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人生 七.量移汝州,先到常州

七、量移汝州,先到常州

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传出了病逝的“噩耗”。此时进行了整整十六年的改革也不顺利,神宗皇帝想起了苏轼,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六月,量移汝州(指的是被贬谪远方的臣子,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复官) ,任团练副使,仍“不得签书公事”。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途中苏轼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被批准。从离开黄州,到元丰八年(1085.04.01)三月五日,神宗病逝,十岁的哲宗继位,这期间共计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介绍了这期间苏轼所写下的十三首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的巅峰之作。苏轼所创作的词,把题材从单纯的儿女情长,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他把词的格调从感伤的、艳丽的情调拓展到了抒发宏伟的志向,表达自我的胸襟,苏轼的词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念奴娇⋅赤壁怀古》标志着苏轼由一个洒脱不羁的才子,变成了一位冠绝古今的文豪。就在一切走向美好的时候,苏轼却在此时传出了病逝的“噩耗”。

消息传到了皇宫,神宗赵顼也知道了,正在吃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连说了两声: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呀。很难过,饭碗一推,回书房了。神宗赵顼开始了转变。神宗赵顼对苏轼态度的转变是有大背景的。到了这个时候,苏轼在黄州已经待了四年多了,革新变法也已经整整持续了十六年,不顺利呀。神宗赵顼的用人思想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专用新党人物,打算新党和旧党人物两用之。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三月,神宗赵顼下手招:“苏轼黜居思咎,阅历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把他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河南临汝) 作团练副使。

途中去看望弟弟苏辙,在筠州(江西高安,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年苏辙被贬到此地,为监盐酒税的小吏) 一起过端午节。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采丝系,心与昌歜(chù,盛怒,气盛) 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和儿子苏迈游览石钟山(江西九江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 ,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

赴汝州时,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1085.04.01)。常州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受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轼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苏轼虽未到汝州上任,但他一生曾五次到过汝州,在他的著作中也有不少汝州的记载。 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3月,他和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过成都、去长安、“骑驴在渑池”,由许洛大道经汝州赴汴京参加礼部秋天的考试,苏轼20岁。

仁宗赵祯嘉祐四年(1059)5月、11月、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回四川奔母丧,由汴京赴凤翔上任,又由凤翔回汴京,曾三次经过汝州。

1《营妓比海棠绝句》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时无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

【赏析】

宋代酒场不缺“陪酒小姐”,那时叫“营妓”。文人狎妓宴饮,饮酒赋诗,时兴而风雅。

苏轼是大文学家,能书善画,歌舞宴会,则“醉墨淋漓,不惜与人”。“至于营妓供侍,扇书带画,亦时有之”。宋⋅何薳《春渚纪闻》有一篇“营妓比海棠绝句”,据说是苏轼在黄州时给营妓题诗。营妓李琪年少聪慧,经常给苏轼服务,却一直没好意思索要墨宝,直到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在一个送行宴会上,向苏大人提出了心中久藏。苏轼乘兴命其磨墨,挥毫于李琪领巾之上题诗文两句:“东坡五载黄州住,何时无言及李琪?”写了这两句之后,“即掷笔袖手,与客笑谈,”像是把底下的两句忘了,又像是完成了任务似的。当然,苏轼写两句诗时也有,但是这次大家怎么品味也觉得这两句诗太过平淡,于是相互疑问:“语似凡易,又不终篇,何也?”酒场临散了,李琪小姐实在忍不住了,跪拜在地,求苏大人再给续上两句,苏轼大笑:“哎呀,差点忘了出场了。”随即提笔又续写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杜甫) ,海棠虽好不留诗。”此句一出,大家立刻觉出不凡来了——先平后奇,起得低但落得高,真乃好诗呀!于是“一座击节,尽醉而散”。

