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报告

我的大学,我的未来!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实践报告学校:曲阜师范大学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姓名:王伟祥 学号:2014410937 团队成员:杜艳琪、王伟祥、张贺 完成时间:二零一六年六月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实践报告

目录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之分析———2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之总结———11

附录: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之问卷调查及分析总结 ——--14

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从而圆了90后每年浩浩荡荡的学子梦,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和教育质量的下滑性,进而引来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2014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呢?很多人感觉很迷茫,那接下来,我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a.产业结构: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

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b.分配结构,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 第四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13年10月2日公布2013和2014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ADB称,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

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2013年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一、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二、2010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刺激政策推动下遏制了扩散势头,同时也恶化了一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危机是长期财政危机积累的结果,解决主权债危机,就要面对调减赤字,安抚民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现在在欧元区里面,各国在解决各自财政问题与加强欧元区财政统一中达成共识:各国同样面临强化财政纪律与维护经济增长的难题,这个矛盾是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在扩张,为了达到让市场信任、恢复市场信心的目的,必须调减财政赤字。而调减赤字有两条路,即加税和减支出。但事实上,面对全社会民众利益的调整,各国政府都非常艰难。 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

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当今世界经济低迷对就业的影响

(一)、目前世界的就业形势

2012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十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赤贫人口就增加约4400万人。

(二)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 — 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660万个,中国13亿人——中小企业1100万个。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企业超过3400万个。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相对容易。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

表达能力。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目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和媒体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谨给大学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 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希望。当然,自我设计时要切记做到知己知彼,特别是全面地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脾气秉性、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设计,建议运用科学的职业能力、心理、个性、适应性测量工具,好的职业测验工具将是你正确步入职业生涯的指南针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A.危机是危难也是机遇,没有追求就没有机会(冬泳).

B.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C.学会从基层做起,到基层较苦,生活条件较差,但往往自己的自主权较强,锻炼的机会较多,成长快。

D.正确看待收入。一个单位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些,收入提高也可能会快一些(实习800-1000元,毕业1500-4000元)。

E.正确看待地区间差异。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F.不局限于自身专业,重在学以致用。客观审视自己,找出优势,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质来择业。不要死守本行,不求变通,应尽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的升级换代,不要让“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G.关于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我们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这里面有一个数字,我们全国64万个村委会,如果每一个村委会都设置一个助理,就是64万个职务。大学生到乡镇,现在有3.5万个乡镇政府,还有6.3万个街道办事处,又能够提供20万个左右兼职或者是助理岗位,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基层、农村的教育机构,所有这些如果都考虑进来的话,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H.关于大学生创业a.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多高?世界范围内是20%;在中国,有10%。目前创业培训的方法及模式仍待深究,现有的创业培训多是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老师”执教,他们只能把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转移”给学生,或照搬国外的

成功案例,“这样的培训是否有用?”

3.拓宽求职渠道,改变求职方式是实现顺利就业的保证 A.变被动等待社会需求信息,到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

大学生应该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寻找机会。平时多关注招聘会,企业说明会等企业信息,主动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而不能只一味地等待。

B.改变“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

以往大学生求职存在“四大集中”,集中时间、集中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用人单位,这不但加大了就业竞争激烈程度,而且导致社会行业的人才分布很不均衡,有的行业存在明显的人才过剩,而有的行业却人才匮乏。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

C.人社部预测未来八大热门专业:据国家人社部的有关统计预测,今后几年我国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八大类: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D.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E、练好内功是实现就业之本

a 、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b 、强烈的责任心 c 、规范的行为意识

d 、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e 、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f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g 、一定的社会经历

结论

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依旧严峻,对社会和待就业大学生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与日俱增,导致旧的矛盾还未解决,新的矛盾业已产生,如此循环往复,造就了现如今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式。

从分析结果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大学生个人,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一定时期内是一定的,受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增加的就业岗位满足不了就业需求是一定的,这样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新时代下的就业环境,决定了如今的待就业大学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有紧跟时代步伐的择业眼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选择和环境。但是就调查结果来看,自始至终,待就业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从来都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标准,甚至不少人都缺少这方面的意识!错误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取向源自于错误的就业价值观,良好的专业教育并没有给大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这样社会和家庭的职业选择倾向就成为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

再就是就业指导的问题,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对于未出校门的

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无疑是航行的明灯,非常有用,就业指导工作的重新定位,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成为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也能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对于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相当的作用。 最后是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传递的完善,制度上存在很大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硬件设施的建设程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速度,更能提高社会问题的解决效率,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保障。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都是不容乐观的,是需要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的,并不是只依靠某个团体或个人,需要的是整个利益群体的齐心协力,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以期能够有效便捷的解决现有的问题,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解决的准备,做到真正的有备无患,有效解决.

