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安徽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摸底排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全省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制定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摸底排查工作方案。

一、实施背景和指导思想

2007年,我省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指导各地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2010年,我省确定了《安徽省2010-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进度表》。几年来,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至2013年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60.9%,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1年3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要求到2020年我省所有县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2013年,启动实施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013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

部决定自2014至2018年期间实施“全面改薄”,并提出了目标要求。为组织实施好“面改薄”,根据国家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确定我省“”。

我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实施推进,突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条件设施、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集中时间和力量,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

二、总体目标和实施范围

从2014年到2018年,在前一阶段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需要寄宿和就餐的学校,学生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教育信息化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和要求;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实施范围:各市、县(区)。各地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兼顾城市和县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学校必须是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长期保留的小学(含教学点)和初中学校。完全中学原则上不纳入,确需纳入的初中部分应附有详细说明。

三、重点任务和实施原则

重点任务:

(一)保障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符合标准的教学用房,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逐步达到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因地制宜建设运动场地和配备体育设施。

(二)完善学校生活设施。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食堂或伙房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有足够厕位。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安全。

(三)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要配备必要设施。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按时足额拨付,不得截留挪用。

(四)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充分考虑区域内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学龄人口变化,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并充分利用已有办学资源,首先解决超大班额问题,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努力解决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要情况下可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对县镇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造,合理分流学生,满足农村学生进城入学的需求。

(五)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依据全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标准,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班班通”和“人人会”。加快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提高中小学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实施原则:

(一)坚持“保基本”的原则。 “保基本”是“全面改薄”项目实施的根本原则,也是我省“全面改薄”规划方案编制的工作要求。各地要立足“保基本、兜网底”,对照基本办学标准,

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每个地区和每所薄弱学校的改造方案和实施项目,切忌盲目提高标准和善立项目,更不能利用标准化实施资金搞所谓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贴金工程。

(二)坚持全面覆盖、逐校规划的原则。以校为单位,摸清底数,按照每所学校都要有建设计划书、平面规划图的要求,详细清查教育教学、学生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及各类附属设施等方面的现状,分析确定每所学校办学条件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列出现状和需求清单并编制每校的建设计划书,做到“一校一方案”。对于确需新建、改扩建的学校,要认真进行校园规划,编制功能分区合理的平面规划图。在此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规划编制要求,科学确定每所学校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施设备配置数量、投资需求,编制项目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三)坚持统筹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各地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推进、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寄宿学生实际需求、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等因素,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市县政府要加强领导,充分协调,做好本规划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调整规划、标准化建设规划、均衡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建设规划之间的衔接,规划中的数据与各类相关统计数据的口径要相统一,相关标准内容要一致,

实施的进度、步骤要求要相互协调,通过合理的规划,增强协同效应,发挥教育资源配置最大效益,切实解决目前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经费保障与支持渠道

各级要加大“全面改薄”的经费投入,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按规划落实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倾斜,做好“全面改薄”需求与相关资金的统筹和对接,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

中央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适当扩大范围,不支持省会城市所辖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学校;省辖市所辖区原则上不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3000人以上县城初中和2000人以上县城小学等不纳入中央、省资金支持范围。办公楼、独立建筑的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塑胶跑道运动场、游泳馆(池)、教师周转房以及其他不属于基本办学条件范畴的,不得纳入中央、省资金支持范围。

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重点保障学校基本运行需要和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支持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扩充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内容,将信息化建设和农村小学必要的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澡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纳入

支持范围;初中改造工程重点支持农村初中必要的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澡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建设。

五、加快制定市、县(区)“”规划方案

(一)明确规划方案内容

各市、县(区)“面改薄”规划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作目标。针对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缺口,“缺什么补什么”,实事求是地提出“全面改薄”的总体和年度工作目标,保基本,补短板,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保证办学的正常运转,缩小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将作为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2. 重点任务。对照六项重点任务,逐条细化分解,形成可操作的任务列表。要根据本地不同区域的困难程度、基本办学条件缺口类别等实际情况提出本地的重点工作任务。其中,2013年之前已经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验收的学校,要对照重点任务和具体标准,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使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办学标准,巩固提高实施水平;2013年之前未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的学校,要按照重点任务和具体标准进行建设,全面达到规定要求。

