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 一年级上册 生活与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册生活与科技

全册教材的总备课教学目标(AGO ):

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

4、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用自己观点解释问题或假设,不重复别人观点,敢于向学生、老师,书本中观点质疑。

教学重点(CAF )、难点: 重点:

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探气和间接经验未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观点。

难点: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教学总课时:

十八课时

一、起始课 科学课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为主要认识对象,包括动物的科学,我爱我家地球是我的共同家园,玩具的科学三方面内容。

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包括:

1、提出问题:

2、制订计划和预测。

3、获取信息

4、加工信息

5、交流信息,应用

6、反馈评价。

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

1、科学学习

2、理解科学

3、对待自然

4、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以上让同学们分别讲述假期的感受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1 始业教育 2 2.1我的五个“好帮手” 3 2.2观察物体 4 2.3比一比

第二单元复习 5 3.1各种各样的天气 6 3.2今天天气怎么样 7 3.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 8 4.1认识常用文具 9 4.2探究比的秘密 10 4.3尺的使用 11

4.4纸和笔的发展

第四单元复习 12 5.1各式各样的服装 13 5.2布的秘密 14 5.3服装的秘密 第五单元复习 15 复习 16 复习 17 复习

期末考试

我 们 爱 科 学

单元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课题 我们爱科学1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内容 学科学的重要性 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 体会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学生分析(PMI ) 学生刚刚入学,没有接触过正规教育,不了解平时接触到的动植物知识就是科学,也不知道平时关于自然现象的一些疑问也属于科学。不知道应该怎样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图片 教

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 引入:

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什么课吗?谁知道什么是科学?请你看第一页插图,说一说图中画和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二.新授讨论自然事物和现代农居设备中的一些秘密,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看图提问: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事物吗?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

(2)图中有哪些电器设备?它们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问题?

2.小结:

科学就在我们能有电视看,能帮助我们生活,科学使我们的生活很美好。通过观察实验中有趣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1. 实验(一)喷泉演示实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实验(二)科学小魔术紫甘蓝实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3. 提问:通过我们对自然秘密,家居设备秘密讨论,以及刚看到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三.总结: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使我们的生活很美好,有很多科学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板书设计

我们爱科学1喷泉科学小魔术

课题 我们爱科学2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二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怎样学科学。

过程与方法: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手活动也是科学课的重要内容。 教学内容 学科学的方法参观实验室制作纸工玩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

1. 学科学的方法。

2. 了解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参观教室时,有组织有纪律的分小组。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分析:学生在参观实验教师时会非常好奇,很有兴趣。

教学准备:图片、一些仪器和标本各种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 新授:

(一)学科学的方法:

1、谈话:你们知道怎样学科学吗?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这些事有什么用?你喜欢做这些事吗?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学科学呢? 初步引导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2、小结:除了同学们说的方法,在科学课上要,进行的观察,实验参观,考察等有趣活动,还可以到大自然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报刊影视等学科学;只要我们要多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勤动手,边学边用,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本领。

(二)参观实验室:

介绍实验室的布局。介绍主要放在仪器架上的仪器,如洒精灯,试管架等。介绍标本。介绍学生制作的科技作品。组织小组学习形式,两人一组坐好,提出科学课的课堂要求。制作纸工玩具谈话:动手制作是学科学课的一种方法,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用前面这些纸做个小制作。2.讲要求: 自己动脑,想办法,制作不同的玩具。 制作的种类不限,方法,数量不限。需要什么材料到前面自己领取。 需要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展示评价 把做好的纸玩具放在讲台前或窗台上。 你认为哪一个纸玩具做的吗?为什么? 大家一致认为好的作品,学生可得一张卡。 了解学习环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由于分校暂时没有科学教室所以给学生看了一些科学教师的图片。 教

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二.课堂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有什么好的想法,回家后可以继续制作,下节课带到课堂上来。

板书设计

我们爱科学2学科学的方法纸工玩具

第二单元 学科学的好帮手

单元目标:

1. 使学生对利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在活动中能比较认真地用各感官感受。

2.初步培养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技能;学习对观察到的物体性质进行描述方法, 并做到能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

3.认识五种感觉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觉器官的方 法。

活动内容:

1.我的五个好帮手 做一做 盒子里面有什么 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2. 观察物体 用手摸 闻和尝 保护五个好帮手 综合运用感官

3. 比一比 辨认液体教学时间:八课时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会的东西也很多,他们应该都知道眼、耳、鼻、舌、手的作用,但怎样利用这些器官进行科学的观察、研究活动还要进一步学习。

课题 1、我的五个好帮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三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通过两个游戏活动,使学生知道人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积极主动性。 教学内容 眼、耳、鼻、舌、手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

1. 调动参与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 学生知道人体的五个器官。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器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 图片、铃铛、闹钟、口琴、水果糖、醋、酱油、玩具、口袋、蒙眼布、定时器、机械表、香蕉、书、本、香皂、茶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引入:

游戏:盒子里面有什么? 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猜一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学生到前面摸,其它学生评判摸到的物体与辨认的物体是否一致。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手知道盒子的物体,它们是我们的五个好帮手,你有我也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我的五个好帮手。(板书课题) 游戏引 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眼:请你看前面这幅图,图上有什么?你是怎样发现图上形状的?(板书:眼)请你看8页第一幅图,花是什么颜色的? 你怎样知道的?请在这幅图的旁边画一只眼睛,说明使用眼睛知道的。我们用眼可以看到很多物体,它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二)综合体会五个感官的作用: 做一做:听声、尝糖、闻气味、用手或皮肤感觉辨别不同的物体。 讲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活动。你是怎样知道的?可以把与书上对应的图片旁边做记录。3. 汇报活动情况。(板书:耳、鼻、舌、手)

三.总结:我们用眼、耳、鼻、舌、手感觉事物,它们是我们五个好帮手。(板书:我的五个好帮手)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初步的记录能力。

板书设计1、我的五个好帮手

课题 2. 观察物体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授课时间 第四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使学生:能根据颜色和形状较快的找到需要的图形;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辨认发生物体;能根据触摸感觉到的形状、软硬、冷热等性质辨认物体;能根据味道和气味辨认物体。并学习对观察到的物体的这些性质进行描述的方法,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

过程与方法: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的物体哪些特性,了解保护感官和正确使用感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五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在活动中认真仔细的去感受。

教学内容 学习观察方法 训练听觉、视觉 认识一些几何体形状,学会辨认。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辨认物体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触觉的训练。 教学准备 七巧板、各种拼图、眼罩、球、录音机、闹钟、门铃、磁带、杯子、水果、图钉、软木、水果、蔬菜、调味品、香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 用眼看、用耳听

一、用眼看做游戏:比眼力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眼力好。 游戏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1. 请打开书10页,图中画有什么形状?他们是什么颜色的?是谁帮我们的忙才知道的?

2. 下面请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图中找一找下面的第一个小图,看谁找的快!

3. 学生活动。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你为什么找的那样快?怎样找的?(学生讨论、介绍经验)要想找的快,还可以怎样找?用你们介绍的方法在图中找到第二个小图,看这回谁找的快!

小结: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又顺序的观察,找的就会快起来。巩固科学的观察方法计时比赛,学生搜寻图例三。评比用科学方法搜索快的学生给与鼓励。总结:通过刚才的游戏,你知道眼睛能帮我们什么忙吗?拼图游戏你拼过图吗?怎样拼?你能用老师发给你的七巧板拼图吗?能自己拼的同学尽量自己拼,拼不出来的可以看范图拼。学生拼图。你用七巧板拼的什么图形?拼了多少种图形?

与别人拼的一样吗?学生评价。

拼图大家都喜欢,是哪一个器官帮我们拼图的? 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抛接球讲要求:两人一组,每一个同学用单双眼各抛接球20次,记录每种情况接球次数。学生做游戏。汇报结果。

提问:在游戏中你体会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双眼接球接的准一些,单眼不易接准。小游戏闭上一只眼,两个食指相对向前看有什么情况?射击瞄准时,用几只眼睛?你见过什么动物的眼睛?它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有几只?各长在什么位置?

总结: 眼睛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对我们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可以辨别物体,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

二、用耳听

1.耳朵的作用:耳朵能帮我们什么忙?在什么时候我们用耳朵做事?听觉训练:把学生带到校园里静静的听一听校园里有什么声音?比一比谁听到的声音多。回教室听录音:闭上眼睛,看谁听到的声音多。相互听一听心跳声。

3.声音的不同:①你听了这么多的声音,这些声音一样吗?你喜欢哪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眼睛的作用,明确目标。思维训 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大家喜欢听的声音很美,这些声音是悦耳的;难听的声音我们可以叫他噪音。平时要多听一些悦耳的声音,不听或不要制造噪音;长时间在噪杂的声音里生活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4.声音的用途: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声音,那在生活中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声音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报警、学音乐、学习等,听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5. 保护耳朵既然听觉这么重要,我们应该保护好听觉器官耳朵。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呢?(学生讨论)不对耳大声喊,不乱挖耳朵,进水要及时清除等是保护耳的好方法,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有非常好的听力。 初步的对比实验练习 板书设计 看颜色 悦耳 用(眼睛图) 看形状 (耳的图) 听声音 噪杂 大小 生活里的声音:上课铃、打雷等

课题 用手摸与闻合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五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初步培养根据软硬、冷热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了解手能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性。了解鼻和舌能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性,了解保护各感官和正确使用鼻和舌的方法。初步培养根据味道和气味辨认物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手摸、闻和尝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能认真仔细地去感受。 教学内容 用手摸冷热不同物体,摸形状不同的物体闻、尝一些水果和调料的气味、味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培养学生用鼻和舌观察物体的方法以及用手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地描述出自己摸的感受

教学准备

水果:苹果、梨、香蕉等;

蔬菜:胡萝卜、芹菜、香菜、大蒜、黄瓜等;

调料品:香油、酱油、醋;用纸包的茶叶、大料、香皂等;擦脸油。

科学学具袋中的各种几何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用手摸出示凉水和温水。 提问:你们能想出办法,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提问:手除了感觉物体的冷热外,还有什么作用?讲述: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用手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观察完自 己桌子上的东西,可以下位子继续观察,因为各桌上的东西不一样。看谁感受到的不同最多! 实验 导入引出研究问题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学生观察活动。 汇报:这些材料摸起来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师板书)

评价学生观察情况。提问:用手摸能知道物体的什么不同?出示各种几何体—用手辨认几何体游戏: 教师介绍几何体的名称 教师说出几何体名称,学生用

手摸出来

二、闻和尝游戏:找一个学生蒙上眼,师拿一盒擦脸油放在学生鼻下。 提问: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是什么?指导学生做用鼻闻气味来辨认物体的游戏。

游戏:现在我们分别做一个“闻气味认东西” 游戏。每组一名同学蒙住眼睛,做猜物人,其他同学依次分别拿带气味的东西叫他闻,猜出这是什么东西?并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小组轮流做猜物人的游戏。 ②提问:你是怎样辨认的?(用鼻子闻出来的) 小结:鼻子能帮助我们闻出物体的气味。(板书)③提问:刚才大家闻的方法不太正确,谁知道科学家是怎样闻气味的吗?讲述:闻的正确方法。学生活动:按正确方法,再闻一次。2.指导学生做用舌尝味道来辨认物体的游戏。游戏:做“尝味道认物体”游戏。(做法同“闻气味认东西”)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小结:舌头能帮助我们尝出物体的味道。(板书) 游戏完成学习目标科学态度的培养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1. 教师提问:你们利用今天学的方法,认出它们是什么物体?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汇报。

2. 提问:今天就介绍完了我们的“五个好帮手”,分别是什么?那我们怎样保护它们呢?

