上写着唐伯虎的诗《桃花庵歌》,其中那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最得我心,念着这样的诗句与平江路说再见,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  经典故事:  这一刻,如梦如幻  仙剑客栈  地址:平江路236号  电话:0512-67505236  我是误入仙剑客栈的。巷子深深,转角之间,遇见身着一袭紫衫罗裙的天仙妹妹,我这是穿越到了唐宋还是明清?此时的我犹如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目光开始迷离。  不得了,长廊上另一个长发抚胸的天仙妹妹更是美艳撩人,怀里支着一块画板在画素描呢。出来招呼客人的店小二穿着短褂扎着小围裙,却难掩一脸的文雅气质。  “客官,里边请!”  “哈,你是李逍遥吗?”  “不是,李逍遥在那儿弹琴呢!”  垂帘之内,一帅哥正气定神闲,抚弹着一把古琴;垂帘之外,有一对联:“仙传神技,入江湖天涯仗剑;酒润柔情,伴红颜且自逍遥。”  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自称店小二的那个人才是老板,他叫姜军基。《仙剑奇侠传》的主创人员之一。呵呵,终于我与一个江南才子偶遇了,若我是个妙龄女子,必定会爱上他的。就像《仙剑客栈》中的赵灵儿、林月如、阿奴将一个李逍遥爱得死去活来。  眼前的仙剑客栈再现了网络游戏中的诸多元素,如喝了就会有奇遇的仙剑桂花酒和桃花酒,吃了会提神醒脑的鼠儿果,还有忘却烦恼的孟婆粥,令人浮想联翩的天仙玉露……  姜军基告诉我,仙剑客栈做的不仅仅是游戏主题餐饮,还有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在这里不定期会有汉服、古琴、国画表演或座谈会。更重要的是,仙剑客栈是“仙剑迷”沟通交流的公共平台,在现实生活中,让那些具有江湖豪杰、才子佳人情怀的人,共同分享着昔日的武林秘事和今日的游戏心得。  “来一壶仙剑桂花酒吧!”  我忽然来了酒兴,原来游戏人生亦是奇趣横生的美事!  寻味而来:  吃一碗西施做的馄饨  古风居  地址:平江路313号  电话:[1**********]  即使你已经身在平江路,要找古风居还是有点难度的,倒不是它刻意回避世俗的喧闹,只是当你游览过奢华气派的拙政园,与拙政园不过几十米之遥的古风居,甚至连小家碧玉都谈不上。古风居更像是一个禅者精心耕耘的家园,闲坐其中,你甚至以为来到了自己前世的家,温馨得让你不想离开。  这个家有温婉如玉、凝香若雨的女子,她会泡台湾的高山茶,也会在卡布奇诺的奶泡上拉出漂亮的花朵,这还不是她的绝活。直到我吃了她手工做的一碗荠菜馄饨,我才明白江南女子貌可闭月羞花,手可百工皆能。   苏州作为西施生活和战斗的地方,留下了“中国第一位美女间谍”的许多传奇。馄饨的发明也与她扯上了关系。2400多年前的冬至,吴王夫差饮宴时,见桌上又是吃腻了的山珍海味,心有不悦,搁箸不食。这哪能逃过西施的火眼金睛,她主动跑进御厨房,和面又擀皮,只见面皮子在她手中花样翻转,旋即包出了一种畚箕式的点心。放入滚水里一氽,待到它们一只只泛上水面,盛进碗里,加进鲜汤,撒上葱花,滴上香油,款款莲步端到吴王面前。喜新厌旧的吴王对造型别致的点心很是惊奇,一尝鲜美无比,忍不住吃了一大碗,才抹着油嘴问道:“爱妃,天下竟有此等美味,不知何名?”西施暗中好笑,这个无道昏君,成天浑浑噩噩,真是混沌不开。于是,随口应道:“混沌!”从此,这种点心便以“馄饨”为名流入民间。吴越人家不但平日爱吃馄饨,而且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还把它定为冬至的应景美食。  今日有幸,我在这个传奇故事发生地苏州遇见一位时尚西施,而且她也将一碗圆润雪白、隐约透出荠菜翠绿的馄饨端到我面前,清汤上飘着葱花、虾皮和紫菜,咬一口有荠菜的清香、猪肉的鲜美……恍惚之中,我以为自己是君王呢。此时恰好一个老外也进了古风居,一副饿极了的模样,他不会中文,就依样画葫芦要了一碗荠菜馄饨,真是一个浑沌不开的洋吴王!我的君王梦也就这样破灭了!  我想,古风居的馄饨好吃,有一小半功劳该算在他家临水平台身上。一株樱花开得急切,欲占尽所有春色,秾丽得有点俗,然而坐在树下喝茶,吃馄饨,心是欢喜的。手摇船悠然滑过眼前时,总见有人拿着相机,将我与春树,与书拍成风景,可惜他们拍不到桌上的馄饨,拍不到江南女子的惠心巧思和伶俐乖巧。  古风居看起来不像做茶、咖啡、小吃生意的,它的四壁有书画、二楼明式家具上摆着琳琅满目的瓷器、玉器,可是没有人向你推销,像是老板的私家藏品。听西施说,这里周末常有古琴和昆曲表演,偶尔也举办文化沙龙活动。  开一个茶馆,没有商业气息,却有家的感觉。古风居的老板必定达到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生命境界。  漫步山塘街  七里山塘,一轴画卷满眼闲情  漫步笔记: 阊门、通贵桥、星桥、半塘、葫芦庙、张公祠、虎丘  寻味而来:在松鹤楼,乾隆爷生哪门子气  风情旅馆:我在天堂有个家  漫步笔记:  阊门、通贵桥、星桥、半塘、葫芦庙、张公祠、虎丘  《红楼梦》第一回中如此描写苏州:“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个阊门就是苏州古城之西门,沿七里山塘,可直达虎丘。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公元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  我到阊门时,天正下着雨,迎面有一辆摩托车逆向冲过来,我躲闪,小腿仍被撞擦了一下,有点疼。摩托车未停,扬长而去。经历了“阊门之祸”,我进了七里山塘茶馆,要了一杯碧螺春,伙计上茶时还送了一盘葵花籽。我将裤管卷起,看见了殷红的血滴,比我想象的严重。伙计心善,赶紧到邻店去要了创可贴。因为伤口面积大,两片创可贴不论横贴竖贴,胶面都要碰到伤口,此时也管不了太多,并排贴上,先止血要紧。起身走两步,发现无碍行走,心安下来。  喝着茶,看密密的雨丝从小院枇杷树鲜嫩的枝叶间飘落……忽然觉得有点饿,好在茶楼门外有卖海棠糕的,买了一块。这海棠糕极像民俗工艺品,形似海棠花,面上有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咬下去才明白这是豆沙馅的糕点。虽然海棠糕没带来什么惊喜,但是它的甜还是稍稍安慰了一下我的郁闷。  雨停了,我要出门了,茶楼的伙计说:欢迎你晚上七点来此听苏州评弹,那可是中国最美的声音哦!我点头谢过,答应再来。  阊门有唐少傅白公祠,纪念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于唐宝历元年(825年)修了这条通往虎丘的堤坝,造就了七里山塘的初始繁华。山塘街最繁荣兴旺的时期在明清两代,清朝的孙嘉淦在《南游记》里提到阊门,用了这样的描述:“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此时,我走在山塘街靠近阊门的这一段街道也有类似的感觉。与古时不同的是,如今的店铺做的都是旅游者的生意,苏绣、绢扇、丝绸服装、桃花坞年画……这与清朝金阊店铺多达数万家的盛况不能比,当时所涉及的行业包括丝绸、染织、烟草、米行、杂货、药材、珠宝、古玩、茶寮、酒肆、菜馆、戏院、青楼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民宅、会馆、公所、行帮、商会与之相依为邻。在山塘街上,不仅有经商发财、励志成功的故事,还有不少才子佳人的浪漫传奇,比如唐伯虎于此雇舟追秋香,名妓赛金花与状元郎洪钧在这里邂逅,董小宛与冒辟疆在半塘执手相看……  冈州会馆里灯火辉煌,以为里面有什么古迹或戏剧表演,趋近一看是纪念品商场,有点失望。好在这一段500米长的街道上还有安泰救火会、江南船文化博物馆、商会博物馆(原汀州会馆)等古迹,虽然展览的内容简单了点,也没什么珍贵的文物,但毕竟是在原址旧楼中展示,也能给前来怀古的人一丝精神安慰。  漫步于江南水乡,过桥,在桥上停留眺望,感觉最为舒心。初建于明弘治年间的通贵桥恰好位于已开发景区的中心地带,又是通往玉涵堂(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府第)的必经之路,站在桥上顾盼,古典得与唐伯虎追秋香时没什么两样。  古戏台上曲笛、三弦齐奏,同样的生、旦、净、末、丑,在昆曲里被细化成更多的角色。正对着古戏台是一个码头,开往虎丘的游船就在这里停靠。我摸了摸小腿,犹豫了一下,灭了坐游船的偷懒念头。漫步七里山塘,看岁月改变了什么,不能改变什么,这是我来山塘街的初衷。中国的旅游开发有很浓重的急功近利的色彩,比如七里山塘只开发了一里,不读史的游客来这里蜻蜓点水一下,还以为七里山塘的风光已经尽览了呢。某日在微博上,见有人写:“去旅行吧,莫枉费了青春。”我想,如果旅行是走马观花的肤浅浏览,也还是枉费了青春。  新民桥是山塘街旅游收费的出口,接下来的六里才是风雨留痕、素面朝天的山塘街:古牌坊上的人物已经模糊不清,有的古桥只剩下遗址,曾经是富贵人家的三进大院已经被十来户居民瓜分,收拾得好的大户人家依然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风情……   长长的山塘街是天然的自由市场,最鲜嫩动人是各种翠绿的蔬菜,春椿、芥菜头、马兰头、豌豆尖都新鲜得像刚从旁边的地里摘下来似的。卖野生枸杞头的那个人挺有趣,用白纸板写着:清火、明目。不愧是千年老街啊,卖菜的都有文化!一个卖草莓的女子看着隔壁摊子生意红火也不急不恼,她相信喜欢草莓的顾客等会儿就会出现?  卖酒的店铺里堆着一排排酒坛,让人想到明清江湖豪气干云的人物;卖生煎的店主,赤膊上阵,手中比脸盆还大的平底锅旋转着,让每一个生煎包子都能感受到烈火的关照。昨日在阊门吃过大阿二生煎,至今齿颊留香,那一个个形态饱满,上半部洒着芝麻和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金黄脆香,酱香多汁的肉馅令人欲罢不能。据说,大阿二生煎在苏州排名第二,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是哑巴生煎。  画面再切回到这条灰色调的山塘街上,一家老餐馆荣阳楼人气颇旺,卖的都是传统点心:咸猪肉糕、玫瑰糕、寿桃、定胜糕、油汆团、粢毛团等等。  除了吃的东西,山塘街上还有很多小店铺,卖的东西很民俗。有一家卖铜盆烛台的摊子,上面写着“修烫婆子”很令我纳闷,这“烫婆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一问才知道这是江苏人冬天使用的水暖具,主要用于暖床。“汤婆子”顶上开有一个小口,用时在壶内装上热水,再用毛巾或布包上(用于防止烫伤),放在被窝中靠脚的一端。“汤婆子”的称谓始于宋代,当时江南文人有给一些普通器具取拟人化名字的嗜好。例如,管钱叫孔方兄,叫竹枕为竹夫人。文化的趣味就是将一目了然的东西变成雾里看花。  不知不觉到了星桥,这星桥比起通贵桥来更古老,更瘦长。古老到始建年代无考,只知道重修它时已是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星桥最迷人的不是苗条的造型,而是立于桥上能望见云岩寺塔(即虎丘斜塔)。  过了星桥,山塘街不再熙熙攘攘,有几个临时菜摊,骑摩托车来买菜的人也不熄火,拎了一把菜,付钱后立马呼啸而去。从星桥到半塘,让我停留最久的是新年点心店,吃了三种馅料的水磨粉汤团,鲜肉馅最美味,花生馅次之,豆沙馅第三。这家店招牌写着“始于1986年”,在一条千年古街上敢写这么短的创业历史,说明店主很诚实。一种小吃经过26年的精益求精,也足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在许多地方,我们见到的百年老店,其实都是断代之后的再植,百年老店的招牌除了说明它辉煌过,并衰落过,再也说明不了什么。  一路上,也看见一些古迹,比如山塘雕花楼、汪氏义庄、郁家祠堂、陕西会馆、东齐会馆等等,可惜大门都是紧闭着。只见紫藤花儿开在老宅的屋檐上方,热烈而忧伤。居民也习惯了没有游客的日子,在山塘街上撑开竹竿,晒被子,晒衣服……  开在这一带的小店铺,有餐馆、杂货铺、煤炭商店,还有寿衣花圈店。一条七里长街经过岁月漫长的沉淀,很多东西消失了,能留下来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求的东西。从吃到穿,从留守到远行,从生到死,我们的需求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快到半塘的时候,见到吴中贝氏纪念馆,它竟然是对外开放的,这让我感到惊喜。贝氏家族出过不少名人,我只知道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也出自其中。我见过的贝聿铭建筑作品有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等,要评论他的建筑只要四个字“震撼心灵”。  吴中贝氏纪念馆原为明礼部儒士贝启祚妻贝程氏节孝祠,祠前有节孝牌坊。辟为吴中贝氏纪念馆之后,陈列有贝氏家谱、贝氏世系图、贝氏杰出人物介绍、贝聿铭先生简介及贝聿铭十大著名建筑图片等,成了七里山塘的文化节点之一。  半塘这个地方,历史上就很出名。宋代王安石有一句山塘绝对:“七里山塘,行至半塘三里半”,难倒了才高八斗的苏东坡。“风吹柳条丝丝长,半烟半雨垂半塘。”