3. 实施步骤。以县(市、区)为单位,区分轻重缓急,确定2014-2018年每年重点解决事项和工作内容,形成可操作的工作计划,可检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4. 保障措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有效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细化项目管理、维护使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资金投入和使用监管、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以及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办好村小和教学点等其他配套措施。

(二)把握方案制定程序

1. 认真组织学习,准确领会精神。各地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关于“”的文件政策,包括国家三部委《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家“全面改薄”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国家三部委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心设计摸底排查工作方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 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形成县级初步方案。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摸底排查,根据摸底排查结果及“”标准,以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为目标,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测算经费需求,结合县域内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量,分年度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县级初步实施方案并按行政隶

属关系上报所在市审核,由市级教育、发展改革和财政三部门集中,在6月30日前联合报送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审核,进行充分论证后,形成省级 “全面改薄”。 省教育厅基教处联系人:马家松,电话:0551-62816467;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事业处联系人:张璇,联系电话:0551-62602350,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联系人:侯正华,电话:0551-65100594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 附件:1.“”主要指标和内容

2.“全面改薄”绩效目标表

3.“全面改薄”工作任务和资金需求表

4.“全面改薄”学校基本信息及需求表

5. 相关配置及参考价格

6. 关于方案附件表格的有关解释

7. 各级需报送的材料

附件1、“”标准和内容

安徽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摸底排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全省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制定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摸底排查工作方案。

一、实施背景和指导思想

2007年,我省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指导各地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2010年,我省确定了《安徽省2010-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进度表》。几年来,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至2013年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60.9%,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1年3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要求到2020年我省所有县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2013年,启动实施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013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

部决定自2014至2018年期间实施“全面改薄”,并提出了目标要求。为组织实施好“面改薄”,根据国家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确定我省“”。

我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实施推进,突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条件设施、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集中时间和力量,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

二、总体目标和实施范围

从2014年到2018年,在前一阶段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需要寄宿和就餐的学校,学生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教育信息化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和要求;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实施范围:各市、县(区)。各地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兼顾城市和县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学校必须是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长期保留的小学(含教学点)和初中学校。完全中学原则上不纳入,确需纳入的初中部分应附有详细说明。

三、重点任务和实施原则

重点任务:

(一)保障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符合标准的教学用房,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逐步达到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因地制宜建设运动场地和配备体育设施。

(二)完善学校生活设施。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食堂或伙房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有足够厕位。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安全。

(三)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要配备必要设施。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按时足额拨付,不得截留挪用。

(四)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充分考虑区域内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学龄人口变化,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并充分利用已有办学资源,首先解决超大班额问题,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努力解决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要情况下可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对县镇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造,合理分流学生,满足农村学生进城入学的需求。

(五)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依据全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标准,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班班通”和“人人会”。加快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提高中小学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实施原则:

(一)坚持“保基本”的原则。 “保基本”是“全面改薄”项目实施的根本原则,也是我省“全面改薄”规划方案编制的工作要求。各地要立足“保基本、兜网底”,对照基本办学标准,

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每个地区和每所薄弱学校的改造方案和实施项目,切忌盲目提高标准和善立项目,更不能利用标准化实施资金搞所谓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贴金工程。

(二)坚持全面覆盖、逐校规划的原则。以校为单位,摸清底数,按照每所学校都要有建设计划书、平面规划图的要求,详细清查教育教学、学生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及各类附属设施等方面的现状,分析确定每所学校办学条件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列出现状和需求清单并编制每校的建设计划书,做到“一校一方案”。对于确需新建、改扩建的学校,要认真进行校园规划,编制功能分区合理的平面规划图。在此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规划编制要求,科学确定每所学校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施设备配置数量、投资需求,编制项目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三)坚持统筹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各地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推进、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寄宿学生实际需求、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等因素,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市县政府要加强领导,充分协调,做好本规划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调整规划、标准化建设规划、均衡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建设规划之间的衔接,规划中的数据与各类相关统计数据的口径要相统一,相关标准内容要一致,

实施的进度、步骤要求要相互协调,通过合理的规划,增强协同效应,发挥教育资源配置最大效益,切实解决目前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经费保障与支持渠道

各级要加大“全面改薄”的经费投入,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按规划落实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倾斜,做好“全面改薄”需求与相关资金的统筹和对接,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

中央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适当扩大范围,不支持省会城市所辖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学校;省辖市所辖区原则上不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3000人以上县城初中和2000人以上县城小学等不纳入中央、省资金支持范围。办公楼、独立建筑的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塑胶跑道运动场、游泳馆(池)、教师周转房以及其他不属于基本办学条件范畴的,不得纳入中央、省资金支持范围。

