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谈贝聿铭]--让建筑与自然融合

江心无痕

2006-08-02, 23:20

转一篇访谈.“来源:中国建筑艺术网”

[贝聿铭谈贝聿铭]--让建筑与自然融合

波姆(以下简称波):在日本,您设计了京都附近信乐山脉的美秀博物馆(MIHO ),这个作品在这美丽山谷的脊梁上建,以您这样一位对自然极为敏感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

贝聿铭(以下简称贝):幸好自然公园法的限制帮了我们的忙,他们只允许我们对外暴露部分建筑,并限制了高度。这些限制其实帮了我们,由于必须在环境的限制条件下做设计,我们的设计因此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

波:您能否解释一下您协调建筑与自然的过程?

贝: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建筑物的大部分必须是地下的。问题是如何在面积有限和地形制约的情况下建造大面积的地下建筑。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往下挖,将建筑物建于其中,但这种做法既贵又慢,而且我们还要面对地震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主要是营造人提出的,即挖土并将建筑物建于其中,再将土盖上。当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县政府提出申请,县政府的回答是:“你们可以这么做,但必须将同样的树木种上。”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因此,建筑物与自然更有效地融合了。

波: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共同点是否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贝:其实,二者是分不开的。虽然我不敢说这也适用于罗马或是巴黎,因为他们有太多人造的建筑物,就连巴黎的塞纳河也是人造的,天然的水流经过此处,人为的凿引塑造了它。看看17世纪法国杰出的园林设计大师勒·挪特的作品,就是将自然改造成了建筑。我想不出有更好的例子,来比较东西方看待建筑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差别,在我设计美秀博物馆时,对这种关系考虑很多。我乐于面对这样的挑战。

波:除了考虑自然环境外,您的设计也与当地文化相呼应,例如玻璃结构,特别是屋顶部分,有些地方使我们联想到了日本的传统建筑。

贝:这次,我主要设计灵感其实是取材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农舍。如我先前说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其次是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虽然这一建筑建于现代,但我有责任尊重千百年发展而来的传统。而事实上,这两者也是相关的。

波:面对这些挑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现代建筑在日本究竟该是何种模样?

贝:我个人认为,现代日本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互传花粉需要时间,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

波:参观者要进入博物馆的所在地,必须通过一个狭窄的山谷,人们必须攀登,甚至需要特殊的攀登器材。您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贝:这个处所就好比是大自然环境的处女岛,所在之处又高居山脊,三面沿着陡峭的山坡伸向道路,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是很难到达这里的。幸运的是我们的业主正好在东面的山坡上拥有一块地,原是作停车用的,我当时想,为什么不从山坡的另一边开个山洞,在山谷中造一座桥,由桥将游人引入博物馆,从而避免了沿山路进入势必影响自然的做法?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进“桃花源”、别有洞天的故事,为我设计山洞和过桥带来了灵感。

波:起初这只是一座小乐园,后来却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工程。

贝:是的。起初只是一座小博物馆,主要用以陈列小山女士的收藏,包括茶道器具和一些中国名画。从那以后,秀名会的收藏增加了丝绸之路的艺术品,它们从日本经中国到地中海,这些收藏品是过去十年内增加的。在设计这个建筑的过程中,由于藏品不断增加,我们跟着做了很多调整,还好我们可以往山里挖,建造地下室。相当部分的设计是即兴创作的,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最后的效果不错,那些在日本很难见到的艺术巨作也使游客不虚此行。

形体与空间是重点

波:在设计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时,您面对了不少中国的传统因素,例如您在设计之初曾将大厦比喻成向上生长的竹子。

贝:我在香港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风水”。那里有不少风水师专门负责建筑物的选址、方位和造形等等,我对此虽有所知,但没有太当真,然而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一出炉,便受到了比卢浮宫更为激烈的抨击。当然,原因并不相同,他们指责大厦有太多的尖角,认为这些尖角犹如锋利的刀口,会给周围建筑带来厄运,还有其他的很多反对意见。还好,我的客户始终站在我这一边。

波:回首往事,您如何形容当时的挑战?

