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放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上。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难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我们就通许县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

1 通许县基本情况

通许县总面积767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5.5万公顷,辖6乡6镇,30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6.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4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03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1元,同比增长7.6%。

2 农民人均收入现状

2.1 5年来农民收入情况

2009年全年总播种面积13.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7万公顷,增幅5.97%;其中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万公顷,棉花、花生、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0万公顷。在经济作物中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占75%以上,复种指数达到2.43。全县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小麦―越冬菜―无籽西瓜―辣椒等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发展到3.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3万公顷,增幅11.1%,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1 2005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69.6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58.7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37.3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08.0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13.12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2.0%;家庭经营收入4011.8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64.84元,林业收入26.33元,牧业收入1088.17元,建筑业收入3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50.1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131.62元,社会服务收入18.11元,文教卫生收入1.16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5.9%;财产性收入17.24元,占总收入的0.37%;转移性收入81.91元,占总收入的1.8%。

2.1.2 2006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88.8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95.9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92.63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81.07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22.2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4.8%;家庭经营收入3764.81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79.61元,林业收入39.7元,牧业收入872.23元,建筑业收入4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49.9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63.77元,社会服务收入12.91元,文教卫生收入0.08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3%;财产性收入131.94元,占总收入的2.8%;转移性收入96.16元,占总收入的2.1%。

2.1.3 2007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5621.8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6.43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79.80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389.19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7.44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4496.90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901.61元,林业收入30.21元,牧业收入1338.30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34.90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3.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0%;财产性收入27.10元,占总收入的0.5%;转移性收入101.40元,占总收入的1.8%。

2.1.4 2008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3.4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158.4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4.5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05.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8.61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5051.69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039.31元,林业收入76.24

元,牧业收入1553.09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29.69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22.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7.3%;财产性收入91.1元,占总收入的1.4%;转移性收入232.17元,占总收入的3.6%。

2.1.5 2009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6.7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313.7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7.55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54.05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632.1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20%;家庭经营收入4679.97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147.36元,林业收入78.95元,牧业收入1106.7元,建筑业收入47.83元,交通运输收入19.7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266.15元,社会服务收入9.93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1.6%;财产性收入99.85元,占总收入的1.5%;转移性收入44.18元,占总收入的0.7%。

2.2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通许县的种植业由小麦―玉米,小麦―棉花等一年两熟转变为一年三熟至五熟,产值由原来的2.25万元增加到6.0万元,如小麦―菠菜―无籽西瓜―棉花,小麦―黑白菜―无籽西瓜―大白菜等一年四熟、五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5.25万~6.0万元;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胡萝卜等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6.75万元左右;大蒜―棉花―玉米等三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9.0万元左右,日光温室一般公顷产值60万元左右,塑料大棚一般公顷产值13.5万~15万元。

2.3 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免交公粮,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免交公粮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元左右,良种补贴农民人均收入30元,种粮综合补贴农民人均收入81.68元,惠农政策使农民增收211.68元。

2.4 农产品价格上涨,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几年,粮食、瓜菜等农产品价格有增无减,如大白菜每千克1.6~1.8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4~0.8元。马铃薯每千克2.0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6元,市场小麦每千克

1.9~1.96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3~0.4元,黄瓜每千克7~8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1~2元。

3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就通许县而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农业内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影响农民增收

通许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县,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同时,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向过程中,由于市场预测防范能力弱,容易使农业及农村经济遭受重创。近年来,首先是随着农业单产水平的提高,部分农产品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供大于求导致价值均衡点下移,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率的支撑能力下降,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虽然从2003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更快,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大多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其次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通许县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公司、基地、农户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没有完全形成。再次是通许县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较低。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农民主要凭经验、凭感觉、凭想当然做出相关的经营决定,农产品品种、品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经常出现“卖难”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3.2 人均占有土地少,产业规模较小

通许县农业人口人均土地占有量仅933.8平方米,由于耕地少,生产效益也就不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致使农业效益不高,自然影响到农民收入。

3.3 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不明,农产品质量不高

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缺乏信息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面对小农户大市场的基本状况,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中盲目性较大,不清楚该种什么,而且大多数农产品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差,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特别是瓜菜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致使农户所生产的瓜菜长期处于卖原料的状况,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

