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杨宇孛1,李青嵩2,母健菲2,刘玉琪2,李敏2,滕婧2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对外合作处,重庆,400065,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重庆,400067)

摘要: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六所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成员,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探索积极性高,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到了全国前列。针对这六所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能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重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用人标准转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同时,重庆科技学院清楚认识到面对国家教育结构调整和综合改地方院校成长发展等历史与现实、内部和外部要求的驱动之下,我国革(特别是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1]2013年1月,教育部启动了应用技术重庆建设“五大功能区”、石油和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新要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地方高校转求,在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上还有许多不适应,其中一点就是建设什型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推进联盟成员间的合作,开展应用技么样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和如何建设需从思想观念上进一步明确。

术大学研究,提出应用技术大学建设、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L

3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

策建议等。

分析

2014年4月,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之初也认真分析了学校基本情盟成立大会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况。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本科教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育为主的独立学院。目前学校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达到1300余亩,六所高校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试点单位,加入转型学校已有7院(二级学院)1部(基础部),本科专业发展到29个,在联盟。[2]这六所转型联盟成员高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校生发展到两万余人。

为重庆产业培育高层次新型技术人才。目前全国共有39所高校成为试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学校建校之初有模仿母体校办学的痕迹,但点单位,重庆六所试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积极性高、改革创新主动性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学校要发展,就要适应社会经济和人们大众化高强,转型发展观念转变快,转型发展走到了全国前列。[3]针对这六所等教育的需求,走特色之路。因此,我校把办学定位适时调整到“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能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用型”本科定位,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一,建设了基本适应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第二,构建了基本符合社会行业需1院校历史是转型发展的源头

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三,初步建设了“应用型”的实践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记忆驶向未来。“渠清”是因为有环境;第四,初步建设了“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重庆“活”的源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万不能脱离院校成长历史。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也分析了学校近十年的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第在转型发展之初,新建本科院校应当充分挖掘院校历史,它是院校未一,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需求对接性不强:第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来发展的源头。

体经济岗位群契合度不够:第三,师资队伍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特别1.1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第四,校企合作机制与建设还比较薄弱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制定其转型发展方案之前,充分挖掘了建校60等问题。[6]

年发展史。借助60周年校庆之机,集合在校教职工和广大校友等各方1.4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力量,编著《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史(1954—2014)》,从学院前身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系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建立于2000年5月。时期、重庆教育学院组建初期、创业发展时期、开拓发展时期、改制20lO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成为重庆市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发展时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时期几个阶段厘清学校历史,分析转型授权单位的民办本科院校。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60年办学经历了三次转型,1984年学校经历了获得批准转设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由一所教师培训学校到举办全日制师范教育的转变;1995年开始,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之初也充分分析了学校校园基本建校的服务领域由基础教育转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1999年以后,大力设、师资队伍与学科专业、学术科研工作、办学特色、学子成就、社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学校由成人本科师范院校改制成普通本科会影响等基础条件之后研究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转型发展规划。师范院校之后,主动选择了走新型本科发展之路,步入了学校发展历2科学定位是转型发展的基础

史上的第三次转型。[4]

2.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清楚梳理校史的基础上,分析出现阶段转型在深刻分析60年办学历史的基础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将自身转已具备的基础:第一,拥有与教育行业水乳交融的合作关系;第二,型发展建设目标定位为:依托学校地处重庆核心功能区的地理优势拥有职业教育办学的丰富积淀:第三,通过成立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及和重庆市对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针对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工作组以及出台一批保障转型发展的配套文件和实施办法等措施为转特点,以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型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要人才为基本依据,在学校治理结构、教育立交桥搭建、教师队伍建1.2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设、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应用型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并取重庆科技学院认识到自身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石化、冶金得实质性的突破。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成重庆有个性、西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校第部有影响、全国有声音的特色鲜明的新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为全国一、第二战略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传承立数以百计具有师范办学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提供示范。[7]

新、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实现了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2.2重庆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全面转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办学条重庆科技学院在分析了60多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积淀以及件建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为建自身目前的短板的基础上,决心围绕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深化改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具有坚持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之路的思想基础;二是具有较深厚的校企合作的行业背景:三是革、转变方式、优化结构、促进开放,办社会认同、师生满意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它将学校的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为:立足“两业两具有60多年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积淀;四是具有与地方社会经域”(两业”:石油和冶金两个行业:“两域”:重庆区域和安监领济建设人才需求相契合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五是具有良好的办学基域两个领域),坚持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道路,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础和条件;六是具有重庆市教委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的发展环境。[5]