【背景】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在一个送行宴会上写下了这首诗,赠送营妓李琪。

2《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原》

每见田园辄自招,倦飞不拟控扶摇。

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

老去尚贪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

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

【赏析】

这首七律,中间两句云:“怀盘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潘推官李氏挽词》) 前一句用西晋名将陶侃少年孤贫,经常受到潘氏老母的慈善关怀来说明自己对潘母的感激之情。后一句又用了孟母严于教子三择临处的故事,歌颂潘母向贤知礼,培养儿子择友从善的高风亮操。这样就把自己对潘母的感激和尊敬、自己闻讣后的悲伤和潘母的风范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苏轼贬为杭州通判,他修复钱塘六井,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但他内心很苦闷。该诗连用六个典故,委婉曲折,惊心动魂。宦途失意他有归去之心,用西汉淮南王刘安或其门客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和陶潜“鸟倦飞而知还”来说明自己非有“凌云之志”,愿意归去。可是,无论归去还是留官都是一样险恶,归隐吧,杨恽丢官后,亲自耕作,结果还被深文周纳(深文,即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史记⋅酷吏列传》:“(张汤) 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既起大狱,不关执政,使狡吏穷鞫,搒掠以求滥,事亦既无状,遂用深文。”周纳,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 ,死于腰斩;留宦吧,自己即使有西汉刘章这样的勇心,也未必有人赏识。进退逡巡就象陶渊明为了一点微薄的俸禄而降志辱身一样。岂不知举家挂念,牵肠挂肚,人人都劳瘁(cuì,疾病,劳累) 得象楚王宫里的细腰之臣一样。这一系列典故把作者矛盾痛苦的内心世界入木三分地刻划出来,也正是封建官场的普遍心理。

苏轼诗作中大量用典与当时的社会风尚也有关系,宋代文化比较发达,一些大型类书相继出现,为文人诗歌用典提供了条件,也为欣赏者提供了接受的基础,我们今天感到隔阂的地方在当时并不生疏,而且恰恰在更深的层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这也是我们感到宋诗深奥的一个重要原因。

【背景】

苏东坡在贬居黄州时与一个姓潘的推官是近邻,经常来往其家,受到潘母的酒馔招待,

使苏轼很受感动,他调离黄州时,表示他日归来一定登门拜望,不料老人病逝,苏轼很悲痛,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三月写下了这首七律。

3《满庭芳 归去来兮》1084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君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释】

1. 会:时逢,正好。

2. 遗:赠送。

3. “百年”句:韩愈《除官司赴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此用其句。

4. 百年强半:一生的一半以上,此乃虚称。

5. 再闰: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神宗赵顼元丰三年闰九月,神宗赵顼元丰六年闰六月,故称“再闰”。

6. 楚语吴歌:黄州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三国时期属吴地,故称。

7. 社酒:祭祀神祗时所用的酒。

8. 莫剪柔柯:此处谓要珍惜彼此的友情。

9. “仍传”三句:意为我现在虽然离开这里,但将来还是要回来的。

【赏析】

这首词,于平直中见含蓄婉曲,于温厚中透出激愤不平,依依惜别的深情中表达出苏轼与黄州父老之间珍贵的情谊,抒发了作者坎坷、不幸的人生历程中,既满怀悲苦又寻求解脱的矛盾双重心理。

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恨。接下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两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因黄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中,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以及作者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放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己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己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两句,却从未来着笔瞻望自己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片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感情高潮,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难忘的生活。此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

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词的下片,深沉蕴籍,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将惜别、依恋之情表现得动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

结尾的临别告语,奇峰突起,收束全篇,与上片的纯真友情相呼应,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

【背景】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个年头的苏轼,三月接到移量(指的是被贬谪远方的臣子,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复官。) 汝州团练副使的诏命,四月一日离黄州,奉命由黄州移汝州(今河南临汝) ,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示告别。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虽是从遥远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当他即将离开黄州赴汝州时,他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既有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和依依难舍的别情,又有久惯世路、洞悉人生的旷达之怀。这种心情,十分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词中。

4《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注释】

1. 长淮:指淮河。

2. 隙月:(船篷) 隙缝中透进的月光。

3. 汴水:古河名。唐宋时将出自黄河至淮河的通济渠东段全流统称汴水或汴河。从荥阳县北引黄河东南流,途径开封、安徽等地,后流入淮河。

4. 西州:古建业城门名。晋宋间建业(今江苏南京) 为扬州刺州治所,以治事在台城西,故称西州。房玄龄等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谓安死后,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泛指西边的州郡。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引傅注以为扬州,其实词中只是泛指西边的州郡,即东坡此行的目的地。

