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诵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

  【摘要】红色经典蕴含着广泛而深厚的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中国人民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境界,是精神风貌、精神力量和精神人格的总写照”[1]。沈阳医学院以唱诵红色经典为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与探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红色经典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育过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引导大学生将其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但一直以来,“理论课” 教学仍存在着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等问题,相对于其“在高等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而言,它还远未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2]。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将红色经典以唱诵的形式,引入到“理论课”的课堂上,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提高了“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使红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      一、深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红色经典唱诵汇”活动      一年来,我们在精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经常将革命歌曲、红色诗词穿插到教学过程中,这些蕴含着丰富革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红色经典,极其打动人的心扉,对这些80、90后的学生们来讲,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人的社会性使人具有归属感、易受群体无意识行为影响等心理特征,进而形成集体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决定巩固教学效果,深化爱国主义与理想信念教育,在学生中,以班级为单元,以教室为场地,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式教学,改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感悟式教学,大胆开展“理论课” 教改工作――“红色经典唱诵汇”活动。   在“理论课” 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全员参与到“红色经典唱诵汇”的活动中。上课之余,学生们忙着查阅资料、撰写文稿,接着又投入到忙碌有序的排练中。紧张而快乐的筹备工作带给他们与以往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不一样的精彩体验。      二、影响与效果      在筹备、排练、唱诵红色经典的各个阶段,学生们的艺术水准尽管很不专业,但整个过程却充满了熏陶、教育的元素,大家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灵魂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有的学生在朗诵红诗的过程中,竟不能自已,激动的泪水随着哽咽的声音,缓缓地流淌下来。这是真情的流露,是超越任何说教的自我教育形式。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王丽娜说,这些诗词和红歌以前我们多少也了解一点,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和经历一番筹备、表演之后,那种切身的体会和感悟是深入灵魂深处的。我们好像融入到红诗、红歌所展现的历史年代中,好像行进在中华民族的先驱们曾经英勇奋斗的征途上,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信念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   学生辅导员深有感触地说,学生们参与这项活动,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学生们的业余时间都被红色活动占领了,我们辅导员工作起来感到很轻松。学生们的思想更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境也变得更加开朗。许多平时没有什么特长的学生,这次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按照他们的表演水准,大学五年的时间里,也许一直都不可能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但细化到班级层面的“理论课”教改活动,却给他们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这不单单是在众人面前的一次表演,而是“理论课”教改活动为学生们提供的锻炼多种能力的舞台,是帮助他们尽快成熟、成长起来的大舞台。况且,在查找资料,撰写演说词,合作排练等环节的体验中,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沟通、交流、表达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   学工办党支部的老师激动地表示,学生们在“理论课”上接受了老师精心设计的、易于接受的正面教育后,对党课学习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了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提升了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一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学子,在沈阳医学院“理论课”的课堂上,领略到了政治理论课别样的风采,看到了并非训导式的政治课教师的风采,且在“理论课” 教师润物无声、不留说教痕迹的教诲下,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理论课”教师所宣讲的主流思想,心悦诚服地认同、践行“理论课” 教师所倡导的主流观点,“逐步实现从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3],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即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的教育目标――学做事与学做人的统一。      三、开展“红色经典唱诵汇”活动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创建红军、红色根据地开始,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斗,直到打下红色江山,成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我们的国家实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也富裕了。但当我们陶醉于经济高速发展,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之时,我们也发现,今天的社会风气飘忽着许多的尘埃,许多人的精神世界掺进了那么多的杂质。我们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得与失的反差,促使我们从浮躁中清醒,仅有物质的富足并不能使我们满足,也无法使社会真正体现出文明与进步。精神的缺失与物质的匮乏同样可怕。而能够使我们始终昂扬向上、保持持久精神动力的,依然是经过时间检验与洗礼的那些蕴含崇高内涵的东西。红色经典如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不管什么年代,人们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撑和精神寄托。这些80、90年后的大学生们,也有一种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而这些需求,正好在红色经典中可以找到答案。对于他们来讲,唱诵红色经典“可以帮助他们认清中国国情,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倍加珍惜,从而陶冶自己的灵魂和情操”[4] 。我们承认,堪称经典的红色精神产品,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它放射着的精神光芒,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这些经典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最基本、最实用、最震撼人心的东西,“折射出革命先辈与当代人的崇高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5],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须臾不可或缺的灵魂,是永远照亮我们未来前程的灯塔。坚持这个根本价值观,我们就心顺气足,保持永不衰竭的动力。如果离开了这些根本性的东西,我们的未来将走向歧途。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通过开展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诵红色伟人、访红色名家、读红色著作、记红色名言、看红色影视、游红色故地、开红色论坛、塑红色课堂、写红色评论、撰红色博客、办红色校报、做红色网站等红色教育的基本动作,把红色资源中的精神特质加以开发、提炼, 科学地融入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去”[6],“探索和构建以红色道路-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为主线的集物、事、人、魂为一体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内容体系”[7],实现红色经典的本质内容与“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把红色经典所蕴含的优秀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理论课”教学的各个层面,从而切实提高“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孚威.论井冈山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52-253。   [2]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23(5):109-110。   [3]黄涣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0(6):97-99。   [4]王员,曾绍东.论红色资源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J].党史文苑,2005,29(4):75-77。   [5]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1):101-103。   [6]张文,蒋纯红. 红色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46-148+159。   [7]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8,26(1):86-88。   注:本文系2011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沈阳医学院教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及2010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性教育工作》阶段成果之一。■