这是诗人眼中的半塘;董小宛在半塘居住六年,经常幽窗独坐抚瑶琴,她的人生转折点也始于半塘的烟柳中……无论从阊门出发,还是从虎丘出发,走到半塘这个地方总是要歇歇脚的。半塘之所以让行人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原因,它恰好也是山塘街风光形态的分野处。半塘以东,川流阊门,夹岸房舍鳞次栉比,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构成苏州水城的典型特色;半塘以西,地接虎丘,云霞水竹,塔影钟声,茅屋炊烟,视野舒展,心旷神怡。  即使到了今日,半塘仍然是一个交通要道,京沪高铁从半塘穿过。  从半塘到虎丘,古迹渐多起来。先是看到虎丘中心小学门口的古牌坊群,上面的双狮戏绣球依然生动如初,而校内的陶贞孝祠亦在修复中。接着见到敕建报恩禅寺,寺门紧闭,从门缝往里一瞧,一片荒凉。中国的各类建筑有太多的毁灭与重生,往好里说是生生不息,往坏里说是太折腾。  远远地望见普济桥,桃红柳绿中,它那三拱石桥的流线形真有摄人心魄的魅力,比起前面看到的单拱的通贵桥和星桥,普济桥无疑是大家闺秀啊!山塘河面开阔了许多,这心胸也随之一起开阔。  苏州人最喜欢这一片山水,他们也将自己心中最崇敬的人埋在这里了。时光要追溯到明代,遥远京城的腐败统治,苏州人反抗得最为厉害。织工大暴动,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朝廷派人在苏州逮捕东林党人时,许多苏州市民围攻府衙,让官方丢尽了面子。后来朝廷追查下来,五位勇士愿为全市人承担“罪责”,他们被杀之后,苏州人为他们立了墓碑,葬在最秀美的山水之间。  距五人之墓几步之遥,就是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的葫芦庙(即普福禅寺),穷困潦倒的书生贾雨村曾在葫芦庙安身,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的启蒙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贾雨村是《红楼梦》全书的一个穿线人物,透过他,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里被世俗严重污染的儒士灵魂,看到被官场熏黑的政客心灵;看到道德的沦丧,司法的腐败;看到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如果葫芦庙的故事很有戏剧色彩,那么与之相邻的张公祠(即南社纪念馆)则很有文学色彩和政治色彩。张公祠是明末抗清义士张国维祭祠,也是南社成员第一次雅集的地方。南社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社团,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离张公祠不远是李鸿章祠,不过这个祠现在徒有虚名,实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他们都在上课呢。  终于走到虎丘了!我以前来过虎丘,这里的一切景色还记忆犹新。拥翠山庄外的憨憨泉、试剑石;冷香阁旁的天下第三泉;双井桥上的西施梳妆处;还有云岩寺塔歪着身子的模样都没有改变。唯一让我感慨的是,黄昏的斜塔前游客散尽,有四位老者还在兴致勃勃地打牌,快活如神仙说的就是他们吧!  白居易为什么要修七里山塘到虎丘?从阊门的俗世繁华到虎丘的神仙生活,类似于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过程,莫非这位苏州太守正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倡导市民要过健康向上的生活?  寻味而来:  在松鹤楼,乾隆爷生哪门子气  松鹤楼菜馆  地址:山塘街198号  电话:0512-65321398  乾隆皇帝来松鹤楼时,据说是微服私访的,这说明他对自由很向往,混迹于江湖的快感岂是鸣锣开道的招摇可以比拟。在他看来,与民同乐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在街头与路人搭个讪,可以在酒楼与伙计评点一下美食,就像他舞文弄墨写打油诗一样浅尝辄止。  那一天,乾隆找到松鹤楼时已经饥肠辘辘,伙计忙着呢,也没顾上搭理他。这让他很受伤。穿着很平民的坏处显露出来了。等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儿。乾隆不耐烦了,尤其是邻桌松鼠鳜鱼的奇香飘过来的时候,他终于忘记了知书达礼之类的先贤教导,开始对伙计发飙。有人说,他对伙计动了手脚;也有人说只是骂了几句,惊动了老板或地方官。总之,乾隆很快就吃上了松鼠鳜鱼,并且在美味入胃之后消了怒气。松鹤楼从此有了“顾客是皇帝”的服务名言,与西方的“顾客是上帝”遥相呼应。  今天中午我成了松鹤楼的皇帝,临窗的圆桌,铺着一张洁净的压纹绸布,那是美食的舞台。“上松鼠鳜鱼!”我还没看菜单就像老食客一样张口就点菜。待看到菜单上写着138元时,心想刚才那一声中气太足,要是知道价格后再喊还有这样的底气么?我接着又点了雪花蟹斗和银鱼莼菜羹,怎么说这一餐也得“乾隆”一下。  昂首翘尾的松鼠鳜鱼端上桌时,其造型之逼真,色彩之鲜艳,令我吃了一惊,真不愧是苏帮菜的翘楚啊!我迅速端起相机,狂拍了几张。邻桌一小妞竟然也端了一台数码相机,凑过来拍,对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  该动筷子了。我边吃边暗自感慨,中国厨师真会玩花样啊,能将豆皮做得味同鲳鱼,能将鳜鱼做得状似松鼠,这有点魔幻色彩,仿佛天地间什么东西都能演化到嘴里。且看他们是怎么将鳜鱼变成松鼠的:先把鳜鱼背上的肉剞出花纹,入油锅一炸,鱼肉竖立起来,犹如松鼠受惊,毛发直竖;鱼肉烧好后再浇上以番茄酱为主的卤汁,讲究一点的还会撒些虾仁、松子于鱼身之上。松鹤楼做这道菜一做就是三四百年,自然是精致至极。松鼠鳜鱼边上还放了一串淡绿色的葡萄,既是美丽的点缀,又可解甜腻,真是细心体贴。  人们说苏帮菜鲜甜,到底鲜甜到什么程度呢?这里得打个比方,将苏帮菜比作苏州话,软糯甜润得像甜言蜜语。甜言蜜语听多了,会觉得肉麻;苏帮菜吃多了,会觉得舌麻。松鼠鳜鱼外松脆,内软嫩,卤汁酸甜适口,最后将我的舌尖吃麻了。当然这不能怪松鹤楼,若是十人共享,轮不到我舌麻,那鳜鱼就剩鱼头了。  即使这样,我对松鹤楼还是有意见的。因为鳜鱼一炸好就应该迅速端上桌,当着食客的面再浇以滚烫卤汁,这样才能听到嗤嗤如松鼠的叫声。在乾隆时代,松鹤楼是能让食客享受听觉的快感的,因为店小,只有三开间一角楼,厨房与餐桌的距离很近。如今松鹤楼已经坐拥豪华大厦,面对上千位食客,要是人人都要享受这“叫声”,这店岂不成“鼠窝”了。这样一想,也就原谅了松鹤楼。  松鼠鳜鱼的“毛发”不存时,雪花蟹斗、银鱼莼菜羹才陆续上桌。这雪花蟹斗很有观赏性,能饱眼福。蛋清打成的雪花垛宛若清风送爽,用筷子拨开雪花,就见到了红艳的蟹壳里飘着酒香的蟹肉,这才是我穿越“寒冷”的季节所寻觅的诱人风景。而那碗银鱼莼菜羹,亦如久违的清词丽句,唤醒了刚刚被松鼠鳜鱼麻醉的部分味觉。  结了账,出了门,回头一看,招牌上的“松鹤楼”怎么看都像“松鼠楼”。难道是我喝醉了吗?  风情旅馆:  我在天堂有个家  苏州盛捷绿宝广场服务公寓  地址:长江路436号  电话:0512-68186611  黄昏来临,上班的人纷纷回家。途中的旅人哪里是家?什么样的旅馆最有家的感觉呢?无疑,公寓式的酒店最有家的诸多特征:有厅堂、厨房、HIFI音响、微波炉、洗衣机……在苏州5天,盛捷绿宝广场服务公寓让我漂泊的身心暂时有了归宿感。  每天我从这里出发,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到离此地不远的寒山寺、山塘街、西园游玩,黄昏回来时,我就从绿宝广场的超市买点生鲜的肉类或鱼儿,自己在厨房里做,要麻辣的也行,要素淡的也行.总之,这就是自己的家呀.客厅里有一张餐桌,餐桌上有温馨的灯光.这样温情脉脉的感觉是五星级宾馆都无法带给我的.  这家雅诗阁旗下的服务公寓给我“上有天堂,下有商场”的奇异美感。绿宝广场商圈是苏州高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楼下有名牌时尚的奢华,家常超市的生鲜;有一茶一坐的小资,有番茄主义咖啡屋的浪漫……本来得天下之便利,通常要以喧闹烦人为代价。可是,位于绿宝广场高层的盛捷服务公寓却舒适安静,窗外有青山,有云彩,一派仙境的模样。我住的一房一厅式的公寓,主卧室有一道门,浴室另有两道门(其中一门侧对卧榻,一门正对客厅),三个门形成了一个循环,若带孩子来,可以捉迷藏。  对了,这家服务公寓的早餐可圈可点,无论是冷菜还是热菜,皆可口;无论是甜点还是水果,皆甜美;还有每天我必吃的那一碗小面,怎么说它好呢?滋味鲜香,余味绕梁。  漫步木渎  明月清风有劳牵挂  漫步笔记:榜眼府第、古松园、虹饮山房、明月寺、严家花园  经典故事:写诗引发的爱恨  寻味而来:一人指肝为肺,众人将错就错  漫步笔记:  榜眼府第、古松园、虹饮山房、明月寺、严家花园   欣赏江南古镇,需要一份闲情,徐徐踱来,粉墙旁的两三丛芭蕉长叶,叠石边的几缕苔痕,回廊尽处的几幅字画,雕梁下的一柄长剑,花窗前的一张古琴……都会引领你的思绪抵达清朝、民国的某个时日,与曾经在这里住过的几位满腹经纶的诗人邂逅,聆听他们的吟唱或谈叙。倘若只是一种匆忙走过,旅行也不过是换个地方辛苦而已。  木渎古镇最主要的名胜都在一街一河的两边,街叫山塘(与通向虎丘的那条七里长的古街同名),河叫香溪,因西施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得名。街河并行,两岸绿柳依依,水声如吴侬软语。河上有小桥,最迷人的是永安桥(建于明朝)葛萝纷披,麻石坚毅。  走进古镇,最先遇见的是榜眼府第,这座大宅是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1809—1874年)的故居,他曾当过李鸿章的幕僚,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努力寻求救国良策,成为洋务思想的先导。晚年冯桂芬带着10000多本藏书归隐木渎,继续读书写字。纵观他的整座宅邸,书房建得最为漂亮,不仅高大敞亮,而且每个柱头都刻着花篮,有花篮厅之美名。亭台楼榭内外的砖雕和石雕,亦可与木雕媲美。当然,最美的还是那一方荷池,绿叶亭亭玉立,即使不开花,也无比清雅。  从榜眼府第出来,过虹桥,就到了商铺林立的山塘街,这一段商业味很浓的街道被命名为“姑苏十二娘风情街”,所谓十二娘是指:绣娘、织娘、船娘、茶娘、扇娘、灯娘、琴娘、蚕娘、花娘、歌娘、画娘、蚌娘。如今这十二娘都成了店名,卖的是当地女子的各种才艺,比如蚌娘卖太湖珍珠饰品,茶娘卖碧螺春,画娘卖胥口农民画,绣娘卖的自然是苏绣了。说到苏绣,清代最著名的绣娘沈寿(1874—1921年)就出自木渎,其故居也在山塘街上。沈寿的人生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她的苏绣作品得到过慈禧太后的欣赏,意大利皇后的喜爱,她绣的耶稣像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得一等奖,她还当过女红传习所所长,培养了许多苏绣人才。  木渎人做生意不吆喝,不拉客,因此逛“姑苏十二娘风情街”没有心理压力。有时,爱理不理可能让游客更有闲情仔细打量那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古松园到了,这个园子也是富贵人家的故宅,主人叫蔡少渔,清末民初木渎的四大富翁之一。此人审美不错,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便建了一座豪宅来衬托和护卫一棵明代罗汉松的挺拔,时至今日,罗汉松500多岁了,依然健硕苍翠。富人造园大多都喜欢追求别致,可是如果自身没有艺术素养,通常是造不出好园子的。蔡少渔可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没有品位,种下大树之后,他在树旁建了古松堂,方椽上刻了八只琵琶,隐喻“八音联欢”;后花园环双层长廊,小巧雅致,而后花园中的凤凰楼更是“近可揽古松翠色,远可瞩灵岩山景。”对了,还可以望见虹饮山房前面的御码头,若是皇帝来了,蔡家的人是可以在凤凰楼上围观的。  在江南各地,动不动就要与乾隆相遇,乾隆太爱江南水乡,太爱写诗题字,太爱美食美女,所以江南到处都能见到他的遗迹。遗迹有真有假,传说亦真伪莫辨。然而,木渎的御码头绝对是真的,乾隆来了六次木渎也是史有记载的,与他同来的还有纪晓岚、和珅、刘墉等大臣,他们就下榻在虹饮山房的鸟语花香中。  据说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父母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一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表演,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要娱乐,有人就推荐了虹饮山房,每次在这里看戏,乾隆都无比开心。俗语说筑巢引凤,这徐士元是搭台诱龙嘛。  