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函数与极限

《高等数学》教案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8课时)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一、集合 1、 集合概念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叫做集合。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表示方法:用A ,B ,C ,D 表示集合;用a ,b ,c ,d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 1) A ={a 1, a 2, a 3,

P } 2) A ={x x 的性质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a ∈A

一个集合,若它只含有有限个元素,则称为有限集;不是有限集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常见的数集:N ,Z ,Q ,R ,N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集合A 的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

如果集合A 与集合B 互为子集,则称A 与B 相等,记作A =B 若作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 全集I :A i ⊂I (I=1,2,3,…….. )。 空集φ: φ⊂A 。 2、 集合的运算

并集A ⋃B :A ⋃B ={x|x ∈A 或x ∈B } 交集A ⋂B :A ⋂B ={x|x ∈A 且x ∈B } 差集A \B :

A \B ={x |x ∈A 且x ∉B }

C

补集(余集)A :I \A

集合的并、交、余运算满足下列法则: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A ⋃B ) ⋃C =A ⋃(B ⋃C ) ,(A ⋂B ) ⋂C =A ⋂(B ⋂C )

分配律: (A ⋃B ) ⋂C =(A ⋂C ) ⋃(B ⋂C ) ,(A ⋂B ) ⋃C =(A ⋃C ) ⋂(B ⋃C ) 对偶律: (A ⋃B ) =A B (A ⋂B ) =A ⋃B 笛卡儿积: A ×B ={(x , y ) |x ∈A 且y ∈B } 3、区间和邻域

1)有限区间:开区间(a , b ) ,闭区间[a , b ],半开半闭区间(a , b ]

c

c

c

c

c

c

[a , b )。

2)无限区间:(-∞, a ),(-∞, a ],[a , +∞),(a , +∞),(-∞, +∞)。 3)邻域:U (a , δ) ={x a -δ x a +δ}

注:a 邻域的中心,δ邻域的半径;去心邻域记为U (a , δ) 。 二、映射 映射概念

定义 设X ,Y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法则f ,使得对X 中的每一个元素x ,按法则f ,在Y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则称f 为从X 到Y 的映射,记作

f :X →Y

其中y 称为元素x 的像,并记作f (x ) ,即y =f (x ) 。 注意:每个X 有唯一的像;每个Y 的原像不唯一。

三、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定义 设数集D ⊂R ,则称映射f :D →R 为定义在D 上的函数,记为

y =f (x ) , x ∈D 。

注:函数相等:定义域、对应法则相等。 2、 函数的几种特性

1)函数的有界性(上界、下界;有界、无界),有界的充要条件: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函数的单调性(单增、单减),在x 1、x 2点比较函数值f (x 1) 与f (x 2) 的大小(注:与区间有关)。

3)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域对称、f (x ) 与f (-x ) 关系决定) ,图形特点 (关于原点、Y 轴对称) 。

4) 函数的周期性(定义域中成立:f (x +l ) =f (x ) )

3、 函数与复合函数

1)反函数:函数f :D →f (D ) 是单射,则有逆映射f 函数的反函数。

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y =x 于对称。

2)复合函数:函数u =g (y ) 定义域为D 1,函数y =f (x ) 在D 上有定义、且f (D ) ⊂D 1。则u =g (f (x )) =g f (x ) 为复合函数。

3)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统一表达式。 结论:对于分段函数

-1

(y ) =x ,称此映射f

-1

为f

f (x )=⎨

⎧f 1(x )

⎩f 2(x )

(x ≥a )

(x a )

若初等数函f 1(x )和f 2(x )满足f 1(a )= f2(a ),则 f (x )= f1[

11(

]+ f1[(

]- f1(a ) 22

a

4、初等函数

1)幂函数:y =x

x

y =a 2) 指数函数:

3) 对数函数:y =log a (x ) 4) 三角函数:

y =sin(x ), y =cos(x ), y =tan(x ), y =cot(x )

5) 反三角函数:

y =arcsin(x ) ,y =arccos(x )

y =arctan(x )

y =arc cot(x )

以上五种函数为基本初等函数。

shx e x -e -x e x +e -x e x -e -x

thx ==x chx =shx =

chx e +e -x 22,6)双曲函数:,

注:双曲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双曲函数公式:

sh (x +y ) =shx ⋅chy +chx ⋅shy sh (x -y ) =shx ⋅chy -chx ⋅shy

ch (x +y ) =chx ⋅chy +shx ⋅shy ch (x -y ) =chx ⋅chy -shx ⋅shy

7)反双曲函数:

y =arshx y =archx y =arthx

例1 已知分段函数

⎧2x , -1≤x

1, x =0, f (x ) =⎨ ⎪x 2+2,0

1)求其定义域并作图;2)求函数值f (- 2), f (0),f (2).

