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日期:2014-09-12 16:06:00   作者: 来源:经济日报

陈启清

2014年09月12日08:43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顺应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适应新常态”,引起广泛讨论。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自然表现,新常态的特点一在“新”,是新变化新特征新态势,需要我们以新思维积极把握;二在“常”,即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需要我们主动适应,而不是熬一熬就能过去的。新常态需要我们以新的状态去适应。

首先,要保持平常心态。要充分认识到,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减速是经济规律自然作用的结果,是潜在生产率下滑的自然反映。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就要以平常心面对。面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风险不着急、不慌乱、不失措,要保持定力。面对新常态,保持平常心,全社会要调整三个预期:政府要调低经济增长的预期,不单纯追求GDP的高增长,降低经济增速要求,为改革和结构调整预留空间,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企业要调整盈利预期,我国企业在过去基本都是靠规模扩张来实现盈利,目前这种盈利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民众要调低投资收益预期。

其次,增强发展信心。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中的风险和问题似乎比以前多了一些,也危险了一些,但我国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我们一直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说明了办法总比问题多。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坏,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保持发展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第一,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拓展了外部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则在内部空间培育了两个发展的发动机。第二,庞大的人口数量仍然是发展的基础。虽然人口红利在衰减,但人才红利在增加;虽然人口拐点来临,但我们仍然有一大群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且愿意为之积极付出的劳动者;虽然劳动力价格在上升,但劳动力直接提供服务的成本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巨大差距,这为我国转入服务经济时代提供了强大支持。第三,30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资本也为中国在全球寻找发展机会、实现发展可能提供了条件,资本积累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既分享全球发展机遇,又拓展发展空间。第四,技术创新正处于集中爆发的前夜,制度变革将使得“抽屉”中的技术更加迅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五,改革成为未来增长最大的红利,改革将充分释放出市场活力,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六,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将创造巨大的内需空间。第七,稳健的财政体系、健康的银行体系、巨大的外汇储备为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再次,坚持底线思维。新常态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自然减速将考验社会的承受底线,结构调整必然带来旧有存量的牺牲和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改革也已然推进到必须要有人支付成本的阶段,为此新常态下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和多元。面对这一现实,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准确分析可能引发经济快速下行和风险增大的各种边际变化,采用有效方法应对和化解,争取做到有备无患。从发展来看,国内要突出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导致经济下行的系统影响及对金融业务链的安全性的系统冲击,国外要突出关注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消费疲软以及潜在国际冲突可能带来的风险。从改革来看,要重点防止改革夹生以及利益集团阻挠干扰改革的风险。另一方面要用社会政策来托底,要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形成基本的社会保障,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守住基层群众的生活底线。

最后,要加快改革创新。我国30多年高增长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的历史,我们正是依靠改革才跨越了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道沟坎,实现了一个个发展梦想。未来也只有改革才能破解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如今,经济高增长受到了高负债、高消耗、高投资的约束,受到了资源环境的约束,难以为继,必须寻找一个新的动力。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才能顺应、适应新常态。在推动改革的同时,企业层面必须加快创新,要真正实现企业从规模导向走向技术导向。在新常态下,规模不再是企业成功的利器,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企业才能保持基业长青。而政府则要通过改革为企业创新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只有把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和战术上的底线思维、主动作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宏观室主任)

日期:2014-09-12 16:06:00   作者: 来源:经济日报

陈启清

2014年09月12日08:43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顺应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适应新常态”,引起广泛讨论。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自然表现,新常态的特点一在“新”,是新变化新特征新态势,需要我们以新思维积极把握;二在“常”,即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需要我们主动适应,而不是熬一熬就能过去的。新常态需要我们以新的状态去适应。

首先,要保持平常心态。要充分认识到,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减速是经济规律自然作用的结果,是潜在生产率下滑的自然反映。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就要以平常心面对。面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风险不着急、不慌乱、不失措,要保持定力。面对新常态,保持平常心,全社会要调整三个预期:政府要调低经济增长的预期,不单纯追求GDP的高增长,降低经济增速要求,为改革和结构调整预留空间,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企业要调整盈利预期,我国企业在过去基本都是靠规模扩张来实现盈利,目前这种盈利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民众要调低投资收益预期。