当然,虹饮山房的诱人之处远不止是大戏台,戏台两侧还有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座明代园林,建筑体量宏大宽敞,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秀气,又兼北方皇家园林之大气,乾隆喜欢到流连忘返也就不奇怪了。  与虹饮山房毗邻的明月寺,杏黄色的外墙似乎也沾了皇家的光似的。这座寺院始建于后唐(935年),其间屡毁屡建,整座寺院看起来很新,连第一殿的千手千眼观音也像刚雕刻不久。对于佛教信仰者来说,新寺与旧寺都是一样的。信仰的动人之处在于,你愿意相信前世、今生和未来都是生命的轮回,烧香、诵经、做善事都是为了与自己心中的佛更亲近些。  从明月寺到严家花园的石板路与刚才走的石板路是一样的,可是,此前我没有注意到脚下的路,因为两旁有太多的商品、古迹、花园吸引了我的眼和心。而这一小段路没有别的风景,所以,我才会注意到石板的古老,想到曾经踩过它们的人。他们或权倾天下,或富甲江南,都无法让生命哪怕多停留一天。认真想想,我们为之低眉、折腰、憋气的追逐权欲和财富的时光,那才是浪费掉、遗失了的珍宝。  严家花园门前有一对楹联:“阁邻佛寺经盈耳,窗对灵岩翠满晴”。说的是严家花园的周边环境,明月寺就在近旁,灵岩山可以仰望。这样迷人的画卷以前只在水墨画里欣赏过,而漫步在严家花园里,一个悠闲者就成了画中人。  我走南闯北,看过的名园不少,与严家花园异曲同工的有扬州的个园。但是,个园有个软肋,就是地盘太小,有点像衣服两面穿,虽有移步换景之巧妙,却没有了从容悠游的大气。严家花园占地16亩,每个季节性园区都有一个诗意的过渡。比如说从尚贤堂右边门穿越一条幽长的备弄,才能进入以古广玉兰为中心的春园;从夏园到秋园,也要穿越一条“桂花弄”才能抵达。可见,四季的风雅是不能搞“风云突变”的。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应只是名士堂前的一副对联,它所表达的精神应能滋养我们的心,那份“明月清风,不劳牵挂”的洒脱,非名士亦可拥有。不过,回到滚滚红尘,我们要换一种说法:明月清风有劳牵挂!  经典故事:  写诗引发的爱恨  严家花园是五进院落,朝南依次建起门厅、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和眺农楼。一般的财主通常止步于此,然而,这对于有文化的豪门来说远远不够。严家花园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向外延伸,建起了春、夏、秋、冬四园,栽上时令植物,养了花鸟虫鱼,楼榭亭台上刻些名人题咏。尤为奇巧的是,进了秋园,顺着爬山廊(随地势升高而建的长廊)到了“环山草庐”的二楼,秀甲江南的灵岩山和多宝塔尽收眼底。这就是令江南园林声名大震的借景手法。把本来属于大众的景色变成自家的装饰,恍惚之间以为自己坐拥天下!你可别说,还真有帝王来过他们家。据史料记载,严家花园最初叫做灵岩山居,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名士沈德潜的晚年住所,俗称沈宅。   沈德潜的前大半生无所作为,从23岁起继承父业,以教馆授徒为生,17次参加科举考试,从青丝满头考到白发丛生,到67岁终于获得个进士,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沈德潜好写诗,目前存世的有2300多首;他的诗论比他的诗歌更佳,先后主编了《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书,常有精辟的评语隐现期间,曾风靡一时,影响到不少人的诗风。  沈德潜考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供职,恰好遇到诗歌爱好者乾隆,君臣相见恨晚。沈德潜比乾隆年长近40岁,诗歌和诗论的水平都在乾隆之上。他虽然没赶上陪太子读书,但赶上了陪皇帝写诗。这个活对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乾隆爱旅游,他就陪着,皇上来诗兴了,写诗碰到想不出合适的词了,他给点拨一下;或者干脆全部改了,仍恭维说这是皇上给的正确思路云云。乾隆一生写诗40000多首,也不知有多少首是由沈德潜这样的御前诗人代笔的。话说回来,沈德潜得到的回报真是车载斗量,丰厚得令人眼馋。乾隆皇帝年年给他升官加薪,到他77岁高龄时还赠了个礼部尚书的官衔,说皇恩浩荡也不为过。  沈德潜告老返乡时,乾隆真是万般难舍,虽不曾执手相看泪眼,至少也惋惜了一番。木渎的香溪畔从此多了一个归隐的名士和一座叫灵岩山居的名园。  沈德潜的灵岩山居有四进院落,以第三进的尚贤堂最为华美,主体由楠木构成,木础石质,典雅古朴;楠木直柱,圆润柔和;雕刻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尚贤堂前的砖雕门楼上刻着经典戏文,所雕人物动物植物无不玲珑剔透,意趣隽永。看来诗人即使老了,骨子里的风雅还在,总要将家园弄得富有文化色彩才行。  乾隆六下江南,都招沈德潜来陪游,陪写诗。乾隆十六年,沈德潜接诏后赶到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迎驾,乾隆非常高兴,赐诗曰:“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能获得皇帝赠诗,并以故人相称,那是何等风光啊!更让他感恩的是,乾隆到了木渎,就下榻在他的灵岩山居,并在尚贤堂外栽了一颗广玉兰树。如今这颗葱郁的古树每逢春夏,枝头总是千葩万蕊,在春园里摇曳着它的绝代风华。  沈德潜在灵岩山居住了近20年才无疾而终,享年97岁,中国恐怕再也没有诗人享受过如此幸福的晚年!要不是后来出了点事,乾隆与沈德潜的君臣佳话或许将流芳百世。  沈德潜死后,乾隆仍然喜欢读沈诗,于是传诏命沈德潜的家人进呈诗集。这一翻阅,龙颜大怒,因为乾隆意外地发现沈德潜诗集中竟然收录了原先秘密为他捉刀代笔的诗。这多伤自尊啊,乾隆日理万机之余就这么点爱好,还被人说是抄袭,这让他的脸往哪儿搁呀。再细看,诗集中有一首咏黑牡丹的诗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不是影射自己为“异种”么?乾隆盛怒之下,下令对沈德潜进行追夺封衔、仆碑、罢祠、磨平碑文等处分,还有一种说法是沈德潜遭到掘坟剖棺,处以戮尸(对这种说法我一直存疑)。  沈家的好日子结束了,居住在灵岩山居的沈家后人勉强支撑数年,将沈宅卖了,而发生在大院里的君臣恩怨再也无人提起,只在清风乱翻书时,才会有人窥见这段与诗文有关却斯文扫地的事儿。  寻味而来:  一人指肝为肺,众人将错就错  石家饭店  地址:木渎镇中市街18号  电话:0512-66261351  木渎古镇离苏州市区很近,近得不分你我。清乾隆二十四年宫廷画师徐扬绘制的《姑苏繁华图》,木渎的画面占了近二分之一。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来木渎,下榻在虹饮山房,以致这座园林建筑又被称为乾隆的民间行宫。  距虹饮山房不远,有一家著名的老餐馆叫石家饭店,乾隆不仅在这里吃过美食,还自以为是地命名了一道菜——鲃肺汤,实为斑肝汤,至今它还被将错就错地叫着。  石家饭店门面挺大,开始我以为要预订,进来一看,生意并不兴隆,餐桌和餐具亦普普通通。这家曾经被乾隆皇帝和无数商贾名流光顾过的名店,唯有菜谱上图文并茂的十大名菜,让我找到它“名满江南”的蛛丝马迹。一口气点了鲃肺汤、三虾豆腐、石家酱方和鸡油菜心,十大名菜被我圈了四样。  鲃肺汤是石家饭店的看家好菜,要特别多说几句。产于太湖的鲃鱼状似河豚,受惊吓时腹部会如球鼓起,不过别害怕,无毒。因其背部有青灰色斑点,当地人又叫它“斑鱼”。估计石家饭店老板的苏州口音太重,乾隆错将斑鱼听成鲃鱼了。鲃鱼的肝很大,占据了鱼身的大半空间。做成汤后,轻飘飘地浮在上面,形状像动物的肺。中国皇帝曾干过指鹿为马的事儿,指肝为肺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小错。当然,鲃肺汤之所以声名远播,主要还是因为它鲜香肥嫩,口感与众不同。  一条鲃鱼能用来做汤的,只有一个肝两片肉,加入鲜菇、嫩笋、火腿,以鸡汤烧制而成。汤清味鲜,颇为夺目夺心。鲃肺汤是季节性的佳肴,通常只能在秋桂开花到春节才能吃到。我来木渎时恰逢秋天,算是有口福的。像我一样有口福的还有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他比我早来了80多年,这位老饕有点乾隆气度,吃高兴了还喜欢赋诗题字。“老桂开花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诗写得也像乾隆,有打油诗的风范,真情犹如汤清味鲜,无须打假。凡是品尝过石家鲃肺汤的人,都会感念创造了这道名菜的石家厨师。  好厨师有两大特征:一是追求原创性,二是精益求精。石家厨师做的三虾豆腐别有风采,将太湖白虾的虾籽、虾肉、虾脑拆出来烩豆腐,将香嫩融为一体,吃起来没有人不叫好;石家酱方其实就是一块红烧肉,居然也被做得酱浓肉酥,外皮入口即化,里面的肉质丝丝缕缕,香气袭人;连很普通的菜心,一到石家厨师的手上,采用鸡油精心清炒,风味竟也撩人起来。由此可见,做菜如做人,若不在细节上千锤百炼,要想成名恐怕是没有希望的。  漫步西山  太湖有个桃花源  漫步笔记:太湖大桥、石公山、明月湾、林屋洞、雕花楼  风情旅馆:我在明月湾有个家  寻味而来:碧螺春是她的名字  漫步笔记:  太湖大桥、石公山、明月湾、林屋洞、雕花楼  西山在太湖深处,离最近的湖岸有4000多米,千万年来它都以孤岛的幽静和美丽,铭刻在有幸来过的人心里。其中名人不少,如吴王夫差、西施、刘长卿、白居易、贾岛、徐霞客……   倘若不是1994年通了太湖大桥,这西山与古代诗画中的西山应没什么两样,恬淡安然如世外桃源。  太湖大桥就像“三级跳”,跨长沙、叶山两岛,以三座造型迥异的桥梁到达西山,绵绵十余里,如同一条飞舞的银练,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从苏州火车站坐69路公交车,可以一直坐到最后一站下车,这最后一站就是西山的东南隅,鼎鼎有名的石公山就坐落于此。之所以说石公山如雷贯耳,那是因为我们所熟知的“最有文化味的园林奇石”——太湖石就出自这里,《水浒传》花石纲的故事也与这里有关,自古以来,石公山就是太湖石(亦叫花石)的重要采集点之一,尤其是艺术家皇帝宋徽宗上台之后,专门在苏州设置了应奉局为他搜罗奇珍异宝,石公山瘦皱透漏的美石,更成为当地官员拍皇帝马屁的最佳礼物。  漫步于石公山的翠林石丛中,赏石成了最赏心悦目的事儿。临水石头特别嶙峋奇异,尤其是玲珑石洞,湖水拍击声犹如海潮,人站其中有点胆寒;归云洞更绝,原有一美石垂于洞口,宛若一朵云,今已不存,是充当“花石纲”了,还是成了富贵人家的园林赏石,已无从考证;接下来还有一线天、云梯、断崖层、明月坡等石景亦令人啧啧称奇。最令人惊叹的要数明月坡,天然形成的大如足球场的石板(5600平方米),倾斜入湖(坡度5度),表面光滑如磨,要人工打造都难。  从石公山出来,我沿湖走了三里地,前往明月湾古村落。一路山环水绕,野鸭的鸣叫宛如滑过水面的音符,它们才是太湖上最快乐的生灵呢。田野里开着白色的萝卜花、黄色的油菜花……太湖近岸有一丛丛的芦苇,枯黄着,犹如深秋,难道芦苇对春天的感觉如此迟钝?  明月湾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古村落,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里,它都像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一样恬静安逸,与外界的联系全靠一叶扁舟。明月湾有一个长达50多米的石砌码头,像长颈鹿的头一样伸向空阔的太湖,古码头的石缝间长着三棵老树,一副铜枝铁干的模样,枝条繁密,叶未萌青,徒添了无限的沧桑。黄昏时,粉霞映衬,水天一色,这古码头浓郁的诗情画意,毫不逊色于白居易当年在此泊舟时所遇见的明月湾。  古码头边上有一条小河,通向古村里的明月湖。每有渔获,可以将船开到家门口卸货,那是何等的畅快啊!明月湾的主要街巷都铺着条石,总长近2000米石板街构成了村落“井”字型的格局,绵延的条石之下就是潺潺的流水。雨季来临时,雨水都从条石缝中走了,路面一点也不积水,古时女子穿着绣花鞋走过,甚至不会沾湿鞋子。不论古今,乡野之中总有高人,他们在建筑艺术、手工制作上所展露的智慧常常让今人叹服。  相传明月湾早在春秋时已形成村落,村后石排山上至今仍保留着西施当年洗妆的画眉泉遗址呢;至唐宋,明月湾基本形成了状若棋盘的山村格局,村口的1200岁的古樟正是当时所植;清乾隆年间,明月湾达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目前礼和堂、礼耕堂、邓家祠堂、黄家祠堂等都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在这些古宅和祠堂中,还能欣赏到精致典雅的砖雕、木雕、石雕和苏式彩绘。  明月湾古村口有一个公交停靠站,跳上694路公交车,20分钟后就可以抵达林屋洞风景区。千万不要小看了林屋洞,有专家考证,它是徐霞客生平出游的第一站!倘若“中国旅游日”是以徐霞客旅游第一站来确定,林屋洞就会成为“中国旅游日”的诞生地。后来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林屋洞也只能望湖兴叹了。  在我看来,林屋洞与别的溶洞相比倒是有特别之处:别的溶洞怪石多在洞顶之上,林屋洞的奇石主要分布在地面之上,泉水漫来,幻化出许多迷离的倒影,人行其间,宛若仙境……  欣赏过天造地设的林屋洞,当然也不能错过巧夺天工的西山雕花楼。