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二课堂创新教学活动的探索

我校第二课堂创新教学活动的探索

邱惠明 男 1964年12月 大学本科 政工师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 第二课堂

【论文摘要】总所周知教委属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和行业主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担当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中等职业学校和技校也只有实施创新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具有高技能和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笔者就我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着重分析了课外科技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和具有的特点,提出了从几个方面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教学活动,并对如何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教学活动提出了初步的设想,以供学校领导参考。

说实在的话,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在一般人眼中是学校日常教学以外的“东西”,正可谓“有它不多,缺它不少”。那么第二课堂到底要不要呢?

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各个省市,地域分布广,文化和习俗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为了学习技能和以后工作的发展都走在了一起,汇集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平时除了日常学习以外,课余时间基本上处于空闲状态。有时学生之间为了一点琐事,由于处理不及时或落下尾巴。小矛盾逐渐发展成大矛盾,进而发生肢体的冲突。这些事件的发生说到底就是“太空闲”、“没事干”。说了大半天言规正传,第二课堂到底教学什么内容呢?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是日常教学活动的延伸,或者说是比日常教学活动更新颖,更自由,教学内容更广阔,但

它却拓展了日常教学内容,形式上比“教中学,学中做”,更侧重于做的方面,它可以是一项小小的项目和工程达到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具有成就感,第二课堂的教学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启发和引领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第三,创新能力就是通过第二课堂把课堂的知识扩展到实际的运用之中,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出新的课题,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运用创新思维,大胆提出构想,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把它创造成看得见、摸的着的具有创新构造和技术含量的科技模型。

二、开展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外活动特色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学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法和学法的创新,即以项目教学、任务引领等教学法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的氛围中,培养成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学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色,而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技校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第二课堂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技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并且在提高中职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可以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展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因而,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以下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性。一般课堂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第三、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技校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我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可以组织一下方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1、以专业技能训练位目标的科技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个性。具体的设想是:

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就是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加工、电工电子、船舶装焊、计算机广告设计等专业中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要立出项目,去进行有创意的科技制作。

譬如,我校参加今年的教博会展台上展出的有:机械加工专业利用业余时间制作的铁艺作品《吉它歌手》、《奇妙的机械手指》、数控车制的《凹凸圆盘》、《涡轮》、《螺杆配合》等作品。但在教博会上比较吸引眼球的是电工电子专业老师带领学生业余时间制作的有科技含量的《磁性感应轨迹自行小车》、《热感应灭火机器人》。在开幕式那天,在主办单位之一,《上海教育杂志社》主编的陪同下,市教委领导经过我们的展台,特地停下脚步观看我校的展品,进行了询问并给予了好评。

此外,我们可以成立以船舶装焊专业的航模小组,使学生在制作航模中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 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

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 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

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 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 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

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黄廷忠. 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探索,

2001,18-19

[2] 许晓鸣. 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

我校第二课堂创新教学活动的探索

邱惠明 男 1964年12月 大学本科 政工师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 第二课堂

【论文摘要】总所周知教委属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和行业主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担当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中等职业学校和技校也只有实施创新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具有高技能和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笔者就我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着重分析了课外科技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和具有的特点,提出了从几个方面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教学活动,并对如何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教学活动提出了初步的设想,以供学校领导参考。

说实在的话,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在一般人眼中是学校日常教学以外的“东西”,正可谓“有它不多,缺它不少”。那么第二课堂到底要不要呢?

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各个省市,地域分布广,文化和习俗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为了学习技能和以后工作的发展都走在了一起,汇集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平时除了日常学习以外,课余时间基本上处于空闲状态。有时学生之间为了一点琐事,由于处理不及时或落下尾巴。小矛盾逐渐发展成大矛盾,进而发生肢体的冲突。这些事件的发生说到底就是“太空闲”、“没事干”。说了大半天言规正传,第二课堂到底教学什么内容呢?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是日常教学活动的延伸,或者说是比日常教学活动更新颖,更自由,教学内容更广阔,但

它却拓展了日常教学内容,形式上比“教中学,学中做”,更侧重于做的方面,它可以是一项小小的项目和工程达到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具有成就感,第二课堂的教学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启发和引领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第三,创新能力就是通过第二课堂把课堂的知识扩展到实际的运用之中,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出新的课题,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运用创新思维,大胆提出构想,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把它创造成看得见、摸的着的具有创新构造和技术含量的科技模型。

二、开展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外活动特色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学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法和学法的创新,即以项目教学、任务引领等教学法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的氛围中,培养成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学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色,而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技校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第二课堂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技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并且在提高中职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可以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展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因而,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以下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性。一般课堂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第三、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技校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我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可以组织一下方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1、以专业技能训练位目标的科技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个性。具体的设想是:

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就是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加工、电工电子、船舶装焊、计算机广告设计等专业中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要立出项目,去进行有创意的科技制作。

譬如,我校参加今年的教博会展台上展出的有:机械加工专业利用业余时间制作的铁艺作品《吉它歌手》、《奇妙的机械手指》、数控车制的《凹凸圆盘》、《涡轮》、《螺杆配合》等作品。但在教博会上比较吸引眼球的是电工电子专业老师带领学生业余时间制作的有科技含量的《磁性感应轨迹自行小车》、《热感应灭火机器人》。在开幕式那天,在主办单位之一,《上海教育杂志社》主编的陪同下,市教委领导经过我们的展台,特地停下脚步观看我校的展品,进行了询问并给予了好评。

此外,我们可以成立以船舶装焊专业的航模小组,使学生在制作航模中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 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

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 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

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 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 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

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黄廷忠. 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探索,

2001,18-19

[2] 许晓鸣. 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


相关文章

  • 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 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几年来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科技活动丰富,教育成果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现将我校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使科技教育工作 ...查看


  • 校本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 校本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工作会议和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新教体明电[2014]139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办‚均衡普惠.优质特色.人民满意‛的学校和道德课堂构建为目标,以‚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研究.实践 ...查看


  • 创新性实践教育
  • 第31卷第1期 2010年2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乩31.№1Feb.2010TS玳GHUAJOURNALOFEDUCATION 创新性实践教育 --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陈皓明姚期智 (清华大学,北京100 ...查看


  • 中山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课题成果展示材料(
  • 中山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课题成果展示材料(2011.3.24) 小学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 长安中山小学 姚荐娣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非常感谢你们来参加我校的学案教学展示活动,希望借此机会能得到老师们更多的指导. 我校数学科组结合课 ...查看


  • 朝阳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实施方案2012.3
  • 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2012年3月1日 作文主题式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主题名称:小学作文教学有效开展的实践研究. 二.主题的由来 实 ...查看


  • 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报告1
  • 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报告 中牟县白沙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1年8月30日 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报告 根据郑州市普通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的要求,我校认真地作了自评,现将我校创建工作自评情况向各位领导.评估验收组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 ...查看


  • 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 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提升数学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数学课程教学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并不仅仅是'换本子',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l ...查看


  •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第30卷第12期2011年12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 Vol.30No.12Dec.2011 academiccompetition 0引言 开放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生命力的源 ...查看


  • 校团委工作综述
  • 校团委工作综述 我校团委在团省委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新时期高校团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2002年度,校团委被授予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红旗团委".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主题教育活动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