附录:

相关问卷

背景:(摘要)随着人市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 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份调查报告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现今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时,对自己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出的一些选择,以及对做出的这些选择的原因。

(前言)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眼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美国、欧洲各国纷纷裁员,预计明年全世界有2000万个岗位流失。虽然我国的企业未出现裁员情况,但对610多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个好工作的难度无疑在增大。连日来,

记者分别参加了各种就业招聘会、见面会,深深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紧迫。在这种背景下,

社会给高校毕业生打造的就业择业环境及高校毕业生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

问卷:

1. 性别:

A、男 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 、能力不 E 、优势难以发挥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J 、其他____

4.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_

5. 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单选)

A.、先就业,后择业 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单选)

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D 、其他____

7. 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00元

C、 2000元—3000元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

8. 你认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单选)

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容易就业 D、不了解

9. 你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工作?(可多选)

A、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 B、多联系用人单位

C、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 D、召开校友座谈会 E、其他____

10. 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 B、没有

11. 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

12. 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

13.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 F其它

14.企业的招聘信息你主要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限选两项)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B求职网站 C人才网站 D社会招聘会

E校园招聘会 F老师、亲戚朋友G专业媒体(电视、报刊等) H其它____

15.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

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

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

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

16.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

17. 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限两项)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____

18. 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单选)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B. 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E改革教学内容 F其他____

19. 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20. 你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单选)

A一直关注就业信息 B只是偶尔关注 C在看到时会留意一下 D不关注

总结:

调查分析:

一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四、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38%,27%,25%,1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六、就业态度

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七、毕业生对试用期工资要求

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12%选择1000元以下;20%选择1000元—2000元;选择2000元—3000元的占48%;22%选择3000元—4000元。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试用期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3000元的范围。

八、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7%;15%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6%。

九、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

50%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5%认为是人才招聘会;10%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0%;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十、总结造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3.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我的大学,我的未来!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实践报告学校:曲阜师范大学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姓名:王伟祥 学号:2014410937 团队成员:杜艳琪、王伟祥、张贺 完成时间:二零一六年六月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实践报告

目录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之分析———2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之总结———11

附录: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之问卷调查及分析总结 ——--14

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从而圆了90后每年浩浩荡荡的学子梦,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和教育质量的下滑性,进而引来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2014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呢?很多人感觉很迷茫,那接下来,我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a.产业结构: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

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b.分配结构,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 第四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13年10月2日公布2013和2014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ADB称,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

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2013年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一、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二、2010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刺激政策推动下遏制了扩散势头,同时也恶化了一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危机是长期财政危机积累的结果,解决主权债危机,就要面对调减赤字,安抚民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现在在欧元区里面,各国在解决各自财政问题与加强欧元区财政统一中达成共识:各国同样面临强化财政纪律与维护经济增长的难题,这个矛盾是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在扩张,为了达到让市场信任、恢复市场信心的目的,必须调减财政赤字。而调减赤字有两条路,即加税和减支出。但事实上,面对全社会民众利益的调整,各国政府都非常艰难。 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

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当今世界经济低迷对就业的影响

(一)、目前世界的就业形势

2012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十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赤贫人口就增加约4400万人。

(二)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 — 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660万个,中国13亿人——中小企业1100万个。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企业超过3400万个。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相对容易。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

表达能力。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目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和媒体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谨给大学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 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希望。当然,自我设计时要切记做到知己知彼,特别是全面地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脾气秉性、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设计,建议运用科学的职业能力、心理、个性、适应性测量工具,好的职业测验工具将是你正确步入职业生涯的指南针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A.危机是危难也是机遇,没有追求就没有机会(冬泳).

B.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C.学会从基层做起,到基层较苦,生活条件较差,但往往自己的自主权较强,锻炼的机会较多,成长快。

D.正确看待收入。一个单位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些,收入提高也可能会快一些(实习800-1000元,毕业1500-4000元)。

E.正确看待地区间差异。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F.不局限于自身专业,重在学以致用。客观审视自己,找出优势,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质来择业。不要死守本行,不求变通,应尽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的升级换代,不要让“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G.关于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我们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这里面有一个数字,我们全国64万个村委会,如果每一个村委会都设置一个助理,就是64万个职务。大学生到乡镇,现在有3.5万个乡镇政府,还有6.3万个街道办事处,又能够提供20万个左右兼职或者是助理岗位,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基层、农村的教育机构,所有这些如果都考虑进来的话,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H.关于大学生创业a.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多高?世界范围内是20%;在中国,有10%。目前创业培训的方法及模式仍待深究,现有的创业培训多是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老师”执教,他们只能把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转移”给学生,或照搬国外的

成功案例,“这样的培训是否有用?”