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重点保障学校基本运行需要和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支持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扩充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内容,将信息化建设和农村小学必要的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澡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纳入

支持范围;初中改造工程重点支持农村初中必要的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澡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建设。

五、加快制定市、县(区)“”规划方案

(一)明确规划方案内容

各市、县(区)“面改薄”规划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作目标。针对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缺口,“缺什么补什么”,实事求是地提出“全面改薄”的总体和年度工作目标,保基本,补短板,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保证办学的正常运转,缩小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将作为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2. 重点任务。对照六项重点任务,逐条细化分解,形成可操作的任务列表。要根据本地不同区域的困难程度、基本办学条件缺口类别等实际情况提出本地的重点工作任务。其中,2013年之前已经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验收的学校,要对照重点任务和具体标准,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使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办学标准,巩固提高实施水平;2013年之前未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的学校,要按照重点任务和具体标准进行建设,全面达到规定要求。

3. 实施步骤。以县(市、区)为单位,区分轻重缓急,确定2014-2018年每年重点解决事项和工作内容,形成可操作的工作计划,可检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4. 保障措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有效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细化项目管理、维护使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资金投入和使用监管、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以及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办好村小和教学点等其他配套措施。

(二)把握方案制定程序

1. 认真组织学习,准确领会精神。各地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关于“”的文件政策,包括国家三部委《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家“全面改薄”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国家三部委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心设计摸底排查工作方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 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形成县级初步方案。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摸底排查,根据摸底排查结果及“”标准,以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为目标,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测算经费需求,结合县域内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量,分年度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县级初步实施方案并按行政隶

属关系上报所在市审核,由市级教育、发展改革和财政三部门集中,在6月30日前联合报送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审核,进行充分论证后,形成省级 “全面改薄”。 省教育厅基教处联系人:马家松,电话:0551-62816467;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事业处联系人:张璇,联系电话:0551-62602350,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联系人:侯正华,电话:0551-65100594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 附件:1.“”主要指标和内容

2.“全面改薄”绩效目标表

3.“全面改薄”工作任务和资金需求表

4.“全面改薄”学校基本信息及需求表

5. 相关配置及参考价格

6. 关于方案附件表格的有关解释

7. 各级需报送的材料

附件1、“”标准和内容


相关文章

  • 中心学校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施方案
  • XX中心学校关于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 实 施 方 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安徽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施方案>.&l ...查看


  • 为了贫困地区4000多万孩子读好书
  • 全国77%的县纳入义务教育"全面改薄" 为了贫困地区4000多万孩子读好书 本报记者 张 烁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7日   09 版) "原来的操场晴天有灰.雨天有水,体育器材缺胳 ...查看


  • 盘点2015年31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意见,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成果,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抓好城乡一体化高中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支持中 ...查看


  •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_问题与对策
  • TheoryandPracticeofEducation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贾 摘 涛 要:由于自身制度设计上的特点,特岗教师计划在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了服役时间短.配套措施滞 后等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特岗教师计划,为农 ...查看


  • 安徽省高考改革基本精神年内公布
  • 2006年我省高中全面实施新课改,新课改后的高考将怎么考?昨日,省教育厅召开2007年教育工作会议,针对招生.考试等热点问题作出新一轮的规划.今年公布高考改革精神 高中实施新课改已经半年,而被称为教学"风向标"的高考改革 ...查看


  • 安徽高考改革,语文分数或增加
  • 省人大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会昨举行,不少建议有望被改革方案吸收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时间:2014-07-24 03:36:29 作者: 汪园 赵秀娟 昨日上午,省人大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会在省教育厅举行.作为人大代表建议承办" ...查看


  •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 更新日期:2007-9-18 11:03:22 有915位读者读过此文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广大儿童少年享受良好均等的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 ...查看


  • 装备电教中心工作总结
  • 装备电教中心工作总结 XX年,装备电教中心抓住"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这一契机,按照上级单位和县局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在努力改善我县教育装备硬件条件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及教育 ...查看


  • 柏岗小学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 青 洛 柏 岗 小 学 全 面 改 薄 实 施 方 案 2014年6月25 日 青洛柏岗小学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按照定远县"薄改"项目的总体要求,根据<安徽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规划的通知>及相关会议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