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观察)

今年以来,23个省区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许多企业上调工人工资

理性看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观察)

本报记者 邓 圩 马跃峰 余荣华 任胜利《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30日   01 版)

7月20日,广东东莞南城。在一家电子厂工作的廖婉仪下班后,赶着回去做晚饭,看得出心情不错。“东莞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到920元,这个月老板给我们加薪了。”她晚上没加班,下午6点多晚餐就已做好。

同一天,在山东淄博市高青县,一家纺织公司环纺车间的工人孙凤英正忙着交接班:“4月,公司给职工涨了一次工资,我发了2250元。最近,公司又把中、夜班费涨到8块、12块,全勤奖涨到160块。下个月还能多发200多块。”

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许多企业也纷纷上调工人工资。7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上半年,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普遍提高,部分企业自主加薪

今年年初开始,各地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就“赶集”一样涌出来。

3月1日,福建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幅度为24.5%,是历年来调整幅度最高的一年。力度最大的建瓯、漳平、平潭三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从480元调到700元。从5月1日起,山东省调整后的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为920元、760元、60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比原标准平均增长21.2%。而广东今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升幅度超过20%,升幅超过往年……

“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说。他认为,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省份暂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随着经济的回暖向好,上调最低工资又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实际上,在一些地区,这一标准的实施难度比想象的要小。

“目前广州的企业绝大部分工资都已经高过了提升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张宝颖认为,企业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情况良好,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早就提升不无关系。据了解,早在2009年,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对企业起薪的调查显示,当时广州市企业工资已经超过1200元。“低于1000元招不到工”。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赖诗卿分析,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工人生活成本上升,成为工资上升的刚性原因。

工资增长与保障就业,如何找到平衡点

“政府政策在保障,看不见的手也在发挥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说,涨薪将是一个整体性的长期趋势。目前工人的实际工资仍偏低,尤其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多年增长有限。28岁的周跃跃来自四川,到福州打工11年了。现在每月收入2000元,却从未想过进电影院、唱KTV。房租最近从每月160元涨到200元,水电煤气、柴米油盐等衣食出行,每月又要1500元。“孩子刚满周岁,日子过得紧紧张张,盼着收入能再增加。”

对于企业而言,涨薪则是一大挑战。

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善峰说,中小企业和部分低收入行业是主要影响对象。

企业也在用各种办法消化这部分成本。李先勇在广东东莞厚街拥有一家箱包厂,厂里有210个工人,“撑”过了汇率、原材料等涨价的压力,又“扛”过国际金融危机,现在订单充足。去年开始就将工人基本工资提高到1200元,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今年开年他又将工资涨到1500元。

利润怎么保障?一方面,他稳定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熟练工人,订单从过去中低档过渡到中高档产品,利润也同步增长。另一个办法就是“让工人自己给自己涨工资”:能不能8个人做10个人的事?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工资上涨的作用是双面的,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工资上涨,也会使一部分劳动力得不到就业,有可能会使实际的失业率上升。

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而经济在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同时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

关键在于把握好幅度和节奏

同是针对涨薪,不同视角有不同判断。

曹建海说,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成本、办公费用过高,又追求高利润,唯独工资所占比重过低。劳动力价格上涨,可以促进企业的转型和产业升级,也可以促使企业延展自己的产业链。

去年10月至今,山东淄博高青县流云纺织有限公司给职工普涨两次工资,平均增长幅度达30%,生产一线职工工资人均增长500元。董事长刘天林认为,涨薪是一种趋势,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从之前单纯依靠低成本竞争中转变过来,优化产品的作业流程,降低劳动力成本与比重。同时,企业要加大技术资金和管理资金的投入,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技术等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杨益生说,国内外形势已经决定,企业不能再靠廉价劳动力来谋生存、谋发展。但同时也要考虑地区差别,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提供帮助。

周天勇说,从趋势上看,一定要改变目前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和就业比例过低的局面,积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接纳制造业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同时,他认为对那些较为困难的劳动力密集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工资上涨后,政府可以考虑减少他们的税费负担,使他们能正常运营,不至于破产倒闭关门,避免失业率上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当前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增加工资与扩大就业的关系,要考虑到增加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二是增加工资与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要通过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生活质量,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乃至多赢。三是处理好职工工资适度增加和较快增加、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认为,要通过设立规则,来为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提供一个制度化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加以解决。全总提出,力争到2012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

今年以来,23个省区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许多企业上调工人工资

理性看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观察)

本报记者 邓 圩 马跃峰 余荣华 任胜利《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30日   01 版)

7月20日,广东东莞南城。在一家电子厂工作的廖婉仪下班后,赶着回去做晚饭,看得出心情不错。“东莞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到920元,这个月老板给我们加薪了。”她晚上没加班,下午6点多晚餐就已做好。

同一天,在山东淄博市高青县,一家纺织公司环纺车间的工人孙凤英正忙着交接班:“4月,公司给职工涨了一次工资,我发了2250元。最近,公司又把中、夜班费涨到8块、12块,全勤奖涨到160块。下个月还能多发200多块。”

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许多企业也纷纷上调工人工资。7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上半年,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普遍提高,部分企业自主加薪