例2 求由所给函数复合的函数,并求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y=10u ,u=1+x2, y=arctanu2, u=tanv, v=a2+x2. 例3 求函数的反函数及反函数的定义域:

y=x2, (0 ≤x 〈+∞), y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二节:数列的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极限的概念,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极限的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一、数列

数列就是由数组成的序列。 1)这个序列中的每个数都编了号。

2)序列中有无限多个成员。 一般写成:a 1缩写为{u n }

2x -1,0

2

⎩2-(x -2) ,1

a 2a 3

a 4 a n

⎧1⎫⎨⎬

例1 数列⎩n ⎭是这样一个数列{x n },其中

x n =

1

n ,n =1, 2, 3, 4, 5

也可写为:

1

121314

1

5

1

=0n →∞n 可发现:这个数列有个趋势,数值越来越小,无限接近0,记为。

lim

1、 限的ε-N 定义

∀ε 0∃N ∀n N

x n -a ε,则称数列{x n }的极限为a ,记成

l i m x n =a

n →∞

也可等价表述: 1)∀ε>0

2)∀ε>0

∃N ∀n >N ∃N

∀n >N

ρ(x n

a )

x n ∈O (a

ε) 。

极限是数列中数的变化总趋势,因此与数列中某个、前几个的值没有关系。 二、收敛数列的性质

定理1 如果数列{x n }收敛,那么它的极限是唯一。 定理2 如果数列{x n }收敛,那么数列{x n }一定有界。 定理3 如果

l i m x n =a

x →∞

且a>0(a0,当n>N时,

x n >0

(x n

例2 证明数列{n 的极限是1。 例3 作出数列

{

n +(-1) n -1

n

图形,讨论其极限值。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三节:函数的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极限性质。 一、极限的定义 1、在x 0点的极限

1)x 0可在函数的定义域内,也可不在,不涉及f 在x 0有没有定义,以及函数值f (x 0) 的大小。只要满足:存在某个ρ>0使:(x 0-ρ, x 0) ⋃(x 0, x 0+ρ) ⊂D 。 2)如果自变量x 趋于x 0时,相应的函数值 f (x ) 有一个总趋势——以某个实数A 为极限 ,则记为 :x →x 0

形式定义为:

lim f (x ) =A

∀ε>0⋅∃δ⋅∀x (0

f (x ) -A

2、x →∞的极限 设y =f (x )

x ∈(-∞, +∞) ,如果当时函数值 f (x ) 有一个总趋势--该曲线有一条水

平渐近线y =A --则称函数在无限远点∞有极限。记为:x →∞ 在无穷远点∞的左右极限:

lim f (x ) =A

f (+∞) =l i m f (x )

x →+∞

f (-∞) =l i m f (x )

x →-∞

关系为:

lim f (x ) =A ⇔lim f (x ) =A =lim f (x )

x →∞

x →+∞

x →-∞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1、极限的唯一性 2、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 3、限的局部保号性

4、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 例1 讨论函数y =

x x

在x →0的极限。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l i m 2, l i m x n +1-+1

n →∞

x →-1

n

3

x 3+1

) 。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四节:无穷小与无穷大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无穷小与无穷大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 一、无穷小定义

定义 对一个数列{x n },如果成立如下的命题:

lim x n =0∀ε>0⋅∃N ⋅∀n >N ⋅x

注:1)∀2)

ε的意义;

x n

3)上述命题可翻译成:对于任意小的正数ε,存在一个号码N ,使在这个号码以后的所有的号码n ,相应的x n 与极限0的距离比这个给定的ε还小。它是我们在直观上对于

一个数列趋于0的认识。

定理1 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x →x 0(或x →∞) 中,函数f (x )具有极限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 (x ) =A +α,其中α是无穷小。

二、无穷大定义

一个数列{x n },如果成立:

x n =∞∀G >0⋅∃N ⋅∀n >N ⋅x n >G 那么称它为无穷大量。记成:lim x →∞。

lim x n =+∞∀G >0⋅∃N ⋅∀n >N ⋅x >G n 特别地,如果,则称为正无穷大,记成x →∞。

特别地,如果∀G >0⋅∃N ⋅∀n >N ⋅x n

lim x n =-∞

x →∞

注:无法区分正负无穷大时就笼统地称之为无穷大量。 三、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关系

1

定理2 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中,如果f (x ) 为无穷大,则f (x ) 为无穷小;反之,1

如果f (x ) 为无穷小,且f (x ) ≠0则f (x ) 为无穷大。

即非零的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是倒数关系:当x n ≠0时:有

lim =0⇒lim

x ←∞

1

=∞x →∞x n

lim =∞⇒lim

x ←∞

1

=0x →∞x n

注意是在自变量的同一个变化过程中。 四、无穷小的性质

设{x n }和{y n }是无穷小量于是: 1)两个无穷小量的和差也是无穷小量:

lim x n =0

x →∞

lim y n =0⇒lim (x n ±y n ) =0

x →∞

x ←∞

2)对于任意常数C ,数列{c ⋅x n }也是无穷小量: x →∞

lim x n =0⇒lim (c ⋅x n ) =0

x ←∞

3)

{x

n

⋅y n

}也是无穷小量,两个无穷小量的积是一个无穷小量。

lim y n =0⇒lim (x n ⋅y n ) =0

x →∞

x →∞

lim x n =0

x →∞

4)x n 也是无穷小量:

x →x 0

}

lim x n =0⇔lim x n =0

x →x 0

5)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积为无穷小。 五、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