贝:我接受这个专案早在1982年间。那时香港已确定于1997年回归中国。我从一开始就感觉到我的客户,香港中国银行的代表,已意识到这一建筑的重要象征意义。坦率地说,我的最大挑战在于设计。几年前,中国银行的邻居汇丰银行请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设计了他们新的总部大厦,并深受赞赏。现在想来仍有些尴尬,但我承认,当时虽然各方面条件有限,地块也不太理想,我仍然觉得有义务要做得比汇丰的总部大厦更好。

波:那个地块实在是既小又很难做文章。

贝:不过这个地块也有一个优点:由于所处位置正好在机场飞行航道之外,新建筑不像所有机场以北建筑那样受到高度限制。建筑有一定高度后我们就能俯瞰香港的其他建筑、维多利亚港和九龙的景色。下一步的挑战是,设计怎么样的高厦?如何将结构通过设计加以表达?还有,在香港设计高楼大厦,建筑师需要考虑比纽约强两倍、比洛杉矶强三倍的风力。

波:这意味着结构非常重要,要显得很坚固,但又不能过于坚固。坚固性也是个难题,过于坚固的建筑反而易于断裂,竹子就是个好例子。在您设计70层高的大厦时,有没有考虑到竹子的结构原理?

贝:当然,但对我来说竹子的运用只是暗喻,我的工程师莱斯立·罗伯森想的不是竹子,他考虑的是建筑的整体应该通过立体结构相连,所有的垂直承重力由位于建筑底座上四个角的柱子承担,许多人不知道这一点。这种创新的结构将钢材的使用量降低到了香港同种建筑的一半。

波:您的设计是以什么为界限的?结构和几何的灵巧运用应该到什么时候停止?似乎存在着某种界限。

贝:结构是建筑中永存的因素,在一些较特殊的情况下结构尤其重要,譬如高楼或其他容易受风力和地震影响的建筑物。我认为形体和空间的灵活运用应是建筑师的着力重点。谈到形体和空间的运用,就必须考虑光和人的移动。借着这两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才能获得生命,如果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周全,便形成了成功的建筑。

波:为什么动态对您来说如此重要?我认识不少建筑师,我也与他们谈建筑,但很多人并不太在乎这个,为什么对您却这么重要?

贝:我想这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建筑是为人设计的;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我偏爱设计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能有更多的人使用,感受到空间,并受它的感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有这样的效果,也因此,我对设计办公大楼不感兴趣。我认为人们在空间中流动所创造出的动感,能使建筑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没有固定的风格

波:很多建筑师,像您的朋友布劳耶以及包豪斯的同仁等,设计了许多家具和其他物品,但我不记得您做过这些。

贝:我的确做过。二次大战期间,我开始设计家具,但只做了很短的时间。当时我在一家工程公司做我不太感兴趣的工作,所以就利用午饭短暂的休息时间设计家具。家具设计其实并不容易,对建筑师来说,那会有很大收获。

波:有些建筑师不仅设计家具,而且设计其他的日常用品,诸如咖啡壶、咖啡杯等。对于这种潮流您看法如何?

贝:我并不羡慕。我认为家具与咖啡壶截然不同。家具能为建筑增色,咖啡壶则不然。我钦羡那些设计了漂亮家具的建筑师,而不是设计咖啡壶的建筑师。十九世纪之前,家具基本上是木制的,而且依靠传统的工艺打造,十*世纪中国明朝的家具就是最好的例子。至于弯曲的金属、复合木材和塑胶都是现代发明,对现代家具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波:贝先生,您是否羡慕那些创造了建筑流派的建筑师?