今年年初开始,各地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就“赶集”一样涌出来。

3月1日,福建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幅度为24.5%,是历年来调整幅度最高的一年。力度最大的建瓯、漳平、平潭三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从480元调到700元。从5月1日起,山东省调整后的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为920元、760元、60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比原标准平均增长21.2%。而广东今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升幅度超过20%,升幅超过往年……

“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说。他认为,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省份暂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随着经济的回暖向好,上调最低工资又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实际上,在一些地区,这一标准的实施难度比想象的要小。

“目前广州的企业绝大部分工资都已经高过了提升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张宝颖认为,企业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情况良好,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早就提升不无关系。据了解,早在2009年,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对企业起薪的调查显示,当时广州市企业工资已经超过1200元。“低于1000元招不到工”。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赖诗卿分析,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工人生活成本上升,成为工资上升的刚性原因。

工资增长与保障就业,如何找到平衡点

“政府政策在保障,看不见的手也在发挥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说,涨薪将是一个整体性的长期趋势。目前工人的实际工资仍偏低,尤其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多年增长有限。28岁的周跃跃来自四川,到福州打工11年了。现在每月收入2000元,却从未想过进电影院、唱KTV。房租最近从每月160元涨到200元,水电煤气、柴米油盐等衣食出行,每月又要1500元。“孩子刚满周岁,日子过得紧紧张张,盼着收入能再增加。”

对于企业而言,涨薪则是一大挑战。

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善峰说,中小企业和部分低收入行业是主要影响对象。

企业也在用各种办法消化这部分成本。李先勇在广东东莞厚街拥有一家箱包厂,厂里有210个工人,“撑”过了汇率、原材料等涨价的压力,又“扛”过国际金融危机,现在订单充足。去年开始就将工人基本工资提高到1200元,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今年开年他又将工资涨到1500元。

利润怎么保障?一方面,他稳定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熟练工人,订单从过去中低档过渡到中高档产品,利润也同步增长。另一个办法就是“让工人自己给自己涨工资”:能不能8个人做10个人的事?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工资上涨的作用是双面的,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工资上涨,也会使一部分劳动力得不到就业,有可能会使实际的失业率上升。

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而经济在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同时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

关键在于把握好幅度和节奏

同是针对涨薪,不同视角有不同判断。

曹建海说,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成本、办公费用过高,又追求高利润,唯独工资所占比重过低。劳动力价格上涨,可以促进企业的转型和产业升级,也可以促使企业延展自己的产业链。

去年10月至今,山东淄博高青县流云纺织有限公司给职工普涨两次工资,平均增长幅度达30%,生产一线职工工资人均增长500元。董事长刘天林认为,涨薪是一种趋势,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从之前单纯依靠低成本竞争中转变过来,优化产品的作业流程,降低劳动力成本与比重。同时,企业要加大技术资金和管理资金的投入,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技术等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杨益生说,国内外形势已经决定,企业不能再靠廉价劳动力来谋生存、谋发展。但同时也要考虑地区差别,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提供帮助。

周天勇说,从趋势上看,一定要改变目前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和就业比例过低的局面,积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接纳制造业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同时,他认为对那些较为困难的劳动力密集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工资上涨后,政府可以考虑减少他们的税费负担,使他们能正常运营,不至于破产倒闭关门,避免失业率上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当前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增加工资与扩大就业的关系,要考虑到增加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二是增加工资与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要通过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生活质量,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乃至多赢。三是处理好职工工资适度增加和较快增加、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认为,要通过设立规则,来为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提供一个制度化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加以解决。全总提出,力争到2012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


相关文章

  • 理性看待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理性看待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美元持续贬值对中国经济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扩大利用外资额度.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易于宏观调控.扩大消费和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消极影响表现在:它会减缓中国出 ...查看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措施)
  • --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本报记者 朱剑红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17日   02 版) 编者按: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跑者,也是全球经济复苏 ...查看


  •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笔记总结
  •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课后答案加真题) 简答及论述 第一章 1. 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 (一)劳动经济学家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述. ①一种定义是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人的行为的特征.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 ...查看


  • 人民币升值利弊论文
  • 人民币升值利弊论文 [摘 要] :近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连连突破重要关口,进入2008年后,更是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破数关,人民币破7步入6时代,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坚持人民币应该升值,我国理论界的主流 ...查看


  • 从紧的货币政策"紧"了谁?
  • 作者:苑德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年09期 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这是货币政策性质的重大转变.自今年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央行利用法定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业务.央行票据等政策工具 ...查看


  • 47%的受调查者认为西方衰落征兆已现
  • 公众如何看待西方国家社会动荡 2011年09月21日17:14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47%的受调查者认为西方衰落征兆已现--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查看


  • 2010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试题及答案
  • 2010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试题及答案 2011-11-7 16:20:45 学易网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出 ...查看


  • "中国震撼"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思考
  • "中国震撼"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思考 摘要:中国的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一词也随之出现,并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读了张维为教授所著<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quo ...查看


  • 如何看待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迁移
  • 2010年11月04日 09:35:06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跨区域迁移活动异常活跃,尤其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迁移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群体迁移也日益显著.这一经济现象引起了学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