1)若函数f 和g 在点x 0有极限,则

x →x 0

lim (f (x ) +g (x )) =lim f (x ) +lim g (x )

x →x 0

x →x 0

2)函数f 在点x 0有极限,则对任何常数a 成立

x →x 0

lim (a ⋅f (x )) =a ⋅lim f (x )

x →x 0

3)若函数f 和g 在点x 0有极限,则

x →x 0

lim (f (x ) ⋅g (x )) =lim f (x ) ⋅lim g (x )

x →x 0

x →x 0

,则

4)函数f 和g 在点x 0有极限,并且x →x 0

lim g (x ) =β≠0

lim f (x ) ⎛f (x ) ⎫x α→x 0

⎪lim ==

x →x 0 g (x ) ⎪lim g (x ) β⎝⎭x

→x

极限的四则运算成立的条件是若函数f 和 g 在点x 0 有极限。

定理3 设函数y =f [g (x )}是由函数y =f (u ) 与u =g (x ) 复合而成,f [g (x )]在点

lim g (x ) =u 0lim f (u ) =A x 0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若x →x 0

,u →u 0,且存在δ0>0,当 x ∈u (x , δ) 00时,有g (x ) ≠u 0,则

x →x 0

lim f [g (x )]=lim f (u ) =A

u →u 0

例1 下面函数在x 趋向什么时是无穷小,又当x 趋向什么时是无穷大:

s i x n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lim

x →1

2x -3x 2-5x +4

lim

x →3

x -3x 2-9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五节: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极限存在准则,透彻理解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重点(难点):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的应用。

定理1(夹逼定理) 三数列{x n }、{y n }和{z n },如果从某个号码起成立:

1)x n

lim x n =a =lim z n

x →∞

,则有结论:

lim y n =a

x →∞

定理2 单调有界数列一定收敛。

单调增加有上界的数列一定收敛;单调减少有下界的数列一定收敛。 Ⅰ 极限lim [sinx/x] =1

x →0

该极限的证明,关键是证不等式:sinx

如图. 设单位圆⊙O 的渐开线为

⊥X轴于H,TBC 切⊙O且交AB . 若记∠TOA =x ,并过T作TH AB

及X轴分别于B、C,则

=(x )=TB我们说这个证明不仅是一个创造性的,更主要它避免了传统证法中的“循环论证”. 因扇形面积OAT =

1

x 的求得,一般是n 等分∠AOT 成n 个等腰△2

A i OA i-1(i=1.2,…,n,A=A0,T=An ) ,则

11

Sin (x/n)=n Sin(x/n) 22

11

此时,扇形面积OA T=lim ∑△A i OA i-1=∑Sin (x/n)=x lim [Sin(x/n)/(x/n)]

n →∞22n →∞

1

显然当lim [Sin(x/n)/(x/n)]=1时,扇形面积OAT =x ,但令t= x / n,则该极限为

n →∞2

∑△A i OA i-1=∑

要证明的重要极限I,即出现循环论证。

Ⅱ 极限lim (1+1/n)n = e

n →∞

设A n =(1+1/n)n ,利用算术和几何不等式关系,得:

A n =(1+1/n)(1+1/n)……(1+1/n)・1≦[(n (1+1/n)+1)/(n+1)] n+1

即数列{A n }单增。

另外,设Bn =n/(n+1) ,利用算术和几何不等式关系,得: Bn =1- 1/(n+1)>1- 1/n=[(2・(1/2)+(n-2))/n] 则 4≥ [(n+1)/ n]= (1+1/n)n 即数列{A n }有上界。

于是,极限Ⅱ存在,并记为数e 。 例1 求下面函数极限:

≥[(1/2)2・1]=(1/4)1/n

n-2

lim

tan x arcsin x 1-cos x

lim lim

x →0x ,x →0x 2 ,x →0x

11lim (1+) x lim (1-) x

x 有界,并求 x →∞x 的极限。 例2 证明x →∞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六节: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无穷小的比较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应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定义 若α, β为无穷小,且

β=0αβlim =∞

αβ

lim =c ≠0

αβ

lim K =c ≠0

αβlim =1

α

lim

则α与β的关系,依次是高阶、低阶、同阶、k 阶、等价(α~β) 1)若α, β为等价无穷小,则β=α+ (α) 。

2)若α~α、β~β且11lim β1α存在,则:

lim β

=lim β1

α1

例1 证明下面各无穷小量之间的关系:

。 x (x →0+) tanx-sinx 与sinx (x →0)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lim tan 2x (1+x ) -1sin x lim lim 3x →0sin 5x , x →0x +3x , x →0cos x -1。 123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七节: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利用定义判断连续或间断点。

教学重点(难点):判断函数连续 。

一、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

函数f 在点x 0连续,当且仅当该点的函数值f (x 0) 、左极限f (x 0-0) 与右极限f (x 0+0) 三者相等:

f (x 0-0) =f (x 0) =f (x 0+0)

或者:当且仅当函数f 在点x 0有极限且此极限等于该点的函数值 。

x →x 0lim f (x ) =f (x 0)

其形式定义如下:

∀ε

函数在区间(a,b )连续指:区间中每一点都连续,函数在区间[a,b ]连续时包括端点。 注:1)左右连续,在区间上连续(注意端点) ;

2)连续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且不间断的曲线。

二、间断点

若:f (x 0-0) =f (x 0) =f (x 0+0) 中有某一个等式不成立,就间断,分为:

1、第一类间断点

f (x 0+0) ≠f (x 0-0)

即函数在点的左右极限皆存在但不相等,曲线段上出现一个跳跃。

2、第二类间断点x 0

左极限f (x 0-0) 与右极限f (x 0+0) 两者之中至少有一个不存在。

例1 讨论函数在x=0处的连续性:

⎧x , x ≠0, f (x ) =⎨ ⎩1, x =0.