大学。

.168.万方数据

重庆科技学院还将其建设目标分阶段为:第一,到2015年,迭到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水平,形成特色较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到2020年,建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西部地区产学研用合作和技术创新与应用基地,努力成为全国有示范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2.3重庆三峡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三峡学院在充分分析自身办学基础的情况下,按照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相关要求,结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定位和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及三峡库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和学校实际,将办学定位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其基本定位是:应用型,地方性,综合性,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三峡,服务重庆,辐射全国。[8]

2.4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乐教、乐学、创造、创业”的办学理念,突出信息科技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把学校建成行业特色鲜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输送园地、西部信息化和国际化管理人才的摇篮,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示范高校,国内工科类具有重要影响的民办大学。学校的发展目标:注重创造,差异发展,特色鲜明。[9]

2.5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通过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董事会第三届2013年第一次会议,学校首届教学工作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大讨论,学校从领导到全体师生员工对于学校“转型发展”达成高度共识,其达成的共识内容是:应用技术类大学是学校发展的机遇,强调技术技能型培养的高端职业教育是学校发展的路径,应用技术类大学是学校创建的目标,为川渝经济圈的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智能服务是学校办学宗旨。由此最终确定学校的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为:“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及其高端的职业教育,服务面向定位为:为重庆地区和西南区域经济产业群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和技术智能服务。

2.6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深刻分析自身资源与劣势的基础上将自身转型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水平高、技术研发能力强,西部领先、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10]3设施建设是转型发展的支撑

3.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主要任务中就提出发挥管理效益,加强教学条件建设。针对设施和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统筹规划不够:对外开放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功能还须不断提升;实验实训室配套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制定一系列措施,力图达到以专业群为基础的实验实训室布局基本形成,实验实训室新型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实验实训室使用效率大幅提高,到2017年,建成2—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目标。

措施具体为:第一,按专业群集中资源,整体规划实训室建设。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学校转型的专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在学校实验实训室整体规划和布局方面,配合学校专业集群发展思路,优化整合学校现有实验实训室,建设信息技术、药品食品、营商管理、文化艺术、教师教育等学校实验实训室(中心)。第二,创新建设机制,力争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实训资源。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争取相关对口企业、行业协会的支持,积极引进企业工作室进校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或引进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优先支持各教学单位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第三,争取财政专项支持,打造重点专业实验实训室。努力争取包括国家和市级各类实验实训室专项建设支持项目,用专项经费解决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验室建设,提升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第四,加大统筹管理力度,提升学校实验实训室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包括网上预约实验,仪器设备的示教示范,实验实训室使用监控等。创新实验实训管理模式,通过立项方式实现综合设计训练、企业真实项目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的开放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万方数据

.3.2重庆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经费保障是设施建设的基础。重庆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经费保障:第一,学校投入:每年以预算方式立专户,每年专项投入不少于500万元支持开展相关工作,并根据建设进展需要,动态调整建设经费,使2014—2016年经费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第二,行业企业投入:以联合培养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等形式,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投入资金,共同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信息化设施建设措施:第一,进一步完善校园计算机有线和无线网络、校园卡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加快以门户网站、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交换中心为核心的数字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以教学、科研、学工、人事、资产、财务为重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国家教育信息化示范高校;第三,全面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导向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好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化交流和合作平台,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3.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为了适应应用技术类大学建设的需要,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使相关的硬件环境较好的达到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标准。具体措施为:第二,学校将投资6亿元,一是用于建设学校三期规划工程,二是用于在重庆巴南地区新增土地面积800亩,建设两个二级学院的教学大楼、建设“大学生产学开发园区”和国际交流中心。第二,两年内,投资1.5亿元,一是建设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电气安装工程试验等实验室建设。二是建设机电类专业实训中心、建筑类专业实训中心、经管类专业实训中心。