1)什么样的事物不能看?

2)什么样的事物不能摸?

3)怎样正确地闻和尝?

4)用耳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讨论:平时你们的哪些行为对“五个好帮手”不好? 拓展生成引发学生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用手摸冷、热质 地软、硬轻、重 形 状 光滑、粗糙闻和尝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

第三单元 天气与生活

单元目标:

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做到实事求是、分工合作;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学会观测气温和风的大小,及用图画或数字做记录,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通过模仿制作和设计小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天气现象及其对人生活的影响,知道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简易测风仪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析: 6、7岁的学生都见过了很多种天气,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的天气等。没有学生仔细观察过各种的天气,他们还不会使用温度计,不会正确的读出温度计读数,不会观测风力,不会辨认风向,有可能很多学生没有方向感。但学生可能可以说出一些天气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课题 1、各种各样的天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六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天气图片,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学习用书中或自己设计的图案记录天气,记录基本正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认识各种天气使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符号会使用天气符号记录天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认识各种天气特征,学会搜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的方法,学会记录天气情况。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多种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录象、光盘、图片、课件;活动2:观察材料—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录象,报纸上天气预报,收音机里天气预报的录音等;观察记录—课前学生用各种方法搜集的天气预报信息;活动3:观察材料—各种天气现象记录图案;观察记录用具—彩色笔,配套学具(各种天气图案不干胶贴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用小鸭嘎嘎引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2、 小鸭嘎嘎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视节目是什么呢?

二、模拟天气预报

1、同学们从天气预报中知道了什么? 还知道了什么?

2、同学们知道的天气种类很多,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以来研究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3、同学们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4、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

5、各组研究讨论一种天气现象。小组汇报结果四、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天气特征。

五、观看视频

1、组内自行设计一种常见天气图案, 用简单的图案表示

2、认识天气图标。

3、卡通小鸭给大家带来各种天气的图标:晴、阴、雨、风、雪。

4、展示教师设计的天气图标同学们一来认一认

六、游戏:猜天气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天气 晴 阴 多云 雾 雨 雪 教学建议

课题 2、今天天气怎么样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七、八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

认识温度计和测量风的仪器。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会使用温度计和简易风速仪测量气温和风的大小,读数或判断基本正确

。过程与方法:会用图案或数据做记录,记录认真、基本正确;能基本完成一件小制作:抽拉温度计或测量风的仪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测天气的活动,是学生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

体会科学应该认真细致、实事求是,能既做好按分工自己应完成的事情,又与同学合作完成小组的事情。

教学内容: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和室外的气温制作温度计模型学会测量风力和风向制作风向标和风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学会用简单的仪器观测天气,学习使用温度计和记录温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

活动一:观察材料——各种温度计,温度计刻度放大图;制作材料——学具配的纸抽拉温度计;测量工具——温度计,记录表;

活动二:观察材料——各种测风仪器和装置(实物或图片);制作材料——测风装置的制作器配件;测量工具——几种测风仪器或装置,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测量气温

教学要点:认识各种温度计,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教学过程:

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A .师生共同展示所准备的温度计及挂图。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所认识的气温计。学生讨论:①温度计是做什么用的?②你会用温度计吗?③你会读温度计上的读数吗?④你在哪里可以见到温度计?

B .展示挂图:介绍四种气温计: 液晶显示气温计、指针式气温计、液体气温计、实验室气温计。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讨论并演示:怎样使用温度计?教师演示温度计使用方法:摆放:在室内可以挂在墙上,液晶显示的也可以放在桌上。手持:手不能碰到玻璃泡。读数: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读数时眼睛的高度应与液柱上端水平。注意:不论哪种温度计,都应轻拿轻放。温度的读法与写法学生讨论:①天气预报员报气温时是怎样说的?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写的吗?4.学生练

习:正确读写温度计的读数。

5.学生活动:制作抽拉式温度计。布置作业:回家实地测量室外和室内的温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的培养。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二课时:测量风的大小

教学要点:加深对风的认识, 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自制一种以上测风的工具。 观看录像: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风吗?——初步认识风。

风的变化:①在录像中见到的风有变化吗?你能用语言形容一下吗?②除了用眼睛来观测风的大小外,身体的其它部分能感受风吗?(打开学校风扇) 请学生站到电扇前,闭上眼睛,体会不同风速的感受。

猜一猜:现在的风是大是小?你是怎样知道的? 讨 论:风吹过衣服、头发、皮肤的感觉。 你能听见风吗? 耳朵可以听到风的声音,来辨别风的大小。

总 结:身体也可以感受到风。③大家用眼睛观察、身体感受到了风的大小变化,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观测风吗?

学生小组讨论:利用桌面上的材料进行实验。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表述本组的测风方法。 根据学生的表述相应的出示测风的方法。 布条——看角度 风车——看速度 塑料袋——听声音、看充气的程度总结:风的变化多种多样的,仅仅靠眼睛、身体来观察是不够的。(用工具来测量比较准确。) 请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风的认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做实验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学生活动,

室外观测:

观测重点:操场上不同地方的风都一样大吗?同一个地方的风一样吗?不同方向的风一样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测。评价方法:印章集合总结,小组反馈意见制作风向标、风杯和风车。布置作业:回家利用这些测量工具再测量测量风向和风力。 学生实验 探究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2、今天天气怎么样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 风的测量:身体的感受 风向标、风杯 风车

课题 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九、十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知道天气给人、动物、植物的生活造成影响,人可以利用不同天气做不同的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并能注意听别人的发言;通过小设计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提出至少一种改进生活用品的简单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天气与人的关系,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 教学内容 了解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了解灾害天气对人、植物、动物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环保的重视,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制作头饰参加表演等活动,生动地表现自己对天气的了解和认识。在制作遮阳帽的基础上,改进遮阳帽,增加其使用功能以适用不同的天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通过了解、感受天气与人、动物、植物的重要关系,知道天气现象在超出人、动物、植物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时,就会变成灾害,引起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视。

教学难点:让学生想办法改进遮阳帽,增加功能。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学生在各种天气活动的照片、挂图、录像等资料,雪花形状图片;制作材料工具——橡皮泥、小喷壶、塑料垫板或光滑的盘子:

活动2:观察材料—— 对人类有影响的天气现象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活动3:制作材料工具——教师准备几种有关天气的头饰、面具,学生准备各种纸张、剪刀、尺子、彩笔、胶水或胶带:

活动4:制作材料——纸遮阳帽制作 材料、剪刀、沙巾、塑料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或照片。说一说:这张照片你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下照的? 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你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喜欢这种天气吗?为什么?各组推举代表到台上展示。学生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天气,为什么?如果天气中只保持某一种“好”天气而不变,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录像:《沙尘暴》、《干旱》学生讨论:①这些灾害是怎么造成的?②怎样防止这种天气?教师与学生合作演示对比实验:在两块板上(一块土板,一块草板),同时浇水。观察:可以看到,土板上的土随水流失很多,草板上的土随水流失很少。学生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你想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游戏

1、讨论:举例说一说,在不同的天气中,人、动物、植物都有怎样的表现?

2、天气表演:让学生分组设计某种天气中,人、动物、植物的表演。可以编简单的台词,分配好角色。

3、制作头饰:教师展示所准备的头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设计制作,但应以制作外观美观、佩带合适为佳。表扬利用废旧物做原材料的同学,鼓励他们注意环保,勤俭节约的行为。 初步让学生接触对比实验。利用表演巩固已学天气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4、表演:做好头饰后,学生可以在进行排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5、评价:评出最佳演示小组和优秀演员。

二、制作活动

1.学生活动一:制作遮阳帽认识图样:分清图中的各种线段——正折线、反折线、剪线、刻线等。学生讨论: 遮阳帽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制作?

2.学生活动二:改进遮阳帽,使其增加功能。学生讨论:遮阳帽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改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展示学生制作的遮阳帽

第四单元 文 具 的 科 学

单元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图形尺及图形尺中的各种图形,能用图形尺拼图;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感。

2、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文具的多样性。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能自己发现,确定一个探究的问题,自己想办法研究,并能与同学交流探究的结果。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很多学具都是初次接触,他们对于有些文具的使用还很陌生如:钢笔、圆珠笔、毛笔等,更不了解许多铅笔的不同,这些都需要课上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的分类知识进行了解,并运用这些分类知识对笔进行分类,对自己的文具进行分类。

课题 1、认识常用文具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一、十二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文具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能按一定标准给铅笔和其他文具分类,并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生活中,给书籍、衣服、玩具等物品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认识图形尺及图形尺中的各种图形,能用图形尺拼图;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感。

教学内容 认识常用文具给文具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通过认识常用文具,了解文具的多样性。通过给文具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尺中的各种图形进行拼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参观文具商店分组观察材料——不同颜色、形状、结构、功能的铅笔;各种尺子、转笔刀、铅笔盒、书包等。每个学生一把图形尺和一、两张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认识常用的文具并给文具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你的铅笔盒里都有哪些东西?请你看一看。(学生观察后汇报) 你知道铅笔、尺子、橡皮属于哪类物体吗?讲解:象铅笔、尺子、橡皮等都属于文具。 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二、新授

(一) 观察铅笔:1 观察:从你的铅笔盒里选一支你最喜欢的铅笔,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的?请你描述一下。(学生观察后大声描述)(引导学生观察铅笔的颜色、形状、构造等)2 提问:你发现这些铅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请你说一说。3 游戏:找铅笔(桌上摆一些铅笔,一位同学描述铅笔的样子,另一位同学根据描述,找出相应的铅笔)

(二)初步学会分类:

1 、给铅笔分类:(请学生把自己的铅笔做好记号后放在桌上当做分类材料) 2 、汇报: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笔的相同和不同把笔分成几堆,并说出分的理由。(学生进行分类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和理由)

3 、教师讲解:我们刚才做的事情叫分类。按照形状、颜色、长短进行分类,形状、颜色、长短等叫分类的标准。分类时,一次分类只能按一个标准。

4 、分类活动的扩展:学生自主探究 桌上有一些文具,请同学们把这些文具分类,要求说出分类的理由,看谁的分法多。(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

三、总结:

根据学生分类情况,记录学生的分类方法并记录在评价页上。 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进一步认识文具,利用图形尺拼画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已经认识了一些文具,请你说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二、新授:

(一)初步认识各种文具:

1、 参观汇报:课前同学们参观了文具商店,请你说说:商店里有什么文具?