5. 浦:河岸。

6. 风鉴:风度识见,指对人的观察、看相,或以风貌品评人物。这句意谓:谁使得秦观这样为我所赏识的优秀人才却被沦落、埋没。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予尝谓风鉴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

【译文】

饮别后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从船篷缝隙中所见之残月是那么小。

汴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我却满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间,你我曾经一同大醉,当日欢聚畅饮时的情谊胜过别后的伤悲。

谁让我偏偏在芸芸众生中发现了你,并与你成为朋友,这才酿成了今日分别这样一场烦恼。

【赏析】

此词的起两句,写淮上饮别后的情景。秦观厚意拳拳,自高邮相送,溯运河而上,经宝应至山阳,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临流帐饮,惜别依依。词人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着一“晓”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宁贴。“隙月”,指船篷罅隙中所见之月。据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载,苏轼于冬至日抵山阳,十二月一日抵泗州。与秦观别时当在十一月底,所见之月是天亮前从东方升起不久的残月,故

“窥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二语为集中名句。汴水一支自开封向东南流,经应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 、宿州(今属安徽,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云都,苏轼12次过往于宿州。) ,于泗州入淮。苏轼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后溯汴水西行入应天府。流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自己却载满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行。“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苏轼的《泛金船》) ,类似的意思,苏词中也有,而此词之佳,全“载一船离恨”一语。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苏轼是词,则把愁恨物质化了,可以载船中,逆流而去。这个妙喻被后人竞相摹拟。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声名竟出苏词之上。

过片两句,追忆当年两人同游的情景。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东坡自徐州徙知湖州,与秦观偕行,过无锡,游惠山,唱和甚乐;复会于松江,至吴兴,泊西观音院,遍游诸寺。词云“竹溪花浦曾同醉”,当指此时情事。“酒味”,指当日的欢聚;“泪”,谓别后的悲辛。是年端午后,秦观别东坡,赴会稽。七月,东坡因“乌台诗案”下诏狱,秦观闻讯,急渡江至吴兴询问消息。以后几年间,苏轼居黄州贬所,与秦观不复相见。“酒味多于泪”,当有感而发。末两句故作反语,足见真情。“风鉴”,指以风貌品评人物。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风鉴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东坡对秦观的赏拔,可谓不遗余力。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东坡得读秦观诗词,大为惊叹,遂结神交。三年后两人相见,过从甚欢。后屡次向王安石推荐秦观。可见文人高士之友谊实非常人可比。

【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冬。当时苏轼至高邮与秦观会面,而后在秦淮河上临别对饮。此词便是词人与秦观饮别后的有感之作,词中反映了苏、秦两人的深挚情谊。 苏轼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从黄州调任汝州,十一月到扬州与秦观相聚会面,一个多月之后又不得不离别,离别之际,秦观一路相送到淮畔,别后苏轼写下了这首醉墨超放,气压王子敬(献之) 的情感真挚的离别之作。

在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词人曾与秦观一起畅游无锡、松江、吴兴等地。 5《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1. 泗州:今安徽泗县。

2. 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

3. 南山:即都梁山,离泗州不远。

4. 细雨斜风:韦庄《题貂黄岭军官》:“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

5. 媚:美好。此处是使动用法。

6. 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

7. 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

8. 漫漫:大水浩淼貌。

9. 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茶词》:“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10. 午盏:午茶。

11. 蓼茸:li ǎo ,蓼菜的嫩芽。

12. 蒿笋:莴苣笋。

13. 春盘:唐后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

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赏析】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背景】

此为一首记游词。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6《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1. 海棠: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此诗戏之。

2.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3. 东风袅袅:化用了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

4. 泛:摇动。

5. 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6. 香雾空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7. 故:于是。

8.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9.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直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海棠,迷蒙的海棠,昏昏欲睡的海棠。拟人、暗喻的手法。将海棠比做自己爱花,惜花。 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

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 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背景】

这是苏轼贬官黄州(湖北黄冈)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时所作,此时苏轼任黄冈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四年多时间) 。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

苏东坡一生至少游览过两次庐山,一次在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一次在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后一次游览,给苏东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因此,他在《东坡志林》里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一次游庐山、作诗的过程。