贝: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上。在我看来,建筑设计者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分析过程才是重点。我不属于任何流派,也没有投入任何建筑运动,吸引并群聚追随者特别是青年建筑师好让自己成为有品牌的建筑师,那不是我的方向。

波:您对建筑设计的态度并不在于建立个人风格,您也不认为自己有个人建筑风格,因为您的出发点是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贝:对我来说,每个问题都是不同的挑战。建筑设计中变化多端的各种可能性是最有意思的,这是长期分析观察的结果,很难传授。我猜想我一定也有我个人的设计风格,就好比我的笔迹,但这并不是刻意形成的。

波:许多建筑师沉迷于设计有自己“特色”的建筑,因为那常常是他们被雇用的主要原因。

贝:的确如此,但我认为设计特色本身也是一种约束。我并不羡慕那些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建筑师,他们有时由于未能显现原有的设计特色而使业主感到失望。我一点儿都不羡慕他们,我感到没有固定的风格给了我更大的设计自由。我强调的是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对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

波:是的,分析事物的入手方法便是您本身设计特色的最好写照,到最后个人风格虽然不很凸出,但的确含蓄地存在着。而说起设计流派,倒使我想起了一个问题:这是否反映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注重名牌、商标、名字了?

贝:我想是的,或许它替代了人们所欠缺的某种东西。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如果将建筑简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的作品。

波:请您谈谈建筑的未来。

贝:当今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与资讯时代有关,电脑给我们带来的可能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就此而言,建筑的未来无限宽广,我虽未参与其中,但这对于新

一代建筑师是很重要的。我们已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对建筑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江心无痕

2006-08-02, 23:20

转一篇访谈.“来源:中国建筑艺术网”

[贝聿铭谈贝聿铭]--让建筑与自然融合

波姆(以下简称波):在日本,您设计了京都附近信乐山脉的美秀博物馆(MIHO ),这个作品在这美丽山谷的脊梁上建,以您这样一位对自然极为敏感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

贝聿铭(以下简称贝):幸好自然公园法的限制帮了我们的忙,他们只允许我们对外暴露部分建筑,并限制了高度。这些限制其实帮了我们,由于必须在环境的限制条件下做设计,我们的设计因此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

波:您能否解释一下您协调建筑与自然的过程?

贝: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建筑物的大部分必须是地下的。问题是如何在面积有限和地形制约的情况下建造大面积的地下建筑。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往下挖,将建筑物建于其中,但这种做法既贵又慢,而且我们还要面对地震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主要是营造人提出的,即挖土并将建筑物建于其中,再将土盖上。当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县政府提出申请,县政府的回答是:“你们可以这么做,但必须将同样的树木种上。”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因此,建筑物与自然更有效地融合了。

波: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共同点是否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贝:其实,二者是分不开的。虽然我不敢说这也适用于罗马或是巴黎,因为他们有太多人造的建筑物,就连巴黎的塞纳河也是人造的,天然的水流经过此处,人为的凿引塑造了它。看看17世纪法国杰出的园林设计大师勒·挪特的作品,就是将自然改造成了建筑。我想不出有更好的例子,来比较东西方看待建筑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差别,在我设计美秀博物馆时,对这种关系考虑很多。我乐于面对这样的挑战。

波:除了考虑自然环境外,您的设计也与当地文化相呼应,例如玻璃结构,特别是屋顶部分,有些地方使我们联想到了日本的传统建筑。

贝:这次,我主要设计灵感其实是取材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农舍。如我先前说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其次是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虽然这一建筑建于现代,但我有责任尊重千百年发展而来的传统。而事实上,这两者也是相关的。

波:面对这些挑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现代建筑在日本究竟该是何种模样?

贝:我个人认为,现代日本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互传花粉需要时间,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

波:参观者要进入博物馆的所在地,必须通过一个狭窄的山谷,人们必须攀登,甚至需要特殊的攀登器材。您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贝:这个处所就好比是大自然环境的处女岛,所在之处又高居山脊,三面沿着陡峭的山坡伸向道路,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是很难到达这里的。幸运的是我们的业主正好在东面的山坡上拥有一块地,原是作停车用的,我当时想,为什么不从山坡的另一边开个山洞,在山谷中造一座桥,由桥将游人引入博物馆,从而避免了沿山路进入势必影响自然的做法?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进“桃花源”、别有洞天的故事,为我设计山洞和过桥带来了灵感。