3.4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经费保障:学院投入专项经费2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实施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等四大计划和专业转型试点、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产教融合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六大工程,保障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顺利实施。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占地面积2048亩,校舍面积约50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备总值上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1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2个,各类藏书286万余册。到2020年学校校园基本建设目标:占地面积扩大到3000亩,校舍增加至80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增加至200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增加至150个,教学仪器设备生均5300元增加至10000元,图书资料生均117册增加至150册。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校内和相关行业企业建设一批理论和实践紧密衔接、能充分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措施有:第一,建设校内实境实训技术馆。构建具有现场实境,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藏品展示、研发制作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实训场所,营造适应产业或岗位技能培训的实训职业模拟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第二,建设校内“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紧贴生产、教学需要,建设“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实现师生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进行。今后5年,校内“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到达15个。第三,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技术积累创新基地。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主动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引进和协同创新。引进领军人才、专业技术骨干,争取与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形成产业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联合体,培育产业技术积累创新基地。第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协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企业和高校紧密合作,聘请生产、服务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与其它大学、职业院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

在中国建立应用技术大学,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顺应了社会和民众对高端职业教育的需求。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会,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机遇。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到了全国前列,其积极探索经验对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有一定借鉴价值。他们的

.169.

我国经管类大学生产业结构性失业分析

陈宇璇杨佳丽林逢春李树基林晓翡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卅『510520)

摘要:产业结构性失业导致就业岗位供需失衡,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本质,其成因表现是我国经济政策影响下,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虚拟经济过度繁荣、第二产业转型失败而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在此产业结构下,经管类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局限,就业状况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必须采取宏观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创造就业机会;同时高校应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以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

力。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产业结构性失业、就业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韧I练计划项目课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广东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研究”(项目编号:

2013118450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0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旋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0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将达到近750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实中,在每年的高校招聘会上,上百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己不绝耳闻。但从劳动力市场整体的供需状况来看,两者并不存在这么明显的数量差异。据测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可增加1200万个就业机会。在大学生纷纷苦诉就业难的同时,也有不少用人单位表示招人难,例如近年来,技工荒蔓延到普工荒的现象。这说明,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的特点。1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本质

1.1结构性失业的概念及成因

展历程对比看出。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在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时,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达到1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劳动力结构也是如此。(见图一)相对比,我国的人均GDP在2001年时就已超过l000美元,随后在2008年超过3000美元,2010年超过的4410美元,至2012年已经接近6300美元。但是,在如此高的人均GDP水平下,我国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相对比仍低于3%,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比第二产业仅高了6%左右。

(见图

二)由我国的人均GDP在大于发达国家三倍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比例却无法与之看齐的现象,可得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以致劳动力结构趋向失衡的现状。[8]

图一:

x%F|o、

-o

。|曩j糁鼙氡誉萋器

誊霉i器翁GD!P接近1000美元

劳动力结构

5l_719.229.1

--

l。^、瓣搂;疆确6獒懿警

产啦姥璃

21_829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对结构性失业在我国的成因表现,我国学者大体把它分为以下几类:1.产业性结构失业,是由我国的第三大产业发展失衡造成的[I][2][3];2.观念性结构失业,是由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对岗位的期望值脱离实际造成的[4][5][6][7]:3.技能性失业,是由与产业升级换代所需新技能与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相匹配造成的[4][6];4.专业性结构失业,是由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2][3][4][5儿6];5.层次性结构失业,是由高校教育培育模式趋同导致培育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并且在同一岗位情况下造成职位排挤造成的[4][7]:6.区域性结构失业,是由劳动者的区域分布不对称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行业分割[1儿4][5][7]。

『_l童誉鬻≯≯。豢鞲簿

第毒耋謦簿强籁乏|

薯爨警蘸鹫鼍嚷鞣||簧耄甍戴鼍骧弘‘

资料来源:

26.725.5

47.8

j攀匆舞螽菊

38.125.6

36.3

49.2

Ⅸ时寒冰说・未来经济二十年大趋势・现实篇》[8】

图二:

2结构性失业的本质

无法否认,以上所提的六种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均与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状紧密贴切,但究其根本,笔者认为,针对经管类大学生,产业结构性失业才是其失业的本质。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直接来源于我国经济政策调控的不合理。唯GDP增长优先的发展理念和政策导向导致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把经济发展落实在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是产业结构是否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

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可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应的发

资料来源: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贡献率和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

网站http://data.st数据编制

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中相关

2经济政策影响下我国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现状

2.1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虚拟经济过度繁荣【5】重庆科技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总体方案【z】,2014

【6】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发展的方案[z】,2014[7】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方棠[z】,2014[8]重庆三峡学院转型发展总体方案[z】,2014

【9】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转型发展方

案【Z】,2014

探索让我们明白院校历史是转型发展的源头,科学定位是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转型发展的支撑,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首先研究透彻院校历史,在对学校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然后进行设施建设,才能使学校向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严欣平,陈显明.深化改革,走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乏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58—60.