3.4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负担较重

有些地方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乡村公路、农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等)的投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难以承受。致使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造成农民收入的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5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农民素质难以提高

一方面,农村教育还相对比较落后,致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难以提高,传统观念甚至封建思想观念仍然存在,使得农民智力资本严重不足,很难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其收入。另一方面,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医疗费昂贵,导致农民有病难以及时治疗,小病转大病,造成农民身体素质不高,如果医疗开支增大,就会出现因病返贫,影响到农民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

4 提高农民增收的建议

4.1 加快农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因地制宜,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好优质粮油、瓜菜、林果、牧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同时,加快推进农业化经营步伐,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通过结构调整,调大、调新、调优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4.2 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科技教育和思想教育,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农民真正成为一个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以科技实现兴农的现代农业劳动者。

首先,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根据国家农村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开设农业职业初中班、高中班对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从根本上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其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利用阳光工程、绿证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农民进行各种劳动技能的继续教育,从做大劳务经济、加强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入手,实现多途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解决技能单一的问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从农业内收入和农业外收入两方面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小城镇实力,增强小城镇承载功能,切实起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以外收入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4.3 整合财源优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上,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要采取争取财政资金、信贷资金、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和利用外资相结合的办法,整合财源优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快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在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农网改造、通讯设施等建设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要尽量使用农民工,为农民增收提供环境,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

4.4 围绕“一带三区六大基地”发展特色农产品

要围绕“一带三区六大基地”(“一带”即沿密杞公路两侧,总长31公里的高效经济作物

开发带;“三区”即以邸阁、大岗李、竖岗、厉庄为主的麦、瓜、菜一年多熟种植区;以孙营、城关、朱砂、冯庄为主的露地菜种植区;以玉皇庙、练城、四所楼、长智为主的反季节瓜菜种植区;“六大生产基地”即以邸阁、大岗李、厉庄为主的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以长智为主的小杂果生产基地;以孙营、城关、冯庄为主的土豆、菜花、胡萝卜生产基地;以朱砂、四所楼、竖岗为主的大蒜生产基地;以城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玉皇庙、练城、长智、四所楼为主的温棚西瓜、黄瓜生产基地。)结构调整的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要通过法律、行政等有效手段进一步落实好订单农业,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彻底改变服务职能,尽快跳出“计划经济”时的老圈子,把精力放在为农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找市场、打销路、创名牌上。同时,下大力气发展一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上规模、出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4.5 抓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根据通许县实际,加快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卖原料的现状。通过新上项目,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流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对汴南翠黄瓜、无籽西瓜、马铃薯、菜花、胡萝卜等重点农产品要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许县作为农业县,虽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比较明显的地理、区域、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但县委、县政府根据通许县得天独厚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已将农副产品加工业确定为主导产业,通过扩大农产品外延,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带动农民增收。 首先,依托种植业资源,积极兴办项目。通许县有小麦、玉米、瓜菜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在原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积极开发和储备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优势项目,形成产业群,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其次,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凝聚发展优势。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集聚区,集中摆放,凝聚发展优势,使项目建设、管理、服务和扶持同步到位,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再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通许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全县产业化的发展。

4.6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部门的服务作用,为提高农民收入开辟新途径

要创新农业技术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服务意识。农业服务部门要帮助农民充分了解市场经济的有关法规和提高鉴别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真伪的能力;同时,指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帮助解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销售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由于农业发展受自然与市场的影响,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建立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放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上。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难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我们就通许县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

1 通许县基本情况

通许县总面积767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5.5万公顷,辖6乡6镇,30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6.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4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03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1元,同比增长7.6%。

2 农民人均收入现状

2.1 5年来农民收入情况

2009年全年总播种面积13.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7万公顷,增幅5.97%;其中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万公顷,棉花、花生、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0万公顷。在经济作物中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占75%以上,复种指数达到2.43。全县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小麦―越冬菜―无籽西瓜―辣椒等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发展到3.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3万公顷,增幅11.1%,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1 2005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69.6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58.7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37.3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08.0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13.12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2.0%;家庭经营收入4011.8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64.84元,林业收入26.33元,牧业收入1088.17元,建筑业收入3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50.1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131.62元,社会服务收入18.11元,文教卫生收入1.16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5.9%;财产性收入17.24元,占总收入的0.37%;转移性收入81.91元,占总收入的1.8%。