波:起初这只是一座小乐园,后来却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工程。

贝:是的。起初只是一座小博物馆,主要用以陈列小山女士的收藏,包括茶道器具和一些中国名画。从那以后,秀名会的收藏增加了丝绸之路的艺术品,它们从日本经中国到地中海,这些收藏品是过去十年内增加的。在设计这个建筑的过程中,由于藏品不断增加,我们跟着做了很多调整,还好我们可以往山里挖,建造地下室。相当部分的设计是即兴创作的,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最后的效果不错,那些在日本很难见到的艺术巨作也使游客不虚此行。

形体与空间是重点

波:在设计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时,您面对了不少中国的传统因素,例如您在设计之初曾将大厦比喻成向上生长的竹子。

贝:我在香港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风水”。那里有不少风水师专门负责建筑物的选址、方位和造形等等,我对此虽有所知,但没有太当真,然而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一出炉,便受到了比卢浮宫更为激烈的抨击。当然,原因并不相同,他们指责大厦有太多的尖角,认为这些尖角犹如锋利的刀口,会给周围建筑带来厄运,还有其他的很多反对意见。还好,我的客户始终站在我这一边。

波:回首往事,您如何形容当时的挑战?

贝:我接受这个专案早在1982年间。那时香港已确定于1997年回归中国。我从一开始就感觉到我的客户,香港中国银行的代表,已意识到这一建筑的重要象征意义。坦率地说,我的最大挑战在于设计。几年前,中国银行的邻居汇丰银行请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设计了他们新的总部大厦,并深受赞赏。现在想来仍有些尴尬,但我承认,当时虽然各方面条件有限,地块也不太理想,我仍然觉得有义务要做得比汇丰的总部大厦更好。

波:那个地块实在是既小又很难做文章。

贝:不过这个地块也有一个优点:由于所处位置正好在机场飞行航道之外,新建筑不像所有机场以北建筑那样受到高度限制。建筑有一定高度后我们就能俯瞰香港的其他建筑、维多利亚港和九龙的景色。下一步的挑战是,设计怎么样的高厦?如何将结构通过设计加以表达?还有,在香港设计高楼大厦,建筑师需要考虑比纽约强两倍、比洛杉矶强三倍的风力。

波:这意味着结构非常重要,要显得很坚固,但又不能过于坚固。坚固性也是个难题,过于坚固的建筑反而易于断裂,竹子就是个好例子。在您设计70层高的大厦时,有没有考虑到竹子的结构原理?

贝:当然,但对我来说竹子的运用只是暗喻,我的工程师莱斯立·罗伯森想的不是竹子,他考虑的是建筑的整体应该通过立体结构相连,所有的垂直承重力由位于建筑底座上四个角的柱子承担,许多人不知道这一点。这种创新的结构将钢材的使用量降低到了香港同种建筑的一半。

波:您的设计是以什么为界限的?结构和几何的灵巧运用应该到什么时候停止?似乎存在着某种界限。

贝:结构是建筑中永存的因素,在一些较特殊的情况下结构尤其重要,譬如高楼或其他容易受风力和地震影响的建筑物。我认为形体和空间的灵活运用应是建筑师的着力重点。谈到形体和空间的运用,就必须考虑光和人的移动。借着这两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才能获得生命,如果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周全,便形成了成功的建筑。

波:为什么动态对您来说如此重要?我认识不少建筑师,我也与他们谈建筑,但很多人并不太在乎这个,为什么对您却这么重要?

贝:我想这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建筑是为人设计的;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我偏爱设计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能有更多的人使用,感受到空间,并受它的感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有这样的效果,也因此,我对设计办公大楼不感兴趣。我认为人们在空间中流动所创造出的动感,能使建筑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没有固定的风格

波:很多建筑师,像您的朋友布劳耶以及包豪斯的同仁等,设计了许多家具和其他物品,但我不记得您做过这些。

贝:我的确做过。二次大战期间,我开始设计家具,但只做了很短的时间。当时我在一家工程公司做我不太感兴趣的工作,所以就利用午饭短暂的休息时间设计家具。家具设计其实并不容易,对建筑师来说,那会有很大收获。

波:有些建筑师不仅设计家具,而且设计其他的日常用品,诸如咖啡壶、咖啡杯等。对于这种潮流您看法如何?