【2】中国教育新闻网.重庆成立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首批试点6所院校[DB/OL】.

http://gaojiao.jyb.cn/gdjyxw/201405/t20140520—582437.html.2015

[10】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方案【z】,2014作者简介

杨宇孛(1982一),女,四川人,汉族,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党办。校办副主任,对外合作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新建本科院校问题,高校管理。

李青嵩(1987一),女,重庆人,汉族,硕士,辅导员,主要研究:新建本科院校问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母健菲,刘玉琪,车敏,滕婧,均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

程系学生。

【3】张国圣.重庆成立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N】.光明日报,2014.4.14

(006).

【4】邹渝,聂鹏,万明春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史(1954—2014)

【M】,前言:1

一170一

万方数据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作者:作者单位:

杨宇孛, 李青嵩, 母健菲, 刘玉琪, 李敏, 滕婧

杨宇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对外合作处,重庆,400065;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李青嵩,母健菲,刘玉琪,李敏,滕婧(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重庆,400067)卷宗JUANZONG2015(1)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杨宇孛.李青嵩.母健菲.刘玉琪.李敏.滕婧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期刊论文]-卷宗 2015(1)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杨宇孛1,李青嵩2,母健菲2,刘玉琪2,李敏2,滕婧2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对外合作处,重庆,400065,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重庆,400067)

摘要: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六所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成员,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探索积极性高,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到了全国前列。针对这六所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能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重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用人标准转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同时,重庆科技学院清楚认识到面对国家教育结构调整和综合改地方院校成长发展等历史与现实、内部和外部要求的驱动之下,我国革(特别是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1]2013年1月,教育部启动了应用技术重庆建设“五大功能区”、石油和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新要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地方高校转求,在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上还有许多不适应,其中一点就是建设什型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推进联盟成员间的合作,开展应用技么样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和如何建设需从思想观念上进一步明确。

术大学研究,提出应用技术大学建设、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L

3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

策建议等。

分析

2014年4月,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之初也认真分析了学校基本情盟成立大会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况。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本科教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育为主的独立学院。目前学校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达到1300余亩,六所高校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试点单位,加入转型学校已有7院(二级学院)1部(基础部),本科专业发展到29个,在联盟。[2]这六所转型联盟成员高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校生发展到两万余人。

为重庆产业培育高层次新型技术人才。目前全国共有39所高校成为试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学校建校之初有模仿母体校办学的痕迹,但点单位,重庆六所试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积极性高、改革创新主动性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学校要发展,就要适应社会经济和人们大众化高强,转型发展观念转变快,转型发展走到了全国前列。[3]针对这六所等教育的需求,走特色之路。因此,我校把办学定位适时调整到“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能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用型”本科定位,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一,建设了基本适应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第二,构建了基本符合社会行业需1院校历史是转型发展的源头

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三,初步建设了“应用型”的实践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记忆驶向未来。“渠清”是因为有环境;第四,初步建设了“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重庆“活”的源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万不能脱离院校成长历史。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也分析了学校近十年的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第在转型发展之初,新建本科院校应当充分挖掘院校历史,它是院校未一,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需求对接性不强:第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来发展的源头。

体经济岗位群契合度不够:第三,师资队伍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特别1.1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第四,校企合作机制与建设还比较薄弱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制定其转型发展方案之前,充分挖掘了建校60等问题。[6]

年发展史。借助60周年校庆之机,集合在校教职工和广大校友等各方1.4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力量,编著《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史(1954—2014)》,从学院前身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系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建立于2000年5月。时期、重庆教育学院组建初期、创业发展时期、开拓发展时期、改制20lO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成为重庆市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发展时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时期几个阶段厘清学校历史,分析转型授权单位的民办本科院校。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60年办学经历了三次转型,1984年学校经历了获得批准转设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由一所教师培训学校到举办全日制师范教育的转变;1995年开始,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之初也充分分析了学校校园基本建校的服务领域由基础教育转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1999年以后,大力设、师资队伍与学科专业、学术科研工作、办学特色、学子成就、社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学校由成人本科师范院校改制成普通本科会影响等基础条件之后研究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转型发展规划。师范院校之后,主动选择了走新型本科发展之路,步入了学校发展历2科学定位是转型发展的基础