2.1.2 2006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88.8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95.9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92.63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81.07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22.2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4.8%;家庭经营收入3764.81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79.61元,林业收入39.7元,牧业收入872.23元,建筑业收入4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49.9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63.77元,社会服务收入12.91元,文教卫生收入0.08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3%;财产性收入131.94元,占总收入的2.8%;转移性收入96.16元,占总收入的2.1%。

2.1.3 2007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5621.8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6.43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79.80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389.19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7.44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4496.90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901.61元,林业收入30.21元,牧业收入1338.30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34.90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3.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0%;财产性收入27.10元,占总收入的0.5%;转移性收入101.40元,占总收入的1.8%。

2.1.4 2008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3.4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158.4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4.5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05.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8.61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5051.69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039.31元,林业收入76.24

元,牧业收入1553.09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29.69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22.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7.3%;财产性收入91.1元,占总收入的1.4%;转移性收入232.17元,占总收入的3.6%。

2.1.5 2009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6.7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313.7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7.55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54.05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632.1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20%;家庭经营收入4679.97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147.36元,林业收入78.95元,牧业收入1106.7元,建筑业收入47.83元,交通运输收入19.7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266.15元,社会服务收入9.93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1.6%;财产性收入99.85元,占总收入的1.5%;转移性收入44.18元,占总收入的0.7%。

2.2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通许县的种植业由小麦―玉米,小麦―棉花等一年两熟转变为一年三熟至五熟,产值由原来的2.25万元增加到6.0万元,如小麦―菠菜―无籽西瓜―棉花,小麦―黑白菜―无籽西瓜―大白菜等一年四熟、五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5.25万~6.0万元;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胡萝卜等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6.75万元左右;大蒜―棉花―玉米等三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9.0万元左右,日光温室一般公顷产值60万元左右,塑料大棚一般公顷产值13.5万~15万元。

2.3 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免交公粮,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免交公粮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元左右,良种补贴农民人均收入30元,种粮综合补贴农民人均收入81.68元,惠农政策使农民增收211.68元。

2.4 农产品价格上涨,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几年,粮食、瓜菜等农产品价格有增无减,如大白菜每千克1.6~1.8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4~0.8元。马铃薯每千克2.0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6元,市场小麦每千克

1.9~1.96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3~0.4元,黄瓜每千克7~8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1~2元。

3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就通许县而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农业内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影响农民增收

通许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县,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同时,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向过程中,由于市场预测防范能力弱,容易使农业及农村经济遭受重创。近年来,首先是随着农业单产水平的提高,部分农产品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供大于求导致价值均衡点下移,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率的支撑能力下降,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虽然从2003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更快,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大多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其次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通许县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公司、基地、农户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没有完全形成。再次是通许县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较低。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农民主要凭经验、凭感觉、凭想当然做出相关的经营决定,农产品品种、品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经常出现“卖难”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3.2 人均占有土地少,产业规模较小

通许县农业人口人均土地占有量仅933.8平方米,由于耕地少,生产效益也就不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致使农业效益不高,自然影响到农民收入。

3.3 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不明,农产品质量不高

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缺乏信息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面对小农户大市场的基本状况,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中盲目性较大,不清楚该种什么,而且大多数农产品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差,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特别是瓜菜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致使农户所生产的瓜菜长期处于卖原料的状况,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

3.4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负担较重

有些地方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乡村公路、农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等)的投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难以承受。致使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造成农民收入的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5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农民素质难以提高

一方面,农村教育还相对比较落后,致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难以提高,传统观念甚至封建思想观念仍然存在,使得农民智力资本严重不足,很难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其收入。另一方面,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医疗费昂贵,导致农民有病难以及时治疗,小病转大病,造成农民身体素质不高,如果医疗开支增大,就会出现因病返贫,影响到农民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