这些文具有什么用?这些文具是怎样分类摆放的?(学生汇报)

2、 课堂活动:模拟文具商店桌上有许多文具,请你做一名售货员,把桌上的文具摆放整齐,看哪组同学摆放的既美观又整齐还容易找到。

3 同学评价:请同学们说说,哪组摆放的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二)文具的使用:

1、 认识图形尺:出示图形尺 这也是文具吗?请你说说它是什么样?有什么用?(学生观察描述图形尺并汇报) (学生重点认识图形尺有刻度,还有各种空的图形)

2、 拼画图形:你能利用图形尺画图吗?请你试一试。(学生初步利用图形尺画图,如果有拼出图形的同学,教师及时提出表扬,然后,引导学生拼画。)

3 、交流评议:请同学展示作品,说出画的什么图形,拼出什么图案。 把作品摆在桌子上,同学间交流参观。说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进一步认识文具和分类能力的培养初步的绘图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三、布置作业:

1、给家中的物品分类,并讲给家长听,为什么这样分类。

2、继续利用图形尺绘图。

板书设计1、认识常用文具铅笔盒、铅笔、橡皮、尺子、课本、作业本、书包

课题 2、探究笔的奥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三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铅笔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铅笔杆上的“H、B”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能自己发现,确定一个探究的问题,自己想办法研究,并能与同学交流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使学生知道:铅笔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

B”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画圆、画硬币的方法,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独立的拆装自动铅笔。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材料:同一品牌的铅笔三支(分别是6H 、HB 、6B );型号统一的自动铅笔;彩色水笔、纸、未吸水的彩笔笔心、一杯红水。分组研究材料:纸张、硬币、铅笔、印油、圆形物体、图钉、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我们曾经观察过铅笔,你知道铅笔有什么奥秘吗?请你说一说。

接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探究笔的奥秘。

新授:

(一)探究铅笔的奥秘1 观察实验:出示同一品牌的铅笔三支 直接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请你看一看、划一划,你能发现这些铅笔有什么不同吗?看谁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学生观察后汇报)2 归纳小结:笔杆上标的H 、B 不同,笔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也不同。6B 的笔心粗,写出的字颜色深。6H 的笔心细,写出的字颜色浅。HB 的笔心粗细颜色适中。3 学生实验:请你用笔在纸上划一划,进一步观察验证,同时你还能发现什么秘密。4 教师总结:笔杆上B 、H 标记是用来表示铅笔心的粗细、软硬和颜色深浅的。B 越多笔心越粗、越软、颜色越深。H 越多笔心越细、越硬、颜色越浅。这是选购铅笔时很有用的常识。

(二)探究自动铅笔的奥秘:1 观察实验:看一看用一用自动铅笔,找出它与普通铅笔的不同。 (笔心可以伸缩等)2 思考回答: 你认为自动铅笔内部什么样?怎样才能知道它内部的样子?3 拆装自动铅笔:现在我们拆开自动铅笔,看一看它内部的样子。 你知道怎样拆吗?请你说一说。 (注意:拆笔时,把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摆好,然后说一说自动铅笔有哪些零件构成。最后,按照后拆下的零件先装的方法把自动铅笔组装好。)4 学生实验:拆装自动铅笔,探究自动铅笔的奥秘。5 汇报交流:你发现了自动铅笔的哪些奥秘。6 小比赛:看谁拆装自动铅笔又快又好。 通过探究铅笔的不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独立的拆装自动铅笔是本课难点,从拆到装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

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教师总结:我们拆装了自动铅笔,谁能说说拆装时应该注意什么?(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摆放。组装时,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通过拆装自动铅笔,我们发现了自动铅笔的秘密。

(三)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

1 教师出示彩色水笔,并用彩色水笔画出图案。

2 思考:你知道彩色水笔是怎样画出颜色的吗?水笔中的水是哪里来的?怎样才能知道?(小组小声说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3 自主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 (注意:1、拆装的方法。2不要把红水弄到衣服上。 3、仔细观察红水是怎样进到笔心的?)4 汇报交流:谁发现了彩色水笔的奥秘,请你介绍给大家。(红水可以沿着笔心上升)

(四)自主探究:

1 观察:看一看,老师还为你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学生说说)

2 讨论:你想研究什么?怎样探究?需要什么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探究的问题)

3 汇报:学生汇报时按照三个问题逐一汇报。

4 实验:各组选择所需材料进行实验,看哪组的方法多。

5汇报:有哪些画硬币的方法? 有哪些画圆的方法?总结 表扬方法多的小组,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继续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2、探究笔的奥秘文具: 铅笔 尺子 橡皮 转笔刀……分类: 标准

课题 3、尺的使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四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尺的结构和长度单位厘米、米,学会用常用的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从实际问题出发,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教学内容:了解尺的作用和结构 怎样使用尺测量 用图形尺画图型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CAF ):

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

2.学会用尺进行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各种尺子、各种物体、尺模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

1. 提问:老师请你们找的尺子带来了吗?这么多不同的尺子有什么用呢?

2. 谈话:尺子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它们都是测量工具中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尺。(板书:尺的使用 )

新课:

1.观察尺 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1)我先请小组的同学一起来观察尺子上有什么,看哪一组观察地最认真,看到的东西最多,一会儿请组里的代表来汇报。(2)学生边观察边讨论。(3)汇报观察结果:现在请小组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哪一个组先来?(学生说到刻度、数字时贴教具,说到长度单位等要点时写板书)

2.认识刻度尺子上的竖线就是刻度。

3. 认识起始线尺子最左端的数字是几?零对着的这条线是起始线,找一找你的起始线。谁的起始线没有找到?请你把尺子拿到前面来,谁能帮他找到?(没有零时尺子的最左端的线是起始线,有的尺子的左边就是起始线)测量时一般都从尺子的起始线测起。

4.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1)认识厘米:提问:你的尺子上有cm 吗? (板书厘米)谈话:这是长度单位厘米的英文缩写。(板书长度单位)

提问:那尺子上从哪到哪是一厘米?还有吗?量一量你的小拇指的宽度是不是一厘米呢?你的尺子有多少厘米?这是二十厘米的尺子,那我的这把尺子从0到20是多少厘米?从0到70是多少厘米?从0到100是多少厘米?(2)认识米:讲述:一百厘米就是一米,米也是长度单位,m 是米的英文缩写。请你们在卷尺上找到一米并用手比一比一米有多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尺得使用:

谈话:我们认识了刻度、长度单位就可以进行实际测量了。用尺测量也叫尺的应用。

(板书:和应用)测量自然书短边

1、谈话:现在请你测量自然书的短边,测完后请坐好。2、汇报测量结果:你测的是多少?3、介绍测量方法:谁能告诉大家是怎么测的,请你到前面来演示。同时提问你的起始线和哪对齐了?尺子应放在书的什么位置?向上、向下还是与书的短边平行?然后讲述对准了就可以读数了,由于我们学的知识还比较少,14后面数就省略不读了。谁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到前面演示。一般我们用第一种方法。测量后我们把结果工整地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中。(教师示范填写方法)

测其他物体的长度

1、提问:测量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可以测什么呢?请你说一说。(说清想测物体的哪一部分)除了眼前的物体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测?教师外面有什么可以测?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可以测呢?

2、下面请你们小组合作选用合适的尺用最巧妙的方法去测你们想测的物体吧!

3、学生测量

4、汇报测量结果小结:你们都是测量的小能手。我遇到了一个困难谁能帮助我?我想知道从天安门到学校有多远怎么办?谁想出了好办法?那种办法最可行?利用图形尺画出美丽的图形。

板书设计3、尺的使用厘米cm 米m 1.选尺 2. 直接测

课题 4、纸和笔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五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了解纸和笔的发展的发展历史;

过程与方法:每人能画出或说出一种新的文具的创造思想,自选材料制作出一种不用木材的笔。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具自古至今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文具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教学内容 纸和笔的发展

设计一种新文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设计并制作一种不用木材的笔。

教学难点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纸和笔发展的图片,各种各样的笔,制作笔的材料:白纸、普通纸、笔心、细塑料管、橡皮泥、毛线、布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 了解文具发展过程

1 汇报:我们在上节课布置搜集有关文具的资料,谁收集到了,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同学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2 讨论:

通过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你认为文具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样子的。(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汇报) 了解文具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3、 教师小结:

文具自古至今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今后还会不断创造新的更好的文具。(引导学生看书,进一步了解文具的发展)人类的发明

1 提问:你知道带橡皮的铅笔有什么优点吗?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学生发表意见)

2 了解带橡皮的铅笔的发明过程:(1)看书:在小组里说一说带橡皮的铅笔

是怎样发明的。(2)汇报:请一两位同学来汇报,教师加以补充

3 讨论: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可能是像带橡皮的铅笔这样发明的?总结:铅笔的发明过程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两种物品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文具。布置作业:观察你的文具,想一想有什么缺点,你想怎么改进。

第二课时

一、讨论:

1 你发现现在的文具有什么缺点?你想怎么改进?

2 把你的想法画在纸上。

3 交流设计:把你设计的文具的功能、特点讲给大家听。

二、制作笔:

1 试一试:体会用笔心写字有什么不便或缺点?(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探究文具的发明通过设计文具的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2 讨论:你想怎样改进笔?需要哪些材料?

3 制作:选取所需材料,制作一支好用的笔。

4 汇报交流:比比谁制作的笔既巧妙又好用。三、总结: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各种工具或文具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便,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哪些物品有什么缺点,开动脑筋,设计出新的东西来。

板书设计4、纸和笔的发展 创造:物品原有的缺点——》改进——》新的物品

第五单元:衣服的科学

单元目标: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用品的科学道理感兴趣,并能积极、认真、团结合作地参与服装或布的研究;通过简单的想象、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会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学习正确选择、使用和整理生活用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直接运用感官及借助仪器进行观察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图片等资料的能力;初步学习比较、分类的方法;培养描述和解释观察、比较和分类结果的能力,并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通过动手织布、洗衣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了解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了解天气对穿衣的影响;知道布的原料来源和布的简单织法;通过了解衣服从材料到外形的简单发展历史,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陌生,通过课前的调查,有很多学生分不清布料的种类,更不知道布料的名称和作用。对于搜集资料有些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能力,很多学生已由开始的不知道怎样把有用的资料挑出来到现在能自觉的把要用的资料带来,还有的孩子在带来的资料书里把需要的部分插上书签做记号,但这些活动也仅限于个别孩子,很多孩子还是没有多余时间完成一些课余活动,在这个单元教师要尽可能在课上完成制作活动。

课题 1、形形色色的衣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六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通过设计制作小衣服,培养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根据衣服的颜色、样式、面料的不同,认识形形色色的衣服;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衣服分类;学习收集图片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描述和解释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情况,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用彩色纸自己制作一件简单的小“衣服”。

教学内容:了解衣服的种类给衣服分类认识具有特出功能的衣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指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自己的和同学们的衣服。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活动2:分类材料——教师和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衣服图片;

活动3:观察材料——各种特殊衣服的图片。活动4:制作材料和工具——制作小衣服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

1、提问:(1)“形形色色”的什么意思?(板书:形形色色)(2)“形形色色的衣服”又是什么意思?(板书:的衣服)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形形色色的衣服。 让学生产生衣服种类多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活动:

1、提问:(1)为什么形容衣服可以用“形形色色”这个词?(提示:衣服的种类、样式、颜色……非常多。)(2)仔细观察你和同学的衣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提示:从衣服的种类、样式、色彩、用途……方面进行分析。)

2、提出问题:听同学们一介绍,老师明白了衣服种类繁多真是可以用形形色色来形容它。可是前不久我的一位开服装店的朋友找我,说是自己店里的衣服样式真是太多了,顾客们总是抱怨说衣服摆放的太乱,想找一件可心的衣服太难了,于是想请同学们帮忙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瞧!有些衣服我已经拿来了。(图片:衬衫、夹克衫、毛衣、外套、裙子、短裤、雨衣、几种工作服、舞台表演服、运动服、少数民族服装、校服……)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摆放桌上的学具图片进行讨论)

4、小组汇报:重点汇报分类的标准。

5、教师小结:我听了你们的汇报后,感觉还真是从道理上解决了我朋友的问题,但是不知你们是否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了你们的结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呢?我想这样吧!请你们用这些小图片当商品,按照你们的想法摆放,布置一个小商店,每组派两名同学当售货员,另两名同学当顾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看哪个商店

商品摆放得最合理好吗?(1)学生活动。(2)各组汇报。

6、教师小结:通过活动,你们给我的朋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我代他谢谢你们。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分类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7、提出问题:衣服的样式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再进行收集,看看收集到的衣服还可以怎样分类。(下节课带来。)

8、教师教授“衣服书签”的制作方法。第二课时导入: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衣服的图片揭示课题:衣服不仅可以为我们遮体、防寒、带来美丽还能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具有特殊功能的衣服。

板书:认识特殊的衣服活动:

看书:书中介绍了四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衣服, 你见过他们吗?谁能为我们做一下介绍。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总结宇航服:航天飞机宇航员穿的航天套服是当今最高级的防护服,它致力于保护宇航员免受热、冷、化学品、微流星体、压力波动等的危害。一般来说,宇航员在航天工作时的服装主要包括航天飞机太空行走服、航天飞机内穿的服装、升空和重返大气层服装几种。一般所说的航天服是指航天飞机太空行走服。

航天飞机太空行走服能保护宇航员在航天飞机舱外能承受恶劣环境而不受损害,它还能提供压力、热量、微流星体防护、氧气、冷却水、饮用水、食物、清除二氧化碳功能的废料收集、电力和通讯。

航天飞机在轨道上飞行时,宇航员穿着传统的服装,包括阻燃飞行套装服、裤子、带衬拉链夹克衫、针织衬衫、短式睡衣、软质便鞋和内衣等。 活动延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在航天飞机升空和重返大气层时,每个宇航员都要穿戴一种和航天飞行时不同的衣服。这种特殊穿戴器材包括部分加压服(高空代偿服)、降落伞背带组件和降落伞袋。成套服装包括头盔、通讯设备、上下装、手套和靴鞋,使在紧急情况下,宇航员被迫从轨道飞行中跳伞进入大气层时提供压力平衡和防爆防护功能。)提问:还知道哪些具有特殊用途的衣服?

小组讨论:

想一想,哪些职业或活动还需要设计新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衣服?小组汇报:

教师参与学生评价:评出最有创意的构思。

学生制作:为带来的“圆桶”材料制作一件小衣服。学生作品展评。(如课上时间不够,可在本单元最后一节课上展评。)

布置作业:自己定一个有关衣服的研究题目,然后收集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感受资料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发展学生创造力。

板书设计1、形形色色的衣服

课题 2、布的秘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七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布的生产过程;了解不同质地的布的不同性能及用途;了解几种简单的纺织方法;学会一种简单的织布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能直接用感官或借助工具等多种方法,观察和比较出布的不同性能及织法;能描述出观察比较的结果;能用最简单的方法织出一小块“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布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观察布和织布,培养学生认真地、严谨地科学的态度,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 了解布是从哪里来的 实验了解布的特性 织布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了解各种不同的布是由各种不同的纤维织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和比较出布的不同性能及织法。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棉、麻、毛、丝等天然原料、布或从布上拆下的纱线,人造原料织成的布或从布上拆下的纱线;

活动2:观察工具——放大镜、砂纸、滴管、冰块、小烧杯; 观察材料——纱布、针织布、的确良、交织布、粗呢、美丽绸、牛仔布、条绒布、丝绸、遮光布、毛巾布、纯毛布料;4x5cm2)

活动3:观察工具——镊子、放大镜;观察材料——棉布、针织布、无纺布(4x5cm )

活动4:制作材料和工具——各种颜色毛线、织布器、剪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导入:

提问:服的种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衣服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呢?布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上节课知识的延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揭示布的秘密。

板书课题:步的秘密活动:

(一)研究布是从哪里来的?

1、观察:仔细观察桌上的布(一小块机织布),看看它是怎样形成的?

2、汇报:横竖线织在一起,形成的。思考:这些“横竖线”是什么做的呢?

3、讲解:这些“横竖线”有的是棉花或一些植物的茎做成的;有的是动物的毛或它们的卵(蚕茧)做成的;有的是一些化学合成材料做成的。我们把这些能纺成这些线的东西叫做“纤维”,来自植物的纤维叫植物纤维;来自动物的纤维叫动物纤维;来自化学合成的纤维叫化学纤维。用不同的纤维就能纺织出不同的布来。

4、认识各种纤维。制作纤维标本。对照纤维观察纺织品。

5、看书:纺织车间的情景。用各种办法,感受布的不同。

1、实验:实验材料:选择三种布(棉布、纯毛呢子、化纤布)、砂纸、钩码、滴管、放大镜实验目的:分别检验这三种布在透气方面、防水方面、耐磨方面有什么不同?实验方法:各组选择一种研究项目,根据提供的材料自己设计研究方法,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提示:

1、要求实验过程要平等,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探究布的来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4、教师小结:对实验方法进行评价;对合作研究进行评价;对学生得出的结

论进行评价。提问:你希望还有什么用途的布?

第二课时

导入:

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布是由不同的纤维织成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到底是怎样织的呢?纺织的方法是否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探究布的织法。

(板书课题)新课:

(一)把布拆开,你有什么发现?

1、提出问题:三个盒子分别放了三块布,现在请你们用放大镜观察或直接将布拆开,研究一下这三块布的纺织方法一样吗?(1)学生研究:(2)学生汇报:

2、提出问题:通过同学们的观察,确定了这三块布的纺织方法是不一样的,能不能继续研究它们各自是怎样纺织而成的?(1)学生研究:(2)学生汇报:(第一块布是两条线横竖交叉织成、第二块布是一条线织成、第三块布没有线。)

3、提出问题:黑板上有一些纸条(竖条),代表布上的竖条,谁能用另外一些纸条代表横条,给我们织一块“布”呢?(1)学生演示:(2)出示学具:(课前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已将毛线缠绕在学具上)指出哪些线代表横线、哪些线代表竖线。 活动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3)学生用学具模仿织布过程。

(二)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布的秘密

课题 3、穿衣服的科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八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不同的场合、天气对穿衣的影响,从而学会合理地选择衣服;初步学会科学清洗衣服的方法;将衣服归类,摆放整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天气、不同场合选择应穿的衣服;能自己设计洗衣服的方法,并自己动手洗干净手绢或袜子;

初步培养比较、分类能力:能给自己的衣服分类,整理好自己的衣柜;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探究的兴趣;通过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和清洗衣物,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物品;通过指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衣服,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 学会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 学习洗衣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探究的兴趣。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天气、不同场合选择应穿的衣服。

教学准备

活动1:春、夏、雨、雪、游泳池、学校操场、舞台等情景图、着装与情景图相配的人物图、彩色笔;

活动2:各种污渍的脏手娟、各种洗涤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衣领净、洗衣液、丝毛净柔顺剂等)、小盆;

活动3:分类叠放各种衣服的挂图或幻灯片(可做成动画效果),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制作课件、几件小衣物(上衣、裤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讲述:揭示课题: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季节穿什么样的衣服?或在不同的场合里穿什么衣服?也是有科学道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穿衣服的科学。(板书课题) 直接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活动:

(一)在不同的天气中选择不同的衣服:1、提出问题:小朋友壮壮要和妈妈一起出国旅游,但是有个问题不好解决,想请同学们帮忙。他们这次旅游的出发时间是阳光明媚的四月,途径烈日炎炎时常下雨的热带雨林地区,最后到达寒冷的南极。他们应该怎样带齐足够的衣服,已备旅途的需要呢?(1)学生讨论并写出带衣服的清单;(2)学生汇报:(3)学生研究最佳方案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4)提问:通过你帮助壮壮准备出行所需的衣服,你认为穿衣服有什么科学呢?(5)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做评价。

(二)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

1、讨论:不同的天气情况要穿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场合是否也应该穿不同的衣服呢?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确实穿衣服还要根据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在不同场合的活动,还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适当讲解各民族的穿衣习俗。)

(三)将书上的画面补充完整。

(四)教学生洗衣服的方法布置作业:回家学习使用洗衣机;收集不同时期人们穿的衣服样式的图片;了解服装的发展史。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延伸。

板书设计3、穿衣服的科学

课题 四、衣服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九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衣服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按需要收集有关衣服的图片资料,并根据资料归纳整理;能展开充分的想像,设计一件衣服,并能对自己的设计做出简单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衣服的发展史,使学生感受到科技使人类进步。 教学内容 展示学生的图片 学生交流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通过了解衣服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设计一件衣服,并能对自己的设计做出简单的解释。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学生和教师共同搜集古今中外衣服的有关资料;

活动2:设计工具——彩色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展示同学们收集的各种服装图片。揭示课题:人类从开始有意识地穿上衣服,到现在我们有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穿的衣服,经历很长的时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人类服装发展的历史,板书课题——衣服的发展。 资料的运用,让学生感受资料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衣服的发展:交流各自收集的图片

1、讨论:这些图片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学生汇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教师小结:人类服装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说明人类科学的进步。(简要介绍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3、学生交流:对各民族服装的了解。

4、教师小结:评价学生的交流活动。

5、设计一件衣服:说一说:你准备设计什么季节、什么场合或具有什么样特殊功能的服装?