史上的第三次转型。[4]

2.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清楚梳理校史的基础上,分析出现阶段转型在深刻分析60年办学历史的基础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将自身转已具备的基础:第一,拥有与教育行业水乳交融的合作关系;第二,型发展建设目标定位为:依托学校地处重庆核心功能区的地理优势拥有职业教育办学的丰富积淀:第三,通过成立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及和重庆市对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针对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工作组以及出台一批保障转型发展的配套文件和实施办法等措施为转特点,以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型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要人才为基本依据,在学校治理结构、教育立交桥搭建、教师队伍建1.2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设、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应用型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并取重庆科技学院认识到自身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石化、冶金得实质性的突破。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成重庆有个性、西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校第部有影响、全国有声音的特色鲜明的新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为全国一、第二战略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传承立数以百计具有师范办学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提供示范。[7]

新、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实现了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2.2重庆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全面转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办学条重庆科技学院在分析了60多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积淀以及件建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为建自身目前的短板的基础上,决心围绕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深化改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具有坚持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之路的思想基础;二是具有较深厚的校企合作的行业背景:三是革、转变方式、优化结构、促进开放,办社会认同、师生满意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它将学校的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为:立足“两业两具有60多年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积淀;四是具有与地方社会经域”(两业”:石油和冶金两个行业:“两域”:重庆区域和安监领济建设人才需求相契合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五是具有良好的办学基域两个领域),坚持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道路,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础和条件;六是具有重庆市教委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的发展环境。[5]

大学。

.168.万方数据

重庆科技学院还将其建设目标分阶段为:第一,到2015年,迭到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水平,形成特色较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到2020年,建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西部地区产学研用合作和技术创新与应用基地,努力成为全国有示范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2.3重庆三峡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三峡学院在充分分析自身办学基础的情况下,按照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相关要求,结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定位和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及三峡库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和学校实际,将办学定位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其基本定位是:应用型,地方性,综合性,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三峡,服务重庆,辐射全国。[8]

2.4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乐教、乐学、创造、创业”的办学理念,突出信息科技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把学校建成行业特色鲜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输送园地、西部信息化和国际化管理人才的摇篮,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示范高校,国内工科类具有重要影响的民办大学。学校的发展目标:注重创造,差异发展,特色鲜明。[9]

2.5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通过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董事会第三届2013年第一次会议,学校首届教学工作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大讨论,学校从领导到全体师生员工对于学校“转型发展”达成高度共识,其达成的共识内容是:应用技术类大学是学校发展的机遇,强调技术技能型培养的高端职业教育是学校发展的路径,应用技术类大学是学校创建的目标,为川渝经济圈的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智能服务是学校办学宗旨。由此最终确定学校的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为:“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及其高端的职业教育,服务面向定位为:为重庆地区和西南区域经济产业群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和技术智能服务。

2.6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深刻分析自身资源与劣势的基础上将自身转型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水平高、技术研发能力强,西部领先、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10]3设施建设是转型发展的支撑

3.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主要任务中就提出发挥管理效益,加强教学条件建设。针对设施和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统筹规划不够:对外开放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功能还须不断提升;实验实训室配套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制定一系列措施,力图达到以专业群为基础的实验实训室布局基本形成,实验实训室新型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实验实训室使用效率大幅提高,到2017年,建成2—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目标。

措施具体为:第一,按专业群集中资源,整体规划实训室建设。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学校转型的专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在学校实验实训室整体规划和布局方面,配合学校专业集群发展思路,优化整合学校现有实验实训室,建设信息技术、药品食品、营商管理、文化艺术、教师教育等学校实验实训室(中心)。第二,创新建设机制,力争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实训资源。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争取相关对口企业、行业协会的支持,积极引进企业工作室进校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或引进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优先支持各教学单位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第三,争取财政专项支持,打造重点专业实验实训室。努力争取包括国家和市级各类实验实训室专项建设支持项目,用专项经费解决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验室建设,提升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第四,加大统筹管理力度,提升学校实验实训室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包括网上预约实验,仪器设备的示教示范,实验实训室使用监控等。创新实验实训管理模式,通过立项方式实现综合设计训练、企业真实项目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的开放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万方数据