只要坐695路公交车即可到达堂里村,五进七落七天井的西山雕花楼就在村中央,那是清康熙年间西山最显赫的大户人家。说起来,成名更早的是东山雕花楼,东山与西山作为太湖中的两个岛屿,因为地貌、物产、风俗的相似性,彼此有暗中较劲的历史。东山雕花楼叫春在楼,西山雕花楼叫仁本堂,风情各具,本不存在竞争的,因为都叫了雕花楼,就有唱对台戏的感觉。  翠绿的藤蔓装饰了西山雕花楼的门框,正门背后的门楼砖雕层层递进,立体透雕效果栩栩如生。此后在迷宫般的这个堂那个楼之间穿行观赏,最为令人难忘的是各种格调的花窗、花格、花栏杆,只能用千姿百态、精美绝伦来形容了。其中的花鸟鱼虫、戏文故事,细细看来恐怕花一天时间也未必能看完。无论内庭园还是外庭园,太湖石都是主角,奇花异树是点缀。  风情旅馆:  梦回唐朝  吴中山人客栈  地址:金庭镇(西山)明月湾古村  电话:0512-66273123  秦老师是个好人,这是见面时的第一印象。一个从小就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必心态怡然,待人和善。秦老师自称吴中山人,山人可指隐士,亦可指山野之人。秦老师两者兼具,他将自己舒适的家变成吴中山人客栈便是明证。  有朋自远方来,秦老师必到明月湾村口来接,他家粉墙黛瓦的苏式小楼边上开满了月季花,秦师母正立于门口笑脸相迎。恍惚之中,我竟有回家的感觉。  这个家收拾得纤尘不染。时近中午,秦师母下厨给我做了三样菜:银鱼煎蛋、莼菜肉丝汤和清炒纹文头(当地的一种野菜),最美味的是黄白相间的银鱼煎蛋,软润香鲜,隐约有蟹味,难怪银鱼名列“太湖三白”之首。宋代就有人将“春后银鱼”与“霜下鲈”并列为鱼中珍品。我来时正是春后,是银鱼最鲜美的时候。  因为午餐的感觉很好,所以我又跟秦师母预订了晚餐,重头戏是“太湖三白”中的另外二白:白鱼和白虾。白鱼清蒸之,白虾以盐水烫之。这两道菜也吃得我心花怒放。虽然明月湾古村外有一条美食街,其中不乏有名气的菜馆,然而,我是一个随性的人,感觉对了,就三餐都在同一家吃。  秦老师说,他快退休了,妻子才是客栈的主要经营者。她总是将客人当亲人看待。她明白城里人来乡下玩,十分重视吃鲜活的无污染的东西,所以,每天都要找熟悉的渔民买活鱼活虾。蔬菜则是自家地里种的,为开客栈特别添置的大冰箱经常空空如也。秦师母说,若给客人吃冰冻食品,这个“农家乐”就真的成了“农家乐,客人愁”,乐也不长久!   入夜,明月湾古村里安静得出奇。想想也是,这个古村落千年固守于太湖的一座孤岛上,又位于这座孤岛最僻静的东南隅,千百年来与外界的联系靠的是唯一的水路。要不是修了太湖大桥和乡间公路,这明月湾估计与白易居见到的没什么两样。  我倚靠在床头上网,恍若身在唐宋的明月清风中,而这棵不安分的心还漂浮于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间。  漫步苏州TIPS  苏州市区  交通:1、航空:离苏州最近的机场在上海,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都有直达苏州的班车,车程在一个多小时。2、铁路:特别推荐上海虹桥机场的火车站,可以坐动车直达苏州。3、公路:苏州有汽车北站和汽车南站,北站主要有开往上海的高速大巴,南站主要是发往常熟、昆山同里、湖州、嘉兴、南京等地的班车。  美食:苏州是美食的天堂,街头小吃以生煎、馄饨、鲜汤面条、糕团、糖粥等为主,还有名气很大的苏帮菜餐馆,如松鹤楼、得月楼、陆稿荐等;特色菜品有:松鼠桂鱼、响油鳝糊、碧螺虾仁、雪花蟹斗、樱桃肉、密汁火方等。金鸡湖一带也有许多时尚餐馆,不过消费偏贵,普通旅游者慎入。  平江路  漫步平江路,至少有四个入口,一是从拙政园的东北路开始,从北往南走到干将东路结束,这是最完整的漫步线路;二是从白塔东路开始,从北往南走,到干将东路结束,这是最经典的走法,会错过古风居这样有风情的茶楼;三是从干将东路入口,从南往北散步;四是从观前街经大儒巷进平江路,然后从南往北闲逛。  若是走马观花的漫步,逛平江路只要二三个小时;若是像我这样又吃又喝又逛,甚至还要与店主聊聊天,至少得从早逛到晚,甚至觉得一天都不够。  山塘街  七里山塘的漫步适合于对历史古迹感兴趣的游客,如果你在苏州的行程较紧,建议只要游玩从阊门到新民桥之间的已开发景区。如果你虎丘也在你的行程之内,建议从古戏台前的游船码头上船,直接从水路到虎丘。  山塘街的夜色不错,适合夜游,或听曲,或购物,或品尝美味。七里山塘茶楼每晚七点有苏州评弹表演。  七里山塘上有不少当地美食,大阿二的生煎、荣阳楼的糕点、新年饮食店的水磨粉汤团都很不错。如果腰包很鼓,松鹤楼自然是不能不去的,松鼠鳜鱼也是不能不尝的。  木渎  交通: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从苏州市区可搭乘38路、游4路公交车前往木渎,车程大约40分钟左右。  住宿:木渎古镇有不少家庭旅馆,也有如家酒店等洁净实惠的商务旅馆。若想从容领略古镇风情,建议在木渎住一夜。  美食:木渎古镇最著名的餐馆是石家饭店,那是乾隆下江南时曾经品尝过美味的地方,他家号称有十大名菜,除我品尝过的鲃肺汤、三虾豆腐、石家酱方和鸡油菜心之外,还有活炝河虾、母油船鸭、奶汤鲫鱼等。另外,木渎塔影巷有一家奥灶面馆也非常有名,叫赛奥灶面馆,是我所品尝过的奥灶面中最好吃的。  西山  特别提醒:西山岛已经改名“金庭”,自驾车时看路牌一定要注意路标,金庭就是西山。  交通:1、苏州火车站有专线车直达;苏州火车站西侧的公交69路开往西山(班次间隔15-20分钟);也可在苏州吴中汽车南站乘公交58路到西山(班次间隔15-20分钟)。2、镇内旅游旺季时有小中巴往返于各景点,亦可租乘机动三轮车或微型面包车前往。  自驾车线路:苏州市区经木渎镇、胥口镇、太湖湿地公园、太湖大桥到西山岛。  住宿:西山有许多“农家乐”家庭旅馆,主要集中在石公山和林屋洞附近,标准房价格多在100元上下,周末价格略高。下榻明月湾古村落的好处是古村本身就是风景,面向太湖,极有情韵。吴中山人客栈每晚住宿也在100元左右。  美食:明月湾村口有美食一条街,酒家大多架于太湖之上,风景秀丽,最具特色的菜肴当数“太湖三白”,还有螺蛳、河蚌、莼菜等。我还在堂里村口的农家饭馆吃过一顿饭,除了湖鲜不错之外,他家的果鸭烧板栗、土鸡汤亦相当美味。

  漫步平江路  寂寞是手中的一把宝剑  漫步笔记:古风居、上下若、胡厢使桥、猫的天空之城、红格子、藕园、苏妃奶酪、鱼食饭稻、鸡脚旮旯  经典故事:这一刻,如梦如幻  寻味而来:吃一碗西施做的馄饨  漫步笔记:  古风居、上下若、胡厢使桥、猫的天空之城、红格子、藕园、苏妃奶酪、鱼食饭稻、鸡脚旮旯  “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姑苏城,据说是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建造的,2500多年了,不仅几座城门有迹可寻,连建筑格局也在原址上坚守着,这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中无疑是个奇迹!要验证这个奇迹,欣赏这个奇迹,最好的去处就是平江路。  平江路北该从拙政园算起的,可是,从东北街口到白塔东路这一段平江路并没有列入旅游开发,所以仍然保持着“旧时月色”的痕迹。这种感觉就像穿旧了的衣裳,那种款款作响的浆水和初穿的拘谨已过,留下的只有旧衣裳的软绵与随意。正是在这样的软绵与随意中,我与古风居相遇,享受着水流花开、空街人稀的安静。坐下来就不想挪动身子,一杯茶后是一杯咖啡,一杯咖啡后是一碗馄饨……甚至希望天空飘点小雨,让时间的行走有嘀嗒的足音。  直到过了白塔东路,平江路才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指示牌,提供旅游咨询、索取旅游资料的游客中心也在附近,茶楼、甜品屋、咖啡馆也开始密集起来。上下若茶餐会馆原是汪氏义庄,在一所清朝的古宅里抽着阿拉伯水烟是它的卖点之一,还有芝士蛋糕、意面、柚子茶等。夜里就变身为酒吧,流淌的音符犹如门外的平江河,时而欢快,时而深沉,时而闲愁……  上下若的斜对面是尚河咖啡馆,那是传统的苏州民居,推开栗色的门窗,外面就是平江河水,卖的也是各种咖啡、饮品、简餐,以及上网、发呆。继续南行十几步,我就被一个叫仙剑客栈的招牌所吸引,关于它的传奇将在本文的“经典故事”里详解。  与水相遇,必然与桥相逢。从北端走来,我已经见过好几座小桥,直到胡厢使桥出现时,我才驻足良久。这是一座宋代石拱桥,而且与它垂直还有一座老桥,形成了双桥景观。比起周庄形同古代钥匙的双桥来,平江双桥的观赏性上要差一点,可是,这里没什么游客,拍照时不必与陌生人合影。  厢使在宋代是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武警支队支队长。胡厢使巷和胡厢使桥就是因为这里曾住过一名胡姓厢使而得名。可是,胡厢使被苏州人一念,就成了胡相思。所以,当清朝乾隆九年重修这座古桥时就变成了“重建胡相思桥”。如今桥边开了一家茶坊,也以“相思阁”为名。  过了胡厢使巷之后,平江路上的艺术气息开始浓郁了起来。先是看到一家“画非画”,卖摄影后期艺术处理的工艺品;富山香堂与它为邻,出售台湾出品的薰香;再走几步有一家抽屉手工坊,这家店很“牛”,门口发布了“进店三规”。第一条:“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在本店行不通;第二条:不要指望能打折,打折得看店主心情;第三:店内不得拍照、摄影(显然店主将摄影当成了摄像)、吸烟,原创手工很脆弱。对于刚见面就约法三章“装酷”的店,我通常不屑于进门。这种感觉就像相亲,你还不知道我看不看得上你,就跟我提这个条件那个条件,很俗气不是么?  抽屉手工坊边上有一家做陶艺产品的,叫鱼木,就没贴这类的“告示”,铺面干净整齐,玻璃格子上摆着陶泥香插、瓷片镜子、陶艺挂坠……古人只说文如其人,忘了说店如其人。  遇见浩昌画廊很让人惊喜,这里正举办李光洲油画作品展《神·人协奏曲》。画廊中央摆着沙发,沙发上放着一把吉他,四壁挂着油画,很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进了一位艺术家的客厅。李光洲的油画试图走进人的心灵深处,这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音乐家和画家都努力尝试的,然而,不大容易做到,除非你遇见了知音。  走过画廊,“猫的天空之城”就到了。这家店有很多连锁,在江南的许多古镇都能遇见,不过,它创建于平江路上,其他地方的“猫的天空之城”都是分店或加盟店。“猫的天空之城”不像书店却在售书,不像邮局却在寄信寄明信片,不像咖啡馆却在卖咖啡……它是一个时尚,一个混搭。它最著名的卖点就是“寄给未来”,你可以将寄给自己或亲友的贺卡、情书……放在写着不同年度的邮箱或标有日期的格子里,到了那一天,店员将帮你寄出去。  “猫的天空之城”边上有一条小巷,叫丁香巷,与诗人戴望舒无关,与丁香姑娘也无关。丁香巷1号有一家“封存记忆之城”的创意小店,据称是中国首家信物寄存店,内设爱情回收站。客人可以将信物寄存在这里,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故事,并为它选择一个质保期,若和好了,可以随时来取走信物。质保期过后,客人可以选择继续寄存,也可以选择寄卖。我想,爱情如果放进了回收站,再捡起恐怕很难吧?  与“猫的天空之城”隔丁香巷相望的是红格子慢生活馆,这也是一家有自我主张的店,好在它不是禁止客人做什么,而是倡导客人要像他们一样做什么。书以修身,厚德方可载物;茶以养性,清心尔后怡神;香以蓄志,宁静才能致远;琴以布道,悦己然后达人;花以雅室,拈花始得微笑。从这样的主张,我知道他们家做的生意涉及书、茶、香、音乐、花卉。在人人都急匆匆奔向“钱”方的时候,有人在兜售“慢生活”,这样唱反调的生意渐渐也热络了起来,因为这是一种精神的需求。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快与慢如同夜与昼一样要交替进行,失调则乱了分寸,欲速则不达。  此时,街角出现了一个小吃摊,刚摆出来的,立了一块牌子:稻驿亭,只卖赤豆小圆子和桂花糖粥两种小吃。我最受不了传统小吃的诱惑,尤其是这种神出鬼没的小吃摊,你与它初见即永别。若是不吃,可能会抱憾终生。我要求清秀迷人的女摊主将两种小吃混搭起来,为我做一碗“赤豆小圆子桂花糖粥”,她居然也答应了。吃起来绵绵的口感,淡淡的甜,宛若苏州古城给我的感觉。  前方左拐就是大新桥巷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耦园就在这条巷子里。大新桥巷与平江河的支流并行,巷子里有一家小雅国际青年旅舍,旅舍的庭院里种着一株百年紫藤,它越过粉墙黛瓦,将紫云般的繁花飘动于巷子上方,仿佛空气也为之古典起来,为耦园的观赏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苏州园林大多美于山石之趣、流水花香、亭台楼榭……耦园的美,多了琴瑟相和,多了恩爱故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从四川按察史任上退下来的沈秉成在苏州购得一座旧园,聘请名画家顾芸设计,并更名为耦园(耦,偶也),一是因为景致上有东花园和西花园,二是他刚娶了画家才女严永华,如鱼得水,枕波双栖,正甜蜜着呢。严永华也是喜不自胜,写了“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的对联挂于花园之中。