例2 求下面函数的间断点,判断其类型:

y =(1+x , y =x c o 。 x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八节: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并会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函数极限。

教学重点(难点):函数连续性判定。

一、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

1) x →x 0lim f (x ) =f (x 0) 且x →x 0lim g (x ) =g (x 0) ,

lim {α⋅f (x ) +β⋅g (x ) }=α⋅f (x 0) +β⋅g (x 0) ⇒x →x 0

2) x →x 0l i m f (x ) =f (x 0)

⇒x →x 0且x →x 0lim g (x ) =g (x 0) , lim {f (x ) *g (x ) }=f (x 0) *g (x 0)

且x →x 03) x →x 0l i m f (x ) =f (x 0) lim g (x ) =g (x 0) ≠0, f (x ) f (x 0) lim =x →x 0g (x ) g (x 0) ⇒

二、反函数连续定理

如果函数f :y =f (x )

数f -1x ∈D f 是严格单调增加(减少)且连续的,则存在它的反函-1x =f (y ) :y ∈D f 也是严格单调增加(减少)并且连续。

注:1)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来的值域。

2)通常惯用X 表示自变量,Y 表示因变量。反函数也可表成

y =f -1(x ) x ∈D f -1

三、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定理:

设函数f 和g 满足复合条件ℜg ⊂D f ,若函数g 在点x 0连续;g (x 0) =u 0,又若f 函数在点u 0连续,则复合函数f g 在点x 0连续。

注: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可以保证极限号与函数符号的交换:

x →x 0lim f (g (x )) =f (lim g (x )) x →x 0

从这些基本初等函数出, 通过若干次四则运算以及复合,得到的种种函数统称为初等函数,并且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连续。

例1 求下面函数的连续区间:

y =l n s i x n ,

y =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x →a 。 ,

l i x →a 。 x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九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一、最大、最小值

设函数:y =f (x ) , x ∈D 在上有界,现在问在值域

D 1={y y =f (x ), x ∈D }

中是否有一个最大的实数?如果存在,譬如说它是某个点x 0∈D 的函数值 y 0=f (x 0) ,则记y 0=max {f (x ) }x ∈D 叫做函数在D 上的最大值。

类似地,如果 D f 中有一个最小实数,譬如说它是某个点x 2∈D f 的函数值y 2=f (x 2) ,则记

二、有界性 y 2=min {f (x ) }x ∈D f 称为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

有界性定理 如果函数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则它在[a , b ]上有界。

三、零点、介值定理

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 如果函数 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则它在[a , b ]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就是说存在两个点ς和η,使得

f (ς) ≤f (x ) ≤f (η) , x ∈[a , b ] 。

亦即

f (ς) =min {f (x ) }x ∈[a , b ] {f (x ) }f (η) =m a x x ∈[a , b ]

若x 0使f (x 0) =0,则称x 0为函数的零点。

四、零点定理

零点定理 如果函数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且f 在区间[a , b ]的两个端点异号:f (a ) *f (b )

五、中值定理

中值定理 如果函数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则f 在[a , b ]上能取到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何一个中间值。

例1 证明方程x=asinx+b(a 、b >0)至少有一个正根,并且它不超过a=b。 例2(2005年全国高考题) 已知函数f (x ) =

1)求f (x ) 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2)设a ≥1,函数g (x ) =x 3-3a 2x -2a , x ∈[0,1],若对于任意x 1∈[0, 1]使得4x 2-7, x ∈[0,1]。 g (x 0) =f (x 1)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高等数学》教案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8课时)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一、集合 1、 集合概念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叫做集合。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表示方法:用A ,B ,C ,D 表示集合;用a ,b ,c ,d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 1) A ={a 1, a 2, a 3,

P } 2) A ={x x 的性质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a ∈A

一个集合,若它只含有有限个元素,则称为有限集;不是有限集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常见的数集:N ,Z ,Q ,R ,N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集合A 的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

如果集合A 与集合B 互为子集,则称A 与B 相等,记作A =B 若作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 全集I :A i ⊂I (I=1,2,3,…….. )。 空集φ: φ⊂A 。 2、 集合的运算

并集A ⋃B :A ⋃B ={x|x ∈A 或x ∈B } 交集A ⋂B :A ⋂B ={x|x ∈A 且x ∈B } 差集A \B :

A \B ={x |x ∈A 且x ∉B }

C

补集(余集)A :I \A

集合的并、交、余运算满足下列法则: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A ⋃B ) ⋃C =A ⋃(B ⋃C ) ,(A ⋂B ) ⋂C =A ⋂(B ⋂C )