苏东坡一进入庐山,以为山谷之秀丽,是他平生所见之最,大有东晋名士行于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慨。因此下决心专心观赏风景,不再分心做诗。可是,在山里游览的僧人、俗众一看到他,就纷纷叫了起来:“苏子瞻来了!苏子瞻来了!”情形如同今天追星族看到了自己的偶像。追星族(粉丝) 们的叫喊,奔走相告,激起了苏东坡的做诗兴致. 情不自禁间,他就做了一首绝句,如下:

《初入庐山三首》

7其一芒鞋青竹杖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赏析】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方才有点过于飘飘然,失态了。为了弥补一下,他又连着做了两首绝句,如下:

8其二青山若无素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9其三自昔忆清赏

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这两首诗显然要冷静得多,不再是热血沸腾、脚踩棉花的感觉。

这天有人送了苏东坡一本陈令举的《庐山记》,苏东坡就一边走一边读,读到书中说徐凝、李白诗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他“不觉失笑”。

不知不觉间,苏东坡就来到了开元寺。开元寺的方丈当然也是苏东坡的爱慕者,敬过香茶之后,就笑着向他求诗。苏东坡很爽快,当场笔走龙蛇,就是一首绝句:

10《戏徐凝瀑布诗》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赏析】

徐凝的《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身在开元寺,但是,脑子里还是想着刚才路上所读书中关于徐凝、李白诗的议论。 这一次游览庐山,苏东坡前后逗留十多天,山南山北,都游览了一遍。他觉得庐山的胜景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拣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有漱玉亭、三峡桥两处,各作一首诗。 最后,苏东坡在东林寺住持僧人的陪同下,游览西林时,作了他游览庐山的最后一首诗,便是《题西林壁》。

从上述叙述,可以看到,苏东坡这一次游览庐山,前后一共做了七首绝句(《苏轼诗集》中有所不同,收了五首,没有收写漱玉亭、三峡桥的两首,可能是散失了) 。七首绝句中,除了《题西林壁》这一首,其他六首都不算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或者是过于激动,或者是拘于某事,没有体现出东坡居士的潇洒旷达。《题西林壁》这一首之所以成为名诗,是因为,十几天的游览,已经接近尾声,初入庐山的激动心情已经归于平静。平常、超然之心,使他有余暇作一点哲理的思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名句由此诞生。 《题西林壁》或《题西林寺壁》

11其一溪声便是广长舌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四万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12其二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2. 横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西面看。

3.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作“远近看山总不同”。

【赏析】

鸟没有羽翼不能飞行,山没有诗歌难以扬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3其三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注释】

1. 《题西林壁》其三:也称为《观潮》或《瀑布亭》。

2. 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

3. “庐山烟雨浙江潮”句: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4. 恨:遗憾。

5. “未到”句: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6. “到得“两句: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吉州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其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的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赏析】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可是《观潮》一诗,就完全是另一种抒写,值得玩味。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变得平淡无奇了。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可以忘记了,烟雨、江潮也似有还无了。

以禅理人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王维《酬张少府》) 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难免的。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拂尘看净”、“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

把庐山烟雨、钱塘江潮淡化,淡到不过如此,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背景】

苏轼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湖北黄冈) 贬所改迁汝州(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此诗约作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四五月间。

七、量移汝州,先到常州

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传出了病逝的“噩耗”。此时进行了整整十六年的改革也不顺利,神宗皇帝想起了苏轼,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六月,量移汝州(指的是被贬谪远方的臣子,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复官) ,任团练副使,仍“不得签书公事”。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途中苏轼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被批准。从离开黄州,到元丰八年(1085.04.01)三月五日,神宗病逝,十岁的哲宗继位,这期间共计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介绍了这期间苏轼所写下的十三首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的巅峰之作。苏轼所创作的词,把题材从单纯的儿女情长,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他把词的格调从感伤的、艳丽的情调拓展到了抒发宏伟的志向,表达自我的胸襟,苏轼的词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念奴娇⋅赤壁怀古》标志着苏轼由一个洒脱不羁的才子,变成了一位冠绝古今的文豪。就在一切走向美好的时候,苏轼却在此时传出了病逝的“噩耗”。