  【摘要】红色经典蕴含着广泛而深厚的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中国人民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境界,是精神风貌、精神力量和精神人格的总写照”[1]。沈阳医学院以唱诵红色经典为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与探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红色经典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育过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引导大学生将其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但一直以来,“理论课” 教学仍存在着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等问题,相对于其“在高等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而言,它还远未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2]。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将红色经典以唱诵的形式,引入到“理论课”的课堂上,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提高了“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使红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      一、深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红色经典唱诵汇”活动      一年来,我们在精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经常将革命歌曲、红色诗词穿插到教学过程中,这些蕴含着丰富革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红色经典,极其打动人的心扉,对这些80、90后的学生们来讲,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人的社会性使人具有归属感、易受群体无意识行为影响等心理特征,进而形成集体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决定巩固教学效果,深化爱国主义与理想信念教育,在学生中,以班级为单元,以教室为场地,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式教学,改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感悟式教学,大胆开展“理论课” 教改工作――“红色经典唱诵汇”活动。   在“理论课” 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全员参与到“红色经典唱诵汇”的活动中。上课之余,学生们忙着查阅资料、撰写文稿,接着又投入到忙碌有序的排练中。紧张而快乐的筹备工作带给他们与以往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不一样的精彩体验。      二、影响与效果      在筹备、排练、唱诵红色经典的各个阶段,学生们的艺术水准尽管很不专业,但整个过程却充满了熏陶、教育的元素,大家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灵魂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有的学生在朗诵红诗的过程中,竟不能自已,激动的泪水随着哽咽的声音,缓缓地流淌下来。这是真情的流露,是超越任何说教的自我教育形式。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王丽娜说,这些诗词和红歌以前我们多少也了解一点,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和经历一番筹备、表演之后,那种切身的体会和感悟是深入灵魂深处的。我们好像融入到红诗、红歌所展现的历史年代中,好像行进在中华民族的先驱们曾经英勇奋斗的征途上,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信念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   学生辅导员深有感触地说,学生们参与这项活动,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学生们的业余时间都被红色活动占领了,我们辅导员工作起来感到很轻松。学生们的思想更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境也变得更加开朗。许多平时没有什么特长的学生,这次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按照他们的表演水准,大学五年的时间里,也许一直都不可能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但细化到班级层面的“理论课”教改活动,却给他们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这不单单是在众人面前的一次表演,而是“理论课”教改活动为学生们提供的锻炼多种能力的舞台,是帮助他们尽快成熟、成长起来的大舞台。况且,在查找资料,撰写演说词,合作排练等环节的体验中,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沟通、交流、表达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   学工办党支部的老师激动地表示,学生们在“理论课”上接受了老师精心设计的、易于接受的正面教育后,对党课学习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了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提升了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一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学子,在沈阳医学院“理论课”的课堂上,领略到了政治理论课别样的风采,看到了并非训导式的政治课教师的风采,且在“理论课” 教师润物无声、不留说教痕迹的教诲下,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理论课”教师所宣讲的主流思想,心悦诚服地认同、践行“理论课” 教师所倡导的主流观点,“逐步实现从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3],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即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的教育目标――学做事与学做人的统一。      三、开展“红色经典唱诵汇”活动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创建红军、红色根据地开始,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斗,直到打下红色江山,成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我们的国家实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也富裕了。但当我们陶醉于经济高速发展,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之时,我们也发现,今天的社会风气飘忽着许多的尘埃,许多人的精神世界掺进了那么多的杂质。我们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得与失的反差,促使我们从浮躁中清醒,仅有物质的富足并不能使我们满足,也无法使社会真正体现出文明与进步。精神的缺失与物质的匮乏同样可怕。而能够使我们始终昂扬向上、保持持久精神动力的,依然是经过时间检验与洗礼的那些蕴含崇高内涵的东西。红色经典如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不管什么年代,人们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撑和精神寄托。这些80、90年后的大学生们,也有一种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而这些需求,正好在红色经典中可以找到答案。对于他们来讲,唱诵红色经典“可以帮助他们认清中国国情,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倍加珍惜,从而陶冶自己的灵魂和情操”[4] 。我们承认,堪称经典的红色精神产品,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它放射着的精神光芒,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这些经典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最基本、最实用、最震撼人心的东西,“折射出革命先辈与当代人的崇高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5],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须臾不可或缺的灵魂,是永远照亮我们未来前程的灯塔。坚持这个根本价值观,我们就心顺气足,保持永不衰竭的动力。如果离开了这些根本性的东西,我们的未来将走向歧途。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通过开展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诵红色伟人、访红色名家、读红色著作、记红色名言、看红色影视、游红色故地、开红色论坛、塑红色课堂、写红色评论、撰红色博客、办红色校报、做红色网站等红色教育的基本动作,把红色资源中的精神特质加以开发、提炼, 科学地融入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去”[6],“探索和构建以红色道路-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为主线的集物、事、人、魂为一体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内容体系”[7],实现红色经典的本质内容与“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把红色经典所蕴含的优秀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理论课”教学的各个层面,从而切实提高“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孚威.论井冈山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52-253。   [2]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23(5):109-110。   [3]黄涣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0(6):97-99。   [4]王员,曾绍东.论红色资源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J].党史文苑,2005,29(4):75-77。   [5]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1):101-103。   [6]张文,蒋纯红. 红色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46-148+159。   [7]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8,26(1):86-88。   注:本文系2011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沈阳医学院教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及2010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性教育工作》阶段成果之一。■