城曲草堂是东花园主厅,她与夫君常在此吟风诵月,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说到夫妻恩爱,与大新桥巷隔平江路相望的悬桥巷里有一对知名度更大的夫妻也有过你侬我侬的甜蜜时光,男的是清朝状元洪钧,女的是赛金花,她原是青楼女子,洪钧为她赎身,纳为小妾,这样的人生本应默默无闻的,可是,赛金花的传奇人生正是从小妾开始风生水起。洪钧作为清朝外交大臣出使欧洲四国,原配夫人不愿意同往,赛金花捡了个便宜,以公使夫人的身份周旋于欧洲上流社会。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赛金花曾起到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如今悬桥巷里的洪钧故居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辉煌,赛金花住过的第五进院落已经不存。看这些沧桑的老宅,通常只是徒添叹息而已。浮华如梦啊!为什么追求浮华的理想总是如影随形呢?  从悬桥巷回到平江路上,迎面就见到曼陀罗华。曼陀罗华是花卉名,那是一种“开花不长叶,长叶不开花,花叶生生相惜,彼此思念”的植物,放在平江路就变成了一家卖佛教用品的商店,店家的广告词很煽情:城里的西藏,河畔的佛陀,月下的露台,书边的咖啡。橱窗和案头摆满了吉祥念珠、如意手串、藏式家具、唐卡佛像、印巴布艺和银饰等。  平江路惹人爱,就是兴趣不同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这不,青石桥畔飘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苏妃奶酪”。苏妃是谁?是在网络上讲恐怖故事的那个女孩吗?既然打着奶酪的旗号,那就来一碗原味的吧!嘴里是甜淡的奶香,心里是恬淡的超然。想再点一份芒果班戟的,可是,这肚子得留点空间给苏式晚餐,不能一头就栽在苏妃手里了对吧?  这不,再走几步,就有一家餐馆映入眼帘,且慢,这写在青瓦白墙上的店名很怪异,到底是“鱼食饭稻”还是“稻饭食鱼”呢?好像怎么念都顺。进了店,看了土灶台上的文字才知道这里面有故事,太湖渔民曾经靠水吃水,长期以鱼食为生,后来才在陆地上种植稻谷,所以在当地渔民的心目中,鱼食在前,饭稻在后。这家餐馆以“鱼食饭稻”为名,主推的就是渔家菜。我点了鸟巢酥方、太湖昂刺鱼汤和一盘青菜。一个人出门,每次点菜都很犯难,点多了吃不完,点少了心不甘。常常吃得意犹未尽。厦门人将“饮不醉”与“吊不死”列为同等难受的事,“吃未爽”是否也该名列其中呢?  正对着“鱼食饭稻”,有一条大儒巷,往西行就是苏州最热闹的观前街了。我不爱热闹,还是沿着平江路往南走,虽然这里快接近平江路的尽头了,还是有些小店充满了魅力。一家叫弄堂口的菜馆有昆曲表演,食客可以边吃美食,边看舞台上的才子佳人。原来这家菜馆与中国昆曲博物馆为邻,从弄堂口左拐进中张家巷就看到这家博物馆了,原为全晋会馆,内有古戏台,每天都有昆曲在这里上演。遗憾的是我来迟了,未能一睹这座名楼的古典风采。  旅行的乐趣就在于,此时你还在为某事遗憾,过一会儿可能你就为另一件事惊喜。当我见到邾长巷里飘扬着“鸡脚旮旯”彩旗,巷子仅有的两张小桌坐满人时,我就知道遇见了一个不错的小吃店。点了4个鸡脚,做好啃的心理准备的,没想到竟然是如此酥烂入味。  心满意足地从邾长巷回到平江路,进了桃花坞丝绸店,发现屏风上写着唐伯虎的诗《桃花庵歌》,其中那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最得我心,念着这样的诗句与平江路说再见,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  经典故事:  这一刻,如梦如幻  仙剑客栈  地址:平江路236号  电话:0512-67505236  我是误入仙剑客栈的。巷子深深,转角之间,遇见身着一袭紫衫罗裙的天仙妹妹,我这是穿越到了唐宋还是明清?此时的我犹如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目光开始迷离。  不得了,长廊上另一个长发抚胸的天仙妹妹更是美艳撩人,怀里支着一块画板在画素描呢。出来招呼客人的店小二穿着短褂扎着小围裙,却难掩一脸的文雅气质。  “客官,里边请!”  “哈,你是李逍遥吗?”  “不是,李逍遥在那儿弹琴呢!”  垂帘之内,一帅哥正气定神闲,抚弹着一把古琴;垂帘之外,有一对联:“仙传神技,入江湖天涯仗剑;酒润柔情,伴红颜且自逍遥。”  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自称店小二的那个人才是老板,他叫姜军基。《仙剑奇侠传》的主创人员之一。呵呵,终于我与一个江南才子偶遇了,若我是个妙龄女子,必定会爱上他的。就像《仙剑客栈》中的赵灵儿、林月如、阿奴将一个李逍遥爱得死去活来。  眼前的仙剑客栈再现了网络游戏中的诸多元素,如喝了就会有奇遇的仙剑桂花酒和桃花酒,吃了会提神醒脑的鼠儿果,还有忘却烦恼的孟婆粥,令人浮想联翩的天仙玉露……  姜军基告诉我,仙剑客栈做的不仅仅是游戏主题餐饮,还有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在这里不定期会有汉服、古琴、国画表演或座谈会。更重要的是,仙剑客栈是“仙剑迷”沟通交流的公共平台,在现实生活中,让那些具有江湖豪杰、才子佳人情怀的人,共同分享着昔日的武林秘事和今日的游戏心得。  “来一壶仙剑桂花酒吧!”  我忽然来了酒兴,原来游戏人生亦是奇趣横生的美事!  寻味而来:  吃一碗西施做的馄饨  古风居  地址:平江路313号  电话:[1**********]  即使你已经身在平江路,要找古风居还是有点难度的,倒不是它刻意回避世俗的喧闹,只是当你游览过奢华气派的拙政园,与拙政园不过几十米之遥的古风居,甚至连小家碧玉都谈不上。古风居更像是一个禅者精心耕耘的家园,闲坐其中,你甚至以为来到了自己前世的家,温馨得让你不想离开。  这个家有温婉如玉、凝香若雨的女子,她会泡台湾的高山茶,也会在卡布奇诺的奶泡上拉出漂亮的花朵,这还不是她的绝活。直到我吃了她手工做的一碗荠菜馄饨,我才明白江南女子貌可闭月羞花,手可百工皆能。   苏州作为西施生活和战斗的地方,留下了“中国第一位美女间谍”的许多传奇。馄饨的发明也与她扯上了关系。2400多年前的冬至,吴王夫差饮宴时,见桌上又是吃腻了的山珍海味,心有不悦,搁箸不食。这哪能逃过西施的火眼金睛,她主动跑进御厨房,和面又擀皮,只见面皮子在她手中花样翻转,旋即包出了一种畚箕式的点心。放入滚水里一氽,待到它们一只只泛上水面,盛进碗里,加进鲜汤,撒上葱花,滴上香油,款款莲步端到吴王面前。喜新厌旧的吴王对造型别致的点心很是惊奇,一尝鲜美无比,忍不住吃了一大碗,才抹着油嘴问道:“爱妃,天下竟有此等美味,不知何名?”西施暗中好笑,这个无道昏君,成天浑浑噩噩,真是混沌不开。于是,随口应道:“混沌!”从此,这种点心便以“馄饨”为名流入民间。吴越人家不但平日爱吃馄饨,而且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还把它定为冬至的应景美食。  今日有幸,我在这个传奇故事发生地苏州遇见一位时尚西施,而且她也将一碗圆润雪白、隐约透出荠菜翠绿的馄饨端到我面前,清汤上飘着葱花、虾皮和紫菜,咬一口有荠菜的清香、猪肉的鲜美……恍惚之中,我以为自己是君王呢。此时恰好一个老外也进了古风居,一副饿极了的模样,他不会中文,就依样画葫芦要了一碗荠菜馄饨,真是一个浑沌不开的洋吴王!我的君王梦也就这样破灭了!  我想,古风居的馄饨好吃,有一小半功劳该算在他家临水平台身上。一株樱花开得急切,欲占尽所有春色,秾丽得有点俗,然而坐在树下喝茶,吃馄饨,心是欢喜的。手摇船悠然滑过眼前时,总见有人拿着相机,将我与春树,与书拍成风景,可惜他们拍不到桌上的馄饨,拍不到江南女子的惠心巧思和伶俐乖巧。  古风居看起来不像做茶、咖啡、小吃生意的,它的四壁有书画、二楼明式家具上摆着琳琅满目的瓷器、玉器,可是没有人向你推销,像是老板的私家藏品。听西施说,这里周末常有古琴和昆曲表演,偶尔也举办文化沙龙活动。  开一个茶馆,没有商业气息,却有家的感觉。古风居的老板必定达到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生命境界。  漫步山塘街  七里山塘,一轴画卷满眼闲情  漫步笔记: 阊门、通贵桥、星桥、半塘、葫芦庙、张公祠、虎丘  寻味而来:在松鹤楼,乾隆爷生哪门子气  风情旅馆:我在天堂有个家  漫步笔记:  阊门、通贵桥、星桥、半塘、葫芦庙、张公祠、虎丘  《红楼梦》第一回中如此描写苏州:“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个阊门就是苏州古城之西门,沿七里山塘,可直达虎丘。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公元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  我到阊门时,天正下着雨,迎面有一辆摩托车逆向冲过来,我躲闪,小腿仍被撞擦了一下,有点疼。摩托车未停,扬长而去。经历了“阊门之祸”,我进了七里山塘茶馆,要了一杯碧螺春,伙计上茶时还送了一盘葵花籽。我将裤管卷起,看见了殷红的血滴,比我想象的严重。伙计心善,赶紧到邻店去要了创可贴。因为伤口面积大,两片创可贴不论横贴竖贴,胶面都要碰到伤口,此时也管不了太多,并排贴上,先止血要紧。起身走两步,发现无碍行走,心安下来。  喝着茶,看密密的雨丝从小院枇杷树鲜嫩的枝叶间飘落……忽然觉得有点饿,好在茶楼门外有卖海棠糕的,买了一块。这海棠糕极像民俗工艺品,形似海棠花,面上有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咬下去才明白这是豆沙馅的糕点。虽然海棠糕没带来什么惊喜,但是它的甜还是稍稍安慰了一下我的郁闷。  雨停了,我要出门了,茶楼的伙计说:欢迎你晚上七点来此听苏州评弹,那可是中国最美的声音哦!我点头谢过,答应再来。  阊门有唐少傅白公祠,纪念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于唐宝历元年(825年)修了这条通往虎丘的堤坝,造就了七里山塘的初始繁华。山塘街最繁荣兴旺的时期在明清两代,清朝的孙嘉淦在《南游记》里提到阊门,用了这样的描述:“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此时,我走在山塘街靠近阊门的这一段街道也有类似的感觉。与古时不同的是,如今的店铺做的都是旅游者的生意,苏绣、绢扇、丝绸服装、桃花坞年画……这与清朝金阊店铺多达数万家的盛况不能比,当时所涉及的行业包括丝绸、染织、烟草、米行、杂货、药材、珠宝、古玩、茶寮、酒肆、菜馆、戏院、青楼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民宅、会馆、公所、行帮、商会与之相依为邻。在山塘街上,不仅有经商发财、励志成功的故事,还有不少才子佳人的浪漫传奇,比如唐伯虎于此雇舟追秋香,名妓赛金花与状元郎洪钧在这里邂逅,董小宛与冒辟疆在半塘执手相看……  冈州会馆里灯火辉煌,以为里面有什么古迹或戏剧表演,趋近一看是纪念品商场,有点失望。好在这一段500米长的街道上还有安泰救火会、江南船文化博物馆、商会博物馆(原汀州会馆)等古迹,虽然展览的内容简单了点,也没什么珍贵的文物,但毕竟是在原址旧楼中展示,也能给前来怀古的人一丝精神安慰。  漫步于江南水乡,过桥,在桥上停留眺望,感觉最为舒心。初建于明弘治年间的通贵桥恰好位于已开发景区的中心地带,又是通往玉涵堂(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府第)的必经之路,站在桥上顾盼,古典得与唐伯虎追秋香时没什么两样。  古戏台上曲笛、三弦齐奏,同样的生、旦、净、末、丑,在昆曲里被细化成更多的角色。正对着古戏台是一个码头,开往虎丘的游船就在这里停靠。我摸了摸小腿,犹豫了一下,灭了坐游船的偷懒念头。漫步七里山塘,看岁月改变了什么,不能改变什么,这是我来山塘街的初衷。中国的旅游开发有很浓重的急功近利的色彩,比如七里山塘只开发了一里,不读史的游客来这里蜻蜓点水一下,还以为七里山塘的风光已经尽览了呢。某日在微博上,见有人写:“去旅行吧,莫枉费了青春。”我想,如果旅行是走马观花的肤浅浏览,也还是枉费了青春。  新民桥是山塘街旅游收费的出口,接下来的六里才是风雨留痕、素面朝天的山塘街:古牌坊上的人物已经模糊不清,有的古桥只剩下遗址,曾经是富贵人家的三进大院已经被十来户居民瓜分,收拾得好的大户人家依然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风情……   长长的山塘街是天然的自由市场,最鲜嫩动人是各种翠绿的蔬菜,春椿、芥菜头、马兰头、豌豆尖都新鲜得像刚从旁边的地里摘下来似的。卖野生枸杞头的那个人挺有趣,用白纸板写着:清火、明目。不愧是千年老街啊,卖菜的都有文化!一个卖草莓的女子看着隔壁摊子生意红火也不急不恼,她相信喜欢草莓的顾客等会儿就会出现?  卖酒的店铺里堆着一排排酒坛,让人想到明清江湖豪气干云的人物;卖生煎的店主,赤膊上阵,手中比脸盆还大的平底锅旋转着,让每一个生煎包子都能感受到烈火的关照。昨日在阊门吃过大阿二生煎,至今齿颊留香,那一个个形态饱满,上半部洒着芝麻和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金黄脆香,酱香多汁的肉馅令人欲罢不能。据说,大阿二生煎在苏州排名第二,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是哑巴生煎。  