消息传到了皇宫,神宗赵顼也知道了,正在吃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连说了两声: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呀。很难过,饭碗一推,回书房了。神宗赵顼开始了转变。神宗赵顼对苏轼态度的转变是有大背景的。到了这个时候,苏轼在黄州已经待了四年多了,革新变法也已经整整持续了十六年,不顺利呀。神宗赵顼的用人思想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专用新党人物,打算新党和旧党人物两用之。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三月,神宗赵顼下手招:“苏轼黜居思咎,阅历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把他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河南临汝) 作团练副使。

途中去看望弟弟苏辙,在筠州(江西高安,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年苏辙被贬到此地,为监盐酒税的小吏) 一起过端午节。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采丝系,心与昌歜(chù,盛怒,气盛) 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和儿子苏迈游览石钟山(江西九江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 ,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

赴汝州时,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1085.04.01)。常州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受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轼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苏轼虽未到汝州上任,但他一生曾五次到过汝州,在他的著作中也有不少汝州的记载。 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3月,他和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过成都、去长安、“骑驴在渑池”,由许洛大道经汝州赴汴京参加礼部秋天的考试,苏轼20岁。

仁宗赵祯嘉祐四年(1059)5月、11月、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回四川奔母丧,由汴京赴凤翔上任,又由凤翔回汴京,曾三次经过汝州。

1《营妓比海棠绝句》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时无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

【赏析】

宋代酒场不缺“陪酒小姐”,那时叫“营妓”。文人狎妓宴饮,饮酒赋诗,时兴而风雅。

苏轼是大文学家,能书善画,歌舞宴会,则“醉墨淋漓,不惜与人”。“至于营妓供侍,扇书带画,亦时有之”。宋⋅何薳《春渚纪闻》有一篇“营妓比海棠绝句”,据说是苏轼在黄州时给营妓题诗。营妓李琪年少聪慧,经常给苏轼服务,却一直没好意思索要墨宝,直到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在一个送行宴会上,向苏大人提出了心中久藏。苏轼乘兴命其磨墨,挥毫于李琪领巾之上题诗文两句:“东坡五载黄州住,何时无言及李琪?”写了这两句之后,“即掷笔袖手,与客笑谈,”像是把底下的两句忘了,又像是完成了任务似的。当然,苏轼写两句诗时也有,但是这次大家怎么品味也觉得这两句诗太过平淡,于是相互疑问:“语似凡易,又不终篇,何也?”酒场临散了,李琪小姐实在忍不住了,跪拜在地,求苏大人再给续上两句,苏轼大笑:“哎呀,差点忘了出场了。”随即提笔又续写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杜甫) ,海棠虽好不留诗。”此句一出,大家立刻觉出不凡来了——先平后奇,起得低但落得高,真乃好诗呀!于是“一座击节,尽醉而散”。

【背景】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在一个送行宴会上写下了这首诗,赠送营妓李琪。

2《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原》

每见田园辄自招,倦飞不拟控扶摇。

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

老去尚贪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

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

【赏析】

这首七律,中间两句云:“怀盘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潘推官李氏挽词》) 前一句用西晋名将陶侃少年孤贫,经常受到潘氏老母的慈善关怀来说明自己对潘母的感激之情。后一句又用了孟母严于教子三择临处的故事,歌颂潘母向贤知礼,培养儿子择友从善的高风亮操。这样就把自己对潘母的感激和尊敬、自己闻讣后的悲伤和潘母的风范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苏轼贬为杭州通判,他修复钱塘六井,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但他内心很苦闷。该诗连用六个典故,委婉曲折,惊心动魂。宦途失意他有归去之心,用西汉淮南王刘安或其门客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和陶潜“鸟倦飞而知还”来说明自己非有“凌云之志”,愿意归去。可是,无论归去还是留官都是一样险恶,归隐吧,杨恽丢官后,亲自耕作,结果还被深文周纳(深文,即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史记⋅酷吏列传》:“(张汤) 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既起大狱,不关执政,使狡吏穷鞫,搒掠以求滥,事亦既无状,遂用深文。”周纳,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 ,死于腰斩;留宦吧,自己即使有西汉刘章这样的勇心,也未必有人赏识。进退逡巡就象陶渊明为了一点微薄的俸禄而降志辱身一样。岂不知举家挂念,牵肠挂肚,人人都劳瘁(cuì,疾病,劳累) 得象楚王宫里的细腰之臣一样。这一系列典故把作者矛盾痛苦的内心世界入木三分地刻划出来,也正是封建官场的普遍心理。