4 提高农民增收的建议

4.1 加快农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因地制宜,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好优质粮油、瓜菜、林果、牧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同时,加快推进农业化经营步伐,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通过结构调整,调大、调新、调优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4.2 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科技教育和思想教育,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农民真正成为一个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以科技实现兴农的现代农业劳动者。

首先,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根据国家农村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开设农业职业初中班、高中班对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从根本上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其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利用阳光工程、绿证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农民进行各种劳动技能的继续教育,从做大劳务经济、加强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入手,实现多途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解决技能单一的问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从农业内收入和农业外收入两方面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小城镇实力,增强小城镇承载功能,切实起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以外收入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4.3 整合财源优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上,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要采取争取财政资金、信贷资金、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和利用外资相结合的办法,整合财源优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快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在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农网改造、通讯设施等建设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要尽量使用农民工,为农民增收提供环境,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

4.4 围绕“一带三区六大基地”发展特色农产品

要围绕“一带三区六大基地”(“一带”即沿密杞公路两侧,总长31公里的高效经济作物

开发带;“三区”即以邸阁、大岗李、竖岗、厉庄为主的麦、瓜、菜一年多熟种植区;以孙营、城关、朱砂、冯庄为主的露地菜种植区;以玉皇庙、练城、四所楼、长智为主的反季节瓜菜种植区;“六大生产基地”即以邸阁、大岗李、厉庄为主的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以长智为主的小杂果生产基地;以孙营、城关、冯庄为主的土豆、菜花、胡萝卜生产基地;以朱砂、四所楼、竖岗为主的大蒜生产基地;以城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玉皇庙、练城、长智、四所楼为主的温棚西瓜、黄瓜生产基地。)结构调整的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要通过法律、行政等有效手段进一步落实好订单农业,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彻底改变服务职能,尽快跳出“计划经济”时的老圈子,把精力放在为农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找市场、打销路、创名牌上。同时,下大力气发展一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上规模、出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4.5 抓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根据通许县实际,加快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卖原料的现状。通过新上项目,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流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对汴南翠黄瓜、无籽西瓜、马铃薯、菜花、胡萝卜等重点农产品要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许县作为农业县,虽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比较明显的地理、区域、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但县委、县政府根据通许县得天独厚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已将农副产品加工业确定为主导产业,通过扩大农产品外延,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带动农民增收。 首先,依托种植业资源,积极兴办项目。通许县有小麦、玉米、瓜菜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在原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积极开发和储备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优势项目,形成产业群,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其次,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凝聚发展优势。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集聚区,集中摆放,凝聚发展优势,使项目建设、管理、服务和扶持同步到位,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再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通许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全县产业化的发展。

4.6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部门的服务作用,为提高农民收入开辟新途径

要创新农业技术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服务意识。农业服务部门要帮助农民充分了解市场经济的有关法规和提高鉴别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真伪的能力;同时,指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帮助解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销售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由于农业发展受自然与市场的影响,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建立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关文章

  • 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之前, 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此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农产品的经营形式.订单农业 ...查看


  •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结合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题: ...查看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政策建议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带来的问题,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非农化"和违法使用土地,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引发的 ...查看


  • "增减挂钩"操作问题及改进建议
  • "增减挂钩"操作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土资源网 (2011年7月15日 10:42) ■ 江西省吉安县国土资源局 刘建生 王志凤 孟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称增减挂钩),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制度 ,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查看


  •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申燕飞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3期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


  • 土地承包经营权独立补偿研究
  • 摘 要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独立补偿的缺位导致征地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农村社会的实际发展相比,当前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已严重落后.本文从法理与 ...查看


  • 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
  • [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 做好调研工作,写好调研报告,无论是对领导还是文秘人员来说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写好调研报告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 ...查看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转型的多源流分析:构成.耦合及建议
  • 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理论认为,对某一人群的命名过程内在包含有"排斥性机制"与"建构性方式".所谓"排斥性机制",是指命名必然地将该 ...查看


  •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鹏风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农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青海海东810799 人,兽医站人员和技术方面都出现了断层. 3)由于遗留的县乡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大多数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被抽调去从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