分配律: (A ⋃B ) ⋂C =(A ⋂C ) ⋃(B ⋂C ) ,(A ⋂B ) ⋃C =(A ⋃C ) ⋂(B ⋃C ) 对偶律: (A ⋃B ) =A B (A ⋂B ) =A ⋃B 笛卡儿积: A ×B ={(x , y ) |x ∈A 且y ∈B } 3、区间和邻域

1)有限区间:开区间(a , b ) ,闭区间[a , b ],半开半闭区间(a , b ]

c

c

c

c

c

c

[a , b )。

2)无限区间:(-∞, a ),(-∞, a ],[a , +∞),(a , +∞),(-∞, +∞)。 3)邻域:U (a , δ) ={x a -δ x a +δ}

注:a 邻域的中心,δ邻域的半径;去心邻域记为U (a , δ) 。 二、映射 映射概念

定义 设X ,Y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法则f ,使得对X 中的每一个元素x ,按法则f ,在Y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则称f 为从X 到Y 的映射,记作

f :X →Y

其中y 称为元素x 的像,并记作f (x ) ,即y =f (x ) 。 注意:每个X 有唯一的像;每个Y 的原像不唯一。

三、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定义 设数集D ⊂R ,则称映射f :D →R 为定义在D 上的函数,记为

y =f (x ) , x ∈D 。

注:函数相等:定义域、对应法则相等。 2、 函数的几种特性

1)函数的有界性(上界、下界;有界、无界),有界的充要条件: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函数的单调性(单增、单减),在x 1、x 2点比较函数值f (x 1) 与f (x 2) 的大小(注:与区间有关)。

3)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域对称、f (x ) 与f (-x ) 关系决定) ,图形特点 (关于原点、Y 轴对称) 。

4) 函数的周期性(定义域中成立:f (x +l ) =f (x ) )

3、 函数与复合函数

1)反函数:函数f :D →f (D ) 是单射,则有逆映射f 函数的反函数。

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y =x 于对称。

2)复合函数:函数u =g (y ) 定义域为D 1,函数y =f (x ) 在D 上有定义、且f (D ) ⊂D 1。则u =g (f (x )) =g f (x ) 为复合函数。

3)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统一表达式。 结论:对于分段函数

-1

(y ) =x ,称此映射f

-1

为f

f (x )=⎨

⎧f 1(x )

⎩f 2(x )

(x ≥a )

(x a )

若初等数函f 1(x )和f 2(x )满足f 1(a )= f2(a ),则 f (x )= f1[

11(

]+ f1[(

]- f1(a ) 22

a

4、初等函数

1)幂函数:y =x

x

y =a 2) 指数函数:

3) 对数函数:y =log a (x ) 4) 三角函数:

y =sin(x ), y =cos(x ), y =tan(x ), y =cot(x )

5) 反三角函数:

y =arcsin(x ) ,y =arccos(x )

y =arctan(x )

y =arc cot(x )

以上五种函数为基本初等函数。

shx e x -e -x e x +e -x e x -e -x

thx ==x chx =shx =

chx e +e -x 22,6)双曲函数:,

注:双曲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双曲函数公式:

sh (x +y ) =shx ⋅chy +chx ⋅shy sh (x -y ) =shx ⋅chy -chx ⋅shy

ch (x +y ) =chx ⋅chy +shx ⋅shy ch (x -y ) =chx ⋅chy -shx ⋅shy

7)反双曲函数:

y =arshx y =archx y =arthx

例1 已知分段函数

⎧2x , -1≤x

1, x =0, f (x ) =⎨ ⎪x 2+2,0

1)求其定义域并作图;2)求函数值f (- 2), f (0),f (2).

例2 求由所给函数复合的函数,并求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y=10u ,u=1+x2, y=arctanu2, u=tanv, v=a2+x2. 例3 求函数的反函数及反函数的定义域:

y=x2, (0 ≤x 〈+∞), y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二节:数列的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极限的概念,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极限的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一、数列

数列就是由数组成的序列。 1)这个序列中的每个数都编了号。

2)序列中有无限多个成员。 一般写成:a 1缩写为{u n }

2x -1,0

2

⎩2-(x -2) ,1

a 2a 3

a 4 a n

⎧1⎫⎨⎬

例1 数列⎩n ⎭是这样一个数列{x n },其中

x n =

1

n ,n =1, 2, 3, 4, 5

也可写为:

1

121314

1

5

1

=0n →∞n 可发现:这个数列有个趋势,数值越来越小,无限接近0,记为。

lim

1、 限的ε-N 定义

∀ε 0∃N ∀n N

x n -a ε,则称数列{x n }的极限为a ,记成

l i m x n =a

n →∞

也可等价表述: 1)∀ε>0

2)∀ε>0

∃N ∀n >N ∃N

∀n >N

ρ(x n

a )

x n ∈O (a

ε) 。

极限是数列中数的变化总趋势,因此与数列中某个、前几个的值没有关系。 二、收敛数列的性质

定理1 如果数列{x n }收敛,那么它的极限是唯一。 定理2 如果数列{x n }收敛,那么数列{x n }一定有界。 定理3 如果

l i m x n =a

x →∞

且a>0(a0,当n>N时,

x n >0

(x n

例2 证明数列{n 的极限是1。 例3 作出数列

{

n +(-1) n -1

n

图形,讨论其极限值。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三节:函数的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极限性质。 一、极限的定义 1、在x 0点的极限