相关文章

  •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方案
  •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校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 ...查看


  • 红色经典,传承发扬
  • 红色经典,传承发扬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红色经典文化是近代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和精神核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然而,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红色经典的传承遭遇了挑战,网络恶搞 ...查看


  • 追忆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
  •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云烟,历经改革与建设的洗礼,在十月这个丹桂飘香.硕果满枝.天清气爽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祖国第62个生日. "合力齐心风雨路,血火烟云九十秋".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90年前,列强侵略,军阀 ...查看


  • 唱响红歌 传承经典活动
  • "唱响红歌 传承经典"活动 一. 活动主题:唱响红歌,传承经典. 二. 活动时间:2011年4月28日晚7:00 三. 活动地点:计算机206教室 四. 活动对象:08级汉一班全体在校同学 五. 活动内容:在建党90周年 ...查看


  • 传承红色精神 弘扬先进文化
  •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首次推出的大型电视活动.2007年,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迎接党的十七大,江西电视台再次举办了"中国红歌会".活动于"五一&quo ...查看


  • 回味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1
  • 回味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一曲<歌唱祖国>,不知唱响了多少人的心声. 在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沾染了无数位革命战士的血液,他们像一个个警钟,时刻提醒我们要振奋 ...查看


  • 回味红色经典 传承革命精神
  • 回味红色经典 传承革命精神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 ...查看


  • 革命精神传承与红色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 摘 要 目的:了解湖北大悟县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探讨当地红色老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定位.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湖北省大悟县287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湖北大悟县革命精神传承成效欠佳,对待革命精神的态度不一,绝大多数居民比较重视革命精神( ...查看


  •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文艺观象)
  •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评论家) 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慧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少衡(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 核心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