6、学生设计绘画,并介绍一下衣服所具有的功能。布置作业:下节课的期末考查以“布”为题,各小组准备材料布置展台参加下节课的小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收集的资料,简单的信息能力培养。活动延伸。

板书设计四、衣服的发展

课题 期末考查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二十周

测试内容 展示学生的各种布制作 展示学生搜集的各种资料

教学准备 把教室桌子简单布置成几个展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讲述: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对“衣服”有了更深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以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开展活动:各组布置小展台展台内容:为圆桶做的衣服、“织”出来的“布”、各

种衣服图片的展示、关于怎样巧洗衣服的说明、未来服装的设计……交流参观:

学生互评:最佳设计者:最佳制作者:最佳图片收集者:最佳展台布置者:……教师小结: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 让学生感受到获得肯定的喜悦。

一年级上册生活与科技

全册教材的总备课教学目标(AGO ):

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

4、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用自己观点解释问题或假设,不重复别人观点,敢于向学生、老师,书本中观点质疑。

教学重点(CAF )、难点: 重点:

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探气和间接经验未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观点。

难点: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教学总课时:

十八课时

一、起始课 科学课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为主要认识对象,包括动物的科学,我爱我家地球是我的共同家园,玩具的科学三方面内容。

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包括:

1、提出问题:

2、制订计划和预测。

3、获取信息

4、加工信息

5、交流信息,应用

6、反馈评价。

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

1、科学学习

2、理解科学

3、对待自然

4、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以上让同学们分别讲述假期的感受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1 始业教育 2 2.1我的五个“好帮手” 3 2.2观察物体 4 2.3比一比

第二单元复习 5 3.1各种各样的天气 6 3.2今天天气怎么样 7 3.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 8 4.1认识常用文具 9 4.2探究比的秘密 10 4.3尺的使用 11

4.4纸和笔的发展

第四单元复习 12 5.1各式各样的服装 13 5.2布的秘密 14 5.3服装的秘密 第五单元复习 15 复习 16 复习 17 复习

期末考试

我 们 爱 科 学

单元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课题 我们爱科学1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内容 学科学的重要性 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 体会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学生分析(PMI ) 学生刚刚入学,没有接触过正规教育,不了解平时接触到的动植物知识就是科学,也不知道平时关于自然现象的一些疑问也属于科学。不知道应该怎样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图片 教

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 引入:

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什么课吗?谁知道什么是科学?请你看第一页插图,说一说图中画和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二.新授讨论自然事物和现代农居设备中的一些秘密,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看图提问: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事物吗?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

(2)图中有哪些电器设备?它们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问题?

2.小结:

科学就在我们能有电视看,能帮助我们生活,科学使我们的生活很美好。通过观察实验中有趣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

1. 实验(一)喷泉演示实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实验(二)科学小魔术紫甘蓝实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3. 提问:通过我们对自然秘密,家居设备秘密讨论,以及刚看到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三.总结:我们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使我们的生活很美好,有很多科学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板书设计

我们爱科学1喷泉科学小魔术

课题 我们爱科学2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二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怎样学科学。

过程与方法: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手活动也是科学课的重要内容。 教学内容 学科学的方法参观实验室制作纸工玩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

1. 学科学的方法。

2. 了解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参观教室时,有组织有纪律的分小组。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分析:学生在参观实验教师时会非常好奇,很有兴趣。

教学准备:图片、一些仪器和标本各种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 新授:

(一)学科学的方法:

1、谈话:你们知道怎样学科学吗?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这些事有什么用?你喜欢做这些事吗?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学科学呢? 初步引导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2、小结:除了同学们说的方法,在科学课上要,进行的观察,实验参观,考察等有趣活动,还可以到大自然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报刊影视等学科学;只要我们要多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勤动手,边学边用,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本领。

(二)参观实验室:

介绍实验室的布局。介绍主要放在仪器架上的仪器,如洒精灯,试管架等。介绍标本。介绍学生制作的科技作品。组织小组学习形式,两人一组坐好,提出科学课的课堂要求。制作纸工玩具谈话:动手制作是学科学课的一种方法,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用前面这些纸做个小制作。2.讲要求: 自己动脑,想办法,制作不同的玩具。 制作的种类不限,方法,数量不限。需要什么材料到前面自己领取。 需要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展示评价 把做好的纸玩具放在讲台前或窗台上。 你认为哪一个纸玩具做的吗?为什么? 大家一致认为好的作品,学生可得一张卡。 了解学习环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由于分校暂时没有科学教室所以给学生看了一些科学教师的图片。 教

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二.课堂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有什么好的想法,回家后可以继续制作,下节课带到课堂上来。

板书设计

我们爱科学2学科学的方法纸工玩具

第二单元 学科学的好帮手

单元目标:

1. 使学生对利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在活动中能比较认真地用各感官感受。

2.初步培养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技能;学习对观察到的物体性质进行描述方法, 并做到能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

3.认识五种感觉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觉器官的方 法。

活动内容:

1.我的五个好帮手 做一做 盒子里面有什么 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2. 观察物体 用手摸 闻和尝 保护五个好帮手 综合运用感官

3. 比一比 辨认液体教学时间:八课时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会的东西也很多,他们应该都知道眼、耳、鼻、舌、手的作用,但怎样利用这些器官进行科学的观察、研究活动还要进一步学习。

课题 1、我的五个好帮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三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通过两个游戏活动,使学生知道人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积极主动性。 教学内容 眼、耳、鼻、舌、手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

1. 调动参与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 学生知道人体的五个器官。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器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 图片、铃铛、闹钟、口琴、水果糖、醋、酱油、玩具、口袋、蒙眼布、定时器、机械表、香蕉、书、本、香皂、茶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引入:

游戏:盒子里面有什么? 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猜一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学生到前面摸,其它学生评判摸到的物体与辨认的物体是否一致。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手知道盒子的物体,它们是我们的五个好帮手,你有我也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我的五个好帮手。(板书课题) 游戏引 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眼:请你看前面这幅图,图上有什么?你是怎样发现图上形状的?(板书:眼)请你看8页第一幅图,花是什么颜色的? 你怎样知道的?请在这幅图的旁边画一只眼睛,说明使用眼睛知道的。我们用眼可以看到很多物体,它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二)综合体会五个感官的作用: 做一做:听声、尝糖、闻气味、用手或皮肤感觉辨别不同的物体。 讲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活动。你是怎样知道的?可以把与书上对应的图片旁边做记录。3. 汇报活动情况。(板书:耳、鼻、舌、手)

三.总结:我们用眼、耳、鼻、舌、手感觉事物,它们是我们五个好帮手。(板书:我的五个好帮手)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初步的记录能力。

板书设计1、我的五个好帮手

课题 2. 观察物体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授课时间 第四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使学生:能根据颜色和形状较快的找到需要的图形;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辨认发生物体;能根据触摸感觉到的形状、软硬、冷热等性质辨认物体;能根据味道和气味辨认物体。并学习对观察到的物体的这些性质进行描述的方法,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

过程与方法: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的物体哪些特性,了解保护感官和正确使用感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五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在活动中认真仔细的去感受。

教学内容 学习观察方法 训练听觉、视觉 认识一些几何体形状,学会辨认。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辨认物体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触觉的训练。 教学准备 七巧板、各种拼图、眼罩、球、录音机、闹钟、门铃、磁带、杯子、水果、图钉、软木、水果、蔬菜、调味品、香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 用眼看、用耳听

一、用眼看做游戏:比眼力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眼力好。 游戏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1. 请打开书10页,图中画有什么形状?他们是什么颜色的?是谁帮我们的忙才知道的?

2. 下面请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图中找一找下面的第一个小图,看谁找的快!

3. 学生活动。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你为什么找的那样快?怎样找的?(学生讨论、介绍经验)要想找的快,还可以怎样找?用你们介绍的方法在图中找到第二个小图,看这回谁找的快!

小结: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又顺序的观察,找的就会快起来。巩固科学的观察方法计时比赛,学生搜寻图例三。评比用科学方法搜索快的学生给与鼓励。总结:通过刚才的游戏,你知道眼睛能帮我们什么忙吗?拼图游戏你拼过图吗?怎样拼?你能用老师发给你的七巧板拼图吗?能自己拼的同学尽量自己拼,拼不出来的可以看范图拼。学生拼图。你用七巧板拼的什么图形?拼了多少种图形?

与别人拼的一样吗?学生评价。

拼图大家都喜欢,是哪一个器官帮我们拼图的? 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抛接球讲要求:两人一组,每一个同学用单双眼各抛接球20次,记录每种情况接球次数。学生做游戏。汇报结果。

提问:在游戏中你体会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双眼接球接的准一些,单眼不易接准。小游戏闭上一只眼,两个食指相对向前看有什么情况?射击瞄准时,用几只眼睛?你见过什么动物的眼睛?它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有几只?各长在什么位置?

总结: 眼睛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对我们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可以辨别物体,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

二、用耳听

1.耳朵的作用:耳朵能帮我们什么忙?在什么时候我们用耳朵做事?听觉训练:把学生带到校园里静静的听一听校园里有什么声音?比一比谁听到的声音多。回教室听录音:闭上眼睛,看谁听到的声音多。相互听一听心跳声。

3.声音的不同:①你听了这么多的声音,这些声音一样吗?你喜欢哪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眼睛的作用,明确目标。思维训 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大家喜欢听的声音很美,这些声音是悦耳的;难听的声音我们可以叫他噪音。平时要多听一些悦耳的声音,不听或不要制造噪音;长时间在噪杂的声音里生活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4.声音的用途: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声音,那在生活中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声音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报警、学音乐、学习等,听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5. 保护耳朵既然听觉这么重要,我们应该保护好听觉器官耳朵。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呢?(学生讨论)不对耳大声喊,不乱挖耳朵,进水要及时清除等是保护耳的好方法,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有非常好的听力。 初步的对比实验练习 板书设计 看颜色 悦耳 用(眼睛图) 看形状 (耳的图) 听声音 噪杂 大小 生活里的声音:上课铃、打雷等

课题 用手摸与闻合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五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初步培养根据软硬、冷热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了解手能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性。了解鼻和舌能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性,了解保护各感官和正确使用鼻和舌的方法。初步培养根据味道和气味辨认物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手摸、闻和尝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能认真仔细地去感受。 教学内容 用手摸冷热不同物体,摸形状不同的物体闻、尝一些水果和调料的气味、味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培养学生用鼻和舌观察物体的方法以及用手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地描述出自己摸的感受

教学准备

水果:苹果、梨、香蕉等;

蔬菜:胡萝卜、芹菜、香菜、大蒜、黄瓜等;

调料品:香油、酱油、醋;用纸包的茶叶、大料、香皂等;擦脸油。

科学学具袋中的各种几何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用手摸出示凉水和温水。 提问:你们能想出办法,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提问:手除了感觉物体的冷热外,还有什么作用?讲述: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用手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观察完自 己桌子上的东西,可以下位子继续观察,因为各桌上的东西不一样。看谁感受到的不同最多! 实验 导入引出研究问题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学生观察活动。 汇报:这些材料摸起来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师板书)

评价学生观察情况。提问:用手摸能知道物体的什么不同?出示各种几何体—用手辨认几何体游戏: 教师介绍几何体的名称 教师说出几何体名称,学生用

手摸出来

二、闻和尝游戏:找一个学生蒙上眼,师拿一盒擦脸油放在学生鼻下。 提问: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是什么?指导学生做用鼻闻气味来辨认物体的游戏。

游戏:现在我们分别做一个“闻气味认东西” 游戏。每组一名同学蒙住眼睛,做猜物人,其他同学依次分别拿带气味的东西叫他闻,猜出这是什么东西?并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小组轮流做猜物人的游戏。 ②提问:你是怎样辨认的?(用鼻子闻出来的) 小结:鼻子能帮助我们闻出物体的气味。(板书)③提问:刚才大家闻的方法不太正确,谁知道科学家是怎样闻气味的吗?讲述:闻的正确方法。学生活动:按正确方法,再闻一次。2.指导学生做用舌尝味道来辨认物体的游戏。游戏:做“尝味道认物体”游戏。(做法同“闻气味认东西”)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小结:舌头能帮助我们尝出物体的味道。(板书) 游戏完成学习目标科学态度的培养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1. 教师提问:你们利用今天学的方法,认出它们是什么物体?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汇报。

2. 提问:今天就介绍完了我们的“五个好帮手”,分别是什么?那我们怎样保护它们呢?