画面再切回到这条灰色调的山塘街上,一家老餐馆荣阳楼人气颇旺,卖的都是传统点心:咸猪肉糕、玫瑰糕、寿桃、定胜糕、油汆团、粢毛团等等。  除了吃的东西,山塘街上还有很多小店铺,卖的东西很民俗。有一家卖铜盆烛台的摊子,上面写着“修烫婆子”很令我纳闷,这“烫婆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一问才知道这是江苏人冬天使用的水暖具,主要用于暖床。“汤婆子”顶上开有一个小口,用时在壶内装上热水,再用毛巾或布包上(用于防止烫伤),放在被窝中靠脚的一端。“汤婆子”的称谓始于宋代,当时江南文人有给一些普通器具取拟人化名字的嗜好。例如,管钱叫孔方兄,叫竹枕为竹夫人。文化的趣味就是将一目了然的东西变成雾里看花。  不知不觉到了星桥,这星桥比起通贵桥来更古老,更瘦长。古老到始建年代无考,只知道重修它时已是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星桥最迷人的不是苗条的造型,而是立于桥上能望见云岩寺塔(即虎丘斜塔)。  过了星桥,山塘街不再熙熙攘攘,有几个临时菜摊,骑摩托车来买菜的人也不熄火,拎了一把菜,付钱后立马呼啸而去。从星桥到半塘,让我停留最久的是新年点心店,吃了三种馅料的水磨粉汤团,鲜肉馅最美味,花生馅次之,豆沙馅第三。这家店招牌写着“始于1986年”,在一条千年古街上敢写这么短的创业历史,说明店主很诚实。一种小吃经过26年的精益求精,也足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在许多地方,我们见到的百年老店,其实都是断代之后的再植,百年老店的招牌除了说明它辉煌过,并衰落过,再也说明不了什么。  一路上,也看见一些古迹,比如山塘雕花楼、汪氏义庄、郁家祠堂、陕西会馆、东齐会馆等等,可惜大门都是紧闭着。只见紫藤花儿开在老宅的屋檐上方,热烈而忧伤。居民也习惯了没有游客的日子,在山塘街上撑开竹竿,晒被子,晒衣服……  开在这一带的小店铺,有餐馆、杂货铺、煤炭商店,还有寿衣花圈店。一条七里长街经过岁月漫长的沉淀,很多东西消失了,能留下来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求的东西。从吃到穿,从留守到远行,从生到死,我们的需求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快到半塘的时候,见到吴中贝氏纪念馆,它竟然是对外开放的,这让我感到惊喜。贝氏家族出过不少名人,我只知道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也出自其中。我见过的贝聿铭建筑作品有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等,要评论他的建筑只要四个字“震撼心灵”。  吴中贝氏纪念馆原为明礼部儒士贝启祚妻贝程氏节孝祠,祠前有节孝牌坊。辟为吴中贝氏纪念馆之后,陈列有贝氏家谱、贝氏世系图、贝氏杰出人物介绍、贝聿铭先生简介及贝聿铭十大著名建筑图片等,成了七里山塘的文化节点之一。  半塘这个地方,历史上就很出名。宋代王安石有一句山塘绝对:“七里山塘,行至半塘三里半”,难倒了才高八斗的苏东坡。“风吹柳条丝丝长,半烟半雨垂半塘。”这是诗人眼中的半塘;董小宛在半塘居住六年,经常幽窗独坐抚瑶琴,她的人生转折点也始于半塘的烟柳中……无论从阊门出发,还是从虎丘出发,走到半塘这个地方总是要歇歇脚的。半塘之所以让行人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原因,它恰好也是山塘街风光形态的分野处。半塘以东,川流阊门,夹岸房舍鳞次栉比,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构成苏州水城的典型特色;半塘以西,地接虎丘,云霞水竹,塔影钟声,茅屋炊烟,视野舒展,心旷神怡。  即使到了今日,半塘仍然是一个交通要道,京沪高铁从半塘穿过。  从半塘到虎丘,古迹渐多起来。先是看到虎丘中心小学门口的古牌坊群,上面的双狮戏绣球依然生动如初,而校内的陶贞孝祠亦在修复中。接着见到敕建报恩禅寺,寺门紧闭,从门缝往里一瞧,一片荒凉。中国的各类建筑有太多的毁灭与重生,往好里说是生生不息,往坏里说是太折腾。  远远地望见普济桥,桃红柳绿中,它那三拱石桥的流线形真有摄人心魄的魅力,比起前面看到的单拱的通贵桥和星桥,普济桥无疑是大家闺秀啊!山塘河面开阔了许多,这心胸也随之一起开阔。  苏州人最喜欢这一片山水,他们也将自己心中最崇敬的人埋在这里了。时光要追溯到明代,遥远京城的腐败统治,苏州人反抗得最为厉害。织工大暴动,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朝廷派人在苏州逮捕东林党人时,许多苏州市民围攻府衙,让官方丢尽了面子。后来朝廷追查下来,五位勇士愿为全市人承担“罪责”,他们被杀之后,苏州人为他们立了墓碑,葬在最秀美的山水之间。  距五人之墓几步之遥,就是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的葫芦庙(即普福禅寺),穷困潦倒的书生贾雨村曾在葫芦庙安身,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的启蒙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贾雨村是《红楼梦》全书的一个穿线人物,透过他,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里被世俗严重污染的儒士灵魂,看到被官场熏黑的政客心灵;看到道德的沦丧,司法的腐败;看到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如果葫芦庙的故事很有戏剧色彩,那么与之相邻的张公祠(即南社纪念馆)则很有文学色彩和政治色彩。张公祠是明末抗清义士张国维祭祠,也是南社成员第一次雅集的地方。南社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社团,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离张公祠不远是李鸿章祠,不过这个祠现在徒有虚名,实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他们都在上课呢。  终于走到虎丘了!我以前来过虎丘,这里的一切景色还记忆犹新。拥翠山庄外的憨憨泉、试剑石;冷香阁旁的天下第三泉;双井桥上的西施梳妆处;还有云岩寺塔歪着身子的模样都没有改变。唯一让我感慨的是,黄昏的斜塔前游客散尽,有四位老者还在兴致勃勃地打牌,快活如神仙说的就是他们吧!  白居易为什么要修七里山塘到虎丘?从阊门的俗世繁华到虎丘的神仙生活,类似于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过程,莫非这位苏州太守正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倡导市民要过健康向上的生活?  寻味而来:  在松鹤楼,乾隆爷生哪门子气  松鹤楼菜馆  地址:山塘街198号  电话:0512-65321398  乾隆皇帝来松鹤楼时,据说是微服私访的,这说明他对自由很向往,混迹于江湖的快感岂是鸣锣开道的招摇可以比拟。在他看来,与民同乐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在街头与路人搭个讪,可以在酒楼与伙计评点一下美食,就像他舞文弄墨写打油诗一样浅尝辄止。  那一天,乾隆找到松鹤楼时已经饥肠辘辘,伙计忙着呢,也没顾上搭理他。这让他很受伤。穿着很平民的坏处显露出来了。等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儿。乾隆不耐烦了,尤其是邻桌松鼠鳜鱼的奇香飘过来的时候,他终于忘记了知书达礼之类的先贤教导,开始对伙计发飙。有人说,他对伙计动了手脚;也有人说只是骂了几句,惊动了老板或地方官。总之,乾隆很快就吃上了松鼠鳜鱼,并且在美味入胃之后消了怒气。松鹤楼从此有了“顾客是皇帝”的服务名言,与西方的“顾客是上帝”遥相呼应。  今天中午我成了松鹤楼的皇帝,临窗的圆桌,铺着一张洁净的压纹绸布,那是美食的舞台。“上松鼠鳜鱼!”我还没看菜单就像老食客一样张口就点菜。待看到菜单上写着138元时,心想刚才那一声中气太足,要是知道价格后再喊还有这样的底气么?我接着又点了雪花蟹斗和银鱼莼菜羹,怎么说这一餐也得“乾隆”一下。  昂首翘尾的松鼠鳜鱼端上桌时,其造型之逼真,色彩之鲜艳,令我吃了一惊,真不愧是苏帮菜的翘楚啊!我迅速端起相机,狂拍了几张。邻桌一小妞竟然也端了一台数码相机,凑过来拍,对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  该动筷子了。我边吃边暗自感慨,中国厨师真会玩花样啊,能将豆皮做得味同鲳鱼,能将鳜鱼做得状似松鼠,这有点魔幻色彩,仿佛天地间什么东西都能演化到嘴里。且看他们是怎么将鳜鱼变成松鼠的:先把鳜鱼背上的肉剞出花纹,入油锅一炸,鱼肉竖立起来,犹如松鼠受惊,毛发直竖;鱼肉烧好后再浇上以番茄酱为主的卤汁,讲究一点的还会撒些虾仁、松子于鱼身之上。松鹤楼做这道菜一做就是三四百年,自然是精致至极。松鼠鳜鱼边上还放了一串淡绿色的葡萄,既是美丽的点缀,又可解甜腻,真是细心体贴。  人们说苏帮菜鲜甜,到底鲜甜到什么程度呢?这里得打个比方,将苏帮菜比作苏州话,软糯甜润得像甜言蜜语。甜言蜜语听多了,会觉得肉麻;苏帮菜吃多了,会觉得舌麻。松鼠鳜鱼外松脆,内软嫩,卤汁酸甜适口,最后将我的舌尖吃麻了。当然这不能怪松鹤楼,若是十人共享,轮不到我舌麻,那鳜鱼就剩鱼头了。  即使这样,我对松鹤楼还是有意见的。因为鳜鱼一炸好就应该迅速端上桌,当着食客的面再浇以滚烫卤汁,这样才能听到嗤嗤如松鼠的叫声。在乾隆时代,松鹤楼是能让食客享受听觉的快感的,因为店小,只有三开间一角楼,厨房与餐桌的距离很近。如今松鹤楼已经坐拥豪华大厦,面对上千位食客,要是人人都要享受这“叫声”,这店岂不成“鼠窝”了。这样一想,也就原谅了松鹤楼。  松鼠鳜鱼的“毛发”不存时,雪花蟹斗、银鱼莼菜羹才陆续上桌。这雪花蟹斗很有观赏性,能饱眼福。蛋清打成的雪花垛宛若清风送爽,用筷子拨开雪花,就见到了红艳的蟹壳里飘着酒香的蟹肉,这才是我穿越“寒冷”的季节所寻觅的诱人风景。而那碗银鱼莼菜羹,亦如久违的清词丽句,唤醒了刚刚被松鼠鳜鱼麻醉的部分味觉。  结了账,出了门,回头一看,招牌上的“松鹤楼”怎么看都像“松鼠楼”。难道是我喝醉了吗?  风情旅馆:  我在天堂有个家  苏州盛捷绿宝广场服务公寓  地址:长江路436号  电话:0512-68186611  黄昏来临,上班的人纷纷回家。途中的旅人哪里是家?什么样的旅馆最有家的感觉呢?无疑,公寓式的酒店最有家的诸多特征:有厅堂、厨房、HIFI音响、微波炉、洗衣机……在苏州5天,盛捷绿宝广场服务公寓让我漂泊的身心暂时有了归宿感。  每天我从这里出发,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到离此地不远的寒山寺、山塘街、西园游玩,黄昏回来时,我就从绿宝广场的超市买点生鲜的肉类或鱼儿,自己在厨房里做,要麻辣的也行,要素淡的也行.总之,这就是自己的家呀.客厅里有一张餐桌,餐桌上有温馨的灯光.这样温情脉脉的感觉是五星级宾馆都无法带给我的.  这家雅诗阁旗下的服务公寓给我“上有天堂,下有商场”的奇异美感。绿宝广场商圈是苏州高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楼下有名牌时尚的奢华,家常超市的生鲜;有一茶一坐的小资,有番茄主义咖啡屋的浪漫……本来得天下之便利,通常要以喧闹烦人为代价。可是,位于绿宝广场高层的盛捷服务公寓却舒适安静,窗外有青山,有云彩,一派仙境的模样。我住的一房一厅式的公寓,主卧室有一道门,浴室另有两道门(其中一门侧对卧榻,一门正对客厅),三个门形成了一个循环,若带孩子来,可以捉迷藏。  对了,这家服务公寓的早餐可圈可点,无论是冷菜还是热菜,皆可口;无论是甜点还是水果,皆甜美;还有每天我必吃的那一碗小面,怎么说它好呢?滋味鲜香,余味绕梁。  漫步木渎  明月清风有劳牵挂  漫步笔记:榜眼府第、古松园、虹饮山房、明月寺、严家花园  经典故事:写诗引发的爱恨  寻味而来:一人指肝为肺,众人将错就错  漫步笔记:  榜眼府第、古松园、虹饮山房、明月寺、严家花园   欣赏江南古镇,需要一份闲情,徐徐踱来,粉墙旁的两三丛芭蕉长叶,叠石边的几缕苔痕,回廊尽处的几幅字画,雕梁下的一柄长剑,花窗前的一张古琴……都会引领你的思绪抵达清朝、民国的某个时日,与曾经在这里住过的几位满腹经纶的诗人邂逅,聆听他们的吟唱或谈叙。倘若只是一种匆忙走过,旅行也不过是换个地方辛苦而已。  木渎古镇最主要的名胜都在一街一河的两边,街叫山塘(与通向虎丘的那条七里长的古街同名),河叫香溪,因西施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得名。街河并行,两岸绿柳依依,水声如吴侬软语。河上有小桥,最迷人的是永安桥(建于明朝)葛萝纷披,麻石坚毅。  走进古镇,最先遇见的是榜眼府第,这座大宅是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1809—1874年)的故居,他曾当过李鸿章的幕僚,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努力寻求救国良策,成为洋务思想的先导。晚年冯桂芬带着10000多本藏书归隐木渎,继续读书写字。