1)x 0可在函数的定义域内,也可不在,不涉及f 在x 0有没有定义,以及函数值f (x 0) 的大小。只要满足:存在某个ρ>0使:(x 0-ρ, x 0) ⋃(x 0, x 0+ρ) ⊂D 。 2)如果自变量x 趋于x 0时,相应的函数值 f (x ) 有一个总趋势——以某个实数A 为极限 ,则记为 :x →x 0

形式定义为:

lim f (x ) =A

∀ε>0⋅∃δ⋅∀x (0

f (x ) -A

2、x →∞的极限 设y =f (x )

x ∈(-∞, +∞) ,如果当时函数值 f (x ) 有一个总趋势--该曲线有一条水

平渐近线y =A --则称函数在无限远点∞有极限。记为:x →∞ 在无穷远点∞的左右极限:

lim f (x ) =A

f (+∞) =l i m f (x )

x →+∞

f (-∞) =l i m f (x )

x →-∞

关系为:

lim f (x ) =A ⇔lim f (x ) =A =lim f (x )

x →∞

x →+∞

x →-∞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1、极限的唯一性 2、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 3、限的局部保号性

4、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 例1 讨论函数y =

x x

在x →0的极限。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l i m 2, l i m x n +1-+1

n →∞

x →-1

n

3

x 3+1

) 。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四节:无穷小与无穷大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无穷小与无穷大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 一、无穷小定义

定义 对一个数列{x n },如果成立如下的命题:

lim x n =0∀ε>0⋅∃N ⋅∀n >N ⋅x

注:1)∀2)

ε的意义;

x n

3)上述命题可翻译成:对于任意小的正数ε,存在一个号码N ,使在这个号码以后的所有的号码n ,相应的x n 与极限0的距离比这个给定的ε还小。它是我们在直观上对于

一个数列趋于0的认识。

定理1 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x →x 0(或x →∞) 中,函数f (x )具有极限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 (x ) =A +α,其中α是无穷小。

二、无穷大定义

一个数列{x n },如果成立:

x n =∞∀G >0⋅∃N ⋅∀n >N ⋅x n >G 那么称它为无穷大量。记成:lim x →∞。

lim x n =+∞∀G >0⋅∃N ⋅∀n >N ⋅x >G n 特别地,如果,则称为正无穷大,记成x →∞。

特别地,如果∀G >0⋅∃N ⋅∀n >N ⋅x n

lim x n =-∞

x →∞

注:无法区分正负无穷大时就笼统地称之为无穷大量。 三、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关系

1

定理2 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中,如果f (x ) 为无穷大,则f (x ) 为无穷小;反之,1

如果f (x ) 为无穷小,且f (x ) ≠0则f (x ) 为无穷大。

即非零的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是倒数关系:当x n ≠0时:有

lim =0⇒lim

x ←∞

1

=∞x →∞x n

lim =∞⇒lim

x ←∞

1

=0x →∞x n

注意是在自变量的同一个变化过程中。 四、无穷小的性质

设{x n }和{y n }是无穷小量于是: 1)两个无穷小量的和差也是无穷小量:

lim x n =0

x →∞

lim y n =0⇒lim (x n ±y n ) =0

x →∞

x ←∞

2)对于任意常数C ,数列{c ⋅x n }也是无穷小量: x →∞

lim x n =0⇒lim (c ⋅x n ) =0

x ←∞

3)

{x

n

⋅y n

}也是无穷小量,两个无穷小量的积是一个无穷小量。

lim y n =0⇒lim (x n ⋅y n ) =0

x →∞

x →∞

lim x n =0

x →∞

4)x n 也是无穷小量:

x →x 0

}

lim x n =0⇔lim x n =0

x →x 0

5)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积为无穷小。 五、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

1)若函数f 和g 在点x 0有极限,则

x →x 0

lim (f (x ) +g (x )) =lim f (x ) +lim g (x )

x →x 0

x →x 0

2)函数f 在点x 0有极限,则对任何常数a 成立

x →x 0

lim (a ⋅f (x )) =a ⋅lim f (x )

x →x 0

3)若函数f 和g 在点x 0有极限,则

x →x 0

lim (f (x ) ⋅g (x )) =lim f (x ) ⋅lim g (x )

x →x 0

x →x 0

,则

4)函数f 和g 在点x 0有极限,并且x →x 0

lim g (x ) =β≠0

lim f (x ) ⎛f (x ) ⎫x α→x 0

⎪lim ==

x →x 0 g (x ) ⎪lim g (x ) β⎝⎭x

→x

极限的四则运算成立的条件是若函数f 和 g 在点x 0 有极限。

定理3 设函数y =f [g (x )}是由函数y =f (u ) 与u =g (x ) 复合而成,f [g (x )]在点

lim g (x ) =u 0lim f (u ) =A x 0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若x →x 0