.3.2重庆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经费保障是设施建设的基础。重庆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经费保障:第一,学校投入:每年以预算方式立专户,每年专项投入不少于500万元支持开展相关工作,并根据建设进展需要,动态调整建设经费,使2014—2016年经费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第二,行业企业投入:以联合培养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等形式,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投入资金,共同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信息化设施建设措施:第一,进一步完善校园计算机有线和无线网络、校园卡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加快以门户网站、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交换中心为核心的数字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以教学、科研、学工、人事、资产、财务为重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国家教育信息化示范高校;第三,全面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导向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好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化交流和合作平台,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3.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为了适应应用技术类大学建设的需要,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使相关的硬件环境较好的达到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标准。具体措施为:第二,学校将投资6亿元,一是用于建设学校三期规划工程,二是用于在重庆巴南地区新增土地面积800亩,建设两个二级学院的教学大楼、建设“大学生产学开发园区”和国际交流中心。第二,两年内,投资1.5亿元,一是建设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电气安装工程试验等实验室建设。二是建设机电类专业实训中心、建筑类专业实训中心、经管类专业实训中心。

3.4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经费保障:学院投入专项经费2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实施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等四大计划和专业转型试点、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产教融合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六大工程,保障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顺利实施。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占地面积2048亩,校舍面积约50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备总值上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1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2个,各类藏书286万余册。到2020年学校校园基本建设目标:占地面积扩大到3000亩,校舍增加至80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增加至200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增加至150个,教学仪器设备生均5300元增加至10000元,图书资料生均117册增加至150册。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校内和相关行业企业建设一批理论和实践紧密衔接、能充分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措施有:第一,建设校内实境实训技术馆。构建具有现场实境,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藏品展示、研发制作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实训场所,营造适应产业或岗位技能培训的实训职业模拟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第二,建设校内“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紧贴生产、教学需要,建设“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实现师生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进行。今后5年,校内“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到达15个。第三,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技术积累创新基地。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主动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引进和协同创新。引进领军人才、专业技术骨干,争取与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形成产业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联合体,培育产业技术积累创新基地。第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协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企业和高校紧密合作,聘请生产、服务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与其它大学、职业院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

在中国建立应用技术大学,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顺应了社会和民众对高端职业教育的需求。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会,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机遇。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到了全国前列,其积极探索经验对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有一定借鉴价值。他们的

.169.

我国经管类大学生产业结构性失业分析

陈宇璇杨佳丽林逢春李树基林晓翡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卅『510520)

摘要:产业结构性失业导致就业岗位供需失衡,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本质,其成因表现是我国经济政策影响下,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虚拟经济过度繁荣、第二产业转型失败而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在此产业结构下,经管类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局限,就业状况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必须采取宏观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创造就业机会;同时高校应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以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

力。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产业结构性失业、就业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韧I练计划项目课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广东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研究”(项目编号:

2013118450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0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旋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0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将达到近750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实中,在每年的高校招聘会上,上百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己不绝耳闻。但从劳动力市场整体的供需状况来看,两者并不存在这么明显的数量差异。据测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可增加1200万个就业机会。在大学生纷纷苦诉就业难的同时,也有不少用人单位表示招人难,例如近年来,技工荒蔓延到普工荒的现象。这说明,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的特点。1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本质

1.1结构性失业的概念及成因

展历程对比看出。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在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时,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达到1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劳动力结构也是如此。(见图一)相对比,我国的人均GDP在2001年时就已超过l000美元,随后在2008年超过3000美元,2010年超过的4410美元,至2012年已经接近6300美元。但是,在如此高的人均GDP水平下,我国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相对比仍低于3%,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比第二产业仅高了6%左右。

(见图

二)由我国的人均GDP在大于发达国家三倍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比例却无法与之看齐的现象,可得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以致劳动力结构趋向失衡的现状。[8]