苏轼诗作中大量用典与当时的社会风尚也有关系,宋代文化比较发达,一些大型类书相继出现,为文人诗歌用典提供了条件,也为欣赏者提供了接受的基础,我们今天感到隔阂的地方在当时并不生疏,而且恰恰在更深的层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这也是我们感到宋诗深奥的一个重要原因。

【背景】

苏东坡在贬居黄州时与一个姓潘的推官是近邻,经常来往其家,受到潘母的酒馔招待,

使苏轼很受感动,他调离黄州时,表示他日归来一定登门拜望,不料老人病逝,苏轼很悲痛,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三月写下了这首七律。

3《满庭芳 归去来兮》1084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君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释】

1. 会:时逢,正好。

2. 遗:赠送。

3. “百年”句:韩愈《除官司赴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此用其句。

4. 百年强半:一生的一半以上,此乃虚称。

5. 再闰: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神宗赵顼元丰三年闰九月,神宗赵顼元丰六年闰六月,故称“再闰”。

6. 楚语吴歌:黄州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三国时期属吴地,故称。

7. 社酒:祭祀神祗时所用的酒。

8. 莫剪柔柯:此处谓要珍惜彼此的友情。

9. “仍传”三句:意为我现在虽然离开这里,但将来还是要回来的。

【赏析】

这首词,于平直中见含蓄婉曲,于温厚中透出激愤不平,依依惜别的深情中表达出苏轼与黄州父老之间珍贵的情谊,抒发了作者坎坷、不幸的人生历程中,既满怀悲苦又寻求解脱的矛盾双重心理。

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恨。接下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两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因黄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中,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以及作者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放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己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己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两句,却从未来着笔瞻望自己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片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感情高潮,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难忘的生活。此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

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词的下片,深沉蕴籍,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将惜别、依恋之情表现得动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

结尾的临别告语,奇峰突起,收束全篇,与上片的纯真友情相呼应,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

【背景】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个年头的苏轼,三月接到移量(指的是被贬谪远方的臣子,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复官。) 汝州团练副使的诏命,四月一日离黄州,奉命由黄州移汝州(今河南临汝) ,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示告别。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虽是从遥远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当他即将离开黄州赴汝州时,他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既有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和依依难舍的别情,又有久惯世路、洞悉人生的旷达之怀。这种心情,十分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词中。

4《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注释】

1. 长淮:指淮河。

2. 隙月:(船篷) 隙缝中透进的月光。

3. 汴水:古河名。唐宋时将出自黄河至淮河的通济渠东段全流统称汴水或汴河。从荥阳县北引黄河东南流,途径开封、安徽等地,后流入淮河。

4. 西州:古建业城门名。晋宋间建业(今江苏南京) 为扬州刺州治所,以治事在台城西,故称西州。房玄龄等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谓安死后,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泛指西边的州郡。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引傅注以为扬州,其实词中只是泛指西边的州郡,即东坡此行的目的地。

5. 浦:河岸。

6. 风鉴:风度识见,指对人的观察、看相,或以风貌品评人物。这句意谓:谁使得秦观这样为我所赏识的优秀人才却被沦落、埋没。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予尝谓风鉴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

【译文】

饮别后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从船篷缝隙中所见之残月是那么小。

汴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我却满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间,你我曾经一同大醉,当日欢聚畅饮时的情谊胜过别后的伤悲。

谁让我偏偏在芸芸众生中发现了你,并与你成为朋友,这才酿成了今日分别这样一场烦恼。

【赏析】

此词的起两句,写淮上饮别后的情景。秦观厚意拳拳,自高邮相送,溯运河而上,经宝应至山阳,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临流帐饮,惜别依依。词人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着一“晓”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宁贴。“隙月”,指船篷罅隙中所见之月。据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载,苏轼于冬至日抵山阳,十二月一日抵泗州。与秦观别时当在十一月底,所见之月是天亮前从东方升起不久的残月,故