纵观他的整座宅邸,书房建得最为漂亮,不仅高大敞亮,而且每个柱头都刻着花篮,有花篮厅之美名。亭台楼榭内外的砖雕和石雕,亦可与木雕媲美。当然,最美的还是那一方荷池,绿叶亭亭玉立,即使不开花,也无比清雅。  从榜眼府第出来,过虹桥,就到了商铺林立的山塘街,这一段商业味很浓的街道被命名为“姑苏十二娘风情街”,所谓十二娘是指:绣娘、织娘、船娘、茶娘、扇娘、灯娘、琴娘、蚕娘、花娘、歌娘、画娘、蚌娘。如今这十二娘都成了店名,卖的是当地女子的各种才艺,比如蚌娘卖太湖珍珠饰品,茶娘卖碧螺春,画娘卖胥口农民画,绣娘卖的自然是苏绣了。说到苏绣,清代最著名的绣娘沈寿(1874—1921年)就出自木渎,其故居也在山塘街上。沈寿的人生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她的苏绣作品得到过慈禧太后的欣赏,意大利皇后的喜爱,她绣的耶稣像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得一等奖,她还当过女红传习所所长,培养了许多苏绣人才。  木渎人做生意不吆喝,不拉客,因此逛“姑苏十二娘风情街”没有心理压力。有时,爱理不理可能让游客更有闲情仔细打量那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古松园到了,这个园子也是富贵人家的故宅,主人叫蔡少渔,清末民初木渎的四大富翁之一。此人审美不错,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便建了一座豪宅来衬托和护卫一棵明代罗汉松的挺拔,时至今日,罗汉松500多岁了,依然健硕苍翠。富人造园大多都喜欢追求别致,可是如果自身没有艺术素养,通常是造不出好园子的。蔡少渔可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没有品位,种下大树之后,他在树旁建了古松堂,方椽上刻了八只琵琶,隐喻“八音联欢”;后花园环双层长廊,小巧雅致,而后花园中的凤凰楼更是“近可揽古松翠色,远可瞩灵岩山景。”对了,还可以望见虹饮山房前面的御码头,若是皇帝来了,蔡家的人是可以在凤凰楼上围观的。  在江南各地,动不动就要与乾隆相遇,乾隆太爱江南水乡,太爱写诗题字,太爱美食美女,所以江南到处都能见到他的遗迹。遗迹有真有假,传说亦真伪莫辨。然而,木渎的御码头绝对是真的,乾隆来了六次木渎也是史有记载的,与他同来的还有纪晓岚、和珅、刘墉等大臣,他们就下榻在虹饮山房的鸟语花香中。  据说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父母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一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表演,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要娱乐,有人就推荐了虹饮山房,每次在这里看戏,乾隆都无比开心。俗语说筑巢引凤,这徐士元是搭台诱龙嘛。  当然,虹饮山房的诱人之处远不止是大戏台,戏台两侧还有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座明代园林,建筑体量宏大宽敞,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秀气,又兼北方皇家园林之大气,乾隆喜欢到流连忘返也就不奇怪了。  与虹饮山房毗邻的明月寺,杏黄色的外墙似乎也沾了皇家的光似的。这座寺院始建于后唐(935年),其间屡毁屡建,整座寺院看起来很新,连第一殿的千手千眼观音也像刚雕刻不久。对于佛教信仰者来说,新寺与旧寺都是一样的。信仰的动人之处在于,你愿意相信前世、今生和未来都是生命的轮回,烧香、诵经、做善事都是为了与自己心中的佛更亲近些。  从明月寺到严家花园的石板路与刚才走的石板路是一样的,可是,此前我没有注意到脚下的路,因为两旁有太多的商品、古迹、花园吸引了我的眼和心。而这一小段路没有别的风景,所以,我才会注意到石板的古老,想到曾经踩过它们的人。他们或权倾天下,或富甲江南,都无法让生命哪怕多停留一天。认真想想,我们为之低眉、折腰、憋气的追逐权欲和财富的时光,那才是浪费掉、遗失了的珍宝。  严家花园门前有一对楹联:“阁邻佛寺经盈耳,窗对灵岩翠满晴”。说的是严家花园的周边环境,明月寺就在近旁,灵岩山可以仰望。这样迷人的画卷以前只在水墨画里欣赏过,而漫步在严家花园里,一个悠闲者就成了画中人。  我走南闯北,看过的名园不少,与严家花园异曲同工的有扬州的个园。但是,个园有个软肋,就是地盘太小,有点像衣服两面穿,虽有移步换景之巧妙,却没有了从容悠游的大气。严家花园占地16亩,每个季节性园区都有一个诗意的过渡。比如说从尚贤堂右边门穿越一条幽长的备弄,才能进入以古广玉兰为中心的春园;从夏园到秋园,也要穿越一条“桂花弄”才能抵达。可见,四季的风雅是不能搞“风云突变”的。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应只是名士堂前的一副对联,它所表达的精神应能滋养我们的心,那份“明月清风,不劳牵挂”的洒脱,非名士亦可拥有。不过,回到滚滚红尘,我们要换一种说法:明月清风有劳牵挂!  经典故事:  写诗引发的爱恨  严家花园是五进院落,朝南依次建起门厅、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和眺农楼。一般的财主通常止步于此,然而,这对于有文化的豪门来说远远不够。严家花园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向外延伸,建起了春、夏、秋、冬四园,栽上时令植物,养了花鸟虫鱼,楼榭亭台上刻些名人题咏。尤为奇巧的是,进了秋园,顺着爬山廊(随地势升高而建的长廊)到了“环山草庐”的二楼,秀甲江南的灵岩山和多宝塔尽收眼底。这就是令江南园林声名大震的借景手法。把本来属于大众的景色变成自家的装饰,恍惚之间以为自己坐拥天下!你可别说,还真有帝王来过他们家。据史料记载,严家花园最初叫做灵岩山居,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名士沈德潜的晚年住所,俗称沈宅。   沈德潜的前大半生无所作为,从23岁起继承父业,以教馆授徒为生,17次参加科举考试,从青丝满头考到白发丛生,到67岁终于获得个进士,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沈德潜好写诗,目前存世的有2300多首;他的诗论比他的诗歌更佳,先后主编了《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书,常有精辟的评语隐现期间,曾风靡一时,影响到不少人的诗风。  沈德潜考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供职,恰好遇到诗歌爱好者乾隆,君臣相见恨晚。沈德潜比乾隆年长近40岁,诗歌和诗论的水平都在乾隆之上。他虽然没赶上陪太子读书,但赶上了陪皇帝写诗。这个活对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乾隆爱旅游,他就陪着,皇上来诗兴了,写诗碰到想不出合适的词了,他给点拨一下;或者干脆全部改了,仍恭维说这是皇上给的正确思路云云。乾隆一生写诗40000多首,也不知有多少首是由沈德潜这样的御前诗人代笔的。话说回来,沈德潜得到的回报真是车载斗量,丰厚得令人眼馋。乾隆皇帝年年给他升官加薪,到他77岁高龄时还赠了个礼部尚书的官衔,说皇恩浩荡也不为过。  沈德潜告老返乡时,乾隆真是万般难舍,虽不曾执手相看泪眼,至少也惋惜了一番。木渎的香溪畔从此多了一个归隐的名士和一座叫灵岩山居的名园。  沈德潜的灵岩山居有四进院落,以第三进的尚贤堂最为华美,主体由楠木构成,木础石质,典雅古朴;楠木直柱,圆润柔和;雕刻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尚贤堂前的砖雕门楼上刻着经典戏文,所雕人物动物植物无不玲珑剔透,意趣隽永。看来诗人即使老了,骨子里的风雅还在,总要将家园弄得富有文化色彩才行。  乾隆六下江南,都招沈德潜来陪游,陪写诗。乾隆十六年,沈德潜接诏后赶到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迎驾,乾隆非常高兴,赐诗曰:“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能获得皇帝赠诗,并以故人相称,那是何等风光啊!更让他感恩的是,乾隆到了木渎,就下榻在他的灵岩山居,并在尚贤堂外栽了一颗广玉兰树。如今这颗葱郁的古树每逢春夏,枝头总是千葩万蕊,在春园里摇曳着它的绝代风华。  沈德潜在灵岩山居住了近20年才无疾而终,享年97岁,中国恐怕再也没有诗人享受过如此幸福的晚年!要不是后来出了点事,乾隆与沈德潜的君臣佳话或许将流芳百世。  沈德潜死后,乾隆仍然喜欢读沈诗,于是传诏命沈德潜的家人进呈诗集。这一翻阅,龙颜大怒,因为乾隆意外地发现沈德潜诗集中竟然收录了原先秘密为他捉刀代笔的诗。这多伤自尊啊,乾隆日理万机之余就这么点爱好,还被人说是抄袭,这让他的脸往哪儿搁呀。再细看,诗集中有一首咏黑牡丹的诗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不是影射自己为“异种”么?乾隆盛怒之下,下令对沈德潜进行追夺封衔、仆碑、罢祠、磨平碑文等处分,还有一种说法是沈德潜遭到掘坟剖棺,处以戮尸(对这种说法我一直存疑)。  沈家的好日子结束了,居住在灵岩山居的沈家后人勉强支撑数年,将沈宅卖了,而发生在大院里的君臣恩怨再也无人提起,只在清风乱翻书时,才会有人窥见这段与诗文有关却斯文扫地的事儿。  寻味而来:  一人指肝为肺,众人将错就错  石家饭店  地址:木渎镇中市街18号  电话:0512-66261351  木渎古镇离苏州市区很近,近得不分你我。清乾隆二十四年宫廷画师徐扬绘制的《姑苏繁华图》,木渎的画面占了近二分之一。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来木渎,下榻在虹饮山房,以致这座园林建筑又被称为乾隆的民间行宫。  距虹饮山房不远,有一家著名的老餐馆叫石家饭店,乾隆不仅在这里吃过美食,还自以为是地命名了一道菜——鲃肺汤,实为斑肝汤,至今它还被将错就错地叫着。  石家饭店门面挺大,开始我以为要预订,进来一看,生意并不兴隆,餐桌和餐具亦普普通通。这家曾经被乾隆皇帝和无数商贾名流光顾过的名店,唯有菜谱上图文并茂的十大名菜,让我找到它“名满江南”的蛛丝马迹。一口气点了鲃肺汤、三虾豆腐、石家酱方和鸡油菜心,十大名菜被我圈了四样。  鲃肺汤是石家饭店的看家好菜,要特别多说几句。产于太湖的鲃鱼状似河豚,受惊吓时腹部会如球鼓起,不过别害怕,无毒。因其背部有青灰色斑点,当地人又叫它“斑鱼”。估计石家饭店老板的苏州口音太重,乾隆错将斑鱼听成鲃鱼了。鲃鱼的肝很大,占据了鱼身的大半空间。做成汤后,轻飘飘地浮在上面,形状像动物的肺。中国皇帝曾干过指鹿为马的事儿,指肝为肺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小错。当然,鲃肺汤之所以声名远播,主要还是因为它鲜香肥嫩,口感与众不同。  一条鲃鱼能用来做汤的,只有一个肝两片肉,加入鲜菇、嫩笋、火腿,以鸡汤烧制而成。汤清味鲜,颇为夺目夺心。鲃肺汤是季节性的佳肴,通常只能在秋桂开花到春节才能吃到。我来木渎时恰逢秋天,算是有口福的。像我一样有口福的还有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他比我早来了80多年,这位老饕有点乾隆气度,吃高兴了还喜欢赋诗题字。“老桂开花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诗写得也像乾隆,有打油诗的风范,真情犹如汤清味鲜,无须打假。凡是品尝过石家鲃肺汤的人,都会感念创造了这道名菜的石家厨师。  好厨师有两大特征:一是追求原创性,二是精益求精。石家厨师做的三虾豆腐别有风采,将太湖白虾的虾籽、虾肉、虾脑拆出来烩豆腐,将香嫩融为一体,吃起来没有人不叫好;石家酱方其实就是一块红烧肉,居然也被做得酱浓肉酥,外皮入口即化,里面的肉质丝丝缕缕,香气袭人;连很普通的菜心,一到石家厨师的手上,采用鸡油精心清炒,风味竟也撩人起来。由此可见,做菜如做人,若不在细节上千锤百炼,要想成名恐怕是没有希望的。  漫步西山  太湖有个桃花源  漫步笔记:太湖大桥、石公山、明月湾、林屋洞、雕花楼  风情旅馆:我在明月湾有个家  寻味而来:碧螺春是她的名字  漫步笔记:  太湖大桥、石公山、明月湾、林屋洞、雕花楼  西山在太湖深处,离最近的湖岸有4000多米,千万年来它都以孤岛的幽静和美丽,铭刻在有幸来过的人心里。其中名人不少,如吴王夫差、西施、刘长卿、白居易、贾岛、徐霞客……   倘若不是1994年通了太湖大桥,这西山与古代诗画中的西山应没什么两样,恬淡安然如世外桃源。  太湖大桥就像“三级跳”,跨长沙、叶山两岛,以三座造型迥异的桥梁到达西山,绵绵十余里,如同一条飞舞的银练,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从苏州火车站坐69路公交车,可以一直坐到最后一站下车,这最后一站就是西山的东南隅,鼎鼎有名的石公山就坐落于此。之所以说石公山如雷贯耳,那是因为我们所熟知的“最有文化味的园林奇石”——太湖石就出自这里,《水浒传》花石纲的故事也与这里有关,自古以来,石公山就是太湖石(亦叫花石)的重要采集点之一,尤其是艺术家皇帝宋徽宗上台之后,专门在苏州设置了应奉局为他搜罗奇珍异宝,石公山瘦皱透漏的美石,更成为当地官员拍皇帝马屁的最佳礼物。  