1)什么样的事物不能看?

2)什么样的事物不能摸?

3)怎样正确地闻和尝?

4)用耳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讨论:平时你们的哪些行为对“五个好帮手”不好? 拓展生成引发学生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用手摸冷、热质 地软、硬轻、重 形 状 光滑、粗糙闻和尝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

第三单元 天气与生活

单元目标:

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做到实事求是、分工合作;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学会观测气温和风的大小,及用图画或数字做记录,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通过模仿制作和设计小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天气现象及其对人生活的影响,知道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简易测风仪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析: 6、7岁的学生都见过了很多种天气,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的天气等。没有学生仔细观察过各种的天气,他们还不会使用温度计,不会正确的读出温度计读数,不会观测风力,不会辨认风向,有可能很多学生没有方向感。但学生可能可以说出一些天气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课题 1、各种各样的天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六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天气图片,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学习用书中或自己设计的图案记录天气,记录基本正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认识各种天气使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符号会使用天气符号记录天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认识各种天气特征,学会搜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的方法,学会记录天气情况。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多种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录象、光盘、图片、课件;活动2:观察材料—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录象,报纸上天气预报,收音机里天气预报的录音等;观察记录—课前学生用各种方法搜集的天气预报信息;活动3:观察材料—各种天气现象记录图案;观察记录用具—彩色笔,配套学具(各种天气图案不干胶贴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一、用小鸭嘎嘎引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2、 小鸭嘎嘎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视节目是什么呢?

二、模拟天气预报

1、同学们从天气预报中知道了什么? 还知道了什么?

2、同学们知道的天气种类很多,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以来研究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3、同学们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4、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

5、各组研究讨论一种天气现象。小组汇报结果四、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天气特征。

五、观看视频

1、组内自行设计一种常见天气图案, 用简单的图案表示

2、认识天气图标。

3、卡通小鸭给大家带来各种天气的图标:晴、阴、雨、风、雪。

4、展示教师设计的天气图标同学们一来认一认

六、游戏:猜天气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天气 晴 阴 多云 雾 雨 雪 教学建议

课题 2、今天天气怎么样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七、八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

认识温度计和测量风的仪器。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会使用温度计和简易风速仪测量气温和风的大小,读数或判断基本正确

。过程与方法:会用图案或数据做记录,记录认真、基本正确;能基本完成一件小制作:抽拉温度计或测量风的仪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测天气的活动,是学生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

体会科学应该认真细致、实事求是,能既做好按分工自己应完成的事情,又与同学合作完成小组的事情。

教学内容: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和室外的气温制作温度计模型学会测量风力和风向制作风向标和风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学会用简单的仪器观测天气,学习使用温度计和记录温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

活动一:观察材料——各种温度计,温度计刻度放大图;制作材料——学具配的纸抽拉温度计;测量工具——温度计,记录表;

活动二:观察材料——各种测风仪器和装置(实物或图片);制作材料——测风装置的制作器配件;测量工具——几种测风仪器或装置,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测量气温

教学要点:认识各种温度计,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教学过程:

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A .师生共同展示所准备的温度计及挂图。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所认识的气温计。学生讨论:①温度计是做什么用的?②你会用温度计吗?③你会读温度计上的读数吗?④你在哪里可以见到温度计?

B .展示挂图:介绍四种气温计: 液晶显示气温计、指针式气温计、液体气温计、实验室气温计。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讨论并演示:怎样使用温度计?教师演示温度计使用方法:摆放:在室内可以挂在墙上,液晶显示的也可以放在桌上。手持:手不能碰到玻璃泡。读数: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读数时眼睛的高度应与液柱上端水平。注意:不论哪种温度计,都应轻拿轻放。温度的读法与写法学生讨论:①天气预报员报气温时是怎样说的?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写的吗?4.学生练

习:正确读写温度计的读数。

5.学生活动:制作抽拉式温度计。布置作业:回家实地测量室外和室内的温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的培养。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二课时:测量风的大小

教学要点:加深对风的认识, 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自制一种以上测风的工具。 观看录像: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风吗?——初步认识风。

风的变化:①在录像中见到的风有变化吗?你能用语言形容一下吗?②除了用眼睛来观测风的大小外,身体的其它部分能感受风吗?(打开学校风扇) 请学生站到电扇前,闭上眼睛,体会不同风速的感受。

猜一猜:现在的风是大是小?你是怎样知道的? 讨 论:风吹过衣服、头发、皮肤的感觉。 你能听见风吗? 耳朵可以听到风的声音,来辨别风的大小。

总 结:身体也可以感受到风。③大家用眼睛观察、身体感受到了风的大小变化,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观测风吗?

学生小组讨论:利用桌面上的材料进行实验。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表述本组的测风方法。 根据学生的表述相应的出示测风的方法。 布条——看角度 风车——看速度 塑料袋——听声音、看充气的程度总结:风的变化多种多样的,仅仅靠眼睛、身体来观察是不够的。(用工具来测量比较准确。) 请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风的认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做实验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学生活动,

室外观测:

观测重点:操场上不同地方的风都一样大吗?同一个地方的风一样吗?不同方向的风一样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测。评价方法:印章集合总结,小组反馈意见制作风向标、风杯和风车。布置作业:回家利用这些测量工具再测量测量风向和风力。 学生实验 探究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2、今天天气怎么样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 风的测量:身体的感受 风向标、风杯 风车

课题 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九、十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知道天气给人、动物、植物的生活造成影响,人可以利用不同天气做不同的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并能注意听别人的发言;通过小设计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提出至少一种改进生活用品的简单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天气与人的关系,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 教学内容 了解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了解灾害天气对人、植物、动物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环保的重视,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制作头饰参加表演等活动,生动地表现自己对天气的了解和认识。在制作遮阳帽的基础上,改进遮阳帽,增加其使用功能以适用不同的天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通过了解、感受天气与人、动物、植物的重要关系,知道天气现象在超出人、动物、植物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时,就会变成灾害,引起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视。

教学难点:让学生想办法改进遮阳帽,增加功能。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学生在各种天气活动的照片、挂图、录像等资料,雪花形状图片;制作材料工具——橡皮泥、小喷壶、塑料垫板或光滑的盘子:

活动2:观察材料—— 对人类有影响的天气现象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活动3:制作材料工具——教师准备几种有关天气的头饰、面具,学生准备各种纸张、剪刀、尺子、彩笔、胶水或胶带:

活动4:制作材料——纸遮阳帽制作 材料、剪刀、沙巾、塑料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或照片。说一说:这张照片你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下照的? 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你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喜欢这种天气吗?为什么?各组推举代表到台上展示。学生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天气,为什么?如果天气中只保持某一种“好”天气而不变,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录像:《沙尘暴》、《干旱》学生讨论:①这些灾害是怎么造成的?②怎样防止这种天气?教师与学生合作演示对比实验:在两块板上(一块土板,一块草板),同时浇水。观察:可以看到,土板上的土随水流失很多,草板上的土随水流失很少。学生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你想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游戏

1、讨论:举例说一说,在不同的天气中,人、动物、植物都有怎样的表现?

2、天气表演:让学生分组设计某种天气中,人、动物、植物的表演。可以编简单的台词,分配好角色。

3、制作头饰:教师展示所准备的头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设计制作,但应以制作外观美观、佩带合适为佳。表扬利用废旧物做原材料的同学,鼓励他们注意环保,勤俭节约的行为。 初步让学生接触对比实验。利用表演巩固已学天气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4、表演:做好头饰后,学生可以在进行排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5、评价:评出最佳演示小组和优秀演员。

二、制作活动

1.学生活动一:制作遮阳帽认识图样:分清图中的各种线段——正折线、反折线、剪线、刻线等。学生讨论: 遮阳帽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制作?

2.学生活动二:改进遮阳帽,使其增加功能。学生讨论:遮阳帽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改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展示学生制作的遮阳帽

第四单元 文 具 的 科 学

单元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图形尺及图形尺中的各种图形,能用图形尺拼图;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感。

2、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文具的多样性。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能自己发现,确定一个探究的问题,自己想办法研究,并能与同学交流探究的结果。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很多学具都是初次接触,他们对于有些文具的使用还很陌生如:钢笔、圆珠笔、毛笔等,更不了解许多铅笔的不同,这些都需要课上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的分类知识进行了解,并运用这些分类知识对笔进行分类,对自己的文具进行分类。

课题 1、认识常用文具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一、十二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文具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能按一定标准给铅笔和其他文具分类,并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生活中,给书籍、衣服、玩具等物品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认识图形尺及图形尺中的各种图形,能用图形尺拼图;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感。

教学内容 认识常用文具给文具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通过认识常用文具,了解文具的多样性。通过给文具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尺中的各种图形进行拼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参观文具商店分组观察材料——不同颜色、形状、结构、功能的铅笔;各种尺子、转笔刀、铅笔盒、书包等。每个学生一把图形尺和一、两张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认识常用的文具并给文具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你的铅笔盒里都有哪些东西?请你看一看。(学生观察后汇报) 你知道铅笔、尺子、橡皮属于哪类物体吗?讲解:象铅笔、尺子、橡皮等都属于文具。 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二、新授

(一) 观察铅笔:1 观察:从你的铅笔盒里选一支你最喜欢的铅笔,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的?请你描述一下。(学生观察后大声描述)(引导学生观察铅笔的颜色、形状、构造等)2 提问:你发现这些铅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请你说一说。3 游戏:找铅笔(桌上摆一些铅笔,一位同学描述铅笔的样子,另一位同学根据描述,找出相应的铅笔)

(二)初步学会分类:

1 、给铅笔分类:(请学生把自己的铅笔做好记号后放在桌上当做分类材料) 2 、汇报: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笔的相同和不同把笔分成几堆,并说出分的理由。(学生进行分类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和理由)

3 、教师讲解:我们刚才做的事情叫分类。按照形状、颜色、长短进行分类,形状、颜色、长短等叫分类的标准。分类时,一次分类只能按一个标准。

4 、分类活动的扩展:学生自主探究 桌上有一些文具,请同学们把这些文具分类,要求说出分类的理由,看谁的分法多。(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

三、总结:

根据学生分类情况,记录学生的分类方法并记录在评价页上。 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进一步认识文具,利用图形尺拼画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已经认识了一些文具,请你说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二、新授:

(一)初步认识各种文具:

1、 参观汇报:课前同学们参观了文具商店,请你说说:商店里有什么文具?