其次,增强发展信心。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中的风险和问题似乎比以前多了一些,也危险了一些,但我国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我们一直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说明了办法总比问题多。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坏,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保持发展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第一,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拓展了外部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则在内部空间培育了两个发展的发动机。第二,庞大的人口数量仍然是发展的基础。虽然人口红利在衰减,但人才红利在增加;虽然人口拐点来临,但我们仍然有一大群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且愿意为之积极付出的劳动者;虽然劳动力价格在上升,但劳动力直接提供服务的成本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巨大差距,这为我国转入服务经济时代提供了强大支持。第三,30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资本也为中国在全球寻找发展机会、实现发展可能提供了条件,资本积累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既分享全球发展机遇,又拓展发展空间。第四,技术创新正处于集中爆发的前夜,制度变革将使得“抽屉”中的技术更加迅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五,改革成为未来增长最大的红利,改革将充分释放出市场活力,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六,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将创造巨大的内需空间。第七,稳健的财政体系、健康的银行体系、巨大的外汇储备为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再次,坚持底线思维。新常态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自然减速将考验社会的承受底线,结构调整必然带来旧有存量的牺牲和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改革也已然推进到必须要有人支付成本的阶段,为此新常态下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和多元。面对这一现实,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准确分析可能引发经济快速下行和风险增大的各种边际变化,采用有效方法应对和化解,争取做到有备无患。从发展来看,国内要突出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导致经济下行的系统影响及对金融业务链的安全性的系统冲击,国外要突出关注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消费疲软以及潜在国际冲突可能带来的风险。从改革来看,要重点防止改革夹生以及利益集团阻挠干扰改革的风险。另一方面要用社会政策来托底,要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形成基本的社会保障,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守住基层群众的生活底线。

最后,要加快改革创新。我国30多年高增长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的历史,我们正是依靠改革才跨越了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道沟坎,实现了一个个发展梦想。未来也只有改革才能破解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如今,经济高增长受到了高负债、高消耗、高投资的约束,受到了资源环境的约束,难以为继,必须寻找一个新的动力。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才能顺应、适应新常态。在推动改革的同时,企业层面必须加快创新,要真正实现企业从规模导向走向技术导向。在新常态下,规模不再是企业成功的利器,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企业才能保持基业长青。而政府则要通过改革为企业创新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只有把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和战术上的底线思维、主动作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宏观室主任)


相关文章

  • 认识新常态顺应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 L AND& RE SOURCES 认识新常态 顺应新常态 金华市国土资源局 楼 东 江 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 国土资源管理 工作的几点思考 今 年5 月 ,习近平 总书记在河 南考察 时指 出 :我 国 发展仍处于 重要战略机遇期 ...查看


  • 论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 论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经济出现新常态的同时,中国政治和社会建设都呈现出新常态.面对经济政治新常态 ...查看


  •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
  •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 经过这几个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并且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 ...查看


  • 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
  • "适应新常态 展现新作为"学习体会 郭彩玉 "适应新常态 展现新作为"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增进共识.凝神聚力,推动追赶跨越的需要.目前一些干部对新常态认知不深.思想观念不适应不解放,影响 ...查看


  • 论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
  • 论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时间:2014-10-13 07:16:1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德睿   责任编辑:郑泽川 周德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 ...查看


  •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调整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调整分析 作者:段晓乐 熊晓炼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到来,原有的经济政策结构很难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查看


  •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发言稿
  •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新常态新形象想作为>. 通过校领导组织学习了新常态性形象行作为的系统学习,是我了解并且认识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普通的一线教 ...查看


  • 充分认识新常态 积极适应新常态
  • 话题 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底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再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 ...查看


  •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发言稿 1
  •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讨论发言稿 XXXX (2016年3月)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如何适应新常态,或如何顺应新常态发展规律,如何在这新常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当前,大讨论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