“窥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二语为集中名句。汴水一支自开封向东南流,经应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 、宿州(今属安徽,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云都,苏轼12次过往于宿州。) ,于泗州入淮。苏轼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后溯汴水西行入应天府。流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自己却载满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行。“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苏轼的《泛金船》) ,类似的意思,苏词中也有,而此词之佳,全“载一船离恨”一语。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苏轼是词,则把愁恨物质化了,可以载船中,逆流而去。这个妙喻被后人竞相摹拟。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声名竟出苏词之上。

过片两句,追忆当年两人同游的情景。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东坡自徐州徙知湖州,与秦观偕行,过无锡,游惠山,唱和甚乐;复会于松江,至吴兴,泊西观音院,遍游诸寺。词云“竹溪花浦曾同醉”,当指此时情事。“酒味”,指当日的欢聚;“泪”,谓别后的悲辛。是年端午后,秦观别东坡,赴会稽。七月,东坡因“乌台诗案”下诏狱,秦观闻讯,急渡江至吴兴询问消息。以后几年间,苏轼居黄州贬所,与秦观不复相见。“酒味多于泪”,当有感而发。末两句故作反语,足见真情。“风鉴”,指以风貌品评人物。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风鉴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东坡对秦观的赏拔,可谓不遗余力。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东坡得读秦观诗词,大为惊叹,遂结神交。三年后两人相见,过从甚欢。后屡次向王安石推荐秦观。可见文人高士之友谊实非常人可比。

【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冬。当时苏轼至高邮与秦观会面,而后在秦淮河上临别对饮。此词便是词人与秦观饮别后的有感之作,词中反映了苏、秦两人的深挚情谊。 苏轼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从黄州调任汝州,十一月到扬州与秦观相聚会面,一个多月之后又不得不离别,离别之际,秦观一路相送到淮畔,别后苏轼写下了这首醉墨超放,气压王子敬(献之) 的情感真挚的离别之作。

在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词人曾与秦观一起畅游无锡、松江、吴兴等地。 5《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1. 泗州:今安徽泗县。

2. 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

3. 南山:即都梁山,离泗州不远。

4. 细雨斜风:韦庄《题貂黄岭军官》:“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

5. 媚:美好。此处是使动用法。

6. 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

7. 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

8. 漫漫:大水浩淼貌。

9. 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茶词》:“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10. 午盏:午茶。

11. 蓼茸:li ǎo ,蓼菜的嫩芽。

12. 蒿笋:莴苣笋。

13. 春盘:唐后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

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赏析】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背景】

此为一首记游词。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6《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1. 海棠: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此诗戏之。

2.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3. 东风袅袅:化用了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

4. 泛:摇动。

5. 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6. 香雾空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7. 故:于是。

8.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9.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直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海棠,迷蒙的海棠,昏昏欲睡的海棠。拟人、暗喻的手法。将海棠比做自己爱花,惜花。 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

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 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背景】

这是苏轼贬官黄州(湖北黄冈)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时所作,此时苏轼任黄冈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四年多时间) 。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

苏东坡一生至少游览过两次庐山,一次在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一次在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后一次游览,给苏东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因此,他在《东坡志林》里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一次游庐山、作诗的过程。

苏东坡一进入庐山,以为山谷之秀丽,是他平生所见之最,大有东晋名士行于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慨。因此下决心专心观赏风景,不再分心做诗。可是,在山里游览的僧人、俗众一看到他,就纷纷叫了起来:“苏子瞻来了!苏子瞻来了!”情形如同今天追星族看到了自己的偶像。追星族(粉丝) 们的叫喊,奔走相告,激起了苏东坡的做诗兴致. 情不自禁间,他就做了一首绝句,如下:

《初入庐山三首》

7其一芒鞋青竹杖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赏析】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方才有点过于飘飘然,失态了。为了弥补一下,他又连着做了两首绝句,如下:

8其二青山若无素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9其三自昔忆清赏

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这两首诗显然要冷静得多,不再是热血沸腾、脚踩棉花的感觉。

这天有人送了苏东坡一本陈令举的《庐山记》,苏东坡就一边走一边读,读到书中说徐凝、李白诗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他“不觉失笑”。