这些文具有什么用?这些文具是怎样分类摆放的?(学生汇报)

2、 课堂活动:模拟文具商店桌上有许多文具,请你做一名售货员,把桌上的文具摆放整齐,看哪组同学摆放的既美观又整齐还容易找到。

3 同学评价:请同学们说说,哪组摆放的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二)文具的使用:

1、 认识图形尺:出示图形尺 这也是文具吗?请你说说它是什么样?有什么用?(学生观察描述图形尺并汇报) (学生重点认识图形尺有刻度,还有各种空的图形)

2、 拼画图形:你能利用图形尺画图吗?请你试一试。(学生初步利用图形尺画图,如果有拼出图形的同学,教师及时提出表扬,然后,引导学生拼画。)

3 、交流评议:请同学展示作品,说出画的什么图形,拼出什么图案。 把作品摆在桌子上,同学间交流参观。说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进一步认识文具和分类能力的培养初步的绘图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三、布置作业:

1、给家中的物品分类,并讲给家长听,为什么这样分类。

2、继续利用图形尺绘图。

板书设计1、认识常用文具铅笔盒、铅笔、橡皮、尺子、课本、作业本、书包

课题 2、探究笔的奥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三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铅笔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铅笔杆上的“H、B”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能自己发现,确定一个探究的问题,自己想办法研究,并能与同学交流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使学生知道:铅笔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

B”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画圆、画硬币的方法,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独立的拆装自动铅笔。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材料:同一品牌的铅笔三支(分别是6H 、HB 、6B );型号统一的自动铅笔;彩色水笔、纸、未吸水的彩笔笔心、一杯红水。分组研究材料:纸张、硬币、铅笔、印油、圆形物体、图钉、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我们曾经观察过铅笔,你知道铅笔有什么奥秘吗?请你说一说。

接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探究笔的奥秘。

新授:

(一)探究铅笔的奥秘1 观察实验:出示同一品牌的铅笔三支 直接导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请你看一看、划一划,你能发现这些铅笔有什么不同吗?看谁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学生观察后汇报)2 归纳小结:笔杆上标的H 、B 不同,笔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也不同。6B 的笔心粗,写出的字颜色深。6H 的笔心细,写出的字颜色浅。HB 的笔心粗细颜色适中。3 学生实验:请你用笔在纸上划一划,进一步观察验证,同时你还能发现什么秘密。4 教师总结:笔杆上B 、H 标记是用来表示铅笔心的粗细、软硬和颜色深浅的。B 越多笔心越粗、越软、颜色越深。H 越多笔心越细、越硬、颜色越浅。这是选购铅笔时很有用的常识。

(二)探究自动铅笔的奥秘:1 观察实验:看一看用一用自动铅笔,找出它与普通铅笔的不同。 (笔心可以伸缩等)2 思考回答: 你认为自动铅笔内部什么样?怎样才能知道它内部的样子?3 拆装自动铅笔:现在我们拆开自动铅笔,看一看它内部的样子。 你知道怎样拆吗?请你说一说。 (注意:拆笔时,把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摆好,然后说一说自动铅笔有哪些零件构成。最后,按照后拆下的零件先装的方法把自动铅笔组装好。)4 学生实验:拆装自动铅笔,探究自动铅笔的奥秘。5 汇报交流:你发现了自动铅笔的哪些奥秘。6 小比赛:看谁拆装自动铅笔又快又好。 通过探究铅笔的不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独立的拆装自动铅笔是本课难点,从拆到装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

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教师总结:我们拆装了自动铅笔,谁能说说拆装时应该注意什么?(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摆放。组装时,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通过拆装自动铅笔,我们发现了自动铅笔的秘密。

(三)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

1 教师出示彩色水笔,并用彩色水笔画出图案。

2 思考:你知道彩色水笔是怎样画出颜色的吗?水笔中的水是哪里来的?怎样才能知道?(小组小声说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3 自主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 (注意:1、拆装的方法。2不要把红水弄到衣服上。 3、仔细观察红水是怎样进到笔心的?)4 汇报交流:谁发现了彩色水笔的奥秘,请你介绍给大家。(红水可以沿着笔心上升)

(四)自主探究:

1 观察:看一看,老师还为你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学生说说)

2 讨论:你想研究什么?怎样探究?需要什么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探究的问题)

3 汇报:学生汇报时按照三个问题逐一汇报。

4 实验:各组选择所需材料进行实验,看哪组的方法多。

5汇报:有哪些画硬币的方法? 有哪些画圆的方法?总结 表扬方法多的小组,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继续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2、探究笔的奥秘文具: 铅笔 尺子 橡皮 转笔刀……分类: 标准

课题 3、尺的使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四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尺的结构和长度单位厘米、米,学会用常用的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从实际问题出发,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教学内容:了解尺的作用和结构 怎样使用尺测量 用图形尺画图型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CAF ):

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

2.学会用尺进行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各种尺子、各种物体、尺模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

1. 提问:老师请你们找的尺子带来了吗?这么多不同的尺子有什么用呢?

2. 谈话:尺子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它们都是测量工具中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尺。(板书:尺的使用 )

新课:

1.观察尺 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1)我先请小组的同学一起来观察尺子上有什么,看哪一组观察地最认真,看到的东西最多,一会儿请组里的代表来汇报。(2)学生边观察边讨论。(3)汇报观察结果:现在请小组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哪一个组先来?(学生说到刻度、数字时贴教具,说到长度单位等要点时写板书)

2.认识刻度尺子上的竖线就是刻度。

3. 认识起始线尺子最左端的数字是几?零对着的这条线是起始线,找一找你的起始线。谁的起始线没有找到?请你把尺子拿到前面来,谁能帮他找到?(没有零时尺子的最左端的线是起始线,有的尺子的左边就是起始线)测量时一般都从尺子的起始线测起。

4.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1)认识厘米:提问:你的尺子上有cm 吗? (板书厘米)谈话:这是长度单位厘米的英文缩写。(板书长度单位)

提问:那尺子上从哪到哪是一厘米?还有吗?量一量你的小拇指的宽度是不是一厘米呢?你的尺子有多少厘米?这是二十厘米的尺子,那我的这把尺子从0到20是多少厘米?从0到70是多少厘米?从0到100是多少厘米?(2)认识米:讲述:一百厘米就是一米,米也是长度单位,m 是米的英文缩写。请你们在卷尺上找到一米并用手比一比一米有多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尺得使用:

谈话:我们认识了刻度、长度单位就可以进行实际测量了。用尺测量也叫尺的应用。

(板书:和应用)测量自然书短边

1、谈话:现在请你测量自然书的短边,测完后请坐好。2、汇报测量结果:你测的是多少?3、介绍测量方法:谁能告诉大家是怎么测的,请你到前面来演示。同时提问你的起始线和哪对齐了?尺子应放在书的什么位置?向上、向下还是与书的短边平行?然后讲述对准了就可以读数了,由于我们学的知识还比较少,14后面数就省略不读了。谁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到前面演示。一般我们用第一种方法。测量后我们把结果工整地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中。(教师示范填写方法)

测其他物体的长度

1、提问:测量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可以测什么呢?请你说一说。(说清想测物体的哪一部分)除了眼前的物体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测?教师外面有什么可以测?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可以测呢?

2、下面请你们小组合作选用合适的尺用最巧妙的方法去测你们想测的物体吧!

3、学生测量

4、汇报测量结果小结:你们都是测量的小能手。我遇到了一个困难谁能帮助我?我想知道从天安门到学校有多远怎么办?谁想出了好办法?那种办法最可行?利用图形尺画出美丽的图形。

板书设计3、尺的使用厘米cm 米m 1.选尺 2. 直接测

课题 4、纸和笔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五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了解纸和笔的发展的发展历史;

过程与方法:每人能画出或说出一种新的文具的创造思想,自选材料制作出一种不用木材的笔。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具自古至今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文具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教学内容 纸和笔的发展

设计一种新文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设计并制作一种不用木材的笔。

教学难点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纸和笔发展的图片,各种各样的笔,制作笔的材料:白纸、普通纸、笔心、细塑料管、橡皮泥、毛线、布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 了解文具发展过程

1 汇报:我们在上节课布置搜集有关文具的资料,谁收集到了,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同学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2 讨论:

通过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你认为文具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样子的。(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汇报) 了解文具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3、 教师小结:

文具自古至今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今后还会不断创造新的更好的文具。(引导学生看书,进一步了解文具的发展)人类的发明

1 提问:你知道带橡皮的铅笔有什么优点吗?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学生发表意见)

2 了解带橡皮的铅笔的发明过程:(1)看书:在小组里说一说带橡皮的铅笔

是怎样发明的。(2)汇报:请一两位同学来汇报,教师加以补充

3 讨论: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可能是像带橡皮的铅笔这样发明的?总结:铅笔的发明过程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两种物品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文具。布置作业:观察你的文具,想一想有什么缺点,你想怎么改进。

第二课时

一、讨论:

1 你发现现在的文具有什么缺点?你想怎么改进?

2 把你的想法画在纸上。

3 交流设计:把你设计的文具的功能、特点讲给大家听。

二、制作笔:

1 试一试:体会用笔心写字有什么不便或缺点?(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探究文具的发明通过设计文具的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2 讨论:你想怎样改进笔?需要哪些材料?

3 制作:选取所需材料,制作一支好用的笔。

4 汇报交流:比比谁制作的笔既巧妙又好用。三、总结: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各种工具或文具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便,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哪些物品有什么缺点,开动脑筋,设计出新的东西来。

板书设计4、纸和笔的发展 创造:物品原有的缺点——》改进——》新的物品

第五单元:衣服的科学

单元目标: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用品的科学道理感兴趣,并能积极、认真、团结合作地参与服装或布的研究;通过简单的想象、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会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学习正确选择、使用和整理生活用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直接运用感官及借助仪器进行观察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图片等资料的能力;初步学习比较、分类的方法;培养描述和解释观察、比较和分类结果的能力,并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通过动手织布、洗衣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了解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了解天气对穿衣的影响;知道布的原料来源和布的简单织法;通过了解衣服从材料到外形的简单发展历史,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陌生,通过课前的调查,有很多学生分不清布料的种类,更不知道布料的名称和作用。对于搜集资料有些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能力,很多学生已由开始的不知道怎样把有用的资料挑出来到现在能自觉的把要用的资料带来,还有的孩子在带来的资料书里把需要的部分插上书签做记号,但这些活动也仅限于个别孩子,很多孩子还是没有多余时间完成一些课余活动,在这个单元教师要尽可能在课上完成制作活动。

课题 1、形形色色的衣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六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通过设计制作小衣服,培养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根据衣服的颜色、样式、面料的不同,认识形形色色的衣服;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衣服分类;学习收集图片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描述和解释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情况,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用彩色纸自己制作一件简单的小“衣服”。

教学内容:了解衣服的种类给衣服分类认识具有特出功能的衣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指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自己的和同学们的衣服。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活动2:分类材料——教师和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衣服图片;

活动3:观察材料——各种特殊衣服的图片。活动4:制作材料和工具——制作小衣服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

1、提问:(1)“形形色色”的什么意思?(板书:形形色色)(2)“形形色色的衣服”又是什么意思?(板书:的衣服)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形形色色的衣服。 让学生产生衣服种类多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活动:

1、提问:(1)为什么形容衣服可以用“形形色色”这个词?(提示:衣服的种类、样式、颜色……非常多。)(2)仔细观察你和同学的衣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提示:从衣服的种类、样式、色彩、用途……方面进行分析。)

2、提出问题:听同学们一介绍,老师明白了衣服种类繁多真是可以用形形色色来形容它。可是前不久我的一位开服装店的朋友找我,说是自己店里的衣服样式真是太多了,顾客们总是抱怨说衣服摆放的太乱,想找一件可心的衣服太难了,于是想请同学们帮忙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瞧!有些衣服我已经拿来了。(图片:衬衫、夹克衫、毛衣、外套、裙子、短裤、雨衣、几种工作服、舞台表演服、运动服、少数民族服装、校服……)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摆放桌上的学具图片进行讨论)

4、小组汇报:重点汇报分类的标准。

5、教师小结:我听了你们的汇报后,感觉还真是从道理上解决了我朋友的问题,但是不知你们是否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了你们的结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呢?我想这样吧!请你们用这些小图片当商品,按照你们的想法摆放,布置一个小商店,每组派两名同学当售货员,另两名同学当顾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看哪个商店

商品摆放得最合理好吗?(1)学生活动。(2)各组汇报。

6、教师小结:通过活动,你们给我的朋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我代他谢谢你们。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分类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7、提出问题:衣服的样式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再进行收集,看看收集到的衣服还可以怎样分类。(下节课带来。)

8、教师教授“衣服书签”的制作方法。第二课时导入: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衣服的图片揭示课题:衣服不仅可以为我们遮体、防寒、带来美丽还能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具有特殊功能的衣服。

板书:认识特殊的衣服活动:

看书:书中介绍了四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衣服, 你见过他们吗?谁能为我们做一下介绍。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总结宇航服:航天飞机宇航员穿的航天套服是当今最高级的防护服,它致力于保护宇航员免受热、冷、化学品、微流星体、压力波动等的危害。一般来说,宇航员在航天工作时的服装主要包括航天飞机太空行走服、航天飞机内穿的服装、升空和重返大气层服装几种。一般所说的航天服是指航天飞机太空行走服。

航天飞机太空行走服能保护宇航员在航天飞机舱外能承受恶劣环境而不受损害,它还能提供压力、热量、微流星体防护、氧气、冷却水、饮用水、食物、清除二氧化碳功能的废料收集、电力和通讯。

航天飞机在轨道上飞行时,宇航员穿着传统的服装,包括阻燃飞行套装服、裤子、带衬拉链夹克衫、针织衬衫、短式睡衣、软质便鞋和内衣等。 活动延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在航天飞机升空和重返大气层时,每个宇航员都要穿戴一种和航天飞行时不同的衣服。这种特殊穿戴器材包括部分加压服(高空代偿服)、降落伞背带组件和降落伞袋。成套服装包括头盔、通讯设备、上下装、手套和靴鞋,使在紧急情况下,宇航员被迫从轨道飞行中跳伞进入大气层时提供压力平衡和防爆防护功能。)提问:还知道哪些具有特殊用途的衣服?

小组讨论:

想一想,哪些职业或活动还需要设计新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衣服?小组汇报:

教师参与学生评价:评出最有创意的构思。

学生制作:为带来的“圆桶”材料制作一件小衣服。学生作品展评。(如课上时间不够,可在本单元最后一节课上展评。)

布置作业:自己定一个有关衣服的研究题目,然后收集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感受资料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发展学生创造力。

板书设计1、形形色色的衣服

课题 2、布的秘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七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布的生产过程;了解不同质地的布的不同性能及用途;了解几种简单的纺织方法;学会一种简单的织布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能直接用感官或借助工具等多种方法,观察和比较出布的不同性能及织法;能描述出观察比较的结果;能用最简单的方法织出一小块“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布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观察布和织布,培养学生认真地、严谨地科学的态度,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 了解布是从哪里来的 实验了解布的特性 织布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了解各种不同的布是由各种不同的纤维织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和比较出布的不同性能及织法。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棉、麻、毛、丝等天然原料、布或从布上拆下的纱线,人造原料织成的布或从布上拆下的纱线;

活动2:观察工具——放大镜、砂纸、滴管、冰块、小烧杯; 观察材料——纱布、针织布、的确良、交织布、粗呢、美丽绸、牛仔布、条绒布、丝绸、遮光布、毛巾布、纯毛布料;4x5cm2)

活动3:观察工具——镊子、放大镜;观察材料——棉布、针织布、无纺布(4x5cm )

活动4:制作材料和工具——各种颜色毛线、织布器、剪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第一课时导入:

提问:服的种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衣服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呢?布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上节课知识的延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揭示布的秘密。

板书课题:步的秘密活动:

(一)研究布是从哪里来的?

1、观察:仔细观察桌上的布(一小块机织布),看看它是怎样形成的?

2、汇报:横竖线织在一起,形成的。思考:这些“横竖线”是什么做的呢?

3、讲解:这些“横竖线”有的是棉花或一些植物的茎做成的;有的是动物的毛或它们的卵(蚕茧)做成的;有的是一些化学合成材料做成的。我们把这些能纺成这些线的东西叫做“纤维”,来自植物的纤维叫植物纤维;来自动物的纤维叫动物纤维;来自化学合成的纤维叫化学纤维。用不同的纤维就能纺织出不同的布来。

4、认识各种纤维。制作纤维标本。对照纤维观察纺织品。

5、看书:纺织车间的情景。用各种办法,感受布的不同。

1、实验:实验材料:选择三种布(棉布、纯毛呢子、化纤布)、砂纸、钩码、滴管、放大镜实验目的:分别检验这三种布在透气方面、防水方面、耐磨方面有什么不同?实验方法:各组选择一种研究项目,根据提供的材料自己设计研究方法,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提示:

1、要求实验过程要平等,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探究布的来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4、教师小结:对实验方法进行评价;对合作研究进行评价;对学生得出的结

论进行评价。提问:你希望还有什么用途的布?

第二课时

导入:

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布是由不同的纤维织成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到底是怎样织的呢?纺织的方法是否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探究布的织法。

(板书课题)新课:

(一)把布拆开,你有什么发现?

1、提出问题:三个盒子分别放了三块布,现在请你们用放大镜观察或直接将布拆开,研究一下这三块布的纺织方法一样吗?(1)学生研究:(2)学生汇报:

2、提出问题:通过同学们的观察,确定了这三块布的纺织方法是不一样的,能不能继续研究它们各自是怎样纺织而成的?(1)学生研究:(2)学生汇报:(第一块布是两条线横竖交叉织成、第二块布是一条线织成、第三块布没有线。)

3、提出问题:黑板上有一些纸条(竖条),代表布上的竖条,谁能用另外一些纸条代表横条,给我们织一块“布”呢?(1)学生演示:(2)出示学具:(课前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已将毛线缠绕在学具上)指出哪些线代表横线、哪些线代表竖线。 活动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3)学生用学具模仿织布过程。

(二)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布的秘密

课题 3、穿衣服的科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八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不同的场合、天气对穿衣的影响,从而学会合理地选择衣服;初步学会科学清洗衣服的方法;将衣服归类,摆放整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天气、不同场合选择应穿的衣服;能自己设计洗衣服的方法,并自己动手洗干净手绢或袜子;

初步培养比较、分类能力:能给自己的衣服分类,整理好自己的衣柜;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探究的兴趣;通过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和清洗衣物,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物品;通过指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衣服,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 学会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 学习洗衣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探究的兴趣。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天气、不同场合选择应穿的衣服。

教学准备

活动1:春、夏、雨、雪、游泳池、学校操场、舞台等情景图、着装与情景图相配的人物图、彩色笔;

活动2:各种污渍的脏手娟、各种洗涤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衣领净、洗衣液、丝毛净柔顺剂等)、小盆;

活动3:分类叠放各种衣服的挂图或幻灯片(可做成动画效果),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制作课件、几件小衣物(上衣、裤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讲述:揭示课题: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季节穿什么样的衣服?或在不同的场合里穿什么衣服?也是有科学道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穿衣服的科学。(板书课题) 直接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活动:

(一)在不同的天气中选择不同的衣服:1、提出问题:小朋友壮壮要和妈妈一起出国旅游,但是有个问题不好解决,想请同学们帮忙。他们这次旅游的出发时间是阳光明媚的四月,途径烈日炎炎时常下雨的热带雨林地区,最后到达寒冷的南极。他们应该怎样带齐足够的衣服,已备旅途的需要呢?(1)学生讨论并写出带衣服的清单;(2)学生汇报:(3)学生研究最佳方案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4)提问:通过你帮助壮壮准备出行所需的衣服,你认为穿衣服有什么科学呢?(5)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做评价。

(二)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

1、讨论:不同的天气情况要穿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场合是否也应该穿不同的衣服呢?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确实穿衣服还要根据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在不同场合的活动,还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适当讲解各民族的穿衣习俗。)

(三)将书上的画面补充完整。

(四)教学生洗衣服的方法布置作业:回家学习使用洗衣机;收集不同时期人们穿的衣服样式的图片;了解服装的发展史。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延伸。

板书设计3、穿衣服的科学

课题 四、衣服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九周

教学目标(AGO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衣服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按需要收集有关衣服的图片资料,并根据资料归纳整理;能展开充分的想像,设计一件衣服,并能对自己的设计做出简单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衣服的发展史,使学生感受到科技使人类进步。 教学内容 展示学生的图片 学生交流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AF ):通过了解衣服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设计一件衣服,并能对自己的设计做出简单的解释。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学生和教师共同搜集古今中外衣服的有关资料;

活动2:设计工具——彩色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导入:展示同学们收集的各种服装图片。揭示课题:人类从开始有意识地穿上衣服,到现在我们有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穿的衣服,经历很长的时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人类服装发展的历史,板书课题——衣服的发展。 资料的运用,让学生感受资料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衣服的发展:交流各自收集的图片

1、讨论:这些图片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学生汇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教师小结:人类服装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说明人类科学的进步。(简要介绍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3、学生交流:对各民族服装的了解。

4、教师小结:评价学生的交流活动。

5、设计一件衣服:说一说:你准备设计什么季节、什么场合或具有什么样特殊功能的服装?

6、学生设计绘画,并介绍一下衣服所具有的功能。布置作业:下节课的期末考查以“布”为题,各小组准备材料布置展台参加下节课的小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收集的资料,简单的信息能力培养。活动延伸。

板书设计四、衣服的发展

课题 期末考查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二十周

测试内容 展示学生的各种布制作 展示学生搜集的各种资料

教学准备 把教室桌子简单布置成几个展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调整方案

讲述: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对“衣服”有了更深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以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开展活动:各组布置小展台展台内容:为圆桶做的衣服、“织”出来的“布”、各

种衣服图片的展示、关于怎样巧洗衣服的说明、未来服装的设计……交流参观:

学生互评:最佳设计者:最佳制作者:最佳图片收集者:最佳展台布置者:……教师小结: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 让学生感受到获得肯定的喜悦。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