贝:我并不羡慕。我认为家具与咖啡壶截然不同。家具能为建筑增色,咖啡壶则不然。我钦羡那些设计了漂亮家具的建筑师,而不是设计咖啡壶的建筑师。十九世纪之前,家具基本上是木制的,而且依靠传统的工艺打造,十*世纪中国明朝的家具就是最好的例子。至于弯曲的金属、复合木材和塑胶都是现代发明,对现代家具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波:贝先生,您是否羡慕那些创造了建筑流派的建筑师?

贝: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上。在我看来,建筑设计者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分析过程才是重点。我不属于任何流派,也没有投入任何建筑运动,吸引并群聚追随者特别是青年建筑师好让自己成为有品牌的建筑师,那不是我的方向。

波:您对建筑设计的态度并不在于建立个人风格,您也不认为自己有个人建筑风格,因为您的出发点是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贝:对我来说,每个问题都是不同的挑战。建筑设计中变化多端的各种可能性是最有意思的,这是长期分析观察的结果,很难传授。我猜想我一定也有我个人的设计风格,就好比我的笔迹,但这并不是刻意形成的。

波:许多建筑师沉迷于设计有自己“特色”的建筑,因为那常常是他们被雇用的主要原因。

贝:的确如此,但我认为设计特色本身也是一种约束。我并不羡慕那些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建筑师,他们有时由于未能显现原有的设计特色而使业主感到失望。我一点儿都不羡慕他们,我感到没有固定的风格给了我更大的设计自由。我强调的是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对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

波:是的,分析事物的入手方法便是您本身设计特色的最好写照,到最后个人风格虽然不很凸出,但的确含蓄地存在着。而说起设计流派,倒使我想起了一个问题:这是否反映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注重名牌、商标、名字了?

贝:我想是的,或许它替代了人们所欠缺的某种东西。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如果将建筑简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的作品。

波:请您谈谈建筑的未来。

贝:当今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与资讯时代有关,电脑给我们带来的可能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就此而言,建筑的未来无限宽广,我虽未参与其中,但这对于新

一代建筑师是很重要的。我们已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对建筑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相关文章

  •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 如果有人嚷着出国看大师最新作品和设计,那么你就OUT了.当下最新最棒的大师作品,其实都在国内.今天翡翠为大家介绍的是2006年10月竣工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如果您没空去日本看贝聿铭的1997年11月竣工<美秀美术馆& ...查看


  • 报效祖国之作--香山饭店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报效祖国之作--香山饭店 提起现代建筑的典范,座落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东馆是有口皆碑的.您可能想不 ...查看


  • 苏州博物馆资料(1)
  •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1960年建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约有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 ...查看


  • 20世纪中国十大建筑学家1
  • 从古至今,多少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浮现在我们面前,.从古希腊到工业革命,从古埃及到文艺复兴,多少伟大的建筑师在地球上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奇迹,帕提农神庙,金字塔,巴黎圣母院,双子峰大厦.而现代时期,又有多少建筑师的作品令人震撼不已,就让我带领大家 ...查看


  •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
  • 建筑与结构设计 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Design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 唐天芬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江门529020) 人类在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对自然环境不同的认知态度,影响了建筑创作.论文从 ...查看


  • 贝聿铭和苏州博物馆
  • 贝聿铭和苏州博物馆 摘要: 通过对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从布局.造型.空间.庭院四个方面浅谈新馆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表现.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布局:造型:空间:庭院:中国传统建筑 ...查看


  • 香山饭店(分析)
  • 贝聿铭 简 介 贝聿铭 美籍华人建筑 师,一九八三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一九一七年出生于广州,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一九三五年赴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 ...查看


  • 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
  •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的一种载体,主要通过建筑布局.建筑.建筑.建筑等来展示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的轴线.院落布局以及贴合环境的设计手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体现.新馆成功的将现代功能溶于古建筑群之中 ...查看


  • 山地旅馆设计调研报告
  • 山地旅馆设计调研报告 现今,旅馆建筑已经成为社会存在的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城市的独立功能体,它的发展建设关系到城市有机体和社会系统的健康成长.旅馆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务旅馆时期和现代旅馆时期.服务范围由单一寄宿转换为多功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