不知不觉间,苏东坡就来到了开元寺。开元寺的方丈当然也是苏东坡的爱慕者,敬过香茶之后,就笑着向他求诗。苏东坡很爽快,当场笔走龙蛇,就是一首绝句:

10《戏徐凝瀑布诗》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赏析】

徐凝的《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身在开元寺,但是,脑子里还是想着刚才路上所读书中关于徐凝、李白诗的议论。 这一次游览庐山,苏东坡前后逗留十多天,山南山北,都游览了一遍。他觉得庐山的胜景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拣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有漱玉亭、三峡桥两处,各作一首诗。 最后,苏东坡在东林寺住持僧人的陪同下,游览西林时,作了他游览庐山的最后一首诗,便是《题西林壁》。

从上述叙述,可以看到,苏东坡这一次游览庐山,前后一共做了七首绝句(《苏轼诗集》中有所不同,收了五首,没有收写漱玉亭、三峡桥的两首,可能是散失了) 。七首绝句中,除了《题西林壁》这一首,其他六首都不算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或者是过于激动,或者是拘于某事,没有体现出东坡居士的潇洒旷达。《题西林壁》这一首之所以成为名诗,是因为,十几天的游览,已经接近尾声,初入庐山的激动心情已经归于平静。平常、超然之心,使他有余暇作一点哲理的思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名句由此诞生。 《题西林壁》或《题西林寺壁》

11其一溪声便是广长舌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四万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12其二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2. 横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西面看。

3.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作“远近看山总不同”。

【赏析】

鸟没有羽翼不能飞行,山没有诗歌难以扬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3其三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注释】

1. 《题西林壁》其三:也称为《观潮》或《瀑布亭》。

2. 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

3. “庐山烟雨浙江潮”句: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4. 恨:遗憾。

5. “未到”句: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6. “到得“两句: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吉州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其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的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赏析】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可是《观潮》一诗,就完全是另一种抒写,值得玩味。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变得平淡无奇了。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可以忘记了,烟雨、江潮也似有还无了。

以禅理人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王维《酬张少府》) 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难免的。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拂尘看净”、“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

把庐山烟雨、钱塘江潮淡化,淡到不过如此,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背景】

苏轼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湖北黄冈) 贬所改迁汝州(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此诗约作于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四五月间。


相关文章

  •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
  • 篇一: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班级: 姓名: 关键词:苏轼 一.研究的对象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获取更多的知识.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 ...查看


  • 苏轼三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 提起苏轼,大多数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诗人,但其实除了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有另一种身份,一个身有官职的朝廷官员,二十岁那年他就考中了进士,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但是他的仕途走得却并不平坦,做官期间他有过三次被贬的经历. 苏轼像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 ...查看


  • 我心目中的苏东坡
  • 我心目中的苏东坡 苏晓华 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四川眉山的苏洵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离开故乡,不远万里赶赴卞京参加科考.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从众多的考卷中,看到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后,"惊喜以为异人",曾疑心是他学 ...查看


  • 苏轼的经历
  • 苏轼的人生经历 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苏迈降生. 1061年 苏轼 ...查看


  • 苏轼诗词中的狡狯技法
  • 苏轼诗词中的狡狯技法 作者:朱新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5期 苏轼写诗词常用狡狯的手法.刘贡父<彭城集·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 ...查看


  • 苏轼的诗:念奴娇·赤壁怀古
  •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查看


  • 苏轼生平事迹2013.12.20修改
  • 苏轼生平事迹 一.陈夫人教子 (四川眉山1036年~1056年) 苏轼十来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程夫人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中的故事.范滂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结果遭到奸臣陷害,被判处极刑.临刑前对母亲说:"只求您舍弃 ...查看


  • 定风波(A)
  • 定风波 教学目标: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2.掌握鉴赏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赏析感受苏轼旷达的人生境界,学习其面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一. 导入 ...查看


  • 百家讲坛-苏轼04-潇洒东坡
  • 苏轼04.潇洒东坡 画外音: 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丢官卸职,被贬黄州,戴罪的犯官苏轼如何成为家喻户晓的苏东坡?才华横溢乐观豁达的苏轼,又是怎样吟诵出了"大江东去"的千古绝唱?命运波折的苏轼还将会遇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