漫步于石公山的翠林石丛中,赏石成了最赏心悦目的事儿。临水石头特别嶙峋奇异,尤其是玲珑石洞,湖水拍击声犹如海潮,人站其中有点胆寒;归云洞更绝,原有一美石垂于洞口,宛若一朵云,今已不存,是充当“花石纲”了,还是成了富贵人家的园林赏石,已无从考证;接下来还有一线天、云梯、断崖层、明月坡等石景亦令人啧啧称奇。最令人惊叹的要数明月坡,天然形成的大如足球场的石板(5600平方米),倾斜入湖(坡度5度),表面光滑如磨,要人工打造都难。  从石公山出来,我沿湖走了三里地,前往明月湾古村落。一路山环水绕,野鸭的鸣叫宛如滑过水面的音符,它们才是太湖上最快乐的生灵呢。田野里开着白色的萝卜花、黄色的油菜花……太湖近岸有一丛丛的芦苇,枯黄着,犹如深秋,难道芦苇对春天的感觉如此迟钝?  明月湾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古村落,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里,它都像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一样恬静安逸,与外界的联系全靠一叶扁舟。明月湾有一个长达50多米的石砌码头,像长颈鹿的头一样伸向空阔的太湖,古码头的石缝间长着三棵老树,一副铜枝铁干的模样,枝条繁密,叶未萌青,徒添了无限的沧桑。黄昏时,粉霞映衬,水天一色,这古码头浓郁的诗情画意,毫不逊色于白居易当年在此泊舟时所遇见的明月湾。  古码头边上有一条小河,通向古村里的明月湖。每有渔获,可以将船开到家门口卸货,那是何等的畅快啊!明月湾的主要街巷都铺着条石,总长近2000米石板街构成了村落“井”字型的格局,绵延的条石之下就是潺潺的流水。雨季来临时,雨水都从条石缝中走了,路面一点也不积水,古时女子穿着绣花鞋走过,甚至不会沾湿鞋子。不论古今,乡野之中总有高人,他们在建筑艺术、手工制作上所展露的智慧常常让今人叹服。  相传明月湾早在春秋时已形成村落,村后石排山上至今仍保留着西施当年洗妆的画眉泉遗址呢;至唐宋,明月湾基本形成了状若棋盘的山村格局,村口的1200岁的古樟正是当时所植;清乾隆年间,明月湾达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目前礼和堂、礼耕堂、邓家祠堂、黄家祠堂等都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在这些古宅和祠堂中,还能欣赏到精致典雅的砖雕、木雕、石雕和苏式彩绘。  明月湾古村口有一个公交停靠站,跳上694路公交车,20分钟后就可以抵达林屋洞风景区。千万不要小看了林屋洞,有专家考证,它是徐霞客生平出游的第一站!倘若“中国旅游日”是以徐霞客旅游第一站来确定,林屋洞就会成为“中国旅游日”的诞生地。后来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林屋洞也只能望湖兴叹了。  在我看来,林屋洞与别的溶洞相比倒是有特别之处:别的溶洞怪石多在洞顶之上,林屋洞的奇石主要分布在地面之上,泉水漫来,幻化出许多迷离的倒影,人行其间,宛若仙境……  欣赏过天造地设的林屋洞,当然也不能错过巧夺天工的西山雕花楼。只要坐695路公交车即可到达堂里村,五进七落七天井的西山雕花楼就在村中央,那是清康熙年间西山最显赫的大户人家。说起来,成名更早的是东山雕花楼,东山与西山作为太湖中的两个岛屿,因为地貌、物产、风俗的相似性,彼此有暗中较劲的历史。东山雕花楼叫春在楼,西山雕花楼叫仁本堂,风情各具,本不存在竞争的,因为都叫了雕花楼,就有唱对台戏的感觉。  翠绿的藤蔓装饰了西山雕花楼的门框,正门背后的门楼砖雕层层递进,立体透雕效果栩栩如生。此后在迷宫般的这个堂那个楼之间穿行观赏,最为令人难忘的是各种格调的花窗、花格、花栏杆,只能用千姿百态、精美绝伦来形容了。其中的花鸟鱼虫、戏文故事,细细看来恐怕花一天时间也未必能看完。无论内庭园还是外庭园,太湖石都是主角,奇花异树是点缀。  风情旅馆:  梦回唐朝  吴中山人客栈  地址:金庭镇(西山)明月湾古村  电话:0512-66273123  秦老师是个好人,这是见面时的第一印象。一个从小就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必心态怡然,待人和善。秦老师自称吴中山人,山人可指隐士,亦可指山野之人。秦老师两者兼具,他将自己舒适的家变成吴中山人客栈便是明证。  有朋自远方来,秦老师必到明月湾村口来接,他家粉墙黛瓦的苏式小楼边上开满了月季花,秦师母正立于门口笑脸相迎。恍惚之中,我竟有回家的感觉。  这个家收拾得纤尘不染。时近中午,秦师母下厨给我做了三样菜:银鱼煎蛋、莼菜肉丝汤和清炒纹文头(当地的一种野菜),最美味的是黄白相间的银鱼煎蛋,软润香鲜,隐约有蟹味,难怪银鱼名列“太湖三白”之首。宋代就有人将“春后银鱼”与“霜下鲈”并列为鱼中珍品。我来时正是春后,是银鱼最鲜美的时候。  因为午餐的感觉很好,所以我又跟秦师母预订了晚餐,重头戏是“太湖三白”中的另外二白:白鱼和白虾。白鱼清蒸之,白虾以盐水烫之。这两道菜也吃得我心花怒放。虽然明月湾古村外有一条美食街,其中不乏有名气的菜馆,然而,我是一个随性的人,感觉对了,就三餐都在同一家吃。  秦老师说,他快退休了,妻子才是客栈的主要经营者。她总是将客人当亲人看待。她明白城里人来乡下玩,十分重视吃鲜活的无污染的东西,所以,每天都要找熟悉的渔民买活鱼活虾。蔬菜则是自家地里种的,为开客栈特别添置的大冰箱经常空空如也。秦师母说,若给客人吃冰冻食品,这个“农家乐”就真的成了“农家乐,客人愁”,乐也不长久!   入夜,明月湾古村里安静得出奇。想想也是,这个古村落千年固守于太湖的一座孤岛上,又位于这座孤岛最僻静的东南隅,千百年来与外界的联系靠的是唯一的水路。要不是修了太湖大桥和乡间公路,这明月湾估计与白易居见到的没什么两样。  我倚靠在床头上网,恍若身在唐宋的明月清风中,而这棵不安分的心还漂浮于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间。  漫步苏州TIPS  苏州市区  交通:1、航空:离苏州最近的机场在上海,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都有直达苏州的班车,车程在一个多小时。2、铁路:特别推荐上海虹桥机场的火车站,可以坐动车直达苏州。3、公路:苏州有汽车北站和汽车南站,北站主要有开往上海的高速大巴,南站主要是发往常熟、昆山同里、湖州、嘉兴、南京等地的班车。  美食:苏州是美食的天堂,街头小吃以生煎、馄饨、鲜汤面条、糕团、糖粥等为主,还有名气很大的苏帮菜餐馆,如松鹤楼、得月楼、陆稿荐等;特色菜品有:松鼠桂鱼、响油鳝糊、碧螺虾仁、雪花蟹斗、樱桃肉、密汁火方等。金鸡湖一带也有许多时尚餐馆,不过消费偏贵,普通旅游者慎入。  平江路  漫步平江路,至少有四个入口,一是从拙政园的东北路开始,从北往南走到干将东路结束,这是最完整的漫步线路;二是从白塔东路开始,从北往南走,到干将东路结束,这是最经典的走法,会错过古风居这样有风情的茶楼;三是从干将东路入口,从南往北散步;四是从观前街经大儒巷进平江路,然后从南往北闲逛。  若是走马观花的漫步,逛平江路只要二三个小时;若是像我这样又吃又喝又逛,甚至还要与店主聊聊天,至少得从早逛到晚,甚至觉得一天都不够。  山塘街  七里山塘的漫步适合于对历史古迹感兴趣的游客,如果你在苏州的行程较紧,建议只要游玩从阊门到新民桥之间的已开发景区。如果你虎丘也在你的行程之内,建议从古戏台前的游船码头上船,直接从水路到虎丘。  山塘街的夜色不错,适合夜游,或听曲,或购物,或品尝美味。七里山塘茶楼每晚七点有苏州评弹表演。  七里山塘上有不少当地美食,大阿二的生煎、荣阳楼的糕点、新年饮食店的水磨粉汤团都很不错。如果腰包很鼓,松鹤楼自然是不能不去的,松鼠鳜鱼也是不能不尝的。  木渎  交通: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从苏州市区可搭乘38路、游4路公交车前往木渎,车程大约40分钟左右。  住宿:木渎古镇有不少家庭旅馆,也有如家酒店等洁净实惠的商务旅馆。若想从容领略古镇风情,建议在木渎住一夜。  美食:木渎古镇最著名的餐馆是石家饭店,那是乾隆下江南时曾经品尝过美味的地方,他家号称有十大名菜,除我品尝过的鲃肺汤、三虾豆腐、石家酱方和鸡油菜心之外,还有活炝河虾、母油船鸭、奶汤鲫鱼等。另外,木渎塔影巷有一家奥灶面馆也非常有名,叫赛奥灶面馆,是我所品尝过的奥灶面中最好吃的。  西山  特别提醒:西山岛已经改名“金庭”,自驾车时看路牌一定要注意路标,金庭就是西山。  交通:1、苏州火车站有专线车直达;苏州火车站西侧的公交69路开往西山(班次间隔15-20分钟);也可在苏州吴中汽车南站乘公交58路到西山(班次间隔15-20分钟)。2、镇内旅游旺季时有小中巴往返于各景点,亦可租乘机动三轮车或微型面包车前往。  自驾车线路:苏州市区经木渎镇、胥口镇、太湖湿地公园、太湖大桥到西山岛。  住宿:西山有许多“农家乐”家庭旅馆,主要集中在石公山和林屋洞附近,标准房价格多在100元上下,周末价格略高。下榻明月湾古村落的好处是古村本身就是风景,面向太湖,极有情韵。吴中山人客栈每晚住宿也在100元左右。  美食:明月湾村口有美食一条街,酒家大多架于太湖之上,风景秀丽,最具特色的菜肴当数“太湖三白”,还有螺蛳、河蚌、莼菜等。我还在堂里村口的农家饭馆吃过一顿饭,除了湖鲜不错之外,他家的果鸭烧板栗、土鸡汤亦相当美味。


相关文章

  • 描写园林的好词佳句
  • 描写园林的好词佳句 1.园林是美丽的.夜晚,雨点下在园林的小河里,如同一首轻快的乐曲.丝丝缕缕的月光洒在小河上,如同闪耀的灯光,为在小河里畅游的小鱼增添了几份美丽. 2.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 ...查看


  • 浅吟轻唱诵古韵
  • 校本活动课教案: "浅吟轻唱诵古韵,悠悠诗情明我心" --------六(1)班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一. 你追我赶诵经典 1. 2. 齐诵<弟子规>泛爱众篇 检查评价 出示上周诵读内容1.<弟子规> ...查看


  • 2016春节旅游人少好玩的地方推荐
  • 春节旅游人少的地方推荐 春节在即,旅游大军又将出发.为了玩的更舒心,很多人想要找人少景美的地方,本文小编推荐春节旅游人少的地方,你不可不知. 1.别致水乡--安徽查济古村 想看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不一定非去宏村,查济就是一处被世人遗忘的皖南 ...查看


  • 广东财经大学调研考察报告范文
  • 调研报告 课 程 名 称 文化展示空间设计 班级与班级代码 13展示2班13251708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学 号 [1**********] 名 单 提 交 日 期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 制 姓名 Sinjin Tse 调研报告成绩 ...查看


  • [深挖国内18个"冷门旅游地"黄金周最佳去处!]
  • 旅行是疯狂的生活test"十一"黄金周临近, 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制定出游计划? 不想人挤人,那就看看这18处"冷门旅游地"吧. 它们是被遗忘的美丽,却同样令人陶醉. 别致水乡--安徽查济古村 想看古香古 ...查看


  • 全国旅游城市宣传口号大全
  • 全国旅游城市宣传口号大全 2010-02-25 10:45 上海--精彩每一天 西藏----寻梦者的乐园 天池--蟠桃熟了,我在天池等你 天池----天池风光,新疆画廊 新疆 --掀起你的盖头来 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 北京--东方古都,长 ...查看


  • 香山饭店(分析)
  • 贝聿铭 简 介 贝聿铭 美籍华人建筑 师,一九八三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一九一七年出生于广州,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一九三五年赴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 ...查看


  • 幸福的教育
  • 幸福的教育 作者:葛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4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重点课题<依托国学经典开展幼儿园感恩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查看


  • 情人节,相思萦绕指尖[情感美文]
  • 情人节,相思萦绕指尖 文 篱落疏疏 编辑 我是一片云 遥寄心笺一万年.与君牵手共春天.玫瑰正艳,岁月遂姻缘.谁鉴海枯还石烂,从来锦瑟为君弹.个中深意,指上怎无言?忆一段往昔,忆一番情意,月依旧,人已旧.--题记 梦随风万里,几度红尘来去,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