,u →u 0,且存在δ0>0,当 x ∈u (x , δ) 00时,有g (x ) ≠u 0,则

x →x 0

lim f [g (x )]=lim f (u ) =A

u →u 0

例1 下面函数在x 趋向什么时是无穷小,又当x 趋向什么时是无穷大:

s i x n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lim

x →1

2x -3x 2-5x +4

lim

x →3

x -3x 2-9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五节: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极限存在准则,透彻理解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重点(难点):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的应用。

定理1(夹逼定理) 三数列{x n }、{y n }和{z n },如果从某个号码起成立:

1)x n

lim x n =a =lim z n

x →∞

,则有结论:

lim y n =a

x →∞

定理2 单调有界数列一定收敛。

单调增加有上界的数列一定收敛;单调减少有下界的数列一定收敛。 Ⅰ 极限lim [sinx/x] =1

x →0

该极限的证明,关键是证不等式:sinx

如图. 设单位圆⊙O 的渐开线为

⊥X轴于H,TBC 切⊙O且交AB . 若记∠TOA =x ,并过T作TH AB

及X轴分别于B、C,则

=(x )=TB我们说这个证明不仅是一个创造性的,更主要它避免了传统证法中的“循环论证”. 因扇形面积OAT =

1

x 的求得,一般是n 等分∠AOT 成n 个等腰△2

A i OA i-1(i=1.2,…,n,A=A0,T=An ) ,则

11

Sin (x/n)=n Sin(x/n) 22

11

此时,扇形面积OA T=lim ∑△A i OA i-1=∑Sin (x/n)=x lim [Sin(x/n)/(x/n)]

n →∞22n →∞

1

显然当lim [Sin(x/n)/(x/n)]=1时,扇形面积OAT =x ,但令t= x / n,则该极限为

n →∞2

∑△A i OA i-1=∑

要证明的重要极限I,即出现循环论证。

Ⅱ 极限lim (1+1/n)n = e

n →∞

设A n =(1+1/n)n ,利用算术和几何不等式关系,得:

A n =(1+1/n)(1+1/n)……(1+1/n)・1≦[(n (1+1/n)+1)/(n+1)] n+1

即数列{A n }单增。

另外,设Bn =n/(n+1) ,利用算术和几何不等式关系,得: Bn =1- 1/(n+1)>1- 1/n=[(2・(1/2)+(n-2))/n] 则 4≥ [(n+1)/ n]= (1+1/n)n 即数列{A n }有上界。

于是,极限Ⅱ存在,并记为数e 。 例1 求下面函数极限:

≥[(1/2)2・1]=(1/4)1/n

n-2

lim

tan x arcsin x 1-cos x

lim lim

x →0x ,x →0x 2 ,x →0x

11lim (1+) x lim (1-) x

x 有界,并求 x →∞x 的极限。 例2 证明x →∞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六节: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无穷小的比较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应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定义 若α, β为无穷小,且

β=0αβlim =∞

αβ

lim =c ≠0

αβ

lim K =c ≠0

αβlim =1

α

lim

则α与β的关系,依次是高阶、低阶、同阶、k 阶、等价(α~β) 1)若α, β为等价无穷小,则β=α+ (α) 。

2)若α~α、β~β且11lim β1α存在,则:

lim β

=lim β1

α1

例1 证明下面各无穷小量之间的关系:

。 x (x →0+) tanx-sinx 与sinx (x →0)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lim tan 2x (1+x ) -1sin x lim lim 3x →0sin 5x , x →0x +3x , x →0cos x -1。 123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七节: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利用定义判断连续或间断点。

教学重点(难点):判断函数连续 。

一、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

函数f 在点x 0连续,当且仅当该点的函数值f (x 0) 、左极限f (x 0-0) 与右极限f (x 0+0) 三者相等:

f (x 0-0) =f (x 0) =f (x 0+0)

或者:当且仅当函数f 在点x 0有极限且此极限等于该点的函数值 。

x →x 0lim f (x ) =f (x 0)

其形式定义如下:

∀ε

函数在区间(a,b )连续指:区间中每一点都连续,函数在区间[a,b ]连续时包括端点。 注:1)左右连续,在区间上连续(注意端点) ;

2)连续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且不间断的曲线。

二、间断点

若:f (x 0-0) =f (x 0) =f (x 0+0) 中有某一个等式不成立,就间断,分为:

1、第一类间断点

f (x 0+0) ≠f (x 0-0)

即函数在点的左右极限皆存在但不相等,曲线段上出现一个跳跃。

2、第二类间断点x 0

左极限f (x 0-0) 与右极限f (x 0+0) 两者之中至少有一个不存在。

例1 讨论函数在x=0处的连续性:

⎧x , x ≠0, f (x ) =⎨ ⎩1, x =0.