图一:

x%F|o、

-o

。|曩j糁鼙氡誉萋器

誊霉i器翁GD!P接近1000美元

劳动力结构

5l_719.229.1

--

l。^、瓣搂;疆确6獒懿警

产啦姥璃

21_829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对结构性失业在我国的成因表现,我国学者大体把它分为以下几类:1.产业性结构失业,是由我国的第三大产业发展失衡造成的[I][2][3];2.观念性结构失业,是由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对岗位的期望值脱离实际造成的[4][5][6][7]:3.技能性失业,是由与产业升级换代所需新技能与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相匹配造成的[4][6];4.专业性结构失业,是由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2][3][4][5儿6];5.层次性结构失业,是由高校教育培育模式趋同导致培育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并且在同一岗位情况下造成职位排挤造成的[4][7]:6.区域性结构失业,是由劳动者的区域分布不对称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行业分割[1儿4][5][7]。

『_l童誉鬻≯≯。豢鞲簿

第毒耋謦簿强籁乏|

薯爨警蘸鹫鼍嚷鞣||簧耄甍戴鼍骧弘‘

资料来源:

26.725.5

47.8

j攀匆舞螽菊

38.125.6

36.3

49.2

Ⅸ时寒冰说・未来经济二十年大趋势・现实篇》[8】

图二:

2结构性失业的本质

无法否认,以上所提的六种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均与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状紧密贴切,但究其根本,笔者认为,针对经管类大学生,产业结构性失业才是其失业的本质。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直接来源于我国经济政策调控的不合理。唯GDP增长优先的发展理念和政策导向导致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把经济发展落实在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是产业结构是否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

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可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应的发

资料来源: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贡献率和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

网站http://data.st数据编制

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中相关

2经济政策影响下我国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现状

2.1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虚拟经济过度繁荣【5】重庆科技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总体方案【z】,2014

【6】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发展的方案[z】,2014[7】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方棠[z】,2014[8]重庆三峡学院转型发展总体方案[z】,2014

【9】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转型发展方

案【Z】,2014

探索让我们明白院校历史是转型发展的源头,科学定位是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转型发展的支撑,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首先研究透彻院校历史,在对学校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然后进行设施建设,才能使学校向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严欣平,陈显明.深化改革,走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乏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58—60.

【2】中国教育新闻网.重庆成立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首批试点6所院校[DB/OL】.

http://gaojiao.jyb.cn/gdjyxw/201405/t20140520—582437.html.2015

[10】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方案【z】,2014作者简介

杨宇孛(1982一),女,四川人,汉族,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党办。校办副主任,对外合作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新建本科院校问题,高校管理。

李青嵩(1987一),女,重庆人,汉族,硕士,辅导员,主要研究:新建本科院校问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母健菲,刘玉琪,车敏,滕婧,均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

程系学生。

【3】张国圣.重庆成立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N】.光明日报,2014.4.14

(006).

【4】邹渝,聂鹏,万明春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史(1954—2014)

【M】,前言:1

一170一

万方数据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作者:作者单位:

杨宇孛, 李青嵩, 母健菲, 刘玉琪, 李敏, 滕婧

杨宇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对外合作处,重庆,400065;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李青嵩,母健菲,刘玉琪,李敏,滕婧(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重庆,400067)卷宗JUANZONG2015(1)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杨宇孛.李青嵩.母健菲.刘玉琪.李敏.滕婧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期刊论文]-卷宗 2015(1)


相关文章

  •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从相关文件.教育部领导的讲话.有关研究来看,这里的本 ...查看


  • 食品科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食品科学毕业论文选题(1263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1
  •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关于征求<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 ...查看


  •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述评
  • 摘 要:回顾2014年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覆盖了高等教育各研究领域,通过对全年已发表论著的全面检索研读,着重梳理了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校立德树人.地方院校转型.高考制度改革.现代大学治理.大学教师发展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等专题 ...查看


  • 盘点2015年31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意见,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成果,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抓好城乡一体化高中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支持中 ...查看


  • 新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难点与突破
  • 第30卷 第1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l. 30, No.1 新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难点与突破 王慧琳 (邢台学院工商管理系,河北邢台 054001) 摘 要:自从1999年实施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高层次需求,许多 ...查看


  • 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 渝办发[2011]241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教育事业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 ...查看


  • 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发言摘登
  • 依法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部 20年来,教育部充分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把职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认真履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法定职责,会同各部门依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一是着力构建适应需求的 ...查看


  •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