3.拓宽求职渠道,改变求职方式是实现顺利就业的保证 A.变被动等待社会需求信息,到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

大学生应该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寻找机会。平时多关注招聘会,企业说明会等企业信息,主动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而不能只一味地等待。

B.改变“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

以往大学生求职存在“四大集中”,集中时间、集中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用人单位,这不但加大了就业竞争激烈程度,而且导致社会行业的人才分布很不均衡,有的行业存在明显的人才过剩,而有的行业却人才匮乏。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

C.人社部预测未来八大热门专业:据国家人社部的有关统计预测,今后几年我国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八大类: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D.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E、练好内功是实现就业之本

a 、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b 、强烈的责任心 c 、规范的行为意识

d 、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e 、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f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g 、一定的社会经历

结论

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依旧严峻,对社会和待就业大学生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与日俱增,导致旧的矛盾还未解决,新的矛盾业已产生,如此循环往复,造就了现如今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式。

从分析结果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大学生个人,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一定时期内是一定的,受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增加的就业岗位满足不了就业需求是一定的,这样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新时代下的就业环境,决定了如今的待就业大学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有紧跟时代步伐的择业眼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选择和环境。但是就调查结果来看,自始至终,待就业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从来都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标准,甚至不少人都缺少这方面的意识!错误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取向源自于错误的就业价值观,良好的专业教育并没有给大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这样社会和家庭的职业选择倾向就成为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

再就是就业指导的问题,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对于未出校门的

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无疑是航行的明灯,非常有用,就业指导工作的重新定位,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成为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也能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对于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相当的作用。 最后是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传递的完善,制度上存在很大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硬件设施的建设程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速度,更能提高社会问题的解决效率,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保障。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都是不容乐观的,是需要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的,并不是只依靠某个团体或个人,需要的是整个利益群体的齐心协力,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以期能够有效便捷的解决现有的问题,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解决的准备,做到真正的有备无患,有效解决.

附录:

相关问卷

背景:(摘要)随着人市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 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份调查报告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现今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时,对自己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出的一些选择,以及对做出的这些选择的原因。

(前言)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眼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美国、欧洲各国纷纷裁员,预计明年全世界有2000万个岗位流失。虽然我国的企业未出现裁员情况,但对610多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个好工作的难度无疑在增大。连日来,

记者分别参加了各种就业招聘会、见面会,深深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紧迫。在这种背景下,

社会给高校毕业生打造的就业择业环境及高校毕业生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

问卷:

1. 性别:

A、男 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 、能力不 E 、优势难以发挥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J 、其他____

4.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_

5. 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单选)

A.、先就业,后择业 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单选)

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D 、其他____

7. 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00元

C、 2000元—3000元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

8. 你认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单选)

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容易就业 D、不了解

9. 你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工作?(可多选)

A、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 B、多联系用人单位

C、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 D、召开校友座谈会 E、其他____

10. 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 B、没有

11. 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

12. 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

13.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 F其它

14.企业的招聘信息你主要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限选两项)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B求职网站 C人才网站 D社会招聘会

E校园招聘会 F老师、亲戚朋友G专业媒体(电视、报刊等) H其它____

15.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

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

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

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

16.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

17. 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限两项)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____

18. 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单选)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B. 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E改革教学内容 F其他____

19. 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20. 你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单选)

A一直关注就业信息 B只是偶尔关注 C在看到时会留意一下 D不关注

总结:

调查分析:

一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四、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38%,27%,25%,1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六、就业态度

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七、毕业生对试用期工资要求

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12%选择1000元以下;20%选择1000元—2000元;选择2000元—3000元的占48%;22%选择3000元—4000元。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试用期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3000元的范围。

八、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7%;15%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6%。

九、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

50%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5%认为是人才招聘会;10%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0%;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十、总结造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3.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 40-24页-东北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 2014年12月 东北大学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前言....................................................... ...查看


  • 东华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东华大学 2014.12 目录 序言 ...................................................................................... ...查看


  • 2012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如今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 键 词:就业形势 大学生 调查报告 ...查看


  • 西南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 西南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从西南大学获悉,按照教育部要求,西南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近日对外正式公布.截至2014年12月31日,西南大学2014届毕业生12700人,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6.54%;研究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5.29 ...查看


  • 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 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前言: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在毕业这一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显现出了诸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针对邢台学院100个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毕业 ...查看


  •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
  •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 x 系xxx 届毕业生工作在学院党委.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就业处的指导下,在面临重大困难的形势下,x 系就业工作小组坚持狠抓思想教育,及时耐心的进行就业指导,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针,& ...查看


  •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 大学生就业率和月收入持续上升 2011年08月17日 2011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g ...查看


  • 思政 创业调查实践报告
  •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实践报告 一.导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央政府 ...查看


  • 就业体验实践报告(共8篇)
  • 篇一:大学生就业求职体验报告(真情实感) 求职体验报告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人社部统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那么,如何 ...查看


热门内容