例2 求下面函数的间断点,判断其类型:

y =(1+x , y =x c o 。 x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八节: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并会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函数极限。

教学重点(难点):函数连续性判定。

一、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

1) x →x 0lim f (x ) =f (x 0) 且x →x 0lim g (x ) =g (x 0) ,

lim {α⋅f (x ) +β⋅g (x ) }=α⋅f (x 0) +β⋅g (x 0) ⇒x →x 0

2) x →x 0l i m f (x ) =f (x 0)

⇒x →x 0且x →x 0lim g (x ) =g (x 0) , lim {f (x ) *g (x ) }=f (x 0) *g (x 0)

且x →x 03) x →x 0l i m f (x ) =f (x 0) lim g (x ) =g (x 0) ≠0, f (x ) f (x 0) lim =x →x 0g (x ) g (x 0) ⇒

二、反函数连续定理

如果函数f :y =f (x )

数f -1x ∈D f 是严格单调增加(减少)且连续的,则存在它的反函-1x =f (y ) :y ∈D f 也是严格单调增加(减少)并且连续。

注:1)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来的值域。

2)通常惯用X 表示自变量,Y 表示因变量。反函数也可表成

y =f -1(x ) x ∈D f -1

三、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定理:

设函数f 和g 满足复合条件ℜg ⊂D f ,若函数g 在点x 0连续;g (x 0) =u 0,又若f 函数在点u 0连续,则复合函数f g 在点x 0连续。

注: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可以保证极限号与函数符号的交换:

x →x 0lim f (g (x )) =f (lim g (x )) x →x 0

从这些基本初等函数出, 通过若干次四则运算以及复合,得到的种种函数统称为初等函数,并且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连续。

例1 求下面函数的连续区间:

y =l n s i x n ,

y =

例2 求下面函数极限:

x →a 。 ,

l i x →a 。 x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第九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一、最大、最小值

设函数:y =f (x ) , x ∈D 在上有界,现在问在值域

D 1={y y =f (x ), x ∈D }

中是否有一个最大的实数?如果存在,譬如说它是某个点x 0∈D 的函数值 y 0=f (x 0) ,则记y 0=max {f (x ) }x ∈D 叫做函数在D 上的最大值。

类似地,如果 D f 中有一个最小实数,譬如说它是某个点x 2∈D f 的函数值y 2=f (x 2) ,则记

二、有界性 y 2=min {f (x ) }x ∈D f 称为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

有界性定理 如果函数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则它在[a , b ]上有界。

三、零点、介值定理

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 如果函数 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则它在[a , b ]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就是说存在两个点ς和η,使得

f (ς) ≤f (x ) ≤f (η) , x ∈[a , b ] 。

亦即

f (ς) =min {f (x ) }x ∈[a , b ] {f (x ) }f (η) =m a x x ∈[a , b ]

若x 0使f (x 0) =0,则称x 0为函数的零点。

四、零点定理

零点定理 如果函数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且f 在区间[a , b ]的两个端点异号:f (a ) *f (b )

五、中值定理

中值定理 如果函数f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则f 在[a , b ]上能取到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何一个中间值。

例1 证明方程x=asinx+b(a 、b >0)至少有一个正根,并且它不超过a=b。 例2(2005年全国高考题) 已知函数f (x ) =

1)求f (x ) 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2)设a ≥1,函数g (x ) =x 3-3a 2x -2a , x ∈[0,1],若对于任意x 1∈[0, 1]使得4x 2-7, x ∈[0,1]。 g (x 0) =f (x 1)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作业:见课后各章节练习。


相关文章

  •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数理系 课程编码:B080101 适应专业:高职高专工程类专业 修课方式:必修 总学时:110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侯风波 <高等数学(第二版) > 高等 ...查看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营销管理(高职单招,两年制) (学分:4,学时数:68)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等数学>是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营销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为后续课程以及进一 ...查看


  • 高等数学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 第18卷第2期 2002年6月新疆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XINJIANGEDUCATIONINSTITUIEV01.18.No.2Jun.2002 徐红岭 (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8) 摘要:本文对jZ4 ...查看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1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名称:<高等数学>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棵 学时:56课时 适用专业:药学系各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高等数学是我院文理科非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为培养我国社 ...查看


  • 微积分大纲
  • <微积分>课程教学大纲 (2011版)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程代码:MAT160005T/ MAT160006T 课程名称:微积分(I )/(II ) 学时学分:128学时:8学分 预修课程:初等数学 适用专业:本科经管 ...查看


  • 2015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 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2015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二.适用专业: 非数学专业 三.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四.考试时间:100 ...查看


  •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模板
  • [高职教学大纲模板]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系 < 高等数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类专科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 ...查看


  • 高等数学极限总结
  • [摘 要]<高等数学>教学中对于极限部分的要求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决定的.然而极限部分绝大部分的运算令很多从中学进入高校的学生感到困窘.本文立足教材的基本概念阐述,着重介绍极限运算过程中极具技巧的解决思路.希望以此文能 ...查看


  • 高等数学中极限概念教学的思考_易松华
  • 第26卷第8期 2007年8月 怀化学院学报 JOURN AL OF HUAIHUA U NIVERSITY Vol 26 No 8 Aug , 2007 高等数学中极限概念教学的思考 易松华, 李玉慧 (怀化学院教育系, 湖南怀化 418 ...查看


  • 复合函数的极限存在性
  • 2008 g-g5期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m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No・5,2008General・N.・105 (总第105期) 复合函数的极限存在性 陈志惠 (辽东学院师范学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